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灭吕后党羽时,代王刘恒毫无功劳,为何却成为皇帝?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死,朝政由她的侄子吕产、吕禄把持,这引起了开国功臣、刘姓宗室的不满。于是,周勃、陈平等人发动,除掉了吕氏外戚集团,这就是西汉历史上的所谓的“诸吕之乱”。然而,西汉第一任皇帝既不是功勋卓著的齐王刘襄,也不是辈分极高的楚王刘交,而是毫无功绩的代王刘恒!
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是薄姬。无论是刘恒,还是薄姬,都不得汉高祖的青睐,甚至很少有机会见到刘邦。也正是因为这个因素,吕后才放过薄姬、刘恒母子。吕后执政期间,刘邦的几个儿子都遭到迫害,刘如意被毒死,刘友被饿死,刘恢被迫自杀,因此刘恒在代国期间战战兢兢,时刻小心翼翼。
代国国小力弱,刘恒谨慎小心,所以他根本没有参与诛灭吕后党羽的行动,然而皇冠却降临到他的头上!当朝廷的使者来到晋阳,请刘恒去长安继位时,他非但不高兴,反而十分担忧,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圈套。郎中令张武也认为其中有诈,“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
当然也有人主张去,比如说中尉宋昌等人。最终刘恒决定前往长安,不过他非常小心,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打探消息。直到这年十月,刘恒才抵达长安,继承皇位,即汉文帝!那么问题来了,汉文帝在诸吕之乱中没有任何功劳,怎么就做了皇帝呢?这和周勃等开国功臣有关。
诸吕之乱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开国功臣重新把持了朝廷大权。当时在位的少帝刘弘毕竟是汉惠帝儿子,也就是吕后的孙子,他们考虑到少帝是吕后所立,一旦成年,极有可能为诸吕之乱翻案,所以将其废黜。功臣们在考虑新皇帝人选时,有三个选择,分别是是齐王刘襄、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第七子,由吕后抚养长大,和吕后关系很好,因此直接被功臣们排除,此外刘长还有一些不利因素,年纪不大,生母出身低微,“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当时声望最高的是齐王刘襄,他是刘邦的长孙,而且在这场诸吕之乱中立下大功。
然而功臣们并不看好刘襄,“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也就是说齐王的舅舅非常强悍,如果立齐王的话,那简直是吕氏复生。其实功臣们还有一点没说明,刘襄文武兼备,很有才能,如果他做皇帝,一定不会受功臣的摆布,那么周勃这些人就会失去权势。
我们再看刘恒,他是刘邦当时最年长的儿子,他和他的母亲为人低调,功臣们认为,“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功臣们认为选择没有功劳的刘恒,他一旦做了皇帝,必然感恩戴德,功臣们权势也就保住了。此外,功臣们大概还觉得刘恒仁弱,容易掌控,然而他们想错了。
参考资料:1.《史记》;2.《汉书》;3.《资治通鉴》
刘恒是刘邦儿子中,最不受待见的,为什么他反而获得皇位
刘邦的的八个儿子中,刘恒算得上是最不受刘邦待见的儿子。
为什么说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
(刘恒剧照)
刘恒是在八岁的时候被刘邦封为代王的。
刘恒之所以得到分封,是因为当时本来是赵国丞相的陈豨叛乱。陈豨叛乱以后,自封为代王。后来,刘邦把陈豨消灭以后,就把刘恒封为代王。
有人可能会说,刘恒被封为代王了,怎么还说刘邦不待见他呢?
确实不待见。要知道,刘邦建国后,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是没有封过代王的。这个代王,是造反的陈豨自己封的。显然,其法律地位是非常不高的。本来刘邦应该废除“代王”这个职位的。不过,出于想让自己儿子取代异姓诸侯王的角度考虑,所以才分封了刘恒。
再一点,代地位于边远地区,物产各方面都不丰富,和中央也隔得非常远。在古代,一个人所获得的分封,决定着他的政治地位。古代有一个“关内侯”的爵位,就是封地在函谷关以内。而函谷关以内,是离皇帝更近一点的地方。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关内的土地封完了,楼船将军杨仆为了得到“关内侯”的待遇,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了三百里。
由此可见,被分封在边远山区的刘恒,确实很不受刘恒待见的。
(薄姬剧照)
为什么刘恒不受刘邦待见呢?
其一,刘恒的母亲不受刘邦待见。。
刘恒的母亲薄姬本来是魏豹的老婆,后来,魏豹被刘邦灭后,薄姬到了刘邦的织布房里。刘邦偶尔一次视察织布房,看见薄姬有些姿色,就把她纳入后宫。
但是,就算纳入后宫,可刘邦却从来没有临幸过薄姬。可见,薄姬虽然有些姿色,其实只是一般,毫不出色,刘邦没有一点点要临幸她的欲望。把她选入后宫,无非是因为刘邦具有那种男人的占有心理而已。
刘邦一生唯一一次临幸薄姬,是刘邦无意中听见他所宠爱的后妃管夫人和赵子儿在说笑。刘邦问她们笑啥,他们说她们两人和薄姬当年曾说,有机会的话,要共享富贵。如今只有他们两人享受富贵,薄姬却没能享受到。
其实,赵子儿和管夫人未必是想向刘邦推荐薄姬,这也不符合后宫的法则。不过刘邦听起来意思就变了,他大约是觉得同样是他的老婆,他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就“仗义”了一回,把薄姬临幸了一次。
这一次临幸,既是一次成功的临幸,又是一次失败的临幸。
说是成功的临幸,是因为薄姬运气好,一下就怀了身孕,后来也就有了刘恒。说是失败的临幸,是因为刘邦肯定没在薄姬那里找到感觉,完成任务后,再也没有临幸过薄姬了。
不管怎么说,刘邦是不待见薄姬的。所谓“子以母贵”,既然薄姬不受待见,刘恒自然也不受待见了。
(刘邦剧照)
其二,刘恒的表现无法吸引刘邦的注意。
刘恒在当了代王以后,到了自己的封地上。他在代地就藩的十五年间,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休养生息,二是生活朴素。由于他休养生息,因此给了很多时间给老百姓发展生产,老百姓逐渐地丰衣足食。又由于他生活简朴,因此没有向老百姓索取更多,因此老百姓更加富裕。
但是,尽管他的做法让老百姓很满意,但是,却反而愈发没有吸引刘邦的注意。因为他这些表现,实际上就是不做事,当然也不享受。刘邦显然不喜欢这种。刘邦喜欢的是什么呢?是那种和他性格类似的人,杀伐果断,爱搞事,会享受。刘恒完全不是这样的,因而,刘邦不会喜欢他。
我们现在再来回答,刘恒不受刘邦待见,为什么会当皇帝。
恰恰是刘恒不受刘邦待见这一点,让他当了皇帝。
因为在平定诸吕之乱后,对皇帝的选择,是由大臣们来做出的。大臣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们至少有两个考虑:
其一,太后绝对不能是吕后那样的人。
其二,皇帝绝对不能是刘邦那样的皇帝。
刘邦是诛杀功臣的罪魁祸首,吕后是造成诸吕之乱的罪魁祸首。只有不选择刘邦、吕后这样的皇帝和太后,大臣们才能确保富贵,国家才会确保平安。
而薄姬的和刘恒,刚好不是吕后和刘邦这样的人。因此,他成为大臣们的第一选择。
(参考资料:《史记》)
“盛世天下佛门昌,道家深山独自藏。”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兴起
从战国始,黄老之学便开始盛行起来,并逐渐分衍为几个流派。当时,申不害论学本于黄老而专主刑名,韩非也喜谈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齐国邹衍则将黄老与阴阳五行结合起来,使阴阳五行成为道家的一个分支。在齐楚,神仙方技家则将黄老与养生之术结合起来,以致古代的医学、房中、神仙等祛病延年著作,多托于黄帝名下,这些在后来成了道教成立的重要渊源。
汉初,黄老之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影响颇大。以上几股思潮也都相应地得到了发展。汉中期,武帝重用董仲舒提倡儒学,但仍充分利用了社会上流行的摄纬之学。汉武帝自己也非常相信神方术,当时有个名叫李少君的人,以祠灶、谷道却老方见武帝,称炼丹的一系列程序是黄帝得以成仙的途径,武帝马上让人按此去办,如此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对道术的信仰蔚然成风。至汉成帝(前21-前7年)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把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与真人奉命传达“天意”给经书创造者的观念结合起来,即把天帝、真人、方士的构成体系融于经书之中,并让天帝之道教人的使者直接干预社会政治生活,企图借神仙之力替天传道。
到了东汉,黄老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奉黄老养性以求长生的风气遍及朝野。光武帝勤政不怠,太子刘庄劝他:“陛下你虽然有禹、汤的英明,但缺乏黄、老的修身养性之福。希望您爱好精神,优游自宁。”楚王英到了晚年也更喜黄老,并把黄老与浮屠置于一起祭祀。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刘垣曾赐秘书列仙图、道术秘方予王苍,这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绘图成册的道术宣传品。
与此同时,民间也开始流传后来作为道教早期经典的《太平经》一书,顺帝在位时(125一144年),由琅邪人宫崇把它献给皇帝。它开初只是一个提纲式的文本,经过一些好道者的不断增饰,最后由于吉、宫崇等的编纂,逐步发展成一部内容庞杂行文有差、卷帙浩繁的著作。该书继承《老子》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阐述了其宇宙万物的生成理论。又针对汉代政治、天下不平的现实,提出了一整套解决社会危机的“太平世道”理想。并且着重阐述了长生久寿的理论及具体实施的各种方术。又以天人感应等现象来解释所谓“天人一体”的思想,将神、仙、人置于一等级分明的世界体系之中。因而,其中既继承了道教哲学、阴阳五行学说、原始宗教、巫术及儒家伦理思想,也吸收了当时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等自然科学成果,以致奠定了以后道教发展的理论基础。以后,在《太平经)的感召下,形成了道教中的一支,即太平道。
也就在差不多同时,即顺帝年间,沛国丰县人张陵到蜀郡鹄鸣山学道,造道书,创五斗米道。这种道得具有主神崇拜特征的多神教,神谱中有大量天君神官,皆各有所治,各有所主,而又以“泰清玄元”、“太上老君”等为主神。这一派也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其途径则是由神仙除去死籍,消灭三尸,不让魂魄远离人身,或节禁魂魄不弃人身。又常用禁咒符水和传统的中医方法来治病救人。其中,也有一些试图通过服仙药以求长生的迹象,诸如行气、导引、房中术等道术也得到阐述。为扩大这一教派的影响,张陵创立了24个教区,称24治,各治由祭酒主持,奉道者都编户入册,并要求教徒在一定的时间会集到治所,核实户籍,检查教徒们是否有违反禁忌、戒律的行为。会后教徒回家,还须向家人传达“科禁威仪”,共同遵守。
在东汉桓帝年间(147一167)前后,上虞(属浙江)人魏伯阳,写成《参同契》一书。将以前的炼丹、内养,结合撰者自身体验,予以理论概括。用大易阴阳交合之道,黄老自然养性之道,炉火铅汞炼丹之道,合而为一,即所谓“三道由一”,说明人欲长寿成仙,或服食铅汞所炼“还丹”,或炼养自身阴阳,使得成道。由此而在当时流行众多的神仙术中,单独肯定了炼服还丹及炼养神气两种方术,并以周易的卦交,对其作了神秘主义的解释,从而使道教走向较为单一定型的道路。
在当时尚黄老、修仙道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东汉末年还出现了主要以修道长生的观点解说(老子)的著作,即(老子河上公注)。在它的解说中,利用了当时哲学、养生学和医学的成就,虽包含有一定成分的统治术,但重点却在长生术。它不同于西汉那种寻找神仙,求不死之药的方土,而是主张怀道抱一,导引行气,在自身修炼上下功夫。这种观念有类似于(参同契)之处,使道教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化。它以此而成了早期道教的经典之作。
张陵后死,其子张衡继承父业,宜传五斗米道。但张衡事迹不显,到光和年间(178一184年),在巴、汉一带活动的张修,却如异军突起,在当地形成一股较大的势力。他的道法是让病人写下自己的名字,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中的一张上之于天,置山上,一张埋在地下,一张沉人水中,并让求病者为此出五斗米。张衡死去后,其子张鲁又继之,东汉末年,张鲁任益州牧刘焉的督义司马,借助他的势力据守汉中,自号“师君”,用道教管教属民。初入教者称为“鬼卒”,后可升任“祭酒”,各统领部众,利用《老子》五千文教化民众。他采用与张修相同的“三官手书”的道法,又在路旁设置义舍,放置米肉,称“义米肉”,行人据饭量取用,说取过量者会受到鬼的祟害而得病。犯法者先原谅三次,最后才用刑。张鲁以这种方式治汉中,老百姓都乐于服从,以此而雄据巴蜀30年。
张鲁还继承了张修宣讲《老子》的做法,撰《老子想尔注》一书。书中将“道”视作是专一、真诚、清静、自然、好生、乐善的,只要人们守道诚,就可以长生不老,去祸得福。注中由此强调仙士和道士与俗人的区别,以为道人“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仙士“信道守诚”,“不知俗事”。又一再强调仙寿可致,以为善保精气即其途径之一,以此又提出“自守”,即无思、无欲、无名、无为。进而主张帝王也应行道,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道普德溢,太平至矣。”从而将道教扩大为一种政治思想。
灵帝建宁年间(168一172年),冀州钜鹿人张角利用民间对政府的普遍不满,借助以上已流行的道家思想组织太平道,发展势力。当时,青、徐、幽、冀、荆、扬、衮、豫八州的民众闻风响应。约在光和二至四年(179一181年)间,张角按照军事编制,将道徒分为36方,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道教由此而得到更广泛、深入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