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咏桂诗词,金桂飘香、蟾宫折桂,秋天的美好,尽在桂花中
个人以为,在即将来临的国庆长假,如果您在杭州,那么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在桂语飘香的桂树下,品上一杯冒着热气的龙井。龙井一年四季可喝,但桂花飘香,却只在秋天,又赶上了十一长假,可谓是良辰美景!
中国人赏桂,兴起于唐,兴盛于宋。宋代豪放派当家词人辛弃疾就特别喜欢桂花,他在《清平乐 忆吴江赏木樨》中写到:
少年痛饮。忆向吴江醒。
明月团圆高树影。十里水沉烟冷。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
“明月团圆高树影”,这里当然是引用了“吴刚伐桂”的典故,赞誉桂树是仙树,来自月宫。“十里水沉烟冷”,“水沉”,即沉香。是说桂花香飘数十里,跟沉香一样冷香迷人。
“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芳芬”,桂花不大,就像女孩涂额的“宫黄”,星星点点,可是它却使人间这般芬芳。
“怕是九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或许是它借着秋天风露的传播,要使得世界都浓郁芬芳吧!
对辛弃疾来说,桂花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芳香。而对于大诗人杨万里来说,桂花的旺盛才是他的最爱。他在《咏桂》中就写到: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也还是借用了“吴刚伐桂”的典故,直接说人间的桂树,是从月宫中移植过来的。“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就是月宫中的那一棵桂花,那一点奇香,像是被一阵风吹下来,吹得漫山遍野的桂花都开了。
要说对桂花最为赞誉的,要数易安居士,她直接给与“花中第一流”的称号,并且说,“梅定妒,菊应羞”,不知道那些君子、隐士们服不服: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首《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真正写出了桂花的特点。“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的颜色不是那么耀眼,要么是暗淡的,要么是轻黄的,而且桂花也比较高大,所以,人们只能远远观看,好像是很“情疏迹远”,但它是真性情,只给人们留下奇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桂花根本就用不着碧绿色或深红色,只要它的香气怡人,就可以称为“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因为梅只有暗香,淡淡的;而菊更是淡淡的,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淡如菊”的说法呢!
在宋代另一个女词人朱淑真笔下,桂花就和她自己一样,坚强不屈,留下芬芳。这首《木犀》写到: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桂花不畏西风,而又超越众芳,擅居众芳之首;没有了桂花,秋天也就没有了颜色。桂花不畏西风,就像诗人不畏世俗礼治一样。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一枝桂花伫立在窗下,人和花都有着各自的芬芳。人有人的芬芳、人的气质;花有花的芳香、花的品格。两辆相互映衬,就像绝代双娇一样。
其实,在桂花树下品茶这件事,最早的出处应该是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她在《秋闺·满畦寒水稻初黄》中写到:
满畦寒水稻初黄,细鸟归飞集野棠。
正是好怀秋八九,桂花枝下饮清香。
正是好怀秋八九,桂花枝下饮清香
“满畦寒水稻初黄,细鸟归飞集野棠”,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也不乏花儿。“满畦寒水”,是一种秋水长天的景色,“稻初黄”,是一种丰收的景色;“细鸟归飞集野棠”,秋天鸟还在,也有一些花儿,如秋海棠。
最让人高兴的是,“正是好怀秋八九,桂花枝下饮清香”,正好在秋季的八、九月,我们心情大好,因为能够在桂花飘香的桂树下,喝一杯清香的佳茗。
桂花除了与茶搭配极好外,与月搭配也是一个极致。秋高气爽,本来就是赏月的最佳时节,但如果月下有桂花,那将是怎样一种景色?宋代诗人陈起在《月下闻桂花》中写到: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
香露滴衣凉似水,恍然移下广寒宫。
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
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眼前是淡淡的桂花一片,细细的凉风吹来。当然是这样一种感觉,“一庭人静月当空,桂不多花细细风”。人静静地沉醉在这样的美景中,突然,一滴香露滴在衣服上,冰凉如水,恍惚间,感觉它就像是从广寒宫滴下来的一样。“香露滴衣凉似水,恍然移下广寒宫”,是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如果您不喜欢喝茶,桂花配酒也是一个不错的搭配,特别是在一轮圆月下,品着美酒,闻着桂香。大词人辛弃疾就写过,“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那感觉,也像在做梦一样。宋代诗人赵汝回在《桂·一夜桂花发》中写到:
一夜桂花发,千岩风露香,
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
不预离骚赋,空居寂寞乡。
山翁对之饮,酒色也鹅黄。
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
诗人应该是隐居在山里,所以有,“一夜桂花发,千岩风露香”,一夜之间,桂花开了,山里岩石上的风露都是香的。“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桂树已经经历了多少个秋天,这一回最特别,一轮圆月挂在山巅,人却在月中央。这已经够魔幻的了,但还有“山翁对之饮,酒色也鹅黄”,我,一个山翁,对酌月亮,月光淡淡的、桂花淡淡的,酒也成了鹅黄的。
秋夜、圆月、桂花、美酒,这是一个让人做梦的组合!
桂花的美好,让人联想到学业有成的美好,因此,人们把科举高中称之为“蟾宫折桂”。如果您要祝福朋友金榜题名,那么“蟾宫折桂”应该成为您词汇库里最常用的。例如,明代诗人边贡,就写诗《以兔图赠王生兼附短句》祝福朋友:
我来赠君玉兔图,我去留君双湛卢。
月殿秋风桂花发,一枝能斫寄来无。
月殿秋风桂花发,一枝能斫寄来无
这里的礼物非常切合身份,“我来赠君玉兔图,我去留君双湛卢”,“湛卢”,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朋友赠诗人“双湛卢”,当然是寄寓了“宝剑赠英雄”的意义。而“我来赠君玉兔图”呢?“玉兔”,当然代表了月宫,月宫里除了嫦娥仙子,还有桂树、桂花,这才是诗人看重的,所以,诗人进一步说。
“月殿秋风桂花发,一枝能斫寄来无”,秋天就要来了,月宫里的桂花也要开了,你能不能“蟾宫折桂”,寄一枝给我呢?
一句,“月殿秋风桂花发,一枝能斫寄来无”,一种强烈的对朋友金榜题名的祝福,跃然纸上!
明代诗人史谨的这首送考诗,《蟾宫折桂·十载寒窗业已成》,也写得相当有特点,可以选作我们当今送考使用:
十载寒窗业已成,远携书剑入蓬瀛。
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
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
郤诜去后无消息,君复当居第一名。
一枝丹桂鳌头折,万里青云足下生
“十载寒窗业已成”,这句很通俗易懂。“远携书剑入蓬瀛”,“蓬瀛”,蓬瀛仙境,代指考场。“书剑”,代表的是十年寒窗所学到的知识、本领。“一枝丹桂鳌头折”,当然是祝你“蟾宫折桂”,“万里青云足下生”,这句是祝你平步青云!
“壮志不随秋色老,恩袍遥映日华明”,秋天来了,作物都老了,但你的凌云壮志没有老;等待你的将是皇上赐给你的恩袍,那恩袍能够映日,光芒四射。“君复当居第一名”,不但要祝你高中,而且祝你考取第一名!
当然,桂花让人联想到所有美好,包括凄美。这要归于晚唐诗人李商隐,他的这首《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是我读到诗词中最凄美的诗篇之一: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李商隐的诗,大多不太好理解,这首也不例外。“不辞鶗鴂妒年芳”,“鶗鴂”,即杜鹃,其叫声象征着暮春的到来,即春天的结束。而春天,又代表了一个人的青春。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经年近四十,所以说,他不在乎自己的青春已逝。“但惜流尘暗烛房”,“烛房”,有烛光而明亮的厅堂,代表了妻子居住的地方。“流尘暗烛房”,隐指妻子的逝世。这句的意思是,但痛惜妻子的离世。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昨夜又是寒天冷冻、凉露满池,寒风把桂花的香气都吹断了,就算是桂花的来源地,月宫中的桂香,也被吹断了。妻子去世了,他再也找不到那份甜蜜和美好了,所以,就感觉像是秋分把桂香都吹断了。
在这里,桂花依然代表的是美好,只是这份美好,已经被吹断了,再也没有了。
桂花又香了
我又梦见了那个黄昏
我又梦见了那个黄昏
那只小蜻蜓
停在芦苇花上做着梦
梦见河边的红裙子
梦见难以述说的感觉
梦见谁的回眸一笑
梦见你轻轻地呢喃
也许那就是幸福的诉说
梦见一朵花在夏夜开放
梦见一团火在寒夜燃烧
梦见一个灵魂
与一个灵魂的呼唤
颤音里有千千结的情爱
还有欲说还休的苦恼
往事
往事还在黄昏的河边
还在芦苇花稍上晃动着
像那个傍晚的轻柔地风
把一切都吹拂的生动
使哀怨的和忧郁的
使沉睡的和朦胧的
都在那个黄昏酿成诗意
这想淡忘而又铭刻的往事
总在五月的小树林里回眸
我时常路过 沉默 停留
把一些快遗忘了的细节
一颗一颗又穿连在记忆里
记忆里有欢乐和泪水
恍若还有一个山下小镇
还有一间小小的木屋
我经常梦见你
我经常梦见你
梦见花开的时节
花瓣吻着清清的溪水
洁白的芦苇花
从你的唇边轻轻飞扬
无法忘记
山林里的两朵彼岸花
带给你的惊喜和忧伤
那个安静的山下小镇
在等着我们
等着我们的
还有老屋小院里的桂花香
中秋
中秋又带来了寒意
而所有的回忆还暖暖的
我还是每天都在思念
回忆春天和夏天的故事
你或许会像候鸟一样
南行
而我依然在等
这片山林
这片山林是我们的
有一坡绿绿的草地
有一间小小的木屋
有一群洁白的绵羊
还有一块小小花圃
在这里我们不谈爱情
也不谈庄稼和桑麻
我们和蓝天白云谈心
我们和轻风飞鸟说话
当春夏秋冬依次来临
我们春天山野踏青
我们夏天荷塘釆莲
我们秋天收获喜悦
冬天炉前低语缠绵
我也知道青春会老
也忧伤过西天的晚霞
而我还是笑意盈盈
因为你就是我生命的灵感
你就是我诗意中的一枝花
写给yy
yy,我们的春天来了
我还对你说曾经的悄悄话
来吧,来吧,我的梦
给我唱一首甜美的歌吧
你看那芦苇花在轻轻摇曳
芦苇丛中的小屋浴着晚霞
别哭别哭,我正拥抱着你
让我吻去你幸福的泪花
桂花又香了
院子里的桂花树又香了
熏黄了小小的月亮
你怎么还没有回来
今年的秋风比往年更凉
你怎么还没有回来
今年的秋风比往年更凉
院子里的桂花树又香了
熏黄了小小的月亮
作者简介
朱华杰,湖北襄阳人,民进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襄阳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诗词世界”诗词培训机构签约讲师、《格律体新诗》杂志编委。在国内外各级报刊发表诗歌作品两百余首,出版有诗集《无可奈何花落去》,主编有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筹)丛书。
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丨最百搭的桂花,中闻又中用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刘可欣
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一场秋雨过后,成都街道上、角落里的桂花都开了。不论白天黑夜,桂花们都“隐身”在树上,努力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坐在家里,走在街上,暗香浮动,挥之不去。
辛弃疾曾在《清平乐》中将桂花比作碎金:“碎剪黄金教恁小。都著叶儿遮了。”然而比起黄金的无味,桂花的内涵和趣味更加丰富。
金箔入菜虽然常见,但颇有“中看不中用”之嫌。在颜色和味道上,入口的桂花有更精彩的表现。作为秋天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桂花入馔、入酒已经成为了秋天的仪式。在现代人的食谱中,桂花酒酿奶茶、桂花拿铁、桂花啤酒等早早地占领了秋日饮品市场。光看、光闻不够,还要让口腹也尝到秋天的味道。然而,桂花的吃法还能比这更讲究。
“食”桂花之甄嬛和史太君都爱的藕粉桂花糖糕
《甄嬛传》中的藕粉桂花糖糕(图源网络)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道点心的存在感从头“刷”到尾,那就是沈眉庄的藕粉桂花糖糕。甄嬛和沈眉庄一起长大,这道甜而不腻的藕粉桂花糖糕,也在甄嬛心中代表着“眉姐姐”。甄嬛离宫3年,最想念的就是这道藕粉桂花糖糕。沈眉庄去世后,剧中皇帝看到藕粉桂花糖糕,都还能想起沈眉庄来。一方面是睹物思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糖糕入口的香甜让人难忘。
虽然剧中的沈眉庄是山东人,但是藕粉桂花糖糕却是一道地地道道的江南糕点。将藕粉、牛奶、白砂糖、糯米粉在碗里搅拌均匀,取方形模具,刷油,再倒入至模具的六、七分。水开上锅,隔水蒸熟、取出。刷上一层糖渍桂花,再蒸个两三分钟。最后脱模切块,这道藕粉桂花糖糕就成了。藕粉的清香、糯米的绵软、糖渍桂花的醇厚甜蜜相补相益,唇齿留香。若想清口解腻,再配上一杯乌龙茶即可。
史太君宴请大观园
这一道看似简单的点心,《红楼梦》也对其偏爱有佳。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中,金陵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就准备了藕粉桂花糖糕。这一回中写到:“一时只见丫鬟们来请用点心。贾母道:‘吃了两杯酒,倒也不饿。也罢,就拿了这里来,大家随便吃些罢。’丫鬟听说,便去抬了两张几来,又端了两个小捧盒。揭开看时,每个盒内两样:这盒内一样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
在《红楼梦》中,还有一道用桂花做成的点心: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中,宝玉差袭人给史湘云送去缠丝白玛瑙碟子时,袭人还顺道准备了两道点心:“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揭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
栗子去壳蒸熟,加入糖桂花和糯米粉揉匀。烧一锅开水,水开后蒸熟即可。栗子软糯沙面的口感,加上糖桂花的清甜,入口细腻化渣自不在话下。一道点心尝到两种秋天的味道,再馋的嘴也能被满足。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如此描写栗子:“新出之栗烂煮之,有松子香。厨人不肯煨烂,故金陵人有终身不知其味者。”秋天新鲜的栗子煮烂后,有一股松子的香气。不知道这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是不是也能吃出松子的香气来。
成都人的专属“桂味”
作为会吃、好吃的成都人,当然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桂花甜点。新都的桂花糕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仅取桂花为主要原料,最能还原桂花的香味。将糖渍的鲜桂花与面粉、糯米粉、糖、熟油拌和制作成的新都桂花糕,口感滋润松软,吃完后唇颊留香,回味悠长。新都桂花糕也因为其特别的工艺和历史文化价值,被评为成都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解缙、徐渭并称为“明代三才子”的杨慎在新都沿湖广植桂树,饯别友人,作诗《桂湖曲送胡孝思》,“桂湖”也由此而得名。相传,杨慎在书房睡觉时,曾经梦见过自己在月宫中,努力地爬上了一颗桂花树,摘下桂枝后回到书房。这一年,杨慎进京就考中了状元。到了明朝末年,一名小贩灵机一动,用桂花、蜜糖、糯米粉等材料制成了桂花糕,广受欢迎。相传,这就是新都桂花糕的由来。
虽然现在桂湖边的桂花树,早已不是五百多年前杨慎种下的那一批,但是桂花“摘来金粟枝枝艳, 插上乌云朵朵香”的模样和香气,百年来从未变过。
“饮”桂花之桂花茶、桂花酒
除了食用,桂花还能制成茶冲泡饮用。将盛开的桂花从树上摘下来,筛掉花梗,用盐水浸泡杀菌后冲洗、沥干。然后用吹风机吹干或者是焙干待用。如果喜欢喝甜饮,可以制成桂花蜜茶,即将桂花和倒入融化后的冰糖或是蜂蜜搅拌均匀,再倒入干燥的玻璃罐密封,静置一周即可。如果不喜欢甜饮,就可以在烘干后直接存储在玻璃中,与乌龙茶、绿茶等一起冲泡饮用。一罐桂花茶,至少能喝到深冬。越香醇的味道,越能抵御冬日的寒冷。
桂花酒(图源网络)
桂花还能入酒,重阳节就有饮桂花酒的习俗。屈原所著的《九歌》中提到:“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这里的“桂酒”就是用上好的祭品。《汉豢·楚乐意》中的“尊桂酒,宾八乡”,也说明了桂花酒的尊贵。桂花酒金黄澄澈,既有果酒的清新,又有白酒的香醇。曹植的“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苏轼的“烂煮葵羹斟桂醑,风流可惜在蛮村”,白居易的“线惠不香饶桂酒,红樱无色浪花细”都曾写到桂酒,可见文人雅士对桂花酒的喜爱。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桂花因为其清香高洁,常常被喻以美好高洁的品格,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盛赞其为“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桂”谐音“贵”,桂花开放也刚好是古时科举考试的时候,因此人们也以“折桂”借喻高中进士。
总之,桂花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美好的含义,桂花糕点、桂花酒等固然美味,但古人的情趣往往不止于此。桂花代表的高洁品质,才是人们格外对它偏爱有加的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蒋坤:十月桂花香
十月下旬,家乡博山群山染色,已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而此时的杭州,天气温暖,桂花盛开。小区花园,街道两旁,屋前楼后,桂花树一棵挨着一棵,黄色的金桂、桔红色的丹桂、白色的银桂和四季桂,紧簇着盛开。愈走近香味愈浓,甜甜的味道,沁人肺腑。
《山海经》记载:“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我国汉代宫廷已开始栽植桂树,桂花亦成为贡品。杭州自唐代遍植桂花,寺院僧人栽桂赏桂最盛。
桂花一般农历的八九月开放,来年三四月结子。而特别的是,江浙一带大部分桂花却不结子。那么桂花的种籽哪里来的呢?民间有“月中落桂子”的传说:灵隐寺和尚德明在中秋之夜看到无数珍珠般的小颗粒从月亮里落下来,拾了一兜种下,第二年长出了桂树,几年后桂树长得又高又大,开满了芳香四溢的花朵。
(金桂)
唐宋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经常以桂入诗。白居易有诗词云: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因此,桂花的香气又称为“天香”。元代倪瓒写:“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清人张云敖有诗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因此桂花又有“金粟”之称。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飘数里。朦朦秋雨飘来,桂花随风随雨,纷纷洒落,密如雨珠。人从花丛中走过,沐“雨”披香,别有一番意境。
也曾写有《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娇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蟾宫折桂”故事来自于明代文人杨升庵。传说他的书斋栽满了桂花。有一天他在书房读书,读着读着睡着了。梦见文魁星问他愿不愿意到月宫折桂枝,杨升庵说愿意。于是文魁星命西海龙王带他飞上月宫,折了月宫的桂枝回来。这年他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因此科考得中又称为“折桂”。
桂花除了欣赏价值之外,还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明代杭州就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桂花产业: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茶、桂花干等等。其中尤以桂花酒和桂花龙井茶最为人们所喜爱。桂花酒是用盛开的金桂为原料,配以优质的糯米酒酿制而成,色泽金黄,芬芳馥郁,甜酸适口。
(丹桂)
古人认为桂为百药之长,用桂花酿制的桂花酒和炮制的桂花茶能达到“饮之寿千岁”的功效。人们用桂花酒来敬神祭祖,祭祀完毕晚辈向长辈敬献桂花酒,祈愿长辈健康长寿。赏桂花、饮桂酒、品桂花龙井茶成为杭州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现在杭州也将桂花定为了市花,城区街道、村舍小区、江边河岸、山水景区,处处栽满桂花树。
在杭州赏桂最好的去处是满觉陇。满觉陇处西湖西南,南高峰和白鹤峰之间,因寺而得名。明代起成为杭州桂花最盛的赏桂胜地。从虎跑进入满觉陇,再到龙井村,沿路两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栽满了桂花树,有的树龄已达二百年以上,据说有七八千棵。明人高濂在《满觉弄看桂花》中写到:秋时,策蹇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
(桂雨•金粟)
到满觉陇游玩不仅仅是赏桂花,还可以品尝丰富的桂花食品。满觉陇的村民家家户户从事桂花产业,现在柏油公路盘山而上,道路两旁设有各式各样的茶座酒店,可随时驻足品尝。虎跑水泡龙井茶那可是饮品中的“绝配”,老杭州人喝茶打牌,喜欢坐在桂花树下,一阵阵“桂花雨”飘落到西湖龙井茶里,茶香添了桂花香,喝上一口,满是悠闲幸福的感觉。黄龙慧开禅师有诗: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此时,对于其中的禅意,也许体会更深一些。
(桂花食品)
自七年前来杭,我也每每附庸风雅,趁着秋高气爽到满觉陇去赏桂喝酒,有时候老两口也带上小外甥。诸多茶座酒店,最爱到那家“满觉人家土菜馆”,爱吃他家的老豆腐,也许是有一点家乡博山的味道。要一杯桂花酒,一个老豆腐,一个小外甥爱吃的油淋鱼,加上一个炒青菜或汤。一杯酒喝不了,老板半杯也卖给。当然偶尔也品尝一下当地的青梅酒,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回博山的时候,也喜欢带点桂花酒或者青梅酒给老同事、老朋友们尝一尝。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博山的城郊或者农村也开始养植桂花。平时将桂花养在半地下的温室里,到了秋天开了花,搬出室外约朋友们欣赏,只是树株比较矮小,都是盆景罢了。去年秋天回博山,弟弟请我们到石马水库边的饭店用餐,里面就有几十盆型状不一的桂花,大的有碗口粗,树冠直径近两米,花开正好,满店飘香,吸引了大批客人在此吃饭赏花。
看着一盆盆独具匠心形状各异的桂花,我心里不由得感叹:只有在陶琉之乡的匠人,才能打造出如此这般有棱有角有性格的盆景!南桂北桂,各有千秋,我们有幸生在大一统的中国,南北融通,生活富足,无论南方还是北国都是我们生活的好地方。
作者简介: 蒋坤,1958年2月生,专科学历,先后任博山美术琉璃科长、厂长、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区长助理。2018年退休,闲暇时喜欢写文章、画画。
壹点号 文学博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