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应(天人感应什么意思)

什么是“天人感应”

一、天人感应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起源于先秦时期,经过多代哲学家的探讨和发展,逐渐成为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在《周易》、《尚书》、《论语》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天人感应的描述和论述。

在中国古代社会,天人感应是一种广泛的信仰和文化现象。人们相信天地万物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共通性和互动性。这种信仰和文化现象逐渐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并逐步发展成为了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内涵

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既包含了宇宙哲学的思想,也包含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思想。在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中,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同时,天人感应也提出了“和合”、“无为而治”、“自然致知”等重要的思想。其中,“和合”指的是万物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核心;“无为而治”则强调了在治理社会和个人行为上,应当尽量避免强制和过度干预,而要尊重事物的本然状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致知”则主张人们应当顺应自然,以自然为师,追求知行合一的境界。

天人感应思想最早出现在《周易》中,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认为,天地间的万物相互联系,各有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人与自然之间也有一种内在的联系,人应当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以求达到身心的和谐、健康和自由。

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中进一步阐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一种普遍的气所构成的,万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感应的关系。人类也是这一普遍气的一部分,因此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着天人感应的关系。他主张人应当通过学习和修养,以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三、天人感应的发展

随着儒家学说的兴起,天人感应思想也逐渐被儒家学者所接受并加以发展。孔子曾说:“君子与其慎言也,甚于慎行。慎言者,言出必行;慎行者,行而不辍也。”这一思想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也是天人感应思想中的一部分。

孟子则提出“天命之谓性”,认为人的本性与天地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同时,他也提倡人的“天人合一”,主张人应当追求身心的和谐,并将个体的幸福与社会和谐紧密联系在一起。

到了宋代,朱熹的“理学”成为儒学的主流,他强调天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认为人应当通过学习和修养,以求达到与天地的和谐。

四、天人感应对中国的影响

天人感应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医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天人感应在政治上的影响体现在提倡和合、无为而治的思想。和合思想认为,在政治上,各个阶层、地区、民族应当和睦相处,互相支持,达到社会的和谐。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也成为了中国外交中的重要理念。同时,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不要过度干预,不要强求结果,而是要顺应自然、遵循规律,让事情自然而然地发展。这一思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天人感应在文化上的影响体现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许多艺术、文学、哲学作品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悟,如《山海经》、《庄子》、《论语》等等。这些作品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视自然的态度,对后来的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天人感应在哲学上的影响体现在强调“自然致知”。自然致知是指人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认识,获得智慧和启示,从而理解人生的真谛。这一思想在中国哲学思想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道德经》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等经典语录,强调了人们应当从自然中领悟道理,达到真正的智慧。

五、天人感应的现代启示

推崇自然健康生活方式

天人感应中强调的自然和谐、顺应自然的理念,在当代社会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应该关注自然、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如选择有机食品、健康饮食、户外运动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天人感应中所强调的和合、协调、无为而治的理念,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应该追求和谐、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人际关系,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观念的与时俱进

一、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式

天人合一,天是必然性的称呼,人是选择性的化身。宇宙万物面对天的必然性,只有人可以从自身利益出发而选择。

封建帝王利用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天并非空气、天体、建筑等任何物质形态的实体,而是宇宙精神的实体化、具象化,人格化。

什么样的宇宙精神呢?就是一切运行规律,一切天体的空间布局,一切天体的互动都是为宇宙系统最优化服务的,我国古人包括董仲舒,老子、庄子,并不认为宇宙是生命,而是物质实体,天并非宇宙精神,而是脱离宇宙的另外一种精神。直到今天,大部分专家学者,还被宇宙是物质,是被感知的错误认识统摄灵魂。不懂系统,不懂正确反映系统本性的系统科学,包括研究系统科学的博硕们,他们也是理论脱离实际,懵懵懂懂,有个学位而已,多出一批背书专家。

道家推崇天人合一

作为宇宙唯一精华的物质载体的人类,理所当然是宇宙实施最优化的群体,社会是人类的组织形式,也是实现精神最优化的人类的排列组合。无论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文化,都是社会实现精神最优化的工具,离开这些工具,最优化无法达成。

二、最优化是总指挥

最优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它本身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相关的功能体现出来,前后比较以示优化,自然物种的结构与功能越来越好一般叫进化或演化,只有人类的认识与发明创造才称为优化,并向最优化挺进,速度大大快于自然进化。

天人感应不神秘

三、天人感应

由于人类是宇宙的顶尖与精华,宇宙的一切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它包括正面的推动,与反面力量矫正方向。正面的推动显而易见,人们容易接受,如风调雨顺,天降甘霖等等,在促进人类的发展。降灾难是矫正社会发展方向的就不好理解了,比如,农民起义,是生产关系的微调,是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腐朽的时候进行的。这时的气候等自然灾害就有了特别意义,政通人和时期,也有自然灾害,但可以化解,不会引起被统治阶级的激烈反抗,也就不会产生社会危机,到了朝代末期,贪官污吏,朝廷昏庸与自然灾害叠加,就会引起民变,统治阶级不从自身找原因,以为是天在惩罚自己,称为天人感应,有些统治者会进行改革,顺应天意,有的执迷不悟,迅速衰败灭亡。似乎是天人感应在起决定作用,因此,后来人会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推动改革改良,这是反面力量的间断性推动作用。

天人感应是天人合一的特殊形式

四、天主导人配合天人合一

社会发展呈现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优势民族或生产方式,它肩负本阶段的使命,根据本阶段的发展特点,选择承担实现最优化的合适载体,工业化时代要迅速完成生产力与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就需要无限扩大再生产和战争,它需要西方人的强盗本性去最快完成,舍它其谁,别无选择。西方配合天意,顺理成章,在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中完成了使命,这是天人合一。

西方发达国家在不知不觉中灭亡

接下来,完成使命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灭亡也是自然而然的配合天意,从没有违背的意愿,在不知不觉中,甘心情愿的灭亡。比如,新冠疫情肆虐,西方发达国家自己把自己折腾得奄奄一息,顺应自己的价值观,因为这些价值观是崛起的文化帮手,从不怀疑。矛盾激化后,俄乌战争爆发,西方发达国家又在坚持自己的价值观,竭尽全力支援乌克兰,最后失血过多而亡。这是现代版的天人合一。这是系统哲学,悟透的有几人?书本上是没有的。

俄罗斯是实施天人合一的关键一方

“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这里如何得到发展?它又有何独特之处?

董仲舒,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时,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天人感应”思想,并谏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做了详细介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的模样与天的模样相同,人的道德品质是“天意”“天志”的体现,以此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论。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来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和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论语·颜渊》中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把人的生命归之于天,使天和人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也说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四端,因为“本心”当中就包含着自己的本性,一旦“知性”,进而就可以认识“天命”。

秦汉时期,人们开始探索自然天道与社会人事之间的种种联系,认为自然与社会、人事之间有某种机械的感应关系,并认为这种感应关系不是由某种神秘的原因所决定,而是由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天道和社会人事的探索,促使阴阳五行学说逐步的构造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并成为中国古代解释自然界阴阳两种物质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理论根据及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概念依据,使得“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

董仲舒就是在传统“天命观”和“上帝说”的影响下,进一步融合先秦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并且汲取了已有的阴阳五行说和诸子百家学说的有关内容,将其熔于一炉,建构了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天人感应”理论。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思想的迸发都是一定社会坏境的产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不例外。

首先,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政治背景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吸收先秦灭亡的经验中,董仲舒充分认识到,先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王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借助某种手段对君王集权进行制约,这时,“天”就成为董仲舒的首要选择,通过上天的威力,可以对君王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使得君主自觉对自己加以约束;

其次,“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有其经济背景,先秦对于百姓的压榨使得民不聊生,进而使得百姓揭竿起义,加速秦王朝的灭亡。汉朝初期,由于饱受战乱之苦,人们的生活依然苦不堪言,为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董仲舒在“天人感性”思想中提倡“天”是有意志的,并且是具有兼爱精神的主宰者,以此稳定人心,巩固国家统治;

最后,“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君权。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中,君主的权利授于天,君主可以和天交相感应,这就增强了君主的神圣性,使其更容易控制,百姓出于对“天”的敬畏,对“天”在世间的代言人——君主也就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君主可以借助天的权威,增强自己言语和行为的神圣性,因此便可以加强对于百姓思想的控制,以及社会的管理。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内容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主宰人类社会,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能干预人事,而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各种灾异、祥瑞现象代表了上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作为能够对天产生巨大的影响,灾异的起因源于上天对君王的谴责。”

(一)天人感应学说中“天”的概念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天”有意识创造的,董仲舒虽然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但是他对于“天”的认识不是把先秦时期的作为人格神的“天”进行简单的重复,他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改造以及对自然界现象随意比附、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并且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扩充了天的意志内容。

(二)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过程》中,冯契分析了董仲舒如何运用其逻辑范畴。指出董仲舒讲述《春秋公羊传》的方法主要是用类比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的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董仲舒指出天和人能够相互感应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同类相感以及天人同类。但是冯契没有指出天和人本不同类的两者变成同类的原因。

其一,同类相感。在董仲舒看来,凡是属于同类的事物必定会相互感应,在《同类相动》中他说到:“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也就是说,同类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如声音的共鸣、天气对疾病的影响等等,都属于“物之以类动者”。

其二,董仲舒利用同类相感的原理解释任何天人之间的互相感应。但是很明显,在现实世界中天和人是不属于同类的,因此,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用来说明天和人是相通的。他认为,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品质、生理构造与功能都来源于天,并且是按照天的模式组建而成的,“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为人者天》)这是从人的情感意识方面讲天人同类,在这里董仲舒指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小的宇宙,都是阴阳五行之天的具体而微者,因此天人是同类和同理的,在这个基础上,天人也就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三)天人感应的途径

1.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这一观念早在《左传》里就已出现,“金木水火土谷,谓之六府。”《左传》中的五行主要是指地之五类实用资材。战国时期的邹衍对传统的五行学说进行了改良,使得五行有了新的特征,他的五行不再仅仅指具体实物,而是把五行上升为天之五气。气与天相连接,成为天命的工具。除此之外,邹衍的五行还有五德的意思,天命支配五德,五德支配朝代的更替。邹衍的五行虽把五行上升为五气,但是五气并未与天产生某种联系。董仲舒是第一个把天与五行之气联系到一起的人。他用阴阳五行学说改造了传统的天神信仰,他认为天神是有意志有情感的,但是它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直接表达或者以鬼神和巫觋为中介来表达,而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首先,在董仲舒看来人间政事和人的情感气候变化是一致的,并且把这些变化归结为是上天的情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春秋繁露.阴阳义》)。

其次,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阳”为主,“阴”为从,人间礼制名分都根据阴阳的主从关系而有等级差别,这也就说明,人间礼制的等级名分受“天”的意志的影响,是“天”的意志的表达。

最后,董仲舒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物质构成,“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董仲舒还把五行配入时空位置,“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除此之外,董仲舒又把五行配入四时,按照董仲舒的说法,如果宇宙按照五行运转,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春夏秋冬皆会合理的生成和运行,五行失序则是引起灾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论述,表明董仲舒在他的天人感应学说中把“天”彻底变成了阴阳五行的主宰者和操纵者,“天”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直接发号施令,而是借助阴阳五行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2.圣人

上面所叙述的阴阳五行是天人交相感应的一个中介,而圣人则主要是天和君之间交通的媒介,只有圣人能沟通天与万物、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重政》)、“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著也”(《二瑞》,董仲舒构建的权力分配的三权构架是天、圣、君,在董仲舒的学说中,“圣人”是孔子的化身,因为孔子究天人,通古今,作春秋,为尘世帝王预警,为万代治平立法,是意识形态的最高主宰和尘世的精神导师。

董仲舒继承和改造了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在天与君主之间安立了圣人的权威,试图实现君与师,势与道的分离,为儒家展示其内圣外王的抱负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崔瑞德、鲁惟一著,杨品泉、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五行之义》,中华书局,1992年1月出版。

“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这里如何得到发展?它又有何独特之处?

董仲舒,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时,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天人感应”思想,并谏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做了详细介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的模样与天的模样相同,人的道德品质是“天意”“天志”的体现,以此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论。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来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和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论语·颜渊》中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把人的生命归之于天,使天和人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也说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四端,因为“本心”当中就包含着自己的本性,一旦“知性”,进而就可以认识“天命”。

秦汉时期,人们开始探索自然天道与社会人事之间的种种联系,认为自然与社会、人事之间有某种机械的感应关系,并认为这种感应关系不是由某种神秘的原因所决定,而是由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天道和社会人事的探索,促使阴阳五行学说逐步的构造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并成为中国古代解释自然界阴阳两种物质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理论根据及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概念依据,使得“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

董仲舒就是在传统“天命观”和“上帝说”的影响下,进一步融合先秦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并且汲取了已有的阴阳五行说和诸子百家学说的有关内容,将其熔于一炉,建构了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天人感应”理论。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思想的迸发都是一定社会坏境的产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不例外。

首先,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政治背景是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吸收先秦灭亡的经验中,董仲舒充分认识到,先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王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借助某种手段对君王集权进行制约,这时,“天”就成为董仲舒的首要选择,通过上天的威力,可以对君王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使得君主自觉对自己加以约束;

其次,“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有其经济背景,先秦对于百姓的压榨使得民不聊生,进而使得百姓揭竿起义,加速秦王朝的灭亡。汉朝初期,由于饱受战乱之苦,人们的生活依然苦不堪言,为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董仲舒在“天人感性”思想中提倡“天”是有意志的,并且是具有兼爱精神的主宰者,以此稳定人心,巩固国家统治;

最后,“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君权。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中,君主的权利授于天,君主可以和天交相感应,这就增强了君主的神圣性,使其更容易控制,百姓出于对“天”的敬畏,对“天”在世间的代言人——君主也就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君主可以借助天的权威,增强自己言语和行为的神圣性,因此便可以加强对于百姓思想的控制,以及社会的管理。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内容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主宰人类社会,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能干预人事,而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各种灾异、祥瑞现象代表了上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作为能够对天产生巨大的影响,灾异的起因源于上天对君王的谴责。”

(一)天人感应学说中“天”的概念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天”有意识创造的,董仲舒虽然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但是他对于“天”的认识不是把先秦时期的作为人格神的“天”进行简单的重复,他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改造以及对自然界现象随意比附、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并且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扩充了天的意志内容。

(二)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过程》中,冯契分析了董仲舒如何运用其逻辑范畴。指出董仲舒讲述《春秋公羊传》的方法主要是用类比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的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董仲舒指出天和人能够相互感应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同类相感以及天人同类。但是冯契没有指出天和人本不同类的两者变成同类的原因。

其一,同类相感。在董仲舒看来,凡是属于同类的事物必定会相互感应,在《同类相动》中他说到:“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也就是说,同类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如声音的共鸣、天气对疾病的影响等等,都属于“物之以类动者”。

其二,董仲舒利用同类相感的原理解释任何天人之间的互相感应。但是很明显,在现实世界中天和人是不属于同类的,因此,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用来说明天和人是相通的。他认为,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品质、生理构造与功能都来源于天,并且是按照天的模式组建而成的,“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为人者天》)这是从人的情感意识方面讲天人同类,在这里董仲舒指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小的宇宙,都是阴阳五行之天的具体而微者,因此天人是同类和同理的,在这个基础上,天人也就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三)天人感应的途径

1.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这一观念早在《左传》里就已出现,“金木水火土谷,谓之六府。”《左传》中的五行主要是指地之五类实用资材。战国时期的邹衍对传统的五行学说进行了改良,使得五行有了新的特征,他的五行不再仅仅指具体实物,而是把五行上升为天之五气。气与天相连接,成为天命的工具。除此之外,邹衍的五行还有五德的意思,天命支配五德,五德支配朝代的更替。邹衍的五行虽把五行上升为五气,但是五气并未与天产生某种联系。董仲舒是第一个把天与五行之气联系到一起的人。他用阴阳五行学说改造了传统的天神信仰,他认为天神是有意志有情感的,但是它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直接表达或者以鬼神和巫觋为中介来表达,而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首先,在董仲舒看来人间政事和人的情感气候变化是一致的,并且把这些变化归结为是上天的情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春秋繁露.阴阳义》)。

其次,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阳”为主,“阴”为从,人间礼制名分都根据阴阳的主从关系而有等级差别,这也就说明,人间礼制的等级名分受“天”的意志的影响,是“天”的意志的表达。

最后,董仲舒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物质构成,“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董仲舒还把五行配入时空位置,“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除此之外,董仲舒又把五行配入四时,按照董仲舒的说法,如果宇宙按照五行运转,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春夏秋冬皆会合理的生成和运行,五行失序则是引起灾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论述,表明董仲舒在他的天人感应学说中把“天”彻底变成了阴阳五行的主宰者和操纵者,“天”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直接发号施令,而是借助阴阳五行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2.圣人

上面所叙述的阴阳五行是天人交相感应的一个中介,而圣人则主要是天和君之间交通的媒介,只有圣人能沟通天与万物、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重政》)、“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著也”(《二瑞》,董仲舒构建的权力分配的三权构架是天、圣、君,在董仲舒的学说中,“圣人”是孔子的化身,因为孔子究天人,通古今,作春秋,为尘世帝王预警,为万代治平立法,是意识形态的最高主宰和尘世的精神导师。

董仲舒继承和改造了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在天与君主之间安立了圣人的权威,试图实现君与师,势与道的分离,为儒家展示其内圣外王的抱负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崔瑞德、鲁惟一著,杨品泉、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五行之义》,中华书局,1992年1月出版。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3/1697181936325572.html
上一篇:乐瑛(乐瑛简介)
下一篇:梦到前女友征兆是什么(周公解梦梦到前女友征兆是什么)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