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遗址(明堂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遗址——明堂遗址

明堂之名起于西周,其渊源可能更古。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布政、朝觐和祭祀祖先的场所。

隋唐洛阳城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

明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1986年明堂遗址被发现,2009年开始复建明堂,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

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明堂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两层,再现武则天时期明堂独特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精神。

隋唐洛阳城遗址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我国古代的明堂究竟有什么名堂?来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一探究竟

#云游风物之旅#

整理完大同老城系列的四篇,觉得完成了计划中很大一部分。但是想到接下来还有云冈石窟、大同市博以及太原三天两晚的一些……路漫漫其修远兮。

好在可以随着自己的时间和心情一点点来,没有硬性业绩要求,也没有甲方催着最后日期。

自己鼓捣自己喜欢的事儿就是有这点好处:自由自在。

敬自由!

我们小时候都学过的《木兰辞》中有这么一段: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上课时几乎没有老师专门讲到什么是明堂,为什么天子会坐在明堂里接见花木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同明堂遗址公园是我们到大同后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正午阳光洒在初夏空旷的广场上,游人很少、展馆很棒、印象很好。

▌什么是明堂?

明堂是中国古代都城重要的礼制性建筑,是帝王祭天祭祖、举行朝会、庆赏、布政等大典的场所。

明堂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氏族祭祀之所,为有盖而四面无壁的敞开式建筑。

西周初,周公制礼作乐,祭祀文王于明堂,为明堂制度的发端。此后,明堂逐渐发展成熟,形制有“五室”和“九室”之说。

历代明堂基本沿袭这两种形制:

—— 五室是周人明堂之制,以祭祀五帝。中央曰太室,东室曰青阳,南室曰明堂,西室曰总章,北室曰玄堂。

—— 九室是秦人制度,象征九州。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几大明堂有哪些?

1、西汉明堂

位于汉长安故城的安门以南约1.5公里处。由环形水道、围垣、大门、曲尺型附属建筑及中央主体建筑组成。

中央有“亚”字形核心建筑,建于圆形夯土台基上。遗址平面由方、圆两种几何图形套合而成,符合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2、北魏明堂

北魏平城明堂是孝文帝时期重要的礼制建筑,创造了明堂、辟雍、灵台合一的新形制。

中心主体建筑为明堂,上圆下方。圆形建筑为灵台,用来观察天文星象、预测灾异。下层的方形建筑以“井”字分隔成九室,有青阳、总章、明堂、玄室诸庙堂,中央为太室,四角有四室。顶部有花藻井纹及各种彩绘。明堂周围环水名辟雍,水外为围墙,四门凸出在水渠中。

平城明堂由北魏尚书李冲主持修建,采武周山之石,引如浑水,是汉文化、游牧文化及外来文化等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载体。

北魏明堂建设遵循“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七里之内”的古制。据《水经注》记载,如浑水(今大同市御河)自平城北苑向南,流经郭城南面石桥。平城南部是高耸的永宁寺浮屠,宏伟的圆丘,明堂往东过河即为皇帝春耕的藉田和药圃。

3、唐朝明堂

武则天明堂建在洛阳宫城正殿乾元殿稍南,四周利用乾元殿庑上四门,共三层。下层为正方形,太室居中,四个正面分别为青阳、明堂、总章、玄堂四室,均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并各有左右夹一间,四角为四室。

二层建筑为十二边,象征十二时辰。三层建筑为二十四边,象征二十四节气。二层檐及三层顶均为圆形,明堂之下为辟雍。

4、北宋明堂

北宋明堂根据宋徽宗的设计理念而建,平面布局以太室为中心,金木水火四室置于四角,布局严整。四周留有院落一圈,院落之外再布置十二堂。

太室为二层带平座的楼阁式建筑,金木水火四室为单坡顶,环绕于太室平座之下。这五室一并坐落在同一台基上。

整组建筑又由一三层台基承托,四面均设踏道。以明堂为主体的建筑自成一院,院四周有回廊,四面设门。

▌北魏明堂遗址公园

北魏平城明堂遗址是我国发现并发掘的第四处明堂遗址,是北魏平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建在已发掘的明堂遗址西南,根据考古成果和史料提炼还原而建。

公园内有平城遗址的国保碑、北魏明堂遗址陈列馆以及复建的明堂、辟雍等主体建筑。

陈列馆建在北魏明堂遗址之上,内有平城遗址模型、已发掘出的柱穴、夯土台基、环形水池等遗迹,还有各朝代明堂的介绍。

馆内用文字、实物、视频与遗址现场互相结合,为我们立体地展示了昔日北魏明堂的宏伟壮观,同时再现了千年前那段壮阔波澜的历史。

————

现如今大同的旅游做得很不错,很多博物馆都纳入到大同市博统一管理,不再单收费,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入馆。老城内的众多古迹也几乎都是免费的,门口扫码预约入园。

明堂遗址公园是我们对大同的第一印象,工作人员很热情、耐心、负责。而且城市街道非常干净,空气也好。

完全超出预期的一座城。喜欢大同,喜欢山西。

下一篇将是我非常非常钟爱的大同市博物馆,心尧心目中的宝藏博物馆之一。

感谢阅读,敬请期待!

我是心尧,热爱并记录生活。

隋唐洛阳城遗址——明堂遗址

明堂之名起于西周,其渊源可能更古。明堂是中国古代天子布政、朝觐和祭祀祖先的场所。

隋唐洛阳城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号称“万象神宫”。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

明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1986年明堂遗址被发现,2009年开始复建明堂,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

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明堂外观为三层台基,层层收分,上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两层,再现武则天时期明堂独特的人文气息和艺术精神。

隋唐洛阳城遗址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苏友视界

千年之后,洛阳城玄武门“重见天日”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通讯员 刘嘉仪

记者日前从洛阳文物考古部门了解到,史上发生“神龙”迫使武则天退位还唐的玄武门,经过近一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在千年之后“重见天日”。

玄武门遗址初现全貌,唐宋两代遗迹叠压

玄武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是隋唐洛阳城宫城大内的北门。《河南志》记载:“(宫城)北面二门,东曰安宁门,西曰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玄武门北曰曜仪城。”《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宫城)北面二门,中玄武门,隋名。南当应天门。”

玄武门与应天门都具有重要地位,但两者又有所不同。应天门外是皇城官署区,而玄武门外是护卫宫城的驻军所在。如果说,应天门是隋唐时期皇帝开展政治、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那么,玄武门则是宫中军事事件的主要发生地。

在隋唐洛阳城玄武门下,发生过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改周复唐事件——“中宗复位”。一代女皇武则天,自此退出历史舞台。此外,发生在隋唐长安城的“玄武门之变”,则开启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尽管玄武门的地位如此重要,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少量史料记载。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结合史料记载和勘探试掘,确定玄武门遗址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唐宫路以北、玄武门大街以南、定鼎北路以东的原洛阳唐宫玻璃市场内。直到去年2月,由国家文物局批复的玄武门遗址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座城门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队长石自社说,通过工作人员近一年的考古发掘,玄武门的建筑形制、沿革变化基本明朗。

如今,玄武门遗址已初现全貌。遗址之上,唐代城门、墩台、门道路土、城垣、马道、砖铺道路等与北宋宫殿建筑基址、水渠、花坑等遗迹上下叠压。考古资料显示,玄武门东西宽约35米,为单门道过梁式建筑结构,两侧城门墩台东西与城墙相接,城墙内侧有东西长约50米的直坡式马道。至北宋时期,玄武门被废弃。

玄武门遗址全貌张怡熙摄光明图片

部分出土文物张怡熙摄光明图片

北宋花坑遗迹中发现牡丹种植迹象

玄武门为何被废弃?石自社说,洛阳作为北宋时的西京,虽然宫城的大格局得以保留,但宫城内的形制布局有所变化。比如,北宋的宫城正殿为太极殿,其作用虽与武周时期的明堂相当,但建造的位置比明堂偏北了不少。这一变化使得宫城的中心向北偏移,宫城内部的形制布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玄武门作为隋唐时期宫城大内北门被废弃。

玄武门被废弃后,北宋时期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座宫殿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四间,宫殿的东西两侧建有南北向廊道,廊道之外又建有花圃。

“根据花圃中花坑遗迹的土质、行距、株距等信息,我们推测当时种植的是牡丹。”石自社说,花坑遗迹中的土壤显然不是本地土,而是专门调配用来种植的“客土”。这种专门调配而成的沙性土壤与原生土组合,具有保水、保肥、透气的优点,很适合牡丹的生长。此外,花坑遗迹的布局显示,所种植物的株距为70厘米至100厘米,与现代牡丹的种植习惯相吻合。

“花坑遗迹两侧的过道呈现出一宽一窄交替式布局,宽的地方是人的观赏通道,窄的地方是牡丹的生长空间。这与当代牡丹园的规划方式如出一辙。种种迹象表明,这里种的就是牡丹。”石自社说,这说明当时牡丹的栽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具有了较高的园艺水平。

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考古人员去探索

石自社介绍,隋唐洛阳城历经隋唐、五代与北宋时期,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曾多次大规模营建修葺,但基本格局没有重大变化。

1954年起,考古人员通过详细勘探和重点发掘,探明了隋唐洛阳城城址规模和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又在宫城进行大规模考古工作,宫城中心区平面布局、宫皇城水系脉络均已基本清晰,为研究中国古代时期都城的空间规划、管理制度和居民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前发掘的隋唐洛阳城的宫城正门应天门,不仅在中国都城建设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建筑格局对后世都城以及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都城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北宋汴梁宣德楼、元大都崇天门、明清紫禁城午门,均由应天门这种形式演变而来。

“而玄武门遗址的发掘,对研究人员了解隋唐至宋宫城的形制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和沿革关系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为下一步的遗址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石自社说。

记者了解到,虽然玄武门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有许多疑问需要考古工作者去探索。比如,考古人员在玄武门遗址内侧(南侧)发现了一座内瓮城遗址,这显然不是为防御而设,是否与玄武门外的驻军有关?考古人员在玄武门遗址外侧(北侧)的东西两侧发现对称分布的建筑基址,这种建筑的形制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城门的管理机构所在?叠压在唐代遗址之上的宋代花坑遗迹中是否确实种植着牡丹,孢粉检测会得出何种结果?我们拭目以待。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5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30/1697182920326963.html
上一篇:易经灵签(易经灵签在线抽签)
下一篇:天四(天四天空套外观)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