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史料:历史学家吕振羽涉及“蔡锷出生地”的一篇文章被发现
吕振羽回忆蔡锷逸事
文 | 湘人李
最近,翻阅《吕振羽全集》(第十卷)之《回忆录》时,看到《回忆蔡锷事迹的零片情况》一文。十分惊喜,就通读再三,在吕老一千多字的“零片”里面,发现了几个关于蔡锷的重要讯息,对我们今天研究“蔡锷出生地”问题很有帮助和启发。
据《吕振羽年谱》显示:1962年12月1日上午,吕老在刘寿祺(蔡锷将军出生地同乡——湖南洞口县,高沙镇人。时任湖南师范学院院长或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凡(时任湖南大学校长)的陪同下,游览岳麓山。旧地重游,倍觉亲切。在蔡锷墓徘徊,回忆蔡锷逸事。吕老的秘书,王树云做了记录,后经《吕振羽全集》(第十卷)的著者修改,正式形成了《回忆蔡锷事迹的零片情况》一文。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吕老对于蔡锷将军的“信息源”是比较权威的。文中写道“吕振羽同志前天游岳麓山,在蔡锷墓前谈到了早年闻自蔡妻刘夫人及其内弟刘恂等人关于蔡锷一些事迹”。大家看,吕老是通过“蔡妻刘夫人及内弟刘恂等人”获知的一些讯息,毫无疑问这属于第一手信息,可信度比较高。
于此,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文中第④点写道“吕振羽同志与蔡之内弟刘恂等为同班同学。蔡任云南都督时派人来武冈、邵阳召幕(应为“招募”——笔者注)学童”。查看蔡锷年谱,他大约在1911年11月起到1913年10月期间担任云南都督。而吕老在当时的武冈,一直生活到20岁,即1900年到1920年之间。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在这期间,很有可能,吕老应该是通过同学刘恂,认识到了蔡锷的夫人刘侠贞,从而听到了一些关于蔡锷将军的历史讯息。
对于蔡锷的出身问题,吕老回忆,“其祖父从邵阳迁居武岗三门”。对此,笔者作为蔡锷将军的洞口(原武冈县西南片)同乡,当地口音“三”“山”不分,所谓“三门”,即今天的“山门”。但也有史料说,如今的山门镇,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叫“三门”的阶段。另外这个“武岗”就是今天的“武冈”了。那么,当时他们说的就是“其祖父”从邵阳迁居到武冈山门,就是今天的洞口县山门镇。这里面应该有三个信息:
第一就是蔡锷将军的“祖父”就已经到了山门。对此,综合如今洞口山门镇一些老乡的反映就是:蔡锷的祖父,先到的山门落脚。当时的山门,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经过一段时间考察以后,蔡锷祖父就熟悉了情况,再回去把蔡锷的奶奶颜氏和十岁左右的蔡正陵(蔡锷的父亲)等兄弟姐妹接到了山门,正式开始了定居山门做生意的生涯。后蔡正陵长大,也开始做生意,就去了如今的水东镇杨湾村大坝上。山门老乡强调说,那时候的山门街上,从邵阳县过来做生意的人很多,蔡锷的爷爷就是一起跟他们做生意的,都很熟。而蔡锷的祖母颜氏,就一直在山门陪着儿子蔡正陵和孙子蔡锷,一直到逝世,则安葬在洞口境内。关于这一点,山门老乡也强调,“在我们山门一带,所有关心蔡锷将军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个事实!”
整体而言,这也解释了,数十年来在“蔡锷出生地”的争论中,完全见不到邵阳方面有蔡锷将军叔伯类的后人出来强烈捍卫说蔡锷是出生在邵阳的问题。因为?很简单,他们都随着蔡锷的祖父迁居山门后,一直在洞口境内生活和繁衍了呀!!!据《洞口县蔡锷故居龙头碑正面文字》显示:蔡锷母亲王翠英(1858年4月23日~1935年5月2日)传三男二女,均在大坝上和山门出生,依次为蔡荣闺、蔡锷(松坡)、蔡链(松恒)、蔡钟(松墀)、蔡钦(荣娥)。蔡锷去世后,只有蔡锷姐姐、姑姑等住山门,母亲及弟弟妹妹移住长沙,伯伯、叔叔等家人移住宝庆县城。
当然,对于“蔡锷祖父”来山门的具体时间,一切还在考证当中,有待新的史料或者文物被发现,才能框定。一般而言,就是在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即“洪杨之变”)期间。湘人李的依据就是邵阳市文化局文物副研究员刘伟顺和洞口县文物局局长黄慧湘合写的论文《蔡锷出生地补证》一文:据《邵阳蔡氏三修族谱》而言,该《谱》是十八年(1929年)修纂的,当时蔡锷已成名并去世 13 年,《谱》中对蔡锷身世的记述应是比较公允的。《谱》云“其先世业农,居城北担地。洪杨之变(即太平天国运动——编者注,下同),流离转徙于邑东及武冈山门。光绪八年生君。”这一记载与历史事实是相吻合的,早在清咸丰九年(1859 年)的“洪杨之变”时,其“先世”们就已经“流离转徙于邑东及武冈山门”,蔡锷生于山门一带的可能性就很大。
第二就是在当时,从未流传什么蔡锷是在外地出生后,才随父母亲迁居到今天的洞口县山门镇的。如果是这样,刘侠贞不可能不知道,她也没必要回避这样的问题。
第三就是众所周知的一点,当时的地理概念,蔡锷出生地水东杨湾村大坝上,就是山门的一部分,统称就是山门。既然他的“祖父”就迁居过来了,而且其子蔡正陵尚未成年,也不可能有儿媳妇跟着一起来。由此可知,蔡锷的生母王太夫人,肯定就是山门这一带的人,不可能是二百里外的人了。蔡锷出生在今天的“湖南洞口县水东镇杨湾村大坝上”也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过,湘人李在此声明,上述三点,只是湘人李个人,根据吕老的资料,进行的分析和判断,绝非吕老的结论。作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吕老而言,他是严谨的。他说道:“有关蔡锷的一些事迹,均来自其亲戚口述:如作为信史须向有关人士查对。”
故此,我们当然要遵循吕老的信条,在“蔡锷出生地”的问题上,要继续求证。
事实上,湘人李也发现,吕老在《我为什么写〈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一文中总结性说道:“我根据甲骨金石文字和地下出土文物及可靠文献的记载,论证殷代已存在着奴隶阶级和依靠奴隶过活的奴隶主阶级。”
这里吕老说到了很重要的一个“历史考证”元素,就是“地下出土文物”一项。所以我们依据吕老这样的“历史考证”原则走下去,就知道了“蔡锷出生地”的权威结论:
2001年5月16日,湖南洞口县水东镇杨湾村村民尹大金在农耕时发现了以“蔡正陵男艮寅”之名立的“分路碑”。该碑为青石质,长方形茶盘式样。通高65cm、宽30cm、厚15cm,字体小楷阴刻,笔力道劲。上方自右至左横刻“长命富贵”四字,下方正中竖刻“弓开弦断,箭来碑挡”八字,两边分刻“右走石下江”,“左走山门”,上款“信士蔡正陵男艮寅”,下款“光绪九年二月立”。碑上的上半部分已明显风化,碑面字迹少部分剥落,其余均清晰可辨。从蔡锷“分路碑”上的文字记载,2003年经湖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从此碑刻立的时间看,该碑刻立的时间,与蔡锷出生的时间,只晚两个多月至三个月。立“挡箭碑”的功用及传说,是水东民俗,按照当地习俗,小孩出生之后八字先生算命,命犯“将军箭”者,就要在行人较多的交叉路口立“分路碑”,一方面为立碑者避邪消灾,另一方面,为过往行人导行,是修心行善,可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利成长,水东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且不在本地出生的孩子,是不会在这里立“挡箭碑”的。《中国文物报》2001年6月10日《发现蔡锷分路碑》一文表示:此碑的出土,与民间乡亲的回忆和长期流传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口碑传说,结合有关文字记录资料,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充分佐证蔡锷出生在“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水东镇杨湾村大坝上”是不容置疑的。
吕老作为古武冈州人、今邵阳县人,与古武冈州人、今洞口县人——蔡锷将军是完全的老乡。在湘人李看来,迄今为止,吕老也是近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中,离蔡锷将军最近的、也是最接近蔡锷将军的人,没有之一。事实上,吕老一度还差点成为蔡锷将军的云南学生。据《回忆蔡锷事迹的零片情况》一文第④点显示:
“吕振羽同志与蔡之内弟刘恂等为同班同学。蔡任云南都督时派人来武岗、邵阳召幕(应为‘招募’——编者注)学童。吕振羽同志当时也报了名,刘恂兄弟也想去。其父刘举人不允。刘恂兄弟请吕振羽等去劝说其父。刘举人说,松坡原来是穷小子,得有今天,是他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来的。有出息的人都要靠自己努力,不怕艰难、困难,总能搞出点名堂来。历史上靠亲戚起家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所以我不能同意他们去投靠姐夫。”
吕老的夫人江明回忆,吕振羽“入中学,慕蔡锷,立志救国安民”(江明:《吕振羽传略》,载《中国地方史志》1982年第3期)。而朱云峰也曾形象地描述到:吕振羽在乡下武东初级中学只读了一年,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恐怕是来自蔡锷对他的感召。这一年里,校长吕新民(吕老的族兄)曾向他和同学们介绍过乡邻英雄人物蔡锷的事迹。
2022年6月17日
附文一:
吕振羽简介
吕振羽(1900年1月30日~1980年7月17日), 历史学家 ,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湖南省古武冈州、今邵阳县人。他曾撰写了大量史学理论建设的论文,辑入《史学研究论文集》《史论集》《吕振羽史论选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委员﹐大连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兼东北人民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教授及历史教研室顾问、中央军委顾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民族历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主要著作有《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中国政治思想史》《简明中国通史》及《中国民族简史》等。
附文二:
回忆蔡锷事迹的零片情况
吕振羽同志前天游岳麓山,在蔡锷墓前谈到了早年闻自蔡妻刘夫人及其内弟刘恂等人关于蔡锷一些事迹。其主要之点,已见今天(1962年12月5日)《新湖南报》第二版“吕振羽同志诗五首”中的“岳麓山黄兴蔡锷墓”的附注中。现将当时记下的几点略述如下。
①蔡锷出身,父、祖均为裁缝。其祖父从邵阳迁居武岗三门。蔡锷小时为家中打猪草、卖豆腐。三门刘举人见其诚实、聪慧,叫他人刘之家塾读书。蔡以无学膳谢辞。刘说不要缴学费,且供饭食。蔡称家中无人卖豆腐、打猪草。刘举人又问蔡,每年卖豆腐、打猪草能值谷多少。蔡又询之其父母,云不过一、二石。刘说,我每年给你父母三石,能不能同意?自此,蔡便到刘家塾与刘之子女辈同窗共读。刘后又以女妻蔡。即蔡所谓夫人亦贤不可及也之刘夫人。
②武岗州考时,州童生辈怕蔡占去名额,不认蔡为武岗人。蔡乃以邵阳籍人庠。蔡少年敏锐多才,十二岁应童子试之联。据说,出对为“福禄寿三星拱照”,蔡对为“公侯相一品朝”。又出“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蔡即对曰“然则夫子其圣已乎”。主考者惊其敏慧。同榜取录的少年有萧瀛洲、唐璆。回武岗三人乃结盟共约到宾饷局清算学款。该局反将三人加以责骂和殴打。萧、唐均当地大族。三人又订议,乃由萧、唐各回家集族人百人,星夜赶至武岗,将〔局〕座打得半死。事后唐、蔡乃逃至长沙,〔于〕时务学堂得识梁启超,被赏识。梁去日后,蔡、唐旋去日本。闻蔡去日旅费,仅够到达日本之用;又说只有八百铜钱,尚未婚。岳父刘举人闻讯,即予资助,亲送其女赴日完婚。蔡、唐到日后,以梁之助入日本士官学校伍生班,蔡后转学海军。
③从日本回国后,唐、蔡均任新军教练。蔡被派至广西,后任总教练,继又调至云南。辛亥武昌首义后,云南新军举行响应武昌的起义。蔡任云南都督。
④吕振羽同志与蔡之内弟刘恂等为同班同学。蔡任云南都督时派人来武岗、邵阳召幕(应为“招募”——编者注)学童。吕振羽同志当时也报了名,刘恂兄弟也想去。其父刘举人不允。刘恂兄弟请吕振羽等去劝说其父。刘举人说,松坡原来是穷小子,得有今天,是他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来的。有出息的人都要靠自己努力,不怕艰难、困难,总能搞出点名堂来。历史上靠亲戚起家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的。所以我不能同意他们去投靠姐夫。
⑤袁世凯称帝前,因惧蔡反对,曾召蔡去北京。表面上宠以高位,实际是软禁。蔡不得离开,日常与其妻刘夫人共同策划,佯示沉湎酒色,出人酒楼、妓馆,伪与筱凤仙好,并与妻闹假离婚。得筱凤仙之助,使袁不疑,蔡乃逃出北京赴云南。西南各省将领同举反袁义旗,共推蔡为反袁军总司令。讨袁通电到北京,袁惊惶失措,当即呕血。
⑥抗战期间,在延安,朱德同志曾说过,旧主义革命时,真正试行过,只有蔡锷在云南。
⑦蔡锷妻刘氏,是一个有见识的女子,蔡锷称赞夫人,“贤不可及也”吕振羽同志说,有关蔡锷的一些事迹,均来自其亲戚口述:如作为信史须向有关人士查对。
编者注:本文系王树云(时任吕老的秘书)记录整理,并经著者修改。
附文三:
登岳麓山瞻黄兴蔡锷墓
岳麓山头黄蔡坟,古庠名刹湘水滨。
虫文隐约岣嵝碣,红霜枫林爱晚邻。
“白鹤”古泉澈冰玉,“望湘”耸立三千春。
楚山不断来黔桂,湘波奔流入洞庭。
腾翻五岭控粤海,大江东去接沧溟。
三元义声销沉后,洪杨而后又夷沦。
逆流激起怒涛涌,志士群起倡革新。
三湘从来多英杰,名山有幸瘞成仁。
少年仗侠击恶盗①,“兴华”结盟信有因。
手持三尺频倡义,海天筹运费艰辛。
三镇首义纡筹策,神州鼎沸清社泯。
名连中山应不朽,岂同渔父谬“二民”!
“惊人事业付流水”,泥土圭冕不帝秦。
依依“猿鹤”无端感,寂寂“鱼龙”叹孑身②
覆清未能兴“”,墓表峋峋青石珉。
荦荦三门缝工孺③,头角初露试童子。
仗义结盟除学阀,亡命东瀛两奇士④。
辛亥举滇同响应,表率西南规范宏。
韬晦逊迹古北平,反袁未计死和生。
刘氏夫人志虑远,策奇制敌月三更。
平康有女识国士,智给巨憨到滇城。
洱海义旗联黔蜀,领袖反袁百万兵⑤
袁死兵解盟约散,未能展志搏巨鲸。
滇疆新政试,内务军令盈蜚声。
壮志未酬身逝去,江山悠悠万古情。
自注:汪根甲师云;克强先生组“华兴会”前,曾仗剑任侠。某夜,遇匪盗掠河西一农家女,乃仗剑纵马驱走匪盗,将少女送还农家。自注:引语均见克强先生诗文。自注:松坡先生之祖迁今洞口三门,父、祖皆为缝工。自注:松坡先生与唐镠(璆)、萧瀛洲同应童子试,考取郡庠生后,即结盟至武岗,迫兵饷局坐办某公布学款收支情况,被殴;乃共约乡人痛打学阀,蔡、唐即逃至长沙入时务学堂,得识梁启超,后又亡命至日本。自注:松坡先生回滇后,联合贵州都督刘显世、川军司令(?)戴戟,共举反袁义旗,推松坡先生为总司令。童骋说花钱专栏:开通关煞将军箭
开通关煞将军箭
童 骋
【107】开通关煞将军箭---方牌挂花将军箭赏析
挂牌花钱除了按挂首的文字内容、纹饰、形状来划分外,还可以按其主体的形状来划分,如方形、桃形、锁形、葫芦形、货布形等。方形挂牌花钱,简称之为方牌花钱、或方牌挂花。常见的方牌挂花有文字、人物两类。文字大多为:阿弥陀佛、将军箭、三官经、雨渐耳、长命富贵等;人物常见有:观音大士、姜太公、选仙、本命星官等神仙人物。其它的还有祭祀牌、凭信牌、诗文牌等方牌挂花。本文赏析方牌挂花将军箭。
何谓将军箭?本义为古代军中的令箭、将军的令箭,军中发布命令时用。喻义说话算数。亦用于赞叹箭技高超的将军,历史上隋朝人史万岁的箭技被赞为将军箭。史万岁(549—600.11.2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隋朝名将。据《隋书·史万岁列传》:北周大象二年(580年)间,史万岁随行军总管梁士彦前往征讨杨坚。行军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县),见天空有群雁飞来,史万岁对梁士彦说:“请射行中第三者”。于是发弓射去,雁应弦而落。三军见史万岁射技如此高超,无不心悦诚服。史万岁后官至上大将军、左领军将军。唐朝诗人温庭筠《猎骑》诗中赞曰:"蚕饥使君马,雁辟将军箭。"自此,史万岁“将军箭”美名远扬。
道家将“将军箭”视为男孩的关煞之一,且是最要命的关煞。道家认为:如婴儿出生的八字逢冲为带“将军箭”,则一易遭惊吓及刺激,易受创伤、重则致残疾致夭折;因带将军箭,必伤骨肉亲,不射他人射自身。二是有将军的命格,多才多艺,但有将军般的倔脾气,且幼年时容易多病、难养育。如何化煞?一是勿入将军爷庙(如入者借弓开箭,须先行制化可保平安)、关帝庙、王爷墓等有兵器的武神祭祀场所,勿观将军庙和英雄墓;二是最好不要舞枪弄棒,玩仿制武器类玩具;三是石碑法、替身法、炉丹衣尾茶法、盾牌法、挡剪法、符咒法等等道家法术。佩戴将军箭挂牌花钱亦是常用的化煞方法之一。
如图所示将军箭,由挂首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挂首由挂孔和如意镂空组成。主体部分为长方形,花缘,花缘由回形纹构成,意为连绵不断。中间长方框内为文字,两面的文字分别为:将军箭,阿弥陀佛。
回纹图案是常见的纹饰图案,其寓意比较多,有安全回归的意思,有围护不受外界侵犯的意思,有福寿吉祥深远绵长的意思,有事业不断前进、连绵不断的意思等等。体现了挂牌的祈福辟邪内涵。回纹是由陶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衍化而来,其特点为横竖短线组成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的花纹,形如“回”字。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阿弥陀佛”是印度梵文音译,意为无量觉、无量光、无量寿等意思,表现为对佛的尊敬、皈依、归敬、归命。具体翻译:“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此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而以无限量的寿命与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所以又名“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佛”是“觉者”的意思;既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因此,“阿弥陀佛”的“寿命”无穷无尽,没有限量,在“时间上”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又“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阿弥陀佛!
该枚将军箭方牌挂花,亦是佛道合一。为了保护孩儿的安宁,既借助道家的力量,也借助佛家的力量,还借助民俗(回形纹)的力量,寓意合力强大,保儿平安。
将军箭方牌挂花因其使用于婴幼儿、少儿的保护,不少炉口多有铸造,故版别较多。大多数是文字有异而构成新的版别,也有少数是形制有异构成新的版别。
如图所示将军箭,结构与上一枚相同,除了文字与上一枚有异外,挂首与上一枚亦不相同,上一枚挂首两端是圆如意头,这一枚挂首两端是牛角如意头。
古代缺医少药、缺少科学的育儿方式,婴幼儿惊吓、哭闹、生病、遇险、受伤、受灾、致残等经常发生,夭折亦时有发生。对此人们别无良策,唯有求神拜道,祈求神灵的护佑。道家认为孩儿有16关煞、36关煞等,其中有许多是提醒家长如何保护孩儿的安全、如何引导孩儿的成长,就现在看来还是有道理的,值得借鉴。就现在的医疗水平、妇幼保健水平及科学育儿知识的普及来看,许多关煞已经不存在了;但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的高低,还会导致一些关煞(交通安全、溺水、触电、自然灾害等)的出现,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特别鸣谢童心驰骋品泉公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