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达斡尔族源流(13)
额苏里哈拉,汉姓鄂,因世居黑龙江中段左岸支流额苏里河得名,该河名为女真语。金奇里哈拉,汉姓金,世居黑龙江中段左岸支流精奇里江,以河名为姓氏。郭布罗哈拉,汉姓郭,以精奇里江的一个叫郭布罗阿彦的地名而得名,原是一个河叉口名。
莫尔登哈拉,汉姓莫、孟,其名也源于精奇里江一段江湾地形。敖拉哈拉,汉姓敖、多,以黑龙江北岸一处山地得名。这些和达斡尔族姓氏起源有关的地名,分布在西起鄂嫩河东至精奇里江的黑龙江流域外兴安岭广大地区,证明达斡尔族源于并生活在这一区域。
正史上没有辽亡后有贵族合族北迁的记载,而清楚记载了辽亡,耶律大石率众西迁,以西域的虎思斡耳朵为都城建国,号天祐皇帝,史称西辽,也被叫作“哈拉契丹”,意思是“黑契丹”。西辽延续了近百年。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八代孙,史载他曾祭天树旗宣誓:“期复大业,以光中兴。”誓要恢复大辽。这必然会吸引亡国了的契丹贵族的归附。辽亡后,以新疆地区为主的中国西部,应当是契丹贵族主体迁移和最后消亡的地区。
百家姓——敖
姓氏敖
拼音áo
人口约 26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280 位。
位于寇姓 之后,宣姓 之前。
敖姓 起源敖姓主要源自:芈姓、姬姓。
敖姓起源一
源于上古。是古帝颛顼的老师太敖的后代。太敖,一做大敖。太敖的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名他们的姓氏,于是形成了敖姓。
敖姓起源二
出自芈姓。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凡是被废弑而没有得到谥号的,都被称为敖,这类国君的后代,也被称为敖氏。
敖姓起源三
出自满族改汉姓而来。改为敖姓的满族老姓包括:敖佳氏、鄂济氏、瓜尔佳氏、乌西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敖拉氏(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达斡尔族)、阿尔丹氏(达斡尔族)、额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达斡尔族)等。
敖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裔孙的封地敖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在西周初期,有黄帝的裔孙被周武王姬发再次封于敖山(今河南荥阳),再建大敖国。
敖姓起源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的记载:
⑴.蒙古族翁牛特氏,源出扎萨克蒙古翁牛特部,以部为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Wengnot Hala,所冠汉姓中有敖氏。
⑵.蒙古族乌锡氏,亦称乌新氏、吴西勒氏,源出蒙古巴尔虎部,世居赫彻木(今辽宁新宾),西拉木楞(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Usi Hala,汉义“母水獭”,所冠汉姓多为敖氏、吴氏。
⑶.蒙古族特济氏,亦称台吉氏、唐基氏,源出蒙古“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家族,世居扎库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egi Hala,汉义“太子”,满义“后裔”。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云氏、鄂氏、赵氏等。
⑷.蒙古族翁高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⑸.蒙古族敖勒高努德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⑹.蒙古族敖陶格图氏,后有改为汉字单姓敖氏者。
敖姓起源六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氏。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敖辰氏,满语为Aocen Hala,世居黑龙江两岸,后冠汉姓为敖氏。
⑵.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乌喇(今吉林永吉)、辉发(今吉林辉南)、哈达(今辽宁开原)、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敖氏、鄂氏、陈氏、黄氏等。
⑶.满族敖佳氏,满语为Ao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马察(今吉林浑江),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者。
⑷.满族鄂济氏,满语为Wegi Hala,汉义“森林”,世居叶赫、乌喇、辉发、哈达、松花江、黑龙江沿岸,后多冠汉姓为鄂氏、敖氏、陈氏、黄氏。
敖姓起源七
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氏。
⑴.达斡尔族敖拉托欣氏,世居黑龙江沿岸。为敖拉姓氏下五谋昆之一即托欣(多金)谋昆。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tos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
⑵.达斡尔族敖拉氏,亦称鄂拉氏,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多金城(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拉夫凯(今黑龙江上游俄罗斯境阿尔巴津以西)、呼伦贝尔(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布特哈(今嫩江流域和大小兴安岭)、黑龙江流域等地。后有鄂温克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Aora Hala,汉义“山”,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
⑶.达斡尔族额诺氏,亦称鄂嫩氏、鄂诺氏、鄂内氏、斡难氏,世居黑龙江北岸、鄂嫩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Eno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鄂氏、吴氏等。
⑷.达斡尔族敖勒多尔氏,亦称索多哩氏、索都尔氏、索罗贡氏、敖勒多尔氏、敖拉索都尔氏等,为达斡尔族敖拉姓氏下的一个谋昆,世居黑龙江北岸。后有满族、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odoli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敖氏、贡氏、索氏、阎氏等。
敖姓起源八
源于清朝满洲部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在清朝时期的满洲部族中,有一脱谱姓氏叫作欧寇氏,满语为Oko Mongu,人数很少。
奇怪的是,至今满族人皆认为欧寇氏纯属于蒙古族的姓氏,而蒙古族人则声称在蒙古族中没有此姓。在满语中,oko义为“犁铧”;而在古代通古斯语、突厥语中,ocoa义为“苦”;本书疑其为中亚古花喇子模国人(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之间),在古代中亚西部地区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的花喇子模国人中,有贵族欧寇哈氏。
在中国历史上,“老满州人”实际上只是一种泛称,并非专指女真族人,而是包含有多种民族,因此,欧寇氏的族源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在清朝中叶以后,欧寇氏多冠汉姓为敖氏、欧氏、区氏等。
敖姓 分布历史上敖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敖姓活动主要在长江以南。宋朝时期,敖姓人数很少,主要集中在福建地区。明朝时期,敖姓大约有7万7干人,江西为敖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湖北、河南、湖南、贵州等地。
当代敖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敖姓的人口大约有25万,为第二百六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自宋朝至今的1000年中,敖姓人口增加率是呈A形的态势。贵州为敖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敖姓人口的27%。其次分布于河南、湖南、云南、广西、江西等地。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黔云桂、广东大部、海南北部、川渝、湘鄂西部、陕甘南部、豫皖鄂交接区、江西西部,敖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为0.06%,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3%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1.7%,居住了大约68%的敖姓人群。
今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富源县,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襄樊市,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绵阳市、铜梁县、资阳市安岳县,江西省德兴县、新干县、新余县,重庆市,浙江省乐清市,福建省邵武市光泽县,湖南省邵阳市,陕西省汉阴县,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中旗,黑龙江省富锦市,河南省固始县等地,广东省阳江市平岗镇,均有敖氏族人分布。
敖姓 郡望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敖姓 堂号谯国堂:以望立堂。
鲁国堂:以望立堂
寀庵堂:宋代有敖陶孙的,从小不受约束,胸怀大志。当时的奸臣韩侂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陶孙正游学太学,他首先做诗为朱熹送行。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赵。韩侂胄听到这些以后很生气,于是下令逮捕敖陶孙,陶孙改名换姓逃掉了。后来陶孙中了进士,做了温州通判,著有《寀庵集》。
敖姓 姓氏源流一、敖áo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义,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湖南之芷江,广东之新会,贵州之从江,四川之合江,云南之路南、河口、陇川、邱此、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蒙、白、土家、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亦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颛帝师太敖之后。”
2、《姓氏词典》引《新纂氏族笺释》注云:“羋姓的分支,系春秋时楚国公族后代。凡被废弑不成君者(按:原引作‘郡者’误。径改。)曰敖,如若敖、诸敖之类,其后为敖代。”
3、清代满族姓敖佳氏、鄂济氏,均改为敖氏。见刘庆华《满族姓氏录》。
4、或为达斡尔族之敖拉氏、敖嫩氏所改,盖取其首音谐敖而为单姓。又,爱协金氏出自敖拉哈拉(姓),故从其哈拉(姓)或改为单姓“敖”。
二、敖
敖姓分布:分布较广,但人数不多。
敖姓起源:
1、相传颛顼之师大敖之后有敖氏,见《风俗通》。
2、相传高阳帝别号大敖,其后有敖氏。
3、黄帝裔孙封于敖,谓之大敖,见《姓谱》。《诗经》:搏兽于敖(故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北之故河阴县西),是其地,故因地为氏。
4、清满洲八旗中鄂济氏、敖佳氏等,后均有改为敖氏者。满族仍有此姓。
5、达斡尔族敖沃勒氏、爱协金氏等,汉姓均为敖。今达斡尔族仍有此姓。
6、鄂温克族敖拉氏,汉姓为敖。
7、鄂伦春、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敖姓名人:
敖知言,宋时朝散郎,大观中知尚安军。敖文祯,明时江西高安人,万历进士,累官礼部尚书。
郡望:谯郡,谯国,鲁国。
敖姓 历史名人敖姓古代名人
敖陶孙南宋(公元1154~1227年待考),字器之,号臞庵、臞翁;福建福清人。著名诗人.从小聪明好学,志向远大。宋光宗时为太学生。宋宁宗执政时期,朝廷由奸臣韩佗胄当权,大儒朱熹遭贬,敖陶孙很尊敬朱熹的学问,便不顾禁忌去探望了他,还赠诗表明自己的心意。赵汝愚死在被贬的地方,他又写诗哭祭赵汝愚。奸臣韩佗胄知道以后大怒,要派人逮捕他,敖陶孙连忙改名换姓逃掉了。敖陶孙是江湖派诗人之一,曾因《江湖集》被毁版而受株连贬官。其诗多为古体,往往放意而行,风格雄浑深厚。如《秋日杂兴》:“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岂无康时算?无路不得陈!书发亦过计,夜夜占天文。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我亦发悲歌,沾衣涕纵横!”其它如《中夜叹》、《一日复一日》等,忧国伤时,激奋之情,溢于言表。,但他也有一些古体诗失之粗率,或过于苦涩。近体诗偶有佳句,罕见浑成之作。敖陶孙兼擅评诗,其《臞翁诗评》用象征手法来形象地说明魏晋唐宋诗人风格,很受后人推许。如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等,鉴裁精致,造语隽妙。敖陶孙是江湖派诗人之一,曾因《江湖集》被毁版而受株连贬官。其诗多为古体,往往放意而行,风格雄浑深厚。如《秋日杂兴》:“阵云起西北,中原暗黄尘。岂无康时算?无路不得陈!书发亦过计,夜夜占天文。匣剑似识时,中宵哑然鸣。我亦发悲歌,沾衣涕纵横!”其它如《中夜叹》、《一日复一日》等,忧国伤时,激奋之情,溢于言表。 但他也有一些古体诗失之粗率,或过于苦涩。近体诗偶有佳句,罕见浑成之作。敖陶孙兼擅评诗,其《臞翁诗评》用象征手法来形象地说明魏晋唐宋诗人风格,很受后人推许。如说“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等,鉴裁精致,造语隽妙。
敖铣明朝,号梦坡。明朝著名大臣。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进士,中第二甲四十六名,历官至国子监祭酒。为人醇和,而是非所在,则界限分明。
敖文贞明朝,著名大臣。明万历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八名。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礼部侍郎,掌翰林院事,教习庶吉士。生平以直道自任。
敖宗庆明朝,贵州思南人,明嘉靖十七年戊戌科进士,官至明代云南巡抚。
敖山明代,成化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及山西提学副使,以诗文著名。
敖英明代,正德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右部正使,工於诗。
敖国琦清朝,贵州贵阳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进士,曾任江南知县。
敖姓近代名人
敖家熊浙江平湖人,与秋瑾一同参与革命。
达斡尔族“哈拉”、“莫昆”的民族历史的价值
达斡尔族人家 摄影:suduer
达斡尔族的姓氏结构可分为:“哈拉”(hala)、“莫昆”((mokon)、“毕尔吉”(birig)三种。其中“哈拉”是远血缘的统一体,“莫昆”是近血缘的统一体,“比力格”是亲血缘的统一体,这是氏族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整个达斡尔族以“哈拉”为重,卜林先生认为它是早期宗源及其祖姓的代表。然而,齐齐哈尔一带的达斡尔族则不然,他们重“莫昆”要胜于“哈拉”。其它地区的达斡尔族后代知其“哈拉”,不知其“莫昆”,“莫昆”正处于失传之中。
“比力格”已被多数人所忘却,现在已经开始失传,唯独在德都(即五大连池)、新疆一带的达斡尔老人中保留着。古清尧先生在《清代前期达斡尔著族—精奇里哈拉史地考》一文中指出,除“哈拉”、“莫昆”外,达斡尔族本有表示氏族的本民族称呼,诸如“华尔吉”、“斡尔阔”、“爱满”等等。
达斡尔族郭布勒家族研讨会掠影 摄影:suduer
简要论之,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为东北亚民族史研究显示出一些线索。在各哈拉、莫昆中,有些明显与蒙古语族语言相同的名称如敖拉(山)、朱如古(心)、和勒格(肝)等却一般未见于蒙古部落,古代蒙古人虽然兴起于斡难河,但也未见有像达斡尔族这样以斡难为名的氏族,相反,由精奇哩江支流克音河取姓而来的克音姓氏和黑龙江地区的黑叶、何叶尔以及蒙古的乞颜等氏族读音甚为接近,鄂勒特、华拉斯等名称也像是和蒙古部落同源,其中是否有某种联系有待考证。
此外达斡尔族哈拉莫昆中还有和鄂温克族相同的杜拉尔氏以及和满族相通的孟尔登氏(“新满洲”有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东北及蒙古地区民族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佐证。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小库木尔村莫日登哈拉合影
从这些线索出发,笔者联想到东北嫩江流域的一些带有其他地方蒙古族当中都不具有的一些特殊语音特征的蒙古语土语,使用这些土语的人们究竟是当地原有土著,还是由蒙古高原南迁而来的呢?让我们对照历史记载加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