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教你如何处理排水沟
原创作者:张向荣
在广联达建模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零星构件,而这些构件在广联达列表中又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构件,例如排水沟、那么这时候该怎么绘制呢?
今天就来讲讲广联达GTJ2018中排水沟处理的思路。
一、案例介绍
排水沟分有配筋的排水沟和没有配筋的排水沟,没有配筋的排水沟在软件中可以找到地沟的构件定义,或者直接在图纸中量取长度手算,比较简单。
今天主要讲讲如下图所示的,有配筋的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在筏板上,尺寸是300*300,钢筋均为筏板的配筋型号。
下面我们看看这样的排水沟是如何处理的。
二、筏板变截面处理
第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采用筏板变截面来处理。
碰到这样的首先我们先往相似的构件节点上靠,这个是不是高筏板与底处筏板做了2次变截面呢?
下面我来用筏板变截面来试试。
1、分割,修改标高
首先,我们先画好有一整块配好筋的筏板,然后在把中间排水沟300宽的位置分割出来,把它的标高降低0.3m,达到下图的效果。
2、设置变截面
为了达到与图纸一样有斜坡相连的效果,就要设置筏板变截面了。
变截面需要选中相邻的两块筏板进行设置,先来设置一边。确认坡度与图纸一致,底板出边的距离图纸没有给出,通过量取图纸,与图集筏板变截面出边,应按较高筏板厚度计算,确定底部出边为500。
两边全部设置为下图的样子
3、调整钢筋
排水沟节点的截面绘制出来,混凝土可以计算了。下面看看钢筋能否按节点处理。
先来看面筋,如下图
可以看出,在用变截面处理时,面筋与图纸完全一致,不需要调整。
再来看看底筋
可以看出软件按变截面的节点考虑,底筋锚入la,没有按照图纸底筋拉通布置。
既然少钢筋,就要给补上,这里需要把缺少的钢筋手算出长度。
根据图纸尺寸与锚固长度计算,可以得到上图数据。
需要增加的长度=(300+500*2+300*2)-464*2=972mm
可以通过根据间距与布置范围计算出根数,输入到表格中,也可以用钢筋按布置范围画在图形上,如下图。
三、集水坑处理方法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集水坑方法处理的效果。
集水坑相对筏板变截面处理的优势是,省去分割筏板,在排水沟不是一条直线时,集水坑可以直线自由绘制,绘制速度更快。
看图纸大样与标准集水坑钢筋对比,还是比较相似的。
下面看看如何用集水坑代替排水沟。
1、定义集水坑
第一步先,定义集水坑,注意要新建“自定义集水坑”,矩形集水坑只能点画布置。自定义集水坑可以直线绘制。
按图纸数据调整放坡角度,出边距离,钢筋等。
然后就可以绘制在软件中了,效果如图所示。
与筏板变截面一样,对于图形的处理都是没有问题的。
2、对比钢筋
面筋
先看面筋,面筋与变截面里的一样锚进底板,是按图纸要求处理的。
沟顶部面筋需要看集水坑钢筋,如下图
虽然钢筋显示的向上弯折的,但是计算方法依旧是,锚固+净长+锚固,长度计算没有错误。
底筋
和筏板变截面处理一样,底筋也是锚入la,中间断开,中间缺少的钢筋长度和前面一样需要手算补上。
在补上断开处缺少的钢筋,这个排水沟的节点就处理完成了。实际工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图纸选择筏板变截面方法或集水坑定义的方法,或者有其它的简单的方法。
构件在软件里就那些,工程中的结构节点是多种多样的,但图纸是死的人是活的,碰到软件处理不了的节点构件时,尽量找相似的构件,同类型的方法处理。当你遇到图纸多了,自己归纳出一套自己的方法,就会比身边的人厉害。
大家要是需要各类建筑资料的,可以去“土木智库”公众号,里面有一个“免费资源”菜单,可供大家选择,注意是公众号,不是头条!
农村老人说: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是农业俗语还是风水俗语?
农村老人常说:“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在农村,有的人认为是一条农业生产方面的俗语,有的人则认为是村庄民居方面的俗语,还有的人认为说是风水方面的俗语。到底哪一种说法是对的呢?
实际上,这三种说法都没有错。过去农村,有一些俗语往往有多层意思,使用比较广泛,各个行业都可以据为已有。
在农村,有一些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在有的方面被看成俗语,在有的方面则被看成谚语,本文要解释的就是这样的语句。,俗语范围广,包括谚语、格言、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类型。俗语是民间流传的说法,未必全有道理,有的还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而谚语则属于俗语,是俗语中的一种。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者的生活实践经验,能揭示客观规。
1、“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在农业上为谚语在汉语中,“沟”的本意就是指田间水道,如沟渠,沟通等。后来,“沟”的含义被人们进行了拓展,如古时特指护城河,如壕沟,深沟高垒等。也指大运河,如鸿沟,指大运河。后来,意思演变为泛指一切通水道,如山沟,河沟等。
通常来说,在农业生产中,“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田间水道,二是指穿行于田间的溪流和河流。
一、田间过水道
在农业生产中,不管是小麦生产区,还是水稻生产区,水沟的作用非常重要,是灌溉作物的通水道,这种作用在水稻生产区就更为明显。这里就以水稻田为例说明。
成片的水稻田,不可能每丘(块)水田都是直接从溪涧和河里引水,通常一座拦水坝要供几十亩到上百亩的水田灌溉。而这几十亩到上百亩的水田水田,属于很多户人家。水往低处流,水从水坝通过水渠引到水田后,就要有通水道,否则,上面的水田把水拦住,或者往其他地方引流,下面的水田就得不到水。再说,春耕生产的季节,上面人家的水田里下了肥料,下面水田需要灌溉时,水从上面流过,就会带走别人家水田里的肥水。俗语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是让别人家的肥水流到自家的水田里,人家肯定不会干。
过去水稻生产,一年四季都要引水灌溉。春耕播种育秧时,因为昼夜温差还比较大,通常来说,稻种刚下秧田的时候,白天把秧田里的水放掉,让太阳“晒秧”,傍晚时又把水灌满,能够起到秧苗御寒保温作用。遇到下大雨的天气,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要把秧田里的水灌满,避免雨滴把秧苗砸倒,把根砸出来,造成损失。这样就得要求,秧田随时用水时,随时都能得到灌溉之水。
水田插秧后,田间管理时,水的管理非常重要,田里的水该灌满的时候要灌满,该放水晒田的时候就要放水,该保持“干干湿湿壮籽”的时候,水田就要保持干干湿湿。这也同样要求水田里要用水时,随时都能得到灌溉用的水。
秋收过后,过去农村有一些传统做法,有的人在水稻田里种蔬菜,比如白菜、萝卜、蒜苗、菠菜等。还有的种油菜。还有一些人家,趁农闲时节把稻田犁过来,将水灌满,用来过冬,人们把这种水田称为“冬水田”(现在农村很少见到了),来年春耕时,这种“冬水田”只要一犁一耙就可以插田了,劳动强度小,而没有犁田过冬的稻田,被称为“白蒿田”,来年春耕时节,想要水田产量高,就得过三犁三耙,劳动强度大。
“冬水田”要经常保持田里的水不干,就得从河里引水灌溉。这样,同为几十亩到上百亩的水田,秋冬时节,就会存在一种矛盾,有的人的水田需要灌溉,而有的人的水田不需要灌溉。
事实上,古代勤劳而聪明的农民,早就解决了这种矛盾,即按照“屋有出路,水有水路”的原则。人们通常在田间开挖了通水道,农村俗称为“过水路”。这种“过水路”就是蜿蜒在田间的水沟,农村又叫隔水沟、水圳、隔水圳、水渠等,通常为古人通过协商,在引入的河水规划经过的路线。也就是在水田边围出一条专门用来灌溉水的水沟,这样下面的水田灌溉时,就避开了灌溉用水直接从别人家的田里经过,既避免带走别人水田里的肥水,也不影响人家的田间管理,更不影响别人稻田里的秋冬种。
过去农村把田间这种“过水路”称为古水沟,简称古沟。
古水沟是不可乱改的,主要原因就是怕改了水沟后,灌溉用的通水道变了,就会影下面的水田的灌溉,就会引发很多的矛盾。过去,因为稻田灌溉问题,经常出现吵架事件,有的人为此还拳脚相加,打得头破血流。
在田间开新沟也要慎重,到了高温干旱时节,溪、河里的水流量会减少,水坝又比较多,几十亩到上百亩的稻田都需要水来灌溉,新开水沟,无非就是想给自家的稻田多开挖一条通水道,获得更多的水。这样就破坏了以前形成的灌溉“规矩”,也会引起为争水吵架。
不过,“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并不是说田间的古沟不能改,也不是不能新开,关键就在于“乱改”和“慎开”,主要是不能坏了老人留下的传统规矩,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牺牲别人的利益。如果古沟本身就存在问题,比如水沟过窄,通水不畅,或者过水量不够,当然可以拓宽一些。但是,如果把原来的水沟毁掉,用为种田,使水无法通过,那当然就不可以。
如果开新水沟是为了大家更方便,灌溉更方便,那也是可以的,开新水沟也同样如此。比如现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这样,为了完善水利设施,通过科学设计,既要改古沟,也还要开新沟,就是为了灌溉和排水两方面都方便,让稻田的产量更高。
二、穿过田间的溪流和河流
种庄稼离不开水,又以靠近溪流和河流的田为佳,因有水灌溉,产量很稳定。在这个方面,水稻尤其依赖水的灌溉,才会有收成。这里仍旧以水稻田为例来说明。
不仅古代将溪流和河流称为“沟”,现在很多农村还同样将溪流和河流称为“沟”。因为这些溪流和河流都是自然形成的,比稻田的历史要久远得多,人们认为溪流和河流就是“古沟”。
过去,穿过水稻田之间的溪里和河里,修筑了很多土坝,也就是用石头堆成水坝,把水拦起来,让水流进水渠,通过水渠流到稻田里。丰水期,溪里和河里的水多,只稍拦一下就可以了。枯水期,溪里和河里的水不多,就需要用泥土填入水坝的内侧,并踩紧,以水坝漏水。
这种土坝有一个缺点,就是溪里和河里涨稍大的洪水时,坝体就会被冲毁,洪水消退后,又要重新筑坝。如果一年内多次涨洪水,就要多次筑坝,要花费不少人工。这种土坝也有优点,那就是水坝对河床和河堤没有任何影响,顺应自然。
过去,人们认为,如果在溪里和河里修筑固定的高大的水坝,那就是乱改古沟。这样做的后果是,由于水坝把溪流和河流河床阻塞,泥沙淤积在水坝内,河床就会抬高,洪水暴发时,因有坝体影响行洪,洪水四溢,会冲破河堤,冲毁稻田,严重的还会使溪、河改道,在稻田之间形成新的河道。
过去农村,人们把水田看得比命还要重要,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很少有人敢去修筑这种固定的水坝。然而,到了上世纪八末到九十年代初,农村经济发展起来了,筑坝的材料也有了钢筋混凝土,农村人已经厌倦了那种屡次砌坝屡次被洪水冲毁的土坝,人们开始钢筋混凝土来建水坝。
那时,人们只有满腔热情,自己就是设计师,通常是一字型水坝,将河流截断,没有设置冲沙道,农村人称这种水坝为“硬坝”或者“直坝”。我记得,当时我们村建这种水坝的时候,有一些老人出面制止,结果被年轻人讥笑老封建、老迷信、老顽固,气得老人们说不出话来,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着他们做主了。
水坝建好后的头一年,效果非常好,既能蓄水,又不用在每次洪水过后砌坝。过了几年后,水坝内的泥沙淤积越来越多,水坝内的河床一年往上抬高一些,到后来,水坝内的河床与水坝一样高了。每当春夏发洪水的时候,洪水将水坝两边的河堤冲垮,洪水如猛兽一样冲入稻田。洪水过后,稻田里不但看不到禾苗,连泥土都不见了,留下的只有石头、沙子,还有成堆的各种草木等杂物。
这种被冲毁的水稻田,想要恢复,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即便恢复了,还是会让洪水冲毁。“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这个时候,人们才想起,当初老人们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人们只得把水坝炸掉,给洪水让路。
过去,有一些溪、河经过田间时,往往十弯八曲,再加上两边的滩地,占地面积非常大。过去一些农村,常用诸如“五分山,三分水,二分地”,来描述地方的地貌,耕地比山和水占的面积要少。有的人就打起了十弯八曲的河道和滩涂的主意,想把这些地方开发成稻田,或者其他用途之地。于是,就开新沟,让河流改道,结果河流并没有顺从人的意愿,像一匹脱缰之马,四处乱窜,冲毁更多的农田。
同样,“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并不是说河坝不是不能修建,而是不能乱建,河流不是不能改道,而是要非常慎重,要通过科学评估。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溪流也好,河流也罢,水利设施及其他设施的建设要,尊重自然规律,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不能盲目进行,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符合科学规律。
“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作为农业谚语,是符合事物客观规律的。
2、“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在村民生活上为谚语我国传统村落,通常为平原或小平地、盆地或者小盆地居住地形,也有依山傍水的梯级地,大多为聚族而居的自然村落,人口集中,连成片的居民房屋鳞次栉比,构成建筑群。平原地区通常称为村庄,山区则称为村、寨、团,而一些位于古驿道旁的村落,因为是由古代驿站、军事驻扎等原因而形成的村落,则称为铺、堡、屯、营、哨等。
一般来说,过去,房屋建筑密度较大,人口规模比较大的传统村落内,有两张网,一张网是交通网,村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另一张网是排水沟网,户与户之间的水沟是相互连通的,实际上就是排水沟网。当然,现在的农村又增加了现代化生活设施,如自来水供水网、供电网、电视通信网等。
过去,我国农村传统民居,主要分为纯砖瓦房、砖木混合结构房、木房子、土坯房四种,一些地方根据当然条件建造的窑洞、石头房除外。不论哪种民居,都要防水,尤其是房屋的地础,那时人们建房所用的材料,也就是三合泥和石块,很多还是泥巴夯实的基础。这样的基础经水泡过后,被侵蚀就会散架,房屋就会倒塌。再说,下雨天,如果院内排水畅,雨水倒灌,房屋内都是水,当然很难受。
过去,村庄都注重排水沟的修建,通常有明沟和暗沟(也称阴沟),这些暗沟就相当于现在城里的下水道,是村庄主要的排水沟。由于很多规模比较大的村庄,村民的房屋都成豆腐块规划,左右挨在一起,前后都有的房屋,用巷子(胡同)隔开。因此,每家每户的明沟和小暗沟排出的水,汇入大暗沟内(主干排水沟),再排出到村庄外。
这些明暗排水沟,就像一张巨网一样,撒到了村庄的每个角落,不仅连通到家家户户的院子,还连接到村庄的道路和空坪隙地,包括一些公共设置用地。过去农村,平时生活用水往外排出去的很少,很大一部分蓄积起来做肥水,用来给菜地施肥。因此,过去农村排水沟排出的水,主要是雨水。当天下大雨,甚至下暴雨的时候,让雨水及时排出村庄,以免村庄积水。
这些水沟的开挖和建成,是村庄先人根据村庄下雨量记录来确定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按照几十年到百年一遇的大雨、洪水,根据不断探索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才确定下来,形成现在排水沟的规模。农村把这种村庄里的水沟称为古沟。
这种排水沟,尤其是主干排水沟,不能随便乱改,改得不好,排水沟水流不畅,或流不出去,影响的就是一户两户人家,要影响很多的人家,会造成“水淹七军”。当然古沟不是不能改,要改也得不影响排水,只能比以前好,不能比以前差。开新沟也同样如此,要通盘考虑,在不影响既有的排水沟的情况下,才能开挖,这就是所谓的“慎开”。
3、“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在民间风水上为俗语“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在农村通常又被看成是风水方面的俗语。这句风水俗语,既讲阳宅的环境,也讲阴宅的环境,还讲了阳宅地基的选择。
一、阴宅阳宅的环境不能随便改动
俗语中虽然讲的是具体的“沟”,也就是水沟、水渠、水圳,以及溪、河、壕沟、水塘等。但从阴宅和阳宅的环境来看,“沟”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容易改动的对象,古人以此为典型代表,来说明他们认为的一个道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古沟莫乱改,新沟宜慎开”这句话,实际上是指坟墓葬好后,房屋建好后,周边所有的环境因素就不要随意乱改动了。这种环境因素,通常指周围的水路、沟壑、陆路以及砂(包括阴宅和阳宅周围的岗峦、山峰、墩阜、树木、建筑物等高起物,也称隆起物)。如果随便乱动,就会造成一定后果。
这些说法,有的有一定科学道理,比如,乱改水沟,会带来水害;砍掉古树木,会破坏环境;将山坡砍去树木,开挖松动,会造成地质灾害等等。但也有一些迷信的说法,比如,改动了一些地方,会让家运不好,给家里带来灾祸等,这些当然不可信。
不过,俗语所说的并不是不能改,也不是不能新建,只是不能乱来,不管是改动也好,新建也罢,都要慎重行事。
二、建房时的填沟和开沟
过去农村,人们把“沟”为凹地,地势上常年陷于低处,属“阴”,不管是水沟、壕沟也好,还是水池、水塘、水洼也好,旧时人们把这些地方称为“阴沟”和“阴坑”。有的人将“阴沟”“阴坑”填平,或者改阴沟,开新沟,让水从别的地方流,此地就用来建房屋。过去农村人忌讳这样做。认为在这样的地方修建房屋,轻则多病、财运下滑,重则伤人损阳气。
实际上,上面的说法并不是很靠谱,真实的原因是,过去农村一些水沟、壕沟、水池、水洼都处在低洼地,平时看来没有什么用途,荒在那里,也没有人来管。实际上,它们起来的作用不可低估,水沟用来既用来灌溉,也用来分洪,壕沟、水池、水洼也起来分洪作用,当洪水暴发的时候,可减轻溪河的压力,减少对农村的危害。而村庄中的水塘、水池、水洼,除了平时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要求干净水方面),其重要作用就是用来蓄水,为村庄防火之用。过去长江流域一带的农村,每个村庄内都有几口到十几口水塘。
另外,过去不让填沟建房,也是对房屋所处地方是否平安方面来考虑,地处低洼之地,一旦洪水暴发,房屋就容易被水淹。过去,农村人一般不会到河流边和溪边建房,但是,现在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房屋建到河流边和溪边,这样,既影响了行洪,也存在隐患,每年的雨季,都有一些房屋被洪水冲淹没和冲垮的房屋的新闻报道。
现在一些农村,有一些人填塘填沟建房,上了年纪老人都站出来反对,也就是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便是现在的农村,这些村庄内或村庄周围的水沟、壕沟、水池、水洼,平时看来毫无用处,但到关键时候,其作用仍然不可低估。
农村建房,没有下水道?看小伙如何一招将排水问题轻松解决
最近有位来自湖南的林女士看了我们的图纸后非常喜欢,果断买下了图纸准备回农村建房,但是在建房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下水不知如何排放。于是林女士就向我们新型房屋求助,希望我们能给她一些建议。关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农村的朋友都深有体会,不过也不用担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下农村建房时如何简单解决这个问题。
农村建房时,一般都会做一个化粪池,化粪池是处理生活污水及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进行厌氧消化的小型处理建筑物。但一个化粪池是完全无法容纳我们日常生活用水的,所以在设计下水管道时是非常有讲究的。
1、在下水管道设计时,可将生活污水,比如洗衣服弃水、洗碗水等进行分流,在屋前后选个位置挖个渗水井,接上水管排到渗水井里了,这样一切废水都流入渗水井了,又干净又卫生。
2、在厕所下水管道设计时,可将厕所用水排至化粪池里,化粪池不能太小,并且化粪池的各个分区应该做好,在通过第一池、第二池、第三池后可用拉到地里用作“肥料”。
3、现在大部分农村,都有专人定时到每家每户用抽粪车从化粪池里抽取粪便,直接拉走进行统一处理,省事方便。
4、当然,现在很多农村已经通了下水道,可直接排至下水管进行统一处理,这对于农民朋友来说真是个好消息。针对此,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大家说说看。
关注新型房屋,更多农村建房知识。
“盖房莫盖背水路,千金难买向南楼”,为何不能盖背水路?
拥有一个称心如意的住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中的大事。无论是在城市中买楼房,还是在农村自己建房,很多人都会听从一些讲究,想要自己的住房能够最好。
而关于选择住房这件事,古人也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俗语。有明确表示什么样的房子不能住的,也有表示选择什么样的住房是最好的。而到目前为止,这些俗语还有很多人在遵从着,比如这句“盖房莫盖背水路,千金难买向南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俗语的意思吧。
盖房莫盖背水路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前面四个字我们好理解了,但是后面说的这个“背水路”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背水路”的意思有很多层,这第一层意思就是远离水源,而俗语前半句的意思就是盖房子的时候千万不要远离水源。这是因为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离开了水,无论是牲畜还是人,都难活命。所以盖房子要盖在水源附近才好。
这“背水路”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背靠着溪流等地。那么俗语的前半句话的意思就是,盖房子不要盖在背靠着溪流的地方。其实这种想法也很好理解,溪流、河水就是古代的水路,而不要靠着水路建房子,主要也是因为一些风水上的讲究。房屋后面有溪流,被叫做“逆势”,古代认为这样很不吉利,会让家财外流。
除此之外,如果房屋后面是流动的水源还好,如果是水塘这样的水源可就没那么好了。因为这样的水塘会招蚊虫,一旦到了夏季,住在附近的人可免不了受一顿折磨。
另外,房屋后面如果有溪流的话,也会给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试想一下,每个人因为走路劳累而停下休息的时候,是不是都会为后背找一个封闭的空间呢?要么是墙,要么是大树,毕竟后面我们看不到,所以如果后面是空旷的,总会觉得不安全。
千金难买向南楼分析完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含义,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句俗语后半句的意思吧。其实表面上我们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有再多的钱,也很难买到向南楼。那么,这个向南楼是什么样的?它又有哪些好的特点呢?
这个向南楼指的就是坐北朝南的楼房,它的好处有很多。首先就是冬暖夏凉,冬天的时候回让居住在屋中的人免受冷风吹,夏天的时候也不会有阳光直射,晒的人身上难受。相信这样居住舒适的房屋,没有一个房主会不喜欢。
而且坐北朝南的房子是很稀少的,如果是在农村,能够在自己的地皮上自建房屋的话,那还方便一些。但是若想要居住在城市里,居住在楼房里,那这样的房子就不好找了。
毕竟这样的宅基地没有很多,若是非想要,还有可能需要很大的工程量来挖山填沟才能建成。这也就是为什么说这样的房子千金难买了,因为它少到几乎没有,自然也就难买到了。
不过它说千金难买也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因为这样的房子虽然好,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非住这样的房子不可,所以也不一定有人真的愿意拿出千金去买这样的房子。
若要人穷,劝人起屋这句俗语就很明显的表述了前文所述的,没有几个人真的会用千金去买房子的现象。因为无论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为了拥有一所房子,很多人都可能得掏空家底。而还有的人买了房之后,不仅家底没了,自己也有可能负债累累。而这句俗语也直接表明这个现象,如果想要人变得贫穷,就劝人家在房子上下功夫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是随便搭个茅草屋,不用装修,不用建造的太有档次,那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那样的房子遮风避雨是很困难的,而且住起来也不是那么舒适,特别是现在大家都比以前的人会享受,应该没几个人愿意住那样的房子。
综上所述,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有关房子的俗语了。大家都理解了吗?虽然大家都知道买房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特别是买房之后的生活也有可能会变得更不容易。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梦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觉得有了房子才有安全感。每个人对房屋的观念不同,这个也没必要去统一,只是希望大家在选择房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有时候有些俗语还是很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