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宜不说话,忌出门
正月初三是个神奇的日子。
春节假日,这一天最没有喜庆的感觉,也是唯一以禁忌为主的一天。
小年朝
诏以正月三日天书降日为天庆节,休假五日,两京诸路州、府、军、监前七日建道场设醮,断屠宰;节日,士庶特令宴乐,京师然灯。
——《宋史·志第六十五》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
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
后来称小年朝,这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
若是宅旁有井,早晨还要拿香火、素菜在井边供奉井下的神灵,将井上除夕所封的红纸条揭去,这个习俗被人们称作“开井”。
“与岁朝同”,大年初三这一天十分重要,可以和除夕当天相提并论。
三日为小年朝,卜筮占年,儿童妇女以灰炉折苇架插灰上,请灰七姑决事(或用饭箕从灶下请,俗云灶神第七妹)。
——【明】《嘉兴县志》
浙江嘉兴这天流行卜筮占年,具体的方式现在难以考证。正月初三各地也都有不一样的风俗,相同的是,它们都以禁忌为主。
宜不出门,不说话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赤口日」。
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容易引起口角争执,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
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
很多地方会贴赤口避免这些,一般是用长约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挑出外面倒掉。
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倒掉一样。
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
一些地方,也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动刀或剪刀的习俗。
老鼠娶亲
相传这天是老鼠嫁女的日子,要早早熄灯睡觉。没灯老鼠无法「成婚」,不会生下一大堆的「鼠子鼠孙」偷吃米粮。
从健康的角度讲,经过了春节这几天的忙碌,身体确实需要休息。
在初三这一天给自己的身体真正的放一天假,静静的在家休息一天,尽量放下和外界的联系,让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安宁和休息。
今天,无论出门与否,都要保证睡眠,养足精神迎接新的一年。
禁食米饭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讲究禁食米饭。不吃米饭,自然就是要吃面食了。
有句民谚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于是把年夜剩下的面和馅包了「合子」,取个阖家团圆财源广进的意思。家里有剩面剩馅的话,今晚就包「合子」吃吧。
吃意头菜
意头菜指有好意头的菜,其命名以食材的谐音居多,比如年年有余、百年好合等。有些意头菜名很有趣,就像猜灯谜,比如仙鹤神针、如来神掌、横财就手……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做的吗?
春节期间广州可见一种意头菜小盆栽,一个花盆里栽着生菜、葱、芹菜,分别寓意生财、聪明、勤力。既是菜,又是花,还是吉祥的时物。蔬菜好看又好吃,你要玩玩吗?
送家亲
过年前请来家亲在家过年,初三这天就要把他们送走了。
撤祖先奠,夜楮焚门外,酹酒,名曰送家亲。
——【清】《静宁州志》卷三
母亲把牌位、燃香、火纸叠的元宝聚在一起,点燃后又念叨起来:老家亲、少家亲回你们自己的家吧,回家后扫扫床铺铺炕,过年的时候再来,你们还得多操心啊,保佑我们活着的人平平安安身体健康……
然后,我引燃鞭炮,噼噼啪啪,把烧完的灰烬炸得四处飘散。请家亲时不能放鞭炮,因为家亲们初来乍到,别吓着他们。送家亲时放鞭炮有两个意义,一是欢送,二是有点警示作用,告诉他们赶快离开,平常的日子不能来,防止他们迷魂不走,干扰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送完家亲,打扫院落,猪圈里添土,水缸里添水,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心到神知,供一供人吃。」请家亲、送家亲,表达了一种对故去亲人的怀念之情,邀请神灵来过年,也反也反映了人们的大团圆情结。这与迷信无关。
(摘编自《齐鲁晚报》曲征)
给自己的心灵放一天假
今年的初三给自己的心灵放一天假。
动心起念皆是神动。每天的运动、劳作不多,只是思考、学习、刷手机看东西都会感觉很累,身体没力气。
这些看着劳动量不大的事情,最耗心神。不需要运动,只是在家,整个人的精气神也会无声无息的被过多消耗,整个人都没精气神的样子。
今年疫情恰好能够少一些走动,尤其是初三这一天,可以理直气壮的宅在家里,大家身体休息的时候,可以尝试下放松精神、打坐、冥想。
少看、少想、少念
让精神放松下来,让心神静下来,减少消耗,不需要进补,身体和精神也会感觉比以往更强大。
正月初三:不宜出门
宜:寻找内心的安宁
正月初四“三阳开泰”的好日子,却为何不能出远门?
今天(2月8日)正月初四,是传统的“羊日”,是个“三阳开泰”的好日子,但今天却不易出远门,这是为什么呢?
正月初四有哪些讲究?按照传统习俗,让我们看看今天该做啥、不该做啥。
正月初四是女娲创世神话的“羊日”。晋人董勋《问礼俗》载曰:“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正月初四日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今天该做啥一、下午接灶神
初四这天是个吉祥的日子,人们选择在这一天迎接诸神降临人间。首先是东厨司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灶王爷”。这是中国起源较早的神祗之一,据可考史料显示,商朝时民间已开始供奉灶神,周朝时将其具体化,以吁琐之子黎为灶神。秦汉时期,灶神更是与门神、井神、厕神、中溜神共同列为主要祭祀的五位神灵。
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所以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神的时候要早上送,而正月初四迎灶神要在下午。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完全是因为其职责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除掌管饮食、赐以生活便利外,灶神还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考察善恶的“钦差”,左右随侍两神一人手捧“善罐”,另一人手捧“恶罐”,随时将这家人的行为记录并保存于罐中,待返回天庭时向玉皇大帝报告。一般说来,民间通常以腊月廿四为灶神上天奏事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送灶神”的仪式。然而现在很少有人知道,送灶神的时间也分阶级——民谢灶之期也分阶层,从唐代时就有“官辞三、民辞四、邓家(即“疍家”)辞五”的说法,意思是官员、百姓和水上居民分别应在廿三、廿四、廿五辞别灶神。到了正月初四,人们又恭迎灶神重临人间,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子夜迎五路神
除了下午迎灶神外,人们还会正月初四子夜迎接五路财神。由于民间传说初五是财神诞辰,商家们为争抢好运,就会提前于初四设案迎接,名曰“抢路头”。在这场仪式中,除去普通的祭牲、糕果、香烛等供品以外,人们还会供上羊头与鲤鱼,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由于初四不能杀羊,羊头自然就得在初三置办,这象征着“吉祥”,而将鲤鱼作为供品则是因其与“余”同音。
三、早吃折箩,晚扔穷
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四则有着不同的习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吃折箩”。“折箩”指的是宴会吃剩的饭菜,此处专指初一至初三期间剩下的饭菜,民间这一天通常不做任何新鲜菜,早上直接将之前的冷饭冷菜合在一起做成大杂烩。这一习俗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富余、珍惜食物的心理。
午饭过后,全家一起进行室内大扫除,掸去灰尘,将垃圾堆在院子里,意为“扫穷”,在晚间将垃圾扔掉,叫“仍穷”,意为在新的一年远离穷困,日子越过越好。
今天不能干啥因为灶王爷从天上归来后要在今天点查户口,看看在他离开的这10天中,家中人丁有无变化,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不要出远门,而且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
除此之外,正月初四之前商店要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
另外,因为正月初四是“羊日”,今天是不能杀羊的。
总之,正月初四是个迎神祈福的好日子。一些习俗和禁忌作为中国的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宜与不宜仅供参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 综合自人民网、百科网,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人民网《腊月到正月·过年习俗知多少之正月初四》(2014年1月17日;
百科网《正月初四全天不得吃新鲜饭菜,商店半夜仍灯火通明》(2018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