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小内八字,咏春 内八字

传武对比!咏春拳VS太极拳

咏春拳是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咏春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二字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其中的“马”字是当地方言,下盘步型的意思。

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弹性出拳、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等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粘、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

咏春拳

随着咏春拳的发扬光大,派生出叶问系咏春、宏极咏春拳、岑能咏春拳、阮奇山咏春拳等,有如太极拳派生出武当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等一样。

咏春拳与太极拳的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古有“北太极南咏春”之说,太极拳与咏春拳都诞生在清朝末年,时间相近,这就有了相互借鉴的历史根源。的确,它们之间隐隐有些丝连,并且在功法、拳法有着相似之处。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探索传统武术的本质,这样有利于进行武术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太极拳

咏春拳为二字钳羊马,叶问系咏春为内八字步法,两脚尖相交形成60°夹角。在八卦掌中的扣脚有这个步行,其目的都是为了稳定,而后借地之力。彭氏咏春,两脚力源由脚蹬地产生,通过踝、膝、胯、肩、肘、腕、手指的传递把力最终传到手上,这在咏春拳里叫“六节劲”,而且节节能发劲。在太极拳中加入了腰胯的概念,叫“行气如九曲珠”。那么咏春拳中为什么不强调腰胯而强调腰马呢?腰马合一是指腰和腿部形成一体发出整劲,咏春拳讲究的是“摊腰锁胯”,即把腰摊出来,把胯尖抻出来,用尾骨抵住后胯,把胯固定住,腰与腿的连接是胯,胯一固定住,腰马就自然合一了。

咏春拳是“摊腰锁胯”,而太极拳是空腰转胯。空腰是把腰椎拉直,即以命门穴为重心,上面头大椎向上领,下面盆骨向下沉,形成对拉之势,这样把腰椎、胸椎、颈椎都拉直了,古人叫“过三关”。拉直腰椎叫空腰,拉直胸椎且配合胸骨下沉叫空胸,这个道理就像门轴、车轴一样,轴直了才能转,所以说空腰是为了转胯,空胸是为了转肩。转腰胯就能发出螺旋力,就能改变自己的重心,就能破坏对方的重心。太极拳是从胯上转的,那么咏春拳呢?咏春拳是从脚下转的,二字钳羊马站好后,以脚跟为轴,两膝有相合之意,再加上摊腰锁胯,转马时才能腰马合一。松肩坠肘要求一样,其目的是把肩拉开,使气下沉,重心由胸腹部下移到小腹部,并且使借地之力通过脊椎顺利地传递到手上。

咏春拳与人讲手时的姿势,和吴式太极拳的抱七星很相似,咏春拳的摊手与陈式太极拳的掤手很相似,其应用法则都强调中线原理,出手都要走螺旋,都讲究柔化刚发,不与对方用力相拼。

咏春拳与太极拳的差别?

咏春拳与太极拳在功法、拳法上有着相似之处,并不等于咏春拳与太极拳在训练手段和技术是一样的,这两种拳的差别有:太极拳从轨迹来说讲圆,讲究化劲、引劲、接劲等,走刀剑锤劲;咏春拳讲的是最短距离,特别讲究中线原理,类似打点出刺的方式,走枪劲。

又比如两种拳术都说自己是“以柔克刚”,但是太极拳比较要求“用意不用力”和“牵动四两拨牵斤”,而咏春则没有这样细化的讲究。

再比如:太极拳讲究对劲道细化的理解,咏春拳要求有寸劲和听劲,那种寸劲是人体的爆发力,是明劲,那种听劲是局部于掌、腕、肘、臂;太极呢?要求有明劲、暗劲、长劲、短劲、化劲,引劲、接劲和全身整体的听劲、发劲,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挨到何处,何处发放。太极拳也有寸劲,这种寸劲的发劲方式不同干咏春拳,是丹田内气的抖动贯穿全身,是神、意、气、劲的高度结合。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陈雄

责任编辑:锦瑟

咏春拳架构稳不稳,扎好马步是实战中的关键之一

视频加载中...

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解一下在咏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马步的练习。在练习当中都会对咏春的马步产生一些疑问,例如我们咏春中最著名的二字拑羊马

他到底是要抽胯还是不抽胯,是各有各的说法。那么,在我们实用咏春的体系要怎么来理解它呢?我们先来比较一下通常咏春意义上要抽化的马步。我还是一样的做一个二字拑羊马

如下图所示:

有些马步会扣得很八字,双腿夹住,我觉得这样是不可取的

如下图所示:

就稍微正常一些的马步,抽胯,基本上大部分的咏春在这个时候都会抽胯。我侧过来,这个相对来讲,人的身体是比较正的。有些咏春会比较夸张,这个显然是不可取的

如图所示:

如果我这样做一个马步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一般来觉得我们这个马步很稳,那它会遇到什么问题呢?有请我的助教来做一下就知道

如下动图所示:

我做一个抽胯,如果我们失守搭住,或者作任何动作,他顶住我,我顶住他,他这个手给我一点力量,我会很容易走的

如下动图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如果我们的力量相当,他也抽胯,我顶他,他顶我,大家互相斗力

但如果他的马步够松,架构够稳,我是很容易就走掉的。

如下动图所示:

因为很多情况下,你自己认为结构稳,其实不是真的稳,抵得了对手的力道,才是真的稳。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是因为我把我的胯关节锁死之后呢,接着他给我一个向前的力

而我最后的限定环节只能限定到我的跨关节,而走不到我的脚低。所以我们咏春通常讲:拳由心发,力从地起

但是很多情况下你的胯锁死了。他推我,我的力全到我的胯关节,所以他顺势顶我,会给我很多压力,我就顺势走掉了,还有就是也不会很灵活

如下图所示:

这就是马步如果抽起来会产生的一些问题。那么在实用咏春当中,正确的马步应该怎么做呢?欢迎观看我的课程。

传武对比!咏春拳VS太极拳

咏春拳是南拳的一个分支,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咏春拳主要手型为凤眼拳、柳叶掌,拳术套路主要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三套拳及木人桩。基本手法以三傍手为主,还有挫手、撩手、破排手、沉桥、粘打。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步型有四平马、二字马、三字马、追马、跪马、独立步等,其中的“马”字是当地方言,下盘步型的意思。

它是一种集内家拳法和近打于一身的拳术。它立足于实战,具有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弹性出拳、短桥窄马、擅发寸劲等特点,以大闪侧、小俯仰、耕拦摊膀、摸荡捋、审势记牢、曲手留中的手法,以搭、截、沉、标、膀、腕指、粘、摸、熨荡、偷、漏和“二字钳羊马”的身形步法为标志,凭借手桥肌肤灵敏的感觉,发挥寸劲力量。

咏春拳

随着咏春拳的发扬光大,派生出叶问系咏春、宏极咏春拳、岑能咏春拳、阮奇山咏春拳等,有如太极拳派生出武当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等一样。

咏春拳与太极拳的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古有“北太极南咏春”之说,太极拳与咏春拳都诞生在清朝末年,时间相近,这就有了相互借鉴的历史根源。的确,它们之间隐隐有些丝连,并且在功法、拳法有着相似之处。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站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探索传统武术的本质,这样有利于进行武术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太极拳

咏春拳为二字钳羊马,叶问系咏春为内八字步法,两脚尖相交形成60°夹角。在八卦掌中的扣脚有这个步行,其目的都是为了稳定,而后借地之力。彭氏咏春,两脚力源由脚蹬地产生,通过踝、膝、胯、肩、肘、腕、手指的传递把力最终传到手上,这在咏春拳里叫“六节劲”,而且节节能发劲。在太极拳中加入了腰胯的概念,叫“行气如九曲珠”。那么咏春拳中为什么不强调腰胯而强调腰马呢?腰马合一是指腰和腿部形成一体发出整劲,咏春拳讲究的是“摊腰锁胯”,即把腰摊出来,把胯尖抻出来,用尾骨抵住后胯,把胯固定住,腰与腿的连接是胯,胯一固定住,腰马就自然合一了。

咏春拳是“摊腰锁胯”,而太极拳是空腰转胯。空腰是把腰椎拉直,即以命门穴为重心,上面头大椎向上领,下面盆骨向下沉,形成对拉之势,这样把腰椎、胸椎、颈椎都拉直了,古人叫“过三关”。拉直腰椎叫空腰,拉直胸椎且配合胸骨下沉叫空胸,这个道理就像门轴、车轴一样,轴直了才能转,所以说空腰是为了转胯,空胸是为了转肩。转腰胯就能发出螺旋力,就能改变自己的重心,就能破坏对方的重心。太极拳是从胯上转的,那么咏春拳呢?咏春拳是从脚下转的,二字钳羊马站好后,以脚跟为轴,两膝有相合之意,再加上摊腰锁胯,转马时才能腰马合一。松肩坠肘要求一样,其目的是把肩拉开,使气下沉,重心由胸腹部下移到小腹部,并且使借地之力通过脊椎顺利地传递到手上。

咏春拳与人讲手时的姿势,和吴式太极拳的抱七星很相似,咏春拳的摊手与陈式太极拳的掤手很相似,其应用法则都强调中线原理,出手都要走螺旋,都讲究柔化刚发,不与对方用力相拼。

咏春拳与太极拳的差别?

咏春拳与太极拳在功法、拳法上有着相似之处,并不等于咏春拳与太极拳在训练手段和技术是一样的,这两种拳的差别有:太极拳从轨迹来说讲圆,讲究化劲、引劲、接劲等,走刀剑锤劲;咏春拳讲的是最短距离,特别讲究中线原理,类似打点出刺的方式,走枪劲。

又比如两种拳术都说自己是“以柔克刚”,但是太极拳比较要求“用意不用力”和“牵动四两拨牵斤”,而咏春则没有这样细化的讲究。

再比如:太极拳讲究对劲道细化的理解,咏春拳要求有寸劲和听劲,那种寸劲是人体的爆发力,是明劲,那种听劲是局部于掌、腕、肘、臂;太极呢?要求有明劲、暗劲、长劲、短劲、化劲,引劲、接劲和全身整体的听劲、发劲,一举手一投足,皆是太极,挨到何处,何处发放。太极拳也有寸劲,这种寸劲的发劲方式不同干咏春拳,是丹田内气的抖动贯穿全身,是神、意、气、劲的高度结合。

授权转载自《中华武术》杂志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陈雄

责任编辑:锦瑟

超低难度、实用性却很高的的咏春八脚#格斗

咏春八脚。

咏春腿法出腿凌厉不易觉察,这个视频简单介绍一下著名的咏春八脚。咏春在搏击中无论进退都是将重心放在右腿,所以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将前腿或者后腿出击。咏春脚法并不是直接提脚,而是直接从地面踢上,其是走三角形斜边,以地面为支撑力。这里慢动作看一下,叶问双腿的移动走的正是三角形斜边,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满足了咏春腿法的发力要求。

接下来快速学习一下咏春八脚。

·第一脚弹马挑脚。跳脚撑地,以脚挑之。外摊脚,高摊寻头。

·咏春正蹬脚。以脚撑地,腰马发力。凿脚,力从地起,提脚下凿。

·高挑脚。咏春高脚,提脚迎首。侧蹬加低扫,破敌重心。钉脚,这里脚下留情没有钉下去,否则脊椎必断。

点赞加关注,下期讲解咏春八手。

快速学习咏春八脚

咏春八脚。

咏春腿法出腿凌厉不易觉察,这个视频简单介绍一下著名的咏春八脚。咏春在搏击中无论进退都是将重心放在右腿,所以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将前腿或者后腿出击。咏春脚法并不是直接提脚,而是直接从地面踢上,其是走三角形斜边,以地面为支撑力。这里慢动作看一下,叶问双腿的移动走的正是三角形斜边,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满足了咏春腿法的发力要求。

接下来快速学习一下咏春八脚。

·第一脚弹马挑脚。跳脚撑地,以脚挑之。外摊脚,高摊寻头。

·咏春正蹬脚。以脚撑地,腰马发力。凿脚,力从地起,提脚下凿。高挑脚。

·咏春高脚。提脚引手,侧蹬加低扫,破敌重心。钉脚,这里脚下留情没有钉下去,否则脊椎必断。

点赞加关注,下期讲解咏春八手。

咏春拳小念头内功心法和内功训练教学

一切内家拳拳法的修炼.均是针对人体内在气息、筋骨的训练,而非外在肌肉的训练。咏春拳内功的修炼法门,就潜藏在小念头“一摊三伏”的训练和“秘传桩功”的训练中,两者均是以二字钳羊马的正身马扎马结构为基础,同时配合呼吸,通过双手在身休前合理的空间位置支撑定位,来完成“内功”训练的。

很多咏春习练者都会打小念头拳,也知道“一摊三伏”手法训练的重要性。然而具体如何练,如何用念力调动人体内在气息与筋骨的涨缩来获得内劲.却鲜有人知!正应了那句古话,“一线单传,秘而不宣”。

本书首度将小念头拳的内功心法要诀揭秘,期待更多的咏春爱好者能强健身心,感悟咏春发力之妙。小念头拳的内功心法要诀有128个字,具体要诀如下:

“小念头”128字内功心法要诀

手心足心,放松内含;大腿内裹,小腿外旋。

提肛敛臀,沉时松肩;收领竖颈,气息绵绵。

吸气含胸。腰背撑圆;呼气放松,气沉丹田。

行气炼劲,轻柔舒缓;上体松柔,固坚。

周身撑抱,遇力反弹;刚劲顺整,柔劲浑圆。

轻出重收,拳发中线;轻呼重吸,劲如抖鞭。

掌有三角,拳有三尖;败形杀颈,追形打眼。

应对重拳,以臂接腕;走马抖角,劲发螺旋。

一、手心足心,放松内含;大腿内裹。小腿外旋

“手心足心,放松内含”有两层含义。首先,手心内含指的是出日字冲拳时,拳头应放松虚含而不握实,这样放松出拳的劲力可以顺畅到达拳尖骨节处,容易练出弹抖寸劲。假如握实了拳头(无论多大力量握实),反而容易导致手臂僵硬,出拳劲力阻塞,拳速缓慢。同样的道理,练掌之时,无论打正掌或者横掌,掌心也应稍稍内含,而不是伸直手掌,这样掌劲可以顺畅到达掌跟,同时起到神拉手部及臂部、肩部筋腱的作用。其次,足心内含必然导致双脚脚趾抓地,这样有利于马步稳健,下盘劲力充实。

“大腿内裹,小腿外旋”的意义十分重要,当大腿内裹时双腿劲力含于腰胯之间。而小腿外旋时,大腿与小腿之间形如麻花状拧裹,螺旋劲力自然从地面升腾而起;当配合双膝的内嵌与腰马转动时.易于调动周身筋骨的开合,瞬间将地面之力顺畅传递至掌、指、肩、胯部位。这便是二字钳羊马的扎马之所以异于其他门派的扎马,而采用脚尖内扣脚跟外开,呈“八”字形的原因。

二、提肛敛臀,沉肘松肩;收领竖颈,气息绵绵

“提肛敛臀”指的是扎马时.肛门应轻轻上提内收,臀部不可外凸;这样便于含住腰胯之力,促使腰马合一;同时可以治疗并缓解生殖及肾脏系统疾病。“沉肘松肩”指的是扎马或出拳时,肩膀不可上耸,肘部始终保持一股向下沉坠的劲;这样几乎不动肩就可以用肘底力催放出强大的拳劲。

“收领竖颈”指的是扎马时,须下巴微内收,颈部放松竖直并轻轻上顶;这样便于拉拔脊柱,促使下盘劲力顺畅传递至上盘;同时可以治疗并缓解颈椎疾病,且减少实战中被击中下巴的几率。“气息绵绵”指的是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应把呼吸放慢、放缓,保持呼吸的细、匀、深、长,这样便于行气炼劲,强化念力与结构。

三、吸气含胸。腰背撑回;呼气放松,气沉丹田

“吸气含胸.腰背撑圆;呼气放松,气沉丹田”这十六个字是小念头内功训练的核心要诀,本书首度公开.习者须牢记。其主要指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除了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绵长外,当每次吸气时心窝部位轻轻向内收一点,同时用念力引导腰背向后撑、向外涨,这样促进内脏气血的运行,同时加大腰部和背部筋骨的锻炼;当每次呼气时,轻轻放松内收的胸部心窝,小腹微外鼓,这样气息自然沉人丹田小腹中。

一般而言,如能坚持做一个月,每天每次训练半小时,自然内壮五脏,腰背浑圆,筋长骨健,逐渐形成鹤形龟背的内劲发力模式(如图212),

四、行气炼劲,轻柔舒缓;上体松柔,固坚

“行气炼劲,轻柔舒缓”除了指气息绵长外。主要指的是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配合呼吸与念力的导引,手法从摊手、伏手到护手的变化应极其轻柔缓慢。甚至达到常人肉眼不仔细盯着,难以察觉手臂移动的程度,这样强化内脏与筋骨的涨缩之力,整体提升发力水平。

“上体松柔,固坚”指的是打小念头时,无论如何进行手法的变化,马步始终保持稳健的关节定位支撑,上肢与身体肌肉则始终保持放松状态。当习拳者练小念头一段时日后,可以尝试“独立脚小念头”(如图213正面和图214侧面)的练法,用一条腿的支撑来完成整个小念头拳谱的所有动作,以此来提高下盘腿力与支撑力。这样长期进行上虚下实的结构定型训练,一旦用于实战,可以保障上身不致受外力冲击而东倒西歪且能灵活卸力,而则坚如磐石,进退有度。

五、周身撑抱,遇力反弹;刚劲顺整.柔劲浑圆

“周身撑抱,遇力反弹”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字冲拳.当一拳击出时另一拳同时回拉,这样一出一入形成相反的两个力同时作用,久练之下周身筋骨弹抖有力,必然形成一遇外力就反弹卸力的沉稳发劲模式,这便是咏春发力的秘诀。同样的道理.在平时练习打拳或出掌时.无论使用何种手法往身体正前方送出时,背部应略往后靠(后靠动作极细微,不注意看看不出来),这样瞬间形成两个相反的力对拉,有利于练出整劲爆发力。

“刚劲顺整,柔劲浑圆”指的是打寻桥与标指两个拳套时,应严守的法度。当习拳者通过寻桥和标指练出刚、柔两种劲力后,再练小念头拳时,发力内涵已经大不相同。具体练习方法请参照《寻桥—追形发力》与《标指—败形发力》两书.此处不多赘述。

六、轻出重收,拳发中线;轻呼重吸,劲如抖鞭

“轻出重收.拳发中线;轻呼重吸,劲如抖鞭”是练出弹抖劲的重要训练方法。其主要指的是每一次自中线打出的拳.拳头应轻轻地握住,用肘底力轻快地送出去,像抖鞭子一样.同时配合轻快的呼气;而出拳后收拳至胸侧时,则用较重的力度快速收回.同时配合较重的吸气。这样练的益处是,用呼吸来提升拳劲发力并全面改善人体体能。

尤其应注意的是,小念头拳谱中的大多数动作自中线打出后,都是以圈手收拳回到胸侧的,此时可以配合“轻出重收与轻呼重吸”的法门来锻炼,日久自然会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七、掌有三角,拳有三尖;败形杀颈,追形打眼

“掌有三角”指的是手掌掌根内侧、掌根外侧与指尖这三个部位,它们均可以发力击人,这是标指拳谱中“三摆指法”的应用法门.此处不多赘述。

“拳有三尖”指的是拳头小指、无名指及中指根部这三节突起的骨节处,其为出拳着力点,这样击打对手时受力面积小而穿透力大。

咏春拳虽然有“念头主守、寻桥打手,朝面追形、得不留手”的讲法,然而实际应用中,小念头不仅仅用来防守,寻桥也不仅仅用来打手;而是采用追身不追手的方式密集地攻击敌人的中线要害,一击制敌。因此,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无论采用哪套拳法,在突遭暴徒袭击,敌我交手的电光石火间,击打对方的颈部和眼睛往往更具备杀伤力。

八、应对重拳。以臂接腕;走马斜角,劲发螺旋

“应对重拳.以臂接腕”指的是卸力技巧。咏春拳许多手法发力都是通过离手训练获得的,而离手中训练最多的是人体手臂的尺骨和挠骨部位,久练之下必然产生极强的敏感度,以我之手臂接住对方重拳之手腕,可以从容卸力反击。

“走马斜角,劲发螺旋”指的是身形、步法的训练与藕手发力。训练有素的咏春门人,往往能运用灵活的步法逼近对手,在其匪夷所思的角度攻人,同时发出离手训练获得的螺旋翻滚劲力,迅速牵制对手重心,轻易获胜。

咏春拳有三套拳:小念头、寻桥和标指,标志着不同的学习阶段。

一、小念头

小念头是咏春拳的基本拳,念头即心思、意思,小念头即是细小的意思,意味着基本的意义;而小念头的“小”与“少”字谐音,少念头是要练习武术的人首先要排除杂念,纯一精神。诚意正心,素来是中国人学习的态度,若能把杂念排除,令大脑静止休息,而可保健养生,其功效跟太极、瑜伽、气功等修心运动相似,但需要较高层次才能到达。小念头分三节,分别锻炼功力、发力、手法。

练习小念头的要诀

1.放松。放松肌肉、放松力量,最重要的是放松大脑。大脑主宰着身体,若其受压,其他部分亦然。

2.开马后只能手部有动作.尤其不能让头、膊移动.宜面对镜子练习,以便观察自己的动作。

3.要慢。越慢越好。

小念头的三个小节

第一节主要是练功力。要慢,就是说要练得认真。咏春拳主要的功力叫“肘底力”,是保护自己的能力,此节另有三个要求:

1.靠肘。无论是摊手或伏手均须靠肘,如果不能放松大脑,这方面就很难办到。

2.取中线。摊手的中指尖及手时要放在正中线;伏手的食指第一节及手时亦然。(见下图)

3.自我判断。要靠自己的意识去检讨姿势,才真正知道标准为何。

第二节主要是练发力方法。特点是“有需要才用力”,何谓“有需要”?就是在快要触及目标的刹那末用劲,短距离发力,否则一方面会消耗体能,另外亦容易被敌人提防。李小龙称之为“寸劲”,味春拳则叫“长桥发力”。所以,在第二节会练习左右、背后、前方和横劈等发力方法.对位置的要求反而并不十分重要。

第三节主要是练基本手法。伏手在第一节时练过了,这一节重点是其他手法,尤其是摊手和膀手。要放松,忌推顶,但要求位置准确。

二、寻桥

寻桥,顾名思义是寻找桥手的意思。搏斗展开,敌方是会走动的,而寻桥就是要锻炼好步法,以适应对方桥手的变化,因此,套拳内包含了180度、90度转马,又有走马、标马。其次,膀手,蹬腿、直踢腿也是这套拳主要的练习项目。

寻桥与小念头一样,同样分为三节,但寻桥比小念头升了一级,比方说小念头终究是单手动作,寻桥则双手并用;小念头的马步、方向均是单一的,寻桥则有多样性。

那么,到底寻桥的功用是什么?我先要说,咏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刚的功夫,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其要诀是卸力和借力打力,这方面在教和学都比较困难。如果只是“力从心发”,则不走好咏春拳。我可以告诉你,哪一个可以教你以柔制刚手法的师傅,就是一个好师傅。要达至这个目标,则一定要勤练转马,除此之外尚有下列要点:

练习寻桥的要诀

1.膀手要放松,忌推顶,并与马步配合。

2.低膀手用作防御,因此要够硬朗,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但需在触及对方后即时放松,亦要与马步配合。

三、标指

标指是咏春拳的高级套拳,套拳内尚要练习圈马、径(音耕)手、擸手等项目。

古老的味春拳教学有一句俗话:“标指不出门”,就是说标指要留待徒弟自立门户的前一刻才肯相传,其实我认为这项见解并不妥当。

标指是泳春拳的攻击手法。若以整套拳108个动作计算,扱肘有12下,标指12下,问手12下,此三下手法共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它们是整套套拳的主干,因此我个别作以下的论释:

扱肘

肘是最短距离的攻击手法,好处是肘比拳有力,杀伤力大。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须掌握距离和位里,肘和马要同时到,否则就对自己产生危险,不如不用。另外,因极时比较有伤害性,在黐手时不宜使用。

标指

标指原则上是插敌人的眼睛,使时手不得不防,待守方露出破绽,再进行第二轮的攻击。要注意的是标指须由另一只手的肘底标出,以防止被时方封锁。

问手

问手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在搏击的时候,最危险的情况莫过于“对方的手不见了”,“不见了”代表他会随时攻过来,对自己构成潜在的威胁,问手就是要把这只手找回来。其二是在交手之前.先有动作的一方往往会吃了点暗亏,容易被对手乘隙进攻,如果以问手开始,则可以把这个危险减到最低。

标指的其他手法

除以上提及的扱肘、标指和问手外,标指拳套尚有两项重要的手法:

其一是双标指,双标指可做出有效的防御形态,要诀是必须只以单手跟对方接触,保持放松。

其二是擸手,切记擸手只能在有条件下使用,就是说当对方力尽之时或以膀手硬顶、硬推之时才可施展,施展时并须留意三件事:

1.要锁住对方的肘位;

2.擸的时候力要往下,会取得较大功效;

3.要适时放手.否则就算擸得到,自己也没手攻击了。

上武得道,平天下;中武入喆,安身心;下武精技防侵害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328/1709238078423600.html
上一篇:鑫字取名,鑫字取名的寓意
下一篇:祈福什么意思,祈愿是什么意思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