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间加一横,有些时候还是必要的
某医院开药时“1”片写成“7”片,家长以7片的量给孩子服用,导致孩子药物中毒。对此,院方虽然承认“确实写错”,但又辩称“家长应该有常识”。
医院将服药量由1写成7,以“家长应该有常识”来推脱责任,估计难以让人信服。但是,从这件事来看,在有些时候,书写阿拉伯数字7时,中间加一横,确实是必要的。
阿拉伯数字,由印度发明,在传播到阿拉伯之后,再传播到欧洲,迅速流行全世界,成为世界通用数字,因为,阿拉伯数字用起来,确实太方便了。可以说,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阿拉伯数字用起来很方便,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比如,1与7,就容易混淆,当然也会给人修改带来机会。正因为如此,在一些重要的场合,比如银行票据或是借据等,在书写阿拉伯数字之后,还要附加中文数字大写,这个是小学数学的内容,因为写起来有些繁难,容易让小朋友感到恼火。
阿拉伯数字再加中文数字大写,虽然能够保证数字准确无误,但也太麻烦了,日常生活中难以推广。况且,用阿拉伯数字,不就是图方便么,如果还要费劲再来一遍中文数字大写,谁愿意呢?
为了防止1与7搞混淆,有一种办法,就是在7字中间加一横。这种方法,在欧美国家颇为流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新中国成立前接受过教育的人,也有这种书写习惯。
如果是初次看到7中间加一横这种写法,感觉有点怪怪的样子。细想之下,7中间加一横,还真是防止1与7混淆的有效方法。
出自唐诗大气有涵养的男孩名字
人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都是在当时那个时代盛行的中国文学载体。而古诗词由于其诗情画意,意境悠远等特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起名的参考。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有气场的男孩名字,那么不妨来看看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些出自古诗词的男孩名字,每一个都大气非凡,令人心动。
【禹飞】——古时候有一位将军叫禹锡,他的子孙后代便以这个字入名,意为治理。禹、飞二字在现如今都是较为流行的起名用字,搭配起名可谓是十分新潮时尚,寓意极佳。且“禹”在古时是夏朝的第一个王,入男孩名字有功成名就之义。“飞”字为水的车,“禹飞”一名大气十足,意指男孩志向远大。
【望宇】——望宇二字均为宝盖头,入之男孩名字,即表有掌上明珠、内心温润、温文尔雅之意。且二字声调有平仄变化,读来宛转悠扬,非常的好听。其中,“望”字有展望之义,表意男孩志存高远、目光长远;“宇”字指宇宙,取作男孩名字,大气又有涵养。
大气有涵养的名字大全
1、 广陵——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2、 若朝——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3、 明望——宋之问《题大庚岭北驿》:“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4、 冠华——杜甫《梦李白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5、 临洮——王昌龄《塞下曲》:“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6、 广陵——李颀《琴歌》“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7、 于遁——钱起《和张仆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8、 承恩——杜甫《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9、 陇青——陈陶《陇西行四首》“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10、 罗扇——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11、 浔江——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12、 惟楚——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13、 林杳——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4、 沉香——李白《清平调》:“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15、 于遁——钱起《和张仆射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16、 春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7、 惟寻——张九龄《感遇》:“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18、 冠华——杜甫《梦李白二首》:“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19、 越溪——王维《西施咏》:“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20、 临洮——王昌龄《塞下曲》“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21、 度北——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难度,北风江上寒”
22、 晴宜——李白《宴别杜补阙范侍御》“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23、 庭玉——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24、 秦淮——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5、 越溪——王维《西施咏》“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26、 承恩——杜甫《虢国夫人》“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27、 子落——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28、 离言——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澹然离言说,吾悦心自足。”
29、 东林——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北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30、 游慕——张九龄《感遇其四》“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31、 霍姚——李白《胡无人》“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32、 萧疏——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33、 柯如——杜甫《古柏行》“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34、 疏晚——王维《酬郭给事》:“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35、 容安——李白《鞠歌行》“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36、 竟文——李白《感兴其一》“茫昧竟谁测,虚传宋玉文”
37、 意迟——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38、 萧疏——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39、 庭玉——刘禹锡《和乐天春词》:“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40、 昔君——李白《顾况词》“忆昔未嫁君,闻君却”
41、 罗扇——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42、 余时——常建《宿王昌龄隐居》:“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43、 若朝——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44、 东林——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北上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45、 明世——杜甫《赠八处士》:“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46、 向晚——李商隐《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47、 疏晚——王维《酬郭给事》“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48、 惟寻——张九龄《感遇》“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49、 百里——李白《子夜四时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起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往往与诗歌、典故等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唐诗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为男孩起一个出自唐诗的、大气的名字,既能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能体现家长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关注老师专注姓名学文化研究,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坚持不懈深耕,已为众多缘主提供了起名、改名、测名帮助。老师起名追求音形意境地搭配,取名新颖独特、字字唯慎、不落俗常。
家长给女儿取名又出新高度,共8个字56画,网友:考试时该怎么办
在中国,给子女取名一般都会考虑到名字的长度和实际情况。通常情况下,名字会以2个或3个字为主,偶尔会有4个字的名字。但是,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一对90后父母给他们的女儿取名的时候,决定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他们给女儿取了一个8个字的名字,全名叫艾妮娅.艾克然木江,总共有56画。
这个名字并不是来自于新疆或西藏地区,因此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网友质疑这样取名是否考虑到了女儿考试时的困扰,担心女儿会因为写名字而失去宝贵的答题时间。还有人表示,非特殊地区并没有必要取这么长的名字。甚至有人质疑如何上户口。由于争议较大,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做出回应。
原来,这个决定是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维吾尔族人,维吾尔族通常只用名字而不使用姓氏。只有在较大型的考试,如中高考时才需要写全名。此外,孩子的父母透露,这个名字的谐音是“爱你呀”,展现了他们对女儿的深深的爱意。然而,给子女取名并不仅仅只需要考虑名字的长度,还需要考虑实际情况。
当今社会,重名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甚至开始在名字的长度上下功夫,使得四个字的名字越来越普遍。然而,名字不应该只是为了避免重名而存在,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实际情况。比如,在写名字上花费太多时间。
虽然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这还可以接受,但是当进入初高中后,时间变得更加紧张,将时间浪费在写名字上确实不值得。此外,名字太长也不太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因此,家长在给子女取名时,应尽量不要在长度上做文章,三个字的名字就足够了。即使重名了,这也说明这个名字很好,才会有其他人取用。
此外,除了名字的长度,家长在给子女取名时还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尽量不要使用生僻字,因为这些字的使用频率非常低,会给子女的学习和社交带来很多麻烦。其次,要避免出现谐音梗的问题。如今,谐音梗已经被过度使用,普通名字也容易被同学拿来开玩笑,更不要说谐音梗的名字了。
因此,在给子女取名时,应该多思考,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总结一下,这对90后父母给女儿取了一个8个字的名字,虽然乍一看非常难以理解,但在了解背后的原因后,我们发现这个名字是父母对女儿的爱和对实际情况的考虑的产物。而且这个名字并不会对女儿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此,这种取名方式还是值得其他家长学习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好的名字并不在乎长短,而在于寓意。所以,你认为一个有8个字的名字好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免责声明】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部分文章为转载,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古人三九寒天这样记数,画九写九数九,是对春天的美好期盼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数九,这一习俗,最早出自公元550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这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待将九九消寒尽,便是春风入户时”。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这是先由宫中懋勤殿制成待填写的消寒图模板,取“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这九个字都是九画,一共81画;
每年冬至前将之挂于室内,入九后每天填写一笔,写完一字便过一九,九个字都写完则过了“九九”,春天就到了。
除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古人还作了许多这种九画九字的句子,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柔柳轻盈香茗贺春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