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的意思(晴的意思及寓意女孩)

胸襟不豁达咋办?苏轼用《定风波》回答:装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宋代大词人苏轼,一生留下了三百余首词作,其中大部分都成了传世经典。如今,当有人问起他哪一首词写得最好的时候:

豪情万丈的少年人会说,是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历尽沧桑的老人会说,是他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浪漫感性的朋友则说,是他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唯有在生活中饱受挫折和打击的中年人才会说,写得最好的,是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公认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任黄州团练副使时期的代表作。

这首与那首同为苏轼所作,号称“千古第一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但是仔细品鉴这两首词时,你会发现词中折射出的作者的人生观与思想境界,大为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问世900余年,一直受到世人称赞。与它同期创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却沉寂了800余年。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在胡适的推崇下,才逐渐为人熟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既然是苏轼的代表作,为何会800余年无人问津?词中那个疏狂、旷达的苏轼是真实存在,还是作者“自我粉饰”出来的形象?

这首词的出现,对于苏轼本身而言,又有怎样的意义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几个问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白话翻译:

不必去听细雨穿过密林,打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响声。开心地唱着歌,慢慢在雨中散步,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拄着竹拐杖,踏着芒草鞋,脚下轻快得赛过骑马,心中有什么好害怕的?

任凭蒙蒙的烟雨,洒落在蓑衣之上,就这样走过一生。寒冷的春风吹散了醉意,只觉得微微有一些冷。迎面的青山背后,斜阳送来了新的温暖。

回头再看那些饱经风雨的来时路,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不如就此回家去,没有什么风雨,也就无所谓晴天。

根据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记载,苏轼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刚开始是自己一人率先到达黄州。他先向黄州知州“报到”以后,跟着就寄居到了一间叫定惠院的寺庙之中。

因为担心别人嘲笑,所以苏轼一度昼伏夜出。直到妻子全部迁到当地,他才在黄州东南郊外三十里地的“沙湖”,买了田地,修了茅屋,过起自给自足的生活。

从表面上看,苏轼在黄州居住了五年,地方官吏和百姓都很爱戴他,对他多方照顾,但是事实上,他一直受到地方官员的监视。

曾经有一次,苏轼因为晚上睡不着觉,就出门去散步,写下了著名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结果事后被人误会为“出逃”,闹出了很大的动静。

到黄州的第二年,苏轼患了一场重病。等到病好的时候去照镜子,他才发现自己的头发,早就已经白了。

又想到这次遭受贬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重获重用,于是苏轼心灰意懒,写了一首《寒食雨》,在诗中说: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宋神宗一直很照顾苏轼,但是现在皇帝与他隔着太远了。苏轼担心自己病死在黄州,也等不到重受皇帝恩宠的那一天。

想到这里,苏轼也想为自己的前途流泪,然而此时此刻的他,早已经精疲力竭。心情也如同死灰一样,吹不起来了。

外界的人因为不了解苏轼真实的情况,所以向京城误传苏轼已经死去的消息,搞得宋神宗内心觉得非常遗憾。

以上罗列的种种事例,都只是为了说明,苏轼在黄州的五年,的确过得不如意。他的内心很不舒坦。不过他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读着却全不是那回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苏轼,一派出世旷达的潇洒。他似乎是在用这首词劝告世人,不要把人生中一些细小的风雨当回事。

三月是小阳春,天气已经开始回暖。人在密林中行走,雨滴打在叶片上,已经替人挡去了大半。此时空气清新凉爽,风景如画。潇洒地唱着歌,散散步有什么不好。

如果雨下大了,也不必担心。寻常百姓没有高头大马,可是他们有青竹杖和黄草鞋。脚下步子轻快,转眼就能找到避雨之处,所以有什么好害怕呢?

苏轼自认有蓑衣挡风遮雨,哪怕就这样度过余生,倒也潇洒。不过他在这首词中描绘出来的潇洒行状,与他在黄州时,绝大部分时间里的真实心态不符。

因此这首词看上去,更像是苏轼写出来宽慰自己的话。也不知道是否出于这个原因,自这首词问世八百多年间,没有一首古代词话引用过这首词。

对于这首词的评论,最早是从晚清开始的。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前,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仅有一首词评存世。它在现代的出名,竟然是靠胡适推广达成的。

胡适当年编了一本《词选》,在这本书中,他盛赞了苏轼在豪放词开创当中的贡献。由于论述过程中引用了这词,没想到却替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作了推广宣传。

五十年代以后,国内研究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人越来越多。越往后,它就越发有名了。这首词是讲述人生哲学的词,词中表现的是一种道家超然、旷达的做人态度。

苏轼二十岁以前在老家四川眉山的时候,就已经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是直至被贬黄州之初,他仍然没有跳脱出世俗的虚荣心。

苏轼本人性格也是比较骄傲的,由于在四十岁以前过得太顺,所以一朝被贬,他的虚荣心作怪,就开始害怕被人嘲笑,于是躲在定惠院里,白天都不敢出门见人。

其实不要说当时没有人因为这件事嘲笑苏轼,就算是真的有,这些小事也只不过是人生中的微风细雨,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但是苏轼一开始想不明白,后来大病一场,心如死灰,终于把这件事想透彻了。于是就写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来劝慰自己,好让自己正确地面对人生的波折。

虽然一开始做出这样的转变是艰难的,但是苏轼反复创作这类旷达的诗词,时间久了,其中的精神也潜移默化地,重塑了他的自身。所以不豁达的苏轼,装着装着就豁达了。

结语

以前读《影响力》一书时,里面提到一个“承诺与一致性原则”。是说一个人假如作出了某种承诺,那么就会不自觉地朝承诺的方向去努力。

苏轼写《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时,很可能真的没有词中描述的那么潇洒。否则他怎么会因为爱面子,躲在和尚庙里不敢出来见人呢?

但是苏轼既然写下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那么就等于是向自己的内心,许下了一种“承诺”。

于是后来,苏轼就不知不觉地照着自己当初“承诺”的方向,去实践自己的人生。最终成为一个内心宁静淡泊、外在疏狂放达的“精神贵族”。

“擎画”?“擘画”!别再傻傻分不清楚

年初以来,某网站推出“擎画新时代,奋斗出幸福”专题,标题采用手写体通栏大字,标题下面加编者按。看得出来,这是该网站重点打造的专题栏目,但其中“擎(qíng)画”一词,让人眼生并心生疑惑——是一个新词还是词语“擘(bo)(四声调)画”的形近之误?

检索该网站全网用例,“擎画”有26例(“擘画”有2827例),其中有7例为重复用例,始见例见于2011年9月7日。接着检索该网站相关的报刊用例,“擎画”仅有1例,“擘画”有504例。有趣的是,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还见于先前的另一篇稿件,用的是“擘画”。请看这两则用例:

5月17日,第六届世界工商领袖(昆山)大会,将围绕“栉风沐雨——洞悉世界经济格局”“擘画蓝图——促进全球工商发展”两个议题展开讨论。——2017年5月12日《搭建全球智能制造新“T台”》

大会包括两个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分别就“栉风沐雨—洞悉世界经济格局”“擎画蓝图—促进全球工商发展”两个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2017年5月24日《呼应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方向——二〇一七中国(昆山)品牌产品进易会综述》

显而易见,这两个例子中使用的“擎画”孤例为“擘画”的形近误用。

大家可能对“擘画”的语素义比较陌生。“擘”为“分开”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大拇指”义,未收此义),“画”的本义为划分界线(后起区别字为“划”,“擘画”也写为“擘划”),“擘”“画”为同义连文,合在一起为“筹划;安排”义,这是一个古语词,《淮南子·要略》中就有“擘画人事之终始者也”的用例。现代生活中有时还能见到“擘窠”一词(常用于“擘窠大字”),指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而用横直界线分格,其中的“擘”也是“分开”义(“窠”为“框格”义)。

“擘”的形近字“擎”,为“往上托;高举”义,常见词语有“擎旗”“擎天柱”“众擎易举”等,“擎”字容易给人以充满力量的正能量联想。由于当前用例中“擘画”使用场合多为宏大主题,加上“擘”字较生僻,这就使人很容易把“擘画”误用为“擎画”了。

值得注意的是,“擎画”在网上十分流行,百度搜索“擎画”有182万例之多,而该网站用例如“擎画发展蓝图”“擎画改革全局”,其他网站用例如“擎画新时代最大同心圆”“谋篇新布局,擎画新蓝图”“上下同欲谋发展,擎画未来新征程”,俨然成为一个时代热词。“擎画”最终能否积非成是,尚未可知;但就其来源而言,系“擘画”的形近误用,这是确凿无疑的。

(作者:杜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主任)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4/1697207649362253.html
上一篇:道家手势(道家手势含义图解大全)
下一篇:后刘庄(后刘庄村委会)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