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龙居,风水中龙

风水龙居,风水中龙

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八卦古镇,进得去出不来,被称为江南第一村

话说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呈坎,别名龙溪、八卦村。江南第一村、中国古建筑之乡、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位于黄山南麓,东与歙县毗邻,南与潜口镇接壤,西与西溪南镇、洽舍乡相连,北与富溪乡相依。自古以来呈坎就是一个进的去,就出不来的神秘,神圣,神奇,灵秀之地。民间俗语诠释走进呈坎,十有九迷路,留在呈坎富。

来的刚刚好,天气非常赞,要是航拍的话就能很清楚的看到整个古镇,就是一个八卦古镇。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村里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历史古建筑。

呈坎依山傍河而建,座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选址完全符合“忱山、环水、面屏”的 古代风水理论;两条水圳引众川河水穿街走尸,现仍发挥着消防、排水、泄洪、灌溉等功能;而且村里的水都是相通的,村口还有大荷花池,到了夏天,荷花依次盛开,飘来淡淡的清香。

众种河绕村而过,故而呈坎村桥多,其中著名的有元朝修建造型优美的环秀桥、明代修建的江南单孔跨度最大的石拱桥----隆兴桥;十字路口与丁字路口至今仍保留着3座打更防盗和节日悬灯照明的明代更楼,由于选址审慎、布局合理,精心设计、施工,古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以山为本,以水为魂的山水田园特色显著。

皖南古村落是以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沿着村口往前走,就走到了村子里面,村内水系相通。

古村落是空间形态与意识形态的完美结合,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以风水理论指导村落选址布局,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活用,符合村落建设的基本条件,而更重视对村落环境的需求;

2、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3、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建筑,文化氛围浓郁;4、建筑风格、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变,木结构为主,以砖瓦、石、木材为主要材料;

5、建筑装饰以砖、木、石雕为主,雕刻精致细腻,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厅堂内皆有反映主人情趣、志向的堂名、对联、陈设等,注重庭院园林的营造;6、以程朱理学观念统治、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道德水准;7、村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徽帮在外经商、做官取得的巨大财富。

走进呈坎你得到的是财气,人气,福气,祥瑞之气,过呈坎一生无坎。来呈坎一定要跨过这道坎,记得男左女右哈,以后就一生无坎啦。

呈坎就是依照八卦而建,俯瞰就能看出整个古镇的形状。村内有大量的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其中罗东舒祠于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春社、罗会泰宅,以及一批明代民居以呈坎村古建筑群的名义于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村能有二个国保级文物殊属不易,该村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呈坎五街大体平行众川河延展,呈南北走向,小巷与大街垂直,呈东西走向。街巷全部由花岗条石铺筑,两侧民宅鳞次栉比、纵横相接、排列有序、青墙黛瓦、高低错落、黑白相间、淡雅清秀、长街短巷、犬牙交错、宛如迷宫、漫步街头、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无处不景、人在画中、其乐无穷。呈坎现有宋、元建筑各一幢,其一是长春社,宋建明修是徽州仅存的古代祭祀土地神的公共建筑;其二是罗会泰宅(俗称老虎润)为元代建筑,呈正方形、高大精美、宛如古堡。

这条是官路,古时候做官的人都会从这边经过。呈坎明清建筑不仅数量大,而且祠堂、民居、更楼、石桥类型多样,仅三层楼民居现仍保存7幢,尤其是罗会炯宅(罗应鹤官邸)石牌楼门罩;罗会炳宅(俗称石柱厅)木牌楼门罩、须弥座、高大客厅和独柱旋转楼梯。

罗长铭宅天井鱼池;罗季颖宅雕甍镂栋;罗来龙宅猪食槽天井;敬老院支祠暗壁楼梯;汪闺秀宅陶瓷水枧;环秀桥水构亭;灵山岭石构亭以及民宅的斜门、铁皮门、楼厅美人靠、窗户遮羞板、石雕、木雕、砖雕以及月梁、梭往、彩绘等,特色显著;呈坎古村保存至今的明代建筑,虽遭大量破坏,但仍占黄山市首位,而且类型丰富,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

古镇内到处是这样的石板路,仿佛看到了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走在青石路上。古徽州的男人们,常年在外就学经商,对于徽州女人来说,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结婚就意味着独守空房,这个门就是丈夫外出经商,女子们送别的地方。

交通信息:黄山市汽车客运总站(黄山市屯溪区齐云大道31号,也叫屯溪汽车站)坐直达呈坎的汽车,该车也经过潜口民宅,每天8:00、10:00、14:00、16:00发车。

自驾路线:合肥—屯溪—沿着G205国道直行-潜口转盘—右转弯后进入第二个路口—直行到佛子岭路口即可看到指向呈坎景区的旅游交通指示牌—直行到达呈坎镇政府路口—右转直行即可达到呈坎景区

告诉你风水学中五大要素之龙是怎么回事

风水自古就讲究龙、穴、砂、水、向。龙就是山脉,好比大地的脊梁,是擎天的柱石。古人认为连绵起伏的高山就好象龙在飞,山离天最近,具有灵气,是神灵的住所,是天地间的桥梁。龙又是变化莫测的,或隐或现,或断或连,有时高耸入云,有时伏在大地,所以古人形象的把连绵不断的山脉用传说中的龙来比喻。

人们常说的来龙去脉其实就是讲山的走向和气势。根据走向和高低起伏古人把整个山脉分为太祖山、少祖山、父母山及穴星。

1,太祖山就是山的龙脉开始的地方。太祖山山势高大险峻,站在太祖山向远望去,能发现由此向不同方向延伸的众多山脉,这些不同方向延伸的众多山脉就是太祖山的分支,好象人的四肢向外延伸。

2,少祖山就是从太祖山发脉以后,一直蜿蜒起伏又再起的山峰为少祖山。

太祖山初始发脉,内蕴之气还不十分朋显,而少祖山是太祖山气势的延伸,它的气势和力量已经显现,从少祖山的气势和形态来看龙脉的真伪和好坏就比较好掌握了。

判断少祖山的好坏以山青秀丽,神态饱满气势宏伟为好。若是低小孤单又神气不足,看上去死气沉沉无活力的为不好。好的少祖山才会有结穴,而不好的少祖山是不会有好穴结的。

3,父母山是龙脉的尾部,它对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父母山决定穴的位置,而穴的吉凶是最难把握的重要环节。

最终一个好的风水关键在穴的选择上。下次再讨论穴的问题。有高人的请指点共同探讨。

龙居镇,因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居住而得名?

龙居这个千年古镇,以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居住而得名。龙居镇五十多个行政村,村村有传说,庄庄有故事。这故事和传说,有的七巧八怪,有的妙趣横生

现在的镇政府前面,龙居村后面过去有一座真武庙,据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此居住的地方。真武庙的庙台下方有一条向西直通黄河的大沟,名字叫“神仙沟”。关于它的传说有好几种版本,较为普遍的说是“黄河龙王”开挖的。万里黄河九十九道弯,到了麻湾南面是最后一道弯。黄河龙王打算另开河道,从麻湾村后开河道直通东海。派出鱼兵鳖将先行挖沟,然后逐步扩大成河,一夜之间就挖到了龙居真武庙,被该庙挡住,不能向东挖了。因为这是赵匡胤居住的地方,他是“真龙天子”,统管天下。黄河龙王只能俯首称臣。他另开河道通东海的计划也就落空了。才留下了这段长约十华里的“神仙沟”(遗址尚存)。

神仙沟两岸是村庄最为密集的地方,这里村靠着村,户连着户,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出那村是那村。神仙沟北侧有八个村,叫“北八村。南侧有八个村叫”南八村”。再加上大孙村正好十七个村,可以用四句顺口溜来概括:

大杨,小杨官增王,

西史,尚家司刘杨,

韩楼,小孙边常李,

杨集,大孙朱闫庄。

朱闫村西邻有个庄子村,两个村紧靠着,中间隔着一条胡巷。庄子村过去可不叫现在的名字,叫“青菜李”,为啥改了村名,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庄子村的李氏先祖从河北省迁来立村,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地下水量充沛,就选择了以种青菜为生。先在村西边打了一口井,这井水清澈甘冽,是当地难得的甜水井。可能与地下泉眼相通,不管遇到多么旱的天,井下的水位从不下降。由于井水是甜水,引来了周围村里的茶客,取水泡茶。就连附近做豆腐的也来此挑水,做出的豆腐口感好,出斤称。为了用井水浇菜园,李氏家族就在井上安装了当时比较先进提水工具—— “鸳鸯罐”,它是由两个圆形,尖底的罐体组成,用绳索绞着,两个人摇着,一上一下交替上水。虽然是人力,但是,在当时还是比较实用的。有句俗语说“鸳鸯罐,辘辘头,天不下雨不用愁。”这里种的青菜数量多,质量好远近出了名。人们习惯把该村叫成了“青菜李”。

李氏家族在此繁衍了近百年,人丁不旺,那年月,人们特别迷信,请来了风水先生询问原因,风水先生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回来说:“你们青菜李紧靠着闫家村,青菜常年被盐(闫)淹啧着,人丁能旺吗?”人们问他如何破解,他出了两条主意,一是在与闫家村边界处遍扎木桩,防止闫家村的盐分渗入。二是改村名,将现在的“青菜李”村改名为“桩子村”。以后逐步简化成了“庄子村”。

朱闫村是由朱家和闫家两个自然村组成的,解放前分村而治,解放后合二为一。以闫姓人口最多,人们都习惯叫闫家村,朱家村反而没有人再提起的了。在朱闫村西两华里的地方,有一座朱家老坟,坟台高约一米半的样子,长宽大约五十米见方。坟台上长满了酸枣树、棘棵子等灌木。是獾、狐狸、黄鼬等栖居的地方。这些动物都善于地下打洞,特别是獾,两个前掌扒起洞来就像掘进机一样。所以,坟台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把朱家老坟平掉了。扒出坟墓是圆型的,坟顶是起拱的,就像蒙古包一样。与当地长方型的坟墓大不相同,是什么原因,无人考证。

过去,当地有一句俗语说:“朱家老坟点火,曲家老坟冒烟。”曲家老坟在韩楼村东南两华里的地方,距离朱家老坟少说也得五六华里,为什么两个坟台相通呢,都说是,栖住在两个坟台上的獾、狐狸等动物打通的。曲家老坟是由十几个大坟头组成的大墓群。那时的人们一提起曲家老坟,都有一种神秘、畏惧的感觉,是因为这里栖住着狐狸、黄鼬等灵异动物,还是这墓群中有屈死的冤魂呢?但,也确实发生过一些诡异,令人不解的事情。

韩楼村到崔家村有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大道,近靠曲家老坟,到了晚上,人们尽量避开这条路,绕路而行。崔家村的一村民在韩楼村朋友家,晚上喝酒,一直喝到十点多,才要回家。朋友劝他绕路而行,别走曲家老坟这条道,他偏不信邪,非走这条道不可,朋友无奈,给他点了一盏灯笼打着。那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到了曲家老坟灯笼灭了,他也迷了路。在坟头群转开了。怎么也转不出去,找不到路。一直到了鸡鸣天亮,才发现自己在这坟头群里转了整整一夜。

上了年纪的人,一说起韩家楼,都会哼唱两句,那时人们耳熟能详的小曲,小曲的名字叫“九月九”。曲中唱道:

提起九月九。

两眼泪交流。

日本鬼子扫荡。

到了韩家楼。

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扫荡,在韩楼村一手制造了惨无人道的“韩楼惨案”。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十四人,其中韩楼村六人,抓走劳工三百多人,抢走粮食,牲畜,物资,烧毁房屋不计其数。这笔血债至今人们仍然铭记在心。

在很久以前,我们这一带村庄就流传着一句俗语说“手拿长鞭打孙猴,腰里掖着李棒槌。”这是什么意思呢?手拿长(常)鞭(边),是指常家村和边家村,腰里掖着李棒槌是指棒李村,打孙猴说的是小孙村。棒李村正好在常家村和边家村的中间,小孙村在这三个村的前面,相距也就二三百米远。棒李村虽然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但,村名却有一番来历,原来李氏先祖从河北省迁来立村,他孤身一人,身材魁梧,为人豪爽,说话、办事直来直去,按河北人的习俗称之谓“棒槌”。是贬义,也是褒义。从此村名就叫棒槌李,以后简称棒李村。到底是谁、要拿长鞭和棒槌打孙猴呢、原来有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猪八戒和大师兄孙悟空,同师父唐僧西天取经回来的途中,路过朱闫村的朱家,他想留师父和大师兄在此歇脚,孙悟空登高一望,自己的同宗小孙村就在眼前,立刻拉着师父和沙僧去了小孙村。猪八戒十分不悦,心想,我老猪这一路上吃了你多少气呀、我不就是懒点,馋点吗,可你孙猴子不是揪耳朵,就是抡棒子,还时不时的喊我“呆子”。他越想越气,一看身边有一长(常)鞭(边)和棒槌,心想,我何不打孙猴子几鞭子,抡他几棒槌,出出气呢。孙悟空自觉理亏,更不想师兄弟反目成仇,就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躲避师弟的长鞭和棒槌。所以,小孙村自建村以来,南北方向的胡同没有通透的,胡同北头都堵成了死胡同,以防备北面来的长鞭和棒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前些年,八十年代村庄规划才改变了。

在过去,朱闫村的“闫家大门”,是一闫氏家族的小型地主庄园,虽说比不上像麻湾刘氏地主庄园那样宏大,但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气的。”“闫家大门”这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建于清朝咸丰年间,门楼高约两层楼那样高。门宽也有五六米宽,两套马车能同时出入。整个建筑全是方石起座,磨砖齐缝,青瓦盖顶,门顶上装饰着雕有哈八狗、张口兽。下面的过梁,门楣的木雕是福禄寿,三星高照。门口两座石狮子比人还高,雄石狮威武雄壮,雌石狮慈眉善目。朱红色的两扇木大门

厚度有一扎厚,我记得解放后,村里春节演吕剧,把两扇大门拆下来,平放在地上,再垫起来当舞台用。进来大门,右侧是文书房,是他家孩子们读书的私塾,左侧是武书房,存放着像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其中有一杆大刀一直保留到解放后,刀头一尺多长,刀杆是生铁铸的,有茶杯粗细,一般人拿都拿不动,村里只有几个壮汉才能拿的起来。武书房前面是个广场,是他家子弟在此练武,打把式的地方。以后,成了村里开大会,演节目的场所。广场周围还有六七户,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四合院。还建有果园,花园,凉亭等。为防盗匪,还建了两层高的炮楼。

这一带村庄的南面约二三华里处,过去有一条当地叫“围子”的土围墙,虽然前几年大部分平掉了,但现在人们仍然习惯叫“围子”南,“围子”北。比方说,“你家围子南的庄稼长的好吗”“你家围子北的地里种的啥庄稼”“围子”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条围子墙干啥用的,有什么来历呢?

原来,清朝中后期,南方发生了太平军起义,并迅速占领了南京,成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军开始向北进攻,逐步接近山东。清朝那年月,男人剃光头,脑后留辫子,而太平军不剃头,留着长发。北方人习惯叫他们“长毛”。那时的当地人传说长毛军,红鼻子,蓝眼睛,长发披肩,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人心惶惶,特别是有钱的富户,更是怕的要命,想尽千方百计阻挡长毛军,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闫家大门的闫武举,领头倡义,组织包括韩楼,大孙,杨集,边常李,朱闫庄等九个村的头头,成立了“九村联盟会”。一直推举闫武举为首领。共同抗击长毛军,为防止长毛军侵犯,大家一直决定在这九个村的南面,构筑一条土围子墙。计划好做,真正施始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是占用几百亩土地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那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占了土地的这些农户如何生活呢,闫武举提出占用土地的赔偿银两,由闫家大门出。另外,大家决定工程施工由九个村的青壮劳力义务完成。

说干就干,九个村的青壮劳力齐上阵,大家自带工具,自带干粮,用人抬肩挑的原始劳动方式,奋战了三个月的时间,建起一条东起韩楼村东南,西至大孙村西南,全长约七华里,高约三米,底宽十五米,顶宽三四米的土围子墙。

围子墙算是建好了,但是,如何抵抗比自己强大若干倍的长毛军,闫武举心中没有底。他就请教同村的一个姓崔的法师,此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精通阴阳八卦,排兵布阵之法。崔法师说:“咱们的人都是庄稼汉,与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长毛军对仗,根本没有胜算。”

“那咋办,有没有其他办法,使其退兵呢,”闫武举问。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利用围子墙防守,不让他攻破围子墙,白天还好办,就怕他夜间偷袭,可以摆一个万人火龙阵,来防长毛军晚上进攻。”

“万人火龙阵怎么摆法?”

“就是组织一万人上阵,人人点燃灯笼,火把站在围子墙上,造成浩大的声势,威胁长毛军不敢进攻。”

“可是,咱们九个村男女老少都算上,也没有一万人呢。”

“这好办,咱村不是有姓万的吗,让他们参加,就可以号称一万人。”

闫武举立即召集九个村的头头们,分别作了布置,要求各村把人员,灯笼,火把落实到位,一有情况立刻上阵。

时间不长,有人探到消息,长毛军真来了。到了晚上,九个村的青壮年村民,个个打着灯笼,举着火把,一齐站满了七华里长的围子墙。远处一看,红光满天,就像一条火龙一般。闫武举披挂整齐,提刀跃马,在围子墙上来回巡视,崔法师站在高处,手持宝剑,口中念念有词。众人一齐呐喊,火光,人喊马嘶,形成了气氛高涨的声势。长毛军离此不远就看到了前面的火龙阵,不知虚实,不敢贸然前进,第二天就退了回去。

听到长毛军退兵的消息,九个村的村民们沸腾了,人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兴高采烈的高呼:“我们胜了,长毛退了”。实际情况是太平军因为高层内部发生内讧,再加上清军围剿,打到山东已成强弩之末,不战而退了。

但是,这“九村联盟,构筑围子墙,大摆万人火龙阵,吓退长毛军”的传说却一直在我们这一带村庄中流传着。

龙居镇,因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居住而得名?

龙居这个千年古镇,以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居住而得名。龙居镇五十多个行政村,村村有传说,庄庄有故事。这故事和传说,有的七巧八怪,有的妙趣横生

现在的镇政府前面,龙居村后面过去有一座真武庙,据说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此居住的地方。真武庙的庙台下方有一条向西直通黄河的大沟,名字叫“神仙沟”。关于它的传说有好几种版本,较为普遍的说是“黄河龙王”开挖的。万里黄河九十九道弯,到了麻湾南面是最后一道弯。黄河龙王打算另开河道,从麻湾村后开河道直通东海。派出鱼兵鳖将先行挖沟,然后逐步扩大成河,一夜之间就挖到了龙居真武庙,被该庙挡住,不能向东挖了。因为这是赵匡胤居住的地方,他是“真龙天子”,统管天下。黄河龙王只能俯首称臣。他另开河道通东海的计划也就落空了。才留下了这段长约十华里的“神仙沟”(遗址尚存)。

神仙沟两岸是村庄最为密集的地方,这里村靠着村,户连着户,不熟悉的人根本分不出那村是那村。神仙沟北侧有八个村,叫“北八村。南侧有八个村叫”南八村”。再加上大孙村正好十七个村,可以用四句顺口溜来概括:

大杨,小杨官增王,

西史,尚家司刘杨,

韩楼,小孙边常李,

杨集,大孙朱闫庄。

朱闫村西邻有个庄子村,两个村紧靠着,中间隔着一条胡巷。庄子村过去可不叫现在的名字,叫“青菜李”,为啥改了村名,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

相传庄子村的李氏先祖从河北省迁来立村,看到这里土地肥沃,地下水量充沛,就选择了以种青菜为生。先在村西边打了一口井,这井水清澈甘冽,是当地难得的甜水井。可能与地下泉眼相通,不管遇到多么旱的天,井下的水位从不下降。由于井水是甜水,引来了周围村里的茶客,取水泡茶。就连附近做豆腐的也来此挑水,做出的豆腐口感好,出斤称。为了用井水浇菜园,李氏家族就在井上安装了当时比较先进提水工具—— “鸳鸯罐”,它是由两个圆形,尖底的罐体组成,用绳索绞着,两个人摇着,一上一下交替上水。虽然是人力,但是,在当时还是比较实用的。有句俗语说“鸳鸯罐,辘辘头,天不下雨不用愁。”这里种的青菜数量多,质量好远近出了名。人们习惯把该村叫成了“青菜李”。

李氏家族在此繁衍了近百年,人丁不旺,那年月,人们特别迷信,请来了风水先生询问原因,风水先生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回来说:“你们青菜李紧靠着闫家村,青菜常年被盐(闫)淹啧着,人丁能旺吗?”人们问他如何破解,他出了两条主意,一是在与闫家村边界处遍扎木桩,防止闫家村的盐分渗入。二是改村名,将现在的“青菜李”村改名为“桩子村”。以后逐步简化成了“庄子村”。

朱闫村是由朱家和闫家两个自然村组成的,解放前分村而治,解放后合二为一。以闫姓人口最多,人们都习惯叫闫家村,朱家村反而没有人再提起的了。在朱闫村西两华里的地方,有一座朱家老坟,坟台高约一米半的样子,长宽大约五十米见方。坟台上长满了酸枣树、棘棵子等灌木。是獾、狐狸、黄鼬等栖居的地方。这些动物都善于地下打洞,特别是獾,两个前掌扒起洞来就像掘进机一样。所以,坟台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洞穴。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把朱家老坟平掉了。扒出坟墓是圆型的,坟顶是起拱的,就像蒙古包一样。与当地长方型的坟墓大不相同,是什么原因,无人考证。

过去,当地有一句俗语说:“朱家老坟点火,曲家老坟冒烟。”曲家老坟在韩楼村东南两华里的地方,距离朱家老坟少说也得五六华里,为什么两个坟台相通呢,都说是,栖住在两个坟台上的獾、狐狸等动物打通的。曲家老坟是由十几个大坟头组成的大墓群。那时的人们一提起曲家老坟,都有一种神秘、畏惧的感觉,是因为这里栖住着狐狸、黄鼬等灵异动物,还是这墓群中有屈死的冤魂呢?但,也确实发生过一些诡异,令人不解的事情。

韩楼村到崔家村有一条东南西北方向的大道,近靠曲家老坟,到了晚上,人们尽量避开这条路,绕路而行。崔家村的一村民在韩楼村朋友家,晚上喝酒,一直喝到十点多,才要回家。朋友劝他绕路而行,别走曲家老坟这条道,他偏不信邪,非走这条道不可,朋友无奈,给他点了一盏灯笼打着。那夜,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到了曲家老坟灯笼灭了,他也迷了路。在坟头群转开了。怎么也转不出去,找不到路。一直到了鸡鸣天亮,才发现自己在这坟头群里转了整整一夜。

上了年纪的人,一说起韩家楼,都会哼唱两句,那时人们耳熟能详的小曲,小曲的名字叫“九月九”。曲中唱道:

提起九月九。

两眼泪交流。

日本鬼子扫荡。

到了韩家楼。

说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扫荡,在韩楼村一手制造了惨无人道的“韩楼惨案”。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十四人,其中韩楼村六人,抓走劳工三百多人,抢走粮食,牲畜,物资,烧毁房屋不计其数。这笔血债至今人们仍然铭记在心。

在很久以前,我们这一带村庄就流传着一句俗语说“手拿长鞭打孙猴,腰里掖着李棒槌。”这是什么意思呢?手拿长(常)鞭(边),是指常家村和边家村,腰里掖着李棒槌是指棒李村,打孙猴说的是小孙村。棒李村正好在常家村和边家村的中间,小孙村在这三个村的前面,相距也就二三百米远。棒李村虽然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但,村名却有一番来历,原来李氏先祖从河北省迁来立村,他孤身一人,身材魁梧,为人豪爽,说话、办事直来直去,按河北人的习俗称之谓“棒槌”。是贬义,也是褒义。从此村名就叫棒槌李,以后简称棒李村。到底是谁、要拿长鞭和棒槌打孙猴呢、原来有这样一段传说。

相传,猪八戒和大师兄孙悟空,同师父唐僧西天取经回来的途中,路过朱闫村的朱家,他想留师父和大师兄在此歇脚,孙悟空登高一望,自己的同宗小孙村就在眼前,立刻拉着师父和沙僧去了小孙村。猪八戒十分不悦,心想,我老猪这一路上吃了你多少气呀、我不就是懒点,馋点吗,可你孙猴子不是揪耳朵,就是抡棒子,还时不时的喊我“呆子”。他越想越气,一看身边有一长(常)鞭(边)和棒槌,心想,我何不打孙猴子几鞭子,抡他几棒槌,出出气呢。孙悟空自觉理亏,更不想师兄弟反目成仇,就一直采取忍让的态度,躲避师弟的长鞭和棒槌。所以,小孙村自建村以来,南北方向的胡同没有通透的,胡同北头都堵成了死胡同,以防备北面来的长鞭和棒槌。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前些年,八十年代村庄规划才改变了。

在过去,朱闫村的“闫家大门”,是一闫氏家族的小型地主庄园,虽说比不上像麻湾刘氏地主庄园那样宏大,但在当地也算有些名气的。”“闫家大门”这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建于清朝咸丰年间,门楼高约两层楼那样高。门宽也有五六米宽,两套马车能同时出入。整个建筑全是方石起座,磨砖齐缝,青瓦盖顶,门顶上装饰着雕有哈八狗、张口兽。下面的过梁,门楣的木雕是福禄寿,三星高照。门口两座石狮子比人还高,雄石狮威武雄壮,雌石狮慈眉善目。朱红色的两扇木大门

厚度有一扎厚,我记得解放后,村里春节演吕剧,把两扇大门拆下来,平放在地上,再垫起来当舞台用。进来大门,右侧是文书房,是他家孩子们读书的私塾,左侧是武书房,存放着像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其中有一杆大刀一直保留到解放后,刀头一尺多长,刀杆是生铁铸的,有茶杯粗细,一般人拿都拿不动,村里只有几个壮汉才能拿的起来。武书房前面是个广场,是他家子弟在此练武,打把式的地方。以后,成了村里开大会,演节目的场所。广场周围还有六七户,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四合院。还建有果园,花园,凉亭等。为防盗匪,还建了两层高的炮楼。

这一带村庄的南面约二三华里处,过去有一条当地叫“围子”的土围墙,虽然前几年大部分平掉了,但现在人们仍然习惯叫“围子”南,“围子”北。比方说,“你家围子南的庄稼长的好吗”“你家围子北的地里种的啥庄稼”“围子”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条围子墙干啥用的,有什么来历呢?

原来,清朝中后期,南方发生了太平军起义,并迅速占领了南京,成立了“太平天国”。太平军开始向北进攻,逐步接近山东。清朝那年月,男人剃光头,脑后留辫子,而太平军不剃头,留着长发。北方人习惯叫他们“长毛”。那时的当地人传说长毛军,红鼻子,蓝眼睛,长发披肩,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人心惶惶,特别是有钱的富户,更是怕的要命,想尽千方百计阻挡长毛军,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闫家大门的闫武举,领头倡义,组织包括韩楼,大孙,杨集,边常李,朱闫庄等九个村的头头,成立了“九村联盟会”。一直推举闫武举为首领。共同抗击长毛军,为防止长毛军侵犯,大家一直决定在这九个村的南面,构筑一条土围子墙。计划好做,真正施始起来困难重重。首先是占用几百亩土地的问题就无法解决,那时,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占了土地的这些农户如何生活呢,闫武举提出占用土地的赔偿银两,由闫家大门出。另外,大家决定工程施工由九个村的青壮劳力义务完成。

说干就干,九个村的青壮劳力齐上阵,大家自带工具,自带干粮,用人抬肩挑的原始劳动方式,奋战了三个月的时间,建起一条东起韩楼村东南,西至大孙村西南,全长约七华里,高约三米,底宽十五米,顶宽三四米的土围子墙。

围子墙算是建好了,但是,如何抵抗比自己强大若干倍的长毛军,闫武举心中没有底。他就请教同村的一个姓崔的法师,此人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精通阴阳八卦,排兵布阵之法。崔法师说:“咱们的人都是庄稼汉,与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长毛军对仗,根本没有胜算。”

“那咋办,有没有其他办法,使其退兵呢,”闫武举问。

“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利用围子墙防守,不让他攻破围子墙,白天还好办,就怕他夜间偷袭,可以摆一个万人火龙阵,来防长毛军晚上进攻。”

“万人火龙阵怎么摆法?”

“就是组织一万人上阵,人人点燃灯笼,火把站在围子墙上,造成浩大的声势,威胁长毛军不敢进攻。”

“可是,咱们九个村男女老少都算上,也没有一万人呢。”

“这好办,咱村不是有姓万的吗,让他们参加,就可以号称一万人。”

闫武举立即召集九个村的头头们,分别作了布置,要求各村把人员,灯笼,火把落实到位,一有情况立刻上阵。

时间不长,有人探到消息,长毛军真来了。到了晚上,九个村的青壮年村民,个个打着灯笼,举着火把,一齐站满了七华里长的围子墙。远处一看,红光满天,就像一条火龙一般。闫武举披挂整齐,提刀跃马,在围子墙上来回巡视,崔法师站在高处,手持宝剑,口中念念有词。众人一齐呐喊,火光,人喊马嘶,形成了气氛高涨的声势。长毛军离此不远就看到了前面的火龙阵,不知虚实,不敢贸然前进,第二天就退了回去。

听到长毛军退兵的消息,九个村的村民们沸腾了,人们敲锣打鼓,鸣放鞭炮。兴高采烈的高呼:“我们胜了,长毛退了”。实际情况是太平军因为高层内部发生内讧,再加上清军围剿,打到山东已成强弩之末,不战而退了。

但是,这“九村联盟,构筑围子墙,大摆万人火龙阵,吓退长毛军”的传说却一直在我们这一带村庄中流传着。

风水揭秘之论龙篇

风水,不是简单的风和水,其是“形”和“气”的概括。形,是指看得见的山和水,包括楼房,街道等等建筑物:气,是指看不见的一股神秘的力量,如奇门道甲中的“八神”或大易玄空中的“些子”。气,常体现在气运之中。其形易察,其气难见,但据先贤后哲的揭秘,确实有之。并且,由于形、气结合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吉凶二象者,举不胜举,大至国事兴衰,小至家庭起落,无不与形、气相关。风水,有室外与室内之别。书云:“峦头无伪书,理气少真本”。这里先谈室外的风水要素:龙、砂、水、穴、向。

网络配图

第一章:龙,龙管贵贱

第一节,何谓龙?本人学识绵薄,没有见过龙,也很难为之定义。在扬、曾、疗、赖明师之巨著中,也未见其跃然纸上。但我想龙是一种山川之灵气,表现在山川走向的特殊部位。故有“沉龙过脉”、“束咽起顶”,“屈曲流神”,“三叉蜿蜒”等对龙的描述其实,传说中的龙,是最富变化之物,其形状有蜿蜒、相细、高低、起伏、隐显、长短等变化,与山川之情最相似,故山川皆以龙喻之。

第二节,龙之类别,山峦之高低,名曰“起伏”,山峦之过峡,名日“连断”。有山龙与水龙之别。

一,山龙,山龙有三种:即离山之龙,平岗之龙及平原之龙。此三种共同的条件是山脉要有起伏、连断、生动活泼,祖山(主峰)高大尊严。

(一)高山之龙:山区、高原、纵谷区属之,高山连绵,气势磅礴,高触云霄,瘵谷千丈。

(二)平岗之龙:此龙乃高山之余气,丘陵、台地属之。没有明显的脊棱线和高突的山头。近在山坡之下,高一尺为山,低一尺为水。以低处作水界,高而土厚处之气论局。

(三)平原之龙:山麓台地、河阶台地属之。是山龙之缩影。有高低连断之变化。其精神属于水。溪间、江湖、池沼、沟洫,只要有水,其功用同于大江、大湖及大河,即使是人工开普而成的潭、埠、水库、地堀、圳沟,也具有天然的池湖、溪河的功用。

二,水龙,水龙指地势较平坦的平原、盘地等开阔多水的地形区。一般称为“平洋”或“平阳”区。也将其分为三种形局:

(-)特生墩阜局:平原中突起墩阜,高低分明,环卫周密,堆阜四起,水道煥秀,江河为之朝拱,巨浸为之停蓄。其中高起之墩阜,若其排列之形状与天上的“紫徽垣”、“天市垣”、“少微垣”“太极垣”排列之形状相同者,是大地,不可轻易泄漏。注:亥上应紫微垣,艮上应天市垣,巽上应太微垣,兑上应少微垣。

(二)眠亘形局,眠亘者,即山峰的平面形状(倒眠)连绵不断之意。此种地形,由于地块有高低大小之异,和山龙一样,故亦有前朝后应,左右护砂之态势。

(三)剪水成局,平原水乡,见不到明显的高山低谷,亦见不到墩阜环聚。此种地形区域,必须寻找

流水之向背、聚散、环秀成局之处,即使是人工开凿的圳沟、湖埠,亦可用。蒋大鸿“天元歌”云“从来水路后天成,不同山骨先天生;山骨培补终不应。水脉疏浚引真情”。

三、龙之三元

(一)天元龙:子午卵酉,乾坤艮巽。

(二)地元龙:辰戌丑未,甲庚丙壬。

(三)人元龙:乙辛丁癸,寅申已亥

不论是山龙和水龙,均有此三元之别。

四、龙之贵贱与吉凶

依龙之本气·则有贵贱之别,有福龙,夫妇龙,鬼龙,阴阳差错龙之分。来龙,以地支龙最有力、最纯,因地支气专。

(一)福龙,地支龙可兼天干者。在此所说的“兼”,乃指此干支的界线;地支所在之卦的卦气,与天干所在之卦气,互合生成数者,则可兼,即两卦之界线可压,且此元为福龙。

(二)夫妇龙,指地元龙,地支可兼四维即乾、坤、艮、巽之卦者,可取“双仪”。—与地元龙同,于斯从略。

(三)鬼龙,地支天干不能相兼者谓之,其实就是相兼之干、克之两卦卦气,不合生成数者,鬼也。存两种情况:其一,卦气合十即二八、三七、四六;其二,两卦之卦气,既不合生成数,也不合十,只是二三、三四、六七之数,压此线者更凶。其中有:

1、天元龙无鬼龙。

2、人元龙。

相兼之卦:寅兼甲、申兼庚、巳兼丙、亥兼壬,

还有乙兼辰、辛兼戌、丁兼未、癸兼丑均为卦气合十之外。

3、地元龙。甲兼寅、庚兼申、丙兼巳、壬兼亥、丑兼癸、未兼丁、辰兼乙、戌兼辛,亦均为卦气合十者。

4、正卦与共卦之鬼,其实就是两仪之卦气是二三、三四、六七之数,有如下情况:

(1)人元卦龙:申兼坤、辛兼酉、亥兼乾、丁兼午、寅兼艮、乙兼卯、巳兼巽。

(2)地元卦龙:庚兼酉、戌兼乾、壬兼子、未兼坤。

(四)阴阳差错龙:实际是指地元龙相兼之两卦之卦气,不合生成之数。有两种情况

1、干兼支:甲兼寅、庚兼申、壬兼亥、丙兼巳。

2、支兼干:丑兼癸、未兼丁、辰兼乙、戌兼辛。

有所谓“龙行出卦无官贵”,其义如斯。这里什么兼什么,实在“兼”字是玄机。实在兼者,乃指立向时坐向线,压着界线之意,并不是廿四山中,某山之中线偏左或偏右之兼。但这个“兼”字之谜,不知误了多少人,错了不少地。陈昭有先生在《直透玄机》有关“玄空吉凶线全图”中更明确了此意,兼诀如下

诀云:一一九九是两宫,一九亦同一样凶。三四六七为差错,二八两仪细认踪。龙水坐向须较此,若然犯之祸千重。惟宫生成双收法,龙水坐向皆享通。

其图如下

此图“o”为吉线,“x”为凶线,“▲”或“大X”线,为左右卦气合十之线,有吉有凶。

现在,在为人造葬立向中,有主张用卦气合生成数之两仪之间线者,认为得两元之运,“三元不败”。但笔者不用,亦不提倡用。在堪察人家的阴阳二宅,若遇“o”线者,断吉凶,还要结合考虑,慎重定论。

五,龙之死活,山龙,以山脉曲折、起伏、圆净、青秀为活龙;僵硬、棒直为死龙。

水龙,以水流曲折、湾环、蜿蜒绕抱为活,以飞斜、直走为死龙。

山龙,以背靠丰满高山之形为正局。水龙,以后空为正局。

【待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40401/1709236764420593.html
上一篇:鱼喝水风水,鱼喝水是啥意思
下一篇:风水龙鱼数量,风水龙鱼数量怎么算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