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与驱动力
中新网北京9月22日电 (徐雪莹 应妮)2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上,原文化部部长、“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王蒙发表演讲指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与驱动力。
9月22日,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王蒙在论坛上发表致辞。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供图
王蒙认为,中国在走向发展和现代化的道路上,善于结合优良传统,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本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他指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渊源与驱动力所在。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表现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实践性、有效性与自我修复调整的能力;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与包容性,表现了其更新与发展进步的活力不断迸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表现了其整体性与凝聚力;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则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主题与原则。
“现代化、全球化是必然的。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有深切的体悟与关切。”王蒙表示,中国对现代化道路模式多样性与自主性的理解、提出其合作共赢的关系,是对世界变局的担当与合理认知,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贡献。
2023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论坛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主办,主题为“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近400位思想文化和国际传播领域人士参会并进行深入交流。(完)
中国文化的核心:“六艺”为主体的文化创造
#讲好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的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相传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被尊为中华文化六祖的时代之后至今,也有说法。
中国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最重要的,以“六艺”为主体的文化创造,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六艺”中,又以“礼乐”最为重要。“礼”,主要指典章制度,天文、地理、技艺、数学等并不是“礼乐”的本质。“乐”包含了音乐、舞蹈、诗歌等。“礼乐”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在孔子的时代,“六艺”中已经包含了一些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如数学和天文)和技艺(如音乐、舞蹈和诗歌)的因素。但孔子并不以纯粹的“技艺”或“科学”为重,他更重视这些“技艺”“科学”所包含的道德教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也包括中国的艺术。它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和内容。例如,中国画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艺术形式。它用毛笔和墨汁绘制山水花鸟人物,利用宣纸和绢本作为绘画材料。中国画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色彩丰富,线条优美。书法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汉字的艺术形式。中国的传统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它不仅注重文字的形状和结构,还注重文字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剪纸剪纸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是利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各种形状的艺术形式。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而在唐代和宋代时期,剪纸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如今,剪纸已经成为了中国国粹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
中国的剪纸种类繁多,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人物形象,都能通过剪纸来表现。剪纸的材料多为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纸张,其中,红色剪纸最为常见,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祥和。
剪纸的制过程需要经过精密的设计和熟练的操作。首先,要根据所需图案,选取合适的纸张,然后使用铅笔在纸张上轻轻地勾勒出大致形状。接着,使用剪刀将纸张中不需要的部分剪掉,留下所需的形状。最后,将剪好的图案展开,即可看到一张美丽的剪纸作品。
剪纸在中国民间拥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装饰窗户、门板、墙壁等场所,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剪纸还可以制作成各种手工艺品,如红包、书签、挂件、灯笼等,成为了送礼和收藏的佳品。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剪纸的魅力正逐渐地被世界所认可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