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明天都是小年,祭灶的完整流程要懂,记住3个忌讳,传统别丢
#天南地北大拜年# #小年有哪些传统习俗#
小年祭灶,灶王夸好,上书玉帝,赐你运道。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太一样,通常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要迟一天,通常到腊月二十四才开始过小年,但民俗活动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祭灶”和“扫尘”,这项民俗活动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数千年,表达了大家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实际上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流程,现将传统祭灶的民间传统过程分享给大家。
一、祭灶的时间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腊月二十五。一般是黄昏或者晚上开始举行祭灶仪式。
二、祭灶的方位灶王龛(画像)设置在厨房的北面或东面的正中间,可以是灶王爷一人,也可以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两人。
三、祭灶时的3个忌讳第一按照传统的民俗规矩,是讲究“女不祭灶”的,小年祭灶家里的女士要回避,这和八月十五的“男不拜月”是同一个道理,不要纠结太多,照做即可。
但现在确确实实也有不少女性每年是祭灶的主力,只能说移风易俗,也没什么是可以一成不变的。
第二祭灶时的灶神画像,一定要摆放端正,如果实在不能在墙壁的中间,也要保证灶神画像贴的不斜不歪。
第三租的房子、临时居住的房子、没有厨房的房子是没有灶神的,千万别画蛇添足的去祭灶。
四、祭灶需要的物品1、香火三支,香炉一个。
2、红蜡烛一对。
3、饭碗三只,筷子三双。
4、酒或茶三杯(有比较隆重的会酒、茶、水各三杯)
5、灶糖六个
6、火烧(烧饼)六个
另外根据各地风俗不同,可摆放金银纸元宝,汤圆,饺子、甘蔗、蒜苗、水果等贡品,另外粘贴灶王爷画像的一定要准备一幅新的。#小年有哪些习俗#
五、祭灶的流程1、打扫厨房,沐浴更衣。
2、罗列香炉、红烛、贡品在灶王爷神龛前。
3、黄昏时点燃红烛、三炷香,左手上香,香一定要插直,火头要平,三炷间距不过寸,鞠躬拜三拜,把香插到香炉上,礼请灶君高登宝座,享受祭供。
4、酒献,将杯中酒撒在神龛前地上。
5、祈福,跪拜在灶君神位前,恭敬合十,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讲究的还会宣读疏文。
6、化疏,将旧的灶王爷画像和金银元宝在红烛上点燃,放入盆中焚化,在原位请入新的灶神画像(也有地方风俗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才换上新的灶神像的,根据各地风俗而定)
7、香火圆满,作揖礼拜撤案。
不少地方祭灶的时候也会供奉一些芝麻球,将一道“红薯芝麻球”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红薯芝麻球食材:红薯、糯米粉、白芝麻、糖
1、红薯大火蒸20分钟。去掉皮,放入碗中用勺子压成细腻的红薯泥备用。
2、碗中加入所用红薯三分之一的糯米粉,加入比糯米粉少一半的白糖,拌匀让糖基本融化。
3、和好的红薯泥搓成不变形、外皮光滑的丸子,大小和汤圆差不多大即可。
4、搓好的丸子先蘸一下清水,然后再芝麻粒滚一圈沾满芝麻后备用。
5、锅中烧油,油温5成热即可将红薯芝麻球下锅,中火慢炸,直到炸到红薯丸子有些色泽发深的时候捞出控油即可。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大年初四请灶神回家,聊聊贴灶神的讲究,再讲讲灶王爷的来历
灶神,又叫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其实全名叫做“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是专属于我国汉族的神仙。
今天是大年初四,明离子就来聊聊关于灶王爷的一些事情。
张贴的讲究灶王爷的神像不能说买回来的,要说请回来的,听过那个传统相声的朋友应该不会陌生。
请回来的灶王爷神像要在大年初四贴到厨房,张贴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灶神要贴在西墙上。但是现在的单元楼的西墙不是安装的水池,就是厨灶的所在地,因此,可以将灶王爷贴在蓄水池或者炉灶所在墙的上方,只要保证灶君面朝东即可。
关于年底送灶神的时间,旧时候讲究“官三民四”,也就是说,如果你家是当官的,你可以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如果你是平头老百姓,那就必须得在腊月二十四送灶神。不过现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腊月二十四送灶神。
送灶神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号麦芽糖(这个东西很重要,没有的话用其他糖也行)、金纸,然后口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言毕,将墙上的灶君神像取下来,然后和金纸一起焚烧,整个送神过程就完成了。
这是要用麦芽糖贿赂一下灶神,让他嘴上抹了糖,去玉帝那里多说咱们的好话,有点贿赂的小嫌疑。
灶神的来历作为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神灵,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祭祀灶神的记载。那么,神通广大的灶王爷是怎么来的呢?
一般而言,有三种说法。
1.上古帝王或其后裔说
《事物原会》记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淮南子·泛论篇》:\"炎帝作火而死为灶。\"
这一说法可不简单,我们被世人称作炎黄子孙,按此说法,灶神便是我华夏共祖,炎黄二帝是也。
当然,也有记载称灶神为火神祝融。《周礼》:\"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吕氏春秋·孟秋》\"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
祝融为灶神,在古籍记载中也占有相当大的分量。
这一说法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祭祀灶君的习俗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2.鬼神和精变说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王基家贱妇生一子,堕地便走人灶中。辂曰:\"直宋无忌之妖,将其入灶也。\"
《史记·封禅书》\"宋毋忌\"司马贞索隐:\"《白泽图》:'火之精曰宋无忌。'\"
《荆楚岁时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抟‘字不是’搏‘、’博‘,原本为’抟‘)颊。\"
《驳五经异义》:“祝融为灶,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抟(‘抟’原本,不是’博‘与’搏‘)颊。”
这种说法可以看出,灶神已经可以有了明确的姓名,而且,已经有了灶君实际上是灶君爷爷和灶君奶奶两人的记载。
3.人死变神说
酉阳杂俎·诺皋记》记载,灶神姓张名单,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传说张单是一个负情浪子,因羞见休妻而钻入灶内,成为灶神。
还有一说,古时候有一贪官,生性最馋,每天须找美味食用,百姓不堪其扰。后一位神仙幻变的民女将他掴到锅台上,变成\"灶王\",只能看人家吃美食。
这种说法有点贬低灶君的意思,明离子认为,可信度最低。因为灶神作为人间的纪委书记,怎么可能请负心汉和贪官来当呢?
历史上的灶君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俗语。孔子对其弟子解释“媚于灶”的原因时指出:“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意思是说,这样做不对,做了错事,即使向上天祷告也没什么卵用。
葛洪写的《抱朴子·微旨》说:“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
这个更厉害,意思是说,你一年做了坏事,灶神就在腊月二十四日上天向玉帝告状,按照你罪过大小减你寿命,大罪减少三百天,小罪减少一百天。
所以还是少做坏事为妙。
到了汉代,祭灶神被列为大夫“五祀”之一。
《淮南万毕术》记载:“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
郑玄注《礼记·记法》也说:“(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
灶神在汉朝正式成为督察人间过错,向天帝告状的神了。
到了宋朝,人们开始耍起了“小聪明”,开始贿赂灶神。
范成大《祭灶诗》这么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猪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赤果果的行贿,有钱人家用大鱼大肉贿赂,没钱的老百姓也会在送灶神之前给他嘴上抹上麦芽糖,祈求灶神上天多说好事,吃人嘴短,灶王爷上了天估计也不好意思再说你坏话了。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民俗小故事。
小知识:灶王爷如何贴
有人买灶王爷像时,不问青红皂白买回家就贴上了,这是不对的。灶王像看似一样,其实二个版本,以像下的鸡,狗方向为准。
狗要向外咬,和家中的狗一样以示家中来人,和门外有声音。
鸡要向里叫,不言而喻,是提醒人们天亮该起床了。
这就是灶王爷像中鸡,狗的寓意。
灶王爷是谁,人们对他为何又爱又恨,年底要恭恭敬敬请他升天
我国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又称为小年,也叫灶神节。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灶仪式,以送别在自个儿家里住了一年的灶王爷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来,这家人的言行举止和善恶功过,恳请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下天降吉样”。
(古代的送灶仪式)
送灶神仪式历史悠久,在我国广为流传。每户人家都会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专设灶王爷的神龛,将灶王爷的神像庄重地供奉在神龛正中间,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祭灶仪式一般选择在黄昏的时候举行。先在供桌上摆满全家精心准备的糖瓜、米酒、清水、料豆、秣草等各色供品,再由家长率领着一家老小,恭敬地给灶王爷叩头烧香、诵读祷词。然后, 再虔诚地将“灶王爷” 的神像请下来,并在其嘴上抹上一点糖,或将一块糖投入灶中,谓之“粘灶”,希望灶王爷的“甜嘴”能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 最后把燃尽后的香根和揭下来的神像及草料等一同焚化,将凉水泼在地上,祭灶仪式才宣告结束。
祭灶仪式不仅在民间庄重而神圣,即便是帝王之家,对灶王也是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的。据《清史稿》记载,每年腊月二十三,清朝皇帝都会在坤宁宫举行灶王爷大祭仪式。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会在灶王爷神位前行跪拜之礼,同时供奉各种精美的贡品。
人们为什么对灶王爷这么恭敬?道理很简单,就是害怕得罪了灶王爷,他会在玉帝面前信口胡说,招致玉帝的惩罚。
那么,玉帝会怎样惩罚百姓呢?据晋朝道学家葛洪的记载,玉帝的惩罚是“大者夺纪,小者夺算”。所谓“纪”就是300天,所谓算,就是100天。也就是说,玉帝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减去百姓100天至300天的阳寿,这样的惩罚是老百姓所无法承受的。
(玉皇大帝画像)
那么,灶王爷是谁呢?
灶神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灶王爷”,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专司饮食之神,是我国古代先民信奉的古老神灵之一,也是“一家之主”。
关于灶王爷是谁?民间有很多传说。
传说一,灶王爷是玉皇大帝的女婿。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专门派出王母娘娘下凡,到民间视察民情。哪知道,王母娘娘前脚刚出天宫,小女儿后脚就悄悄地跟了出来,想跟随母亲到人间游玩。玉帝虽然生气,但想到有母女同行,也就放心地由她去了。
不曾想,这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儿在凡间碰到了一个小伙子,虽然他只是一个替人烧火帮灶的长工,但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玉帝的女儿居然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玉帝得知消息后,雷霆大怒,将女儿贬为凡人,诏令永世不得回天庭。
王母娘娘十分可怜女儿,在玉帝面前百般求情,最终唤醒了玉帝的舐犊之情,诏令赐封那个穷小子灶王的职位,掌管天下人的饮食。
(王母娘娘画像)
传说二,灶王爷是个平头百姓。
传说从前有张姓兄弟,哥哥是个泥水匠,特别擅长替人家修建灶头,人送外号“张灶王”。弟弟则沉迷于写诗作画,尤擅画各种人物画,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张灶王”患病去世,整个家族落在了弟弟的肩上。但弟弟从小只会作画,根本无力支撑整个家庭的重担。
这下全家可乱了套,嫂子吵着要分家,眼看一家人即将分崩离析。危急时刻,弟弟想出了一个好点子,他预先画好哥哥生前画像,贴在堂屋墙上,半夜里叫醒家里的所有人,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哥已被玉帝封为灶王爷,回到了家里后,得知家里不和睦,正在闹分家,他准备将情况上报玉帝,等到除夕之夜时,玉帝自会惩罚。
当众人来到堂屋后,在昏暗的灯光下,果然见到了大哥“本人”,众人再也不敢提分家的话,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张灶王”的故事由此传将开来,后来演变为“灶王爷”。
除了民间传说外,在历史典籍中,也有很多关于灶王爷的记载。
先秦时期,《庄子•达生》中就有“灶有髻 ”的记载。西晋时司马彪注说:“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这些记载都清楚地表明,灶王爷是一位身着赤衣、貌似美女的男神。也有史籍说,灶王爷是帝王出身,死后才被封为灶神。《淮南子》有“炎帝作火而死为灶”的记载,《周礼》也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的说法。到了清朝,汪汲葵的《事物原会》认为“黄帝作灶,死为灶神”等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现代化的灶具早已替代了土灶,灶王爷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祭灶仪式更是难得一见了。
(参考资料:《灶王爷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