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炉子(民俗文化)
资料图片
作者:张星黎(松原)
东北这疙瘩,冬天贼拉冷,零下20、30度那是稀松平常的事儿。最冷的时候,且不说外边白雪皑皑、滴水成冰,许多人家的屋子,水缸、酸菜缸、洗脸盆水都会冻出厚厚的冰,水缸冻冰时,有时要用菜刀把冰砍开,或者用开水烫开才可以继续使用。炕上放一碗水,早上冻成冰坨的事也很平常。有的人家的酸菜缸,十天半月不动,居然会冻成“死葫芦”(形容水、菜完全冻结成一体,没有空隙);当年,我读初中、高中住校的几年里,晚上一扁指深的洗脸水,到早上要用手划拉开冰碴洗脸,有时候会冻到绝底。因此,在东北,无论是商家、医院、学校、办公场所,还是各家各户,每到冬天,都少不了一个重要的取暖设施,那就是炉子。
炉子,也叫火炉,按照种类分有地炉子、炕炉子、壁炉子三种。按照材质分有砖炉子、铁炉子两种。炉子主体由炉体、炉箅子、炉筒子、拐脖、炉盖子组成,配套工具有炉勾子、炉铲子等。
其中,地炉子使用范围最为广泛。地炉子适合面积较大的空间使用。
一、砖炉子的搭法:
炉体:红砖若干块,三面搭成长方形,其中,两侧长边各3块卧砖,长约60厘米,短边2块卧砖,长约50厘米,每层砖之间用黄泥做“胶泥”,搭3——4层,放上炉箅子,上边再搭4——5层,固定安装炉盖子。
炉膛:炉体以炉箅子为界,分上、下两部分。炉盖子与炉箅子之间的地方,叫做“炉膛”,是安放柴草、烧火的地方。炉箅子与地面之间的地方叫做“落(lào)灰膛”。砌炉子前,要在落灰膛位置往下挖一个约1尺左右的坑,便于收集炉灰,也是进风口之一,促使炉子燃烧得更旺。
炉箅子:一种长方形或者圆形,中间留有等距离条状空隙的铸铁制品,安装在炉膛内部,是用于安放柴草、煤等燃料的地方,同时也是通风和漏灰渣的地方。炉子是什么形状,就安装什么形状的炉箅子。
“喉道眼儿”:,炉膛外侧留炉门,里侧留“喉道眼儿”,“喉道眼儿”上方安装炉筒子,炉筒子是走烟的地方,烧炉子时,炉筒子是散热的关键部位。
炉筒子:炉筒子由薄铁打制,地方不同,长短、粗细略有不同。一般每节长度100厘米左右,直径15厘米左右。炉筒子上、下口直径要相差1厘米,便于安装时互相咬合。安装炉筒子,分横竖两部分安装。竖筒一般使用2节长筒,横筒可以使用多节。
拐脖:竖筒与横筒,用“拐脖”连接。拐脖呈直角,直径与炉筒子一致,两侧长度各约30厘米左右。拐脖安装时,连接横筒的一端,要微微上扬,这样烟往上走,炉子才好烧。
炉盖子:炉盖子由铸铁制成。包括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炉盖子,外方内圆,外侧是一个中间有大圆孔的正方形,方形部分要固定安装在炉膛上面。大圆孔一般由大小两个或三个同心圆的铁环,和最中间有小孔的小盖儿覆盖。这几个圆环或盖子,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拿上拿下,平时添加燃料,只需勾起小盖儿,遇到添加大块儿燃料时,再打开大盖儿即可。(圆形炉盖子,只是最外侧也是同心圆,其它地方都相同)。
资料图片
炉勾子:有的用铸铁制成,有的用铁条自己制作,形状像“7”字,尾部弯成把手或钉上短木把,便于使用。
炉铲子:炉铲子,铁制,尾部安装有长约1米的木把或铁把。炉勾子、炉铲子是炉子使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配套工具。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孩子们的重要玩具之一。此外炉子的配套工具还有撮子、土篮子、煤槽子等。
二、铁地炉子:有的人家使用砖炉子,有的人家使用铁炉子。铁炉子比砖炉子省事、升温快。缺点是买炉子需要钱,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即使花费不多,而且一只炉子可以使用若干年,但许多人家依然难以承受经济负担。铁炉子的另一个缺点是住火即凉,保温功能差。
铁炉子由铸铁铸成,或用油桶、大铁锅做成。其中油桶或大锅做的铁炉子,适合于单位、车站、商店、学校、饭店等大的场合使用。当年,我所在的学校,就是用大铁桶或大锅做炉子。先在炉膛位置挖一个深约1尺的坑,在其周围地面上用4层卧砖,搭成一个一面开口的长方形,上边放上炉箅子,把圆柱型的大铁桶,纵向一分为二,把半个大铁桶或一口大锅倒扣在上面,一个温暖的大铁炉子就诞生了。说是温暖,在跟前的人能被烤糊,在远处的人能被冻死。
大铁桶也可以立着使用,仅把底部锯掉,并剪出一个灶坑门,在里面搭好炉箅子,上好炉筒子就可以使用了。
三、炕炉子:炕炉子,顾名思义,是指接连炕的炉子。可以用砖搭,也可以用铁炉子。搭法与地炉子相同。炕炉子一般不使用炉筒子,适合面积较小的房间。优点是既能给房间供暖,又能给炕供暖。
四、壁炉子:房间相连,适用壁炉子。两间房间相连,可以把隔墙修成火墙,只修一个壁炉子,烧起来后,两个房间都会很暖。
五、燃料:烧炉子的燃料,与城乡有一定区别。城市中兼有苞米瓤子、木头柈子和煤等。农村一般只有苞米瓤子和木柈子,没有煤。这些燃料的优点是热量大、抗炼、省事。煤的缺点是在燃烧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果不注意,会危害人的健康,甚至生命,东北曾经无数次发生过煤烟中毒死亡的事件。
资料图片
炉子,不仅可以给房间增添温暖,还可以烧水、做饭,更重要的还有很多趣事。孩子们可以在炉盖子上爆苞米花、黄豆粒、瓜子、花生等,还可以烤豆包、烙土豆片、地瓜片、胡萝卜片等。
记得小时候,我和妹妹,每天早晨嫌屋子太冷,天天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患有严重气管炎的母亲,做完早饭,生好炉子,站着把我们的棉袄、棉裤翻过来烤热,有时候还要把烤好的棉袄、棉裤,塞到被子底下,千呼万唤,我才会极不情愿地起来。调皮的妹妹,千方百计阻挠我叠被子,叠到她的被子,她就紧紧地揪住,不肯撒手。掀开这床被子,她就钻到褥子底下,叠完褥子,她又钻到下一床被子里,就这样反反复复,每天早晨都差不多把几床被子都钻遍了,最后被掀得光不出溜,有时我还故意忽扇被子,制造凉风,催她起来,即使这样,她还要在被烤热的棉袄里蜷缩一会儿,才迫不得已爬起来穿好衣服。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0余年了,想起曾经的一幕,我依然会哑然失笑,也会热泪盈眶。母亲烤热的棉衣,余温尚在,母亲的恩情永存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