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丧(吊丧通知短信)

上门吊丧,磕头行礼有哪些讲究?

奠礼,人虽小行大礼

吊丧是一种人情,更是一种礼仪。丧事操办就是一系列礼仪活动的实施过程。丧事活动中,磕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的行礼方式。但磕头肯定是有讲究的,吊丧人如何磕头更是有许多规矩要求的。礼仪是有一套完整动作组成的,趴到就磕头是不规范的,不讲究的,也是不符合礼法精神的。

那么,上门吊丧,吊丧人磕头行礼有哪些要求和讲究?我们讨论一下,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整衣

丧礼是最为庄重肃穆的,所以衣着必须完整整齐。不能敞怀,不能露体。衣服不能有较大的破损,不能有明显的大面积污垢。不能穿背心、坎肩、吊带,不能穿拖鞋(可以打赤脚),等等。所以,在行礼之前,纽扣要扣齐,拉链要拉好。挽袖子、挽裤腿的,要理直理平。

即便穿戴整齐,在行礼前,也要顿顿衣襟,整整衣领,理理衣袖,掸掸身体。挺胸、抬头、提臀。以示尊敬。

2、正位

所谓正位,就上前到行礼位。礼仪是最强调位置和位次的。任何一种礼仪,行礼人都是有特定行礼位置和位次要求的。礼是什么?就是规矩,就是讲究,就是位次。

正常情况下,吊丧人行礼都是有特定位置的。或在灵堂,或者灵棚等特定行礼地方,主家都会在行礼位置放上诸如、草甸、絮包等设施,辅助行礼人行礼。这就是行礼位。

一般来说,行礼人应该到行礼位磕头行礼。

3、免冠(脱帽)

行礼前,必须把帽子脱掉。行鞠躬礼的,可以将帽子端在胸前;行叩首磕头礼的,可以就近放在自己身边。丧礼崇右,一般放在右边。

中国历史上,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4000多年,“冠”一直都是人身份的标志。一般老百姓没资格戴帽子,用黑头巾裹头,所以叫“黔首”。古典时期,即明清及以前,“冠礼”是人生的大礼。人必须行“冠礼”,才算成年人。一个人不行冠礼,不算大人,即不能结婚。

免冠的意思是去身份,即去除自己的特定身份,表示对行礼对象的尊重。再者,头上有帽子,行礼也不方便,也是实际生活需要。

4、行揖礼

“揖”就是作揖,胸前行揖叫揖或小揖,伸臂振臂行揖叫长揖。行叩首磕头礼的,可以在行礼位先行揖礼,然后再行叩首磕头礼。

不行揖礼直接磕头的,也行。

5、先下右膝

丧事下跪行礼,以先下右膝为尊。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规定,从来没有变化。正史礼志白纸黑字写着的,典籍文本资料是明确清晰的。

生活中,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不适用于丧礼。永远记住:丧礼和军礼,都是以右为尊,中国历史几千年,一直是这样,现在也是。

6、磕头三下即可

不管是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三”都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表示第三,二是表示多次或多。老子《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左传--曹刿论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都是表示多次或多的意思。

就是说,磕头磕三下,表示多次,礼仪的意思就尽到了。你一定要多磕,随你,“三拜九叩”“九揖九叩”“二十四点”“满天星”等,多少都行。

实际生活中,有“神三鬼四”等说法,传承有误,不可信。

7、起身正立后离开

相对规范的礼仪操作是:磕头完成后,行礼人起身,正立,鞠躬,离开。切忌磕头后爬起来就走,显得太过随意,不够庄重,也就是不够尊敬和讲究。

礼仪是什么?就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你尊重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礼仪特别讲究形式,甚至说礼仪的形式大于内容。所以,上门吊丧,磕头行礼不要太过随意,还是以按规矩操作为宜。

如何区分“吊丧”和“奔丧”?两者是一回事吗?平时生活不妨留意

有人说,时间是高等生物施加在人类身上的一道枷锁,没有人能逃过时间的审判,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历生老病死。

自古以来,生和死就是人类最重视的两件大事,在这两件事上,古今的人们都不敢马虎,一定要用最隆重的仪式去面对,这样才能显示出对生或者死的敬畏。

我们国家历来就是礼仪之邦,早在商周时期,礼法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约定俗成的制度,而后“五礼”形成,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和宾礼等。

这些礼制,成为了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要遵照礼法的规矩办事。丧礼属于凶礼的一个分支,这是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千百年来,丧礼的仪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很多细节上都和古代有所区别,不过唯一不变的是仪式的隆重和肃穆。

丧礼的讲究也不少,比如人们常说的“奔丧”和“吊丧”,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并不一样,两者有3点不同,用错了可能会让人笑话。

一、“吊丧”与“奔丧”的区别

从大体上来看,吊丧与奔丧这两个词,都是表示对逝者的追悼,都与我们说的“白事”有关,而且也都是丧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过汉语讲究用词严谨,哪怕只有一字之差,这俩词的意思可能也会千差万别。

“吊丧”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与逝者或者逝者家属有关系、交往较好的人前去祭奠逝者,或者慰问家属的行为。

比如收到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以客人的身份去参加葬礼,那么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行为就是吊丧。吊丧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灵堂吊唁或者参加追悼会。

简单来说,去吊丧的人一定是客人,“奔丧”则恰好相反。在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中有一句话就提到了,“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所以奔丧其实重点,更在于“奔”字,一般指自己的至亲去世了,要从外地赶回家办丧事,这时候才用“奔丧”这个说法。所以与吊丧相反,奔丧的人一定是办事的主人家。

二、“吊丧”与“奔丧”的讲究

丧礼是“五礼”中凶礼的一种,整个过程比较讲究,规矩也很多。人常言逝者为大,所以不论逝者生前贫贱或者富贵、善良或者凶恶,逝去之后都应当得到生人的悼念。

当然,因为“吊丧”和“奔丧”存在本质区别,所以在丧礼上,这两种行为也颇有讲究。

《礼记》中记载,“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意思是吊丧的具体动作,要看自己与主人家的关系而定,如果与逝者有交情而与其家属无交情,那就只哀悼不慰问;

如果与逝者家属有交情但与逝者无交情,那就只慰问不哀悼,所以在吊丧这件事上,其实还掺杂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要视情况而定。

“奔丧”这种行为,作为办白事的主人家的义务,也是有一系列规矩的。因为人的生活比较复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境,所以亲属逝世后,在外地的家人有时候并不能立刻回家奔丧。

像有些人马上面临生产、不宜出行,还有些是本身也有疾病,不便出行的,这种情况就不用亲自回家奔丧了,可以往家里寄点东西代替自己。

不过在比较封建的古代,奔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怕是在外做大官的人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回家披麻戴孝,否则就是不孝顺的表现,朝廷是可以以此来免职的。

当然,有些身居要职的人比如朝廷的重臣、边疆的军官,是可以不奔丧的,这只是一小部分特殊情况。由此可见,从古始,我们的祖先就很看重丧葬之事。

三、“吊丧”与“奔丧”的规矩

在丧礼上,无论是参与吊丧的客人还是奔丧回来的主人,都要遵守规矩。首先丧礼是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不可以随意谈笑风生。

尤其对于前去吊丧的客人来说,一定要顾及到主人家的情绪,不管与逝者的交情如何,都应该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吊唁。

着装应当朴素、不能花里胡哨的,否则主人家没面子,也会让人觉得自己没教养。对于奔丧回来的主人家来说,在丧礼上更应该注意礼数,不能让前来追悼逝者的客人觉得不舒服。

从传统的习俗来看,当吊丧的客人对着逝者鞠躬之后,家属应该立即磕头还礼。当然,如果对方是平辈或者晚辈,就可以省去这个环节。

结语

如此看来,吊丧与奔丧这两种行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大家一定要看场合应用,避免误会与尴尬。

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幅员辽阔,所以在地域和民族上难免会有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在面对丧礼这样的事情时,不仅要遵从古训,更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考量自己的言行。

宋庆龄逝世,邀宋美龄回国奔丧,她回复:骨肉虽亲,大道为重

标题: 姐妹情深?宋庆龄和宋美龄两姐妹的不解之缘

中国历史上的宋氏家族,作为一个豪门望族,在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宋庆龄和宋美龄作为宋氏家族中的知名女性,分别是的妻子和的妻子,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然而,这对姐妹的关系却是一段复杂的故事。

宋庆龄先生患上白血病后,尽管经历了病痛的折磨,她对于人生的死亡却抱有乐观态度。她在给小妹宋美龄的信中表示希望能见到最后一面,但遗憾的是宋美龄并没有回应这一请求。甚至在宋庆龄去世后,宋美龄也没有参加姐姐的葬礼,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这让人们不禁思考,这对姐妹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她们的关系如此疏远。

姐妹从小生活在一起,一同留学美国,本应有着浓厚的姐妹情谊。然而,成年后她们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追求不同的政治目标,导致彼此渐行渐远。宋庆龄秉持着的遗志,致力于革命事业,而宋美龄则支持的。这两个政治追求的差异成为她们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是这种不同的政治立场让姐妹情谊变得如此脆弱。

在早期,宋庆龄就坚持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对发动的表示谴责。而宋美龄则力图说服姐姐改变政治立场,但她的努力却未能得到成功。由于姐姐的坚定和拒绝,宋庆龄不得不暂时离开国内,前往苏联暂时归隐。

然而,姐妹关系的裂痕并未因此结束。宋美龄选择嫁给后,标志着她在政治立场上与姐姐完全分道扬镳。即便如此,宋庆龄在公开场合仍不畏惧地发表对的谴责,这引起了的愤怒。在的鼓动下,甚至出现了刺杀宋庆龄的念头。然而,最终这一行动未能实施,选择放弃刺杀,因为事情曝光可能会对他的政治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时局的变化,两姐妹的分歧日益明显,且变得无法弥合。尽管宋美龄心中对姐姐有着姐妹之情,但在的外交和内政上,她却是的坚定支持者。这导致姐妹关系无法修复,甚至连姐姐患病的消息,宋美龄也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最终,宋庆龄去世时,宋美龄仍然选择不参加姐姐的葬礼。

或许宋美龄对二姐其实也并非毫不在乎,但由于不愿否定自己过去的选择,她无法跨越政治立场的鸿沟,错失了和姐姐见面的机会。这成为她人生中的一大遗憾。

姐妹情谊的疏远在宋庆龄和宋美龄身上得到了体现。尽管他们拥有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但由于政治立场的差异,这份亲情被撕裂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然而,这并不能完全归咎于两个人,历史的进程和个人的选择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两位豪门女性的故事,让我们反思人性和政治的纷争。虽然她们未能和解,但她们各自的选择和坚持为历史留下了不可忽视的痕迹。这是一段不解之缘的故事,让我们对姐妹情谊有了新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何鲁鹿,《宋庆龄的后半生》

- 团结出版社,《宋美龄在美国》

豪门姐妹宋庆龄与宋美龄的复杂情感

中国的近代史上,宋氏家族是绕不过去的豪门望族,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宋氏家族子弟参与的影子。在宋氏家族中,宋庆龄和宋美龄是知名度较高的两位女性,一位是“国父”的革命伉俪,一位是枭雄的得力帮手。宋庆龄和宋美龄两姐妹,本是同根生,却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甚至是势同水火的两条道路。这对姐妹虽然志向殊异,但毕竟打断骨头连着筋,有着不可移易的血缘关系,在个人私下的感情上也还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宋庆龄的葬礼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87岁的宋庆龄患上了白血病,时常受到病痛的折磨。不过宋庆龄先生对人生的死亡非常乐观,在致友人的信函中,宋庆龄说:“我对于老之将至毫不担心,努力使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还勉励友人说“不要为不能如愿感到遗憾。记住,生命的曙光仍在前头。”在宋庆龄的话语中,仍能看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不过在宋庆龄的心中,却有一件事不能释怀,那就是和对自家的亲人,宋庆龄希望能见到最后一面。1980年12月,宋庆龄给小妹宋美龄写了一封长信,当时宋美龄由于病重,信函文字的书写由廖承志代笔,委托陪同美国总统访华的陈香梅(陈纳德的遗孀)转交。信中言辞恳切,语意舒缓,一片肺腑写道:“小妹,自己重病在身,希望妹妹你能回大陆一趟,使有生之年,姐妹能够团聚。如果不成,也希望当年保存在宋美龄那里的的遗物能够邮寄到北京。”然而,骄傲的宋美龄见到来信,只委托陈香梅给姐姐带去了简单的答复:“信收到,未想好所说之事,须得从长计议。”

第二年五月,宋庆龄的家属发电报到纽约,将宋庆龄的病情告知了宋美龄,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宋美龄能够放下身段,回到大陆,见姐姐最后一面。可倔强的宋美龄依旧不为所动,几天之后,宋美龄复电姐姐:“如遇困难,可将吾姐送到纽约治病。”

5月29日,一代杰出女性宋庆龄与世长辞,大陆这边的治丧委员会给了台湾和居住在美国的宋美龄都发去了邀请函,欢迎海内外的各类人士来参加宋庆龄先生的葬礼。可是台湾方面的电报局直接拒收这封电报,远在大洋彼岸的宋美龄也只有寥寥数语,还是一贯的老说辞:“骨肉虽亲,大道为重。”最终,宋美龄还是没能放下政见,来参加二姐的葬礼。不过这也不令人意外,要让宋美龄否认自己前二十年的行为和决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复杂的姐妹情

早在童年时期,姐妹从小生活在一起,又同乘坐一船,赴美留学,浓浓的姐妹情自不待言。成年后她们二人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且渐行渐远,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不同的政治追求和各自既定的政治身份使然,也就是宋美龄提及的后半句“大道为重”。中国有句古话“道不同,不相为谋”,双方的不同政见如同关山难越,隔断了姐妹情谊。

首先宋庆龄作为的遗孀,是铁定要继承丈夫的意志,采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革命道路。可同大资本阶级媾和的宋美龄自是不赞同姐姐的主张,据说宋庆龄和宋美龄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为此产生过短暂的争论,那时她俩的政治分歧就初现端倪。

1927年,背弃总理遗训,发动“四一二”,大肆左派人士。宋庆龄听闻严厉谴责了叛变革命,视为英雄的宋美龄在7月上旬,从上海赶赴武汉,企图劝说姐姐宋庆龄改变政治立场。可宋庆龄不改本色,坚持自我,为了躲避宋美龄和的无限骚扰,宋庆龄只好前往苏联,暂时归隐。

如果说婚前宋美龄仅仅与宋庆龄的政治信仰不同,而嫁给则标志着宋美龄在政治立场上与姐姐彻底分道扬镳。在这期间,知道苦劝宋庆龄压根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也就不抱什么希望。可因为移放遗体的事情,和宋庆龄发生了争执。

闹到最后,在杜月笙的鼓动下,竟然产生了刺杀宋庆龄的念头。那是在1927年的年底,为了诱骗宋庆龄回国,曾暗自策划,使其落入南京政府的圈套。想到一个鬼点子,准备将的遗体从北京西山墓地移到南京近郊紫金山陵墓。的算盘是总理遗体移到南京,可以得到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士支持的。

在的敦促下,派了宋子良去当说客。宋子良是宋家唯一没有完全同宋庆龄脱离关系的成员,宋庆龄也特别喜欢这个小弟弟。宋庆龄当然知道这是耍的阴谋诡计,可这毕竟关系到亡夫之事,作为遗孀,宋庆龄又不得不去。

不过宋庆龄也在离开之前,特意发表了声明,说:“我此去中国,事参加将先生的遗体移到紫金山的仪式,并不为其它政治意图。另外,我坚持在武汉发表的声明,不再参加的任何工作,因为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政策和活动是违背先生遗志的,其言行有很大的欺骗性。”

回到南京,参加完葬礼,抵达上海,宋庆龄先生又发表了对政府的谴责。这令大为恼火,宋美龄也在旁边骂人,说:“我这个朽木不可雕的二姐,真的气人。”杜月笙看到这篇声明,拨通了的电话:“这个人敬酒不吃吃罚酒,不如先下手为强,干掉她得了。”

“除掉她?”犹豫了片刻,对杜月笙说:“老兄且慢,容我三思。”不久,宋庆龄在莫里哀路的公寓的门窗就被砸碎,很显然这是出自杜月笙的杰作。可是宋庆龄毫不畏惧,依旧连篇累牍发表痛骂政府的声明。当宋美龄将最新一篇交给,他火冒三丈:“夫人,你不要再袒护她了,我准备要除掉她。”

宋美龄一听,也是大惊失色,她没有想到身边的丈夫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可宋美龄考虑再三,还是说:“我这不是正给她写信吗?仁至义尽方君子,事情还没到撕破脸的地步。再说,你那宝贝公子蒋经国不也在苏联写文章骂你,你为什么不干掉他?”一听,也是茫然无措,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也就吩咐黑帮头子杜月笙放弃刺杀行动。毕竟如果事情真相大白,那对的政治威望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经不起这样疯狂的式行为。

只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二人的分歧就开始显露,且越来越不可弥合。在香港,宋庆龄就曾抱怨:“美龄告诉小弟子安,家族所有的事情都不要对二姐讲。”显然,宋庆龄成了家族孤立的局外人,不被家族子弟所待见。

纵然宋美龄对二姐怀有姐妹之情,但在的外交和内政上,宋美龄都是的坚定支持者。1945年,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在粤北被绑架入狱。6月,宋庆龄问及此事于宋美龄,而得到的回答却是“一无所知”。那时候,宋庆龄就知道姐妹情谊再难回到从前了。直到改革开放后,宋庆龄三番五次邀请宋美龄回到大陆,得到的消息要么是轻蔑的拒绝,要么是石沉大海的沉默。一直到二姐去世,宋美龄也是无动于衷。

宋美龄这种不表态、不回应、不行动的“三不”政策早在1971年就有迹可循。当时宋子文因意外事故在美国旧金山去世,在度假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就出面,分别电邀北京、台北、纽约的宋氏三姐妹来纽约参加宋子文的葬礼。彼时宋美龄的专机飞到檀香山,就被觉察到美国意图的急电召回宋美龄,命令宋美龄不准去参加宋子文的葬礼,导致三姐妹的会面无疾而终。

那宋美龄真的对二姐毫不在乎吗?其实也不尽然,根据香港《半月刊》的报道,从接近宋美龄的人士透露,当宋美龄知道二姐病危的消息,也曾多次流泪,还曾向她心中所谓的万能的上帝祈祷。只是由于宋美龄如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愿否定自己前半生酿成的错误,而最终失去了姐妹见面的机会,估计这也成为宋美龄人生的一大遗憾。不过宋美龄的遗憾也只能由其自己买单,怨不得第三方,谁让宋美龄自己不懂得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意志而一意孤行呢?

参考资料:

《宋庆龄的后半生》 何鲁鹿

《宋美龄在美国》 团结出版社

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都是有讲究的

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都是有讲究的,送礼的时候,一定不能乱送。如果不知道的话要问问有经验的人,一旦随礼随错了,会闹出笑话的,也会惹得主人不高兴。

一、喜不送伞

过去农村的条件比较落后,如果有哪家办喜事,粮食、白酒、猪肉之类的物品都可以当作祝贺的礼物。不过有一个规矩是,新人结婚,亲朋好友是不能送伞的,原因是听起来不吉利。

结婚的这一天几乎是每个人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肯定会希望得到人的祝福。因此人们一般都会祝他们百年好合,白头偕老等。送礼的时候,也会送一些寓意比较好的东西。

而这个礼品中有一种礼品就是特别忌讳的,那就是伞,无论是多么的豪华,多么时尚,多么的贵重,都不能够送,如果送伞可能被别人误认为是别有用心。

因为“伞”是“散”的谐音,人家结婚的第一天,你就祝福人家散,明摆着是砸场子,是谁也会不高兴的。如果你送一把伞当结婚礼物,看来是盼着人家散伙,反而会因此得罪人。

二、寿不送烟

寿一般指的是老年人,老年人过生日称之为过寿,晚辈们给老人张罗过寿,也是对老人的一种孝敬。这时候亲朋好友都会来祝贺,总不能空手而来吧,都会拿一些自己精心挑选礼物,来讨得老人的欢心。

中国人送礼的时候,烟和酒是最常见的。但是祝寿时候有一种礼物不能送,那就是香烟,不要以为有些老人喜欢抽烟,在过寿的时候送不是合适的,为什么呢?

古人对谐音很在意,因为“烟”和“咽”谐音,意思就是咽气的意思,因此寓意非常不好,这是很不吉利的。本来过大寿是高兴的事情,这么一来就会得罪人,难免会多想。

一般人老了都会有些忌讳,即使再喜欢抽烟,也还是希望自己长寿的,家里人也很烦别人犯忌讳惹老人不高兴,祝寿不能送烟,可以送酒,意思是长长久久的意思。还有一种礼物不能送,那就是钟表。

三、丧不后补

丧指的是丧事,也就是家中有亲人离世,这对于家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人去世之后,亲人一般都会给她办理一个仪式,这也是送她最后一程,也是对逝者尊重和悼念之情。

而亲朋好友得知去世的消息之后,也都会去参加葬礼的时候,也会拿一些礼物,也是一种风俗习惯,但是有些人可能太匆忙而忘记带礼物了,那丧事办完之后,也就不要再补送了。

如果错过了人的丧事,丧事完毕之后,是不能再去吊丧的。人的生日过了可以将生日补上,结婚没有赶上,也可以后来再去的时候将份子补上。但要是丧事错过了,是不能补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家失去亲人,本来就已经非常悲痛,想早日忘记过去,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情,不想再提起这痛苦的事情。你后来再去,无疑就是再次将伤疤揭开。

随礼也有很多讲究,这也是一门学问,大家都要学习,都要了解。这也是为人处世之道,本来我们随礼是好意,到最后不仅没有得到别人的好感,反而得罪了他们,这真是得不偿失,希望大家都能记住这些讲究。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如何区分“吊丧”和“奔丧”?两者是一回事吗?平时生活不妨留意

有人说,时间是高等生物施加在人类身上的一道枷锁,没有人能逃过时间的审判,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历生老病死。

自古以来,生和死就是人类最重视的两件大事,在这两件事上,古今的人们都不敢马虎,一定要用最隆重的仪式去面对,这样才能显示出对生或者死的敬畏。

我们国家历来就是礼仪之邦,早在商周时期,礼法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约定俗成的制度,而后“五礼”形成,分别是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和宾礼等。

这些礼制,成为了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要遵照礼法的规矩办事。丧礼属于凶礼的一个分支,这是人的一生中,要经历的最重要的仪式之一。

千百年来,丧礼的仪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很多细节上都和古代有所区别,不过唯一不变的是仪式的隆重和肃穆。

丧礼的讲究也不少,比如人们常说的“奔丧”和“吊丧”,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并不一样,两者有3点不同,用错了可能会让人笑话。

一、“吊丧”与“奔丧”的区别

从大体上来看,吊丧与奔丧这两个词,都是表示对逝者的追悼,都与我们说的“白事”有关,而且也都是丧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过汉语讲究用词严谨,哪怕只有一字之差,这俩词的意思可能也会千差万别。

“吊丧”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与逝者或者逝者家属有关系、交往较好的人前去祭奠逝者,或者慰问家属的行为。

比如收到亲朋好友去世的消息,以客人的身份去参加葬礼,那么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行为就是吊丧。吊丧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灵堂吊唁或者参加追悼会。

简单来说,去吊丧的人一定是客人,“奔丧”则恰好相反。在朱自清的作品《背影》中有一句话就提到了,“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所以奔丧其实重点,更在于“奔”字,一般指自己的至亲去世了,要从外地赶回家办丧事,这时候才用“奔丧”这个说法。所以与吊丧相反,奔丧的人一定是办事的主人家。

二、“吊丧”与“奔丧”的讲究

丧礼是“五礼”中凶礼的一种,整个过程比较讲究,规矩也很多。人常言逝者为大,所以不论逝者生前贫贱或者富贵、善良或者凶恶,逝去之后都应当得到生人的悼念。

当然,因为“吊丧”和“奔丧”存在本质区别,所以在丧礼上,这两种行为也颇有讲究。

《礼记》中记载,“知生者吊,知死者伤。知生而不知死,吊而不伤;知死而不知生,伤而不吊”。

意思是吊丧的具体动作,要看自己与主人家的关系而定,如果与逝者有交情而与其家属无交情,那就只哀悼不慰问;

如果与逝者家属有交情但与逝者无交情,那就只慰问不哀悼,所以在吊丧这件事上,其实还掺杂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具体要视情况而定。

“奔丧”这种行为,作为办白事的主人家的义务,也是有一系列规矩的。因为人的生活比较复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处境,所以亲属逝世后,在外地的家人有时候并不能立刻回家奔丧。

像有些人马上面临生产、不宜出行,还有些是本身也有疾病,不便出行的,这种情况就不用亲自回家奔丧了,可以往家里寄点东西代替自己。

不过在比较封建的古代,奔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怕是在外做大官的人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回家披麻戴孝,否则就是不孝顺的表现,朝廷是可以以此来免职的。

当然,有些身居要职的人比如朝廷的重臣、边疆的军官,是可以不奔丧的,这只是一小部分特殊情况。由此可见,从古始,我们的祖先就很看重丧葬之事。

三、“吊丧”与“奔丧”的规矩

在丧礼上,无论是参与吊丧的客人还是奔丧回来的主人,都要遵守规矩。首先丧礼是一个庄重肃穆的场合,不可以随意谈笑风生。

尤其对于前去吊丧的客人来说,一定要顾及到主人家的情绪,不管与逝者的交情如何,都应该怀着沉痛的心情去吊唁。

着装应当朴素、不能花里胡哨的,否则主人家没面子,也会让人觉得自己没教养。对于奔丧回来的主人家来说,在丧礼上更应该注意礼数,不能让前来追悼逝者的客人觉得不舒服。

从传统的习俗来看,当吊丧的客人对着逝者鞠躬之后,家属应该立即磕头还礼。当然,如果对方是平辈或者晚辈,就可以省去这个环节。

结语

如此看来,吊丧与奔丧这两种行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大家一定要看场合应用,避免误会与尴尬。

其实,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而且幅员辽阔,所以在地域和民族上难免会有风俗习惯的差异,因此在面对丧礼这样的事情时,不仅要遵从古训,更要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考量自己的言行。

上门吊丧,磕头行礼有哪些讲究?

奠礼,人虽小行大礼

吊丧是一种人情,更是一种礼仪。丧事操办就是一系列礼仪活动的实施过程。丧事活动中,磕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常用的行礼方式。但磕头肯定是有讲究的,吊丧人如何磕头更是有许多规矩要求的。礼仪是有一套完整动作组成的,趴到就磕头是不规范的,不讲究的,也是不符合礼法精神的。

那么,上门吊丧,吊丧人磕头行礼有哪些要求和讲究?我们讨论一下,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整衣

丧礼是最为庄重肃穆的,所以衣着必须完整整齐。不能敞怀,不能露体。衣服不能有较大的破损,不能有明显的大面积污垢。不能穿背心、坎肩、吊带,不能穿拖鞋(可以打赤脚),等等。所以,在行礼之前,纽扣要扣齐,拉链要拉好。挽袖子、挽裤腿的,要理直理平。

即便穿戴整齐,在行礼前,也要顿顿衣襟,整整衣领,理理衣袖,掸掸身体。挺胸、抬头、提臀。以示尊敬。

2、正位

所谓正位,就上前到行礼位。礼仪是最强调位置和位次的。任何一种礼仪,行礼人都是有特定行礼位置和位次要求的。礼是什么?就是规矩,就是讲究,就是位次。

正常情况下,吊丧人行礼都是有特定位置的。或在灵堂,或者灵棚等特定行礼地方,主家都会在行礼位置放上诸如、草甸、絮包等设施,辅助行礼人行礼。这就是行礼位。

一般来说,行礼人应该到行礼位磕头行礼。

3、免冠(脱帽)

行礼前,必须把帽子脱掉。行鞠躬礼的,可以将帽子端在胸前;行叩首磕头礼的,可以就近放在自己身边。丧礼崇右,一般放在右边。

中国历史上,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4000多年,“冠”一直都是人身份的标志。一般老百姓没资格戴帽子,用黑头巾裹头,所以叫“黔首”。古典时期,即明清及以前,“冠礼”是人生的大礼。人必须行“冠礼”,才算成年人。一个人不行冠礼,不算大人,即不能结婚。

免冠的意思是去身份,即去除自己的特定身份,表示对行礼对象的尊重。再者,头上有帽子,行礼也不方便,也是实际生活需要。

4、行揖礼

“揖”就是作揖,胸前行揖叫揖或小揖,伸臂振臂行揖叫长揖。行叩首磕头礼的,可以在行礼位先行揖礼,然后再行叩首磕头礼。

不行揖礼直接磕头的,也行。

5、先下右膝

丧事下跪行礼,以先下右膝为尊。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规定,从来没有变化。正史礼志白纸黑字写着的,典籍文本资料是明确清晰的。

生活中,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不适用于丧礼。永远记住:丧礼和军礼,都是以右为尊,中国历史几千年,一直是这样,现在也是。

6、磕头三下即可

不管是在古代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三”都有两个基本义项:一是表示第三,二是表示多次或多。老子《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左传--曹刿论战》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都是表示多次或多的意思。

就是说,磕头磕三下,表示多次,礼仪的意思就尽到了。你一定要多磕,随你,“三拜九叩”“九揖九叩”“二十四点”“满天星”等,多少都行。

实际生活中,有“神三鬼四”等说法,传承有误,不可信。

7、起身正立后离开

相对规范的礼仪操作是:磕头完成后,行礼人起身,正立,鞠躬,离开。切忌磕头后爬起来就走,显得太过随意,不够庄重,也就是不够尊敬和讲究。

礼仪是什么?就是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你尊重别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礼仪特别讲究形式,甚至说礼仪的形式大于内容。所以,上门吊丧,磕头行礼不要太过随意,还是以按规矩操作为宜。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16/1697213302370203.html
上一篇:德音孔昭(德音孔昭的意思诠释)
下一篇:出生什么意思(出生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