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戉戊戌戍戎你分得清吗?三分钟带你挖根刨底!
汉语中很多形似的汉字看着确实让我们眼花缭乱,给我们带来了辨别的苦恼,一不小心可能就写错、读错。戉、戊、戌、戍、戎五字看起来就像五胞胎,这撞衫也是没谁了!特别是“戍”和“戌”,一个里面是一点儿,一个是短横,用错念错不足为奇。比如,“戊戌变法”写作“戊戍变法”,“北京卫戍区”(军区名称)写作“北京卫戌区”,这就闹出了笑话。我们先看这几个字的字音:戉yuè,戊wù,戌xū,戍shù,戎rónɡ,读音差别一目了然,不必细说。
那么,我们再看各自现在的意义:
戉yuè,本为大斧,古代的一种兵器。
戊wù,为天干的第五位,继甲、乙、丙、丁之后。说到“戊”还有一个插曲,该字最初不读wù,而读为茂,《广韵》“莫侯切”。后来到了五代梁开平元年,梁太祖梁朱温的曾祖名茂琳,为了避其讳便改读“wù”。
戌xū,为地支的第十一位,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戌时指晚上7点至9点。
戍shù,为军队、守卫之意,常见的词有戍边、卫戍等。
戎rónɡ,该字与其余四字区别更为明显,也是较为常用的一个,意为军事、军队,有投笔从戎、戎装等词。
其实,五个字最初形体差别明显,只是演变至楷书便出现形似。下面我们就分别看看这几个字的原始字形及其发展轨迹:
戉字甲骨文字形为:
“戉”字甲骨文字形
“戉”字金文字形
“戉”甲骨文金文均像半月斧,至小篆从戈形体发生了明显变化,隶书又增加了金字旁。因此,从古字形便可知“戉”本为大斧,为古代的一种兵器,有人认为是“钺”的本字。“戉”字的演变轨迹如下:“戉”字的演变轨迹
“戊”字甲骨文金文字形为:
“戊”字甲骨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
“戊”字金文字形同“戉”稍近,像斧钺形,有人认为“戊”为矛的一种。郭沫若先生即认为“戊像斧钺之形”;李孝定先生也持相近观点:“古文戊字像兵器形,与戉戚之形制相类”(援引《甲骨文集释》256页)。“戊”字的发展轨迹如下:“戊”字发展轨迹
而作为天干的“戊”字为同音假借字,与“戊”的原始义当无干系。
“戍”字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甲骨文“戍”字
金文“戍”字
甲骨文金文“戍”字都是会意字,左下为“人”,人上为“戈”,人扛着戈,为守边之意,也就是捍卫国家之意。所以,“戍”之意为守卫、防守。杜甫的《兵车行》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其大意为:当初去打仗的时候,里正替他裹扎头巾,如今头发白了才归来,可是又要去防守边关。“戍”字发展轨迹如下:
“戍”字的发展轨迹
现在的“戍”字,左下的撇点是由“人”字演化而来的,已经完全看不出最初的人字了,可以说这个字的简化并不是太成功。
“戌”字与“戍”字简化字形最为相近,是一点和一短横之别,其实古字形也很接近,且均属于同一大类的兵器。其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戌”甲骨文
“戌”金文
从字形看,“戌”虽然也像斧形,但是这种兵器是斧口更宽的兵器,与“戊”的区别是大小宽窄不同,而且“戌”是外拱弯月形,“戊”是内拱弯月形。“戌”字的发展轨迹如下:“戌”字的发展轨迹
由字形可见,“戌”字的短横是由“戌”这种兵器的下边缘演变而来的,“戍”字的点则是由“人”字的捺演变而来的。后来,“戌”借为干支的第十一位,本义也渐渐消失了。
“戎”字,从戈从十,为会意字,十为古文“甲”字,因此篆文改十为甲。甲骨文金文字形如下:
“戎”字甲骨文
“戎”字金文
“戎”古文字形与“戉”、“戌”字差别较大,但与“戍”字相似,其差别是一个下从人,一个从甲。“戎”字字形发展轨迹如下:“戎”字字形发展轨迹
从发展轨迹图我们可以看出,“戎”随着“甲”古文字形的改变也做出了相应的变化。“甲”为护身之具;“戈”是兵器;披甲持戈当为“戎”字,现代汉语中,“戎”为军事、军队之意,常见词语有“从戎”、“戎装”、“戎马倥偬”、“戎马生涯”等。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再把“戉”“戊”“戍”“戌”“戎”五个汉字的甲骨文字形作一下对比总结,字形差别如下:戉、戊、戍、戌、戎字形对比图
总结:戉为长柄圆刃大斧兵器,或为“钺”之本字;戊,斧钺形兵器,与戉相似,但兵器形状不同,戉为外拱形,戊为内拱月牙形,后来假借为天干“戊”字;戍,为人荷戈之形,保卫、戍边之意;戌,似斧形兵器,与戉极相近,只是宽窄不同,可见古人对兵器分类之细致,后假借为地支第十一位“戌”;戎,披甲持戈之形,为军事、军队之意。
五字的相同之处皆从戈,不同之处是戉、戊、戌最初为兵器,戍、戎,为人持戈或披甲持戈从事活动之意。
最后我们分享一下便于记忆的口诀:提戉(yuè)横戌(xū)戊(wù)中空,点戍(shù)十字当是戎(rónɡ)。还可以记忆为:点戍(shù)提戉(yuè)戊(wù)中空,横戌(xū)别于十字戎(rónɡ)。
*原创声明:本文为字本论根据汉字研究的心得和阅读文献资料所原创,感谢您对字本论原创的支持,欢迎您批评讨论,感兴趣的话请您点赞关注!
半夜三更的“三更”,到底是几点?是凌晨的三点还是五点?
许多古装剧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桥段,每逢夜深人静时,大街上总是会传来梆子敲铜锣的声音与“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就发明出一种名为“漏刻”的计时装置,“漏刻”是利用水滴流速来测算时间。
漏刻
到了隋唐时节,为了更准确掌握时间规律,古人还发明出日晷等计算时间的装置。
可古人计算时间的方式和今天不一样,比如午夜12点,放到古代对应的是子时。凌晨1:00~3:00,则为丑时。由于古代夜晚消遣活动极少,更有严厉禁止的宵禁制度。
大晚上不在家睡觉,不是坏人就是公差。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成语“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夜里3点,还是5点呢?
日晷
据清代《古今纪史统考》一书记载:“轩辕氏始用漏刻,周公始分更、点,则更点始于周。至于用鼓用钟则始于唐……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周朝时期,周公首次发明计时规律,用来掌握四季更替,每日轮转流程。大家熟知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是到唐代才开始出现的。
池州造刻漏记——杜牧:“牧尝佐沈吏部江西府,暇日公与宾吏环城,见铜壶银箭,律如古法,曰:“此建中时,曹王皋命处士王易简为之。”
公曰:“湖南府亦曹王命处士之所为也。”后二年,公移镇宣城,王处士尚存,因命工就京师受其术,创置于城府。池州造刻漏记。”
到了后世的元明时期,每座城市的中心还建有钟鼓楼。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钟鼓楼作为都城的报时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钟鼓楼
每到固定的时间点,守楼兵卒会采用“撞钟”、“敲鼓”等报时方法,提醒人们现在是几时几分。
尤其到了宵禁时间,天刚擦黑,钟鼓楼便会传来响声,这是提醒大家不要外出。
《西游记》中就曾对这种情况有过描写:“玉兔高升万籁宁,天街寂静断人行。银河耿耿星光灿,鼓发谯楼趱换更。”
因为钟鼓楼覆盖范围不广,便催生出更夫。在古代,更夫不仅要为大家报时,每到夜间,还要走街串巷,兼有治安、巡逻、防火等职责。
古代宵禁制度极为严苛,大家夜里无法随意出门。万一哪里出现火情或是来了贼人,百姓们还在家蒙头大睡,那就要出大事了。
而有更夫定点巡逻,便能及时处理好各种险情,防患于未然。在军营、乡下庄寨,还有皇宫里,都有更夫,但所属职能部门与职责范畴又稍有不同。
更夫
资治通鉴曾有记载,王建部将王宗涤,用疑兵之计,带领本方大获全胜。(后军尚未集,涤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中也有提及:“遇夜,中军发擂,楼铺一齐发擂;中军打更,遇夜铺处处打更。一处断绝更鼓,依临阵军法连坐本管官旗。”
所以钟鼓楼与更夫相辅相成,无论军营、乡镇、州府治所,都会有报时需求。
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辛亥革命结束,西方钟表传入中国,我们将中西时点分为“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中国人则沿用小时至今。
西方钟表
弄清楚了古代十二时辰的具体由来,更方便大家理解三更半夜中的“三更”,到底是几点?
大家要清楚这点,历朝历代的更夫,每天晚上至多会巡逻5~6次,也就是打6次更。
从戌时始,经过亥时、子时、丑时,直至寅时结束。古人按照日落到次日日出计算,减去黄昏、黎明时间,计算一昼夜时间。所谓日出、日落,便是白天与黑夜。
再辅以漏刻、日晷等报时装置。每天晚上,更夫需要巡逻5次,至少敲6次锣。而半夜三更中的“三更”,指的就是子时。
子时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按道家学说,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间(迷信学说,大家姑妄听之)。
由于古代每个夜晚分为五更天,一更便是戌时,亥时为二更,子时就是三更,直到寅时五更结束。
子时对应的是晚间11点到凌晨1点,属于一夜中的一半,所以古人便将子时称为“半夜三更”。
打更人
当然,我这里说的“三更”,是非常笼统的一种说法。具体到细节上,唐朝、宋朝、明朝等各个朝代,对十二时辰的准确定义都稍有不同。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规定“五鼓三点”,唐代计算时辰是,昼长55刻,夜长45刻。五而分之,则一更长9刻,约为129.6分钟。一点长25.92分钟。
春秋分昼夜平分,是指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各为50刻。一夜时间长度为日落到次日日出时长,减去晨昏蒙影时间,即5刻。
刻度用箭尺计算,通常白天一箭,夜间一箭,加起来共计100刻。一更的长度,就取决于钟鼓楼的夜箭长短。另外,根据每个城市的经纬度不同,各个地方对十二时辰的具体时间划分,还稍有不同。
唐宋时期,官员每天五更(凌晨3点)上朝。宋朝都城在开封汴梁,五更大约是5:12。唐朝都城在长安,五更大约就是5:02左右。若遇上春分、夏至等二十四节气,时间还另有计算。
据《晋书·天文志》、《新唐书》均有记载:“夫天之昼夜以日出没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据历法,晨初迨日出差二刻半。”
而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叫做“更”,其实是因为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夜晚时间还称为“鼓”。
所谓“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因为我国古代计算时间,并不像现在用时分秒,将全天共分为12个时辰。为方便计算,每个夜晚共有5个更次。
晚上8:00放到古代便是戌时,到了戌时,更夫开始正式工作,敲一遍锣,两下梆子。晚上10:00便是亥时,更夫敲两遍锣,两下梆子。
到了午夜子时,便是三更天。直到丑时、寅时又分为四更、五更,敲完五更后,更夫收工回家。
除了夏季,春秋冬三个季节,每天凌晨5:00~6:00还会敲一次梆子。因为这三个季节日出时间,相比较于夏季有所延长,更夫还得额外“加班”一个小时。
归根结底,五更是将一夜时间平均分为五份,每份一更。因为昼夜长短的季节性变化,所以不同季节,更点长度也是不同的。
同时,一夜定义不用日出日落算,而用日落后二刻半到次日日出前二刻半这段时间。
如此说来,“三更”指的不是3点,也不是5点,而是子时,即深夜23时至凌晨1时。
参考资料:《古今纪史统考》《晋书·天文志》《新唐书》《纪效新书》
狗年话题: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
“犬”“狗”二字简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狗年大吉)
2018年阴历是戊戌年,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狗年”。
上次“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谈了狗文化(见《中国从什么时候使用军犬的?》),其实,有关狗文化的话题很多,这篇就来说一下生肖的问题。
(女星孙俪属狗,1982年生)
有一个话题,对于五个“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现在大家一般都说属狗,到底对不对?这得从“犬”与“狗”两个字聊起。
现古已发现,人类养狗的历史非常久远。
从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遗址或墓葬里出土的家犬遗骨,其年代可以早到距今7000-8000年左右。而在最古早的成熟文字甲骨卜辞中,也发现了最早的“犬”字,而且比较多。如甲骨卜辞合集八二片上发现了这么9个字:
(甲骨卜辞)
上面一行左数第三个字,便是“犬”。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释这句为:“贞,侑犬于父,庚卯一羊”,卜辞中不只有犬,还有羊。
在甲骨卜辞中,“犬”字有两种字形,一是——
(甲骨文“犬”一)
还写成这样——
(甲骨文“犬”字二)
上述两字,就是一天书没有读过的,都应该可看出狗的形象,这与现代汉字偏旁中的反犬旁“犭”十分相似,可以清楚地看出古今汉字的传承关系。
在同一时期金文中,也发现了“犬”字,形象更为逼真,如商代丁犬卣是这样——
(商金文“犬”一)
商代犬鱼父乙鼎则是这样——
(商金文“犬”二)
之后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也有“犬”字,不同的是多腾空而起,与甲骨卜辞中的“犬”一样。
如西周早期史犬觯写作——
(周金文“犬”字一)
西周中期员方鼎则是这样——
(周金文“犬”字二)
我检索了一下,发现先秦金文中的“犬”至少有9种字型,但不论哪一种字型,也不论是站着还是竖着,一看就知道是一条狗,汉朝儒士托孔子之语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这些“犬”字或横或竖,主要是书写格式的不同。竖着是直行书写、上下连接方便的需要,让“犬”腾空而起,写起来就比较顺手;而让“犬”站着,则是横行写书写的原因。
(男星孙红雷属狗,1970年生)
但是,现代常用、曾与“犬”离不开的“狗”字,在甲骨卜辞中则没有发现。是不是有“犬”字就不需要“狗”了?或者说,既然有“犬”字为什么还要有“狗”字?
这是现代人才会提出的问题,因为现代的“犬”与“狗”在意思上已无区别,犬狗不分,清朝学者郝懿行称之为“狗犬通名”,但在早期还是明显区的,不能替代。《墨子·经下》称:“狗,犬也,而杀狗非杀犬也。”这种与“白马非马”论一样的“杀狗非杀犬”论,存在的由头就是犬狗有别。
从考古发现来看,“狗”字出现于西周早期。西周早期长子狗鼎上便有“狗”字,写成这样——
(周金文“狗”字)
秦周代金文中这个“狗”字,可以看出“犭”+“犬”的左右结构,篆书的写法源流于此。
“狗”字早期、没有现代意思宽泛,有一种解释“狗”是幼犬的特指,这与小马写成“驹”是一个道理。所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中国最早词典《尔雅·释畜》中,则释为:“未成豪,狗。”东晋郭璞就此作注:“狗子未生㲦[hàn]毛者。”意思是,还没长毛的犬才称为狗。而早期的“犬”字多指猎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犬,狗之有县(悬)蹏[tí]者也。”
(卖萌的小黄狗)
意思是,蹄子悬空的狗叫“犬”。什么样的狗才“县蹏”?猎犬有一种趾不着地。这样的田猎之犬,后来还产生一个专用字“畎”,与“犬”是一个读音,都念quǎn。
这么一通说下,对于“戌年”生人,到底应该说是“属犬”,还是“属狗”,就比较清楚了,正确的应该说“属犬”。 这可以从考古中发现的早期十二生肖中得到答案,是“戌狗”的,而是“戌犬”。
(狗年剪纸)
但是由于狗后来说的多了,“狗犬通名”,意思都一样,属犬也就说成了属狗。
约定成俗,说多也成俗。除了生肖“犬”外,十二生肖中还有一个豕 [shǐ],也是这样,因为“豕猪通名“,变成了一个意思,习惯都爱说猪,本是“亥豕”也就说成了“亥猪”,亥年生的”属猪“,连现代出版的历书上都这样了。
“戌、戍、戊、戒、戎”,你分得清这5个汉字吗?
都说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永远也研究不尽的学问,事实确实如此。仅就汉字而言,就有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形似字、生僻字等等,而有些汉字乍看上去都非常相像,几乎长得差不多,很难分清,特别容易造成误写误读。然而,对于许多汉字来说,差之毫厘却能误之千里的。那么,你能分得清“戌、戍、戊、戒、戎”这5个汉字吗?
“戌”。戌是个多音字,读作xū或qu,比如戊戌变法、屈戌儿等。戌是个象形字。在图形为主的甲骨文中,“戌”字的形象是一把用来镇压奴隶的宽口大斧,而且非常形象,甚至连斧身、斧杆、顶钩、脚叉都很完整,一应俱全。然后逐渐演变,由甲骨文到金文,其形象一直在变化着,到了小篆时期,变化就更大些。发展到了隶书和楷书阶段时,才是字形而不是图形了。
因此,“戌”字的本义是一种武器,一种斧类宽刃的兵器。由于是武器,所以《说文解字》也认为是“灭也”。后来被广泛用来借指12地支的第11位,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又指12生肖中的“狗”、五行中的“土”等。
“戍”。戍字读音为shù,比如戍边战士等。戍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时的戍字形像是一个人拿着一把戈,因此戍字的本义是防守边疆。用作名词时是指驻守的士兵,后来也引申指戍守的部队。戍字是个会意字,由“人”和“戈”组成,而戈则是一种用于砍杀的兵器,在商周时期的战场上已被普遍使用。《说文解字》也解释为“守边也。从人持戈。”
“戊”。戊字读作wù,最早也是见于甲骨文中的图形文字,其本义是斧钺等一类的兵器。戊字早在甲骨文时期,就被假借作天干第5位的代称,并成为此义的专用字,后来又由此而引申为序数第5。因为戊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所以用来指代方位的中央位置,同时也用来指代土。戊字也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中的“戊”字,据考证是指兵器“越”,也有认为是指越人所制造的兵器,通“钺”字。而“戊”这种武器,后来被其它武器所淘汰了,于是就把这个字借用为10个天干的第5位,作为“5”的代称了。
“戒”。戒字的读音为jiè,戒字是个会意字。小篆字形时,上面是“戈”,下面很像是人的两只手。用双手持戈,用来表示戒备森严。因此戒的本义是警戒、戒备的意思。然而,戒字还有很多种意思,并且运用非常广泛,比如防备、革除不良嗜好、谨慎、慎重、宗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警告、劝导、告诉、告知、佩戴于手指上的环状饰品等。比如戒烟、警戒、清规戒律、戒指等等。《说文解字》:“戒,警也。”
“戎”。戎字的读音为róng,最早的字形见于商代的甲骨文,戎字由用于进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构成,因此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军人等,还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比如戎装、兵戎相见、戎马生涯等。戎在上古时期又指称为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戎字是个会意字,既有进攻的古兵器“戈”,又有防御的铠甲。因此《说文解字》也解释为“兵也。从戈从甲。”
为了方便大家很容易地分清这5个形近字,我们只要记住下面的一句口诀就可以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双十为戒单十戎。”您记住并分清了吗?
欢迎评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