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腾(曹腾是曹操的什么人)

曹操这么厉害,为何会有个太监爷爷曹腾?问题原来出在他爹上!

作者:金满楼

2009年岁末时的“曹操墓”发现可谓轰动一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上海某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一项关于曹操的科研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3年11月11日,该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

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

除此外,通过对基因检测反推和家谱源流分析等多方研究比对,课题组确认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人。

由此,曹操的身世谜团在相当程度上获得破解。

曹操:你们要闹哪能?

曹操无疑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但说起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目前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说法:

在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当说到起义军“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时,“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

来者何人?曹操是也!

接着,作者罗贯中又对曹操做如下介绍: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照这说法,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来不知何故,被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所以改姓了曹。既如此,父亲改姓,儿子曹操自然也姓曹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其流传不可谓不广,但关于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并非始于《三国演义》。

早在南北朝时期,时人裴松之在为史书《三国志》作注时就曾记了这样一笔: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叔父。太祖(曹操)与惇为从父兄弟’”。

《曹瞒传》是三国争霸时的吴国人所写,《世语》的作者则是晋朝人。

如此说来,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极可能源于三国时期的《曹瞒传》,后来的《世语》、《三国演义》等都是沿袭这一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的吴国与曹魏系敌国关系,《曹瞒传》的书名即带有明显的歧视含义,这一说法似不宜轻信。

据历史记载,夏侯姓源于夏禹。周初,周武王将夏禹后人分封至杞国。

春秋时期,诸雄争霸,杞国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夏佗逃到鲁国,鲁国国君因其为夏禹之后而封以侯爵,其后代遂取氏族和官职为姓,复姓夏侯。

夏侯淳:来吧,回归我夏侯家!

抛开基因验证不说,曹操姓夏侯的说法至少有两个漏洞:

其一,曹操的名义祖父曹腾共兄弟四人,其中曹腾最小,字季兴。他的三个哥哥因为不出名,其姓名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们的字分别为伯兴、仲兴、叔兴。

曹腾入宫为宦官,不能生育,按古代血亲相承的传统,曹腾如要过继子嗣的话,理应过继自家兄弟的孩子而非异姓孩子;

其二,曹操曾将女儿清河公主许配给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曹操之弟也将女儿许配给夏侯渊之子夏侯兴。

如曹操本姓夏侯,曹家和夏侯家结亲就违背了当时“同姓不婚”的习俗,而这一习俗,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

由此可知,说曹操是夏侯的后人,恐怕是后人恶曹操之所为而故意泼脏水吧!

曹操这么厉害,为何会有个太监爷爷曹腾?问题原来出在他爹上!

作者:金满楼

2009年岁末时的“曹操墓”发现可谓轰动一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千里之外的上海某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一项关于曹操的科研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3年11月11日,该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

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的双重验证,曹操既非一些史学家认为的夏侯氏后人,也非汉代丞相曹参的后代。

除此外,通过对基因检测反推和家谱源流分析等多方研究比对,课题组确认了6支曹氏族群是最有可能的曹操后人。

由此,曹操的身世谜团在相当程度上获得破解。

曹操:你们要闹哪能?

曹操无疑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但说起他的身世,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目前流传最广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说法:

在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当说到起义军“张梁、张宝引败残军士,夺路而走”时,“忽见一彪军马,尽打红旗,当头来到,截住去路。”

来者何人?曹操是也!

接着,作者罗贯中又对曹操做如下介绍:

“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姓曹名操字孟德。

操父曹嵩,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嵩生操,小字阿瞒,一名吉利。”

照这说法,曹操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后来不知何故,被大宦官曹腾收为养子,所以改姓了曹。既如此,父亲改姓,儿子曹操自然也姓曹了。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其流传不可谓不广,但关于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并非始于《三国演义》。

早在南北朝时期,时人裴松之在为史书《三国志》作注时就曾记了这样一笔: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叔父。太祖(曹操)与惇为从父兄弟’”。

《曹瞒传》是三国争霸时的吴国人所写,《世语》的作者则是晋朝人。

如此说来,曹操本姓夏侯的说法极可能源于三国时期的《曹瞒传》,后来的《世语》、《三国演义》等都是沿袭这一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的吴国与曹魏系敌国关系,《曹瞒传》的书名即带有明显的歧视含义,这一说法似不宜轻信。

据历史记载,夏侯姓源于夏禹。周初,周武王将夏禹后人分封至杞国。

春秋时期,诸雄争霸,杞国为楚国所灭,杞简公之弟夏佗逃到鲁国,鲁国国君因其为夏禹之后而封以侯爵,其后代遂取氏族和官职为姓,复姓夏侯。

夏侯淳:来吧,回归我夏侯家!

抛开基因验证不说,曹操姓夏侯的说法至少有两个漏洞:

其一,曹操的名义祖父曹腾共兄弟四人,其中曹腾最小,字季兴。他的三个哥哥因为不出名,其姓名已不可考,只知道他们的字分别为伯兴、仲兴、叔兴。

曹腾入宫为宦官,不能生育,按古代血亲相承的传统,曹腾如要过继子嗣的话,理应过继自家兄弟的孩子而非异姓孩子;

其二,曹操曾将女儿清河公主许配给夏侯惇之子夏侯楙,曹操之弟也将女儿许配给夏侯渊之子夏侯兴。

如曹操本姓夏侯,曹家和夏侯家结亲就违背了当时“同姓不婚”的习俗,而这一习俗,从周朝就已经开始了。

由此可知,说曹操是夏侯的后人,恐怕是后人恶曹操之所为而故意泼脏水吧!

曹操养祖父曹腾的生平简介 曹腾结局如何?

 提起太监这个词语,许多人脑海里浮现的人物都是诸如赵高、魏忠贤这样的大奸臣,但是并不是所有太监都是坏的,也有许许多多出于无奈当了太监的好人。奸雄曹操的养祖父曹腾就是一位历史上名声甚好的太监,而且他还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正式授予正统王朝皇帝称号的太监!

  曹腾,字季兴,《三国志》记载曹腾为西汉第二位丞相曹参的后人,他是因为家贫而进宫当了宦官的。西汉开国功臣之后如何会沦落至此?其实这也难怪,毕竟世道过了上百年,到了曹腾父辈这一代的时候,他的家里就已经穷得不行了。根据史书的记载,曹腾家还曾因为一头猪而与邻居发生摩擦呢!正是因为这次摩擦,曹腾之父曹节深刻的认识到没钱没地位的日子有多难过,这才把曹腾送进了宫,要知道东汉末期的宦官那可是非常吃香的。

  曹腾进宫以后任黄门从官,那时正是汉安帝当政时期,皇太子刘保到了读书的年纪,太后从宫里挑了几个伺候太子的侍从,聪明机警的曹腾就在入选之列。曹腾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刘保生母早逝,从小就缺乏母爱,曹腾到了刘保身边之后,对刘保嘘寒问暖,很快就成为了刘保最为信赖的人,史书称太子赏赐给曹腾的东西总是比其他人好。

  刘保即位以后,史称汉顺帝,曹腾的地位随之提高,被升为中常侍。汉顺帝在位时期总共有19年,在这19年里,曹腾始终荣宠不衰。汉顺帝去世以后,汉冲帝继位,可冲帝继位不过半年时间就夭折了。由于汉冲帝突然去世,朝臣们不得不

立刻选出一位皇帝,当时外戚梁冀不顾朝中众臣的反对,立了年仅8岁的汉质帝刘缵。可是,随后梁冀就意识到,刘缵是个不好掌控的小皇帝,于是就设法毒死了他,打算另外立一个傀儡皇帝。

  汉质帝死后,朝廷有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以李固为首的人拥立年长有德行的清河王刘蒜,而外戚梁冀却拥立年幼好操控的刘志。

  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曹腾这位皇宫里的大太监的站队就显得尤为重要。曹腾能在危机四伏的东汉走到现在,靠的不就是深谋远虑的政治眼光么。最后,曹腾选择了支持刘志,即后来的汉桓帝。有了曹腾的支持,刘志很快就在争夺帝位的斗争中胜出了,他登基之后,感激曹腾的拥护之功,将其被封为费亭侯,升任大长秋,加位特进。

  此时的曹腾已经是皇宫里最得势的太监了,他经历了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五朝,在朝中的声誉一天胜过一天。这全都归功于曹腾兢兢业业的态度,不管皇帝如何宠信于他,他都没有恃宠生娇。曹腾多次向朝廷推荐天下的名士,比如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等人都是经曹腾引荐而效忠朝廷的。

  很多像曹腾这样飞黄腾达了的太监,都放任自己的家人在宫外作威作福,可曹腾却严格规范自己的养子曹嵩,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外面海吃胡喝的时候,曹嵩却在苦读书。

  不仅如此,曹腾还有宽广的胸怀,当时的益州刺史种暠特别讨厌曹腾这种宦官,他认为宦官都不是好人,就处处找他们的麻烦。有一蜀郡太守送礼给曹腾,结果被种暠查获,种暠立刻将此事上报给汉桓帝,但是汉桓帝信任曹腾,并未处罚曹腾。大家都以为曹腾从此会记恨种暠,可是曹腾却没有这样做,他不但不计较此事,反而经常向众人称赞种暠,说他非常能干。正是因为这件事,曹腾的声誉更好了。

  曹操能在三国时期称霸一方,也离不开养祖父曹腾积累下来的人脉、钱、势。曹腾这个并不出名的宦官,对历史的影响力可真是不容小觑啊!

曹操的“祖父”是伯乐?曹腾推荐的这几个人,在汉末“各有千秋”

本文为“句解《三国志》”系列第3篇

句解《三国志》,是笔者于2019年开始推出的图文系列。本系列初衷是为了方便深入自学。在实际操作中并非一字一句去直译法去解释,而是将裴注《三国志》中涉及到的部分知识点记录分享出来,主要目的是为自己裨补阙漏,有所参考。另外笔者建立名为“文墨中的三国”的今日头条专栏,将辅助此系列。”

众所周知,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早年通过一番操作后在宫中成为一位宦官。根据陈寿记载,曹腾在桓帝时期已经官至大长秋,封为费亭侯。要说曹腾的情况,我们还是应该简单介绍一下曹腾的父亲,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

曹操

根据司马彪(司马懿六弟的孙子,和司马炎一个辈分)的《续汉书》记载,曹腾的父亲叫曹萌,字元伟,是一个朴素仁厚的人。在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说曹萌的邻居有一天丢了头猪,而曹萌家也养猪且有一头与邻居家的极其相似。邻居找上门来非说曹萌家偷了自己的猪,曹萌面对邻居也不争执。几天后,邻居的猪自己“回家”了,邻居得知后非常惭愧,并主动把认错的猪还给了曹萌,曹萌对此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笑着接受了。经过此事,同乡的人都对曹萌称赞不已。

笔者借用章义和与唐燮军二位老师的观点:这件事无法证明曹萌宅心仁厚,但却能看出曹家并非富裕之人(因为得亲自养猪),且应该是在政治上没有什么靠山(不愿据理力争)。

曹萌有四个孩子,老大字伯兴,老二字仲兴,老三字叔兴,老四曹腾字季兴。也许因为家境贫寒,年少就将曹腾送入了宫中,而故事,也从此开始了。

一:曹腾的“发家”史

曹腾入宫之后,成为黄门从官。永宁元年,邓太后下诏从黄门从官中中选拔年少且温顺谨慎者教皇太子读书,经过层层选拔,曹腾被“拍板”了。当时的皇太子非常喜欢曹腾这位“伙伴”,于是曹腾在饮食和赏赐方面优于其他黄门。顺帝继位以后,曹腾为小黄门,累次被加封官至中常侍大长秋。

曹腾在宫中工作三十多年,一共服侍了四任皇帝,从来没有过重大失误。曹腾除了自己本职工作外,还喜欢推荐贤能的人,他所推荐的人都成为了朝中的公卿大臣。曹腾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也就此飙升,好多人都想要结交曹腾来让自己飞黄腾达。

话说当时蜀郡太守曾写信一封派人送入京城想要巴结曹腾,但这封信被益州刺史种暠截获。种暠得知外臣有结交内臣的情况,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罢免曹腾的一切官职。

当时的皇帝听到此事后表示,这封信从外部搜出,而没有发现从曹腾手中出去的信件,因此控告曹腾的证据不足。如此一番操作,桓帝就把种暠的弹劾放一边了。曹腾得知此事之后,非但没有报复种暠,反而时常称赞他是个能吏。朝中知道此事之后,都对曹腾大加称赞。后来种暠官至司徒,常常跟他人表示:“我现在跻身三公,都赖曹常侍的恩情啊。”

后来汉桓帝继位,认为曹腾是先帝的旧臣,于是加封为费亭侯,加位“特进”。

二:曹腾推荐的那些“牛人”

刚才笔者分享了,曹腾在朝中推荐了很多人,最后都成为朝廷的公卿大臣。本段中笔者具体分享一下这些人的事迹。

先说一下名单,史书记载的有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谿典等人。

1:虞放

虞放是东汉初年贤臣虞延的从曾孙,他年少就是太尉杨震的门徒。杨震被杀之后,虞放积极为杨震伸冤,由此出名。他在桓帝时任尚书,因参与诛杀梁冀之事被封侯,后升为司空。他担任司空时,对宦官深恶痛绝,因此被宦官党诬陷。建宁二年,虞放等一百二十多人被下狱处死,这就是著名的汉朝第二次“党争之祸”。

2:边韶

边韶是东汉著名学者,在汉桓帝时,任职临颍侯相,后来因才华出众被调到宫廷档案馆从事编写工作。没多久升为北地太守,后入朝担任尚书令。再后来出任陈国相,最终死于任上。他一生所作的“诗、颂、碑、铭、书、策共十五篇”,现如今已经佚了。在当时,他的学徒有几百人之多。

3:延固

可惜这位大人没有被记载在《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只有《续汉书》提了一笔。

4:张温

张温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曾经是董卓,孙坚,陶谦的“顶头”上司,因平定北宫伯玉,韩遂和边章的叛乱,被孙坚评为“威震天下”。晚年他受封三公,虽然有人说他是贿赂来的,但他的功绩笔者认为当太尉是实至名归的。中平四年,因讨贼不利被罢官。董卓乱京师之后,因拒绝和董卓结交,被拖到大街上拷打致死。

5:张奂

这位张奂是更了不得,他是东汉名将也是著名学者,还曾被称为“凉州三明”之一。他频繁镇压叛军,曾智降匈奴,在地方还会施行仁政,总督幽州,并州凉州三州的军队,后来大破羌人,为东汉帝国解决了不少“烦”。但汉灵帝继位后,张奂受到党争之锢的影响,因被诬陷而免官回家。张奂结束了他的仕宦生涯,回到弘农,闭门不出,教授弟子千人讲诵儒经,著《有尚书记难》三十余万字。光和四年,张奂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武威地区的官民为了纪念张奂,自发的建立了很多祠堂,祭拜者“世世不绝”。

6:堂溪典

堂溪典是东汉注明经学家,他在熹平四年曾与著名学者蔡邕等人定型了六经文字,并在太学门外立石刻下。这个意义非常,笔者有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相当于今天为国家公制定教学大纲且一字一字订正所有公的教材。另外,他还在嵩山写下《请雨铭》,部分内容保留到了今天。

三:曹嵩到底是谁家的孩子?

顺帝在公元135年下诏,允许宦官养子袭爵,曹腾就“依法”收养了曹嵩成为自己的孩子。

根据《续汉书》记载,曹嵩字巨高。他性格敦厚为人谨慎(笔者:就当个乐儿听),而且是一个比较孝顺的孩子。曾经官至司隶校尉,灵帝时被封为大司农、大鸿胪,最后官至太尉(太尉可能是贿赂来的)。

曹操

陈寿曾经记载:“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陈寿也不清楚曹嵩到底是谁家的孩子,笔者认为,陈寿要不然是真心查不到曹嵩的生父,要不然就是收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不能发表“事实”。根据吴国人的《曹瞒传》和郭颁的《魏晋世语》都表示曹嵩是夏侯家的孩子。还曾表示夏侯惇的叔叔就是曹嵩,且曹操和夏侯惇为堂兄弟。

依据如此史料,不仅是“敌对”文献中记载,连曾仕于魏晋的史学家也这么写,好像曹嵩就是夏侯家的人了。

历史上,曹嵩身世之谜一直受学者们探讨。在时期,还没有DNA技术的时候,著名史学家黎东方大师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黎东方在《细说三国》中通过一点明确写道,曹操将一个女儿(金乡公主)下嫁给了夏侯惇的长子夏侯楙。能把亲闺女嫁到夏侯家做媳妇儿,可见曹操的父亲曹嵩并非从夏侯家抱过来的。

时期,“曹氏家族墓群”还没有被发掘出来,所以黎东方单纯靠郦道元的《水经注》推测,曹嵩的生父应该也姓曹,并猜测曹嵩的生父很有可能是曹褒(曹仁、曹纯的祖父)。

黎东方在那篇文章的最后,也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考古学家发掘史料能够解开谜团。这件事没有让黎东方等太久,在他去世前,我国于1973年发掘了曹腾墓、曹嵩墓。

但是在1974年真正取得考古进展时,却发现曹氏宗族墓中有夏侯氏的成员名字在内,在当时舆论又偏向曹嵩是夏侯氏的孩子了。

1989年,张园汉墓被发掘。曹家更多信息被不断批露出来,曹嵩生父之论重新回到学者的视野当中。虽然发掘了张园汉墓,但因为当时信息公开工作不够完善,因此各界对于此事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直到2009年,复旦大学打算用先进的DNA技术展开对曹操家族的探究。在经历众多“阻挠”之后,项目终于有所进展。2012年底,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课题组得出最终结论——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人类遗传学报》上。从此,学界上一边倒的认为曹嵩是由曹家内部过继的。

曹操

另外有学者指出,在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中写到曹嵩是“乞丐携养”。如果曹嵩真是夏侯家族的成员,那一支儿是汉朝开国名将夏侯婴的后代,也算落魄的贵族,不过我们要知道,瘦死的骆驼真的比马大。陈琳可以骂曹家,但一下把夏侯家族拉进来绝非明智之举。因此,有的学者从这里推测曹嵩应该不是夏侯家的孩子。

当然,复旦大学的研究,到现在为止只能算是一种学说。因为在证据链中,有一环是将曹家后代的DNA与曹鼎牙齿的DNA进行比对。而曹鼎的身世现在仍然是存疑的,这一环存疑,就是这个学说中的硬伤。如果严格意义上来说,凭此不能完全确定曹嵩是曹氏家族内部过继的说法。

为此,新民晚报发表王蔚老师的文章《仅凭曹鼎牙齿难揭曹操身世》。

更准确的真相,还需继续发掘。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清多多关注,正聊三国。

古代死后唯一追封皇帝的太监,生前口碑就好得不像一个太监

中国历史上的太监大多名声不好,结局也是以“不得好死”的居多,因为接近皇帝的缘故,他们手中掌握着无限权势,因为缺少了某个部件而导致某种心里缺陷的缘故,他们往往无所顾忌,坏事做绝,只要能够稍微收敛一点的,基本上都能收获好评。

东汉时期,驾驭朝廷的三驾马车,是谓“宦官、外戚以及士大夫。”

做为其中的一股重要势力,宦官们翻云覆雨间就改换了朝代,也正是一朝高居上位的盛气凌人,使得这些人对非本集团人员变得有些穷凶极恶,不折手段,同样地,也就给他们自己留下了“遗臭万年”的机遇。

东汉王朝的宦官真心没有几个好东西,多的是诸如“十九侯”(汉顺帝时期)、“五侯”(汉桓帝时期)、“十常侍”(汉灵帝时期),而正是在这些“宵小”群中却是有着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流,与其自身的坚持,走出了与同僚们迥然有异的人生道路。

更为令人异想不到的是,比起魏忠贤那个谄媚出来的“九千九百岁”更进一步,他还被后来的正统王朝授予了皇帝的称号,这对于太监来说,可真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个人,就是曹腾。

据一些史料记载,曹腾豫州沛国谯县人,家里条件应该不是很好,他的老爹曹节是当地有名的忠厚老实人,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取的字是伯兴、仲兴、叔兴,排到他,也就叫季兴了。

正是因为出身不好,曹腾约是在汉安帝时期,进宫做了宦官,担任的是黄门从官,而曹氏一族的兴起,也是从曹腾在宫中的逐步提升开始的。

曹腾的升迁,首先要感谢一个人,邓太后。

永宁元年(120年),刘保还在做他的皇太子,他的老妈后来的邓太后,看着曹腾为人处事比较稳重实在,也就把曹腾安排到刘保的身边,服侍刘保读书。因为与刘保走得比较近,他的各项待遇指标比起其他人来都要好的多。

做为未来皇帝继承人的同学兼玩伴,可以预见曹腾将来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然而,其间却是风险不断。

刘保的皇太子地位并不是很稳固,有段时间还被废除掉了皇太子的位置,直到延光四年(125年),以中常侍孙程为首的十九名宦官发动,才把他送上了皇帝宝座。

这期间,万一有点什么差错,或是换了别人当皇帝,那曹腾的人生又是另外一副样子了。

当然,历史是没有假设的,汉顺帝刘保即位后,封了“有功”的孙程等宦官为列侯,即所谓的“十九候”,同样地,“自己人”曹腾也落到了好处,被升迁为中常侍。

曹腾的上位,同时也带动起了曹氏家族的上位,他的族中亲戚,正是在曹腾拥有权势的引导下,进入了东汉朝廷的权力机构,从而也是将曹氏家族带上了新台阶。

宫庭里本来就是黑暗的世界,宦官之间的相互倾扎本就是很平常的事,曹腾在宫中的平步青云引起了同事们的“特别关注”。

“十九侯”中的黄龙等人就对曹腾的“独善其身”很不满意,常在刘保面前诬陷曹腾。中常侍张逵等人,也是对曹腾看不顺眼,见诬告不行,还矫诏下令抓捕了曹腾及站他这边的同僚。

这些人显然是没能认清曹腾在汉顺帝刘保心中的地位的,刘保以实际行动告诉这些人,曹腾是我罩着的。

永和二年(137年),汉顺帝刘保把黄龙等人直接打发回了老家去休养。永和四年(139年),张逵等人因矫诏事发被刘保诛杀。

然而,“山”也会倒的。

建康元年(144年)八月,曹腾的大靠山汉顺帝刘保去世,刘保才两岁的儿子汉冲帝刘炳继位。天不遂人愿,仅仅是半年多时间,刘炳就夭折了。

之后,“众望所归”下,汉顺帝皇后梁太后的弟弟梁冀为首的外戚集团拥立了当年汉章帝的玄孙年仅八岁的刘缵为帝。

汉质帝刘缵也没能做长,因为多说了一句“跋扈将军”,就被那位跋扈的可以的梁冀给毒死了。

皇帝人选,又一次成为朝中权贵们角逐权力的最佳道具。

本初元年(146年),东汉朝廷中很是明显地分为了两派:以大将军梁冀为首的外戚集团,比较看中蠡吾侯刘志;以太尉李固为首的士大夫集团相中的却是清河王刘蒜。

两派相争得很厉害,互不相认,有一段时间内还是士大夫集团占了上风,梁冀也准备是让步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东汉朝廷三驾马车之一的宦官集团加入了战团,他们的代表就是曹腾。

种种迹象表明,曹腾这几年在宫中的顺风顺水,除了有刘保护着,以与梁家的关系密切也是很有关联的。

据史书上的说法,曹腾先前也去拜见过刘蒜,只是刘蒜对他很是不礼貌。这使得曹腾很受伤,觉得等到刘蒜上台后会被清算。

因而,眼看着梁冀抵不住了,曹腾乘着深夜拜访了梁冀。曹腾的目的很明确,看衰士大夫,支持梁冀拥立刘志,并且地,还表示这也是宦官集团的意愿。

有了强力的支持,即使更多是精神上的,梁冀的胆气壮起来,以“绝对的武力”掀翻了士大夫集团,拥立了刘志为新一任的皇帝。

这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汉桓帝。

建和元年(147年)六月,曹腾因为这次拥立有功,被封为了费亭侯,升任为大长秋。(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相当于外朝的九卿。)

史书上,对曹腾的评价比较正面,说他历经四帝(实质上也可以说是五帝,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在东汉王朝的宫廷里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工作了三十多年,基本上没有大的过失。这期间,他推荐了不少能人,诸如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等人,日后都成了东汉末年的名人。

关于曹腾的去世时间,现在已经不可考证,可以确定的,应该是寿终就寝的。

曹腾在宫中与吴氏女子结为了“对食”夫妻,还收养了一个养子,他死后,就由养子承袭了他的封爵。

这个养子,就是曹嵩,三国三大佬之一曹操的老爹。

太和三年(229年),在位的魏明帝曹叡追尊了曹腾为高皇帝,他的夫人吴氏同时也被追尊为高皇后。

纵观曹魏王朝,能拥有帝号的人也就只有六个,而曹腾却是享有了其中的一个,并且地,以宦官之身拥有皇帝称号,中国历史上也就只有曹腾了。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文

菊花茶,本名郑良,网名菊花茶163,天涯新浪论坛知名历史作家,资深三国控。曾发表过《华山论剑》、《历史原来是这样的》、《三国往事越千年之建安十三年》、《快意恩仇的人生》、《祸起萧墙》等文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0/1697180405323372.html
上一篇:1990年多少岁(1990年多少岁2023)
下一篇:最新男孩名字大全(最新男孩名字大全蒋姓)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