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和合”?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它的文化内涵深厚,对当今社会发展也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一、“和”“合”的文字学探源
根据文字学的研究,和字大约产生于战国时代, 所以甲骨文中没有“和”字, 最早的“和”是金文。“和”是由“龢”、“咊” 简化而来。“龢”最早出现于甲骨文, “咊”却是在小篆中才被收入。在甲骨文中,“龢”的形象是
“龢”的甲骨文写法之一
“龢”的甲骨文写法之二
根据考证,“龢”从字形上看是由房屋、篱墙、庄稼组成的一幅早期农业社会氏族村落的景象,“犹如一首形象化了的田园诗,其中蕴含着一种生活的谐和感”(修海林《古乐的沉浮》)。更大众化的一种说法是郭沫若先生认为的,“龢”是一种管簧乐器。与和字相关的另一个字源是“盉”,它在甲骨文中写作
很明显,这是一种器皿的形象,根据王国维先生《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即是用于调和酒味浓淡的器物,为酒器。知道它是一种混合水与酒的器皿,并且还能节省酒。另外,在金文中,“龢”、“盉”、“和”是可以通用的,都具有饮食调和的作用。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盉,调味也。”所以《诗经·商颂》中“亦有和羹,既戒(齐备)既平(适中平和)”。不论是谐和的村落,管簧乐器,还是调和水与酒的器皿,或者作调味来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把不同的事物协调好,达到一种和谐,美好的状态。乐器把不同的音符协调好,使发出动听的音乐,找到谐和之美;调节好酒与水的比例,达到谐和;把不同的原材料烹饪成“羹”,达到谐和,使产生美好的味觉。
再来看“合”字。“合”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合”的甲骨文字形是
很明显,从甲骨文字形看出,“合”的本义是指人口的上唇与下唇,上齿与下齿的合拢,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合口也”。由此可见合的基本意思是合在一起,引申为协调一致。
二、“和合”的渊源
在儒家、道家经典中“和”与“合”还没有联合使用,但是也表现出了“和合”的思想。《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 ·季氏》)等,《孟子》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以及后期的《荀子》中“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荀子·天论》)等。都表现出对“和”的重视。强调通过“和”达到一种社会的美好的状态。
道家经典中同样也对“和”也十分重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五十五章》)及“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老子·七十九章》)说明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庄子的“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庄子·在宥第十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庄子·达生第十九》)也诠释了道家以“和”、“合”为世界之基。
此外,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史书《尚书》中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这句话的意思是:“帝尧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众民也相递变化友好和睦起来。”同样,也是对“和”的追求。在《易经》“保合大和,乃利贞。”(《易经·乾卦·彖》)也谈及到了“和”“合”。另外,《周易》六十四卦虽然互相差异,但它们所共同构成的整体又是和谐对称的。这种有差异的统一,有区别的整体,体现了整体“和合”思想,为中国古代“和合”思想提供了理论根据。但这些都是将“和合”分开使用的。
其实,“和合”作为认同性极强的话语最早来自《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以百姓者也”。“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和合,能使百姓安身立命。在先秦的思想家中,管子第一个对“和合”概念作了表述:“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和;养之以德,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就是学习道德,所以民众只要能够“和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
从以上的一些典籍记载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和合”思想起源很早,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也极其丰厚,其基本内涵至少包括两点:首先,是一种“和而不同”的辩证思想。如上面提到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承认与尊重“不同”,从多样性中寻求统一,达到“和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把阴阳对立看做事物产生的动力。其次便是“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如“和合五教”,便是一种包容、融合。
三、佛教里的“和合”
不仅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家谈到了“和合”,在汉代传入中国并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也重视“和合”思想。与中国固有的“和合”观念相互呼应,充分阐发了“和合”思想。
首先,作为佛教理论的基础中,有“因缘和合’。它作为佛教术语,表现了佛教的根本思想。“因”和“缘”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就产生了一种现象——即和合性。在陈义孝编的《佛学常见词汇》中对“和合性”作如下解释:“在因果中,缘众和合,名为和合性。”对“因缘和合”的解释是:“由因与缘的和合而成。天地间一切万物,都是由自因(亲因)与缘(助缘)和合而成的。”在佛教中常见的与“和合”有关的术语还有“和合僧”(和合僧,梵语samgha,指比丘、比丘尼进入佛门,同持戒,同修行,和合一处,所以又称和合众)“和合众”、“和合海”((喻)僧众和合为一,好像海水普遍一味)等。
在佛经里也能经常看到“和合”二字,“和合”二字出现得非常频繁。《楞严经》中“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杂阿含经》中“所谓是身。受于父母精气。四大和合。衣食长养。乃得成身。”
并且在佛教里,十分重视“和合僧团”的建立。近代高僧能海法师曾经说过:“和合,就是团结的意思。我们能将散沙般的佛徒,共同团结起来,组织成一个有典次有精神的僧团,共同卫护三宝,使三宝久住于世,无论出家佛子或在家菩萨,都一心一志地向三宝上着眼,打破世间一切门户之见和自私自利之心,这就叫做和合。所以这和合的意义,在我们佛教中 是很重要的。换句话说,佛教的生命存在与否,全视我们全部僧伽和合如何。因为僧伽是住持佛教的,和合又是住持僧伽的。”可见佛教对“和合”的重视。并且,为建立和合僧团,佛教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即“六和”——“身和、口和、意和、戒和、见和、利和”。这对我们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在先秦时期,和合文化已得以产生和发展,并在佛教里也多有运用和阐释。
概而言之,所谓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连起来讲,指在承认“不同”事物之矛盾、差异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事物和合的过程中,对各个要素取优去劣,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动事物的发展。在此和合精神的指导下,中华文化不断创新,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由此可见,和合文化并不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只是把矛盾、差异和斗争限定在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防止因过度的矛盾斗争而破坏了不同事物共同存在的基础,使得事物的发展停滞不前。
这说明,和合文化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是客观地承认不同,比如阴阳、天人、因缘等等相互不同;二是把不同的事物有机地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五教和合、因缘和合等等。中国古代先哲们通过对天地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和合现象作大量观察和探索,从而提出了和合的概念,对和合现象作本质的概括,由此促进事物的发展和新事物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中华和合文化得以产生、流传和发展,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观念。
《易经》:夫妻阴阳和合才能明,这就是夫妻之道
大家好!我是80后宝妈,现在创业做国学公益知识分享。
《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代表男女。阴阳也代表天地,阳为天,阴为地。在家庭天地里,伦常关系就叫天地阴阳。日代表阳,月代表阴,日月合在一起为“明”,如果阴阳不合就不明。所以夫妻阴阳和合才能明,这就是夫妻之道。两扇大门支撑一个门户,男女俩人组成一个家庭。
《易经》:“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在一个家庭当中,男人是天,天行健,自强不息,所以男人要刚强,要有担当。女人是地,地势坤,厚德载物,所以女人要包容,要温柔。女人越有德行,孩子越优秀,丈夫越成功。
一个家庭男女各居其位,阴阳和合,家庭才会和谐温馨,子女才会健康成长。两扇门一样大小,两个人一样平等,两扇门各有各的门窝,两个人各有各的观点。男人如山,女人如水。山承接天之阳刚,水吸纳地之灵气。自古以来山水相依才能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山环水绕,山与水总是紧密相依的,山无水则不灵秀,水无山则不浩荡。世界本就是这般神奇,万事万物只有阴阳和合才能天长地久。两扇门只用一把锁门才锁得牢;两个人只有一条心,心才贴得紧。
《易经》:“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男人为乾(天),主外,要领妻而不管妻;女人为坤(地),主内,要助夫而不累夫。男人领妻行道,女人助夫成德。真能达到这一点,就是阴阳平衡。两扇门只能漆一种颜色,才好看;两个人要拥有一张脸,才不会相互丢脸。
男人要以身作则,而不是去管制妻子,这就是为天。天管地吗?天不管,它以榜样为主。男人担当家庭的脊梁,是阳光雨露,是永远付出的。女人要随遇而安,随贫而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两扇门开关时,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两个人长期相处,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一个男人在家里高高兴兴,有很好的涵养,这叫天清;女人在家和和气气,不发脾气,这叫地宁。地宁了,天才会清。男人的脾气都是女人逼出来的。女人首先要做到地,男人才会做到天。天不清,顶多打打雷下下冰雹,地不宁就会地震,所以天不清对一个家庭是伤害,地不宁对一个家庭则是灾难。两扇门经过日晒雨淋会变形,这时候需要修理,使之重新吻合;两个人经历磨难时会有隔阂,这时候就要相互理解,才能雨过天晴。
古人说:“各自责,则天清地宁;各自责,则天翻地覆”。夫妻相处久了,自身的一些弱点都会暴露出来,各自反省、自责,互相磨合是正道,如果互相埋怨指责,则会日渐疏远,甚至闹得天翻地覆。遇到狂风暴雨,两扇门要同时关上,碰到艰难困苦的事情,两个人要一起努力。
《易经》:“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男对女是爱怜,女对男是敬仰。夫妻是缘,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时时提醒自己,一颗感恩惜缘的心,将会给自己合家人带来无限欢喜。迎接贵客,要双门洞开,发生重大事件,两人要敞开心扉,共同商量。男人开左边的门,外出挣钱,女人倚着右边的门在家守望。“婚姻”二字都是女旁,女人是家庭的风水。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妻子是丈夫的财星,如果女人能够得到丈夫的尊重,快乐受宠,丈夫的财运事业运都会好,这叫“妻财”。
门上贴的上联是男人,下联是女人,横批是孩子。夫妇为人伦之始,造万化之端。阴阳合天地气顺,夫妇和子孙必昌。污池之水,多生泥鳅黑鱼;沧浪之水,偏生鲫鱼;清水江流,能产金鳞之鲤。
夫妻间的交流几乎每天都要进行,要注意说话的艺术,坦诚热情地谈话,遇事共同商量的态度。夫妻是最深的修行,家是最好的道场,两人之间要讲情,越讲情越浓;不要讲理,理越讲越。夫妻之爱是需要经营的,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体贴,多一些沟通,才能幸福的相伴一生。
大家如果想改运的话,我会持续分享通过日常生活习惯而改运的方法,欢迎大家关注、点赞加收藏,学习不迷路!#当今社会夫妻之间怎么做才可以白头到老##夫妻#
黄龙禅师一语点破吕洞宾的修行境界
阿弥陀佛
观自在菩萨,谁自在?
时常,会以《心经》中的一些经文作话头,观照抑或作禅机,接引善缘。
所谓的禅机,需要当机,更要当机立断。
当什么样的机?
法不孤起,因缘而生。机不我待,有心则成。
生烦恼、起疑情、参话头、观自在,皆是因缘而生机。
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机缘生起时,能够当机立断则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方为宗门功夫。
修行要修心,
修心要归真;
归真要平常,
平常要修行。
提及修行,则会有境界。什么境界?青灯、古寺、茅棚、古卷、焚香、禅服、一管洞箫、一把锄头……或是在深山古刹中,亦或是在都市禅堂里,来去自由,衣袂飘飘,言禅论道,把盏品茶,更有那座上参话头,座下亦行禅者。以至于禅修看似走进了生活,却逐渐演变成生活的噱头。
《五灯会元》中有一则公案,说的是吕洞宾与黄龙祖师“斗法”的故事。
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阁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龙升堂。龙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傍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龙指曰:“这守尸鬼。”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薄讶,飞剑胁之,剑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龙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于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龙嘱令加护。
说的是,在修行路上的吕洞宾被他的师父钟离权点化后,自有心得体会,有些飘飘欲仙的味道。在游赏庐山归宗寺的时候,还在钟楼的墙壁上写了首诗,以显示自己的修行境地:
“一日清闲自在身,
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
对境无心莫问禅。”
吕洞宾这首诗说的是:
(他)每天生活的都很清闲,很是自在,心中没有闲事可挂碍,可以说是仙骨临风,独于天地精神之往来。
“六神和合”,说的是主宰心、肺、肝、肾、脾、胆的神灵都能够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不像凡夫俗子那样“六神无主”。
不止如此,(他)丹田之中已经有了真元驻守,觉得没有必要在拜师修道了。
“对境无心”,(他)都能够以心转境了,定力也有了,更没有必要去参禅学佛。
也就是说,当时吕洞宾的实证功夫已经了得,也算是半个“明眼人”。为什么说当时的吕洞宾是半个“明眼人”呢?
这跟他曾经去的庐山“归宗寺”有关系。其中玄妙之处,且往下看这则公案。
自认为功夫了得的吕洞宾在经过黄龙山时,发现山上紫气升腾,觉得必有高人在此修行,就一路寻到黄龙山的崇恩院,恰好赶上黄龙禅师升堂讲法,于是就悄悄躲在人群中看个究竟。
却不料,吕洞宾的一举一动皆被黄龙禅师所“观照”,于是就故意说:
“有人在偷学佛法。”
吕洞宾听了很是不服气,毅然地站出来,跟黄龙禅师盘道: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
吕洞宾意思是,你觉得我在偷学你的佛法,得有资格做我的师父才行。或者说,你觉得你厉害,能回答上来我的问题不?
粟是米,一粒米这么小,而世界这么大,如何能藏进去呢?铛是锅,只能煮半升米的锅,一升米都煮不下,怎么能把大山大河放在里面煮呢?
在这里,有道家的“神通”之所在,但是主要讲的还是修证的理。也就是说,吕洞宾说的这句话,表面上主要说他的修证法门之理论,实际上是显示他的修行功夫。
因为在道家的修证功夫看来,火候很重要。
一粒粟中藏世界,说的是看似微小的一粒粟,其实与人们眼中的这个大世界是全息相通的,可以说是小宇宙等同大宇宙,丹头种子即整个生命之源。
半升铛内煮山川,煮半升米的锅也能去煮山河大川,关键就要看火候。
吕洞宾的意思是:
别小看人,你觉得黄龙禅师在讲法,但是修行的道行可不是以貌取人的,关键看有没有功夫。
黄龙禅师听了吕洞宾说的却是气不改色,依然毫不客气:
“你这守尸鬼”。
黄龙禅师的意思是:你觉得你道行高,我很明确告诉你吕洞宾,你这不叫功夫!再修炼也是个迷恋尸体的鬼?
也是说吕洞宾,修行不是为了比高低,是成就众生。或者说,虽然说你觉得一粒米跟大千世界没什么两样,但是还处于死气沉沉的两元对立之中,还有我执。即使你那能原本只能煮半升米的锅有朝一日能著山河大川,也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夫有多高,显示自己的成就有多大,初心并不是去为了成就众生。
吕洞宾听了黄龙禅师劈头盖脸的骂他,却并没服输,依然争辩道:
“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
吕洞宾意思是:
你黄龙禅师觉认为我不行,我就不行啊?我也是有定力有功夫的。你说我是“守尸鬼”,告诉你吧,我这身体里还有长生不老药呢。
这里吕洞宾所谓的“长生不老药”,就是道家所言的“丹道修证”, 一是道家炼外丹(采药,采丹砂,即朱砂这类东西。立炉鼎,炼出外丹),吃下去,可长生不老,肉身不坏。所谓囊中就是口袋里面。另一种是内丹成就,炼精气神,采大药炼成大丹,即所谓金丹,化成婴儿,为金刚不坏的阳神。这个囊就是臭皮囊,即说的肉身。
但是,黄龙禅师不管吕洞宾如何辩护,又当头给了他一棒,说道:
“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意思说:
你吕洞宾即使有长生不老药,也是有气数的,过了八万劫之后,还是得毁灭,你那所谓的“道体”还是不会永远不坏。
其实,黄龙禅师这里说的“八万劫”是说:
吕洞宾啊吕洞宾,你牛啥牛,你觉得自己道行了不起,才只是达到佛法里所说的“非想非非想天”的境地,不过是自己在那里守着自己的肉体“想入非非”而已,差远呢。
因为这里的“八万劫”是对于三界最高天非想非非想天而言,寿命八万大劫,寿终一样六道轮回,并未出离三界。
吕洞宾听了黄龙禅师话,觉得很是羞愧,于是拔剑刺向黄龙禅师,结果其手中的剑却并没有刺到黄龙禅师,而是掉在了地上。
这里吕洞宾的“剑”,就是说吕洞宾的“见地”了,换句话说,尽管吕洞宾言语犀利,在黄龙禅师面前却也是没有见过大世面、出生牛犊不怕虎的“愣头青”而已。
其实,吕洞宾被黄龙禅师的当头棒喝给“定”住了,很当机的“空”了下来,也就是体验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后”的所谓“放下”。
于是,才有了吕洞宾的跪拜。跪拜的心服口服,决定从心开始。
黄龙禅师更是眼疾手快,话头顿时提了起来,也把跪拜的吕洞宾从生死劫中给救度了出来,问道:
“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先不说煮半升米的锅能不能烹煮山河大川,你(吕洞宾)说说,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
吕洞宾听闻之后,立马顿悟,并写了一首偈:
“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龙嘱令加护。
吕洞宾的意思是:
以“无我”的初心去修行,也就不会贪恋、迷恋、执迷修行的境界,只是会用心去体验。再拜见了黄龙禅师之后才幡然醒悟,才知道之前的自己在修行上走了弯路。
修行不是空讲理论,也不是一味闭关练功,而是发自己的“慈悲心”,把心结打开,让“心经”畅通,时时刻刻地去观照自己的那颗清净的“佛心”,自然地与众生心心相印,一位不在,位位皆显。不论是一粒粟,还是三千大千世界,都是自然呈现,澄净清灵。
一心印心,心心相印。
心本一如,心心如如。
修行人修心,是将心比佛心,然后自心与“佛心”相印,自然与众生心心相印,进而与佛无异,慈悲拔苦,因度苦而定位。也只有认祖归宗,才识得心法之方便。一粒粟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也是一粒粟,一粒粟还是一粒粟,三千大千世界还是三千大千世界。宗即是祖,祖即是根,根即是心。心无所住,住也非心。佛祖就是佛祖,师父就是师父,学生就是学生。
听了吕洞宾的偈,黄龙禅师也就特别的加持和观照吕洞宾的修行。
到此处,再看当时吕洞宾去庐山归宗寺,也就明了吕洞宾当时并没有真正的“明眼”。
那么,吕洞宾拜了黄龙禅师之后,有没有“明眼”呢?
黄龙禅师又为何特意的观照吕洞宾呢?
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