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方岩秘境胡公情
永康方岩是一个神圣又神秘的领地。山脚下的“赫灵”屏封,天街前的“方岩居中”照壁,胡公祠广场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毛体大字,威武而慈祥的胡公塑像,还有石阶、天门、游人、香火乃至亭台楼阁、山水草木、寒暑风云,林林总总,似乎无不蕴含与诉说着方岩的前世今生。
余窃以为,方岩的地理与人文、历史与现在、过去与未来,是方岩秘境之基,而胡公文化是方岩秘境之魂。
胡则(胡公),北宋名臣,永康先贤。一生77岁,从政47载,曾任权三司使(代理计相,掌管全国财经的最高长官)。他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两扶相印、一心为民、果敢担当,功高德丰。范仲淹为他作墓志铭,历代皇帝给他十多次封赏,天下有胡公庙三千,尊称他为“胡公大帝”。
胡公的一生与身后千秋,都与方岩有不解之缘。
方岩,胡公承续儒风的发祥地
相传,当年胡则的父母结婚几年了还没孩子,就到方岩拜观音求子。后来母亲“惊梦怀子”,有了胡则。这是胡公发祥地一说。
其二,当年胡则在方岩五峰、方岩山顶读书,“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程伯劝学”、勤学苦练,品学兼优,受到州牧举荐,进京赴考。下山前,他作了一首《别方岩》诗,书写在方岩僧舍的屋壁上。
胡则离开方岩后的第二年三月,金榜题名,又有“太宗赐名”。范仲淹记载,吴越百年,士用补荫,不设贡举,儒风几息,“而公能够经史,属文辞。及归皇朝,端拱二年御前登进士第”,成为永康第一位进士。他在《及第》诗中写道:“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胡则是从库川、方岩走出来的永康骄子,是宋代婺州一带承续儒风的代表人物。“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饮水思源,他誓言“一带清风雨露随”、爱民报国。
方岩,胡公钟情龙井茶的萌发地
西湖龙井茶乃茶中极品,追本溯源,缘有胡公。当年,胡则方岩求学,对家乡茗茶情有独钟:“拾菌寒云外,烹茶翠竹前。”出仕后,清茶清廉随身相依。知睦州、提举二浙榷茶使,他铲茶霸、疏茶路、惠茶农。两度知杭州,他治钱塘、兴州学、重农商、轻徭赋,守杭有惠政,百姓感恩,在龙井为他立生祠。灵山天竺寺住持慈云大师很敬重胡则,常与其品茶论道赋诗。
景祐元年(1034年),胡则(72岁)致仕后归隐龙井,在整理家训后潜心驯化从狮峰采来的野茶。他结合方岩茶道,从龙井源取水浇灌,用佛炉香灰培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胡则培植的野茶初展秀姿。宝元二年(1039年)胡则仙逝,他临终前叮嘱子孙,将其安葬在正对茶园的龙井源凤凰岭上,坚信龙井茶总会迎来艳阳天。不久,胡则的茶业后继有人,这个后继者就是著名高僧、慈云大师的弟子、上天竺寺原住持辩才法师。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胡则和辩才当年培植的那些茶树之基因,历经700多年风雨依然生机蓬勃,不断抽出一茬茬新枝嫩叶,苍翠欲滴,被乾隆敕封为御茶。当今,西湖龙井茶更是享誉中外、惠泽普民。
方岩,历代皇帝封赏胡公的主承地
在胡公的生前与身后,受到了十位皇帝给他的十三次封赏。在众多封赏的敕诰中,直接讲到方岩、赫灵或方岩胡公祠的有四次。
1122年,宋徽宗《敕封(胡则)佑顺侯诰》,内有云:“天道助顺,鬼神害盈”“策马饮池,源泉陡涸。凶徒沮骇,王师奋张”“建祠寺侧,用赫厥灵”“宜特赐佑顺侯”等。是讲方岩神(胡公)显圣,助除反逆,建祠颁额封侯,以彰表。
30年(1152年)后,宋高宗《敕赫灵庙额诰》,内有云:“公四世从孙、建州通判胡廷直辩白陈请。”“两浙转运司保奏到婺州永康县方岩山神佑顺侯、故兵部侍郎胡则祠,祈祷灵应,乞加封。”“始正为封胡公,赐庙额曰赫灵。”这是“赫灵”庙额的正式开始。
进入元朝,1300年,元成宗《敕婺州永康县赫灵庙佑顺嘉应福泽灵显侯》,内有云:“神其歆之,益宏贶施。可特封显应公。”
又过89年(1389年),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加封胡公显应正惠忠佑福德齐天帝诰》,御赞胡则:“七任县令,从官摄政,正直忠良。敕封保定,天下臣胡,统之一姓。录朝御葬,方岩得圣。”
方岩,天下胡公庙的总基地
胡公去世后,百姓感恩他,在方岩山等地建造了胡公祠,在五峰书院(重楼)建了胡公家庙(抗战时期,浙江省政府曾在此办公)。方岩胡公祠是历史悠久,赫灵八方的总基地。五峰书院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胡公是领头人、好榜样。
胡公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胡公文化团队开展了“寻访胡公路,致力新时代”探源行动,已走访考察20多个县(市区)的胡公文化和风土人情。各地百姓对胡公的敬仰、对方岩的敬重,真是让人动容。
如嵊州后庄胡公庙,100多年前,后庄先人到方岩请了泥土,以方岩泥土为母土,塑胡公像、造胡公庙。我们去走访时,刚好在筹资重修胡公庙。我们很感动,给他们捐款,后来又送去“则有千秋”匾额,他们很高兴,说是胡公又显灵了。
温州永嘉陶公洞,是洞天福地。陶公洞胡公庙管理人介绍说,从前有个财主,想把祖坟迁进来,百姓不同意,马上派两青年到永康方岩请胡公。按平常,永嘉到方岩,往返要好几天,而财主已经择好日子,第三天就要移坟进来。据说,两青年得到胡公神助,第二天太阳落山前就赶回陶公洞,挂上胡公像。财主知道后大吃一惊:胡公来坐镇了!
还有,兰溪有个叫小方岩的胡公庙,也有很生动的故事。说是清朝时,当地有位善人,每年都要上方岩拜胡公。后来年纪大了行走不便,心想最后一次上方岩,把胡公的画像带回来,在自己的村里造个胡公庙。他带着胡公画像回到兰溪,还没到村,一阵风吹来,放在兜里的胡公像飞走了。看它飞进一处林子里,找不到了。善人醒悟道:“原来,胡公喜欢这个地方!方岩胡公来了!”消息一传开,左邻右舍18个村的人都响应,就在那里建起胡公庙,取名叫小方岩。
方岩,人民领袖关注的吉祥地
1959年8月21日下午,同志从庐山返京途经浙江金华时,在专列上召集地县负责人座谈。
毛主席问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你说,你们永康什么最出名?”
马蕴生脱口说道:“五指岩生姜很有名。”毛主席轻轻摇了摇头,说:“不是什么五指岩生姜。你们那里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的了!”
毛主席接着说:“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他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
随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重要啊!”
44年后,2003年6月12日下午,同志视察永康方岩,他在胡公祠广场镌刻毛主席语录的照壁前深情地说:“在宁德当地委书记的时候,我提出来的号召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它作为座右铭。”
走进胡公祠,看着胡公事迹的壁画,同志说:“我们也要像胡公‘睦邻怀远’那样招商引资,加强对外合作。”接着,他又对陪同的金华市委书记、市长说:“减免丁钱,这是汤黎路、徐止平要做到的,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在连接方岩和南岩的天桥上,同志远眺群山,感慨地说:“天下粮仓,百姓富足,不正是我们人所追求的吗?”
后 记
“八月十三桂花香,方岩庙会号角响,胡公故里开殿门,欢天喜地乐四方。”胡公是百姓心中的神。宋代,“浙水之东,祠宇相望”;元代,“凡村墟里社,必为祈报之所。故公别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清代,“浙东千里,几无一乡一邑无公庙”;时期,郁达夫赞叹“方岩香火不绝而又以春秋为盛,朝山进香者,络绎于四方数百里的山道上”。
以纪念胡公为要旨、以永康为核心的方岩庙会,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地的胡公祠庙与胡公文化活动,既是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功德的历史见证,也是黎民百姓对清官好官的敬仰期盼和美好生活之愿景的社会展示。这也许是探寻方岩秘境胡公情的向导图吧。
主办:胡公文化研究会 胡公书院
支持:古山镇党委 政府
主编:胡联章 总第55期
的副团长,成“跑跑将军”,两次被俘,却飞黄腾达
作者:相忘于江湖
老蒋手下有这么一位高级将领,曾做过的副手,还曾让“川中名将”刘帅虚心请教。但是打仗水平很一般,先被黄公略俘虏,发2块银元遣返,后被陈毅、粟裕打败,又被彭雪枫俘虏。
可是,有“拜把子”庇护,此人照样飞黄腾达,越打败仗越受欢迎,还步步高升身居高位。蒋氏这个谁都看不懂的神操作,成为个人受益、团队受损的反面例子。
这个受益人,就是“跑跑将军”韩德勤。
青年韩德勤
(一)坐享其成的“盟二代”和他的拜把子在蒋氏的团队里,有不少官二代、富二代、亲二代、痞二代,还有一类“盟二代”。
韩德勤的叔叔韩恢,江苏省泗阳县人,是同盟会元老,担任南京都督、讨袁军江北总司令、讨袁军第三军军长。1921年,任命韩恢“江苏招讨使”,1922年616事件任“讨贼军总司令”,将救回上海。1922年11月1日,被江苏督军齐燮元逮捕杀害,追赠陆军上将。
韩德勤与同庚,1892年生人,18岁进入江苏陆军小学第5期,在这里遇到了堪称一生贵人的江苏临县老乡顾祝同。顾祝同小他一岁,两人一见如故,形影不离,还结拜为“把兄弟”。
韩德勤的“把兄弟”顾祝同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陆军小学停办,韩德勤与顾祝同结伴返乡,半路上参加了革命军北伐先遣支队,成为了炸弹队队员。1912年,先遣队扩编为陆军第9师第18旅第36团,顾祝同担任排长。7月南北议和,南京陆军小学复学,顾祝同辞职回到学校,一年后毕业。
1914年3月,陆军小学毕业生集体升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军官学校,顾祝同与韩德勤前往武昌,在法文班学习军事、法语及预科。1917年,又一起升入北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3月毕业后,顾祝同分配到陆军总部第十三混成旅见习,不久升任暂编第四旅第七团第三营第九连连长。
(二)受老长官帮助,投奔黄埔军校韩德勤毕业后,在北洋军做了见习官、少尉排长,从此开始了20多年的军事生涯。后来担任川东第二混成旅的参谋,第一团副团长,而团长就是“川中名将”。
一天,野外演习返回途中,对韩德勤说:“开进就是向敌前进。”韩德勤说不是,开进是行进间对敌阵地的进攻,等等。未置可否,返营后韩德勤正在更衣,一身汗水进来,拿着一本书对韩德勤说:“开进的意思我不清楚,恐怕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你把这个军语通报全团吧!”
青年时期的“川中名将”
能让求教的,不是一般人。1924年川东战斗,和韩德勤同时受伤,到成都养伤,韩德勤回江苏老家,此时顾祝同在两次东征陈炯明的战役中表现突出,升任第一军第三师少将副师长,春风得意,两次写信让韩德勤去广州。犹豫不决的韩德勤,恰好收到随吴玉章在上海考察的邀约,两人在上海见面后,也劝韩德勤去广州找出路,并赠送韩德勤川资路费。
韩德勤南下革命大本营广州,随着顾祝同的升迁,也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步步沾光。
(三)苏区第三次反围剿,韩德勤被俘遣返1931年6月,韩德勤52师与孙连仲25师、高树勋27师、上官云相47师、郝梦龄54师作为右翼进攻吉安、永丰、乐安,参加对苏区第三次“围剿”。结果被红军辗转腾挪,一下歼灭了好几个师,蒋军匆忙撤退途中,52师及4军团1个营1个炮兵团又被黄公略在方石岭以南全歼。
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
韩德勤全军覆没,自己也当了俘虏,但是由于化装成了士兵,还领了两块银元被释放。回去之后,自请降职,变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副师长,还是靠“把兄弟”顾祝同的提携才不断升迁。
(四)苏北抗日少有建树,黄桥一战大伤元气1937年抗战爆发后,韩德勤33师抵抗不了日本3000兵力,被蒋氏怒骂。在泗阳、宿迁、沭阳等地协助于学忠作战,无论碰到日军还是伪军,总是一触即溃,被戏称“跑跑将军”。
1938年1月至5月徐州会战,韩德勤任第24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顾祝同)兼89军军长,代理江苏主席,与日军在阜宁、南通、如皋、东台激战。白崇禧回忆录评价:“五战区于徐州会战时,韩德勤为江苏省主席兼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保有苏北、皖东以至运河以及通海公路(南通—海州)之北端,且迭次向津浦路南端游击,减轻我第五战区之特别威胁,于台儿庄之胜利有间接之贡献。”
苏北是南京的屏障,日军、汪伪军、韩德勤和新四军,韩德勤就在复杂局势中坚持了六年。
1940年9月黄桥一战,韩德勤89军1.5万人对粟裕七千人,结果五战五败,还被歼灭11000多人。
新四军时期的陈毅与粟裕
(五)专搞摩擦再次被俘,徐州会战未战先败1943年3月,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与王忡廉,在苏北运河两侧东西夹击攻新四军,被新四军4师彭雪枫、邓子恢歼灭总部及独立6旅、保安3纵队,俘韩德勤以下1000余人。
四师师长彭雪枫开导劝解,为抗日团结请示释放。新四军代军长陈毅亲自主持。韩德勤表示,新四军确有顾全合作诚意,自己感激不尽,以后不再与新四军摩擦。
陈毅
转眼到了1948年6月,淮海战役一触即发,当听到刘峙被任命为“剿总”总司令,对阵等人,薛岳心情沉重,感慨大厦将倾。而得知韩德勤为副总司令,薛岳感叹有人要自掘坟墓了。
事实证明,如果不是“铁哥们”参谋总长顾祝同出手,韩德勤改任国防部联勤总部副总司令,成为压粮官,离开了徐州这个是非之地,恐怕就要步黄伯韬、邱清泉、黄维、杜聿明的后尘。
1949年3月,韩德勤退往台岛,后任蒋氏战略顾问。
客居台岛四十载,几回洋河入梦来?毁誉参半的韩德勤,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如何客观评价后四十回《红楼梦》?有致命错误也有可取之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以质量取胜的。曹雪芹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顶峰。
对于高鹗所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不能将它和曹雪芹的原作相提并论了。散文家、红学家俞平伯几乎全盘否定了高鹗后续的四十回,张爱玲直接称其为“狗尾续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高鹗“补《红楼梦》当在乾隆辛亥时,未成进士,‘闲且惫矣’,故于雪芹萧条之感,偶或相通。然心志未灰,则与所谓‘暮年之人,贫病交攻,渐渐的露出那下世光景来(戚本第一回)’者又绝异。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
鲁迅批评续作的突出特点,就是他能够从高鹗当时的思想状况和所处的环境出发,并联系作品的实际,来考察续作的优缺点。
清代研究《红楼梦》续书第一人裕瑞,在《枣窗闲笔》中写道:“此四十回同以前八十回人名事物,苟且敷衍。若草草看去,颇似一色笔墨,细考其用意不佳,多杀风景之处”。的确,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的确有许多“致命”的错误。
一是贾府结局的错误逆转。在前八十回中曹雪芹通过种种方法,暗示了贾府彻底败落的结局。如第五回曹公《收尾 飞鸟各投林》概括了贾府衰败的结尾:“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巳尽......”
还有秦可卿去世前在梦中给凤姐的托付提示之语“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
高鹗开始续书时似乎也还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在续作的前二三十回中,描写了贾府等贵族家庭的败落和人事的衰颓。甄府被抄、薛家囊尽、元春薨逝、王子腾骤亡;紧接着宁荣二府被抄、革去世职,贾赦贾珍被捕充军,贾母、王熙风先后郁郁而死,确实形成了衰败的趋势。
但后来却出现了贾政承袭世职,宝玉、贾兰中举,贾赦贾珍也免罪遣返,薛蟠出狱归正,宝钗有孕,一派“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景象。
这样的结局,不仅在艺术上又落入了曹雪芹所深恶痛绝的大团圆的小说旧套,而且更重要的是违反了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冲淡《红楼梦》的悲剧气氛,减却了悲剧色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个作品的反封建的思想力量。
二是情节描写的悖于伦常。在前八十回中,曹公多次从判词以及六十二回众姐妹抽签活动中,暗示出探春的结局“家里已经有个王妃,难道你也是个王妃不成?”然而高鹗所续写的探春只是嫁给了镇海总制的公子,这“公子”怎可会是“王子”?
得知探春远嫁的消息之后,众人心里都不是滋味。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是探春的亲妈赵姨娘却是一派“欢天喜地加上幸灾乐祸”的表现。
“我这个丫头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从还是个娘,比他的丫头还不济。况且洑上水护着别人。他挡在头里,连环儿也不得出头。如今老爷接了去,我倒干净。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够了。只愿意他像迎丫头似的,我也称称愿”。
不知道探春如何挡住环儿“出头”了,也不知道赵姨娘为什么希望探春的婚姻像迎春一样悲惨。虎毒尚且不食子,亲娘在女儿出嫁前为什么会给予这样的“祝福”呢?
再者是探春出嫁的情节本应是小说中的重头戏,然而高鹗却是“辞别众人,竟上轿登程,水舟车陆而去”,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实在是令人不解。
三是人物性格的莫名突变。贾宝玉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道者,蔑视封建礼教和功名利禄,是他反抗精神最重要的表现。但在后四十回的一些章节中,续作者把他写成为一个拥护封建礼教和追求封建功利主义的“禄蠢”了。
如第八十五回,宝玉闻贾政升郎中“心中自己甚喜”,以至于“喜得无话可说,忙给贾母道了喜,又给邢王二夫人道喜”。一百零二回,探春远嫁,临行来辞别宝玉,她“将纲常大体的活,说的宝玉始而低头不语,后转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
这与在第十六回中的宝玉听说亲姐姐元春封妃时的表现简直是判若两人。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对于贾府来说,这是何等“荣耀”的事情,“宁荣两处上下内外人等,莫不欣喜”,独有宝玉“置若网闻”,“对于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府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人“皆视有如无”。
另外是宝玉对爱情的“背叛”。在前八十回中,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是坚贞和专一的,“你死了我就作和尚去”。然而在后四十回中,宝玉和宝钗成亲之后,宝玉“见宝钗举动温柔,也就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并且认为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相信“金玉姻缘”有定。
第一百零一回,宝玉、宝钗准备去给舅舅做生日,宝玉“两个眼睛呆呆地看着宝钗梳头”,后来宝玉先走,半路上特地叫焙茗回来传话:“二奶奶若去呢,快些来吧;若不去呢,快别在风地里站着”。凤姐见他们俩口儿这般恩爱,十分羡慕。
还有一个小人物贾芸,在前八十回中,贾琏和凤姐夫妇是有恩于他的,但在后四十回中,贾芸却成了偷卖巧姐的“狠舅奸兄”中的成员。
为了使贾芸成为“狠舅奸兄”中的成员,高鹗甚至在八十八回中作了个铺垫,贾芸再次去凤姐处要“工程”做,巧姐一见到他便大哭不止,此情节似乎在有意模仿曹公的“伏笔”之法,但却不符合贾芸这个人物的性格和世事常理。
四是怪力乱神的大量描写。何其芳同志在《论红楼梦》一文中曾指出:“至于求签占卦,闹鬼见怪,这类关于迷信的描写层出不穷,也是高鹗续书的败笔”。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的确多处鬼怪中邪之说。
八十七回妙玉坐禅中邪;八十九回水月庵的尼姑疑似“中邪”,半夜满口吐白沫,继而凤姐屋里的小丫头听见空屋子像有人在叹气,半夜凤姐惊醒寒毛一乍;九十五回中宝玉失玉,请来妙玉扶乩;一百零一回,凤姐在凄寂的大观园中遇到陡然出现的大狗,还有秦可卿的鬼魂。
一百零二回,尤氏从大观园中路过,便撞了“伏尸白虎”谵语绵绵,继而贾珍亦病,到大观园中烧纸后方好;一百一十三回,赵姨娘在铁槛寺内,也被“鬼附身”,因为“使了毒心害人被阴司里拷打死了”,还有凤姐梦见了尤二姐,还有疑似自尽的守备公子和女孩张金哥的“一男一女”。
其中的一些描写虽能衬托大观园凄凉荒芜景象和人“做贼心虚”的心理现象,但是如此大量的篇幅描写鬼怪神灵,让人感受更多地是他在宣扬和因果报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红楼梦》批判旧世界的思想力量。
但是,客观上讲续书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有时甚至比创作一部新的作品还要困难,何况是为《红楼梦》这样一本旷世奇作续写,更是难于上青天。
不理解这种困难,就可能会把续作一笔抹倒。高鹗作为《红楼梦》出版史、传播史上首个刻印本、全璧本--程高本的两位主要编辑者、整理者、出版者之一,能把《红楼梦》续写四十回,也说明他是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创作才能的,《红楼梦》能够流传,高鹗应该是第一功臣。
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也是有一些出彩之处的。
一是爱情悲剧的艺术描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情节和主要线索。前八十回,宝玉和黛玉的爱情还是萌芽阶段。如何把这个萌芽残忍的“掐掉”,成为了小说的关键。正是在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上高鹗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这个过程中,高鹗绘声绘色、逼真鲜活地描写了贾母、王夫人的冷酷凶残,王熙凤的狠毒阴险,贾宝玉的痴迷,林黛玉的愤恨,傻大姐的呆傻等等。黛玉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鼓乐声中死去,贾宝玉也终于在苦闷和痛苦中出走。
一对封建叛逆者的爱情,终于以动人心弦的悲剧终结。特别是黛玉香消玉殒与二宝洞房花烛“同步”烘托反衬和强烈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可以说是运用艺术对衬手法成功的典范。
二是以小见大的巧妙运用。傻大姐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小人物,在前八十回出场捡到了绣春囊,成功引发了大观园抄检风波。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她的第二次出场时无意之间把宝玉与宝钗婚配之事告诉了黛玉,彻底击倒了本已孱弱的黛玉,把黛玉推向了死亡的快车道。
让小人物发挥大作用,这也是高鹗对傻大姐这个智力不健全的女孩的“人尽其用”了。另外,在九十二回中,冯紫英向贾政兜售了以“母珠”为代表的“四种洋货”,连冯紫英都觉得“这四件东西价儿也不很贵,两万银他就卖”,但是此时的贾府却连这一点儿闲钱也没有了,冯紫英“只得收拾好,坐下说些闲话,没有兴头,就要起身”以一颗小小的珠子来衬托贾府的日渐衰败,也是高鹗的巧思。
三是官场丑恶的丰富补充。在续写的后四十回中,高鹗对于封建官僚制度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第八十六回“受私贿老官翻案牍”,正面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的官场生活。
豪门望族的花花公子薛蟠杀死酒店当槽儿张三,理当偿命,但知县受薛家的贿赂之后,徇情枉法,减免了薛蟠的罪行。复审翻案一场,知县假作声势,要打要夹,对于贪官情状,写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高鹗的这回文字,既揭露了封建官僚机构的腐化,又揭露了封建社会中财可通神的丑恶现实。还有“守官箴恶奴同破例”一回,贾政调任江西粮道,原想“做好官”,所以到任之日,就出示严禁,不许州县折收粮米、勒索乡民。
谁知他的长随和家人原是为了发财才跟了他来的,如今见弄不着钱,十分不满,于是合伙磨洋工。贾政因此感到“样样不如意”;后来随从李十儿钩连内外官吏,作威作福,贪污勒索,无所不为,哄着贾政办事,反觉得“事事周到,件件随心”。
这些描写更说明了封建官僚制度已经完全腐朽,是一个“做清官而不可得”的空前黑暗的时代。高鹗在后四十回中关于官场生活的成功描绘,是对前八十回对封建社会批判的一个重要补充,增强了《红楼梦》的批判力量。
高鹗在后四十回中,对一些次要人物的艺术处理也是得宜的成功的。如司棋和鸳鸯的刚烈结局,袭人的喜逢“昔”人蒋玉菡,金桂的撒泼放刁,虽然都是数笔勾勒,却也逼真传神。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苏晓君:西谛所藏宝卷与版本特征简述
早期的宝卷是指明清时期白莲教各派所用经卷,因其通俗浅易,也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清朝末年开始,宝卷的内容和用途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转变为说唱曲艺的一种形式,成为民间说唱艺术宣卷的脚本。西谛(郑振铎号)先生收藏的宝卷依照刊刻时间大体可分为早(清康熙之前)、中(清咸丰之前)、晚(同治之后)三个时期,各时期数量不等,晚期居多,总数近百种,是他研究著述传统版画艺术和中国俗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这部分宝卷体系比较完整,涵盖面广泛,版本时代特征变化明显,从中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数百年间宝卷出版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也反映出宝卷内容的变化与其各时期版本特征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上,从明正德初年开始,刊印宝卷蔚然成风,万历时臻于极盛,并持续至明末清初。西谛早期的藏品中,以元至元3年(1337)抄彩绘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升)天宝卷》,明嘉靖22年(1543)德妃张氏刻本《药师本愿功德宝卷》,明刻递修本《销释孟姜忠烈贞节贤良宝卷》为代表,它们都是十分珍贵的善本书。此外,渊源于佛教净土宗的白莲教,教中最受崇奉的是弥勒佛,明末刻本《佛说弥勒下生三度王通宝卷》二卷二十四品,西谛也藏有一卷。以上四种藏品都不署编撰者姓名,这种情况在其他宝卷中也是很普遍的。白莲教派系众多,各教派都撰有自己的经卷,西谛也多有收集。
无为教是明清时期白莲教最大的支派,由明朝山东莱州人罗清(1443-1527)创立。信众多为漕运水手,入清后被统治者视作邪教,禁教焚经,尤以雍正、乾隆两朝查禁甚严。罗清著有《罗祖五部经》,其中的《叹世无为卷》、《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三种,用来演讲白莲教教义,西谛收藏有折装大册的清初刻本,字大行疏,印制十分精美。
直隶万全李宾(?-1562)所创黄天教,宝卷多在北京刊刻,其内容除演述一般白莲教教义外,还着重于宣讲道教的一些内容。明嘉靖时因世宗笃信道教,故传播极盛。其宝卷体系比其他教派完整,征引颇富,多出自知识分子之手。清中叶后该教渐趋式微,同光间曾一度复兴。传说西谛所藏的清初刻本《太阴生光普照了义宝卷》为李宾所著,明刻本《普静如来钥匙宝卷》为其长女普静所著,清光绪27年(1901)常州孔源兴刊本《地藏宝卷》为二女普善着,但这只是传说,在这些书上都没有记录。
明万历22年(1594)山西洪洞人高阳创立了弘阳教,教徒多中上层社会人士,主要在北京活动,所著宝卷很多,曾得到宫廷太监的资助,大部由内经厂刊印,为当时刊经最多的教派。其教所造大五部经卷中,西谛藏有明万历间刻本《弘阳叹世经》、《弘阳苦功悟道经》,以及清初刻本《护国佑民伏魔宝卷》三种,这是弘阳教举行法事活动时经常宣念的经书。
明嘉靖后在北京兴起的大乘教,初以英宗敕建的北京保明寺为中心,在山西一带传播。西谛所藏明刻本《圆觉宝卷》,传说是保明寺第五代主持归圆12岁时所造,是大乘教五部经书之一。归圆隆庆4年(1570)9岁时到保明寺为尼,如果传说都是事实,那么这部经书的雕刻时间最早也就不会超过万历年。
清康熙之后由于政治原因宝卷逐渐衰落,但始终没有中断,直到道光年还在流传。这时期宝卷内容仍以讲述教义为主,间或有袭取佛道经文和民间传说的,如西谛藏清道光12年(1832)刻本《真修宝卷》等。早期宝卷流行地区主要在华北各省,尤以河北为最普遍,清同治光绪间,宝卷由布道劝善发展为民间说唱曲艺,出版地开始向东南地区转移,西谛晚期宝卷也说明了这一特点。这一时期的藏品中,可以明确的刊刻地就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带,尤以江苏为多,如苏州、镇江、常熟、扬州、金陵等,浙江的杭州刊刻的宝卷也不少,之后则以上海为主,而外北京、成都也有过出版,这大体上也反映出宝卷主要流行区域的变化趋势。
约从清道光之后,宝卷分化成两种新的体裁,一种是某些教派所编的经卷,加进了扶乩通神降坛垂训的内容,名为“坛训”,这部分宝卷西谛没有收藏;另一种开始在宝卷中加进佛、道或劝善惩恶的故事,则收藏很多。如清光绪20年(1894)刻本《韩湘宝卷》、清抄本《刘香宝卷》、清宣统3年(1911)京东玉邑蒋正贵刻本和3年(1914)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何仙姑宝》等。渐后又加进一般民间故事或戏曲故事,如清光绪间杭州昭庆寺慧空经房刻本《河南开封府花枷良愿龙图宝卷全集》、清光绪16年(1890) 玛瑙经房刻本《珍珠塔宝卷全集》等,它们的宗教色彩也随之减少,有些纯属民间通俗文学作品。这些宝卷同前期一样,也都不题撰写者姓名。
在西谛的藏品中,可以确定的刊印者约有九种类型:有达官,如元至元3年(1337)脱脱氏抄彩绘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升)天宝卷》 ;有妃子,如德妃张氏明嘉靖22年(1543)刻本《药师本愿功德宝卷》;有道观,如苏城元(玄)妙观得见斋清同治5年(1866)刻本《希奇宝卷》;有寺庙,如西湖昭庆寺慧空经房清同治7年(1868)刻本《香山宝卷》;有僧人,如通济禅院释缘明清末刻本《达摩祖卷》;有信士,如京东玉邑蒋正贵清宣统3年(1911)刻本《何仙姑宝卷》;有书坊,如上海翼化堂清同治9年(1870)刻本《真修宝卷》;还有采用新兴印刷技术的书局,如上海文益书局2年(1913)石印本《太平宝卷》。其中上海翼化堂从清同治间到,一直使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来出版书籍,而初年创立的上海文益书局,则使用成本相对低廉的石印技术,出版的宝卷最多。另外,有的宝卷是由多人集资刊印的,如清光绪16年(1890)刻本《三宝证盟宝卷》、元年木活字本《灶君宝卷》等,卷末便附刻有众多出资者姓名及捐款金额,以此来宣扬他们的功德。
从西谛宝卷所附的插图看,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与各教派所信奉的繁杂神祗是密切相关的。初期基本源自佛经的式样,卷前雕刻佛祖画像,卷末是韦驼将军像,以增加经卷的庄严与神圣。弘阳教奉太上老君为混元皇帝,是最高神明,故在明万历26年刻本《弘阳叹世经》中,出现儒释道三祖像,包含着三教合一的含义,卷末仍附韦驼像来护法。这部分插图的风格基本与正统佛道经书一致,是传统版画艺术重要的一个分支。而后更多的是根据书的不同内容来雕刻相应的图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宗教色彩。画像中有土地神像,伏魔大帝像,眼光、泰山、子孙、送生、斑疹五娘娘像,关公像,药王像,圣母像,观音像,借谷斋僧图,秀英像,十殿阎罗像,孟婆娘娘像,韩湘子像,地藏菩萨像,兰英像,吕祖仙姑显化圣像,玉皇、东岳大帝像等等。这些图像表现出他们所崇拜的不同神灵,突显出各自的主旨,特色鲜明。对于曲艺脚本来说它们又有一定的观赏性,这也是宝卷画像上有别于正宗经卷之处。插图都是用木板雕刻,白描阳刻,大多图像比较呆板,缺少艺术性,不过民俗风格很强,具有一种质朴的美。初年上海文益书局的石印本也都冠有图像,多是一组人物全身像,姿态服饰表现细致,线条流畅娴熟,但与同期出版的其他民间文学作品如各类小说等绘制技法基本相同,缺少个性化特点,因此显得平淡了些。
据西谛先生讲,前期的经折装主要得自于北平,它们刻印装帧都比较讲究。从版式看,这些宝卷采用的是精写楷体字,字大行疏,四行十五字者居多,开本超过了通常所见的正统经书样式,十分奢华。制版印刷的费用一定很高,刊印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它们可与版本大,字体大,纸墨精良的经厂本相颉颃。所谓经厂本是指明代内府刻本之一,经厂有三,分汉、番、道,具有不同的职能,隶属司礼监,专管内廷刻印图书之事。据有关文献记载,历史上无为教的罗清,就曾把《罗祖五部经》进呈正德帝御览,得到了武宗皇帝的欢心,而封他为“无为宗师”,并命经厂刊印其经,颁行天下。弘阳教的高阳,也因结交宫内太监头目,其宝卷大部也由内经厂刊印。而外黄天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因此这些宝卷如果是出自经厂之手,那么具有这种皇家气派就不足为奇,但在藏品上都没有留下出版者的记录。经查明刘若愚编撰的《明代内府经厂本书目》中也没有著录,所以还不好确切说它们出自何家之手。在贵为妃子的张氏所刻《药师本愿功德宝卷》上,有一条藏板地记录“板在西长安街双塔迤西李家铺内”,这个李家铺是否仅是一个单纯的藏板地,它与此书的刻印有无关系还难以说清楚,亦或只要出得起钱,坊间也有能力印出这样上好的本子。西谛得于上海中后期的宝卷,以线装为主,印刷大不如前,即使是雕本,行数增多,字体版式变小,刻板中清匠体、楷体字间杂,总的看版本上少有精品。特别是间石印本的宝卷,如6年(1917)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绘图百花台宝卷》,半版二十行行四十字,字小行密,版本价值就更逊一筹。
宝卷的篇幅一般都不长,因此装订的册次多为1-2册,西谛宝卷的早期也间有4册本。其中较为特殊的是清末刻本《孝子报恩拜烛宝赞》,只有四页,而《十月怀胎宝卷》和《新刻花名宝卷》更少,只有三页。它们是用浆糊粘贴起来的,基本就是平装本的样式,开本有如袖珍本,很便于携带,一如此时大量出版的其它种类的小唱本。这应该都是小书铺所出,售价一定很低,与早期折装大本有着天壤之别。
刻本是其主要版本类型,特别是早中期,在西谛藏书中占了绝大部分,这与刊印时间是紧密相关的,因为那时雕版是主要的印刷方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石印技术是在光绪初年才传进我国的,它与雕版比较,最大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制做成本低廉,出书迅捷。进入后上海文益书局的石印本增多,同样一部石印本书价钱要比刻本便宜很多,因此可以大量出版,采用这种技术自然也扩大了宝卷的发行和普及。抄本虽然数量不很多,但从早期到后期都有,早期的《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升)天宝卷》,精抄细绘,图像生动,色彩艳丽,字体端正劲秀,实为世间罕见的珍本。后期抄本的字体多是工整有余而笔韵不足的普通本子。从光绪到间有些抄本上还留下了不少抄写者的姓名,如瞿鹤山、邢永清、胡思真、朱惠方、朱振兰、邓鸿绪等,这些大概都是些很普通人,从现有的文献中很难考证出他们的身世。在佚名抄本中,还有几种是毛装形式,显得更为随意草率。除此之外,乐善堂在元年(1912)还有一部木活字本《升莲宝卷》,这是西谛宝卷中少见的类型。
有关《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升)天宝卷》的抄绘时间有不同的提法,西谛先生定为元末明初金碧抄本,《西谛书目》则题明抄彩绘本,他们所确定的版本年代都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去年底因工作原因,有机会对这部宝卷做了仔细察看,意外地发现在卷末碑形的牌子上竟然还留存有依稀可辨的泥金题字,因为年代久远,大部分金粉脱落,很不易被发现,不过借助光线的反射还是可以辨认得出。其字正书楷体竖排,分为四行,共十六字,题“敕旨至元三年榖旦造弟子脱脱氏施舍”。“至元”是元惠宗使用的第二个年号,至元三年即公元一三三七年,据此可以肯定,这应当是最准确的抄绘时间。名为“脱脱”的人在元朝被记载的共有三位元,一位是木华黎的玄孙,一位是马札儿台的儿子,一位是康里脱脱。从这三位的身世看,康里脱脱是元初康里国王族,时间上距“至元”年甚远,所以不可能是他。木华黎的玄孙幼年丧父,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长大,至元中因征战有功,累官至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马札儿台的儿子脱脱(1314-1355),字大用,是顺帝朝大臣,幼年养于伯父家,年十五为太子官,至元四年(1338),二十四岁时进御史大夫。从时间上看,这两人都有可能是所谓的施舍者,但依大用脱脱的身份地位,他似乎更容易得到“敕旨”。算来,这部奉皇帝命精抄细绘的华丽宝卷,距今已有六百七十余年了,实为珍贵。
此外,西谛所藏宝卷有明确纪年最早的刻本是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药师本愿功德宝卷》,这是一部劝世经文,全演药师本愿经而不细述故事。最晚的是十六年(1927)朱振兰抄本《妙英宝卷》,则是一部为民间所欢迎,叙述佛教故事的宝卷。就内容而言,一个属于宗教类别的经卷,具有早期宝卷的原本属性,一个是民间文学的作品,则是宝卷演化后的代表。这两部宝卷上下间隔了近四百年。西谛宝卷共计有不同版本九十六种,其中《潘公免灾救难宝卷》,有清咸丰七年和光绪九年两种刻本,《真修宝卷》有清道光十二年和同治九年两种刻本,《妙英宝卷》有清光绪三年刻本和十六年抄本两种,《观音化度十二圆觉》有光绪十二年和宣统元年两种刻本, 《花名宝卷》有光绪十九年和清末民初两种刻本,《延寿宝卷》有清光绪二十年和清末两种刻本,《达摩祖卷》有清光绪三十年清末两种刻本,《张氏三娘卖花宝卷全集》有清光绪间和十三年两种刻本,《何仙姑宝卷》有清宣统三年和八年刻本以及三年石印本共三种, 《灶君宝卷》有清末抄本和元年乐善堂木活字本以及十一年刻本三种。除去这十二种不同版本,西谛所藏宝卷的品种总共八十四种。西谛先生是最早把宝卷作为专题来研究的学者之一,在艰辛中以个人之力收集到这些宝卷,不但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还为后人保存下了一批珍贵的文献,十分令人敬佩。
下面所附的书目,基本上都与原书进行了核对,部分题名、版本项内容与《西谛书目》有所不同;另外还增加了五种,分别是:《十月怀胎宝卷》、《孝子报恩拜烛宝赞》、《太华山紫金镇两世修行刘香宝卷全集》和元年乐善堂木活字本《灶君宝卷》、清末民初扬州聚盛堂刻本《新刻花名宝卷》。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3.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4. 北京图书馆编《西谛书目》,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5.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 车锡伦《中国宝卷研究的世纪回顾》,《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附:西谛藏宝卷书目
序号 | 书目 | 备注 |
1 | 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升)天宝卷一卷元至元3年(1337)脱脱氏抄彩绘本1册:图12行行16字 | 叙述出地狱主要过程组图 |
2 | 药师本愿功德宝卷一卷佛说三十五佛佛名经一卷明嘉靖22年(1543)德妃张氏刻本1册:彩5行15字上下双边板在(北京)西长安街双塔迤西李家铺内 | 冠讲述劝善故事的一幅彩绘图,卷尾韦驼像 |
3 | 弘阳苦功悟道经二卷二十四品明万历间刻本2册:图4行15字黑口四周双边 | |
4 | 弘阳叹世经二卷明万历26年(1598)刻本2册:图及像4行14字上图下文 | 儒释道三祖、韦驼像,卷业图 |
5 | 销释孟姜忠烈贞节贤良宝卷二卷明刻递修本2册:像5行17字 | 佛、弥勒等和韦驼像 |
6 | 普静如来钥匙宝卷明刻本4册:图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存4卷:卷1-2、5-6 | |
7 | [佛说圆觉宝卷] 一卷明刻本1册:图4行13字白口上下双边 | |
8 | 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卷一卷清刻本1册:图4行13字白口上下双边 | |
9 | 先天元始土地宝卷二卷二十四品明末刻本1册:像20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土地像 |
10 | 佛说弥勒下生三度王通宝卷二卷二十品明末刻本1册:像5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存1卷:卷下 | 韦驼像 |
11 | 巍巍不动太山深根结果宝卷一卷清初刻本1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佛像 |
12 | 护国佑民伏魔宝卷二卷清初刻本2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伏魔大帝像 |
13 | 销释开心结果宝卷一卷清初刻本1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像残 |
14 | 药王救苦忠孝宝卷二卷二十品清初刻本2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单鱼尾 | 药王像 |
15 | 福国镇宅灵应灶王宝卷二卷清初刻本2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像残 |
16 | 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二卷清初刻本2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眼光、泰山、子孙、送生、斑疹五娘娘像 |
17 | [叹世无为宝卷] 一卷清初刻本1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 | 佛像、韦驼像 |
18 | 销释万灵护国了意至圣伽蓝宝卷二卷清刻本1册:图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存1卷:卷上 | 关公像 |
19 | 太阴生光普照了义宝卷清刻本1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存1卷:卷上 | 佛像 |
20 | 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宝卷清康熙元年(1662)刻本4册:像4行15字白口上下双边存4卷:卷2-5 | 圣母像 |
21 | 真修宝卷一卷清道光12年(1832)刻本1册:像9行18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观音像 |
22 | 潘公免灾救难宝卷一卷清咸丰7年(1857)刻本1册7行19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23 | 希奇宝卷一卷清同治5年(1866)苏城元(玄)妙观得见斋刻本1册11行25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
24 | 香山宝卷二卷清同治7年(1868)西湖昭庆寺慧空经房刻本1册:像9行18字黑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观音像 |
25 | 真修宝卷一卷清同治9年(1870) 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上海翼化堂藏板 | |
26 | 三祖行脚因由宝卷一卷清光绪元年(1875)刻本1册8行20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27 | 妙英宝卷一卷清光绪3年(1877) 刻本1册:像7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姑苏元(玄)妙观内得见斋藏板 | 妙英像 |
28 | 杏花宝卷一卷清光绪5年(1879) 刻本1册7行21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常郡乐善堂善书局藏板 |
29 | 金刚化渡修真宝传一卷清光绪5年(1879)川省文乐斋刻本1册:像10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观音大士、韦驼像 |
30 | 重刻辟邪归正消灾延寿立愿宝卷一卷清光绪7年(1881) 刻本1册11行23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序题书板向存苏沪 | |
31 | 潘公免灾救难宝卷一卷清光绪9年(1883)刻本1册9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版藏姑苏玛瑙经房 | |
32 | 观音化度十二圆觉一卷清光绪12年(1886)刻本1册:像行字不一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板存川省棉花街文乐斋 | 观音大士像、韦驼像 |
33 | 惜谷免灾宝卷一卷清光绪13年(1887) 刻本1册:图10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借谷斋僧图 |
34 | [受生宝卷] 一卷清光绪13年(1887)抄本1册 | |
35 | 秀英宝卷一卷清光绪15年(1889) 刻本1册:像9行23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苏城玛瑙经房藏板 | 秀英像 |
36 | 阎罗宝卷一卷清光绪15年(1889)镇江宝善堂刻本1册:像8行21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观音、十殿阎罗、孟婆娘娘像 |
37 | 三宝证盟宝卷一卷清光绪16年(1890)刻本1册10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常郡乐善堂善书局藏板 | |
38 | 珍珠塔宝卷全集一卷清光绪16年(1890)玛瑙经房刻本2册9行18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39 | 回郎宝卷一卷清光绪19年(1893)玛瑙经房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又名江南松江府华亭县白沙村孝修回郎宝卷附七七宝卷、吃素经、花名宝卷各一卷 | |
40 | 七七宝卷一卷清光绪19年(1893)玛瑙经房刻本1册 | |
41 | 花名宝卷一卷清光绪19年(1893)玛瑙经房刻本1册 | |
42 | 新刻醒心宝卷二卷清光绪19年(1893) 刻本1册8行18字常郡乐善堂藏板 | |
43 | 延寿宝卷一卷清光绪20年(1894) 金陵一得斋刻本1册10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44 | 韩湘宝卷二卷清光绪20年(1894) 刻本1册:像书签题蓝关宝卷10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上海翼化堂藏板存1卷:卷上 | 韩湘子像 |
45 | 目莲救母幽冥宝传一卷清光绪24年(1898) 燕南胡思真刻本1册:像8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地藏菩萨像 |
46 | 补谢灶皇宝卷一卷清光绪24年(1898)瞿鹤山慎斋抄本1册 | |
47 | 回文宝卷一卷清光绪25年(1899) 刻本1册8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本书又名钱果顺回文宝传 | |
48 | 节义宝卷一卷清光绪26年(1900)苏城玛瑙经房刻本1册版心题三世姻缘宝卷8行23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
49 | 地藏宝卷一卷清光绪27年(1901)常州孔源兴刊本1册 | |
50 | 三茅真君宣化度世宝卷二卷清光绪29年刻(1903)宣统2年(1910)后印本1册10行22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
51 | 达摩祖卷一卷清光绪30年(1904)刻本1册9行23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苏城玛瑙经房藏板 | |
52 | 杨公宝卷一卷清光绪33年(1907) 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苏城玛瑙经房藏板 | |
53 | 叹世宝卷一卷清光绪33年(1907)刻本1册10行23字黑口四周单边单鱼尾板存金陵一得斋善书坊 |
54 | 唐僧宝卷一卷清光绪33年(1907)邢永清抄本1册 | |
55 | 山西平阳府平阳村秀女宝卷全集一卷清光绪34年(1908)玛瑙经房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
56 | 张氏三娘卖花宝卷全集一卷清光绪间苏城玛瑙经房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57 | 河南开封府花枷良愿龙图宝卷全集二卷清光绪间杭州昭庆寺慧空经房刻本? 2册9行18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58 | 观音十二圆觉一卷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翼化堂刻本1册10行23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59 | 看破世界一卷(清)周祖道辑清宣统2年(1910)刻本1册8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苏城玛瑙经房藏板 | |
60 | 何仙姑宝卷二卷清宣统3年(1911)京东玉邑蒋正贵刻本1册:像8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版存(北京)琉璃厂善书局 | 吕祖仙姑显化圣像 |
61 | 赵氏贤孝宝卷二集清末西湖慧空经房刻本1册9行18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62 | 明宗孝义达本宝卷二卷(清)善明居士译清末刻本1册9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63 | 延寿宝卷一卷清末刻本1册10行20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常郡乐善堂善书局藏板版心下题培本堂板 | |
64 | 指迷引真宝卷一卷清末乐善堂刻本1册9行21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65 | 消灾延寿阎王卷一卷清末洪道果树德堂刻本1册:像11行20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鱼尾 | 玉皇、东岳大帝,十殿阎罗像 |
66 | 达摩祖卷一卷清末通济禅院释缘明刻本1册9行23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 |
67 | 十月怀胎宝卷一卷清末刻本1册8行16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68 | 孝子报恩拜烛宝赞一卷清末新市张聚贤刻本1册8行15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69 | 刘香宝卷一卷清末抄本1册 | |
70 | [刘猛将宝卷] 一卷清末抄本1册 | |
71 | 刘猛将故事二卷清末朱惠方抄本1册存1卷:卷下 | |
72 | 灶君宝卷一卷清末抄本1册 | |
73 | [家堂宝卷] 一卷清末抄本1册 | |
74 | 新刻花名宝卷一卷清末民初扬州聚盛堂刻本1册11行23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鱼尾 | |
75 | 绘图沉香救母宝莲灯全传一卷清末石印本1册:图25行55字白口四周单边 | |
76 | 升莲宝卷一卷元年乐善堂木活字本1册9行20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四周双边单鱼尾附刻灶君宝卷等 | |
77 | 灶君宝卷一卷元年乐善堂木活字本1册 | |
78 | 太平宝卷二卷上节李节斋校正2年(1913)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像 | |
79 | 红罗宝卷一卷2年(1913)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图及像 | |
80 | 黄糠宝卷一卷2年(1913)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像 | |
81 | 三官堂雪梅宝卷二卷3年(1914)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2册:图 | |
82 | 何仙姑宝卷二卷3年(1914)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2册:像 | |
83 | 黄氏宝卷一卷4年(1915)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图 | |
84 | 正德游龙宝卷一卷江西谢少卿校正5年(1916)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像 | |
85 | 欢喜宝卷二卷6年(1917)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2册:图 | |
86 | 太华山紫金镇两世修行刘香宝卷全集二卷6年(1917)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2册:像 | |
87 | 绘图百花台宝卷二卷6年(1917)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像 | |
88 | 绘图回郎宝卷一卷7年(1918) 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像 | |
89 | 何仙姑宝卷二卷8年(1919) 刻本1册:像? 上海翼化堂藏板 | 吕祖度何祖像 |
90 | 新刻目莲救母宝卷二卷10年(1921)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1册:图及像 | |
91 | 灶君宝卷一卷11年(1922)上海翼化堂善书坊刻本1册 | |
92 | [开家宝卷] 一卷12年(1923)朱振兰抄本1册 | |
93 | 张氏三娘卖花宝卷全集一卷13年(1924)杭州西湖慧空经房刻本1册 | |
94 | 碧玉簪宝卷一卷13年(1924)邓鸿绪抄本1册 | |
95 | 兰英宝卷二卷初年上海文益书局石印本2册:像 | 万俟兰英等像 |
96 | [妙英宝卷] 一卷16年(1927)朱振兰抄本1册 |
中秋佳节,花儿学校的几百名孩子收到了一份来自杭州的爱心月饼
都市快报快公益
作者:记者:姜仲迪;摄影:王锦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片月饼一片情呀……”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们在新修好的餐厅里,唱起了这首《爷爷为我打月饼》。
中秋前夕,快公益联合北高峰灵顺寺和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为杭州的两所“花儿学校”和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们送去了香甜的月饼。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演唱歌曲(学校供图)
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中心小学是“长腿叔叔”第五批结对的学校。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快公益带着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定制的130盒月饼送到了这里。几个月没见,学生都长高了不少。一年级的小安琪拿到的月饼,盒子上画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她说:“月饼有两个,我还要分一个给妹妹……”
中秋放假前一天,“花儿学校”建德市三都镇梓里小学和淳安县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每人都领到了两盒来自杭州北高峰灵顺寺的月饼。这两所学校的学生以留守儿童为主,灵顺寺为两所学校带来了600盒月饼,这些月饼不光送给孩子们,也请他们将月饼带回家送给自己的家人或是生活中需要关心的人,体会分享的快乐。
梓里小学的孩子们收到了月饼(王锦/摄)
领到月饼后,孩子们自己做好了分配。“这两盒月饼,一盒给爸爸,一盒拿到奶奶家去。”“我要把月饼送给邻居伯伯,他平时很关心我的。”“我要把月饼送给姨妈……”梓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还带着月饼到临近的新和村,把月饼送给在村中老年食堂就餐的老人们。
富文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送月饼(学校供图)
富文乡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队,也带着月饼去看望了富文村中老人。89岁的杨爷爷独自住在村中地势较高的一处小院里,家里三个子女都在外工作,平时他就自己照顾自己。接到孩子们送来的月饼,爷爷连连感谢,临走时还一直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还有一位爷爷因为“老年病”在村中医务室打吊针,学生们来到医务室看望他,送上月饼,祝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