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符图片(万字符图片大全)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万字符图片(万字符图片大全)

德国考古爱好者发现千年古文物,上面的万字符却成为纳粹的党标

1945年5月,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及由盟国占领后,盟国管制理事会第2号法令将纳粹党解散及宣布其为非法,其领导者被逮捕并在纽伦堡审判上被宣判犯有危害人类罪。

纳粹党党旗中的万字符也随之被禁止,但这个万字符最早是起源于佛教的标志,寓意着美好与和平。可讽刺的是到了纳粹这里,变成了极端与破坏。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考古挖出来的万恶之源

1871年,德国考古爱好者施利曼来到了位于土耳其的爱琴海海岸特洛伊古城,对于从小就沉迷《荷马史诗》并以特洛伊城为梦想古城的他来说,这次考古不仅满足了他儿时的好奇心,也让他对于特洛伊城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一鸣惊人。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这一铲子下去,挖出了影响着之后的历史文物:在他发掘出土几千年历史内各阶段的古城陶瓷雕塑文物中,至少有1800件刻有大致类似日后纳粹党万字符的“卐”字图案。

而且诸多考古文物中有一本古籍,里面讲述了雅利安人侵占北印度的历史,其中充斥着大量种族主义的语言,像是“有色人种生而卑劣”,“雅利安白人生而高贵”这些历史上早期种姓思想。

施利曼的这些发现传回德国,然后公知们翻开古文记载追踪溯源,发现雅利安种族可追溯到当代德国。虽然之后被学术打脸,但是谣言已经传出去了,以当时德国精神小伙们的固执程度,这个谣跑断腿也辟不完。

于是白人优越思想让德国的年轻人树立起民族自信心,而一起被发现的万字符也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标志,吊坠、商场logo纷纷从中吸取灵感以迎合新潮流。

如果只是单纯地树立民族自信心的话,这只是一个很常规的流行符号。直到后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赋予它本不属于它的故事起源,将它变成万恶之源,而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是臭名昭著的纳粹党。

纳粹万字符

众所周知,纳粹党是上个世纪历史中人类绕不开的噩梦。纳粹党于二十世纪初在德国兴起,是德国工人的一种党派,全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德文缩写为Nazi,中文就按此音译为“纳粹”。

纳粹党全称中的国家和社会德文首字母都是S,两个S交错重叠成“卐”字符,再加上“卐”字符流行代表的民族优越感,纳粹党首在1920年将右旋万字符卐定为纳粹党的标志。

艺术生出身的,对万字符做了些“微操”改成了纳粹党旗:党旗以红为底色,中心部突出白色圆圈,圆圈内是一个黑色的倾斜45度的万字符。

而且之后他还写了本自传《我的奋斗》,在书中介绍过该标志的含义: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不得不说,要不是他后来干的那些事,这个党旗设计得还挺好看。

实际上却干着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对内专制、、暴力,对外扩张、侵略等勾当。共超过600 万犹太人、1000万斯拉夫人及各种各样的其他人,犯下二战中最大的战争罪行。

万字符麻木的德国民众?

顺便提一下,当时德国民众却对此符号并不反感,一方面是一战签订屈辱的《凡尔赛条约》国民对于“复兴德意志”的理解出现了一些鬼才级理解,最后演变成病态的民族主义,加上之前万字符流行的含义,德国老百姓对于万字符的看法是正面宣传的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德国民众吃苦耐劳的传统buff,对外重拳出击的纳粹对本国有日耳曼血统的民众还是比较和蔼可亲的,反观之前他们的勤劳能干换来的是犹太资本家的大缺大德和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分化。他们本能地相信:犹太人的嘴,骗人的鬼。对于等一致认为是其他国家的舆论污蔑。

碰瓷佛教的万字符?

万字符符早在公元前4000-10000年前就已出现,不过是分顺时针和逆时针的,逆时针倾斜45度角的万字符后来被改为纳粹党标,顺时针的正万字符本是印度教的标志,在佛教里面,这个符号是金色的一些人认为在佛祖入葬时,其胸部烙有一个这种符号,称为“心印”。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同时在佛家修炼文化中,万字符也代表佛的层次。

而这个符号也是有文字溯源的,原文源自梵语的“SVASTIKA”,代表幸福和好运,公元前1000年,万字符就从印度经波斯、小亚细亚 (亚洲西部)到希腊波斯等国。唐朝时传入中国,武则天将这个符号的读音定为“wan”(四声),于是我们也叫它万字符。

本来都是万字符,一个寓意着美好,一个则带有传统人种主义,被利用成了侵略扩张,疯狂的代名词。一念神魔,一种文化传入一个新的国家或民族地区时, 极端的人利用其来鼓吹国家正义,煽动被所谓的“正义”所迷惑的人民群众,成为极端者的帮凶。

二战后全世界都在审判纳粹的罪行,纳粹符号被禁止,之后的德国及欧洲各国纷纷弃用了和万字符有关的一切符号,德国甚至出台法律禁止在公开场合出现和纳粹万字符有关的“Z”标志。

历史不应该被忘记,现在每年有日本官员去参拜靖国神厕我们就会对其进行谴责。错了就是错了,我们谴责的是他们作为国家的代领人,歪曲历史不愿正面错误的态度。

而新世代的我们看待历史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让千百年年前那些极端者做过的事,留下的文字,成为今天误入歧途的“启蒙”。

前辈们用鲜血换来今天的美好,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和守护。

古宅老屋 沧桑物语(图)

在赣鄱大地的文化坐标上,在千百年的历史积淀中, 一大批开基久远、风景秀美、人文气息浓郁的古村落,栖息在江西的山山水水之间。在古村落里,一座座饱经沧桑的古宅老屋,静守在时光深处,像先人散落的神秘文化符号,等待人们去解读与揭秘。

广丰王家大屋与黎川洲湖船屋,就是江西遗存至今的古宅老屋的杰出代表。有趣的是,两者虽然相隔数百公里,却同处与外省接壤的深山古村,房屋的主人同是亦商亦官,房屋的布局也都是108间。然而,两者在建筑风格和形制上,有着巨大差别,这不仅彰显了江西古建文化的多样性,也是赣鄱文化底蕴深厚的鲜活见证。

黎川洲湖船屋(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广丰王家大屋内气势恢宏的天井 本报记者毛江凡摄

沧桑厚重的浩大民宅

——十都王家大屋

1

王德建站在王家大屋的院子里,天空中飘着细雨。偌大的天井围成一个“口”字,雨珠顺着屋檐滑落,轻敲着青石板上的青苔,青苔潮湿而晶莹。

空气中,弥漫着王德建无比熟悉的气息。

这是戊戌年的年末。作为广丰区文广新局分管文物保护的副局长,王德建常常带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此参观、考察。对王家大屋的熟知程度,不仅仅因为他的职业身份使然,更因为他是这座古老房子里土生土长的伢儿——他曾在这座老屋里生活居住了18年。

凑巧的是,在王德建带着记者到王家大屋采访的当天,王家大屋所在的十都村,刚刚获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称号。

藏在僻静深山中的一座古民宅,有着怎样的建筑奇观与传奇故事,让人们为之聚焦?

2

王家大屋,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广丰区嵩峰乡十都村,这里东连浙江江山市、南接福建浦城县。村庄美丽而又古老,直至今日,村里依然保存着100多幢明、清古建筑。

在这些老建筑里,王家大屋无疑是最受瞩目者。

据《王氏世谱》记载,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因战乱从河北大名府成安县迁至浙江江山,后移居广丰十都。大约在清乾隆三十四年(即公元1769年),十都王氏始祖王裔辉之孙、王国翰之子王集贤(生于1746年,卒于1804年,职授州司马,钦授儒林郎,从六品),与其父始建此屋,因而得名王家大屋。

走进王家大屋,其建筑规模之浩大让人叹为观止。大屋占地40多亩,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房间108间,天井36口,鱼池4个。大屋两侧设有望月楼、鸡舍间、大菜园和500平方米四合院式的驿站,屋外引入清澈的溪水绕屋而过,厅、堂、弄、室、廊、楼、院布局错落有致,在240多年的风雨飘摇中依然卓尔不群,无论建筑规模、还是等级,都可以称得上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难怪文物考古专家称,十都大屋是目前江西省遗存规模浩大的古民宅之一。

在建筑格局上,王家大屋沿中轴线由南至北布置书厅、前天井、官厅(又名四合厅)、后天井及正厅,两侧对称布置18间厢房。正厅及主人居室装饰精美,书厅、官厅用材硕大,其官厅为三堂二横府第式,这也是主人为了体现对招待的达官贵人的尊重,而特意设置的。

“官厅虽面积不大,但四周都设有门窗,中间摆放八仙桌,主客无论在哪个方位坐下,只要打开主客对面的门窗,关上其余门窗,主客所坐的位置自然就是上座,可以省去主客礼让的麻烦。官厅的门窗设计也极具特色,雕花的窗户上装有木板,可以自由控制,打开通风、关闭保暖,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样的设计真可谓独具匠心。”王德建感叹道。

从建筑构造来看,王家大屋以浙派豪华兼实用为大宗,以徽派精雕细作为主流,以赣派结构布局独特、内饰细腻见长,兼顾闽派宽敞、简朴、实用,构成四风合一的独特建筑特点。并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满足了内在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充分体现了官宦门第的威严和宗法礼制的规整。

大屋最出彩之处,在于整栋房子没有用一个钉子。横梁与横梁、廊柱与廊柱、斗拱与斗拱之间千回百转,全是榫卯结构。据说大屋有一个主榫卯将整座大屋串接在一起,只要卸下这个主榫卯,整座大屋的梁、柱、斗拱就可依次分解开来,可至今没有人找到这个主榫卯。

由此可见,大屋当时建造者的良苦用心与极尽精巧。

更让人称奇的是,大屋檐廊相接,楼宇相通,无论你去哪,都跑不出那屋屋相连的天井。住在这里,你就会真正体会什么叫“晴不曝日,雨不湿鞋”。看屋内小小的天井,其作用却很大。四面的雨水顺檐而下,流入天井四周的下水道中,这既解决了雨水的问题,又契合了中国人聚财的风水观,不仅解决了采光、通风,而且通过地下管道,构成了高效的排水系统。

历史上,十都大屋曾遭受过无数次洪灾,但大屋藏而不露的地下排水设施却从未堵塞成灾过,个中机巧令人叫绝,可谓匠心独运。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姚赯教授多次考察十都大屋,他满怀深情回忆:“当年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光祖教授坐在官厅,直望官厅顶上阁楼的设计,思考良久。当来到大屋驿站时,久久不愿离开。”吴光祖教授给予了十都大屋高度评价,认为“十都大屋的每栋建筑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弥足珍贵”。

3

岁月不居,时光荏苒。如今,居住在大屋里的王学海、王之强、王子福、王子龙、王全炉等都是王集贤第七代或第八代孙。而大屋也经历了从繁华富丽到日渐衰微的轨迹,如今后堂门、鸡舍间、大菜园等多处建筑,已先后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这几年,我们先后投入了500多万元,对大屋进行恢复性保护维修,维修质量受到省市专家组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广丰县博物馆馆长张云岚说,王家大屋也因其建筑物的历史艺术价值,于近期被纳入江西省第六批重点文保名单。

富贵如浮云,早已消散在历史长河中。而十都王家大屋书写的传奇,已被深深铭记!

造型奇特的神秘古宅

——洲湖船屋

1

进黎川县华山镇洲湖村的村口,刘平良有点神秘地拉住了记者。

“你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发现?”

果不其然。顺着视线,在左边前方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上,有个巴掌大小的圆形印记,中间刻着一个奇怪的符号“卍”,虽经岁月洗涤,仍清晰可辨。

“这是万字符,最多的时候,这样的符号在村里面达60多处。青石板路上、石质窗棂上、青砖墙壁上,稍加留意,就能看到。就是这些符号,最终会把你引向村中心一座神奇的大屋——洲湖船屋(当地人又称‘大夫第’)。”刘平良说,这种原本通常出现在佛教寺庙里表示慈悲吉祥、普度众生之意的图案,在他们当地的传说中,却是“天地会”(洪门)秘密联络的标志,看到这个符号,就表示到了自家的地盘。

今年55岁的刘平良,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不少,长得身材清瘦,一双眼睛却异常光亮。作为洲湖船屋的讲解员,2001年洲湖船屋被发现时,他就开始致力于宣传、推介、收集、研究船形古宅及洪门文化,还常常给外国友人讲解。

2

洲湖船屋位于闽赣古驿道要冲牛田的洲湖村的中心,处黎川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船屋始建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竣工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历时三年,至今有170余年历史,据称当时共花费白银200万两,是一幢具有江南特色的复合式砖木结构的豪宅。

从船屋侧面的北山南瞰,只见这座气势宏伟的灰色船形古宅如同一艘坚实的航母,逆水向东驶,船屋周围有数座古屋,这些古屋像簇拥着航母的护卫舰、驱逐舰,与船屋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落,“船屋”因而得名。

相传船屋主人黄平安,号惠尤公,凭着精明勤劳,从贩卖皮油(乌枸子油,用于乡村作坊生产蜡烛)起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里,迅速发展为一名在黎川和光泽、福州、台湾等地有20多家当铺、富比王侯的巨商大贾。为夸富乡里,同时也为在家乡置办一份永久产业,便请来风水先生,在四面环山、形似“女人肚兜”的洲湖村,以巨款购得“脐眼”这一风水宝地,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豪宅。

船屋坐西朝东,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共108间。记者一行走近船屋,立即被其造型奇特、规模宏大之气场震撼。从“船头”吹鼓楼下的头门进入船屋,一个足有800平方米、鹅卵石铺砌的大院赫然出现眼前,院内照壁高大,壁檐星斗装饰,虽历百年风雨,漆彩却鲜艳如新。二门大方气派,宅内天井开阔,厅堂宽敞明亮,门窗勾花烫金,梁椽处处浮雕,连燕子巢都雕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细观之下,厅堂依次分为神堂、上厅、中厅、下厅、廊厅等5个单元构架,其间有3条过道走廊和3层天井厢房贯通连接。宅内雕梁画栋,壁彩照人,显得富丽堂皇。虽说没有宅内花园、楼台亭阁,但廊道相通,错落有致,30多个大小天井通风采光,风水砖墙间立其中,排水系统设计科学,100多年水火无忧,冬暖夏凉。

至于为何将房子建得像条船,有人说可能与主人经常漂洋过海从商有关,他祈盼一帆风顺,商海不沉。另有一说,黄平安是反清复明组织——洪门帮的在帮先生,负责联络会党和筹措资金,在建昌、黎川、福州、厦门、台湾等地,以黎川乡党身份,以贩运木材、私盐为名,进行反清复明斗争。孰是孰非,各有见解。而黄平安的后人黄三生曾任洪门堂主,并于1903年封先生为“金棍”,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建昌洪门光辉的一页,这却是有据可查的。

寻访中记者留意到,船屋内所有砌干墙的砖块,均由田泥包裹小卵石特制,隔温性能良好,砖墙用糯米饭掺和石灰垒砌,坚固无比。内墙经多道工序粉刷,据说,当年若以面颊揩拭,都会觉得滑润无比。整个建筑用材精致,做工考究,充分体现了当时的建造技术。船屋穿越历史风尘与百年沧桑至今屹立不倒,保存完好,与当时高超的建造水平不无关系。

3

在专家的眼里,洲湖船屋的建筑设计理念,还显示了古代建筑工匠的另一种智慧。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管太阳与林子瑜两位教授,曾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测量工具,对洲湖村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及船形屋进行观测和研究后解释说:“船屋的头尾走向为北西333度,海拔高度250米;而洲湖村坐落在一个小型的河谷洼地之中,洼地面积约20公顷,东西北三面环山,两侧山体在洲湖村北面合二为一,构成船形地貌景观。其指向为西北方向,船屋走向为333度,与此方向一致。”

由此可见,船屋的走向与自然地貌十分协调,顺应了山谷中空气流动的方向,而其内部各厅堂取坐东朝西向,又有利于充分采纳阳光。此种设计,体现出古人取法自然、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

如今,洲湖船屋早已经名声在外,以洲湖船屋及一批古建筑遗存为依托,洲湖村打造了一个有模有样的风景区,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历史古村)和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晋升为江西省乡村旅游4景区。2018年,洲湖船屋游客量超过十万人次。

此心安处是吾乡。刘平良,这个洲湖船屋土生土长的汉子,不仅见证了家乡土地上的这座老屋的时代变迁,更深知文化遗产就是割舍不下的根和魂,需要好好地传承与弘扬。如今,为了挖掘船屋历史,讲好船屋故事,他又开始忙碌起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2/1697199023350436.html
上一篇:五净肉(五净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爱情心理测试题(爱情心理测试题及答案简洁)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