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原文 译文(二十五)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栖逸 第十八【原文】1.阮步兵啸①,闻数百步。苏门山②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③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④,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⑤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导气之术⑥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生僻字(口+酋)】然⑦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注释】①啸:吹口哨。②苏门山:又名苏岭、北门山,在今河南辉县境内。③箕踞:伸开两腿坐着,像个簸箕,这是一种随意狂放的坐姿。④终古:往昔,自古以来。玄寂之道:道家玄妙虚无的道理。⑤仡(yì)然:抬头的样子。⑥栖神导气之术:道家的修炼之术。栖神:凝聚心神使其不乱;导气:导引气息全身流转以修炼身心。⑦【生僻字(口+酋)】(qiú)然:形容啸声清澈悠远。【翻译】阮籍啸叫的声音能传数百步远。苏门山忽然来了个得道高人,樵夫们都在传说他。阮籍便去寻访,看见那个高人抱膝坐在山岩上,于是登山去见他,两人伸开腿对坐着。阮籍评价古代的事,上说黄帝、神农时代玄虚之道,下讲夏、商、周三代高尚品德之美好,他拿这些来问高人,那人只是仰着头,并不回应。阮籍又另外说到儒家的德教主张、道家养神导气的方法,来看他的反应,他还是像原先那样,眼珠都不动一下。阮籍便对着他长长地啸叫。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笑着说:“可以再来一次。”阮籍又啸了一次。待到意兴阑珊,阮籍便退下来,差不多回到半山腰处,听到山顶上众音齐鸣,好像几部器乐合奏,树林山谷都传来回声。阮籍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那个人在长啸。【点评】看来阮籍是真遇到高人了,在道家高人看来,计较那些文字上的叙事是很浪费心神的东西,不如引气凝神,一声长啸。本文中阮籍遇到的高人,很有可能就是下一篇提到的道士孙登,他也擅长长啸。
【原文】2.嵇康游于汲郡山中,遇道士孙登①,遂与之游。康临去,登曰:“君才则高矣,保身之道不足。”【注释】①汲郡:位于今河南汲县。孙登:字公和,生卒年不详,号苏门先生。长年隐居苏门山,精通《老子》《庄子》《易经》,尤善长啸。阮籍和嵇康都曾求教于他。【翻译】嵇康到汲郡游山玩水之时,偶遇道士孙登,其后便和他交往。嵇康离开此地时,孙登说:“您的才能虽然很高,可是欠缺保身的方法。”【点评】嵇康为人颇有仙气,不染浊气,名满天下,可惜最终还是躲不开政治斗争,成了司马氏与曹魏争权的牺牲品。孙登可谓一语成谶。
【原文】3.山公将去选曹①,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注释】①选曹: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翻译】山涛将不再担任选曹郎职务,想推举嵇康代替,结果嵇康写信给他宣告绝交。【点评】两人是多年好友,都是“竹林七贤”,然而山涛此举虽是好意,却表现出他不了解嵇康的为人志向,所以嵇康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主动结束了这段友情。嵇康这样的人,直爽而散淡,留在官场确实不合适。
【原文】4.李①是茂曾第五子,清贞有远操,而少羸病,不肯婚宦。居在临海,住兄侍中②墓下。既有高名,王丞相欲招礼之,故辟为府掾。得笺命,笑曰:“茂弘乃复以一爵假人③。”【注释】①李(xīn):字宗子。生卒年不详,身体不好,而且腿瘸了,随他哥哥李式南渡。渡江后,累迁临海太守、侍中。②兄:李式,李重长子。字景则,任临海太守、侍中。③茂弘:王导的字。假:雇用。【翻译】李是李重的第五个儿子,为人清白忠诚,品德高远,可是他从小就体弱多病,所以不肯结婚做官。他在临海郡时,暂住在他哥哥侍中李式的陵园里。他有了很大的名望以后,王导想招聘礼遇他,召他做相府的属官。李得到王导的任命信,笑着说:“王导竟然拿一个官爵来雇用人。”【点评】李知道自己身体不好,而不去追求名利,甚至婚姻,很是让人尊敬。南北朝时期有德行的隐士都有特别高的名望。
【原文】5.何骠骑弟①以高情避世,而骠骑劝之令仕。答曰:“予第五之名,何必减骠骑!”【注释】①何骠骑弟:何充的弟弟何准,在家里排行第五。字幼道,志向清高的隐士。【翻译】
何充的弟弟因为情操高远选择避世隐居,何充劝导他出来做官。他回答:“我老五的名望,未必就比你骠骑低!”
【原文】6.阮光禄在东山,萧然无事,常内足于怀。有人以问王右军,右军曰:“此君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沉冥①,何以过此?”【注释】①沉冥:等于沉冥的人,指隐士。【翻译】阮裕隐居东山,清静无为,内心一直很满足。有人问王羲之这件事,王羲之说:“这位君子近来已不会因荣辱而心动,就是古代的隐士,也无法超越这个境界!”
【原文】7.孔车骑少有嘉遁意①,年四十余,始应安东②命。未仕宦时,常独寝,歌吹,自箴诲,自称孔郎,游散名山。百姓谓有道术,为生立庙。今犹有孔郎庙。【注释】①孔车骑:孔愉,死后追赠车骑将军。嘉遁:对隐遁的美称,指合乎正道的隐居。②安东:安东将军。指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即位前曾任安东将军一职。【翻译】孔愉年轻时就有隐居的意愿,直到四十多岁才接受安东将军司马睿的任命做官。没做官之前,一直独自住在山里,唱歌吹奏乐器,自慎言行,自称孔郎,游遍了名山大川。百姓说他有道术,他活着时就给他建了个庙。现在还有孔郎庙。【点评】说不准还真会一些道术,不然百姓也不会立神庙。
【原文】8.南阳刘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①。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②甚厚。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③。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④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知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注释】①刘之:字子骥,南阳安众人。生卒年不详,游山玩水,避世隐居。高率:高尚率真。阳岐:村名,距荆州二百里。②贶(kuàng):赠礼,赠送。③乞:给。上明:地名。桓冲为了阻止苻坚南侵,想移镇长江以南,便把荆州首府移到上明。④翛(xiā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翻译】南阳人刘之,高雅率真,熟悉历史,隐居在阳岐。当时,苻坚大军已经逼近长江,荆州刺史桓冲想要施展宏图抱负,就聘刘之做自己的长史,派人开船去迎接他,馈赠的礼物也很厚重。刘之从命,于是上船出发,不过桓冲送的礼物他自己没有收下,一路上都拿来送给贫苦的人,等到了上明,礼物也都送完了。他一见到桓冲,就陈说自己没有什么用,然后潇洒地辞去了职务。他在阳岐住了多年,不管衣服和食物有多少,都与村里的人共同分享。当自己遇到短缺的时候,村里人也会厚待他,他与乡里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安乐。【点评】这个隐士倒是有意思了,确实是安于自己的小日子,不求闻达于诸侯。不过他收了桓冲的东西送人,却啥事也不办,未免有些不厚道。
【原文】9.南阳翟道渊①与汝南周子南②少相友,共隐于寻阳。庾太尉说周以当世之务,周遂仕,翟秉志弥固。其后周诣翟,翟不与语。【注释】①翟道渊:翟汤(272—344),字道渊,南阳柴桑县(今九江县)人。当时知名的庐山隐士。②周子南:周邵,字子南,生卒年不详,汝南人,曾经隐居,后来被庾亮推举为官,担任过西阳太守。【翻译】南阳人翟汤和汝南人周邵从小就是好友,两人共同在寻阳隐居。庾亮曾劝说周邵为国家做贡献,周邵就出来做官了;翟汤却更加坚定了隐居的志向。后来周邵回去看望翟汤,翟汤却再也不和他说话了。
【原文】10.孟万年及弟少孤①,居武昌阳新县。万年游宦②,有盛名当世。少孤未尝出,京邑人士思欲见之,乃遣信报少孤云:“兄病笃。”狼狈至都,时贤见之者,莫不嗟重。因相谓曰:“少孤如此,万年可死。”【注释】①孟万年:孟嘉,字万年。他的弟弟孟陋(326—388),字少孤,名望很高,会稽王司马昱辅政时,召为参军,托病不肯赴任。②游宦:外出求官。【翻译】孟嘉和他弟弟孟陋住在武昌郡阳新县。孟嘉外出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孟陋没有出去做过官,京都的人们想见见他,孟嘉便派信使对孟陋说:“你哥哥病得很重。”孟陋急忙赶到京都,见到他的名人们全都对他大加赞赏与推崇,互相评价说:“孟陋这么优秀,孟嘉就死而无憾了。”
【原文】11.康僧渊在豫章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乃闲居研讲,希心理味。庾公诸人多往看之,观其运用吐纳,风流转佳。加已处之怡然,亦有以自得,声名乃兴。后不堪,遂出②。【注释】①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②“后不堪”句:《高僧传》载,康僧渊后来死在庙里,和这里所说不同。【翻译】康僧渊在豫章时,在离城几十里外的地方修造了住处,旁边挨着连绵不绝的山峰,被一条衣带般的长河围绕,庭院中有长满花树的林子,堂前有波涛涌动的流水。他在这里闲住,研究、解释佛经,倾心于义理旨趣。庾亮等人经常去看望他,观摩他运用言谈的方式,风度更加美好。加上他对这种境遇安然自得,心旷神怡,名气就渐渐大了起来。后来他忍受不了这种有名气的生活,就离开了。
【原文】12.戴安道既厉操东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①。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注释】①厉操:磨砺,节操。式遏之功:指保家卫国的功业。【翻译】戴逵已经住在东山隐居磨砺情操,而他哥哥却一心想建功立业。谢安对他哥哥说:“你们兄弟俩的志向目标,怎么会差异这么大呢?”他哥哥回答:“下官忍受不了那种忧愁,家弟却改不了那种乐趣。”【点评】这里戴逵的哥哥连名字也没留下来,可见记录者更推崇戴安道的安贫乐道、淡泊名利。戴逵哥哥叫戴逯,官至大司农,也算是求仁得仁了,他的一番话其实是引用《论语·雍也》颜回的事,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人能按照自己的志向生活,就是幸运的。
【原文】13.许玄度隐在永兴南幽穴中,每致四方诸侯之遗。或谓许曰:“尝闻箕山人①,似不尔耳。”许曰:“筐篚苞苴,故当轻于天下之宝耳②。”【注释】①箕山人:指尧时的隐士许由。②筐篚(fěi)苞苴(jū):这里指包着的鱼肉,是用为赠送的礼物。天下之宝:指君位。按:这里指许由尚且招来尧的让位,自己得到这些薄礼又算得了什么。【翻译】许询在会稽郡永兴县南幽静的岩洞中隐居,常常引来各方王侯的赠送。有人对许询说:“我曾听说过隐居箕山的许由似乎并不会接受礼物呀。”许询说:“我得到的礼物不过是竹筐装着的食物,比起许由接受君位可要微薄得多呀。”【点评】许询也是不谦虚,竟然自比许由。不过他终身不仕,一生好游山水,文才风度引得世家贵族都来争相结交,连皇帝司马昱都说他是“妙绝时人”,这一生也算是潇洒自在。
【原文】14.范宣未尝入公门,韩康伯与同载,遂诱俱入郡,范便于车后趋下。【翻译】范宣不曾进过官署。有一次韩伯和他一起坐车,就骗他一起进郡府,范宣发现后便从车后溜出去跑了。
【原文】15.郗超每闻欲高尚隐退者,辄为办百万资,并为造立居宇。在剡为戴公起宅,甚精整。戴始往旧居,与所亲书曰:“近至剡,如官舍。”郗为傅约①亦办百万资,傅隐事差互②,故不果遗。【注释】①傅约:傅琼,小名约。其人事迹不详。②差(chā)互:阴差阳错,出现差池。【翻译】只要听到有人要去过高尚的隐居生活,郗超就会为他们准备百万钱,还给造好房子。他在会稽郡剡县给戴逵盖了所房子,很是精致整洁。戴逵刚住进去的时候,给亲友写信说:“最近我到了剡县,就像住进了官府里一样。”郗超也曾为傅琼筹措了百万钱,后来因傅琼隐居一事错过了机会,就没有再赠送给他。
【原文】16.许掾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翻译】许询喜欢游山玩水,而且身体健壮,擅长爬山涉水。当时的人说:“许询不只有过人的雅趣,而且也确实有利于他游山玩水的好身体。”【点评】游山玩水也是很需要体力的呀,如果换成体弱多病的卫玠,估计就只能闭门不出了吧。所以心怀逸趣之人,更要注重身体。
【原文】17.郗尚书与谢居士善①。常称:“谢庆绪识见虽不绝人,可以累心处都尽。”【注释】①谢居士:本名谢敷(313—362),字庆绪,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东晋时期隐士,佛、道大师。居士是在家信佛的人。【翻译】尚书郗恢和居士谢敷关系很好,他常称赞谢:“谢敷的见识虽然不比常人高明,不过一点都不会让人觉得有心累的地方。”
喜欢的话请转发、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苏门山,历史上名人荟萃的绝妙胜地(辉县百泉)03
继续接上文
邵夫子祠——桃竹园
邵夫子祠
大概是口罩的原因,这个祠堂也处于封闭状态。这个简介很好,内容很详细。
简介
沿着池塘西岸,往北,看到所谓邵雍旧居——“安乐窝”,当然了这只是象征性纪念的建筑物。北宋年间邵夫子随父亲居住在苏门山求学于易学大儒——李之才。
安乐窝
这个李之才,方式作为当地县尉,才名很大,邵雍学《易》于李之才,李之才从穆修学《易》,而穆修的《易》是向种放学的,种放的《易》是向陈抟学的,它的图形象数变化之妙,是秦汉以来少有人知道的。可见古人的师承关系是如此微妙,经典学问可谓是“真经难求”啊。
嵇公亭
据了解,这儿原先是纪念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的建筑。耶律楚材契丹人,曾辅佐成吉思汗父子30余年,功勋卓著,仕为蒙古帝国丞相。晚年隐居于辉县梅溪村,“植梅数株,建琴亭月榭,吟咏其中。
耶律楚材在政治上颇有作为,在诗文上也很有成就,著有《湛然居士集》留世。耶律楚材在梅溪的诗句有:“素餐十稔我胡然,潦倒而为今避贤。寄语梅溪且宁耐,求归更待两三年。”可见其重返旧居失意落魄的心情。耶律楚材1244年去世,葬于苏门山之阳。耶律楚材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发展了汉文化。
时间回到雍正四年,河南河道总督嵇曾筠作为河南巡抚、河道总督,对整个黄河、大运河等河道,包括百泉的泉眼开通、河塘清理都做出贡献。如今的牌匾上书“溉田资运”四个大字,就是更名为“嵇公亭”所书,并立碑于此,供后人赞颂追记。
再往西走,池塘内泉眼丛生,只可惜近期干旱无雨,再加上沿岸尽是施工区域,我遂在山岭上寻路,看到这几处碑亭,有“甘泉亭”“程泉亭”等。
甘泉亭
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夏之交,天气久旱不雨,百泉湖水泉源不济,秧苗渐涸,秋收难保。百姓鉴于苏门山麓西侧以往多有山泉,疑地下还有泉源。知县李如棠便率众在此凿石开泉,果然泉水深不可测,而且清冽甘甜。庄稼得以灌溉,人们欢喜,欣然名之日“甘泉”。并修亭一座,取名“甘泉亭”,以示纪念。
程公泉
一直再往东,就是“卫河之源”——卫源庙。
万历年间咏诗碑
东边就是碑林。也是一座大门紧闭的坐北朝南建筑。
于是,转向北开始爬山,从旁边的石阶上去,就是孔庙和“啸台”啦。
苏门酒家
两幅对联,特别有意趣:“水绿山青座中人醉 花明柳媚湖上春长”、“味美招来云外客 酒香引出洞中仙”,不知道这家“苏门酒家”是否还在?能感受得到这是一家有传统文化气息的饭店,如果能够在辉县苏门山百泉池这片土地上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我一定会去尝尝联中所言的“佳酿”和“美味”。
栩栩如生的石狮
半山腰上俯瞰整个百泉湖,景色秀丽,令人心情舒畅。
观景平台
“子在川上”石坊
山腰上的孔庙也大门紧闭,这是建于成化年间的石坊,除了上面的石狮是新的以外,基本上保存完好,实属不易。雕刻精致,面面俱到。
两通记事碑
四个龙柱,四面雕刻共16面图案“太湖石和龙戏珠”。
石坊
隐隐约约看到后面的百泉湖,古人登高望远,抒怀遣志。如今身临其境,令人忘乎所以啊!
龙戏珠图
在古代这么大的石料运上山,是件实属不易的事情。匠人们技艺炉火纯青,雕刻一丝不苟,极具虔诚之心。
太湖石
“批、林、批、孔”大肆破坏文物的年代,这里为何能够免遭荼毒?
我大胆猜想,这里是否曾经作为军区疗养之所呢?这里绝对是豫北最佳的避暑休养之地。
精美石雕
从网上摘录这段记载:“1952年,平原省在中原名胜区百泉湖东岸的百泉书院遗址之上兴建百泉干部休养所,南北长19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为2.08公顷,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在百泉湖北岸中段的苏门山麓建起办公区,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房舍10间866平方米。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1953年5月,百泉干部休养所建成,疗养院归属河南省卫生厅管理。1962年10月,正式定名“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1969年1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将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下放到新乡地区,更名为“新乡地区第二人民医院”。1971年5月,撤销新乡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并入汲县人民医院。1980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百泉恢复河南省干部疗养院。两年后,河南省百泉干部疗养院建成使用。”
精美石雕
难怪呢?如此“天灵地秀、人杰地灵”之所,又有谁会罔闻不顾呢!
精美石雕2
千百年来所传承下来的,我们不应该毁灭它!历史未远、值得反思。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