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天生强大,只是天生要强
上图为地勤人员对苏-24战机进行维护。照片提供:周建龙
“如今俄罗斯的上空,已经是苏霍伊的天下。”提起俄罗斯空军,人们总会想到苏-27、苏-35等明星战机。这些性能优异的“苏式”战机均来自同一家族——苏霍伊飞机设计局。
谁能想到,这家如今在军工圈赫赫有名的“大咖”,刚开始设计的13种飞机只有少量投产,还因坠机事故而被迫“歇业”。困境之中,苏霍伊设计局并没有打“退堂鼓”,而是抱着“只造精品”的初心,对每一款产品的设计、每一项工作的要求都近乎苛刻,终于一步步在强手如云的俄罗斯乃至世界航空界脱颖而出,实现“逆风翻盘”。
如今,那些在军工市场“圈粉”无数的“苏式”战机,正是对苏霍伊设计局数十年坚持创新、追求质量的最好回馈。
每一次总结失败的教训,都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用这句话来形容苏霍伊设计局的创业之路,再合适不过。
1939年,苏联为了加强空军作战力量建设,组建了以设计师帕维尔·奥西波维奇·苏霍伊命名的苏霍伊设计局。成立不久,设计局就接到设计一型高空战机的任务。雄心勃勃的苏霍伊决心打破常规,设计出一款体形轻小,能达到机动性、速度、升限完美平衡的飞机。
在这之前,苏联的战机都以最大发动机功率,作为追求战机速度和升限的主要指标。而这一次,苏霍伊根据新的设计思路,采用了低功率发动机,在研发过程中,由于苏-1的发动机功率不足,他不得不为战机增加一对涡轮增压机。不久后,涡轮增压机可靠性不足的致命缺陷渐渐暴露出来,导致苏-1早早“夭折”。
不甘心的苏霍伊在苏-1样机的基础上,再次设计出翼展稍短、翼面积较小的苏-3。然而,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设计治标不治本。苏-3因为同样的问题没有获得“准生证”。苏霍伊设计局的两款作品就这样惨遭淘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那以后,苏霍伊设计局似乎流年不利——苏-6的性能超过当时大名鼎鼎的伊尔-2,却因为斯大林对后者的偏爱而“流产”;生产出的第一架喷气战斗机,被指责抄袭德国战机而“下马”……截至1949年,苏霍伊设计局设计的13种飞机,除了少量生产外,其余的都因各种原因未能投产。因为产量甚少,苏霍伊设计局被迫关闭。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一无所获。被打入“冷宫”的苏霍伊,并没有将失败归根于“运气不好”,而是反思自己所走过的弯路。一直以来,他都不喜欢墨守成规。然而,过度追求先进技术导致战机在试飞时事故频发,尽管设计出的许多飞机技术战术性能让西方赞叹不已,但项目所需要的前期投入和高昂的成本,对于当时的军方而言并不划算,也注定难以大量投产。
重新校准科研方向,苏霍伊一边总结失败教训、剖析每一款战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一边积极跟踪世界航空界前沿技术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航空技术进入战后高速发展期,苏霍伊设计局得以重出江湖。不久后,空军对战斗机提出2倍音速、20000米升限的要求。在认真权衡后,苏霍伊大胆建议,采用新的翼形。
这一次,苏霍伊小心谨慎得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同时设计了4种预研型号,通过大量试飞逐步验证各型号的优劣。定型后,苏-7凭借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军方认可,迅速投入生产,并以不俗的速度和升限,成为上世纪60年代少数能够拦截美国U-2高空战略侦察机的战斗机之一。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让苏霍伊设计局迎来了发展“井喷期”,相继设计出苏-9、苏-11、苏-15等一系列性能突出的战机,“江湖地位”水涨船高。而苏-27的问世,让苏霍伊设计局迎来了新的辉煌。在苏-27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系列苏-27家族,几乎涵盖了俄罗斯的全部军用飞机领域。
“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在去年世界杯赛场上,这句广告词令人久久回味。不轻言放弃,才能得到命运的青睐,人生如此,企业亦然。面对一次次失败的打击,有的人会选择放弃,有的人会选择另谋出路,但苏霍伊设计局选择了坚持。正是这种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韧劲,让苏霍伊设计局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拉近了抵达成功的距离。
多一些奇思妙想,才能迸发创新的火花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那些前所未闻的成果往往从看似不可能的奇思妙想中肇始。苏霍伊设计局创新活力为何源源不断?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他们成功的密码。
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空军急需一款能够缩短起落距离的战机。收到军方要求后,苏霍伊很快出台设计方案:使用可变翼技术,让机翼能够调整后掠角以提高起飞的升力。
这是一项颇具创新难度的技术。机翼结构强度要求能否达到?后掠角和战机飞行状态怎么匹配?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能否实现?……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苏霍伊突然冒出一个大胆想法:能否把一半的翼展做成变后掠翼?
兴奋不已的苏霍伊立刻和团队展开研究,他们比对各种设计参数后发现,如果按照这种设计,再由飞行员根据飞行状态调整后掠角,将最大限度简化技术难题。
难题迎刃而解。苏-17的样机生产出来后,试飞结果证明,这个堪称史上“半吊子”的变后掠翼,不仅起到了改善战机起落和中低速性能的作用,还极大地保留了苏-7的生产线,得到军方的高度认可。
很多时候,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却能另辟蹊径解决问题。面对米高扬设计局、卡莫夫设计局等强劲对手,“起跑”并不顺利的苏霍伊设计局对“奇思妙想”来者不拒,格外呵护科研一线的创新火花。
同样的故事也曾发生在T-4轰炸机的研制上。在设计T-4轰炸机时,苏联空军对战机提出了3倍音速、30000米升限的要求。为了达到军方要求,实现性能上的突破,苏霍伊采用全新的设计——无尾三角翼和鸭式前翼、钛合金和不锈钢构造的机身、可下垂的机头。当时,他们不可思议的想法引来不少非议,美国人声称,这架飞机的“风险系数接近100%”,苏霍伊的“入门师傅”图波列夫甚至断言,“苏霍伊绝不可能研制成功这样一架飞机。”
大家都觉得“异想天开”的设计,苏霍伊却选择了坚持。T-4轰炸机定型后,具有了当时航空界最大发动机推力和最先进的电传操作系统。在试飞中,T-4轰炸机表现出强悍的技术战术性能。事实再次证明,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想法,有时往往能够突破瓶颈、解决问题。
“每一朵创新的‘火花’都要小心呵护。”这种意识,一直渗透在苏霍伊设计局的方方面面。美军刚开始研制A系列攻击机,设计局里的年轻人就立即跟踪美军的进展并自发组织研究。在时任负责人帕威尔的鼓励下,他们很快拿出了多种设计方案,其中不乏大胆的创新。帕威尔不但没有将其拒之门外,反而亲自为他们向军方申请立项。
古人发明火箭、莱特兄弟造飞机,在当时看来是很可笑,如今却已成为现实。科技创新发展,往往都是真理和谬误交织的过程,如果失去了想象力,创新无从谈起。正是苏霍伊设计局对奇思妙想这种宽容与鼓励的态度,才最大程度释放了创新的能量,也让它收获了一件件在军火圈“走红”的热销产品。
打造产品“爆点”,就是要不断超出客户的预期值
安全可靠、皮实耐用、故障率少……提到俄罗斯战机,很多人都会赞不绝口。作为俄罗斯航空领域的“带头人”,苏霍伊设计局始终把“质量至上”作为企业的追求。
1973年,苏霍伊设计局开始着手设计一款以美军F-15为假想敌的战机。经过8年研发,代号T-10的样机顺利通过了苏联空军的鉴定。
然而,就在战机预生产型号开始制造时,项目总师西蒙诺夫在对试飞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了样机存在本质缺陷的惊人结论。确认无误后,西蒙诺夫当即下令放弃当前设计,“另起炉灶”。
按理说,“客户就是上帝”,既然已经得到了军方的认可,设计局没必要再投入研发经费“瞎折腾”。当得知西蒙诺夫准备从头再来的消息,当时的航空工业部领导更是带头反对。大家心里都清楚,西蒙诺夫的这一决定不仅意味着8年的心血付诸东流,而且后续研发战机的时间会更为紧迫。
说服军方之后,研发团队铆足了劲,下定决心要将战机的性能打造到极致。在研发过程中,光战机机翼形状就测试了20多个方案;在试飞高峰期,超过10架飞机参与各类试验。最终设计出来的机型,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苏-27。
不久后,苏-27一战成名。1987年9月的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一架P-3B反潜巡逻机突然出现,明目张胆地在苏联沿海执行侦察任务。苏联警戒雷达发现目标后,一架苏-27迅速升空拦截。面对近在咫尺的苏联战机,巡逻机迫于压力减速示意,再三表明自己即将离开。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架挪威飞机仅仅兜了个圈,又回到原来的航线。发现情况不对,被再三挑衅的苏-27一声不吭,径直飞到挪威战机的右翼下方,调整好位置之后猛然加速。随着一阵金属划过的刺耳声响,苏-27的垂直尾翼像一把直立的裁纸刀,将巡逻机的右侧发动机迅速划开一个大口子。严重受创的P-3B在这场较量中差点坠入海中,而苏-27在机尾受损的情况下平稳返航。
一位企业家曾说:“打造产品‘爆点’,就是要不断超出客户的预期值。”在竞争激烈、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军工领域,苏霍伊设计局始终致力于打造精品工程,力求让客户无可挑剔。
上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航空工业发展低迷,一年生产不了几架飞机。所有军工企业都面临着的难题,海外订单成了航空企业的“救命稻草”。当时,苏霍伊设计局的苏-27和米高扬设计局的米格-29同时登上竞争擂台。
其实,这两家设计局的水平不相上下,米高扬设计局更是坐拥更多“关系”资源。但到了“交卷”的那一刻,米高扬的产品在航电设备和战斗机挂载上,选择以客户最低要求为标准。而苏霍伊设计局的战机,不仅武器挂点比客户要求多了一倍,航程也增加超过60%,两家产品性能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每一家企业,都梦寐以求打造出“爆款”产品。产品“爆点”的背后,是企业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装备在战场上优异的表现,是军工企业拿到订单的“终级通行证”。苏霍伊设计局从创业之初,就树立了“质量至上”的理念,“苏式”战机在各个战场不断超出用户预期的表现,更成为苏霍伊设计局最有“收视率”的广告。(李振 曾梓煌 于宇)
全球首发 蒙牛携手梅西走心诠释天生要强的自然力量
中新网4月19日电 继成为2018年FIFA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后,蒙牛加快步伐,全面启动围绕全新品牌主张“自然力量,天生要强”的世界杯推广活动。4月19日,蒙牛牵手球王梅西制作的世界杯广告大片全球首发,并同步在梅西官方微博发布,这也是梅西2018年在中国首个品牌代言合作。
广告大片一经推出,便引发大波网友热议,网友被梅西帅气的身姿以及勇于克服磨难、天生要强的力量所折服,同时也纷纷为蒙牛打call,持续不断地评论和转发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将广告片推至白热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城市生存现状下,永不放弃、追求强大的拼搏精神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梅西的“我不是天生强大,我只是天生要强”的口号正是呼喊出了人们的心声,这也是这支广告能得到网友推崇的根源所在。
梅西的加入为蒙牛2018年世界杯作战阵营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而双方之所以牵手成功,还是源于对彼此的认可。
在这支广告片中,梅西回忆了足球之路上经历的种种挫折,虽然有压力、有伤病、有跌倒,但凭借内心与生俱来的力量成就了人生的伟大。这与蒙牛“天生要强是每个人与生俱来自然力量”高度契合。蒙牛始终坚持汇聚一点一滴的大自然精华,力争帮助每一个天生要强的人一天一天向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进步。另外,这也是蒙牛这家企业“天生要强”的真实写照,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蒙牛成为中国发展速度领先的乳品企业。前不久,蒙牛发布2017年财报,更是以总收入601.556亿元的成绩成功迈入乳企600亿俱乐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蒙牛集团崛起的背后,靠的正是血脉里的“要强”精神。
随着这支广告片的推出,蒙牛世界杯营销战役进入高潮。依托 FIFA 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顶级身份以及牵手梅西,蒙牛引领着中国乳业品牌不断走向世界、绽放全球影响力。随着FIFA世界杯的热浪席卷全球,蒙牛品牌价值将获得强劲的增长,蒙牛表示,将充分利用这次契机,逐步建立起世界级品牌影响力,让中国好奶成为全球青睐的“中国品牌”。
张韶涵:我天生要强,人生下半场这几点对你很重要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本剧本,想要演好自己的剧本,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活得更精彩。生活中遇到形形的人,我们不能阻挡别人,但可以帮自己的主人,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只要我们有一份发自于内心的底气,未来才会阳光明媚,人生下半场,我觉得以下三点很重要。
01坚强是最好的闺蜜
第三季《吐槽大会》上,36岁的张韶涵一段话,开始刷屏各大社交媒体,获得大众一致好评。面对现场嘉宾的吐槽,她霸气说道:“有一句话叫: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会让你变得更强,但我只想说,伤害就是伤害,没有这些伤害,我也会变得更强,因为我不仅天生励志,我还天生要强。
坚强,是一个人最体面的个人武器,它坚韧有力,为你下半场敞开大道,你若坚强,蝴蝶自来。一个女人,如果你不够坚强,处处看别人脸色,低三下四,压抑填满内心,更无自由快乐可言;一个女人,如果自己够坚强,内心必定足够强大,不论怎么别怎么看你或说你,你也会潇洒做自己,且行且快乐。所以说一个女人,始终有一个情感世界中的闺蜜那就是自己的坚强。
02学会取舍是一种权利
俗话说:有舍必有得,你学会舍弃一下负能量的东西,必然正能量会迎你而来。我们都知道,张韶涵的励志故事,15岁时就开始打工养家,洗车、卖牛肉面、刷盘子……走红以后,更是把钱全部交给母亲。没想到,妈妈为了逼女儿给钱,不惜向媒体爆料张韶涵吸毒、酗酒、出柜。而张韶涵的亲舅舅,更是准备了长达七页纸的《揭穿张韶涵瞒天大谎》的公关文,直斥张韶涵目无爹娘。一时间,媒体的指责、网友的谩骂,铺天盖地而来,叫她百口莫辩。没多久,她被公司雪藏,事业一落千丈。沉寂多年,张韶涵好不容易借助综艺节目《我是歌手》复出,没想到她的妈妈再次开启“实力坑女儿”模式:“只要我还活着,每个月生活费最少6万元!”张韶涵勇敢站出来宣布:“母女缘尽”。一个女人,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当他们肆无忌惮地要求你付出时,你要选择适量的拒绝,因为你每次不计成果付出的背后总是透露着对方的理所当然,当他们的一味索求到达极限里,就会暴发出来,觉得你帮是应该的,不帮反而成了罪人。
我的一个朋友,他家有套空房就给亲戚住,给亲戚住了将近有一年分文不收,后面朋友需要置换房产,那套房本来值120万,亲戚说80万卖他,朋友不肯,亲戚还恶语相向,最后亲戚还在数落这房子这不好那不好,还卖那么贵,可想而知最后他们连亲戚也做不成了。要学会取舍,我们的付出并不一定要求有回报,但是我们付出后别人反而在背后说三道四那这样的感情不要也罢,一个不懂珍惜友情的朋友,势必未来会孤独,这样的人是没有真正一个愿意与他为伍的朋友。
03自我提升实现人生价值
张韶涵曾说过,她不感激伤害她的人,他们只是提醒了我,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因为我不愿与那群伤我友情的人同流合污,所以我要放下这段友情,自我提升才是这一生最大的投资也是实现人生价值最有效的捷径,所以不论何时,不管是亲情、有情还是爱情,当他们伤害到你的权利时,要学会取舍,学会坚强,学会自我提升,不要被他们坏行为、坏情绪所引导,做自己的主人,才是最终实现人生最高价值 。最后,祝所有人,在未来都能够看懂对方,读懂情绪做个完美的自己。
END
今天关于人生下半场,你觉得还有哪些是重要的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