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昌(韩昌黎文集)

韩愈《韩昌黎集》一书的历史文化

《韩昌黎集》,又名《昌黎先生集》等。唐韩愈著,门人李汉编。主要版本有:一、宋朱熹考异、王伯大音释重编《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为现存最早校本。有元刻闽麻纱坊本、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二、宋魏仲举辑《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为较全的集注本。有清《四库全书》钞本。三、宋廖莹中辑注《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有宋廖氏世綵堂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四、明游局敬辑注《韩文》四十卷、《外集》十卷、《集传》一卷、《遗集》一卷。有明嘉靖游氏刻《韩柳文》本。五、明蒋之翘辑注《唐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附录》一卷。有明崇祯安国谟刻《韩柳全集》本。六、《韩昌黎集》。有上海中央书店《国学基本文库》排印本、《万有文库》本。

韩愈(七六八——八二四),字退之,郑州南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其先世曾居昌黎,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三岁父母双亡,由兄嫂教养成人。早年刻苦学儒,博览百家,尤好西汉二司马及扬雄文章。受独孤及、梁肃等人影响,尤重视古文。贞元八年四试礼部进士及第,仕途坎坷,几经起落。曾多年为学官,先后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历任监察御史、阳山县令、江陵掾曹、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潮州刺史、袁州刺史、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始终忠于李唐王朝,以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反对藩镇割据为己任。与柳宗元、刘禹锡结友,意欲复兴儒学,以为加强皇权、保持国家统一指导思想。坚决排佛,视为逆伦常、祸社会之源,亟请明令禁止,并构筑儒学道统与之抗衡。领导中唐古文运动,倡文以载道,以口语化散体文取代骈文,为宣传孔孟之道、推行社会改革服务。一生从事教育:先后撰就「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进学解》、《师说》等论著,对人性、教育作用与目的、人才、教师、治学等问题见解深刻;任职地方官时,捐资、延师、复学,促进地方教育。主持国子监时,严加整顿,考校生徒,严选教师,组织讲学,使学校面貌一新;任官之馀以传道为己任,乐于奖掖后学,从者众多,「韩门弟子」著称一时。著作除《韩昌黎集》外,尚有未完稿《论语注》十卷,《顺宗实录》五卷。《旧唐书》卷一六〇、《新唐书》卷一七六有传。

《韩昌黎集》为韩愈作品总集。《文集》四十卷,卷一至七赋、古诗,卷八联句,卷九、十律诗,卷十一至十四杂著,卷十五书启,卷十六至十八书,卷十九书序,卷二十、二十一序,卷二十二、二十三哀辞、祭文,卷二十四至三十五碑志,卷三十六杂文,卷三十七状,卷三十八至四十表状;《外集》十卷,包括赋、歌、议、书、序、对、记、祭文、牒、实录、传、碑、联句、诗等;《遗文》一卷,包括启、状、疏、题名、联句等。其中包括大量教育和与教育有关的论著。主要列举下列数篇:《原道》集中论述对儒家道统的构造。针对佛、老学说甚嚣尘上,并贬诋孔子为「吾师之弟子也」,急切举出儒道与之相抗。强调儒学渊源深厚,远胜佛道,且世代嬗递不絶。其统起于尧,「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此后虽也有大儒如荀况、扬雄,但「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原道》)致使当时释老之害尤过于扬墨。故此自命有志于儒道:「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与孟尚书书》)其次,指出「古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发明衣、食、房、器与工贾,创制礼、乐、政、刑,方有君臣、父子之道,方能抵野兽之爪牙,御天地之寒暑。反之,「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原道》)古圣贤循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为」之道,而使中国成其为中国。而佛老崇尚虚无,菲薄仁义道德,毁灭伦理纲常,废弃天下国家,「几何其不婿而为夷也?」最后,从社会分工角度说明儒者与儒道应立,而释道二教应弃:古之为民者四(指士、农、工、商),今之为民者六(指儒、佛、道、农、工、商);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释道泛滥,使现实中脑力劳动与生产劳动比例严重失衡,造成严重社会问题。除《原道》外,《处州孔子庙碑》褒扬孔子,认为「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者」;《读荀》推崇孟子,以为孟子得儒学正传纯粹无疵,「醇乎醇者也」;《论佛骨表》和《与孟尚书书》等表示排佛坚定信念,皆推明儒道力作。《原性》着重论述「性情三品」的人性论,又以之为据,说明教育作用。认为「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人性又分为上、中、下三品,「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情的状况视性而定,亦有三品之分。性的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情的表现则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五德在三品之性中的比重与作用各异:上品之性善,以仁德为主,亦通于另四德;相应地必发为上品的情,「动而处其中」,表现都能合乎规范。中品之性既可能善也可能恶,在生活中表现为仁德有所不足或有所违背,其馀四德或具备然而不完全纯粹;相应地发为中品的情,虽有过份与不及,但也能求得其合乎道德规范的要求。下品之性违背仁德,也不合其馀四德;相应地必发为下品的情,任情而动,不可能合乎道德。三品性情决定教育所能起的作用:「上之性就学而愈明」,教育可使其善充分发扬,使君为圣君,臣为贤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教育条件就起重要作用,或上或下都取决于此;「下之性畏威而寡罪」,既不可能接受仁德,就不必言教育。上下两品之性不可能移易,既不必担心上品之性堕落,也不必指望下品之性迁善。三品性情因此决定教育权利:「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教育应有等级之差,下品之性者不应享有教育权利。最后,认为孟轲性善论、荀况性恶论、扬雄性善恶混之说都各有所得与所失,都是得其一失其二,有失完全。事实是有人善、有人恶、有人兼善恶而可善恶,性三品说可以说明所有人性。性情三品说是对汉代董仲舒「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的人性三分说和「性仁情贪」的性情二分说的发展。《原毁》、《通解》、《伯夷颂》、《省试颜子不贰过论》、《五箴》、《答尉迟生书》等篇,主要表达道德修养问题。认为学者道德与文章之间,道德为本,本固方能叶茂、果硕:「夫所谓文章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馀。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答尉迟生书》)儘管仁、礼、信、义、智五德根源于人性,但若想充分发展,必须有相应的道德教育。「且五常之教,与天地皆生,然而天下之人,不得其师,终不能自知而行之矣。」(《通解》)道德修养需教师引导,而择师正表现修养的主观努力。修养尚须注意原则:其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原毁》)责己严待人宽,首先能自益,同时也是益人,而益人更能益己。其二。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十之特立独行,适于义而已。不顾人之是非,皆豪杰之士,信道笃而自知明者也。」「今世之所谓上者,一凡人誉之,则自以为有馀;一凡人诅之,则自以为不足。」实不可取。应学伯夷,笃守其道,「穷天地亘万世而不顾。」(《伯夷颂》)其三,要学会自我省思,除邪念于未萌。「所谓过者,非谓发于行,彰于言,人皆谓之过而后为过也,生于其心,则为过矣。」如能时时省思,对不善之心「盖能止之于始萌,絶之于未形,不贰之于言行也,」就能与颜回一般。(《省试颜子不贰过论》)其四,要懂得知过必改。「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五箴》)知过必改是光明正大之事。作《五箴》,目的就在「以讼其恶」,自知、自律、自强。《进学解》专论治学。其一,学习须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自称曾「口不絶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以勤学为乐事。其二,学习须注意方法。既要博:「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又要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沉浸醲鬱,含英咀华。」潜心玩味,取其精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的学习,不可取。学习还要视对象不同而措施有异,如:「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其三,学习应抱定志向。一方面,「觝排异端,攘斥拂老;补且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招。障百川而东之,迴狂澜于既倒,」有光大儒道的使命感。另一方面,要防止「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以求读书而用世。最后,学习要耐得住寂寞,无怨无艾:「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只要学业有成,终能见用。《师说》专论教师、师道乃至儒道。针对科举重文学轻从师、汉唐章句之师受人轻贱和佛道兴盛造成「不闻有师」的「师道不传也久矣」的状况,抗颜立论,弘扬师道。首先,从「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坚持了儒家一贯的教育主张。其次,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即传《原道》所倡的儒家仁义之道、治国平天下之道;授业指教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惑,即解除学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三者中,传道为首,并贯穿于授业、解惑之中。其三,提出以「道」为求师标准,认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必须「学无常师」,求师无限制。其四,由「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论及士人须纠正「耻学于师」之陋习,倡导互相学习,甚至师弟子之间也应「相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论见解深刻、观点鲜明、表述精当,一经发表,即产生震动,并成为后世关于教师问题的经典论述。《杂说》四首之四以其切身经历,有感而发,集中表达其人才观。以伯乐喻识才、用才者,以千里马喻人才,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不乏人才,而乏有善识才、用才者;善于识才、用才于人才最为关键。因用才者不识才,常使「名马」「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而无以致千里。故须以养千里马之法养千里马,以待人才之特殊措施待人才,即合理使用、优厚待遇、关心理解,以改变「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因而叹息「天下无马」的状况。《省试学生代斋郎议》、《举张籍状》、《上宰相书》等多篇文章还具体表述了正确选才、用才的见解。有关研究著作有:宋方崧卿《韩集举正》十卷,朱熹《昌黎先生集考异》十卷,清陈景云《韩集点勘》四卷,沉钦韩撰、胡承拱订《韩集补注》一卷,今人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等。对单篇《师说》的阐述著作有:宋柳开《续师说》,王令《师说》,明张烈《续师说》,清黄宗羲《续师说》,廖燕《续师说》,章学诚《师说》等。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社区

竹窗随笔之韩昌黎

韩昌黎

世传昌黎1初辟佛,后遇大颠2,顿有悟入。然考其文集,有曰:“近传愈稍信释氏,此传者妄也。潮人无可与语,僧大颠颇聪明,识道理,故与之游。其归也,留衣服为别,此人之情,非崇信其道,求福田利益也。”观此,则悍然不信如故,安在其悟入也?虽然,若据示现影响,逆顺赞扬,则不可测,安知昌黎非故为是引发因缘耶?不有昌黎之辟佛,何从有明教3之非韩?钟因击而声始洪,烛以剪而光愈茂,是故未得宿命,未具他心,未可纵口高谈臧否人物。

【注释】

1、昌黎:即唐朝文学家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后人因称韩昌黎。贞元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尊儒排佛,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舍利,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2、大颠:唐朝宝通禅师。自号大颠。颖川(今河南许昌)人。龆年遁栖云林,大历年中,与药山惟俨禅师并师事惠照禅师于西山。复与之游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而得法。贞元初,居龙川罗浮五年,后于潮州西幽岭下创建灵山禅院,出入有猛虎相随,门人传法者千余人。韩愈被贬谪潮州时,闻大颠之名,因与师往来相交,过从甚密,移袁州时留衣为别。

3、明教:北宋契嵩禅师。字仲灵,自号潜子。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俗姓李。师遍通内外典籍,善为文,曾就宗密大师之教禅一致论加以阐述,主张儒佛一致。针对韩愈等儒者之排佛,著有原教、孝论等《辅教篇》。此外,关于禅宗之法脉,撰有《传宗定祖图》、《传宗记》等书。仁宗诏令入藏,并赐紫方袍与“明教大师”之号。

【译文】

世有传说韩愈起初排斥佛教,后来在潮州遇到大颠和尚,顿有悟入。然而考证他的文集,有一段文字这样叙道:“近时有人传我韩愈稍信释氏,这是传话的人瞎说。当时在潮州因为没有遇到说话投机的人,而僧人大颠和尚颇聪明,又识道理,所以与他交游。当我离开潮州时,曾赠送衣服与他作别,此乃人之常情,并非崇信其道,只是希求福田利益啊!”我们从这段自叙文可以看出,他仍然是顽梗不信佛教,哪里谈得上悟入呢?尽管如此,若据示现影响,逆顺赞扬,则又不可预料了。怎知韩昌黎不是故意作出排佛的样子以引发其它的因缘呢?假如没有韩昌黎的辟佛,哪会引发明教大师写《辅教篇》来批驳韩愈呢?钟因撞击而声音更加响亮,烛蕊由于剪截而光明更为旺盛。所以,未得宿命通,未具他心通,不可任意高谈阔论,随便褒贬评论别人。

百家姓·韩姓(50)|韩愈先祖、北魏著名将领韩茂:擅长骑射,战功卓著,死后被封王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韩姓(49)|宰相韩滉:为官清廉勤勉,用法严峻,名画《五牛图》是他的作品

韩愈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在“唐宋八大家”中居首位,享有崇高的声誉,可以说是韩姓中古代最为著名的人物之一。

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按说其籍贯应该没什么问题。但却不然,关于韩愈的家世和籍贯,上千年来众说纷纭,尤其是现在,学术界对他的籍贯有河南南阳说、孟州说、修武说、陈留说和河北昌黎说等的争论。

宋朝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在其著作《韩集考异》中,依据《唐书世系表》,并参照《元和姓纂》考证后认为,韩愈出自颍川韩氏,是东汉司空韩棱的后裔,而非韩愈自称的出自昌黎韩氏。

综合各种学术探讨,我们大致可以追溯韩愈先世的一些情况。

韩棱的后裔中,有一支在东汉末年迁徙到了安定郡安武县(今甘肃镇原县)。

河南修武县韩愈后裔保存有一套据说已流传千年以上的《韩文公门谱》,其中记载说,是韩棱本人迁居到了安武县。

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建立了历史上被称为胡夏的。

胡夏中,有一个叫韩耆的将领。韩耆,字黄耇(一作黄老),韩棱在安武县的后人,因长期生活在西北,与匈奴融合。

北魏永兴年间,韩耆归顺北魏,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后来迁任龙骧将军、常山郡太守,封爵安武侯,长期镇守在常山郡九门县(故城在今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境内)。

韩耆死后,被追赠为泾州刺史,谥号“成侯”。

韩耆的儿子韩茂,字元兴,在历史上是一个鼎鼎有名的人物,北魏著名将领。

韩茂体力超群,擅长骑射,这在以武力为上的冷兵器时代,是很容易出人头地的,韩茂自然也不例外。

韩茂17岁那年,跟随明元帝拓跋嗣外出征战,担任中军仪仗队旗手。

一天,大军遇到狂风,其他旗手纷纷拿不稳旗帜而倒下,只有韩茂骑在马上一直托举着旗帜不倒。

明元帝非常惊讶,记住了他。不久,明元帝召见韩茂,发现他能力出众,任命他为虎贲中郎将(皇帝护卫军最高指挥官)。

韩茂后来跟随太武帝拓跋焘攻打胡夏,因战功获封蒲阴子爵位,加任强弩将军,后调任侍辇郎。

韩茂在随太武帝平定胡夏平凉城时,勇猛异常,深受太武帝称赞,被任命为内侍长,进封九门侯,加任冠军将军。

韩茂后又征讨柔然,连战连胜。平定凉州时,韩茂任前锋都将,战功居多,调任司卫监、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进封安定公,加任平南将军。

韩茂又相继讨伐盖吴、悬瓠、南朝宋朝,无不战胜,升任侍中、尚书左仆射,加任征南将军。

正平2年(452),文成帝拓跋濬继位,任命韩茂为尚书令,加任侍中、征南大将军。

太安2年(456年)夏,韩茂兼任太子少师。同年冬天,韩茂去世,被追赠为泾州刺史、安定王,谥号“桓王”。

韩茂性格坚毅诚实,虽然读书不多,但参议决策常常切合事理。他善于管理部队,以勇敢著称,战功卓著,受到朝廷称道。

【下期关注】

请看韩姓(5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大辽两个龙虎双状元,韩昌差点被王兰英砍死,贺黑律被王兰英生擒

在《杨家将》这本书中,大辽和北宋可谓之是死敌,双方势同水火,很难和平共处,大辽国天庆梁王和萧太后觊觎大宋花花世界,无时无刻都想要南下取而代之,所以双方之间摩擦不断,边关之地剑拔弩张。

然而大辽想要南下必须得有文武双全的大将统领,所以在人才这个方面天庆梁王和萧太后非常重视。

大辽第一位龙虎双状元就是大辽国扫南灭宋兵马大元帅韩昌韩延寿。在北国提起此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别看韩昌此人外表长得粗野,可有内秀。他本是中原人,他父亲是五代十国时候晋国的有名大将。不久晋国被灭,他随母亲流落在北国,年幼之时他曾拜北国名师学艺,学得文武全才。大辽国开武科场韩昌独占鳌头。论文韬武略,韩延寿胸藏锦绣,口似悬河,有口皆碑。天庆梁王和萧太后见他人才出众,就把大公主许给了他。韩昌年轻力气大,又会用兵,大宋边关众将没人是他的对手。

所以大宋朝才屡屡打败仗,幽州城一战,韩昌用了请君入瓮之计把宋朝君臣困在幽州城,城中虽然大将不少,可是老的老少的少,城外一战,三位开国老王爷阵亡,宋朝君臣被下破了胆。幸亏有铁鞭王呼延赞闯营搬兵请来杨家令公父子九人,前有杨七郎闯连营力杀四门,后有杨六郎枪挑韩昌左耳金环,这才解了幽州之围,这并不是说韩昌无能,只能说杨家将太厉害了。

韩昌明知他打不过令公父子几人,但是他会用计谋,和天庆梁王在金沙滩摆下鸿门宴南北双龙会,昏君赵光义不听忠臣之言,执意赴会导致杨家父子血染金沙滩,大郎替了昏君死,二郎替了八贤王,三郎马踩如齑粉,乱军之中四郎、五郎、八郎不知所踪。回来的仅仅只有令公杨继业和六郎、七郎,不得不说韩昌这个鸿门宴摆的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天庆梁王在混乱中被杨大郎射死,但是杨家将一战损失六子,也算是元气大伤。

紧接着就是大战两狼山了,两狼山大战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老贼潘仁美陷害老令公,因为潘仁美暗中投降北国,他和韩昌事先就商量好了,他要想方设法害死杨家父子,这件事情明面不好办,所以他就先设计打伤老令公,然后命他带伤去战韩昌,这一下让令公、六郎、七郎陷入了危局,父子三人被困两狼山,最后七郎被潘仁美乱箭射死,老令公轻生碰死在李陵碑前。不得不说韩昌收了一个很好的叛徒,帮助他差点害得杨家将绝了后。

六郎为此要进京状告潘仁美,在这个时候北国第二个龙虎双状元出世了,要想当大辽国的龙虎双状元可不容易,首先你得武艺高强,其次你还得有文采,贺黑律无疑就是继韩昌之后的最佳人选。贺黑律是北国人,但是他对中原文化风土民情无一不通。尤其是对中原的排兵布阵、孙武子十三篇,了如指掌。他得了文武双状元之后,萧太后亲自把他找去,说:“我们和中原连年开兵见仗,至今不分上下。如果你能帮着我得下宋朝江山,我就封你为护国的军师。”

贺黑律说:“太后,您放心!我略施小计,宋朝江山唾手可得。”于是他主动化名王强到宋朝做卧底,但是如果他只是个平民百姓根本动摇不了宋室江山,更别提推到了。但是此人聪明又有大才,他抓住杨六郎进京状告潘仁美这个时机,帮助杨六郎这御状,借着这个机会他被八王推荐给了皇上,当上了太子的老师。

之后他隐忍了好多年,其中他利用皇上对他的信任差点害死杨六郎,如果不是有任堂惠舍身替死,杨六郎也就不在人世了,正是因为杨六郎假死,韩昌才敢再次南下攻打大宋,一路上势如破竹十分顺利,还在遂州城困住了佘老太君和八王千岁赵德芳。眼看胜利在望,可是偏偏杨六郎化名任堂惠也在遂州,机缘巧合下六郎二次出世,兵冻遂州城抗击韩昌,巧摆牤牛阵杀了韩昌一个措手不及,可是韩昌也不白给,明白过来之后就破了牤牛阵。

杨六郎和韩昌在遂州城外交锋,因为辽军人多势众,杨六郎混乱之中被韩昌所伤,落荒而逃逃至童山遇到了失散多年的未婚妻大刀王怀女。别看王兰英相貌丑陋,但是她心地善良,爱国爱民,最主要的是这个丑姑娘有内秀,从小就力大无穷,曾受高人指点名人传授,弓刀石马步箭样样精通,熟读兵书战策,要论文韬武略都在杨六郎之上,她手中这把合扇板门刀大的都出了号了,勇猛异常可以说是天下无敌。

人家都说是亲三分向,当她得知六郎在遂州城外打了败仗之后,就要去前敌帮六郎揍韩昌,一开始六郎还有点不放心,以为丑姑娘在放狼言说大话,可是从王兰英闯大辽连营一看,是他想多了,王兰英的本事比他强太多了,尤其是人家手中这把大刀,别看个头大,在姑娘手中跟面条也差不太多,只见王兰英指东打西,横冲直撞,大刀过出人头滚滚,一刀就砍倒一片,敌兵敌将是碰着就死,挨着就亡啊!几十道连营,人家不费吹灰之力就过去了,这要换个别人不废点劲根本就过不去。

到了遂州大家都佩服王兰英,六郎也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本事不如王兰英,就把大帅之位让给了大刀女,王兰英也不客气,她分路派兵井然有序,自己亲自出城会斗韩昌韩延寿,遂州城下王兰英锤砸北国大都督仇旺,刀砍大都督仇朗,扎死猛将龙快劈死猛将龙路,四将眨眼间毙命。韩昌亲自出马想要斩杀王兰英,可是他这个北国龙虎双状元在王兰英面前根本不够瞧的,没有几个回合就不行了,不是杨排风喊让王兰英抓活的他就尸首两分了。

韩昌受伤被人救走,王兰英带领宋兵宋将一口气收服三关,击退辽兵,这一战韩昌比在黄土坡输得还惨,王兰英一战扬名,但是因为六郎嫌弃她丑,不愿意和她完婚,王兰英一怒之下去了西岐州自立为王。边关也就稳定了一段时间,萧太后暗中训斥王强无能,让他想法设法除掉杨六郎。

王强被逼的太急,这家伙狗急跳墙,用假圣旨把杨六郎诓回京城,然后又花言巧语骗六郎喝了药酒,本来是做的天衣无缝,那想到老马识途,坏事就坏在了六郎坐骑白龙驹身上,寇准看到独自回杨府的白龙驹,跟随白龙驹就查到了王强府。王强一看事情败露,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他把寇准抓住和杨六郎一起带出京城,要押往北国交给萧太后。哪曾想半路在店房遇到了大刀王兰英,王兰英为了救寇准和六郎,她刀砍王月茹,王强虽然也是龙虎双状元,可是他在王兰英马前没过四五个回合就被活捉了。这下他这当了十多年的卧底算是到头了。

王兰英不愧是杨门女将,一把大刀忠君爱国,为国除奸,先是战败韩昌后又生擒王强(贺黑律),这功劳堪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都是丑女近地家中宝,王兰英就是杨家的一宝。

韩愈和他的倒霉朋友们

中晚唐文人的朋友圈里,有一位诗人最为活跃。他的朋友各个都是诗坛名人,而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倒霉。

这位诗人,就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韩昌黎。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少年孤苦,四考及第,开始了坎坷的官场生涯。

韩愈所在的时代,已是盛唐陌路。宦官当道,藩镇割据。再强盛的王朝,都无法忍受这样大的蛀虫蚕食着盛世。可他依旧是幸运的,遇上了唐宪宗以及他挥笔写下的“元和中兴”。

如若不是元和十四年(819年)那场信佛狂潮,韩愈还能继续在朝堂之上一展才华。但他的才华用到那篇《论佛骨表》上,就成了贬谪的导火索。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直言进谏,一心为国却遭此贬谪,韩愈内心凄苦。想起此时正是好友柳宗元与刘禹锡风光的日子,他内心的酸涩更是加重了许多。他写诗过去,抱怨友人没有为自己说情,怀疑自己被抛弃在了这穷山恶水之地: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

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仇。

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韩愈的文采或许流传千古,但论起他跌跌撞撞的一生,似乎并不能算得上洒脱。

韩愈是典型的宅男,出口或许成章,但游山玩水却不是行家。他还有一个最致命的缺点:恐高。

贞元十八年(802年),韩愈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曾经告假回到洛阳,前往华山游玩。上山时不觉有什么,待韩愈登上华山的高峰,回头望去,只见山势险恶,一下子犯起了恐高的毛病。顿时靠着山崖大哭,还将遗书写好扔了下去。同行之人无奈,最终将韩愈灌醉,裹着毛毡用绳子将他放下了山。

韩愈似乎与我们想象之中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人大相径庭,但也正是因为他的真实,才让他于茫茫文坛宦海里,寻到最知心的友人。

与韩愈合称“韩孟”的苦吟诗人孟郊,正是他知心的好友之一。

贞元八年(792年),孟郊下第。也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孟郊结识了比他小十七岁的韩愈。《旧唐书》中称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在性格方面太过相似,哪怕年龄差异太大,依旧成为了好友。孟郊的命途多舛,仕途也是坎坷多蹇,正是由于韩愈的鼓励推崇,才得以诗名大振。

贞元十七年(801年),五十一岁的孟郊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时,韩愈作《送孟东野序》:“东野之役于江南,有若不释然者。”

孟郊是唐朝难得的诗人,却不是难得的好官。他沉迷于自己的苦吟,对于政务几多忽视。甚至在做县尉时,要专门雇佣一个人来代替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的薪水分一半给那人。自己即使穷困至极,也只活在自己的苦吟与诗歌之中,潦倒而死。

孟郊重情却不重义,他对待妻子,可以写出:“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一度与离别,千回结衣襟”;对待母亲,可以写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对待父亲,可以写出:“儿生月不明,儿死月始光。儿月两相夺,儿命果不长”,可对待官场,却连自己的工作都不愿去参与。

孟郊将自己的一生都囚禁在了诗文里,孤苦无依地死去,留下一个“诗囚”的名声,供后人回忆。

“郊寒岛瘦”里另一位主人公贾岛,依旧与韩愈交情匪浅。孟郊“一生空吟诗,不觉成白头”;贾岛则是“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当然,贾岛与韩愈的相识,也同诗有关。

孟郊爱诗成痴,贾岛亦是痴情中人。那时贾岛还是和尚,有一日他作了两句诗:“鸟栖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是“推”是“敲”,贾岛一直斟酌不定。而他当时正骑着一头小毛驴,反复做着推和敲的动作,一个不注意,就撞到了刑部侍郎韩愈的轿前。可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反倒在听完他的斟酌后,亲自帮他定下了那句诗为:“僧敲月下门”。而“推敲”这一词语,也由他而产生。

那首《题李凝幽居》,成了贾岛的成名作: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罢,贾岛对韩愈的佩服与感激由心而发。他决心不做和尚,脱掉僧衣,蓄发还俗。苦心读书,最后科举登仕。虽然屡次进士不第,但他最终还是当上了长江主簿,世人称他与孟郊“郊寒岛瘦”之余,还要称他一声贾长江。

在孟郊死后,韩愈伤痛之余,也写下一首《赠贾岛》来勉励友人:

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

韩愈的诗人之谊,在于惜才,也在于相知。

而韩愈对李贺的友谊,正是因惜才而得以长久。

李贺少年成名,儿时就痴迷于作诗。而他认为写诗一定要到民间去找灵感,于是他总随身带着一个小布袋出门,想到好的字句就写下来,扔进布袋里。

这样的灵感记录让他十几岁时就名满京城。当时的一代文宗韩愈也听到了他的名声,心生好奇,决定登门拜访。

来到李贺家,韩愈故意考他,让他就眼前的景物即兴作诗一首。当年李贺仅十八岁,毫不怯场就写下一首《高轩过》:“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全篇九十四字,字字珠玑,让韩愈直呼天才。

后听闻李贺因避讳父亲李晋肃的名讳无法中举,韩愈怒而直言:“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天才终究被天妒,元和十一年,年仅二十七岁的李贺缠绵病榻,将要离开这短暂一趟的人间。他临走时,是韩愈陪在身旁。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浪漫神秘的“诗鬼”,编出无数的故事,来为他的死亡画上一个神化的结尾。传言他临死时,有一红衣公子立于李贺床前,带着玉帝的旨意,前来人间唤他位列仙班:

“我受天帝派遣,来请您为刚建成的白玉楼做诗。”

好像这样,他就不算英年早逝,不算壮志未酬。

韩愈就像一位才子的守护者,为他们的仕途铺满鲜花,再亲自送他们离开。他为大唐文坛提供了许多举世罕见的才子,也为唐朝的历史,增添了许多浓墨重彩。

-作者-

霜见十九,00后自由写手,喜爱一切古风的事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02/1697203986357175.html
上一篇:我喜欢网(我喜欢网络用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93年鸡(93年鸡女2023年的运势和婚姻)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