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国连投16轮反对票,:一否到底
虽然在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但是碍于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话语权,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联合国的很多决策都被迫采取了旁观、弃权的态度。
1981年,联合国为选举新一任的秘书长召开了会议,然而在这次会议中,面对美国所支持的瓦尔德海姆,中国却一改往常的态度,接连投出了16轮反对票。
更是直接下令:一否到底,中国的这一举措震惊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
在我国的坚定反对下,瓦尔德海姆终究没能接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而我国的“反常”态度也是引来了不少猜测。
难道瓦尔德海姆与中国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私人恩怨?在中国反对瓦尔德海姆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隐情?今天笔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中国位列常任理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等国在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后续会议中,表示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用来维护世界和平。
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联合国家组织大会,共计有50个国家代表出席,并在6月25日通过了宪章草案。
至此,联合国也算是有了雏形,紧接着在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此时的中国就已经是联合国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了,众所周知,和其他几个常任理事国相比,届时的中国很是落后。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又是如何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呢?这还要得益于美国。早在1943年11月28日召开的美英苏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就提出了建立国际组织的具体计划,罗斯福明确表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要建立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
并且鉴于中、美、英、苏四国及其盟国代表人口已经占据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只要四国团结起来,那么势必能够维护世界和平,防止世界大战的再次爆发。
而这也为我国之后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基础,当时碍于中国国力孱弱,其他国家认为中国并没有资格加入“四国”的行列。
但是美国却坚持认为中国不仅在东亚,乃至在全世界都能够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纵然此时中国的实力仍然不抵其他大国,但是人口众多,有着较大的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是,是美国在“两国争霸”中的重要筹码。
因此,在美国的一再坚持下,中国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从1945年开始,一直到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就始终被领导的国民政府霸占。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百废待兴,再加上美国的虎视眈眈,想要从其手中夺回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可想而知不是一件易事。
但随着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中国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不仅如此,新中国在外交上也是硕果累累,逐渐和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于是,要求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
基于这些,中国在1971年10月25日,终于顺利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再次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02 背后隐藏的势力之争然而,中国虽然恢复了常任理事国的身份,但是碍于中国势单力薄,很多时候并无真正干涉联合国决策的权力。
但是在1981年举行的联合国秘书长选举大会上,中国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态度。
联合国秘书长,又被称为是“世界的总管”,是世界最大国际组织的行政首长,执行着重要的职能。
正是鉴于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位高权重,该职位也就不能由拥有着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派出代表出任。
经过联合国成员多年的讨论,最终决定将五年作为一个任期,任期到了之后,再次通过选举选出新的代表,当然也可以连任。
并且为了防止引起争端,联合国秘书长一直都是由立场相对中立的中、小国家代表担任的。
虽说规则如此,但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直到1981年,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垄断了联合国秘书长的职位。
身为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1981年举行的选举会议上,中国却选择了和美国正面交锋,这是为何?
早在1971年,原联合国秘书长缅甸籍吴丹因为身体状况决定不再连任,于是,瓦尔德海姆接替其成为了新一任的联合国秘书长。
然而到了1981年,瓦尔德海姆已经任职了十年,对于联合国秘书长人选虽没有明确的规定。
但是各大洲轮换原则却早已经是众多国家约定俗成的事实,那就是每个大洲每十年需要轮换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瓦尔德海姆继续连任联合国秘书长一职就显得很不合适。
与此同时,由50个国家组成的非洲统一组织在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会议之前,就已经一致推举时任塔桑尼亚外交部部长的萨利姆参与竞选。
因此,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无疑是此次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会议上的两大有力候补,在这之中,中国选择将票投给了萨利姆。
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对瓦尔德海姆有其他看法,相反,中国与瓦尔德海姆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
在1971年12月21日,瓦尔德海姆竞选联合国秘书长时,中国也是给予了其很大的支持。
在瓦尔德海姆任职期间,他对中国也表示了充分的尊重。1972年8月1日,瓦尔德海姆及其夫人来到了中国访问,是首位正式访问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
1976年1月8日,在得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瓦尔德海姆更是下令下半旗一周,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举动。
纵然遭到了其他成员国代表的反对,但是瓦尔德海姆却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用下半旗的方式悼念周总理。
1976年12月,瓦尔德海姆连任时也是再次得到了我国的支持,因此,纵观过去,中国对瓦尔德海姆继续连任联合国秘书长一事持反对意见,并不是针对瓦尔德海姆个人。
而是当时竞选联合国秘书长一事,已经不再单单是瓦尔德海姆与萨利姆两个人之间的竞争,更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与美国等大国之间平等权利的竞争。
正因如此,中国才选择坚定地站在了第三世界国家的一方,接连16轮投出了反对票。
03 接连16次投出反对票1981年10月27日,第一轮投票开始,中国和美国代表都投出了自己的一票,无论最终票数如何,这轮选举都是无效的。
因为中国和美国都投出了反对的一票,基于一票否决权,第一轮选举也就作废,会后,美国为了帮助瓦尔德海姆拿到更多的票数,游走于各个国家代表之间。
但美国的这种做法仍然是无济于事,因为中国在第二轮选举中仍然投出了反对票,次日的两轮选举中,中国仍然一如既往反对。
这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很诧异,毕竟在此之前,中国从未以如此坚决的态度选择站在美国的对立面。
整整八轮选举下来,中国代表始终都投出了反对票,不仅如此,美国也投了萨利姆反对票。
在这种情况,会议结果始终都是无效的,于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国家代表出面指责中国是故意找麻烦。
对此,中方代表自然也是倍感压力,然而,就在这时,代表收到了后方工作人员拿来的急报。
上面明确写着下达的指示:一否到底!见状,中方代表便有了足够的底气,在接下来的历时二十一天的16轮投票中,中国均动用了“一票否决权”。
在众人对中国举动侧目的同时,选举也陷入了僵局,虽然都是不记名投票,但是大家心知肚明,这是中国和美国杠上了。
为了打破僵持的局面,安理会只好暂停投票,并且提出了两个较为折中的方案。一种就是让瓦尔德海姆继续担任一年的联合国秘书长,一年后再次重新选举。
亦或者让瓦尔德海姆和萨利姆两个人分别担任为期五年的秘书长,但这两种方案都不是中国所希望的。
而瓦尔德海姆与萨利姆也都清楚无论再进行多少轮的选举,自己都将不会有任何胜算,于是,两人便退出了此次选举。
12月9日,第17轮选举再次开始,这次在联合国的推荐下,共有9名候选人参与,最终来自美洲秘鲁的德奎利亚尔成功当选联合国秘书长。
04 中国的坚守,大局为重而在中国此次如此坚决的态度背后,也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
相较于瓦尔德海姆,中国之所以会支持萨利姆,是因为当初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遭遇了美国的重重阻挠。
碍于需要投票决定,美国表示,只要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提案能够得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票数,才算是通过。
美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在故意刁难中国,即便是将所有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算在内,中国也达不到这个要求。
更何况,美国私下里对很多国家更是进行了威胁和警告,这样一来,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事情就变得难上加难。
在这种情况下,是非洲的众多国家给予了关键性的支持,因此,中国才会在这次选举上,无条件地坚决地站在非洲一方,偿还昔日的恩情。
更重要的是,联合国秘书长职位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太久,也只有支持第三方国家人选成为联合国秘书长,那么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平等发展。
出于种种考虑,中国必然是要想方设法推选萨利姆为联合国秘书长的,但这恰恰是美国不愿看到。
在美国看来,一个奥地利人总比非洲人要来得踏实、放心一些,于是,在选举会议上,中方和美方便默默展开了一场较量。
即便萨利姆最终不得不退出了选举,但是新上任的德奎利亚尔同样也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对其,中国也是投出了支持的一票,而美国则选择了弃权。
德奎利亚尔上任之后,曾郑重表示,将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日后定会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平等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而德奎利亚尔也是说到做到,之后为维护世界和平、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于是,在1986年,德奎利亚尔再次连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时候,中国依然表示了支持。
虽然大多数时候,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都保持着谦逊、低调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中方没有立场。
恰恰相反,中国会在最关键的时刻,不惜一切代价挺身而出,为自身以及团体的利益而战。
在对待不同的国际问题上,中国有着不同的态度,亦或沉默、亦或支持、亦或反对,这些都是属于中国的外交智慧。
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分量也是越来越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会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为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国际社会而做出努力和贡献。
中国一直以来的表现,也都很好地佐证了中国的这一态度,很多国家纷纷选择向中国靠拢的背后,无疑也有着这方面的原因!
参考资料蚌埠检查 《中美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的对峙 传话“一否到底”》
七一杂志 《历史上的今天|追踪过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瞬间》
为什么说厦门岛内外永远不可能一体化
厦门是我国著名的沿海城市,原来的厦门经济特区是比较小的,只局限在厦门半岛,后来慢慢扩大到岛外了,只是时至今日,厦门半岛内外的发展还是有差距的。厦门的面积1699平方公里,人口400多万,管辖思明区、湖里区、集美区、海沧区、同安区、翔安区6个区,岛内是湖里区和思明区,岛外是海沧区、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从这里看出来,厦门的主城区是比较小的,只有两个区,其他的四个区都在厦门半岛之外。
厦门与岛外的交通有几条大桥和海底隧道连接,厦门本岛内思明区以商业闹市区为主,湖里区则是新兴的金融商贸发展区。这两个区内高楼林立,厦门最漂亮的地方就在岛上,很多人觉得只有到了这里,才算真正到了厦门。与一桥之隔的岛外相比,这里的房价也是最高的,在岛外能买一套房,岛内却买不到半套.
现在还可以预见,厦门现有的交通体系中,只要以岛内为核心的规划思路未调整,即便在未来有更多的桥隧通车,岛内的交通压力也难言缓解。随着岛外各区的繁荣,捷径上的便利,岛内的交通压力只会是越来越大,而不会是越来越小。
站在市民体验的角度,“四桥一隧”通车后,厦门岛内的交通压力并没有感觉到有效缓解,堵车仍是海沧大桥和翔安隧道的家常便饭,厦门岛内的出行和停车问题却是一天比一天麻烦。
说到底,厦门的交通规划并没有脱离以岛内为核心的“小岛意识”。
当年建设厦门的时候,最好的规划和资源都给了厦门半岛,造成现在岛内外的差别很大,厦门岛内的人不愿意去岛外,半岛外的人又想挤进半岛内,这就是很多人的厦门情结。其实这很好理解,哪好去哪,就像深圳关内关外、北京三环跟五环一样,差别还是有的,需要时间去把差距填平。
岛内外差距越来越大
交通设施和教育资源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小岛意识”决定了,厦门要推动岛内外一体化任重而道远,而“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只会进一步拉大岛内外差距,让厦门岛内的资源聚集优势更加明显。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发展的事实表明,资源在厦门岛内的高度集中,直接导致了岛内岛外房价两极分化,思明区房价高过湖里区,岛内房价是隔着“四桥二隧”岛外房价的不只翻倍,思明区房价甚至是同安区的不只三倍,是翔安的两倍多。
教育差距
1.倒回十年前,也就是他们小学一年级,是2012年,那一年岛内最贵的一手房也就3万出头,岛外遍地1万以内的房子,岛外尚未真正发展起来,所以这一年优质的家庭和生源都选择岛内是很正常的,成绩和岛外拉开差距也就很正常;
2.现在岛外遍地3万+的房子,甚至有5-6万,比岛内一堆老破小更贵,很多优质的家庭更愿意选择岛外,一套岛外新房的价格跟岛外非重点学区的总价相比差不多,家庭实力甚至很多岛外都远远超过岛内,所以你会发现最近几年岛外很多第一梯队的初中成绩逐步上升势头强劲;
3.教育均衡化,各路名校出岛,岛外不少生源纯粹的非挂牌学校成绩也是喜人,比如海沧的四大金刚,集美的杏东和诚毅等等;
4.岛内很多集体户和统筹户也加入读书大军,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生源是不如岛外第一梯队的,这些将在未来的中考上逐步显示出来;
5.岛内普高录取率比岛外低,好学生更容易上好高中,而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学生其实更难读高中,所以岛内的内卷更严重,但是不管你卷成什么样,总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没有高中读,对于家长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拼命挤进岛内,孩子成绩持续中等偏下,可能未来只能读中专。
二十余年来,厦门岛内学区房价也只涨不跌,划片对应厦门实验小学的玉滨城,17平方的窝居卖出了23万/平方的天价,体育路周边的一些“老破小”,因为对面迁来了一所临时安置的湖滨中学,房价由原来的大概5万/平方不到,跳涨到现在超过6万/平方。
尽管岛内岛外房价两极分化,在厦门岛内资源高度集中的背景下,即便是已在岛外安居乐业的新厦门人,为了能够让孩子读上岛内的优质学校,也不得不忍痛割爱舍弃岛外更实惠宽敞的房子,在岛内换一套“老破小”学区房委屈求全。
新厦门人往岛内集中的后果是,进一步造成岛内资源的物以稀为贵,加剧了岛内岛外的房价分化。
资源集中在厦门岛内的弊端不只体现在交通压力和岛内外房价的加剧分化上,可以这么说,资源越是集中在厦门岛内,越是不利于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恰恰相反,资源越是往岛内集中,岛内的核心地位就越是巩固,岛内外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岛内人口密集度堪比香港:
厦门全市土地面积1700.61平方公里,厦门本岛157.98平方公里,据此计算,厦门全市人口密度为3035人/平方公里,岛外人口密度为1977人/平方公里,而岛内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1.34万人/平方公里,岛内人口密度是岛外的将近7倍,以占比不到十分之一的土地面积承载了全市超过40%的人口。每日经济新闻的统计显示,过去10年,厦门岛外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提高11.84%,但GDP比重却仅增长0.58%。2020年,岛内经济密度21.83亿元/平方公里,岛外仅为1.9亿元/平方公里,二者相差超过10倍。
另一个数据是,2016~2020年期间,岛内GDP占比从52.37%提高到54.02%,岛外占比则从47.63%下降至45.98%,二者经济总量差距从180亿元扩大到500多亿元。
畸形的岛民思想:
思明是厦门中心城区,思明最好大家认可,至于其他区,谁离思明区比较近发展的比较好,离思明区比较远发展的比较差,你说的歧视就不太对了,只能说越靠中心城区优越感越强吧,岛内是好,岛外也不差,岛外最近几年发展速度也很快,岛外海沧区和翔安区发展就很好呀,靠近思明区,政策规划偏向很多了。
且不说在厦门人心中,六区之间到底如何排名,但在厦门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岛内凌驾岛外的优越感的确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厦门人的“岛内情结”,其实一直都是存在的。易中天曾在《读城记》厦门岛篇中写道:「厦门人有一种奇怪的观念,只承认岛内是厦门,不承认岛外辖地(如集美、杏林)是厦门。」历史的沿革,加上认知的延续,新中国建立后,政府顺理成章地优先开发了现在的思明区。与之相比,现在的湖里、集美和海沧,在1958年还被统称为郊区;而现在的同安和翔安,当时则属于同安县.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样的理解,普遍存在许多老厦门的意识中。但如果你认为这是一种歧视,那或许并不太准确。
其实,作为典型的海滨城市,厦门还兼具了罕见的海岛式城市结构,这在过去来说,确实只有厦门岛内才是厦门。这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们盘根交错在几代人心里,孕育出了厦门人的“岛内情结”。
如果对于老厦门来说,“岛内情结”是一种念旧的话,那么对于新厦门人而言,“岛内情结”或许意味着身份和资源。
1981年厦门经济特区湖里出口加工区首期工程破土动工,从此拉开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序幕。厦门不再是原来的厦门,一批批新厦门人不断涌入,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岛外常住人口总量首次大于岛内常住人口总量,岛外人口增速显著高于岛内,湖里区常住人口出现减少,比上年减少0.2万人,下降0.2%。
对他们而言,生活在岛外,工作在岛内,成为了无奈又合适的选择。造成这种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岛外生活成本低,而岛内收入高。不过,更多有条件的人首选仍是在岛内生活和工作,他们看重的,是资源。
未来的厦门文化:
厦门一直都在朝着岛内外一体化发展方向努力。
“两桥收费改革”是较早推动的实质性举措。2001年,25位市人大代表提案改革两桥收费,包括:对本地所有车辆统一征收年费,对外地车辆则按照原来的方式收费;运用资本营运手段,寻找本市符合条件的优秀资产进行置换,将两座大桥资产和债务一并转移后,再改革收费办法;由市、区两级财政按比例每年给厦门路桥股份公司相应的经济补偿,用于降低本市籍车辆过桥费用。
时隔四年,厦门港务与厦门路桥完成资产置换,两桥收费改革启动。
2019年,厦门全面取消“四桥一隧”收费。
事实证明,厦门桥隧收费改革并直至最终取消收费,方便了货物进出厦门岛,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激活了贸易往来,对推动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也应该看到,桥隧收费改革中,以岛内为核心的“小岛意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方便岛内岛外居民进出厦门岛,降低商贸企业进岛经营成本、提升效率的主体思路依然未变。
2006年,厦门首推“同安工业集中区”的“飞地模式”,鼓励工业企业把生产环节迁到岛外,岛内则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这可以视为厦门鼓励制造业迁往岛外的开始。
以下是网友的留言:
@天山童佬:翔安区的地比较多,目前只是围绕新店镇,往北还有马巷镇,新圩镇,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厦门施展宏图大志,必须拓展岛外,期待鹭岛大手笔绘画蓝图!
@小罗:我住在杏林,地铁建好后,软件园三区和周边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了,我切身感受到岛外的变化,未来可期啊!
@江一一:海沧的配套已经慢慢完善,连锁店也越开越多,每年的变化都不是一点大。要我说的话,感觉海沧完全不输岛内。
或许,正是这些“新厦门人”大量定居在岛外,带动了这些地方的发展吧。就比如最近正在厦门看房的河南人小华,在几经比较后,就把目光放在了厦门岛外,他说,现在销售介绍项目时,不再说进岛多近,而是强调距离环东海域多近,距离集美新城、马銮湾有多近。
产业和城区已经沿着海湾铺开,”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句美誉也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曾几何时,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浦西情结”影响了几代上海人;甚至连年轻的深圳也有浓厚的“关内情结”;而厦门,“岛内情结”更是根深蒂固,但是随着岛内外一体化的启动,厦门已经逐步从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跨越,“岛内情结”似乎也慢慢变淡。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沧桑斑斓的城市变迁史,而在城市不断扩张变迁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跟随、跟进城市的脚步。有人选择坚守老城,有人勇敢挺近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