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卦详解(大有卦详解易安居吉祥网)

《大有》卦:大有卦卦名的释义

原创:呼运廷

以下文章来源于呼运廷老师的博客

《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一.《大有》卦前传

1.释“大有”

传统释义中,基本上是将《大有》卦的卦名解释为“大有所获”的意思,是把“有”解释为物质财富上的有没有的“有”的意思。

《大有》卦九二爻讲:“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用大车装载货物,货物装积在车的中间不至于危败。《周易正义》曰:“大车,谓牛车也。”

《序卦传》也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牛车上满载货物,确然是富有之象。

然而,从孔子作《易传》以来,传统对于《大有》卦的释义完全是错误的。

作为《大有》卦名的“大有”,“大”是盛大的意思。“有”字的释义,我们要注意中国上古史中对于部落方国称名上的一种现象。

比如在《今本竹书纪年》中有着诸多的对部落方国称做“有什么”的称名,如黄帝居“有熊”,帝喾灭“有鄶”,帝舜号“有虞”,禹征“有苗”,夏启伐“有扈”,后緡归“有仍”,伯靡奔“有鬲”,少康奔“有虞”,昆吾封“有苏”,王亥宾“有易”,夏桀灭“有緡”,商汤征“有洛”,商纣伐“有苏”等。

直到商末周初以后,这种对部落方国“有什么”形式的专有名词,才不再见于《竹书》。这是说“有什么”曾经一度是对上古邦国的称名。

“九有”即“九州”。如《尚书·咸有一德》:“厥德匪常,九有以亡。”《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苞有三蘗,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九有”是对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的一种概括,或者是曾经有过九个称做“有什么”的势力较大的部落方国,或者“九有”即是后来的“九州”。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之间发生了一次盛大事件,称做“大有”。这是《大有》卦卦名的正确释义。

2.释“大车以载”

《吕氏春秋》:“故皇帝立四面。”《太平御览·卷七九·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孔子对于“黄帝四面”的解释是说黄帝面向四方,施教化于四方,治理四方。

1997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篇》:“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

意思是,黄帝质始好信,所以自己绘制了四张画像,面向东南西北四方,这样既可以同时接受来自四方部落方国朝拜,也表示黄帝是出于公心一视同仁地对待四方氏族。

今人的一些解释认为是黄帝“布诚心于四方”,或认为“黄帝四面”是说黄帝宗庙明堂结构,或认为是远古走婚制。也有人说“黄帝四面”的本义就是黄帝有四张脸,如印度佛教中的四面佛。当然,黄帝不可能是一个人长了四个脸的长相。于是古今最简单的解释就认为“黄帝四面”是一个神话。

我们说,“黄帝四面”是后世有了文字之后,对于上古只有图画载体时期用图画表示的黄帝的名称“玄嚣”的“嚣”这个图画画面的文字解说。

《大有》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这个《大有》卦中的九二爻爻辞讲的,也是黄帝的称名“轩辕”二字,而将黄帝称“轩辕”,也是出自以文字对图画画面“玄嚣”的“嚣”字的误释。

在《周易·旅》卦爻辞中,“鸟焚其巢”不是“鸟类的巢穴被火烧掉”,而是王亥的旅居地点“焦”。

在《周易·丰》卦爻辞中,“日中见斗”不是“日全食”,“日中见沫”不是“日偏食”,而是鸟类周而复始的影迹。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的“大车以载”也不是“牛车是大车,马车是小车”,更不是“满车装载物质财富”,而是轩辕黄帝的名字“玄嚣”的“嚣”的画面。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只讲了“大车以载”,并没有讲“中”的重要性,到了《象传》,才说大车“中间位置”的重要性。

“嚣”这个字,我们今天的写法是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个“书页”的“页”字。

在图画载体时代,这四个口都不是方形的“口”字,而是四个圆圈的“○”。并且这四个“〇”不一定是上下分布,还可能是更像车子的车轮一样都分布在“页”字的下面。

在车子远远没有被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时期,这四个圆圆的“〇”是怎么样也不会被人们理解为车轮的,后世有了车子,人们才具备了将这四个圆圆的“〇”理解为车子的车轮的“常识”。

对“嚣”这个字的误释,演绎出了黄帝的名称“轩辕”,黄帝的族属“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黄帝发明车子。

而对“嚣”字四个“〇”中间的“页”字,也被误释为一种叫做“轩冕”的头上戴着的帽子。

在《大有》卦九二爻的《象辞》中,嚣字中间的这个“页”字,又被《象辞》作者理解为“积中”的一种满载的货物。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元年,帝即位,居有熊。(《白虎通·爵篇》:‘黄帝有天下,号为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初制冕服。(《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殊不论黄帝时代有没有车子,更不要说已经是四个轮子的牛车。

“嚣”字的字源是什么?我们在《周易·乾·“易”“周易”释义》一文中,通过对史料与出土文物中的“日中金乌”的认识,已经解决了“〇”是什么的问题。

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上大量的、形式多样的“〇”图像。

考古工作者认为“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天体有关的日珥纹、太阳纹和飞鸟纹等,日珥纹围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周边、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周边绘出射线,有的还在中间加一圆点,有的将射线用阴纹表示”。“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即“〇”图案。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〇”图案成为彩陶图案纹饰中的重要对象。彩陶上的“〇”图案有时和变体多足鸟纹画在一起。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出土的大量彩陶上也有多种“〇”图案,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片上雕刻的“〇”由多个同心圆构成,“〇”的左右还刻画了昂首相望振翅欲飞的双鸟,被学者称为“双鸟太阳图或双鸟朝阳图”,实质上是“双鸟之〇”,寓意是候鸟的周而复始。

与有学者们认为的“这种将鸟形或鸟纹与太阳的画面纹饰连在一起,应是先民将鸟信仰与太阳信仰糅合一体的独特展示”没有任何关系,其文化内涵的实质是《周易》。

关于“日中金乌”图案的实质是“周易”,其在文字载体的记载上,《山海经》、《楚辞》相对较早,但相比于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这些载体上图案形式的“周易”,《山海经》、《楚辞》都要晚了许多。

从时序上讲,晚出的文字载体对“日中金乌”的称名,都是依据了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遗迹上的“〇”即“周易”图案才被称之为“日中金乌”的。

但最初的称名有没有出错?最初的文字释读者与图画释读之间有没有直接的绝对没有间断的传承?后来对这一称名的延续是不是以错就错?比如仰韶彩陶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发现,基本上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近现代以来“日中金乌”图案、纹饰发现之后称名为“日中金乌”的依据,就依然是典籍中已经有过的称名。这似乎没有问题,并且符合“二重证据法”。

然而,有没有人敢于去想,典籍史料文字形成之初对“日中金乌”的称名可能就是错误的,其经典性实际上是极其荒诞的。

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为例。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分布象牙状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细长的芒,呈顺时针旋转齿状排列。外层图案是4只逆向飞行的鸟,鸟与鸟之间,首爪前后相接,引颈伸腿,展翅飞翔,排列均匀对称,围绕于内层图案周围。

从“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12道弧形旋转芒的12道,表示1年12个月,弧形旋转芒则表示旋转飞翔痕迹。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飞去与飞回。整个图案,其候鸟特征十分明显。

“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这一点,十分关键,这是自有典籍文字以来被古人认定为“日中金乌”的“日”写入典籍的依据,成为后世认定古人存在“太阳崇拜”以及近现代以来“太阳图腾”说存在的依据,甚至成为后世设定国家祭日大典的依据,是把太阳与鸟建立联系、以太阳为母题的神话传说系列形成的依据。

金沙遗址金箔饰图案,着重点在于表现候鸟。无论是内层圆圈与圆圈周围12道等距分布的弧形旋转芒,还是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都是在强调候鸟在一年四季的季节中飞一个轮回的圆圈。“圆圈”的表意是圆周,是周而复始,不是太阳,不是“日”。这个“周而复始”的“周”,就是“周易”的“周”。

三足乌究竟是什么形态,古籍中并无记述。求诸出土资料,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三足乌的描绘,有的在圆圈中刻画一只飞翔的鸟,有的将圆圈刻画在飞鸟的胸部作展翅翱翔状,还有的则将三足乌雕刻成有三条鸟腿的奇异模样立于圆圈中间。

这些描绘丰富多样,并无统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后世对于远古神话的一种想像式的解释和表现。

在商周以降的图像纹饰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将三足乌描绘成绕圆圈飞翔的三只神鸟。战国时期和秦代一些铜镜上,有三鸟环绕一个圆圈飞翔的图案,俗称“三鸟环日图”,其三鸟均为一足,汉代瓦当上绕圆圈飞行的三鸟纹,表现的也是同类主题。

这些三足乌,与“日”、“日精”、“太阳”都没有关系,其形式所表现的主题,都是“〇”、“周易”。

“周易”不是因了“文王演易”的周朝的朝代名称才称作“周易”的,不是为了今人要用《周易》揭示世界乃至宇宙的普遍规律定性为“周普”的意义而称作“周易”的。

早在远古图像语言时期,图画表达的“周易”意义,就普遍存在于仰韶文化彩陶上、原始时期岩画上和青铜纹饰上。

伏羲创造易经八卦,伏羲本人并未能够完成对以鸿雁为主体的候鸟的全程追踪观察记录,伏羲完成了对《周易》理论上的创建,故而称做“周易”,未完成的部分,称做“不周”,“不周”所缺少的部分是“山”。这也是“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原型。

女娲“补天”,就是补伏羲观察飞在天空的候鸟到南方去途中以及在南方生活的情形部分。鸿雁在北方的生活繁衍后代部分,称做“地”,是“仰观俯察”的“俯察”部分。

鸿雁南飞在空中远途飞翔以及在南方的生活情景记录内容,属于“天”、“天书”部分,是“仰观俯察”的“仰观”部分。

继伏羲“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之后,全程完成对候鸟鸿雁的追踪观察与记录的是黄帝玄嚣。

“嚣”这个字周围的四个“〇”,就是“周易”的“周”,就是候鸟周而复始在四季中的情境,“嚣”字中间的“页”,表示的是记录、记载,是系列成册的完整而完备体系的记载。

“嚣”字的读音是“喧嚣”的“嚣”,指事也是“喧嚣”的“嚣”,是因为黄帝完成对候鸟鸿雁全程追踪、观察、记录的形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去完成的,是与蚩尤、炎帝大战之后,调动整个大军涉过千山万水去完成的,因此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壮观的喧嚣着的巨大文化实践运动。

在图像语言的发达远远超过文字发展的时代,先民们自然地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周易观念及其内含。之后盛行的祭祀活动,于此相得益彰,都是纪念中华民族先民有过的追踪候鸟的仰观俯察壮举。

考古发现中那些人面上绘着三角羽翅的人面图案,眼睛上长长的卷筒,以至大瞪着的眼睛,都是他们追踪候鸟时高度关注的表情写真,都是对于候鸟仰观其飞翔与天空、俯察其食宿于地理的描述。

《周易·大有》九二:“大车以载”,讲出的是名叫“玄嚣”的这个人。

《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讲的是黄帝在战后用行动信守对西王母、九天玄女的承诺。

《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讲黄帝代女娲后人西王母、九天玄女完成“补天演易”的历史史实。(待续)

《大有》卦:大有卦卦名的释义

原创:呼运廷

以下文章来源于呼运廷老师的博客

《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一.《大有》卦前传

1.释“大有”

传统释义中,基本上是将《大有》卦的卦名解释为“大有所获”的意思,是把“有”解释为物质财富上的有没有的“有”的意思。

《大有》卦九二爻讲:“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用大车装载货物,货物装积在车的中间不至于危败。《周易正义》曰:“大车,谓牛车也。”

《序卦传》也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牛车上满载货物,确然是富有之象。

然而,从孔子作《易传》以来,传统对于《大有》卦的释义完全是错误的。

作为《大有》卦名的“大有”,“大”是盛大的意思。“有”字的释义,我们要注意中国上古史中对于部落方国称名上的一种现象。

比如在《今本竹书纪年》中有着诸多的对部落方国称做“有什么”的称名,如黄帝居“有熊”,帝喾灭“有鄶”,帝舜号“有虞”,禹征“有苗”,夏启伐“有扈”,后緡归“有仍”,伯靡奔“有鬲”,少康奔“有虞”,昆吾封“有苏”,王亥宾“有易”,夏桀灭“有緡”,商汤征“有洛”,商纣伐“有苏”等。

直到商末周初以后,这种对部落方国“有什么”形式的专有名词,才不再见于《竹书》。这是说“有什么”曾经一度是对上古邦国的称名。

“九有”即“九州”。如《尚书·咸有一德》:“厥德匪常,九有以亡。”《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苞有三蘗,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九有”是对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的一种概括,或者是曾经有过九个称做“有什么”的势力较大的部落方国,或者“九有”即是后来的“九州”。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之间发生了一次盛大事件,称做“大有”。这是《大有》卦卦名的正确释义。

2.释“大车以载”

《吕氏春秋》:“故皇帝立四面。”《太平御览·卷七九·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孔子对于“黄帝四面”的解释是说黄帝面向四方,施教化于四方,治理四方。

1997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篇》:“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

意思是,黄帝质始好信,所以自己绘制了四张画像,面向东南西北四方,这样既可以同时接受来自四方部落方国朝拜,也表示黄帝是出于公心一视同仁地对待四方氏族。

今人的一些解释认为是黄帝“布诚心于四方”,或认为“黄帝四面”是说黄帝宗庙明堂结构,或认为是远古走婚制。也有人说“黄帝四面”的本义就是黄帝有四张脸,如印度佛教中的四面佛。当然,黄帝不可能是一个人长了四个脸的长相。于是古今最简单的解释就认为“黄帝四面”是一个神话。

我们说,“黄帝四面”是后世有了文字之后,对于上古只有图画载体时期用图画表示的黄帝的名称“玄嚣”的“嚣”这个图画画面的文字解说。

《大有》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这个《大有》卦中的九二爻爻辞讲的,也是黄帝的称名“轩辕”二字,而将黄帝称“轩辕”,也是出自以文字对图画画面“玄嚣”的“嚣”字的误释。

在《周易·旅》卦爻辞中,“鸟焚其巢”不是“鸟类的巢穴被火烧掉”,而是王亥的旅居地点“焦”。

在《周易·丰》卦爻辞中,“日中见斗”不是“日全食”,“日中见沫”不是“日偏食”,而是鸟类周而复始的影迹。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的“大车以载”也不是“牛车是大车,马车是小车”,更不是“满车装载物质财富”,而是轩辕黄帝的名字“玄嚣”的“嚣”的画面。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只讲了“大车以载”,并没有讲“中”的重要性,到了《象传》,才说大车“中间位置”的重要性。

“嚣”这个字,我们今天的写法是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个“书页”的“页”字。

在图画载体时代,这四个口都不是方形的“口”字,而是四个圆圈的“○”。并且这四个“〇”不一定是上下分布,还可能是更像车子的车轮一样都分布在“页”字的下面。

在车子远远没有被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时期,这四个圆圆的“〇”是怎么样也不会被人们理解为车轮的,后世有了车子,人们才具备了将这四个圆圆的“〇”理解为车子的车轮的“常识”。

对“嚣”这个字的误释,演绎出了黄帝的名称“轩辕”,黄帝的族属“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黄帝发明车子。

而对“嚣”字四个“〇”中间的“页”字,也被误释为一种叫做“轩冕”的头上戴着的帽子。

在《大有》卦九二爻的《象辞》中,嚣字中间的这个“页”字,又被《象辞》作者理解为“积中”的一种满载的货物。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元年,帝即位,居有熊。(《白虎通·爵篇》:‘黄帝有天下,号为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初制冕服。(《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殊不论黄帝时代有没有车子,更不要说已经是四个轮子的牛车。

“嚣”字的字源是什么?我们在《周易·乾·“易”“周易”释义》一文中,通过对史料与出土文物中的“日中金乌”的认识,已经解决了“〇”是什么的问题。

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上大量的、形式多样的“〇”图像。

考古工作者认为“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天体有关的日珥纹、太阳纹和飞鸟纹等,日珥纹围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周边、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周边绘出射线,有的还在中间加一圆点,有的将射线用阴纹表示”。“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即“〇”图案。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〇”图案成为彩陶图案纹饰中的重要对象。彩陶上的“〇”图案有时和变体多足鸟纹画在一起。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出土的大量彩陶上也有多种“〇”图案,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片上雕刻的“〇”由多个同心圆构成,“〇”的左右还刻画了昂首相望振翅欲飞的双鸟,被学者称为“双鸟太阳图或双鸟朝阳图”,实质上是“双鸟之〇”,寓意是候鸟的周而复始。

与有学者们认为的“这种将鸟形或鸟纹与太阳的画面纹饰连在一起,应是先民将鸟信仰与太阳信仰糅合一体的独特展示”没有任何关系,其文化内涵的实质是《周易》。

关于“日中金乌”图案的实质是“周易”,其在文字载体的记载上,《山海经》、《楚辞》相对较早,但相比于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这些载体上图案形式的“周易”,《山海经》、《楚辞》都要晚了许多。

从时序上讲,晚出的文字载体对“日中金乌”的称名,都是依据了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遗迹上的“〇”即“周易”图案才被称之为“日中金乌”的。

但最初的称名有没有出错?最初的文字释读者与图画释读之间有没有直接的绝对没有间断的传承?后来对这一称名的延续是不是以错就错?比如仰韶彩陶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发现,基本上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近现代以来“日中金乌”图案、纹饰发现之后称名为“日中金乌”的依据,就依然是典籍中已经有过的称名。这似乎没有问题,并且符合“二重证据法”。

然而,有没有人敢于去想,典籍史料文字形成之初对“日中金乌”的称名可能就是错误的,其经典性实际上是极其荒诞的。

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为例。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分布象牙状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细长的芒,呈顺时针旋转齿状排列。外层图案是4只逆向飞行的鸟,鸟与鸟之间,首爪前后相接,引颈伸腿,展翅飞翔,排列均匀对称,围绕于内层图案周围。

从“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12道弧形旋转芒的12道,表示1年12个月,弧形旋转芒则表示旋转飞翔痕迹。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飞去与飞回。整个图案,其候鸟特征十分明显。

“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这一点,十分关键,这是自有典籍文字以来被古人认定为“日中金乌”的“日”写入典籍的依据,成为后世认定古人存在“太阳崇拜”以及近现代以来“太阳图腾”说存在的依据,甚至成为后世设定国家祭日大典的依据,是把太阳与鸟建立联系、以太阳为母题的神话传说系列形成的依据。

金沙遗址金箔饰图案,着重点在于表现候鸟。无论是内层圆圈与圆圈周围12道等距分布的弧形旋转芒,还是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都是在强调候鸟在一年四季的季节中飞一个轮回的圆圈。“圆圈”的表意是圆周,是周而复始,不是太阳,不是“日”。这个“周而复始”的“周”,就是“周易”的“周”。

三足乌究竟是什么形态,古籍中并无记述。求诸出土资料,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三足乌的描绘,有的在圆圈中刻画一只飞翔的鸟,有的将圆圈刻画在飞鸟的胸部作展翅翱翔状,还有的则将三足乌雕刻成有三条鸟腿的奇异模样立于圆圈中间。

这些描绘丰富多样,并无统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后世对于远古神话的一种想像式的解释和表现。

在商周以降的图像纹饰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将三足乌描绘成绕圆圈飞翔的三只神鸟。战国时期和秦代一些铜镜上,有三鸟环绕一个圆圈飞翔的图案,俗称“三鸟环日图”,其三鸟均为一足,汉代瓦当上绕圆圈飞行的三鸟纹,表现的也是同类主题。

这些三足乌,与“日”、“日精”、“太阳”都没有关系,其形式所表现的主题,都是“〇”、“周易”。

“周易”不是因了“文王演易”的周朝的朝代名称才称作“周易”的,不是为了今人要用《周易》揭示世界乃至宇宙的普遍规律定性为“周普”的意义而称作“周易”的。

早在远古图像语言时期,图画表达的“周易”意义,就普遍存在于仰韶文化彩陶上、原始时期岩画上和青铜纹饰上。

伏羲创造易经八卦,伏羲本人并未能够完成对以鸿雁为主体的候鸟的全程追踪观察记录,伏羲完成了对《周易》理论上的创建,故而称做“周易”,未完成的部分,称做“不周”,“不周”所缺少的部分是“山”。这也是“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原型。

女娲“补天”,就是补伏羲观察飞在天空的候鸟到南方去途中以及在南方生活的情形部分。鸿雁在北方的生活繁衍后代部分,称做“地”,是“仰观俯察”的“俯察”部分。

鸿雁南飞在空中远途飞翔以及在南方的生活情景记录内容,属于“天”、“天书”部分,是“仰观俯察”的“仰观”部分。

继伏羲“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之后,全程完成对候鸟鸿雁的追踪观察与记录的是黄帝玄嚣。

“嚣”这个字周围的四个“〇”,就是“周易”的“周”,就是候鸟周而复始在四季中的情境,“嚣”字中间的“页”,表示的是记录、记载,是系列成册的完整而完备体系的记载。

“嚣”字的读音是“喧嚣”的“嚣”,指事也是“喧嚣”的“嚣”,是因为黄帝完成对候鸟鸿雁全程追踪、观察、记录的形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去完成的,是与蚩尤、炎帝大战之后,调动整个大军涉过千山万水去完成的,因此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壮观的喧嚣着的巨大文化实践运动。

在图像语言的发达远远超过文字发展的时代,先民们自然地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周易观念及其内含。之后盛行的祭祀活动,于此相得益彰,都是纪念中华民族先民有过的追踪候鸟的仰观俯察壮举。

考古发现中那些人面上绘着三角羽翅的人面图案,眼睛上长长的卷筒,以至大瞪着的眼睛,都是他们追踪候鸟时高度关注的表情写真,都是对于候鸟仰观其飞翔与天空、俯察其食宿于地理的描述。

《周易·大有》九二:“大车以载”,讲出的是名叫“玄嚣”的这个人。

《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讲的是黄帝在战后用行动信守对西王母、九天玄女的承诺。

《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讲黄帝代女娲后人西王母、九天玄女完成“补天演易”的历史史实。(待续)

周易第55卦 丰卦(雷火丰)

易经儒道

易经儒道

易经儒道

周易第55卦详解

丰卦原文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白话文解释

丰卦:举行祭祀,君王将亲临宗庙。不要担心,最佳时刻当在正午时分。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震,震为雷;下卦为离,离为电。电闪雷鸣,是上天垂示的重大天象,这也是丰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有感于电光雷鸣的精明和威严,从而裁断讼狱,施行刑罚。

《断易天机》解

丰卦震上离下,为坎宫五世卦。丰即为盛大,本是吉兆,但盛极必衰,丰盛中也藏着隐忧,需小心谨慎。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盛大丰满,进财获利;谋望克遂,必有喜庆。

得此卦者,运势正强,谋事可成,名利双收。但不宜过贪,要知足常乐,谨防乐极生悲,损财甚至火险。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气势正旺,谨慎小心。

财运:获利甚丰,须防诉讼。

家宅:宜向东南;天作之合。

身体:肝火上升,静养为宜。

传统解卦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震)相叠,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告戒:务必注意事物向相反方面发展,盛衰无常,不可不警惕。

大象:雷电交加,声势壮大,又离日动于天际,普照大地,皆为盛大之象。

运势:运势极强,为收获之时,但不宜贪得无厌,须知足常乐,要防是非、损财甚至火险。

事业:处于十分顺利的鼎盛时期,各方面都很顺利,成就很大。但务必注意开始出现的衰败症状,防微杜渐,严防骄傲自满。同时,不必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事情,全力保持当前状况的延长。

经商:由于准确地把握了市场动态,商情对自己十分有利,可以大胆发展,但一定要密切注意行情,分析信息,稍有不慎,破产可能在一夜间。一旦破产应立即总结教训寻求真诚的合作者,早日走出困境。

求名:经过努力和奋斗,已获得成就,应注意保持和稳步发展,切勿追求虚名。

婚恋:可以成功,也会美满幸福,但若一方自持条件变化而动摇,则会导致不利。

决策:由于个人天资聪颖,条件好,因此各方面十分顺利。但务必深刻认识人生无常的真理,一切应保持适度,切记物极必反。更不应自我封闭,陷入困境,切莫灰心。

台湾张铭仁解卦

丰:表示丰收之象。凡事积极奋发可成,有兴致高昂,一时天雷勾动地火,闪电迅速达成之意,此卦最利于短期投资理财,感情方面,情投意合则可速成。

解释:丰富,丰收。

特性:随和谦虚,懒散但内心急躁,被动,拖延,须人催促,多偏财运或意外之好处,多异性之帮助。

运势:运势极强,为收获之时,但不宜贪得无厌,须知足常乐,要防是非,损财甚至火险。

家运:繁华幸福,但为人处事宜守分寸为要。

疾病:病况重,注意肝足疾及血压,心脏等疾。

胎孕:无碍。

子女:对子女宜多加教养,免招不幸。

周转:耐心应对,则可在短时间内达成。利在寅午未申日。

买卖:正直经营可获利。贪则有失。

等人:会来。亦会因故而很快离去。

寻人:此人会自觉不安而自己回来。

失物:尽快找寻,可失而复得。

外出:十分顺利。但应提高警惕,防止乐极生悲。

考试:及格有望。

诉讼:自己虽势如破竹,胜券在握,但也应提高警惕。

求事:有利。

改行:改行不可三心二意。

开业:开业者吉利。

周易第55卦初九爻详解

初九爻辞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白话文解释

初九:旅途之中受到一位女主人的接待,与这位寡居的女人结成夫妻。占卜结果显示:不会遭人议论,而且能得到人们的赞同。

《象辞》说:十日之内没有灾难,意思是超过一旬就有灾了。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得贵人提拔,谋望有成,不良者有大过,必招灾殃。做官的会遇到明主,得以晋升。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贵人相助,十年好运。

财运:货物正巧,十日有利。

家宅:可以安居;婚姻宜速。

身体:良医十日可愈,久则不治。

初九变卦

易经儒道

初九爻动变得周易第62卦:雷山小过。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震)相叠。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畏惧。阳为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越过。

周易第55卦六二爻详解

六二爻辞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白话文解释

六二:将小席拼缀起来,躺下休息。正午时分,有人说看见北斗星。看来旅伴之中有人精神错乱。对他加以刺激,或许可以使他清醒。

《象辞》说:存心诚信,一言一行都能表现出来,因为这是坦白直率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吉:得此爻者,有久困发财之美,有讼者不辩自明,有病者会愈。做官的忠言多阻于邪议,先失后得。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坚守正道,逢凶化吉。

财运:以诚待人,拨云见月。

家宅:明亮为宜;始疑终谐。

身体:狭心之症,需要开导。

六二变卦

易经儒道

六二爻动变得周易第34卦:雷天大壮。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震)相叠。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故曰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四阳壮盛,积极而有所作为,上正下正,标正影直。

周易第55卦九三爻详解

九三爻辞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昧。折其右肱,无咎。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白话文解释

九三:将铺草加厚,躺下休息。正午时分,此人又说看见鬼魅。将他的右臂折断。经此一吓,或许他能清静。

《象辞》说:将铺草加厚,这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将其右臂折断,那他就终身残废了。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营谋难遂,或明而受蔽,争诉日起,或手足有疾,难于做事。做官的有告休之兆。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气运颠倒,须防灾难。

财运:涨跌难测,颇有损耗。

家宅:只可暂居。

身体:右臂受伤。

九三变卦

易经儒道

九三爻动变得周易第51卦:震为雷。这个卦是同卦(下震上震)相叠。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然自若,谈笑如常。

周易第55卦九四爻详解

九四爻辞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白话文解释

九四:将小席拼缀起来,躺下休息。正午时分,此人还在说看见北斗星,看来还未恢复正常。幸好遇着了他的老店主,把他托付给老店主,这一下可清静平安了。

《象辞》说:将小席拼缀起来,随地休息,是所处不得当,正如九四阳爻而处于阴位一样。正午时分看见北斗,也许天空迷暗不明的缘故。遇着他的老店主,这是吉利之行。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平:得此爻者,明而受蔽,得人解释而吉。做官的受到领导和同僚的猜忌,位不安。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际遇不佳,由暗向明。

财运:走出暗昧,找到买主。

家宅:成败在人;巧遇良缘。

身体:眼疾待良医。

九四变卦

易经儒道

九四爻动变得周易第36卦:地火明夷。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周易第55卦六五爻详解

六五爻辞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白话文解释

六五:赚得美玉,大家都庆贺夸奖他。这是吉利之兆。

《象辞》说:六五爻辞所讲的吉利,是因为有吉庆之事。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吉:得此爻者,会得好人提举,谋望称意。读书人会取得佳绩。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实至名归,自然吉祥。

财运:经商有成,利名并至。

家宅:名门正户;天作之合。

身体:名医治之。

六五变卦

易经儒道

六五爻动变得周易第49卦:泽火革。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周易第55卦上六爻详解

上六爻辞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见,凶。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白话文解释

上六:房子空荡荡的,屋顶上散乱盖着草席,从门缝里探视,寂无一人。看样子这里多年未住人了。这是不祥之兆。

《象辞》说:增修扩建房屋,看来此人如鸟飞蓝天,志得意满,发财不小。从门缝里探视,寂无一人,看来财多害身,横遭灾祸,他逃生去了。

北宋易学家邵雍解

凶:得此爻者,骨肉相残,离祖成家,难免口舌之争。做官的位高者有危。

台湾国学大儒傅佩荣解

时运:有命无人,不堪设想。

财运:无人经营,一筹莫展。

家宅:没落之家;婚姻不详。

身体:大限将至。

上六变卦

易经儒道

上六爻动变得周易第30卦:离为火。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卦象征火,内空外明。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易经儒道

参考资料:

周易第十四卦,火天大有卦

大有卦是周易第十四卦 火天大有

乾下离上 大有元亨。

初九 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九二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三 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四 匪其彭,无咎。

六五 厥孚交如,威如,吉。

上九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译文】大有卦象征富有。大有卦卦象是下单卦为乾,为天;上单卦为离,为火。两单卦结合为乾指刚健,离指光明,象征应天命,得人心之卦象。年丰人富,百废待兴,亨通顺利。

初九 与人相处中只求中定而不利害相加,自然不会招致灾祸:须知只有在艰辛中审戒疑惧才能免遭灾祸。

九二 委以重任、重托,其寄托之期望如用大车运载财货。满负希望前行,再无疑恙了。

九三 公侯向君王进献贡品,以报知遇之恩。君王也赐给饮食。给予礼遇。而小人是不可能仿效的。

九四 鼓声集众,但君位之人能以柔济刚,尚不会有犯上的事端,但身居君位的人要明辨是非。

六五 胸怀坦荡,诚信施德,恩威并举,天下臣服,威严自显,当可获吉祥。

上九“天自佑之,吉无不利”,佑助从天上降下来,吉祥便无所不至。

【讲解】本卦与《同人》联系紧密。《同人》强调与人和同,《大有》强调与人相交。反映刚健而文明,顺应天道,按规律办事,使自然和社会呈现和谐景象。

【彖辞】大有卦

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注释】柔,指六五:大中,指君王的中而不偏的品德和行为准则,即把握宏观平衡;上下,全部阳义。刚健,指下卦乾的属性;文明,指上卦离的属性;天,天道,客观规律;时行,做事因时制宜,即从实际出发。

【译文】盛大富有,阴柔得君位,注意宏观平衡,上下都来呼应,这就叫盛大富有。在品德刚健而又文明,适应天道而又因时行事,所以大为亨通。

【象辞】大有卦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匪其彭无咎”,明辨哲也。

“厥孚交加”,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无备也。

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注释】火在天上,火有:大有卦上卦为离,离为火为日;下卦为乾,乾为天。古人认为火高在天,是五谷丰登之象,所以用“火在天上”解释大有卦卦意。

【译文】烈火高烧在天空,必使五谷丰登,象征“富有”;君子观此卦象和卦名,便抑恶扬善,以顺应上天的美命。

“初九”爻就有大有之象,是由于“与人交往而不涉及利害”。

“用大车装载资材”,表明只有处于在正中之位才不会招致祸害。

“富有过人而不自骄,则无灾祸”,因为具有审时度势从而好自为之的智慧。

“胸怀诚信以与上下交接”,这是要以自己的诚信之心来启发他人的诚信之志;“威严自显”,而“吉祥”,表明居位得当,即使行为平易而无所戒备,也能使他人畏服。

大有卦“上九”爻之所以吉祥,是由于有来自上天的保佑。

《易经》原文全解析——第14卦 大有:火天大有卦

#历史开讲#

第14卦 大有:火天大有卦

【原文】

大有,元亨。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竭恶扬善,顺天休命。

【翻译】

大有卦,大的亨通。

彖辞说:大有卦,阴柔居于九五君位,博大而中正,上下刚柔相呼应,所以说“大有收获”。它的卦德是性刚健而又文明,顺应天道而随时运转,所以大亨通。

象辞说:上离为火,下乾为天,火在天上就是大有卦的卦象。君子应当从中得到启示,除恶扬善,以顺应上天赋予的使命。

【解读】

前面一卦为同人,众人同心同德,自然会有大的收获,所以接下来是大有卦。同人是我与人同,大有是物归我有。因为我与人同,所以物归我有。火着到了天上是大有卦的卦象。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围在一个火堆旁,每个人给火堆添一把柴便可以让火焰烧到天上去。

大有代表丰年,谷仓满溢,非常富裕,是吉卦。如同日当正中,发出强烈的光和热,做什么事都可一帆风顺,获得外界支持,是积极行动的大好时机。孔子曾说,人口多了该怎么办?要让他们富起来。已经富了又该怎么办?要教育他们。大有卦发挥了这种思想,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致富;二是富了以后如何保有其富。财富增长了,很容易在物欲享受中失去良知,欲壑难填,以至道德沦丧。所以止恶扬善,要像火一样以驱走阴暗。这样才是善处其富,保有其富。大有卦的原文极其简洁,只有两个字“元亨”,而没有“利贞”两个字。因为只要人多心齐,不走正道也会成功。

得此卦利于投资、合伙、感情。预测婚姻必成,但有夫长女幼之象。男性要慎防美艳之女的诱惑而损财,女性也应防感情有失。事业集中体现在财富上,财富外显而醒目,广为人知。

大有卦爻辞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初九:没有交往的灾害,不会有灾难,艰难自守就没灾难。

【原文】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翻译】

象辞说:大有卦的初九爻,是没有交往的灾害。

【解读】

初爻象征刚刚富有、地位低下的人,还没有多大影响,不涉及上层的利害,不至于树大招风,可以逃避过错、不受怪罪。但不可掉以轻心,谨慎行事才能免除过错。大有卦中除了初九以外,其他阳都与六五可以产生一定的关系,所以初九有无法交往的含义。可是正因为没有交往,就不会受到交往的害处。这就是“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依”的道理。

大有卦爻辞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二:用大车装载,有所前往,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翻译】

象辞说:用大车装载,积量适中,就不会毁坏。

【解读】

如同一辆载重大车,能够满满地装载财富,稳稳地前进。这里的大车是因为人们富裕了,送礼不再小家子气了,用大车盛着礼物去,所以说“大车以载”。这辆大车装载的不仅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大有卦爻辞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九三:公侯受到天子邀请而参加宴席,小人则不能这样。

【原文】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翻译】

象辞说:公侯受到天子的宴请,如果宴请小人则会有害。

【解读】

九三象征不仅富有,而且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名望地位的人。这时,要向天子作出物质上的贡献和精神上的敬意,才能保持其地位。小人做不到这一点,他们鼠目寸光,吝啬守财,无视天子的权威,无视国家的利益,只能因小失大。财富既会给人带来利益,也会带来危险。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就在这里。

大有卦爻辞 九四:匪其彭,无咎

九四:匪其彭,无咎。

九四:不骄傲自满,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

【翻译】

象辞说:不骄傲自满,没有灾难,是由于他能够明辨事非。

【解读】

富有过盛,处在过盛阶段极易发生问题。应该怎样行事呢?幸亏有外柔的品质,能够谦以自处,不以富有骄人,能够自觉减损其盛大,急流勇退,自我损抑,是明哲之士。此爻说明,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大有卦爻辞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六五:交往有诚信,有威信,吉祥。

【原文】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翻译】

象辞说:以诚代人,是以诚信引发他人的意志。有威信之所以会吉祥,是因为平易近人而无人戒备。

【解读】

六五是首脑人物、一卦之主,有一种刚健威严的气象,但并不是作威作福,使人畏而远之,而是平易近人,温和诚信,坦然无私,受人拥戴,显示出威严庄重的王者气象。有一个故事:一位美丽的公主嫁给了海盗。海盗要出海,公主决定一起去。这使海盗为难了,因为按照习惯女人上船会给男人带来灾难。但海盗冒着生命危险同意了。几个月后,公主不但没有遭到危险,而且其他海盗们把她当成女王一样。为何会这样?因为公主有道德而不轻浮。

大有卦爻辞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上九:自有天来保佑,吉祥没有任何不利的。

【原文】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翻译】

象辞说:大有卦上九爻的吉祥,是来自上天的保佑。

【解读】

居于大有卦之终,能察知盈满则溢、盛极则衰的规律,富而不骄,慎终如始,受到了上天的保佑,可长保富有。富于财产、富于资历、富于学问、富于年龄都可能成为骄傲的资本。“富而无骄”并不容易。如果不以其所有为“大”,才能保其大有。天道的法则是谦虚,所以接下来便是谦卦。

大有卦运势

运势:得时得运,隆盛昌荣。但物极必反,有盛极而衰的预兆,不得不慎。

事业:已有成就,应戒惧谨慎,大而不盈,满而不溢。得意忘形将有损失。

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对女性来说,可供选择者多,以慎重为好。

疾病:服药疗效不大。寒热往来,头痛眼昏,胸痛,可往东南方求医。

经商:兴隆昌盛,如能克勤克俭,注意动向,适时转轨,可以长久。

诉讼:大事可成,小事则有头无尾。以姓名中有“木”的人为贵人。

出行:出行到西方则吉。若寻人,到西方可以遇到。

人生:在与财富不相关的领域上难有成功。比如农业、水利、教育。《断易天机》解大有卦

金玉满堂之卦,日丽中天之象

大有卦点睛

大有象征高高在上,拥有天下。此时应虚怀若谷,不可骄傲伤人。得大有卦者虽然当前的势头很好,但结果却难说。别人看中的只是利益,无利则作鸟兽散;不懂辩证法,“大有”将会成为一无所有。所以应该与他人分享利益。

蔺相如得此卦,完璧归赵

蔺相如持和氏璧前往秦国,临行前占得大有卦,说明尊柔得位、抑恶扬善,此行大吉。后来蔺相如以机智化解了秦王的刁难,最终完璧归赵。

读《易经》第十四卦,火天大有卦——为富要仁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

《易经》第十四卦是大有卦,上卦为离卦曰火曰兵器,下卦为乾卦曰天。整个大有卦只有六五爻为阴爻,其余全是阳爻,并且是在尊位,当我们经历过《易经》第十三卦是同人卦,达到君子一体同仁,为自己在社会上发展积累能量,因此才会"大有"——取得财富,但是因为只有一个阴爻其余是阳爻所以"大有卦"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第一:君子做事一体同仁,就会有所发展;第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学会分享不能为富不仁。

火天大有卦——为富要仁

大有卦卦辞:大有,元亨。

译:大有卦,开始亨通。

大有卦彖传: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译:大有卦,六五爻是阴爻在尊位上,处于重要的中间位置并且与下卦相应,所以称之为大有卦。它的德行刚健而且文明,这是顺应天道并且按时运行,所以说"开始亨通"。

大有卦象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译:火在天上,就是大有卦德卦象。君子看到这个卦象应该抑恶扬善,顺从天道改善命运。

总结:小财靠省,大财靠德。同人卦中学习如何一视同仁,结善缘,交善友;小畜卦学习如何积少成多,集腋成裘。随着点滴的积累,事业有所发展,这时候我们的财富也随之量变达到质变,所以这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千万不要为富不仁,要学会照顾周边的亲人和朋友。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有卦的上卦是离卦,为水为兵器,意味着上天也会降下灾祸有所惩罚。

大有卦六爻:

火天大有卦——为富要仁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译:初九:没有相互的损害,不是过错。处于艰苦环境没有过错。

《象传》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译:《象传》说:大有卦的初九爻,没有收到损害。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译:九二:用大车装满货物,有所远行,没有过错。

《象传》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译:《象传》说:用大车装载货物,集中起来才不会使货物毁坏。

九三: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

译:九三:公爵的人在使用器物和排场上超越了天子,小人就不会再隐忍了,一定会告诉天子,给自己带来灾祸。

《象传》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害也。

译:《象传》说:"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增添祸害。

九四:匪其彭,无咎。

译:九四:不要太过于招摇盛大,没有过错。

火天大有卦——为富要仁

《象传》曰:"匪其彭,无咎",明辩晢也。

译:《象传》说:"匪其彭,无咎",这是因为分辨而且明察事理。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译:六五:以诚实守信进行交往,威严,吉祥。

《象传》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译:《象传》说:"厥孚交如"用信誉表达自己的志向。"威如"的吉祥,简单而且没有戒备。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译:上九:有上天的保佑,吉祥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传》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译:《象传》说:大有卦上面还有吉利,这是因为来自上天的护佑。

大有卦六爻,初九、九二、九三和九四爻中都有"无咎",什么是无咎?没有过错。为什么是没有过错呢?因为大有卦的前面是同人卦,只有有了一定的道德修养才能大有,德性是基础。但是,不是说就没有危险,做为君子还是需要高度的警惕的,初九和九二爻没有什么,不过到了九三爻时就出现了如果排场超过天子就会有小人进谗言。因此,做为君子为富要仁,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警惕,这就是所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大有》卦:大有卦卦名的释义

原创:呼运廷

以下文章来源于呼运廷老师的博客

《大有》:黄帝演易证明:羽人

一.《大有》卦前传

1.释“大有”

传统释义中,基本上是将《大有》卦的卦名解释为“大有所获”的意思,是把“有”解释为物质财富上的有没有的“有”的意思。

《大有》卦九二爻讲:“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用大车装载货物,货物装积在车的中间不至于危败。《周易正义》曰:“大车,谓牛车也。”

《序卦传》也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这牛车上满载货物,确然是富有之象。

然而,从孔子作《易传》以来,传统对于《大有》卦的释义完全是错误的。

作为《大有》卦名的“大有”,“大”是盛大的意思。“有”字的释义,我们要注意中国上古史中对于部落方国称名上的一种现象。

比如在《今本竹书纪年》中有着诸多的对部落方国称做“有什么”的称名,如黄帝居“有熊”,帝喾灭“有鄶”,帝舜号“有虞”,禹征“有苗”,夏启伐“有扈”,后緡归“有仍”,伯靡奔“有鬲”,少康奔“有虞”,昆吾封“有苏”,王亥宾“有易”,夏桀灭“有緡”,商汤征“有洛”,商纣伐“有苏”等。

直到商末周初以后,这种对部落方国“有什么”形式的专有名词,才不再见于《竹书》。这是说“有什么”曾经一度是对上古邦国的称名。

“九有”即“九州”。如《尚书·咸有一德》:“厥德匪常,九有以亡。”《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诗经·商颂·长发》:“苞有三蘗,莫遂莫达。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九有”是对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的一种概括,或者是曾经有过九个称做“有什么”的势力较大的部落方国,或者“九有”即是后来的“九州”。众多“有什么”的部落方国之间发生了一次盛大事件,称做“大有”。这是《大有》卦卦名的正确释义。

2.释“大车以载”

《吕氏春秋》:“故皇帝立四面。”《太平御览·卷七九·尸子》:“古者黄帝四面。子贡云:古者黄帝四面,信乎?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此之谓四面。”孔子对于“黄帝四面”的解释是说黄帝面向四方,施教化于四方,治理四方。

1997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篇》:“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达自中,前参后参,左参右参,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君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数日历月计岁,以当日月之行。吾类天大明。”

意思是,黄帝质始好信,所以自己绘制了四张画像,面向东南西北四方,这样既可以同时接受来自四方部落方国朝拜,也表示黄帝是出于公心一视同仁地对待四方氏族。

今人的一些解释认为是黄帝“布诚心于四方”,或认为“黄帝四面”是说黄帝宗庙明堂结构,或认为是远古走婚制。也有人说“黄帝四面”的本义就是黄帝有四张脸,如印度佛教中的四面佛。当然,黄帝不可能是一个人长了四个脸的长相。于是古今最简单的解释就认为“黄帝四面”是一个神话。

我们说,“黄帝四面”是后世有了文字之后,对于上古只有图画载体时期用图画表示的黄帝的名称“玄嚣”的“嚣”这个图画画面的文字解说。

《大有》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这个《大有》卦中的九二爻爻辞讲的,也是黄帝的称名“轩辕”二字,而将黄帝称“轩辕”,也是出自以文字对图画画面“玄嚣”的“嚣”字的误释。

在《周易·旅》卦爻辞中,“鸟焚其巢”不是“鸟类的巢穴被火烧掉”,而是王亥的旅居地点“焦”。

在《周易·丰》卦爻辞中,“日中见斗”不是“日全食”,“日中见沫”不是“日偏食”,而是鸟类周而复始的影迹。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的“大车以载”也不是“牛车是大车,马车是小车”,更不是“满车装载物质财富”,而是轩辕黄帝的名字“玄嚣”的“嚣”的画面。

《大有》卦九二爻辞中只讲了“大车以载”,并没有讲“中”的重要性,到了《象传》,才说大车“中间位置”的重要性。

“嚣”这个字,我们今天的写法是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个“书页”的“页”字。

在图画载体时代,这四个口都不是方形的“口”字,而是四个圆圈的“○”。并且这四个“〇”不一定是上下分布,还可能是更像车子的车轮一样都分布在“页”字的下面。

在车子远远没有被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时期,这四个圆圆的“〇”是怎么样也不会被人们理解为车轮的,后世有了车子,人们才具备了将这四个圆圆的“〇”理解为车子的车轮的“常识”。

对“嚣”这个字的误释,演绎出了黄帝的名称“轩辕”,黄帝的族属“轩辕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黄帝发明车子。

而对“嚣”字四个“〇”中间的“页”字,也被误释为一种叫做“轩冕”的头上戴着的帽子。

在《大有》卦九二爻的《象辞》中,嚣字中间的这个“页”字,又被《象辞》作者理解为“积中”的一种满载的货物。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元年,帝即位,居有熊。(《白虎通·爵篇》:‘黄帝有天下,号为有熊。’《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初制冕服。(《易·系辞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殊不论黄帝时代有没有车子,更不要说已经是四个轮子的牛车。

“嚣”字的字源是什么?我们在《周易·乾·“易”“周易”释义》一文中,通过对史料与出土文物中的“日中金乌”的认识,已经解决了“〇”是什么的问题。

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上大量的、形式多样的“〇”图像。

考古工作者认为“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是与天体有关的日珥纹、太阳纹和飞鸟纹等,日珥纹围在光芒四射的太阳周边、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周边绘出射线,有的还在中间加一圆点,有的将射线用阴纹表示”。“太阳纹有的直接将太阳画作圆圈”,即“〇”图案。

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〇”图案成为彩陶图案纹饰中的重要对象。彩陶上的“〇”图案有时和变体多足鸟纹画在一起。

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出土的大量彩陶上也有多种“〇”图案,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象牙片上雕刻的“〇”由多个同心圆构成,“〇”的左右还刻画了昂首相望振翅欲飞的双鸟,被学者称为“双鸟太阳图或双鸟朝阳图”,实质上是“双鸟之〇”,寓意是候鸟的周而复始。

与有学者们认为的“这种将鸟形或鸟纹与太阳的画面纹饰连在一起,应是先民将鸟信仰与太阳信仰糅合一体的独特展示”没有任何关系,其文化内涵的实质是《周易》。

关于“日中金乌”图案的实质是“周易”,其在文字载体的记载上,《山海经》、《楚辞》相对较早,但相比于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这些载体上图案形式的“周易”,《山海经》、《楚辞》都要晚了许多。

从时序上讲,晚出的文字载体对“日中金乌”的称名,都是依据了仰韶彩陶、原始岩画、青铜纹饰遗迹上的“〇”即“周易”图案才被称之为“日中金乌”的。

但最初的称名有没有出错?最初的文字释读者与图画释读之间有没有直接的绝对没有间断的传承?后来对这一称名的延续是不是以错就错?比如仰韶彩陶考古发现、青铜器的发现,基本上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近现代以来“日中金乌”图案、纹饰发现之后称名为“日中金乌”的依据,就依然是典籍中已经有过的称名。这似乎没有问题,并且符合“二重证据法”。

然而,有没有人敢于去想,典籍史料文字形成之初对“日中金乌”的称名可能就是错误的,其经典性实际上是极其荒诞的。

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为例。金沙遗址“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周围有12道等距分布象牙状弧形旋转芒,这些外端尖锐细长的芒,呈顺时针旋转齿状排列。外层图案是4只逆向飞行的鸟,鸟与鸟之间,首爪前后相接,引颈伸腿,展翅飞翔,排列均匀对称,围绕于内层图案周围。

从“太阳神鸟”金箔饰本身形象来看,内层12道弧形旋转芒的12道,表示1年12个月,弧形旋转芒则表示旋转飞翔痕迹。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飞去与飞回。整个图案,其候鸟特征十分明显。

“内层图案中心为一镂圆圈”这一点,十分关键,这是自有典籍文字以来被古人认定为“日中金乌”的“日”写入典籍的依据,成为后世认定古人存在“太阳崇拜”以及近现代以来“太阳图腾”说存在的依据,甚至成为后世设定国家祭日大典的依据,是把太阳与鸟建立联系、以太阳为母题的神话传说系列形成的依据。

金沙遗址金箔饰图案,着重点在于表现候鸟。无论是内层圆圈与圆圈周围12道等距分布的弧形旋转芒,还是外层4只逆向飞行的鸟,都是在强调候鸟在一年四季的季节中飞一个轮回的圆圈。“圆圈”的表意是圆周,是周而复始,不是太阳,不是“日”。这个“周而复始”的“周”,就是“周易”的“周”。

三足乌究竟是什么形态,古籍中并无记述。求诸出土资料,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许多关于三足乌的描绘,有的在圆圈中刻画一只飞翔的鸟,有的将圆圈刻画在飞鸟的胸部作展翅翱翔状,还有的则将三足乌雕刻成有三条鸟腿的奇异模样立于圆圈中间。

这些描绘丰富多样,并无统一的模式,大概都是后世对于远古神话的一种想像式的解释和表现。

在商周以降的图像纹饰中,还有另外一种表现方式,即将三足乌描绘成绕圆圈飞翔的三只神鸟。战国时期和秦代一些铜镜上,有三鸟环绕一个圆圈飞翔的图案,俗称“三鸟环日图”,其三鸟均为一足,汉代瓦当上绕圆圈飞行的三鸟纹,表现的也是同类主题。

这些三足乌,与“日”、“日精”、“太阳”都没有关系,其形式所表现的主题,都是“〇”、“周易”。

“周易”不是因了“文王演易”的周朝的朝代名称才称作“周易”的,不是为了今人要用《周易》揭示世界乃至宇宙的普遍规律定性为“周普”的意义而称作“周易”的。

早在远古图像语言时期,图画表达的“周易”意义,就普遍存在于仰韶文化彩陶上、原始时期岩画上和青铜纹饰上。

伏羲创造易经八卦,伏羲本人并未能够完成对以鸿雁为主体的候鸟的全程追踪观察记录,伏羲完成了对《周易》理论上的创建,故而称做“周易”,未完成的部分,称做“不周”,“不周”所缺少的部分是“山”。这也是“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原型。

女娲“补天”,就是补伏羲观察飞在天空的候鸟到南方去途中以及在南方生活的情形部分。鸿雁在北方的生活繁衍后代部分,称做“地”,是“仰观俯察”的“俯察”部分。

鸿雁南飞在空中远途飞翔以及在南方的生活情景记录内容,属于“天”、“天书”部分,是“仰观俯察”的“仰观”部分。

继伏羲“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之后,全程完成对候鸟鸿雁的追踪观察与记录的是黄帝玄嚣。

“嚣”这个字周围的四个“〇”,就是“周易”的“周”,就是候鸟周而复始在四季中的情境,“嚣”字中间的“页”,表示的是记录、记载,是系列成册的完整而完备体系的记载。

“嚣”字的读音是“喧嚣”的“嚣”,指事也是“喧嚣”的“嚣”,是因为黄帝完成对候鸟鸿雁全程追踪、观察、记录的形式,不是一个人、几个人去完成的,是与蚩尤、炎帝大战之后,调动整个大军涉过千山万水去完成的,因此是一次轰轰烈烈的壮观的喧嚣着的巨大文化实践运动。

在图像语言的发达远远超过文字发展的时代,先民们自然地盛行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周易观念及其内含。之后盛行的祭祀活动,于此相得益彰,都是纪念中华民族先民有过的追踪候鸟的仰观俯察壮举。

考古发现中那些人面上绘着三角羽翅的人面图案,眼睛上长长的卷筒,以至大瞪着的眼睛,都是他们追踪候鸟时高度关注的表情写真,都是对于候鸟仰观其飞翔与天空、俯察其食宿于地理的描述。

《周易·大有》九二:“大车以载”,讲出的是名叫“玄嚣”的这个人。

《大有》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讲的是黄帝在战后用行动信守对西王母、九天玄女的承诺。

《大有》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佑也。”讲黄帝代女娲后人西王母、九天玄女完成“补天演易”的历史史实。(待续)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19/1697211208367234.html
上一篇:梦见被偷(梦见被偷钱财是什么预兆)
下一篇:沈孝瞻(沈孝瞻简介)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