770年,770年是什么生肖

辛丑牛年:天干地支与十二生肖,你还分不清楚?那就往下看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为什么农历辛丑牛年只有354天——从闰月说起

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谷熟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尚书·尧典》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1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尧典》说:“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就是这个意思。

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国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以九月为年终的缘故。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而由于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有闰月,所以2021年农历辛丑年是平年也就没有闰月。

二、干支纪年法

干支起源于何时?至今还难以作出确切的回答。不过,近百年来出土的殷墟甲骨卜辞中,就载有大量用于纪日的干支记录。说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普遍地使用干支纪日了,所以干支的产生,应该比殷商更早。现今大家均相信,春秋时代的纪日干支,是与现在的纪日干支一脉相承的,这可以从《春秋》所载37次日食干支记录得到证实。近年来有人根据殷墟卜辞月食所载干支,推论说自股始到现在,干支纪日一直都是连续的。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原来的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所以农历辛丑牛年又叫重光赤奋若。

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纪日不像现代人这样某月某日的计算。而是按照六十甲子循环往复的计算。比如: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设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 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eng) 月。在先秦时代每个月似乎还有特定的名称,例如正月为孟陬(楚辞),四月为除(诗经),九月为玄(国语),十月为阳(诗经),等等。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二月为建卯之月,直到十月为建亥之月,如此周而复始。至于以天干合着地支来纪月,则是后起的事。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例如公元前770年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例如建元元年、元光三年,也是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尾指岁尾,岁指太岁。下面分别叙述。

先说岁星纪年法。

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尾纪”,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范围,就记为“岁在玄枵”,其馀由此类推,十二年周而复始。

《左传·襄公三十年》说:“于子嬌之卒也,将葬,公孙挥与裨灶晨会事局。过伯有氏,其门上生莠。子羽曰:‘其莠犹在乎?'于是岁在降娄”,《国语·晋语四》“君之行也,岁在大火”,就是用岁星纪年的例子。

再说太岁纪年法。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二者对照如下表:

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纪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太岁在卯”,其馀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看到这里,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与天文紧密相关联的。其实,“天时地利”,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时”是由天来决定的,而“利”却要从“地”里获取。

下面列表说明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和太岁所在、岁星所在的对应关系:

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逢、旃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六十甲子前身),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阙为第二年,其馀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史记·历书·历术甲子篇》自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始,就用这些年名纪年。

所以如果用干支来更代,阀逢摄提格可以称为甲寅年,旃蒙单阙可以称为乙卯年,等等。这些年名创制之初是为了反映岁星逐年所在的方位的,但是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后世有人使用这些古年名纪年,那是根据当年的干支来对照的。

例如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六《陈纪》十下注曰:“起阈逢执徐,尽著雍涒滩,凡五年”,是说从甲辰到戊申共五年。清初作家朱彝尊在《谒孔林赋》里写道:“粤以屠维作噩之年,我来自东,至于仙源”,其实是说在己酉年。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三、天干地支的含义与十二生肖的相配

十天干的意思:

据《史记·律书》和《说文解字》等书记载,按辞义可解释为:甲:植物破甲之时;乙:屈曲生长之时;丙:天气明亮之时;丁:丁壮之时;戊:丰茂之时;己:纪识之时;庚:成熟之时;辛:更新之时;壬:怀妊之时;癸:揆度之时。

这清楚地表明了天干是一岁中10个时节的物候。

十二地支意思:

又根据《释名》和《史记·律书》、《说文解字》,十二支名称的含义为:子:万物孳生之时;丑:扭曲萌发之时;寅:发芽生长之时;卯:破土出苗之时;辰:舒展生长之时;巳:阳气盛壮之时;午:阴阳交替之时;未:尝新之时;申:成熟之时;酉:煮酒之时;成:衰老枯黄之时;亥;收藏之时。故十二地支也清楚地表明了一年中植物生长过程的12个时节。

天干地支应是分判时节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是两种不同的历法系统。天干属阳历,地支属阴历,所以,晋代天文学家虞喜把天干称之为日雄,地支为月雌。《尔雅·释天》则将天干称为月阳,将地支称为月名。天干就是一年分为10个月,每个月为36天的太阳历月名;地支就是农历的月名。将天干和地支配合起来,组成60个数的周期用以纪日,后来又用来纪年和纪月,这可能是殷商人的创造。

为了克干支记忆的不便,人们便创立了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来代替十二地支,并且与十二地支有固定的对应关系,这就不易错乱。由于这12种常见的动物具有实感,容易为广大群众记忆和接受,于是便很快地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至今仍然盛行。

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是如何定型的,它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又是如何确定的,这些在古代文献中都没有明确的记载。民间流传的所谓牛鼠赛跑的故事,可信程度不大。这些关系可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典文献中的名句,例如,《诗·小雅》“龙尾伏辰”、《左传·僖公五年》“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等,都可能作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对应关系的起因,这就关系到二者谁产生在先的问题了;形体特性类似或常在一起的动物及家畜等,例如,龙和蛇,马和羊,鸡、狗、猪等,就自然地排列在一起;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也应该是考虑的一个因素。

另外,如将虎与寅相配,大约与西羌氐羌民族的虎崇拜有关,他们以虎月为正月,又以虎为贵、为大,故以虎月为正月。总之,十二生肖顺序的形成,是包含着多种因素在内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中华上下五千年年表

大禹治水雕像

五千年以前 —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上古时期)。

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4世纪盘庚(子旬)迁都至殷。

公元前11世纪武王(姬发)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姬宫涅)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姬宜臼)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即位,任管仲为相。

公元前684年齐鲁长勺之战。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等七国联军伐楚。

公元前638年宋、楚开战,宋襄公(宋兹甫)败与泓水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重耳)称霸。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任好)称霸西戎。

公元前597年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楚庄王称霸。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

至圣孔子像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

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大败吴军,阖闾死。吴王夫差即位。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被立为诸侯。

公元前359年(一说,前356年)商鞅在秦变法开始。

公元前341年马陵之战,孙膑大败魏军。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伐齐。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

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

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白起(战国四大名将)大破赵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

公元首227年荆轲刺秦王失败。

公元前230 - 前221年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千古一帝—始皇帝嬴政

公元前213、前212年秦始皇焚书坑儒。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李斯、赵高立二世皇帝(胡亥)。

公元前209年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吴广起义,刘邦、项梁起兵。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西楚霸王)大破秦军。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灭秦。刘邦被封汉王。西汉纪年开始。

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项羽自杀(乌江自刎),刘邦称帝。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在白登被围。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杀韩信(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彭越(汉初三大名将)。

公元前188年吕太后(吕雉)临朝。

公元前180年吕太后死,陈平、周勃迎汉文帝即位。

公元前167年缇萦上书,汉文帝废除肉刑。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

公元前138、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诱匈奴兵至马邑。汉、匈之间的战争开始。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退至大漠西北。

公元前100年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公元前81年回汉)。

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下狱。

史圣司马迁雕像

公元前87年汉昭帝(刘弗陵)即位,霍光辅政。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王昭君嫁于匈奴。

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亡。

公元17—27年绿林赤眉起义(樊崇、王匡、王凤)。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

公元67年东汉者从天竺取佛经回国。

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132年张衡制作地动仪。

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事件。

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事件,李膺、范滂等被杀。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

公元190年桥瑁号召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城。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于洛阳。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公元221年汉昭烈帝(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为蜀汉。

公元222年彝陵(今湖北宜都北)之战,刘备被陆逊所败。

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

公元181年—234年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公元234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病死。

公元249年司马懿杀曹爽。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攻蜀,蜀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废黜魏帝,建立西晋,魏亡。

公元280年晋杜预、王濬等讨伐吴国,吴国灭亡亡。

公元291—306年八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之乱。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成汉奠基人,李慕之子)率流兵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十六国汉赵)称帝。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称赵王。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

公元399年孙恩起义。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462年祖冲之(429年-500年,数学家、天文学家)创大明历。

公元479年萧道成(齐高帝)称帝,建立南齐,宋亡。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

公元523年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起义。

公元534年北魏为东魏、西魏。

公元548—552年侯景之乱。

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北周孝闵帝)建立北周。西魏亡。

公元531年杨坚(隋文帝)称帝,建立隋朝,北周灭亡。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605年隋建东都,开凿京杭大运河。

公元611年隋末农民大起义开始。

公元613年隋炀帝再征高丽失败。杨玄感反隋。

公元617年瓦岗军占领兴洛仓;李渊太原起兵。

公元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唐太宗)平定东都。

李世民与群臣共赏王羲之兰亭集序蜡像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

公元629年玄奘赴天竺取经。

公元630年唐灭厥。各族君长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公元641年唐文成公主(汉名史书无记载)和吐蕃松赞干布结婚。

公元683年李治(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改国号为武周。

公元712年李隆基(唐玄宗,唐明皇)即位,次年任姚崇为相。

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颜杲卿、颜真卿发兵抵抗。

公元756年马嵬驿兵变。李亨(唐肃宗)即位。

公元757年张巡、许远守睢阳;安庆绪杀父安禄山;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

公元762年诗人李白(诗仙)死。

四川江油市李白故里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公元770年诗人杜甫(诗圣)死。

公元783年朱泚之乱。

公元805年王叔文改革(永贞革新)。

公元817年裴度、李愬想平定淮西。

公元824年文学家韩愈(唐宋八大家)死。

公元835年甘露之变。

公元846年诗人白居易(诗王、诗魔,与元稹史称元白)死。

公元874年王仙芝起义。

公元880年黄巢进长安,建立大齐。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公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称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

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亡。

公元954年高平之战,柴荣(周世宗)大败北汉。

公元959年柴荣死。

公元960年赵匡胤(宋太祖)称帝,建立北宋,后周亡。五代结束。

公元986年北宋征辽失败,杨业战死。

公元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

公元1004年寇准保宋真宗亲征,宋辽澶渊之盟。

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公元1043年范仲淹实行新政。

公元1069年王安石变法开始。

公元1084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手稿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

公元1120年方腊起义。

公元1125年金灭辽。

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东京,北宋亡。宋高宗即位,南宋开始。

公元1130年钟相起义。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军。

公元1140年郾城之战,岳飞(中兴四将之首)大破金军。

公元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次年,岳飞被杀害。

公元1161年采石之战,虞允文大败金军。

公元1162年辛弃疾到建康。

公元1206年韩侂胄北伐失败。铁木真统一蒙古,称成吉思汗。

公元1210年诗人陆游(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去世。

公元1234年蒙古灭金。

公元1271年忽必烈称帝,定国号为元。

公元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

公元1279年元军攻占厓山,南宋亡。

公元1283年文天祥(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就义。

公元1351年红巾军起义。

公元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

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明成祖)进应天(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公元1403—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于谦率军民保卫北京。

公元1457年夺门之变;于谦被杀害。

公元1510年刘六、刘七起义。

公元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基本肃清倭寇。

公元1572年张居正辅改开始。

公元1593年李时珍去世。

药圣李时珍

公元1601年葛贤领导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公元1619年萨尔浒之战。

公元1625年杨涟、左光斗被阉党杀害。

公元1626年苏州市民暴动,颜佩韦等五人就义。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受重伤死。

公元1628年陕北农民起义。

公元1633年徐光启(天文学家、数学家、农艺师)去世。

公元1636年李自成称闯王。后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公元1641年李自成破洛阳,张献忠破襄阳。徐霞客去世。

公元1644年李自成建大顺,入北京,明朝亡;吴三桂降清,清兵入关。

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史可法守扬州。

公元1647年夏完淳被害。

公元1652年李定国在桂林击败清军。

公元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公元1681年康熙(清圣祖)平定三藩之乱。

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

公元1682年顾炎武(思想家、经学家)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

公元1689年中俄订《尼布楚条约》。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公元1 7 3 5年十月八日雍正(清世宗)去世,十八日乾隆(爱新觉罗弘历)继位。

公元1764曹雪芹(曹霑,字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部)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莲教(民间组织)大起义。

公元 1 7 9 9 年乾隆(清高宗)去世(二月七日)

公元 1 8 4 0 - 1 9 1 2 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公元 1 9 1 0 - 1 9 4 9 年时期。

公元 1 9 4 9 年 1 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成立。

2013年12月15日中国国旗出现在月球表面

周平王东迁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为何没让周朝变强反而走向衰落

历史上将周平王东迁视作是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也是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那么,一次迁都行为何以能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呢?实际上在这次迁都行为的背后所蕴藏着的,是周王室与其分封的诸侯势力间的一次大洗牌。

周代迁都图_图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5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因自己的一时喜恶决定废掉原立的申王后及太子宜臼,同时封自己心爱的褒姒为王后并将褒姒子伯服立为太子。此后,周幽王又下令将废太子送回其母国——申国。申侯看到被送回来的废太子宜臼,心里自然不是滋味,更重要的是,王后与太子双双被废,这就意味着申侯在周王室中的地位将一落千丈,与周幽王的梁子也就此结下了。

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结缯和犬戎等势力,欲南北夹击周王室,拥立原太子宜臼为周天子。周幽王下令点燃烽火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未必可信,但勤王的诸侯大军确实未能及时赶来。周王朝中央本有最精良的“六军”,可叛军队伍却能直抵都城镐京,足见此时的周王朝已经是外强中干了。最终周幽王死于骊山,叛军攻入王宫。申侯杀死太子伯服,将宜臼扶立为王,是为周平王。而叛军的另一支——犬戎,在进入镐京后则开始大肆抢掠。

西周时期全图_图

平王东迁

正在申侯拥立宜臼之时,以虢公翰为首的周室诸侯也拥立了一位周王——周携王(周幽王之弟)。相比周平王的名不正言不顺,外加交通敌国、弑父杀弟等罪名而言,周携王反而更为诸侯所承认。于是周朝出现了二主并立的局面,而天下的各路诸侯也相继分为平王派、中立派和携王派三大阵营。

由于都城镐京数次历经战乱已残破不堪,且接近戎、狄等地,长期受到外患的威胁,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周平王在即位的第二年决定迁都雒邑。对于平王来说,迁都雒邑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也是为了摆脱王室贵族在镐京的旧势力而重新培植自己的新势力,毕竟对讲礼的周朝而言,平王的王位“来路不正”。但平王才即位不久,又加上周王室还未从上一场叛乱中恢复元气,因此迁都一事必须要倚仗诸侯的支持和护送。最终,晋文侯、郑武公和秦襄公三个诸侯主动担任了这一任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王都从镐京迁至雒邑。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_图

重新洗牌

平王迁都的举动不仅给周王室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给众多诸侯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少诸侯从迁都中得到好处,护送平王东迁的三大诸侯则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说说晋文侯。在选择拥护周平王还是周携王的问题上,晋文侯应该算是中立派了,自然是哪边有利可图就倒向哪边。那么晋文侯在帮助周王室迁都后获得了什么好处呢?首先晋文侯在周朝中央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更为实在的利益则是周王室默认晋国对河东地区的占领权,也就是说,此后晋国所占领的河东地区都算作晋国的领土。而河东地区全部归入晋国国土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河东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若是纳入晋国领土,晋国便会一跃而成为一流诸侯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力的强盛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此相关。而后来,为了表明拥护周平王的决心和巩固既得利益,晋文侯袭杀周携王,结束了周朝长达十年的二王并立局面。《国语》亦有言:“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

郑氏三公,最左边为郑武公_图

再说郑武公。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原是周幽王时期的辅政大臣,可谓德高望重,后来不幸在申国叛乱时阵亡了。周平王任命郑武公继承其父郑桓公的职务,继续担任周王室的卿士,这也就奠定了郑武公在周王室的权力地位。此外,郑武公所一直推行的东扩战略计划也得到了周王室的默认。郑国在武公的带领下,攻灭东虢国和郐国,并吞并周边的鄢、蔽、补、丹、依、弢、历、莘等城邑。也正是有了这个发展机遇,才使郑国日后有了小霸中原的机会。

秦襄公(?—公元前766年)_图

最后说到秦襄公。秦国在此次事件中得到的利益堪称是改变国运的起点。秦襄公以前,秦国还不是正式的诸侯国,充其量只能算是附庸,在西陲拥有一小块领土,却要整日担忧戎狄的侵扰,长期在夹缝中生存的秦人十分渴望得到周王室的承认和支持。因此无论是此前勤王还是这次迁都,秦人都是非常积极的。为了褒扬秦国的忠心,周平王一次性就给秦国封了个“伯爵”,与郑国的爵位相当。这还不够,平王还赐予秦国无力控制的岐山以西之地。岐山以西是虢国和犬戎的地盘,虢国是拥立周携王一派的,而犬戎更是周王朝的宿敌。将此地区赐予秦国的言下之意即是周王室支持秦国将这两股势力纳入囊中。这一次,秦国不仅得到了封爵还有了周王室做靠山,是最大的赢家,也是日后秦国称霸中原的起点。

除了这三大诸侯国,获益的还有申国和卫国。申国作为扶立周平王的诸侯国,其日后的地位自不必说,而卫国则从“侯爵”晋升到了“公爵”。公爵是周朝分封的第一等爵位,有了这个“公爵”的名号,卫国日后便更有底气去号令诸侯了。

春秋列国形势图_图

周王室对于诸侯的封赏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或默认其领土侵略扩张的权利。西周时期的情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对诸侯和土地的封赏拥有唯一的解释权,而到了东周初年,显然周天子已经开始逐渐丧失这种权利了。各诸侯国扩张的野心已经无法抑制,而王室一次又一次的默许则铸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的局面。周朝迁都不仅代表着王室势力的衰落,也意味着各诸侯国迫不及待想要登上历史舞台大干一场的野心。

迁都后的形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春秋初期诸侯的势力格局。相对比各诸侯国的逐渐壮大,东周王室就越发显得衰弱不堪。曾经号令天下的威仪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被不断崛起的诸侯国在利用“尊王攘夷”和“天下共主”的名号下进行着的堂而皇之的兼并与掠夺。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子繇

文字由历史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写下最后一首绝句,力证湘赣二省就是江南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一种争论,即我们自古以来所称的江南地区到底是指的哪一片区域?前不久,有江西的朋友无意中说自己是江南中人,不料引来了一众长三角地区朋友们的质疑甚至指责,按照这些朋友的说法,江南仅指江浙沪包邮区,顶多还包括一点安徽省部分区域,而江西朋友这个说法,纯属蹭江南的美名,婶可忍叔不可忍。

烟雨江南到底指的是哪里?(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事实真的如此吗?江南这个美名难道真的只有包邮区才能够享用,而我们江西乃至湖南二省就完全不属于江南了吗?说这些话的人,个人认为见识还是稍微少了点,或者不是少了点,而是狭隘了一点。

“江南”二字,其实从字面来看就很容易理解,“江”指的是长江这条母亲河,“南”自然是指的南方,那么,二者连起来就是长江以南的一些地方,这样一来的话,湖南和江西就理所当然属于江南了。而湘赣二省这样的一种执着和信念,江浙沪包邮区的朋友们居然真的想要剥夺了去,实在是有些不应该。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贵州以西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地区,福建广东又不怎么稀罕江南这个美名,闽粤大地已经足够他们享受的了,所以,心心念念于江南的就只剩下湖南和江西二省了。

湖南和江西这对老表属不属于江南呢?(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那么,有没有一种具有足够说服力,且比较完美还有诗意的解释,能够充分证明湖南和江西二省属于江南的呢?我告诉你,真的有,我这就跟你说道说道。

公元770年,即大唐王朝代宗大历五年,已经58岁的“诗圣”杜甫孤寂且落寞地来到了湖南长沙,他孤独的游历了一下芙蓉之国,登临了杜甫江阁所在地(当然,杜甫江阁那时候还没有),遥望湘江北去、百舸争流,心下里有些戚戚然。

此时的杜甫是悲怆的,那个把大唐繁华一举摧毁的安史之乱此时虽然已经平息,但国已破、家已亡,自己早年的雄心壮志,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变成了如今的一片凄凉,当真是难以言说、难以抒怀。自己的诗名早已闻名天下,可是,大唐王朝的统治者似乎并不在意诗人的能力,以前的李白是这样,如今的杜甫也是这样,他们只在某些时候,让李白和杜甫这样的诗人迎合唱诵一下,以显示他们的文化水平,却并无任何重用他们的意思。

令无数人心痛不已的安史之乱。(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如今,李白已去,自己的年华已老,有时候,怎么也想不起当年那个壮志在胸的年轻人了。杜甫捋了捋自己白花花的须眉和头发,整理了一下头巾冠带,他要以最隆重的姿态去拜会一下长沙古城。

李唐王室有一个重要的藩王叫李范,他是玄宗皇帝的弟弟,早年被唐睿宗册封为歧王,后来还参与过消灭太平公主的行动。这个王爷没有别的太多爱好,唯独特别喜欢文学艺术,经常和一些诗人唱和吟诵,颇有爱才之名。

成也玄宗,败也玄宗。(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杜甫也曾因自己的诗名与歧王见过面,如今,风烛残年的杜甫来到了长沙城,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往事。

他当年去拜会这个爱好诗词歌赋、吹拉弹唱的歧王爷,顺便还有些不好意思说的话,那些年杜甫过得也不太如意,他曾经四处漂泊,实为大唐王朝一棵无根浮萍,如果去了歧王府,应该还是能够获得一些赏赐,这多少能接济一下自己有些潦倒的生活,当然,可能还会有前途。

如此这般,那时还年轻的杜甫来到了岐王府之内,并在有些富丽堂皇的歧王会客厅里,杜甫见到了大唐王朝的繁华景象,王府到底是王府,纵使即将爆发安史之乱,也依然不影响皇室宗亲们的奢华生活。

杜甫在歧王的举杯相迎之下,也深深地吸了一口皇室美酒带来的芬芳,他没怎么喝过那样的美酒,这一辈子,他的生活中最奢侈的享受,很多时候都只是一杯浊酒而已。几杯下肚后,杜甫诗人的双眸已然微醺,他抬目望去,有人在唱和诗词,有人在奏乐助兴,甚是喜庆。其中有个人,叫做李龟年,奏得一手好乐器,至今都印象深刻。

歧王府和这个应该也差不多。(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望着望着,杜甫突然回过神来,他这时已经59岁了,眼前没有岐王府,只有长沙城。突然,他的眼睛突然一亮,“诶!那个前面街边演奏的乐师好生面熟啊!”他可能有过一小段时间的疑惑,但是他很快就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当年安史之乱前,我在长安达官显贵们的府上见到过的李龟年吗?

熟人相见,分外相亲。杜甫抬起自己有些沉重的双腿,径直走到了李龟年的面前。这时候,李龟年也看见了他,四目注视之下,两人良久没有说话,是啊,各自都已经老了,早就已经不是昔日长安大城里的那两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了。

杜甫和李龟年均十分感慨地握着对方的手,分别诉说着自己离开长安后的种种,讲述安史之乱中你我的遭遇,尤其是对大唐王朝目前的景象表示了自己的忧愁而感伤,当然,两个人肯定也对对方这些年来的抑郁不得志表达了遗憾和惋惜。

演奏中的李龟年。(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于是,话也别说太多了,这样吧,我来奏乐,你来写诗,我们一起来为这山河家国谱一首协奏曲。

一时间,李龟年已经撩动起了他的乐器,曲调悠扬声中,街边游客无不凝神关注,均被这天籁般的乐曲荡涤了心神,似乎所有的忧愁和烦恼均已散去。杜甫虽然已然年迈,但是只要他拿起笔,那个从前的青年便似乎已经回来了,多年的漂泊经历以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他这时候的诗作完全成为了现实的真实写照,他也要用他的笔、他的诗为这个风云变幻的大时代留下最现实也最壮丽的诗篇。

沉思了片刻,杜甫终于提起了笔,此时,街边的人们早就已经拿来纸铺开了,他们对杜甫即将出炉的新诗均翘首以盼,你要知道,李白故去之后,杜甫已经是大唐的第一号诗人了,就算是在这长沙城,也是广为人知的。

诗圣杜甫。(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几乎没有任何停顿,杜甫笔走龙蛇、酣畅淋漓地写就了他来到长沙城后的那一首诗,诗曰: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没错,这就是流传后世千年的杜甫名作《江南逢李龟年》。诗作既成,多余的话已无需再说,包括街边的游客和当事人李龟年,无不被这首诗里的凄凉和悲怆之情感动落泪,人群里一时间万籁俱寂,只是偶尔传来几声啜泣之声。

28个字展现无限凄凉悲壮,杜甫果然是最伟大的诗人。(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江南逢李龟年》是“诗圣”杜甫所有流传后世的绝句中最晚的一首,后被收录在《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二,也是杜甫来到长沙后最广为流传的一首诗。

作为尤其擅长律诗的一位伟大诗人,杜甫的律诗是最多的,这和李白不同,诗仙是以绝句见长。但此刻,就在这远离长安、远离家园的长沙城里,杜甫写下了这首绝句,似乎是在追忆自己的偶像和至交好友李白,当然也是在感慨一个伟大时代的轰然离去。

《江南逢李龟年》一共只有28个字,全篇没有用一个悲,更没有用一个愁字,但是,你从这首诗的字里行间,甚至一个标点符号(这是我乱说的,那时候没有标点符号),你都能看到诗人那心底蕴藏的无尽哀愁,深具情韵和意境。

我最喜欢的律诗,没有之一。(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我当年在歧王府和崔九等达官显贵府里和您匆匆一见,想不到这么多年后,我还能在这长沙城碰到您,当年,您的高超技艺和完美的音律都深深地因吸引过我;如今啊,这江南之地正是柳绿花红、风光无限的暮春时节,本来是个好时候,可惜的是,这又偏逢花叶凋零,让人颇生感叹。

这首诗看似写的是平常的故交相逢之感慨,用词遣句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诗圣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就是用这样平易的词句,默然构建了一个世事变幻、家国凋零的凄凉景象,联系起李龟年和自己的悲情一生,就更加增添了诗情的深沉与凝重。就像我现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似乎赫然看见两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沉重地紧握在一起,畅叙着家国离愁和人生哀叹,无尽的悲情刹那间涌上心头,当真是难以自抑。

当然,我们也能从这首诗中看到,光耀了后世1200余年的“诗圣”杜甫亲自给江南加上了一个确切的说明,江南,不仅仅是江浙沪包邮区,也包括了长沙,理所当然也就包括了湖南。那么,既然湖南都已经是江南了,江西全省毫无疑问必然就是江南了吧,要不然,你让江南从江浙沪直接跳到长沙试试,不太可能吧。

江浙沪是江南,但江南不仅仅是江浙沪。(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看到这里,我相信朋友们也彻底弄明白了吧,不仅仅江浙沪,湖南和江西同样属于江南地区,这是没有争议的最佳明证,如果在座的有些人实在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那就请您把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能够超过“诗圣”杜甫的证据拿出来看看。当然,我敢10000%的确定,您真的,拿不出!

后记:公元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也就是写完《江南逢李龟年》后不久,就在由潭州赶往岳阳途中的一叶小舟之上,颠沛流离、孤苦压抑了一生的杜甫竟然黯然离世,葬身在了湖南那烟雨江南的山川水泽之间,从此,中国再也没有了五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那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时年杜甫五十九岁。#大有学问#

湖南长沙,气势恢宏的杜甫江阁。(本文由头条作者泊东原创)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襄公立国,卫侯晋升,引一桩历史谜案

一年三百六十五,老乐闲聊话今古。最近思量许久后,老乐决定在文字版块中,也要按照年份聊真正的历史,巧的是,此前用视频讲述出来的内容,都是传说味道更浓的,难以考据的“历史”,也很难按照连贯的年份介绍,到了东周开始以后,这种情况就不一样了,史料可信度更高,而且可以结合年代按顺序记录,只要以每一年的大事件为线索,逻辑表述也会更加清晰简单——那就从今天开始吧,先说公元前770年。

01.周平王东迁

这当然是公元前770年最大的事儿,也有观点认为这是前769年才完成的,毕竟周幽王被杀之后,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位,在诸侯的努力下,扶立了周平王宜臼之后,镐京已经不能再当首都了,迁都势在必行,至于在那个年代,一个朝廷从镐京搬到洛邑肯定会耗时很久,所以在第二年完事儿也正常。但可以确定的是,东周纪元的开始是公元前770年,这也是广义概念上的春秋之始。

至于所谓的烽火戏诸侯事件,在老乐看来可能性非常低,很多人也都不太相信这么有传奇色彩的“皇室版狼来了”的故事,而且以前我也写过一些相关的理由和论证,这里就不多说了,自然更算不得什么历史大事,反正周幽王这一年崩了,褒姒下落不明,怎么说的都有,无所谓了。

02.襄公立国

这件事才是公元前770年对历史影响最大的,因为周朝西北边陲的小部落,秦嬴,终于在这一年被册立为诸侯,爵位为侯爵。这才奠定了几百年后,大秦帝国一统天下,确立中华文明大一统模式的基础。应该说秦国被册封为诸侯,也是经历了很多汗水和血水的,从造父受到周穆王赏识,封在赵城开始,秦国先祖才有了正式的“编制”,造父的侄子大骆接班后,当时的周孝王很欣赏大骆的庶子非子,但因为大骆的嫡子赵成是申侯的外孙,申侯当时影响力巨大,想要对付西戎,周王跟申侯妥协,让赵成继承大骆在赵城的一切,为了安抚非子,周孝王将西北秦地分给非子,并且给他一个大夫的职位,号称“秦嬴”,这是秦国的雏形,但那时的秦嬴绝非诸侯。

等到周幽王被杀之时,秦嬴的族长是秦襄公(襄公是后人追谥,当时不这么称呼,可以叫他秦嬴开),由于秦嬴开奋力与犬戎争杀,保护周王室有功,而后又出人出力帮周平王东迁,所以为了回报秦嬴开,周平王正式册封他为诸侯国君,秦地可以叫秦国了。同时,周平王还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命令秦嬴开,可以随意征讨西戎之地,打下的地盘,都算秦国的,这样一来,虽然没有得到更多的物质奖励,但秦国从那时起,开启了血与火的创业模式。

03.卫侯晋升

卫国作为周公平三监之乱后,被册封的诸侯,建立之初就是为了守卫西周王室,监督殷商故地,所以他们的开国始祖卫康公也是周武王和周公的弟弟,爵位自然不低,在西周公侯伯子男五等中,获封侯爵,跟齐国的开国元勋吕牙(就是民间传说的姜子牙,关于他的名字,老乐在视频里分析过,不多解释了)比肩。等到了对抗犬戎,保护周王室的时候,当时的卫国国君卫武公表现异常突出,事后得到了晋升,被周平王封为公爵,周朝诸侯中,公爵非常少,参考姜子牙不过是侯爵,就能想象到公爵的特殊地位。

其实这个事儿在历史上,可能不算什么太特殊的大事,但是却引出了一桩历史谜案,那就是所谓的西周“共和”问题。因为这是公元前841年,也就是我们历史准确纪元的开端,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个共和概念是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的结果。但是在近几十年的考据中,却有学者提出,这个“共和”的概念与周召无关,而是一个人名,此人就是“共伯和”,也就是卫武公,说是卫武公在周厉王逃走后,他作为西周王室的重臣,替周厉王管理国家14年,所以叫“共和年”。而且因为卫武公的名字叫“和”,所以这位共伯和就是卫武公。

但老乐对这种结论是很怀疑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卫武公薨于公元前758年,如果共和元年是他的工作业绩的话,公元前841年的卫武公至少要20岁吧?按照这个逻辑,他大概就是公元前861年左右的生人,那么这么推算的话,他活了至少100岁,即便卫武公有可能成为百岁老人,但在公元前770年卫武公至少80岁,甚至是90岁左右了吧?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国君上阵杀敌,可能性又有多大呢?第二,卫武公名“和”,但他并非共伯,卫共伯被公认为卫武公的哥哥,按照刚才的逻辑,卫共伯辅佐周王室有可能,但卫共伯的名字又不叫“和”,所以说卫武公是共伯和的可能性不大。

除非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卫共伯叫“和”,而卫武公这个“和”的名字是从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得到的,不排除太史公在整理史料时出现了讹误,毕竟司马迁很多信息都是听来的,这种误差有可能。但不管怎么说,这只是老乐粗浅的一家之言,因此只能说卫武公他“共伯和”的身份算是一桩历史谜案,进而还可以说,西周“共和年”,同样也是一桩历史谜案,何时真相大白,就只能靠历史专家学者不断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了。

唐朝几乎没有存在感的唐代宗,为何能获得《旧唐书》的高度评价

唐代宗李豫,唐朝历史上一位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他没有像祖爷爷李世民那样为大唐帝国立下的赫赫战功,也没有像爷爷李隆基那样为大唐开创盛世,但他确实得到了史书的高度评价。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唐代宗做到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

那么,唐代宗到底做了哪些事情,以至于在《旧唐书》中获得了“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的高度评价呢?

上图_ 《旧唐书》的修撰离唐朝灭亡时间不远,资料来源比较丰富

满目疮痍的大唐帝国

我们先来看看唐代宗李豫所处的时代背景。

李豫从父亲唐肃宗李亨那里接过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大唐江山。公元756年,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发动安史之乱,这场全国性的战乱席卷8年时间。直至唐肃宗去世,这场叛乱都有被唐军彻底平定。公元762年,唐代宗李豫登基后,他本人要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也是关乎大唐帝国生死存亡的严峻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第一,宦官问题。

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唐肃宗李亨给宦官李辅国以掌握军队的实权。有了军权,宦官问题自然成为了唐朝身上的恶性肿瘤。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李亨经常派出李辅国、程元振等宦官到前线监军,干涉将领指挥。这给唐军的作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更为要命的是,李辅国在唐代宗继位的过程中有拥立之功,气焰更加嚣张。唐代宗要想把皇权收回自己的手里,就必须消除宦官的影响。

上图_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第二,藩镇问题。

安史之乱的最大副产品就是大唐帝国的藩镇割据。安禄山本身就是三个藩镇的节度使,安史之乱的实质就是地方藩镇向中央的叫板。然而,由于唐玄宗和唐肃宗的“骚操作”,唐军在平叛战斗中一边消灭藩镇,一边又扶持起新的藩镇。到了唐代宗登基的时候,安史之乱已经接近尾声,但唐朝新的藩镇又迅速凸显。尤其是河朔三镇,对唐朝政府的威胁是非常大的。

第三,经济问题。

安史之乱给唐朝经济以沉重打击,唐朝的粮食、漕运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一旦粮食、漕运等问题无法解决,长安城将面临空前灾难。

李豫面临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然而,这位35岁登基的年轻帝王却以一己之力克服困难,为大唐帝国续命100多年。那么,李豫到底是如何解决问题,为大唐帝国续命百年呢?

上图_ 安史之乱

“狗咬狗”斗宦官

李豫是一位拥有理想的帝王,他很想让大唐帝国的发展重新走上正轨。然而,摆在李豫面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宦官。宦官问题解决不了,皇权就无法彻底收回自己的手里,这治理国家也就无从谈起了。

可是,当时大唐的首要宦官李辅国对李豫有拥立之功,李辅国手里又有兵权。万一李豫不听话,李辅国杀掉李豫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此,对于李豫而言,斗宦官只能采取智斗而非蛮干的做法。

那么,李豫如何智斗宦官呢?用三个字来形容——狗咬狗,即扶持新的宦官或其他官员压制老的宦官。

为了对付李辅国,李豫支持程元振剥夺了李辅国的权力。随后,李豫又派人了李辅国,这就等于除掉了李豫执掌大权的最大障碍。

在李豫的支持下,程元振的权力越来越大了。这个大宦官掌握军权,迫害大臣,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李豫找准机会剥夺了程元振的官职,将他逐出宫廷。随后,李豫又支持大臣元载诛杀了大宦官鱼朝恩。随着李辅国等宦官被李豫以“狗咬狗”的方式清理干净,李豫逐渐将皇权收回在自己的手里。

上图_ 鱼朝恩(722-770年)

改革经济,养民为先

除了在政治上做出清理宦官和权臣等动作,李豫还在经济上做出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改革行动。

安史之乱让唐朝社会经历了一次空前的浩劫。根据《旧唐书郭子仪传》的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广大人民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

另外,由于常年战乱,劳动力普遍不足,统治阶层不得不增加税收,而地方官员会乘此机会横征暴敛。公元762年,今天浙江省的东部、西部地区,以及苏州常州地区发生农民。这些虽然被唐军镇压下去,但也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面对大唐帝国空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李豫站在历史的高度,开始了一场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

上图_ 隋唐运河及漕运

李豫的经济改革主要分成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漕运。

唐代漕运通过水路将江淮地区的粮食运到了长安。安史之乱后,这条漕运道路被堵死,关中粮食越来越困难。公元764年,李豫大胆启用刘晏改革漕运。在李豫的支持下,刘晏首先疏通江淮到高师的河道,随后又打造了2000多艘运输船。他不再雇佣沿河岸的劳动力,而是用政府的盐利重新雇佣船夫。在运输方法上,刘晏将直运发改为分段运输法,建立运输站,提升整体运输效率。

漕运改革完成后,南方人民的劳役有所减轻。南方的粮食源源不断的运往长安。每年运量达到了40万石。长安城的粮荒得到了圆满解决。

粮食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和官员的心理都不慌了。国家机器自然能正常运转。

上图_ 唐朝官员

第二,盐政。

唐朝时期的盐政从自由买卖发展到国家专卖。实施国家专卖制度后,官府大幅度提高食盐价格,而地方贪官则从老百姓手里无偿抢盐,中饱私囊。在李豫的支持下,刘晏对唐朝盐政机构进行削减,随后又对盐政的程序制度进行了改革。根据改革后的规定,朝廷盐政官员统一收购专业生产盐民户的食盐,然后提高价格卖给盐商,再由盐商卖给其他客户。为了防止盐商哄抬物价,各地区设立有常平仓,平定食盐价格。

此举一出,食盐价格大幅度下跌,万民称颂朝廷的恩德。

第三,粮价。

为了解决粮价高的问题,李豫支持刘晏将半年存粮放入平仓。当遇到粮荒的时候,平仓就能开仓放粮,粮食价格自然不会高到哪里。

上图_ 唐朝经济分布图

第四,唐代宗在全国各地设立诸巡院这一机构,为中央政府决策经济提供情报。诸巡院将全国各个州县的天气好坏、粮食收成等情报上报给中央,每周每月都做汇报。中央政府根据地方上交的情报,要么平抑物价、要么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唐代宗上述的改革都是养民为先的改革,通过这一系列改革,唐朝进入了安史之乱结束后的经济恢复期,这一系列的改革也为中晚唐15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经济改革、清理宦官等改革,我们就能看出,唐代宗是一位颇有眼光和作为的皇帝。他继承了安史之乱下满目疮痍的河山,但经过他励精图治的改革,大唐帝国又在一片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由于唐代宗为安史之乱后唐帝国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旧唐书评价他为“古之贤君,未能及此”。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旧唐书》《资治通鉴》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27/1709239645426923.html
上一篇:黄金辟邪,黄金辟邪还是银饰辟邪
下一篇:风水羊头骷髅,风水羊头骷髅图片大全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