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歌手”曼迪·摩尔走路粗犷 八字眉大红唇变成表情包
当地时间2018年7月24日,美国加州,美国演员、歌手、主持人曼迪·摩尔现身街头。(图片署名: 东方IC) "
曼迪·摩尔14岁出道,一出道就以就以清新的面孔与歌声,被各界看好。(图片署名: 东方IC) "
她曾出演《公主日记》、《初恋的回忆》和《千头万绪》。(图片署名: 东方IC) "
昔日清纯玉女如今成了行走的表情包。(图片署名: 东方IC) "
曼迪·摩尔唱而优则演。(图片署名: 东方IC) "
曼迪·摩尔现身街头。(图片署名: 东方IC) "
歌唱家任艾英谈歌舞剧《哑姑泉》体会
歌唱家任艾英谈歌舞剧《哑姑泉》体会
十几年前,在歌舞剧《哑姑泉》中,我扮演甜姑,演出过几百场。这次恢复上演,为了省歌舞团以老带新,我又和几位青年演员一起扮这个角色。这里,谈谈我在扮演甜姑这个角色过程中,吸取和运用戏曲和民间表演形式方面的一些体会。
《哑姑泉》是一个神话歌舞剧。它的音乐是以山西地方戏曲和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这样的题材、形式和风格,决定了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尽量吸取和运用地方戏曲和传统的民间歌舞表演方法。我年轻时候,曾演过晋剧,后来在文工团、歌舞团工作时,多次下乡,学习、演出过蒲剧、上党梆子及其他地方小剧种。这对我塑造甜姑这个角色有很大帮助,但是《哑姑泉》是歌舞剧,不是戏曲,不能把戏曲表演程式原封不动地搬来塑造甜姑的形象。我在创造角色过程中,形体动作和身段设计,都基于对甜姑的人物性格的分析。甜姑不是豪门小姐,也不是大家闺秀,她是一个普通盐民的女儿。她聪明、热情、富有青春活力,纯朴善良,善于思考,虽然年轻,但对人生却有着成熟的看法和严肃的态度。我按照剧情和甜姑情感的变化,把戏曲中小旦、青衣表演的某些特点加以溶化,有选择有分寸地运用到自己的表演和身段设计中去。取小旦轻盈、灵巧、敏捷的表演特点,来表现甜姑的年轻、聪明、热情;取青衣稳重的表演特点,刻画甜姑的善良、纯朴和善于思考等。比如甜姑的“女儿生来身轻如燕”一段唱,就用了轻巧、活泼的身段。这里原来设计了一个“射雁”动作,我稍加改动,右手靠腮,头微向下歪,在父亲面前故意要点孩子气,表达了她请求父亲允许她冒险盗针的急切心情。但是,她在生人(如与艾林初见时)或长者(如白胡老人)面前,又稳重而彬彬有礼。在运用这些表演身段时,我力求做到灵巧而不轻浮,稳重而不矜持,这样才能符合甜姑的年龄和身份,又和她的性格相一致。
机智、勇敢、坚强,是甜姑性格的另一侧面。在冒险盗针的第二场,为表现甜姑只身勇敢进洞和进洞后机敏地隐蔽自己,我没有让甜姑偷偷地“摸”进黑风洞,而是根据戏曲中刀马旦的精神气质和表演特点,设计了一连串快速变化的身段动作:“碎步”跑上后连续用了“转身”、“卧鱼”、“翻身”、“倒蹲”等身段。我把这种“刀马”气质贯穿于整个第二场的表演中。
为了表现甜姑是一个朴实的姑娘,我在不少地方吸收了民间歌的动作。如第三场“月白风清”的舞蹈,以及艾林和甜姑唱到“游春人儿门前过”时甜姑的手势和步子,都用了晋北民间舞蹈“踢鼓子”的动作,这样使人感到甜姑的感情更真更朴实。又如戏中有几处走“八字”的场面,我采用了“二人台”常用的“蝴蝶”式的“大八字”。有几处走“圆场”也用了“二人台”中“推磨”式的“圆场”。这样的“八字”和“圆场”,不转身,脸一直朝外,可使观众感到亲切,又能不间断地看到自己的面部表情和眼神。
在运用各种身段动作时,我还力求使性质相同的动作和身段,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情感或戏的不同节奏,进行不同的处理,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如全剧中“拜”的动作有十几处,我按导演的提示和要求,作了不同处理:与乡亲们和艾林初次相见时,都是略为欠身的搭袖偏拜;对白胡老人这样尊敬的长者,是撩袖躬身偏拜;第一场未出征前的壮别,甜姑豪情满怀拜别乡亲,是“刀马”式的蹲男下拜,第二场当侍婆把金针的全部秘密都告诉甜姑后,甜姑非常感动,我吸取了京剧《盗仙草》中白娘子拜谢南极仙翁的身段,将身子提起,双手向上拱起,然后迅速地蹲拜下去,动作强烈、幅度大,较准确地表现了甜姑彼时的感情。再如第一场中,甜姑有三个连续摘花赠花的动作,我也作了不同的处理。当白胡老人说这花“它的苦水,能医治人间疾病”时,甜姑欣然接受老人的要求,单手摘了一朵,并对花抒情地唱道:“鲜花若能治人病,情愿粉身碎骨受煎熬”,然后把花恭敬地放到白胡老人的篮子里,比较细腻地表现了甜姑对自己用心血浇灌的鲜花的珍惜和她纯朴的品格。摘第二朵花之前,先是把所有的花全部审视一下,选一朵最美丽、最有活力的花,小心翼翼地摘下来,双手捧给白胡老人。当白胡老人表示再要时,甜姑先是微微一怔,似乎是:“啊!还要啊?”但她立刻慨然点头,意思是“好!只要花能解除别人痛苦,我定满足你的要求”,然后迅速转身,摘了第三朵赠给老人。这里,我做到三快,即转身快,摘花快,赠花快。这就比较确切地表现了甜姑心地善良,助人为乐,为解除人间痛苦,把自己“象心肝一样”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贡献来的高尚品格,并为她后面的崇高行为—以自己瞎眼、哑喉咙的牺牲,换来了万民所盼望的甘泉,作了铺垫。
在演唱方面,根据这个戏的风格特点,我采用了以真声为主的民族唱法,只在某些高音区才适当结合运用假声。在咬字、润腔、用声等方面,我吸取了戏曲演员的方法,这既与戏的风格统一,又使人感到亲切。
我今年已经四十四岁,再继续演甜姑这个角色是困难的。但是,我喜欢这个戏,喜欢哑姑这个角色,我愿意把我在长期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献给年轻的同志们,衷心希望她们把这个戏演得更好!
节选1979年演出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