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从医八字(适合从医的八字命理)

泉州好医生第073篇丨廖聪龙:能医能武,会循经点穴的疗伤高手

闽南网记者 尤燕姿

泉州民间自古有习武之风,而习武者中不乏精通“正骨”之人。医武互通源远流长,既是中医传统,更是中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州自古尚武者,有许多“正骨”疗伤高手隐匿民间和江湖,廖聪龙的父亲廖尚武是其中一个,他是泉州市正骨医院创始人之一,第一任院长。

或许是从小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廖聪龙8岁习武,早早开始学医,在行医30余年里,坚持运用医武结合的理念,帮助许多患者解除筋骨之痛。如今,作为泉州市正骨医院软伤科学科带头人,廖聪龙感恩老一辈留下的宝贵财富,他将继续发扬传承廖氏正骨疗法。

人物名片:廖聪龙,泉州市正骨医院软伤科学科带头人,“泉州正骨疗法”廖氏传承人。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以医武结合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损伤、各种关节扭挫伤、肩周炎、肩袖损伤、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膝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骨质增生、骨折等骨伤科疾病。

出生于医武世家,从小习武学医

关于廖家的故事,感觉像武侠小说。

年间,廖聪龙的爷爷廖波,家住泉州洛溪岭头。他上山砍柴经常看见一位隐居山中的老尼姑,他见老尼姑年迈,行动不便,心生不忍,常常主动帮着老尼姑砍柴、种菜和其他重杂活。不想,这位老尼姑竟是一位隐匿于此的泉州南少林尼姑的徒弟了仰,了仰见他忠厚老实便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廖波,还在临终前将三本少林“秘笈”赠予他,嘱其不要对外提及,只秘密传授一人,故廖尚武的四个哥哥也不知道自己父亲会接骨和武术。

后来,廖波带着儿子廖尚武辗转于泉州和厦门谋生,廖尚武也开始跟着武师们习武学医。廖聪龙回忆,父亲当时在厦门开办过泉义堂,回到泉州后,在东街开设“益安堂”骨伤外科诊所为民治疗疾患,直到1955年政府提倡走集体化道路,在时任泉州市市长王今生、市卫生局局长洪元隆的帮助下组建泉州中医第五联合诊所。

廖聪龙说,自己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在中山路花巷口建院,由于当时条件艰苦,父亲将自家家具与家传吊膏献给了医院,故有“一鼎膏药建医院”的佳话流传至今。

从小廖聪龙就一直跟随父亲习武学医。8岁开始,他跟着父亲每天凌晨起床练武,跟着父亲、母亲去清源山、东岳山挖草药。12岁时,他随父亲到清源山南台寺出诊,看父亲为摔断腿的老和尚接骨。参加工作后,廖聪龙入职泉州市正骨医院中医骨伤科,成立软伤科,廖聪龙潜心于传统手法推伤和接骨。

即便对正骨疗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实践,但廖聪龙仍虚心好学,他曾先后拜庄子深、庄昔荣为师,学习南少林骨伤科及南少林武术,在泉州、龙岩等地拜师学习南少林伤科、南少林太祖拳,不断加深自己南少林医武结合的功底。

廖聪龙展示“霸王开弓”正骨手法

他用循经点穴等手法,治好病人30年顽疾

如今,一走进正骨医院古香古色的软伤科诊室里,就可以看到许多“宝贝”,如正骨前辈们留下的习武兵器、旧药具、手写医书,还有正骨医院的秘制药,诊室里处处透露着一股“侠气”。

科室常常门庭若市,男女老少,好不热闹。廖聪龙的诊位,常常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不过就算候诊的病人再多,对待病人,他始终不疾不徐,态度谦和,从不因病人多问一句而不耐烦,反而会反复耐心沟通,直到患者听懂看懂。对病人的好脾气又耐心,赢得了许多好口碑,病人口口相传,慕名前来的病人络绎不绝。“很多治疗方法都是我父亲、母亲、兄长及众师傅传授的,他们为我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经常说,他不分贵贱地帮助患者,对病人好的医德得以他父母亲与兄长的教导。“医者仁心”,是他的行医之道。

一位奶奶因为经常抱孙子,手腕处时常酸痛,廖聪龙一边循经点穴、用手法按压推拿,一边叮嘱她要如何做康复动作,有时担心患者不明白,他还会教导他们武术康复演示。一位60多岁的渔民,因30年前落下了旧伤,在天气变化的时候,常常腰酸背痛,伤病一旦复发,他就坐立难安。经人介绍,他来到正骨医院,为了根治他的顽疾,廖聪龙用丹凤指推刮等手法,配合用三棱针放淤血,一个多月后便治愈了老人的旧伤。诸如临床门诊中的疑难杂症,如慢性骨髓炎、术后骨延迟黏合等也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

有一天,诊室来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他说自己8个月前做了手术,但骨折的地方一直没长好,到现在还是走不了路,时常酸痛。根据老人的病情,廖聪龙特选药材结合家传药粉等材料,充分搅拌浸泡后制成“南少林正骨骨康膏”,外敷在骨折处,搭配内服“正骨接骨汤”,经过1月治疗后,骨折迟缓愈合取得不错的效果。

廖聪龙在门诊为病人看诊

作为“泉州正骨疗法”廖氏传人,他坚持传承医武结合

先人已去,家风犹存。廖尚武是闽南著名南少林医武结合骨伤专家,也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正骨疗法”廖氏传人,他一生为将廖氏正骨疗法发扬光大呕心沥血。

回忆起父亲,廖聪龙内心充满了敬畏之情。“他常常教导我们兄弟几人,要勤学苦练,救死扶伤,当他诊断出食道癌的时候,仍一直坚持着到医院上班”。

丹凤指推刮法、八卦开胸法、八字推法、平掌推法、霸王开弓、有撑指法、遥控法、旋转法、摸脊法……12种推拿手法,20多种接骨手法,廖聪龙在传承运用家传手法时不断推陈出新,钻研出更多的药剂和手法。家中藏着许多手抄医书,大部分是祖辈留下来的,也有一些是他从医几十年来的记载。

为了南少林伤科的继承及发展,2004年医院成立软伤科,如今专科建设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独特的南少林推伤手法、祖传验方及自制药剂进一步发展,结合针灸、针刀、物理治疗等传统及现代治疗手段,成了一个科教研一体化的优势专科。

说到传承,廖聪龙说自己的儿子廖逸帆毕业于湖南长沙医学院推拿专业,现在正骨医院国医堂工作。从儿子记事起,他便拿医书、药书给儿子看,教他家传的正骨手法。同时,他也将自己所学授予医院的年轻医生。

尽管平日的工作很忙,廖聪龙会用下班的时间,给年轻医生上理论课,或是组织科室的年轻人,到医院的天台上打南少林拳练武。“以前年轻时,我都是凌晨3点起来练武,练到早上7点再去上班。”为了让他们增强指力、臂力等推伤手法的基本功,还让他们结合练习南少林鹤爪功、扭筷功等功法,使他们成为医院新一代“医武结合”的医生。

廖聪龙始终认为医武结合正骨疗法,是中国武术人的智慧,他们将自然与人融会贯通,遵循天人合一,达到了武术与中医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他希望“泉州正骨疗法”廖氏正骨后继有人,能将泉州正骨医武结合疗法继续发扬传承下去。(受访者供图)

廖聪龙带领科室人员练武

八字班群像|当“00后”遇上清华园

今天,38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新生到清华园报到。今年的八字班新生几乎都是“00后”和“准00后”,作为千禧一代,他们中有曾经参加过清华夏令营、冬令营的“老面孔”,早早定下了清华目标;有首次走进清华的新成员,连逛逛校园都是全新的体验;也有成长于此的“小清华”,对这座园子一往情深;当然,还有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面孔,说起清华来,也是如数家珍,倍感亲切。

从今天开始,他们以“八字班”的名义,扎根清华园,展开全新的清华故事——

他们身上的清华味儿

今年的自动化大类新生中,毕业于清华附中的陈嘉雯与清华渊源颇深,父母都毕业于清华自动化系的她在清华园长大,对清华特殊的情结让她的选择毫不犹豫:“清华精神已经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我爱清华!”在陈嘉雯看来,从物理距离上的熟悉转变为清华园真正的主人,她依旧兴奋不已:“在新生骨干营中,我们一起制作班旗、排练节目,共同努力与创造,感觉大家让我对园子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成长在清华园的陈嘉雯

秘鲁籍留学生凯骏在中国学习一年中文后,不仅更加了解中国,也更加喜欢清华。进入清华园学习,他选择计算机学科,源于他对电子学及编程的兴趣,也在自己的关注中更多了解到清华计算机学科的实力。“清华计算机系的同学在超算比赛中表现很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说。

凯骏期待在清华的学习生活

来自澳门的数理大类新生陈嘉仪谈起清华来,对学校发展、科研等各方面也都了解颇多。从前辈和网络等各种途径了解清华的信息,她希望在“集齐五湖四海的小伙伴”的地方,看到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不一样的清华。

坚定目标,向阳前进

“我特别喜欢物理,希望来清华,以更高的竞争力切磋出更多精彩的故事!”这位兴趣专一新生熊阳硕来自台湾地区,在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满分,今年被清华大学数理大类录取。虽然还未进入专业学习,这位“准00后”对物理的学术志趣已经十分笃定,希望在探索宇宙奥秘和探索自身方面一路前行。前几天,他和几位一起从台湾地区考入清华的新生共同走进清华园,并在港澳台本科新生训练中结实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清华人。

兴趣广泛的熊阳硕,期待在清华全面发展

来自西藏的何成青也是筑梦道路上的坚定一员。“我一直想学医,好像天生就对这个专业很有好感。”这名未来8年在医学领域学习的小姑娘,对学业的压力和工作的辛苦都一笑而过:“因为喜欢啊,就没有什么恐惧感。”

喜欢医学的何成青

当然,今年还有更多心怀梦想的学生,通过自强计划来到清华园学习。2000年出生的甘锦生和2001年的李杭龙都在“绿色通道”办妥了入学手续。他们都把认真完成学业、努力继续深造设为明确的目标。“只要足够努力,我相信未来的一切会是好的”,李杭龙说。

期待,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

加入“钱班”的朱笑寒,在工科训练营就与清华结缘。在工科营中,她不仅在能动系激光实验室参访中感受到的科研的社会效益和意义,也在了解清华“双肩挑”传统后,突然找到了自己未来发展更多的可能性。“也许‘双肩挑’会有些累,但却是我目前发现的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她希望在学习与实践中找到自己的最想做的事情。

“我认为文理通识教育很适合自己,很坚定新雅书院这一选择。”说起大类选择,来自浙江的“00后”张楚衣虽然来清华没多久,最大的感受还是亲切:“大家都很有才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相处融洽的同时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张楚衣感受着清华园和同学们的亲切

孙遇晴通过清华大学“香港推荐生计划”获得录取资格,未来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名建筑师。“我希望解决现存的社会问题,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为更多人建造家园,并为文化保育及传承工作出一份力”,她不但为即将展开的大学生活做好了面对困难和实现理想的双重准备,也对清华军训的传统项目“20公里拉练”感到期待。

适应学校,寻找自我,融入集体。

当“00后”遇上清华园,愿他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点亮梦想,定义新的八字班!

文 | 李婧

图 | 李派、苑洁

编辑 | 粽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3/1696086039215569.html
上一篇:合八字能信吗(合八字准吗能信吗)
下一篇:五行八字缺金木(五行八字金木水火土代表什么意思)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