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旺相休囚死
五行之旺相休囚死
旺相休囚死
是说先天五行气
一年四季的变化
阴阳二气的转化
旺:处于旺盛的状态
正当时令
相:处于次旺的状态
被旺所生
休:休然无事
意为停止
囚:衰落被囚
意为受困
死:被克制而全无生气
五行木
旺于春当时得令
相于夏生其火也
休于冬遇其水也
囚于秋受金克也
四季土死受木所克
木旺于春正是一阳来复
万物因生气而动
所以五行木也表
人之足
天之雷
地之震
木相于夏
正是阳气破土而出
阳气最足之时
燃烧自己哺育万物
木囚于秋
意为阳气渐渐收敛阴气初生
木休于冬
阳气潜藏阴气最旺
土死
受木所克
意为阳气破土而出
五行火
旺于夏当时得令
相于四季遇其土也
休于春木得温度也
囚于冬受水克也
秋金死受火克也
所以五行火也表
人之目
天之阳
地之温度
火相于四季土正是阴阳二气平和之时
火休于春
万物得火之温度也
火囚于冬
被水所困阳气潜藏
火克秋金
秋金死也
五行土
旺于四季当时得令
相于秋生其金也
休于夏的其火也
囚于春木所克也
死于冬水受克也
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地山川
在人为腹
土旺于四季
因土为基础
相于秋
金得土生
休于夏得火之养
囚于春
被木所克
死于冬
克其水也
五行金
旺于秋
相于冬
休于四季
囚于夏
死于春
金旺于秋万物收敛
相于冬遇其水也
休于四季得土生也
囚于夏遭火克也
春木受金克而死
天之圆
地之方
人之情
金旺于秋
收获之时
相于冬
潜藏之意
休于四季
土湿之气生也
囚于夏受火克也
死于春
木受金克也
五行水
旺于冬
相于春
休于秋
囚于四季
死于夏
水旺于冬精须藏也
相于春生其木也
休于秋遇金生也
囚于四季得土制也也
死于夏克其火也
天之气
地之水
人之津液
五行旺相休囚死
八字批命用的最多
农业
中医五运六气也很实用
五行的知识点很多
望大家多角度学习
拓宽自己学习的维度
中医的阴气和阳气,该怎么理解?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三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則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黃帝內經•陰陽離合論》
(接前文)我们再看一看古代医家他们对这段文字的发挥,《黄帝内经》的注家非常多,有名的就在十家以上,次等有名的就在几十家,全加在一起的话,再加上历代医家的发挥就得几百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
我们先看第一个叫做“阴处”,叫做“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大家要看过《太素》就知道,《太素》跟《黄帝内经》,要是大家都读过金庸先生写的武侠小说就知道了,《九阴真经》有一个正常的顺序,但是欧阳锋好像暗练了一本《九阴真经》,但是错乱排例了,结果练的走火入魔。其实《黄帝内经·素问》还有《黄帝内经太素》,同样的经典文句,但是排列方式不同。(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杨上善这本应该比王冰这一本要古老一些,文字也非常古奥,他这本《太素》就没有像王冰整理那么的分门别类,那么的系统。但现在看到的《素问》都是王冰传下来的版本,《太素》里边更加古朴一些。按照现在学者的讨论,认为《黄帝内经》成书的时代是在西汉,到隋朝的时候流传了这样一个版本,就是杨上善的这本《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也进行了注解,他认为“阴处”指的是伏于地下的意思。杨上善在《太素·卷五·阴阳合》里边注解∶“人之与物,未生以前,合在阴中,未出地也。未生为阴,在阴之中,故为阴中之阴也”。万事万物都是从哪里生出来的呢?都是从大地里边出来,植物也好,也有很多人说动物是卵生的、胎生的都有。动物吃的是什么?动物吃的还是地里边长出来的食物,无论是水果、蔬菜、种子,我们吃的粮食,粮食都是植物的种子,大米、小麦都是种子。所以我们吃的所有的东西归根结底都是从地里边长出来,未出地之前叫做处于阴处,某种意义上也是讲的阴阳二气是一个气,没有出在地面之前属阴,从地面出来之后就变成阳气,讲这样一个道理。
“阳予之正,阴为之主”这八个字历史上都有争议的,大家伙都看不太明白的词争议就多。一般的,比如“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这一类的就没有争议,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有一些比如“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就没法达成共识了,王冰有王冰的看法,张景岳有张景岳看法,张志聪的团队有他的看法,都不一样,我们逐一讲解一下。
王冰对这段话的理解,叫做“阳施正气,万物方生;阴为主持,群形乃立”,王冰的话就非常优美,讲的就是阳来施化正气,万物就出生,跟前面是相对应的。前后都是对应起来,就是像万物方生,这讲的是这道理。“阴为主持,群形乃立”,阴气是成形的,叫做“阳化气,阴成形”,阴气一旦成形之后就需要有具体的东西去附着,所有的动物生命一样,有形体,还有精神,身体和精神二者是合一的,但是他俩又不一样,一个是气,一个是形,一个是物质,一个是信息。具体的东西就是阴,比如信息或者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存在的,能把它抓出来吗?抓不出来,这就属于阳气。
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基本上所有东西都有阳性,比如电灯,电灯没有通电之前就是一个死物,发不了光,发不了热,把开关一开,灯就亮了。亮的这个东西是谁造成的?就是电,电能抓的着吗?你说把电给我抓出一公斤来。这东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形状,但它是一种能量。这就有点像阴和阳,我在讲课的时候,桌上就有一盏台灯,我就用台灯做这个比喻大家就明白了,台灯的形体就是阴,阳就是通上电之后能发光发亮。电脑也是一样的,电脑的外壳,所谓的硬件,外壳是塑料做的,里边的元器件有磁,有金属,有塑料,有陶瓷等等。把电脑拆开之后进行化学结构式的分析,会发现就是聚乙烯、聚丙烯这些塑料的成分,再加上一些金属,比如铁、碳、铜、银、金、陶瓷,就这些东西。把电脑打碎之后分析化学成分就这些,但把电脑组装起来插上电,然后再打开屏幕,里边显示的是五花八门的信息,这些信息是物质吗?不是物质。你说把网页抓出来,我需要一公斤网页,这东西弄不出来,这属于信息,信息是能体会的到的,但是抓不出来的,这就是阳,信息就是阳。阴就是电脑的硬件,比如塑料、铁、金属,我这样一讲大家就明白了。
人体是不是有肉体?比肉体更深的一层,中医把它叫做经络,就是气,我们的精神能跟气发生互动,但精神能让肉体跟它直接发生互动吗?难了。比如大脑指挥肉体,让血增多点,身体不会听你话。让大脑指挥心脏跳快点,让胃里分泌液分泌多点,能指挥的了吗?指挥不了。我们的精神有的时候是指挥不了肉体的,但是大脑却能指挥肌肉。
比如你想站起来就能站起来,你想坐下就能坐下,你抬胳膊、动腿、扭头、转腰,这些大脑能控制你的肌肉。我们人体大脑就能控制肌肉、关节,让它动起来。但是你的大脑说你想让血液流得快点,或让血流得慢点,这就控制不了。让心脏跳得快点,让消化液分泌的多点,让肠道蠕动的快点,像有的人肠道不蠕动,便秘,要是大脑能控制肠道的蠕动,那就厉害了,用不着治病了,就是每天让大脑控制肠道,你说肠道蠕动快点,我今天吃的有点多,我不能便秘了,这样能控制住吗?你控制不了。(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三十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怎么区别身体阳气胜和阴气胜?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三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長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医彭鑫博士。今天我们继续讲解《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我们先看原文:“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俛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这段话有一些词不太好理解,我在这里先带大家先过一遍。“法阴阳奈何?”所谓的法,张介宾在《类经》里边注解为法就是法则的意思。“法,则也,以辨病之阴阳也。”就是取法运用的意思。还有一个“喘麤为之俛仰”。俛是一个单立人,一个免除的免,这个字念做作俛,就是俯下身子的意思。仰指的是仰望的意思,身体往上看。俛仰指的是呼吸困难,形容呼吸困难这种症状。(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注证发微》里边注解叫做:“喘息粗气不得其平,故身为之俯仰。”就看这些哮喘的患者,就是胸闷憋气的人,他就是俯下身子也难受,身体仰起来也难受,哪个姿势都难受,不舒服,而且不能平卧。好多肺病的患者,肺心病、肺炎、肺纤维化、哮喘的好多患者他们晚上睡觉躺不下去,怎么办?就跟那儿坐着,后背垫一个枕头,或垫一床被,让他坐那靠着睡觉,他躺不下去,这就是“喘粗为之俛仰”。就是说他根本躺不下去,要么俯下来,要么就仰过去,总之他身体就不舒服,怎么样都不舒服。
“齿干,以烦冤”,烦冤指的就是烦闷的意思。张景岳注解为:“冤,郁而乱也。”就是心里边乱糟糟的,而且特别的压抑,很郁闷,就这种状态。“能冬不能夏”,能指的就是耐的意思,就是耐受。就是耐受冬天,不耐受夏天。还有“阴阳更胜之变”,更胜指的就是迭为胜负的意思。张景岳注解:“更胜,迭为胜负也。阴盛阳病,阳盛阴病之意”。就是阴阳各一边,谁胜了谁就表现的强势一些,这种变化就会出来,这种更胜就是讲的是更迭,谁胜谁的意思。“病之形能也”,形能这个能与状态的态相通,他讲的就是疾病的形状、状态或者叫症状,所谓的形能,形指的是外形,能指的是状态,就是这个疾病的外在的表现和这个人的状态,指的是这个意思。
这一整段话联系起来我们去理解就是黄帝说:阴阳的这种法则如何运用到我们的生命科学和医学上去?岐伯回答说:如果阳气太过,则身体就会发热,腠理就会闭塞不通,腠理闭塞不通之后,这个人他就气粗喘促,喘气非常急促,而且呼吸困难。身体的仰俛摆动也非常不舒服。汗出不来,而且还发热。牙齿干燥,烦闷。如果见到腹部胀满,在古人看来这就是死症,这就属于阳胜之病。所以阳胜之病怎么样?一年四季当中他能耐受冬天,不能耐受夏天。
另外一个是阴气胜的病,这种情况就会出现身体发寒,但是汗会出来,就是流汗,身体常会觉得清冷,时不常就会战栗,身体就会打寒颤,而且身体发寒。身体一寒了之后就会手足厥逆,所谓的厥逆就是从手指尖往上一节一节的开始越来越凉越来越冷,这就叫厥逆。(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手足厥逆之后,腹部就会胀满,这种情况就是死症,这就属于阴胜的病,所以这种患者夏天能耐受,但是不能耐受冬天,也就是说阴盛的病到了夏天,这时候有阳气,能中和一些,还能平衡一点。到了冬天,不是更阴寒了吗,他就不能耐受了。这就是阴阳相互胜负变化的情况,身体所表现出来的疾病的外形以及它的状态。这就是对于这段话的整体的解释。(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二百三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