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话习俗 南方祭祖北方吃饺子
冬至,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又存在差异,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有祭祖的习俗,北方地区则有吃饺子的习俗。具体习俗有哪些,一起继续往下看。
1、南方地区偏爱糯米制品。
冬至这一天,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会过节庆贺,还有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汤圆。俗话说:“吃了汤圆大一岁。”江南地区更偏爱在冬至日吃汤圆,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成馅,也叫冬至团,意味着团团圆圆。在台湾,冬至的汤圆被称为“冬节圆”或“圆仔”。圆仔有分甜咸、大小之分。冬节前夕,全家人一起将糯米团搓挲成大大小小的圆粒,称为“公孙父子圆”。人们在祭祀完毕后一起食用,称为“添岁”。
年糕。杭州人每逢冬至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而在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会选则吃赤豆糯米饭。
2、北方地区多吃饺子喝羊肉汤。
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羊肉汤。羊肉可谓是冬日滋补之首,将羊骨头放入大锅里熬汤,再将新鲜羊肉与清洗干净的羊杂一起投入汤锅中煮。煮熟后捞起来沥干切成薄片,然后再倒入滚烫雪白的羊汤水,撒上调味料和葱花香菜,一碗香气四溢的羊肉汤就做成了。
来源: 中国天气网
糯米饭、做猫乳、冬至酒……旧时长沙,冬至大如年
【前言】
经立冬、小雪、大雪等农事节气后,乡村固然处于农闲阶段,一些农户开始到城中找事做, 而旧时城市工匠则开始加夜班赶工。
到了冬至这一天,黑夜最长,白天最短,今天长沙城乡民众多有这一天特意食用红枣糯米饭。
据说,可保证最冷的天气, 能够不生冻疮, 显然这是旧时人们对于寒冷疾患所使用的一种小小巫术而已,遵循的是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树所揭示的同一律而已。
此时,节气上尚有小寒、大寒,天气是越来越冷,但寒冬过去就是新春。人们内心充满希望,因为家族的团聚、 人情的温暖已离所有人越来越近。
要过年了,开开心心,团团圆圆,中国人的岁时节令,也像中国人爱看的戏剧一样,要以大温暖、 大团圆宣告落幕。
除夕之后, 一切又重新并从新再来。
冬至大如年
作者丨任大猛
冬至,既是中国农事廿四节令中极重要的一个。
在古老的中国,冬至节从周代起即成为一个传统大节并传承到初年。
初年,袁世凯执政,冬至一度成为中国传统四大节之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因近现代中国,一方面迫于国势危弱,努力学习西方,加紧与世界接轨步伐,实施国际上通行的公历,一度取消阴历;另一方面,中国努力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原有生活形态急剧变化,传统大节冬至节,在这一历史变迁洪流中,竟从国民新时间生活历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冬至一般在阳历12月22日前后,农历则当十月底。
此时,有十月十六日寒婆生, 二十六日寒婆死, 以此日雨晴, 测一冬冷暖, 颇为灵验。 清嘉庆《 善化县志》 指出,此语出自梁朝《 荆楚岁时记》。不过,当时记为“ 寒颇” 。
糯米饭, 防冻疮
今天长沙的冬至节令, 主要只剩下一项尚为少数老长沙坚持的冬至食俗,即: 冬至日,必食糯米饭。
冬至日,长沙的糯米饭除用蒸、煮等方式食用外,讲究者尤喜制八宝五珍猪油糯米饭,也有人将糯米先用猪油炒过,再蒸食。
冬至日,长沙人之要食糯米饭,俗信以为,此举可防冬季皮肤皴裂。 其真实性,毫无必要论证。由此,却可见在医药及营养不健全的老长沙生冻疮者何其之众,故今日冬至日,仍留此遗风。
冬至肉,最易藏
长沙向有冬至肉之说。
近人写作,有人误认为冬至肉就是腊肉,实际上听老辈说, 冬至肉应为暴腌肉或风吹肉, 俗信认为,腊肉须入腊,即进入农历腊月后制作,经烟熏者方称腊肉。
冬至日,长沙白天一般日丽风和,晚间则朔风已起,际此时节,长沙人利用好风日,大做暴腌肉或风吹肉。
民间亦认为,从冬至日后至立冬前,肉泡在水中,因水性已寒,已难变质,易于保存。
民忌虎, 腐乳成猫乳
冬至,长沙亦有做腐乳之俗,谓此日所做腐乳,其味最佳,不过因长沙俗信忌“虎”,故腐乳皆称猫乳。
此日,农村亦有阴干冬桑叶者,谓此日所制最佳,干咳症发作时, 以冬桑叶煎水, 效果最著。
冬至酒, 成绝响
冬至酒,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清代《 长沙县志》、《 善化县志》等志书都曾记载:长沙人于冬至日祭祀始祖,有宗祠者,合族祭祀。
各类湘人笔记和日记中还多记有:冬至日,各房家长入宗词祭祖后,还聚族喝冬至酒,最为隆重。
不过,现在长沙各处宗祠大多已经消失,合族喝冬至酒的旧俗,亦无形消失了。
另一类“冬至酒”,则特指酒家常在冬至当日,酿制冬至酒,其味最为甘洌,俗以为冬至前, 水太暖,制酒易酸;冬至后,水太冷,酒曲难于发酵。
冬至之水水味最醇,酒味难坏,且酒味回甘,劲道极足。农业社会,制酒工艺不发达,对节令始终保持崇信。
数九歌尽, 大地春回
夏至、冬至,均为中国最重要的农事节令。
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这是因为地球自转时有一定倾斜度,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的原因。
但,由夏至后起庚,三庚有“三伏”之说。以冬至日记起天,七天一个时段,全国各地几乎皆有《 数九歌》。
刘钦武先生在 《 长沙市志风俗卷》 记录的长沙 《 数九歌》 如下: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手插袖筒或口袋内);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挂笔( 天寒已结凌杠子); 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 赶回家过春节);五九四十五,穷汉阶前舞( 赞春、 送财神);六九五十四,枯桠枝发嫩刺;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脱衣裳;八九七十二,麻拐( 青蛙)田中嗝;九九八十一,脱去蓑衣戴斗笠。”
《数九歌》毕,长沙地区寒冬已尽,霎那间,大地春回,柳绿桃红。
今日冬至,“应景”美食都有啥?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从今天起,一年中最冷的“数九”寒冬正式拉开序幕。中国幅员辽阔,冬至这一天,各地都有着不同的“应景”美食。一起来看看吧!(文案:张倩 制图:张悦鑫)
饺子
“冬至到,吃水饺。”在我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相传“冬至吃了饺子不会冻耳朵”。
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冬至吃汤圆,以此祈盼家庭和谐、吉祥。
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相传馄饨是西施创造的,苏州人冬至这天有吃馄饨忆西施的习俗。
羊肉汤
在山东滕州,人们冬至时会喝上一碗羊肉汤,希望可以借此驱除寒冷。
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冬至之夜全家会一起吃赤豆糯米饭,吃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
挂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安徽合肥人冬至最爱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虽然简单但却美味。
年糕
每逢冬至,杭州人要吃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讨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好彩头。
糍粑
在云南,冬至有吃糍粑的习俗。全家人围坐在火盆边,有说有笑地烤糍粑、吃糍粑,寓意欢乐祥和,团团圆圆。
姜母鸭
福建厦门人讲究冬至吃姜母鸭。姜母鸭有养胃健脾、祛寒化痰等功效,特别滋补,适合在寒冷的时节享用。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