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阴历转换(阳历阴历转换查询表)

生日过阴历还是阳历?不是迷信,原来大有讲究,今天终于明白了。

我和很多年轻朋友聊天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人分不清阴历和阳历,过生日也是有的过阴历,有的过阳历,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吧!

一、阴历和阳历的来源出处

阳历作为公历,以太阳为基准,这种历法以地球围绕太阳的运行为依据,将365天分为12个月,并在闰年的4月份进行调整,以确保与地球公转周期的吻合。当然阳历也并非西方的独创,中国传统的干支历和二十四节气,其实都是阳历,而非阴历。

阴历则是以月亮为基准的农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由于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与月亮的变化密切相关,人们开始以月相的变化作为时间的衡量标准,形成了阴历。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初一,十五这种就是用阴历算的。

二、为什么有的人过阴历生日,有的人过阳历生日

在中国,过生日一般都是按照阴历来计算的,因为阴历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过随着阳历的普及,现在我们的户口本都是登记的阳历生日,因此大部分年轻人也是过阳历生日的。

举个例子,比如小丫是2000年10月1日出生,这天对应的农历是9月初四,那么如果她想过阳历生日,就是每年的10月1日过,如果她想过农历生日,就是按9月初四过,阳历日子是不确定的。

三、特殊日子

阳历2月29不在普通年份中出现,只在闰年中出现,闰年是四年一次,所以2月29日出生的人四年才过一次生日。

今日小互动:你是过阴历生日还是阳历生日呢?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2023年公历对应农历生肖星期速查日历

》》》

2023年365天对应农历生肖星期速查日历

》》》这几年,本头号均有推出这款日历速查表。还是那句老话:很实用;特别对那些上班三班倒朋友,日班夜班还是中班只要查一下自己上夜班的四个生肖,全年就那四个生肖上夜班,中班日班也一样的道理一查就知,很是方便[呲牙]。

》》》感觉不错就点个赞收藏起来吧[作揖][作揖][作揖]

星座科普:查询自己的月亮星座

有很多星星都只知道自己的太阳星座却不知道自己的月亮星座草莓现在教大家怎么查询月亮星座喔!

例如草莓是1996年9月26号出生的(公历)

那我的阴历就是8月14日(这个可以看万年历自己推出来阴历生日)

然后在你太阳星座的那一栏,对应找到自己在的时间那一栏

就是12日13时30分—15日00时30分,也就是双鱼座

有的时间在界限的边缘,一定要找到具体在几点喔,不知道的回家问问妈妈吖!

看了草莓的介绍还不会查月亮星座的宝宝

可以在评论里打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和时间

草莓会帮你们查看你们的月亮星座,然后回复你们的喔!

不懂什么是太阳星座 什么是月亮星座的宝宝

关注 @sm草莓秤子 ...也就是我啦|ω・)

点击草莓发布的文章就可以找到太阳星座月亮星座的介绍啦~

天地人合一,农历之干支、生肖、节气,你了解多少?

天(日月)地(地球)人(属相)合一,包罗万象(24节气),这就是中国历法。三千年前只凭肉眼对天象的观察,而总结的历法体系,让人叹为观止!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不再了解农历,而中年人往上,很多人的生日都还在使用农历。尤其广大农村,常年从事农业的人,需要关注农历及其相关节气,来指导耕作。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大部分是以农历来确定的。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七夕等。

农历的起源

中国的农历最早叫“夏历”,起源于夏朝。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夏朝,这个时期,创造了语言,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中国古代根据农历判断农时,规划农事

大约3千多年前,夏历更名农历,传说为黄帝测天定时授历法。农历主要考虑了两方面:一是农业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划分了春夏秋冬四季和24节气;二是参照太阳、地球、月球三个星球的阴阳变化,来定制年、月、日。

农历对应阳历(公历),也被称为“阴历”。

农历的循环周期是基于三星天相周期制定的

(一)“三星”定义了历法的年、月、日

所谓的“三星”,是指太阳、地球和月亮。

太阳: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周期,被定为一年。公历的一年要严格和这个周期重合,而农历的一年也要根据这个周期来校正。

地球: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为一天,一天又被分为公历的24小时,也就是农历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为2个小时。

月亮:月亮绕地球一周的周期为阴历的一个月。

太阳、地球、月亮运行规律决定了历法

(二)认识太阳

太阳距离地球1.5亿公里,光线从太阳到地球需要8分钟,这个距离也被叫做一个天文单位。太阳的直径为139.2万公里,大致是地球的109倍。

太阳是个大火球,表面一直在燃烧。而燃烧的能量是由太阳内部不断发生的热核反应产生的。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度,内核温度可以达到2000万度。所以太阳表面的任何物质都被蒸发成气体。

正是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给地球提供了太阳能,给了我们地球生命赖以生存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太阳光对地球的照射是一年四季及24节气呈现不同气候特征的基础,与农历历法紧密关联。

太阳

(三)认识地球

1、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地球的赤道直径是12756公里,半径是6376公里。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其实就告诉了我们,我们每天要坐着地球,随地球自转旅行大约四万公里的距离,也就是地球的周长。

地球表面四季虽然气象万千,生机盎然,但由里及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内部充盈着大量的熔岩,地核最高温度可以达到5万度。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周期是24小时。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周期是365.2422天。随着自转,产生了白天和黑夜;随着公转,产生了一年四季。

地球及自转

2、地球与历法的关系

(1)自转与日历天:

绕地轴自转周期24小时,日历的天和计时是以自转定义的。

(2)公转与日历年:

绕太阳公转周期365.25天,日历的年是以地球公转周期定义的。由于不是整365天,所以每四年就出现一个闰年,即2月份多1天(29天)。

(3)四季的形成:

地球地轴和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并不垂直,而是倾斜一个小的角度,所以就随着公转出现了四季。四季温度差异来源于太阳对不同地球地区的日照时间和角度的不同。

其实,夏季和冬季都在公转轨道的远地点,只是由于地轴倾斜,冬季时,半球(南半球、北半球)背向太阳,夏季时,半球迎向太阳。所以才呈现出酷暑和严寒。

地球公转也季节的关系

(4)日历月:

公历分12个月,正好是地球绕行太阳一周的时间。

那么农历闰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一年会有13个月?

中国的农历月是依据月球公转带来的月相(盈亏)周期来制定的,也就是29.53天。但公历月为365.2422/12=30.44天。公历月和阳历月平均差了0.91天,正是由于这个差异,所以农历有的年份会出现闰年。当累计差异达到30天左右时,就会在一年内增加一个农历月,也就是农历“闰月”,这时一年内有13个农历月。

(四)认识月球

1、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月球是绕地球旋转的卫星,离地球平均距离38万公里。

月球的直径为3470公里,大约是地球的27%多,质量是地球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是地球的1/6。

月球绕地球的旋转叫公转,周期大致是天27.32天,所以月球因朝向太阳的方向不同而产生了以月为周期的发光面的盈亏。农历(阴历)的月就是以月球的盈亏周期来定义的,由于参照位置的变化,这个周期是29.53天。

月球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总是以一面朝向地球,月面图案基本没有变化。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温度白天最高127摄氏度,夜晚最低-183摄氏度。

月球,和我们肉眼看到的有巨大差距

2、月相与历法

随着月球绕地球旋转,及朝向太阳的方向不同,地球上看月球,呈现不同的月相变化,并对应农历月份的不同阶段。

我们来了解月球的月相盈亏:

满月:月球全亮,对应农历月中;

新月:月球全暗,就是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对应农历月末月首交叉;

上弦月:右半轮亮,左半轮黑,对应农历初七、八;

下弦月:左半轮亮,右半轮黑,对应农历二十二、二十三;

娥眉月:俗称“月牙儿”,就是右侧小于半轮的月亮,对应农历月首。

残月:左侧小于半轮的月亮,对应农历月末。

我们晚上根据月亮的形状(月相),可以大致判断农历的月度内日期。

中国农历历法的编年、计时规则

(一)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纪年编号的基础。

天干: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二)纪年

1、甲子纪年: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循环搭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形成了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搭配衔接纪年,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正好60年一循环,又回到甲子,所以60年也叫做“一甲子”。汉语中形容年龄的花甲、一甲子都是指60岁。

农历纪年的天干地支表

2、朝代、帝号、年号纪年

由于干支纪念每60年一重复,所以又结合朝代、帝号或者年号等来区别。如(国号)25年、崇祯(帝号)元年、开平(年号)五年等。

(三)计时

把每天分为12个时辰,1个时辰为2小时,分别用12地支表示。

每天的23-1点为子时,依次类推。

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说:19-21点,亥时:21-23点。

由于子时正是半夜12点前后,故有“子夜”之说。由于午时正是中午12点前后,故有“正午”、“中午”之说。“子时三刻”就是指马上到午夜的时候。

12时辰一览表

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

(一)十二生肖

用12种动物和12地支搭配起来,用来为对应地支年份出生的人定义“属相”。即: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从某人出生年份在12地支的哪一年,我们就说他的属相是其对应的动物。如辰年出生的人,就属龙。

十二生肖图

(二)二十四节气

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对应24节气,每个月2个节气,一个季度6个节气。

节气被农民用来判断气候更替,决定农作物生产的“农时”。

但是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所以,24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作用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主要是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较看重节气的交替。

24节气示意图,自上而下四行为春夏秋冬

关于中国农历(阴历),你了解了吗?

生日要过阳历还是阴历?原来大有讲究,很多人都不知道,绝非迷信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生日的习惯,尤其是小孩子,不仅可以收到礼物,还有美味的蛋糕。人们常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十月怀胎,一朝生娩,生孩子的痛苦,只有当了母亲的人才懂。

绝大多数年轻人,都认为自己的生日应该好好庆祝,约着朋友一起花天酒地,唱歌跳舞,进行嗨起来。然而,在生日这一天,最应该感谢的应该是自己的母亲。

什么是阳历?什么是阴历?

在我们国家,有2种计算日期的单位。一种是阳历,另一种是阴历。

阳历又被称为公历或者西历,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为基础的一种算法。每个月都有固定天数,从28天到31天不等,一年总共有365天或者366天。

阴历又被称为农历或者夏历,以月亮的盈亏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算法,每个月大约29天或者30天。为了让农历和阳历尽量保持一致,通常会在农历当中增加一个“闰月”来平衡两者的差距。闰月一般在正常的月份之后,所以阴历的1年当中,会有12个月或者13个月。

中国人过生日的由来

中国人过生日的习俗来自于佛教,因为佛教文化当中非常重视诞辰日。即便是现在,观音菩萨、佛祖的诞辰,很多地方都会大肆庆祝。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民间百姓也开始纷纷效仿,给老人、小孩过生日。只要双亲健在,有条件的家庭,每年的生日都会设酒宴庆祝。即便是父母已经亡故,孩子的周岁生日也是照办的。

生日,过阳历还是过阴历?

因为我们国家有两种历年,阳历和阴历大概差11天左右,所以生日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过。那么,生日应该过阳历还是阴历呢?

从传统意义上讲,中国人应该采用阴历过生日。

首先,在中国的古代,只有阴历一种历年。而且,中国人非常讲究“生辰八字”,不管是结婚还是乔迁等喜事,都需要通过生辰八字来寻找良辰吉日。而“生辰八字”,就是采用阴历的生日。

阴历过生日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而西方的阳历过生日才流行几十年。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也都是阴历过生日比较好。

其实,不管阳历过生日还是阴历过生日,都没有什么忌讳。怎么合适怎么来,自己和家人的意愿最重要,只要意见统一,过阳历生日还是阴历生日,都无伤大雅。

过生日的一些禁忌

1、年龄逢“10”不过生日

九乃数之极,并且九和“久”是谐音,代表着长长久久,寓意很好。古代的帝王,都用“九五之尊”来形容自己。

“月盈则亏”,九已经是最大的数字,再往下就是10,有一个“零”,代表着没有的意思。并且,10代表着圆满,是十全十美的意思。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随意,才有了年龄逢10,不过生日的说法。

2、73岁,84岁不过生日

按照传统的说法,老人过了60周岁生日以后,就不能大张旗鼓过生日了。尤其是73岁和84岁,在民间有这么一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句话虽然比较迷信,但是老人年纪大了,都会比较忌讳这些说法。因此,生日可以提前一年过,比如73岁的生日,在72岁的时候过。84岁的生日,在83岁的时候过。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都是尊崇儒家思想,遵循孔孟之道。而圣人孔子在73岁的时候去世,孟子在84岁的时候去世。平常人不能够逾越,所以不在这两个年岁的时候过生日。

其实,老人年纪大了,精神和体力都比较差。最好不要大张旗鼓过生日,简单意思一下就好了,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总结

过生日只是一个纪念意义,过阳历还是阴历并不是很重要,只要家人意见统一,选择哪个都一样。不过,按照几千年的传统习俗,还是选择阴历比较适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2/1697181318324692.html
上一篇:建筑风水学论文(建筑风水学论文6000字)
下一篇:天干(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