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板上为什么要钉钉子”呢?难道是怕逝者从里面跑出来吗?
在生活之中,有这么一句古话叫“棺材板上钉钉子”!意思就是某件事已经不可改变、尘埃落定、木已成舟……
虽然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古人对生死之说一向都是很忌讳的,某件事情已经不可改变,为什么要用“棺材板子钉钉子”这句话呢?棺材板上为什么要钉钉子呢?难道是怕逝者从里面跑出来吗?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个问题还要从古人的丧葬习俗说起,古人的棺木和现在的棺木差不多,大同小异,都是由六块木板拼接而成,上面都有个棺盖,是最后封棺时用的。
而更早期的棺材是非常简陋的,那时的人们还没有钉子,盖上棺盖以后,他们会按照棺木的大小方向,捆上五条结实绳索,其中有三条是长的,有两条是短的,这也就是三长两短的由来。其实指的就是捆住棺材的绳索,三长两短很显然也就意味着死亡意思,更是意外灾祸的代名词。
经过长期的发展,人们慢慢开发了各种技能,有了钉子之后,自然就抛弃了绳索封棺的方式,继而采用了钉钉子的方式来固定棺盖。
用钉子固定的棺材,不仅非常的牢固,还能大大增加了棺材的密封性,也更好地保存了死者的遗体。
在心理上,人们又与钉子赋予了美好的寓意“人丁兴旺”!而钉子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不多不少刚好为7个,象征着北斗七星,意思为指引方向,保佑着子孙后代连绵不断、开枝散叶……
经过漫长的发展,慢慢地也就形成了一种仪式,在钉棺盖的过程中,子孙后代、亲朋好友都要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着看着,这表示着对逝者的尊敬、敬畏……
这也是在丧葬文化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知道为什么要钉钉子了吧!
图片故事|蟋蟀季:在夏天结束之前,以蟋蟀纪念童年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每年八、九、十这三个月,就是林于军最忙碌的时候,“昨天在店里忙到晚上11点多才关门回家。”38岁的林于军是上海岚灵花鸟市场一家蟋蟀店的老板, 2008年从他父亲手里接过蟋蟀店的生意。“小时候就经常玩蟋蟀,也喜欢,加上父亲年纪大了。”
2021年9月4日,上海,林于军在忙着打包发货蟋蟀用品。
一开始,他们只卖蟋蟀罐,现在他们线上线下同时经营蟋蟀以及相关的工具。店里的蟋蟀价格从100元到3000元不等。生意很好,尤其是9月和10月。“昨天光蟋蟀罐就打包了100多个,忙不过来,有时还需要叫朋友过来帮忙才行。”
2021年8月31日,上海,顾客在挑选蟋蟀。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用蟋蟀相斗取乐的娱乐活动。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蟋蟀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主要发源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中下游。斗蟋蟀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广大人民彼此交往、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
为了更好地观察蟋蟀的身形,买家要用到手电筒和放大镜。
“我记得很清楚,每年盛夏过后,我爸爸把家里爷爷留给他的十几个蟋蟀盆拿出来,泥做的。把它们放在井水里泡透,然后再晒干。”40岁的顾家明对蟋蟀的兴趣来自他父亲,“我懂事玩的第一个虫子就是蟋蟀,差不多我幼儿园的时候。”
顾家明小时候住在上海宝山区北部被田野包围的老房子里。他的父亲经常带他一起骑着自行车,沿着泥路找蟋蟀。“我们拿着网兜,竖起耳朵听,听到蟋蟀叫了就扒开草丛去抓。”顾家明回忆道,“抓到蟋蟀后,我们就把它们放到竹筒里,然后用报纸塞住洞口。虽然腿上经常被蚊子咬得到处都是包,但还是蛮开心的。”说起小时候的事情,顾家明脸上还洋溢着微笑。
泡一壶茶,在悠扬的蟋蟀声中看书是顾家明一种很享受的休闲方式。
Play
00:00
00:20
Volume
蟋蟀叫声
“一到晚上,抓来的蟋蟀就会叫,非常好听,像铃声一样悠扬,这是我每到夏天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而斗蟋蟀也是顾家明小时候觉得很好玩的事情。“一群小朋友,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泥地上放两个盆,撅着屁股,拿着蟋蟀草挑逗蟋蟀。” 顾家明说,“我们给自己的蟋蟀起名大将军、老虎头、棺材板等,至于输赢,也没那么在意。”
每年8到10月,是上海聚奇城蟋蟀交易市场最热闹的时候。它被业内誉为上海市中心最大的蟋蟀交易市场,这里有近百家摊主和店铺。全国著名的蟋蟀乡将携宝而来,比如山东的宁津、宁阳等地,河北的沧洲、保定等地以及河南的新乡、华县等,北京、苏州、上海等地的蟋蟀玩家也带来他们的“虫宝宝”。
2021年8月31日,上海,热闹的聚奇城蟋蟀交易市场。
2021年8月31日,上海,顾客在挑选蟋蟀。
22岁的崔女士是山东临沂人,是一名房地产销售,和家里人一起在聚奇城蟋蟀交易市场摆摊卖蟋蟀。别看崔女士年纪小,可是来上海卖蟋蟀却已经有9年之久了。“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那全村基本都会来上海卖蟋蟀。”崔女士今年是8月20日来的,打算做到9月底。她卖的蟋蟀价格较低,几毛到几块一只蟋蟀不等。“来我这买的人都是几十只到一两百只买的,一天多的时候也能赚个2000来块钱。”
2021年9月3日,上海,崔女士在忙着招呼客人。
来买蟋蟀的市民大都头上戴着头灯,有的用嘴夹着蟋蟀草。他们每到一个摊位就拿着蟋蟀草“挑逗”蟋蟀。一旦蟋蟀被挑逗,振起翅膀发出响亮的叫声,以此来测试蟋蟀优劣。
2021年8月31日,上海,顾客在挑选蟋蟀。
用一头是毛的草梗挑逗蟋蟀,测试蟋蟀的身体素质,俗称“打草”。
胡先生上海人,今年74岁了,是一名蟋蟀资深玩家。“小时候我捉蟋蟀,就在老房子墙角里找,循着叫声用手电照,一点点把砖头移开,看到就用手罩住。”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以前去文庙、万商、曹安路这些市场,现在很少了,也就岚灵花鸟市场这里最多了。“这个月来这里好几趟,但是就是没有挑选到心仪的蟋蟀。”从市场成千上万只蟋蟀中挑选出一只斗士,就像挑盲盒一样,这也是这个爱好的乐趣所在。“一般来说,好的蟋蟀大腿长而粗。它的身体强壮,牙齿宽大,很可能就是一位常胜将军。”
叶申康。
我国质量好的蟋蟀主要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今年60岁的叶申康,刚刚在山东泰安呆了一个月。“每天早上4点就开始就到村里去摆摊收集蟋蟀,每三天就能送回100只左右。”叶申康说:“其实不是为了赚钱,家里条件还可以。就是重闻儿时乐趣,出去旅游,见见老朋友。”
2021年9月3日,上海,刚刚从山东收蟋蟀回来的叶申康,坐在凳子上吃午饭。
“现在玩蟋蟀的人已经很少了,很多以前玩的人都不玩了。”寒江月今年36岁,是顾家明朋友,也是一名资深的蟋蟀玩家。每到秋天,寒江月就和顾家明约着上家里,喝喝茶,聊聊天,再玩玩蟋蟀。“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无忧忧虑的。”
2021年9月7日,上海,顾家明(左)和朋友寒江月在家里斗蟋蟀。
00:43
视频加载中...
斗蟋蟀。(00:43)
“蟋蟀的喂养,食物很重要,它能使蟋蟀变得更加强壮,各种配方都有,但应该包括谷物和肉。”寒江月说。蟋蟀也需要陪伴。据寒江月介绍,通常情况下,一只雄性蟋蟀会在30天内与5只雌性蟋蟀交配,而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所以喂养的时候也要考虑它们的生活习性。
而在斗蟋蟀的时候,两只蟋蟀需要像拳击手一样称重,必须在相同一个重量级别内比赛。称好后把蟋蟀放进斗盆里,用草梗挑逗它们。蟋蟀的战斗时间很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如果一只蟋蟀逃跑了,那另外一只就赢了。
斗蟋蟀前需要对蟋蟀进行称重,必须要在一个重量级别内比赛。
斗蟋蟀一般在透明的有机玻璃斗格里进行,方便观看。
“蟋蟀争斗是天性,为了争夺配偶,失败者一般很难再次振作起来。”寒江月说,“大多数人会把失败的蟋蟀扔掉,或者喂给其他动物吃。”
对此,顾家明有不一样的看法。“玩蟋蟀是我小时候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它带给我很多的快乐。我其实很多时候都舍不得拿去斗,就算真的失败了,我也不会丢掉它们。”
责任编辑:孙湛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