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还是吃素?佛教徒的饮食之争揭秘
#佛教##传佛心法,在世如来#
佛教是一种以慈悲为本的宗教,主张不杀生、不伤害一切有情。那么,佛教徒是否可以吃肉呢?这个问题在佛教历史上引起了不少争论和变化。根据史实、研究和传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话题。
佛陀的时代
据《阿含经》等古老的经典记载,佛陀在世时,他和他的弟子们都是乞食生活,每天早上出去托钵,接受人们的供养,然后回到寺院或林中用餐。他们不择食物,不分贵贱,不别好坏,只要是合法的食物,都可以接受。合法的食物包括素食和肉食,但有一些限制条件。佛陀规定,他的弟子们只能吃三净肉或五净肉。
三净肉是指不见、不闻、不疑的肉。不见者,不自眼见为我故杀是畜生;不闻者,不从可信人闻为汝故杀是畜生;不疑者,是中有屠儿,是人慈心,不能夺畜生命。五净肉是在三净肉的基础上,加上鸟残和自死。鸟残是指被鸟类啄食或撕裂的动物尸体;自死是指自然死亡或意外死亡的动物尸体。
佛陀为什么要让他的弟子们吃三净肉或五净肉呢?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和条件所限。佛陀所处的印度地区,气候多变,干旱或洪水时常发生,农作物难以稳定收成,素食供应不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佛陀要顾及他的弟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精神修养。有些弟子由于身体虚弱或疾病缠身,需要吃一些肉类来补充营养和恢复体力;有些弟子由于心性未成熟或执着未断,需要吃一些肉类来满足欲望和平息怨恨。
佛陀对于吃肉并没有绝对地赞成或反对,而是根据因缘利益而灵活处理。他认为吃肉并不一定就是杀生或伤害众生,只要遵守三净肉或五净肉的原则,就可以避免造杀业或沾杀业。他也没有强迫他的弟子们都吃肉或都吃素,而是让他们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方式。
佛陀涅槃后
佛陀涅槃后,佛教逐渐分为大小两乘,即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和北传的大乘佛教。两种佛教在吃肉的问题上有所不同。上座部佛教基本上沿袭了佛陀的教诲,允许弟子们吃三净肉或五净肉,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他们禁止吃十种不净肉,即人肉、马肉、象肉、狗肉、蛇肉、狮子肉、虎肉、豹子肉、熊肉和豺狼肉。这些肉被认为是不洁或有害的,会影响弟子们的身心清净。另外,他们也禁止吃一切现杀的肉,即当场见杀或闻杀或疑杀的肉。这些肉被认为是沾染了杀生的罪恶,会增加弟子们的业障和苦难。
大乘佛教则更加强调吃素的重要性,认为吃素是表现大慈悲和菩萨行的必要条件。他们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潜在的佛或菩萨,都应该受到尊重和爱护。吃肉就是伤害众生,就是断绝佛性,就是违背菩萨愿。他们引用《楞伽经》《涅槃经》《梵网经》等大乘经典,来证明佛陀在世时所允许的三净肉或五净肉,并不是真正的众生肉,而是佛陀以神力所化现的没有命根的假肉。他们认为,佛陀这样做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和因缘,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究竟之说。他们指出,佛陀在涅槃前已经明确禁止了弟子们食用一切肉类,并且预言在未来末法时期,会有一些假冒的僧人或屠夫之子,谤言如来听许食肉,并且自己也食用众生肉,这些人都是恶业所缠,必定堕入地狱。
大乘佛教在中国传播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思想的影响,更加倡导吃素。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荤腥”和“清净”之分,认为荤腥之物会污染身心,影响道德和修行;清净之物则可以净化身心,增进智慧和功德。道教也主张吃素斋戒,以求长生不老和成仙。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推动素食运动的皇帝、僧人和信徒。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502—549)。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和佛教护法。他读了《楞伽经》,深受感动,发愿吃长素,并且以帝王之尊推动全国的素食运动。他下令禁止屠宰和猎杀动物,禁止僧人和信徒食用肉类,甚至连葱、蒜、韭等五辛也不许食用,因为这些食物会刺激欲望或增加烦恼。他还亲自撰写了《止杀偈》《戒杀令》等文书,宣扬素食的理由和好处。他的素食运动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支持,不仅僧人和信徒都吃素,就连一些外道和异教徒也受到感化,放弃了杀生和食肉。从此,中国佛教形成了以素食为特色的传统。
现代的情况
现在的世界,佛教已经传播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各种派别和流派也有了不同的发展和变化。在吃肉的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态度。一般来说,还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坚持吃素的,一类是不拘于吃肉或素的。
坚持吃素的佛教徒,主要是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的汉传佛教徒,以及越南、韩国、日本等地区的部分佛教徒。他们认为,吃素是佛教徒的基本戒律和道德标准,是表现对众生的慈悲和尊重,是减少业障和苦难,是增进智慧和福报,是利益自己和他人的最佳方式。他们引用大乘经典和历代高僧的言论,来证明吃素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他们还结合现代社会的环境和问题,来说明吃素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指出,吃肉不仅会造成动物的痛苦和死亡,还会导致人类的疾病和灾难,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还会加剧社会冲突和道德沦丧。因此,他们呼吁所有的佛教徒和有良知的人们都应该吃素。
不拘于吃肉或素的佛教徒,则主要是印度、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徒,以及西藏、蒙古、不丹等地区的藏传佛教徒。他们认为,吃肉或素并不是佛教徒的根本问题,而是一个次要问题。他们认为,佛陀并没有绝对地禁止弟子们吃肉,而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和因缘而制定了一些规则和原则。
他们认为,只要遵守三净肉或五净肉的条件,就可以吃肉,不会造成杀生或伤害众生的罪过。他们认为,吃肉或素并不影响佛教徒的修行和成就,关键在于心的清净和慈悲。他们认为,佛教徒应该以智慧和悟性为目标,而不是以外在的形式和规矩为拘束。他们还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来说明吃肉或素的难易和必要。他们指出,有些地区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原因,素食难以获得或不足以维持生命,吃肉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或必要的补充。因此,他们不强求所有的佛教徒和有缘的人们都吃素。
和尚不是不吃肉,而是不吃荤,那不吃肉是从谁开始的呢?
#头条创作挑战赛#
游本昌扮演的济公
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里,和尚是不能吃肉的,《西游记》中一心口腹之欲的猪八戒,总在取经路上被师父批评,《活佛济公》中说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济癫和尚,也一向被视为和尚界的荒唐代表。这些影视作品中的和尚角色,无疑佐证了和尚不能吃肉这一点。
但事实上,早期的佛教是允许吃肉的,只不过到了猪八戒和济癫和尚的年代,僧人禁止食肉已经成为了佛家戒律。
一、佛家戒律和尚的戒律之一是不食荤腥。今天的荤通常指鸡鸭鱼这些肉食,但最初并非如此。
“荤”字的偏旁是草字头,可见“荤”本与植物有关。事实上,荤最早的时候音同熏,意思是气味熏人的植物。《本草纲目·菜部》谈到“荤”时,讲“五荤即五辛,为其辛臭昏神伐性也”。其中“道家以韭、薤、蒜、芸薹、胡荽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葱、茖葱为五荤”,大抵都是一些气味浓烈的调味料,和肉类并无干系。佛家认为吃五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所以戒荤食。
至于“腥”,其实和今天的荤更加贴近,指的是鸡鸭鱼肉等肉食。佛教通过“托钵乞食”来修行,托钵乞食的所得具有偶然性,和尚并无挑剔的余地,因此早期的和尚,只强调不杀生,而不禁止吃肉。
不过,早期佛教对和尚所吃的肉有一定要求,必须是“三净肉”。何为三净肉呢?“一我眼不见其杀者,二不闻为我杀者,三无为我而杀之疑者”,即为三净,也就是不在自己面前被杀掉的动物、不是专门为自己杀掉的动物、没有因自己而死的动物,它们的肉就是三净肉。
此外还有“五净肉”,在“三净肉”的基础上增加了“鸟食”和“自死”两项。所谓鸟食,就是弱肉强食下被鸟兽蚕食的动物;所谓自死,就是自然死亡的动物。
而僧人不能吃肉的传统,是从南梁开始的。
二、不吃肉南梁开国皇帝,即梁武帝萧衍。萧衍早年是南齐的臣子,以门荫入仕,官至雍州刺史。后因东昏侯萧宝卷骄奢淫逸,诛杀重臣,萧衍便拥立南康王萧宝融为帝,起兵讨伐萧宝卷,并于永元三年(501年)攻陷南齐国都建康。中兴二年(502年),萧宝融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
年轻时的萧衍可称文韬武略,博古通今,称帝后他也勤于政事,著述繁多,私德上廉洁勤俭,几近无可挑剔,后人认为“历观古帝王艺能博学,罕或有焉”。但这一切赞誉成就,都是他在不沉迷佛教的时候取得的。
萧衍原本儒释道三家并用,但晚年笃信佛教,自称“三宝奴”,甚至置江山于不顾,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舍身”,即为佛法而献身,也有离开俗世,皈依佛门的意思。萧衍分别在大通元年(527年)、中大通元年(529年)、中大同元年(546年)、太清元年(547年),四次到同泰寺出家为僧,满朝公卿每一次都得以上亿的钱将他“奉赎”出来。也因此,萧衍被人称作菩萨皇帝。
天监十六年(517年),萧衍下诏,规定宗庙不仅不能用活的牲畜来祭祀,还不能用干肉和酒类,所有祭祀用品都用蔬果代替。后又援引《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颁布《断酒肉文》,以“佛法寄嘱人王”为辞,即以护法国王的身份,先自为誓,禁绝酒肉。命令“若复饮酒酣肉不如法者,弟子当依王法治问”,表达了他主张蔬食维护戒律的决心。
萧衍撰写《断酒肉文》后,举办了千余人大进行唱讲,并当众宣誓,会后有僧尼不服禁绝酒肉这件事,以“律中无断肉事及忏悔食肉法”为依据,对萧衍进行反驳。为了制服这些僧尼,萧衍又进行了一次御前会议。
这次御前会议由他亲自发问,由庄严寺法超、奉诚寺僧辩、光宅寺宝度三位大僧人主讲,三位僧人遵照梁武帝的旨意,给出了僧尼必须禁绝酒肉的结论。从此以后,南梁僧尼断肉成为传统。但在北方地区,依然允许僧人吃肉。
直到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周武帝宇文邕令儒释道三教进行了大规模的论辩,后又以“三不净”为由裁撤佛教,进行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三不净”,即佛主释迦牟尼娶妻生子不净、僧人食肉不净、佛教徒各法派互相攻击不净。
北方僧人遭逢大难之后,开始主动改变自己,修改佛门戒律,将僧人不得吃肉添入其中。此后在中原的广大地区,僧人不吃肉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作为佛家戒律一直流传至今。
三、吃肉的和尚中原大地汉传佛教的和尚因梁武帝萧衍一纸诏令,从此茹素,但在中原之外的广大地区,诸如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和尚,虽然不主张杀生,但也不要求纯素。
南传佛教,也即上座部佛教,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老挝,以及南亚的斯里兰卡。南传佛教继承了僧人化缘的传统,或是由僧人托钵乞食,或是由附近人家轮流送饭,出家人对所得的食物不能挑剔,因此所得食物随缘而食,并无禁止食肉的规定。
藏传佛教,也即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广泛分布于中国藏族和蒙古族聚居区,以及蒙古、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的锡金邦、喜马偕尔邦等地。藏传佛教因教徒所处的地理位置特殊,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严酷,又有严寒、冻土等因素影响,适宜生长的作物少之又少,因此日常生活中不禁荤食。但在特定的时间、场合,如修、药师法时,仍然要求身口不得有异味,不得食肉。
日本的佛教传自中国,最初也是不吃肉的,但平安时期,日本佛教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教派——净土真宗,净土真宗主张“肉食妻带”,即和尚可以吃肉和娶妻,但在当时,这种流派只是佛教的小小分支。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明治政府为削弱佛教的影响力,规定僧人可以自己决定娶妻、吃肉和蓄发,国家不把僧侣当作特殊群体对待,自此日本佛教的僧人不必茹素,日本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佛教文化。
需要知道的是,不同流派的佛教虽然对吃肉一事持有不同的态度,但对吃肉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褒扬,且无论是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对汉传佛教不吃肉的行为习惯,都表达了正面的态度,认为不食肉是虔诚修行的一种表现。此外,佛教对弟子为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杀生食肉的行为,也是绝对禁止的。
文史君说汉传佛教僧尼吃素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其真正贯彻与普及以梁武帝萧衍《断酒肉文》的颁布为标志,而汉传佛教未辐射到的地区,也因当地特殊的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产生了独特的佛教文化,对吃肉一事,也有着不同的态度。
参考文献熊远涛:《佛教僧尼断肉浅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夏德美:《论梁武帝的<断酒肉文>与佛教中国化》,《烟台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春风小卷)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
信了佛以后到底能否吃肉?佛教如何看待饮食?这里统一回答一下。
佛教与吃肉的基本原则信仰佛教后是否可以吃肉是一个常见的疑问。佛教教义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原则。在这一章节,我们将探讨佛教对吃肉的基本立场以及相关的教义。
佛教的核心教义强调生命的尊重和慈悲心。佛陀时代允许吃肉,但有一些条件限制。这些条件包括三净肉和五净肉的概念。三净肉要求不亲眼看见动物被杀、不亲耳听见杀声、不是为了自己而杀。五净肉包括自然死亡的动物和鸟兽吃剩的食物。这些规定旨在减少对生命的伤害和促进慈悲心的培养。
特殊情况下,比丘(出家僧侣)得病或受伤时可以吃肉来恢复健康。这是因为佛陀关心比丘的健康和生存,而在某些情况下,吃肉可能是唯一的恢复健康的选择。
地域和宗派的差异在不同地区和宗派,对吃肉的看法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反映了文化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藏地,由于物资匮乏,僧侣可以食用风干或腌制的肉,但不可食用新鲜杀宰的肉。这种做法符合佛教的三净和五净要求,同时满足了当地环境的需要。此外,佛教规定不可食用人肉和某些动物的肉,这些规定在藏地也得到了遵守。
不同的佛教宗派也对吃肉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禅宗在中国较为流行,禅宗相对不强调形式主义,因此在家居士(未出家的信徒)有更多选择吃肉。然而,出家僧侣应避免吃肉,因为这涉及杀生,与慈悲心相悖。
佛陀与提婆达多之争完全素食主义最早由提婆达多提出,但这并不是佛陀的硬性要求,而是提婆达多的策略,旨在吸引更多信徒。然而,提婆达多也多次试图对佛陀采取敌对行动,因此他的动机受到质疑。
提婆达多的提议引发了一场关于吃肉和慈悲心的辩论。佛陀强调内心的慈悲和善良更重要,而食物本身并不是决定是否能够成就佛法的关键因素。这一争论反映了佛教内部对于教义的解释和强调的不同。
科学角度和健康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消化系统并不适合大量肉类食品,容易导致健康问题。过多的肉类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健康饮食,少荤多素,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与佛教教义中强调的慈悲心和生命尊重是一致的。
结论与个人修行总结而言,佛教允许吃肉,但有一系列规定和条件。吃素可以培养慈悲心,但不是必须的条件,吃肉与否不决定是否能够成就佛法。每个人的修行道路都有差异,不必过于执着于吃肉与否。最重要的是,要将慈悲和善良融入日常生活,尊重生命,关心健康,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灵性觉悟。信仰佛教的人们应该在个人修行中审慎考虑吃肉的问题,但也不必因此而感到过分焦虑。佛法强调内心的平和与慈悲胜于外在的仪式和规定,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牢记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