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对农民很重要的第三节气了,也就是惊蛰之日,我问了家中的一些老人,知道什么是惊蛰么,他们说,惊蛰是温度变幻的开始,也是可以开始耕地的时间,在古代,人们都会非常看重惊蛰之日,也会注重这一天的习俗。
昼夜温差大
也许每一家的春耕时间不同,但是每一年预示可以春耕的惊蛰之日的时间是大抵不变的,2022年是03月05日22:37,惊蛰时节天气转暖,但是惊蛰时节的昼夜温差很大,而且惊蛰前后,多发“倒春寒”的现象,特别在阴雨绵绵的日子,暴露在外的肢体很容易引发局部麻木、酸痛等症,久之会引发关节炎。所以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捂”为主。根据民间的习俗,惊蛰前后期间,雷公会经常出门行事,常常有雷声轰隆,所以这个时期是禁止人间办婚事的。若有违者,就要受雷公处罚,婚事也会办得不顺当。所以说,即使有嫁娶好日子,很多人也不会在这个时间办喜事。
农耕气节担当
人们之所有格外看重惊蛰之日,是因为惊蛰之日是每一年春耕开始的代表之日,人们将土地看的格外重要。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与自然节律吻合
春天是一切充满生机的时候,也是万物复苏,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们都开始辛勤劳作的时间。所谓“春雷惊百虫”,是指惊蛰时节,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