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七上七,春节放假通知来了!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23年放假安排,其中春节1月21日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上班。除了春节外,清明节将于4月5日放假,共1天;劳动节将于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中秋节、国庆节将于9月29日至10月6日放假调休,共8天。10月7日(星期六)、10月8日(星期日)上班。
转自:中国政府网
来源: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2023年不一般,是双春黑兔年,贴春联有何讲究?何时贴更好?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春节即将来临,它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习俗。尽管地域各异,但贴春联、放鞭炮、团圆年夜饭等习俗都在全国范围内盛行。2023年,双春黑兔年将带来何种贴春联的新讲究?最佳贴联时机又是何时呢?
回首历史,“新桃”和“旧符”两个词汇,曾经代表了春联最原始的形态。最早的春联并非书写在纸上,而是刻在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上。直到宋代,随着造纸技术的进步,春联才逐渐从木板上转移到纸上,那个时候,人们称之为“春贴纸”。直到明代,春联才正式定名并成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形态。
贴春联于大门两侧,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首先,红色的春联渲染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将家家户户点缀得如同灯火辉煌。其次,春联上的文字表达了家庭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吉祥如意和幸福富贵的美好祝愿。最后,红色的春联还有辟邪除灾的寓意,用以保护家人免受不幸的侵害。
然而,2023年的春节非同寻常,这一年被称为双春黑兔年。所谓“双春”,指的是2023年将会有两个立春节气。第一个立春出现在农历正月十四,而第二个则在腊月二十五。原因在于2023年闰二月的存在,使得春节到来之前的时间相较往年多出了约20天。
这一现象源自中国传统的农历,其日期计算基于月球的阴晴圆缺变化。每个月的长度是29或30天,一年有12个月,因此阴历年长约254天。与之相比,阳历年则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大约为265天。闰月的引入旨在弥补这11天的差距,每19年中插入7个闰月,从而使得阴历年和阳历年的时长相近。通常,闰月出现在四至七月之间,而闰二月相对较为罕见,上一次出现在2004年,距今已有19年之久。
“黑兔年”之所以得名,是因为2023年对应着葵卯兔年。其中,“葵”在五行中代表水,而水象征着黑色。而“卯”则对应十二生肖中的兔,因此,2023年也被称为黑兔年。这个特殊年份下,有一句俗语传颂:“双春黑兔年,春秋难见天”。这句话意味着在这一年,春季和秋季都将有更多降雨,对于农民而言,这是一个好兆头,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带来更多的收成。这也与“一年打两春,黄土变黄金”的说法不谋而合。
然而,虽然双春黑兔年罕见,但与往年一样,人们在贴春联方面仍然应遵循一些禁忌。
春联的左右位置不可颠倒。春联分为上联和下联,按照古人的传统,右边被视为尊贵之位,因此,上联应贴于右侧,下联应贴于左侧,阅读时也应从右至左顺序阅读。要区分上下联,可观察两联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则为上联,如果是平声,则为下联。
家中有人去世时,贴春联有特殊规定。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的冲击,各地纷纷加强防控措施,导致许多老年人因体弱多病无法扛过疫情,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由于医疗条件有限,更容易离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庭有人去世,一般会遵循以下规定:第一年可以选择不贴春联,或者贴上不同颜色的春联,如白色。第二年可贴绿色春联,第三年则可改为黄色春联。直至第四年之后,方可恢复贴红色春联。
春联必须贴得牢固。春联不仅寄托着美好的祝愿,还有辟邪避灾的寓意。如果春联贴得不牢固,早早地掉下来,就无法
起到辟邪的作用,这对于新一年的安宁和幸福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贴春联时,务必确保春联粘贴得坚固,以确保其长时间留在门上。
至于何时贴春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和习惯。一些地方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就开始贴春联,这象征着“红红火火”的寓意。还有一些地方选择在年三十的上午进行贴春联的仪式,这个时候正是春意盎然。而另一些地方则更倾向于在年三十晚上贴春联,以迎接新的一年。不同的时间点都有其独特的意义,腊月二十九的贴联象征着喜庆的到来,年三十上午的贴联则寓意春意常在。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贴春联的时间点有一个共同的规定,即春联必须在除夕之夜之前完成贴在门上。一旦大年初一到来,贴春联的意义就会失去,因为春节已经正式开始,这一时刻将不再适宜贴联。
总之,双春黑兔年的到来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独特的春联贴法,但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的禁忌和规定。通过正确地理解和遵守这些传统,我们能够更好地迎接这个特殊年份的春节,充满希望、欢乐和吉祥。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
《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黄元琪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版。
过年,是人们定义岁月轮回的节点,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具有意义的节日。它既包含了对昨日的慎重告别,又承载着对未来的殷切期盼。在当今社会,无论出门求学、打工的游子平日多么繁忙,临近过年时,总要收拾行囊,回家与亲人团聚过节。这份浓情俨然成了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一抹底色。
中国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的?
脑海中回忆起孟浩然的诗:“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一句道出了古人通过观测天象来推断时序的轮回—当北斗星的斗柄东指时,天下皆春,今天过年了。诗中的最后一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透露了农民朴实的新年愿望。一整年的风调雨顺带来的庄稼丰收是农耕社会中人们最朴实的愿望,无论新年那日天气如何,大家总要聚在一起互相鼓劲,断言明年是个丰收年。
剪纸(《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将一年的起点定为农历正月初一并沿用至今的人是汉武帝。汉初沿用旧历,时节的长度划分与计算会因时光流转而产生误差且越来越大。
当官方的物候时序与实际气候不符合时,农民会得到错误的务农信息,比如在大冬天开始播种谷子,夏日便收割庄稼,导致农事失序,五谷歉收,饥荒和时有发生。汉武帝怕动摇社稷,进行历法改革。新的历法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又称《太初历》。这部历法对中国人意义重大,它明确认定农历一月为岁首、十二月为岁末的规律,将二十四节气纳入中国历法的体系中。它的问世为中华民族之后的节令时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从此春种、夏忙、秋收、冬闲成了千年来的农耕惯例。
翻开历史斑驳、厚重的长卷,农历正月初一曾经被称为元旦,这一习惯性的称谓直到20世纪才被打破。辛亥革命后,现代意义上的“元旦”告别了两千多年来农历岁首的意义,被定格在公历1月1日。之后的十几年里,为了民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公历与农历并行,并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是一个中西、新旧激烈碰撞的时代,随着大量西方思想、风俗、物品的涌入,许多人被乱花迷眼,迷茫地将“与世界接轨”等同于极度西方化或抛弃一切传统留下的东西。于是政府下令“废除旧历,普用国历”,逼迫中国人放弃延用了几千年农历新年的习俗。
古代的压岁红包(《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传统力量的动人之处是它始终在默默地坚守,这份坚守逐渐变为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传承千年的四时节令与习俗像上了发条的闹钟,总会按时响起。就算官方在公历1月1日张灯结彩地增添新年气氛,民间依然在悄悄地过农历新年—供祀、贴春联、守岁等习惯不曾变化。
门神(《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内页插图)
当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先生面对这种畸形、荒唐的现象,在日记中写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起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我现在正写着《回忆》,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在农历新年不被官方认可的那些年,民间庆贺春节一切如故。南京国民政府意识到无法摧毁那份深入人心的年俗,便停止了强行废除旧历的法令,恢复旧历。新中国也延续了公历元旦和农历春节并立的传统,并延续至今。
本文节选自《岁月欢: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四时欢》,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黄元琪
摘编/安也
编辑/何安安
导语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