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商业互联网的逆子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互联网的那些事儿
豆瓣起诉了微博。
由于微博在3月29日发起的“超话新星计划”,宣传图中的超话名称,都是复制粘贴豆瓣热门小组的名字,甚至连配图都有一个股“豆瓣味” 。
同时招募有豆瓣小组管理经验的人至微博平台建立与“豆瓣小组”性质类似的“超话社区”。
如:古怪问题研究中心,日落爱好者,吵架没发挥好,史上最矫情小组等,截至目前,微博超话社区已无法搜索到“超话新星计划”。
豆瓣在微博的场子要求微博立即停止侵权,并要求1元的赔偿。不久“豆瓣起诉微博不正当竞争索赔1元”登上热搜,微博喜提微博热搜的熟悉操作再度上演。
而微博的回应相当值得细品,翻译翻译就是:
豆瓣:别抄袭我!别挖我人。
微博:谁抄你了?我嫌你内容不良。
微博在这个时间点搞出这种操作,耐人寻味。
早在去年12月,豆瓣就曾因为多种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暂停小组回复功能、甚至被工信部要求下架App。
而整个2021年,豆瓣共被约谈20余次,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罚款累计超过900万元。
有人开玩笑说:“罚的都比豆瓣一年挣得多。”
此次侵权是豆瓣CEO阿北行动最快的一次。为什么豆瓣的方面行动的如此之快?
如今,豆瓣的日活跃用户300多万,8年前,这个数字是400多万,平台在8年时间里保持这种活跃程度相当不容易,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毒流量”给豆瓣带来活性的秘密——私密小组。
在比如豆瓣被雪藏的小组“理想死亡”里,有2万名组员在此就死亡展开相关议题的讨论,但这种内容的风险难以拿捏,如果处理不当甚至有可能会成为诱劝自杀的导火索。
另外,豆瓣“代表月亮消灭居心不良的乐手”、“父母皆祸害”、“脏脏鹅组(囡组)”等都是话题敏感,争议较大的小组。
目前,他们在豆瓣站内处于“被雪藏”或者“私密”状态,组外成员无法搜索到且看不到小组内容,而组内发帖主要由组长或管理员自发管理。
从约谈到定格罚款,从下架到微博的“功能复制”,豆瓣这个互联网难得的“精神角落”难道要完蛋了吗?这其中又暴露了什么样的模式问题?豆瓣的私密小组又在豆瓣的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豆瓣:割裂的代言人豆瓣已经创立15年了,最初是作为一个书影音网站被网友所熟知。
为了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豆瓣成立之初就加入了“小组”“兴趣”等社交功能。
经过17年的发展,如今的豆瓣早已不再是单纯的书影音社交网站网站,更是一个集社交、评分、品鉴等多个功能于一身的平台。
阿北经常跟同事们讲一个类比:星巴克喝咖啡的人跟工地里蹲着吃盒饭的人,可能相隔只有几百米,但他们共存在一个城市空间,彼此之间被一堵看不见的屏障区隔。
如果你不去主动寻找,可能永远不知道这座城市里藏着那些会让你惊叹的角落。
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人生活在豆瓣里。
每天有人在“社死”组分享自己的尴尬经历;每天44万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组总能给颓丧一族提供难得一见的喜剧素材;1287个人相互鼓励,立志要“吃遍100种意面”。
很多人觉得,用户群的分化让豆瓣变得割裂,但在豆瓣员工看来,割裂才符合豆瓣的样子。
“使用书影音功能的用户”和“在豆瓣某些小组活跃的用户”之间,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共生在一个产品。
从产品角度看,一个信息流分发平台,又出现了社区功能,前者基于效率,后者基于UGC的供给,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豆瓣那个年轻人的精神角落变味了,割裂在豆瓣一些极端小组上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其中最为著名的鹅组,最初以“消解明星光环”为主张,在许多娱乐和社会事件中凝聚了不少力量,是互联网舆论场上独特的存在。
日积月累,影响力已经可匹敌曾经的天涯。渐渐地,也引起了粉丝、明星团队、甚至是明星本人的关注。
但更为负面的影响是,明星经纪公司为了维护形象,难免伸出资本之手。粉丝为了维护偶像声誉,也暗中窥伺,以至于,鹅组账号也明码标价被倒卖。
毋庸置疑,小组带来了流量,用户数量激增。但这也让豆瓣变了味。豆瓣审核越来越严,甚至影响到正常的观点表达。
氛围也越来越有戾气,什么话题都能吵起来。其他版块也受到严重波及,到处可见偏激、极端的骂战。
如今你进到鹅组就像进到一个精神病院,一群人可以为了完全不认识的idol,互相谩骂,语言之恶毒。
这完全违背创始人阿北最初创办小组的初衷:禁止带有歧视性的发言。
而发言极端的用户常常连带豆瓣被多位明星告上法庭。
以至于最近两年每一次网络平台整治名单中总是有豆瓣的身影。
即使经过多次整改和App下架,整治效果却依然不理想,豆瓣本身对于自己的流量支柱的各大小组也是百般维护,仅封禁了一批用户量不多及严重违规的小组。
诸如鹅组在“雪藏”期结束后均得到保留,事实证明,豆瓣的屡次整改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为什么豆瓣对大流量小组如此的“偏袒”呢?其实创始人阿北推崇的“长尾相应”理念影响极深。
长尾效应的核心即是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除去流行“热销”的头部,非流行、差异化的需求会形成一条“长尾”。
这一理论投射到豆瓣小组上,除了声势浩大的娱乐组外,小组的另一大闻名点便在于各种千奇百怪的兴趣组。
但是在内容审核上,豆瓣没有能力把这些“个性化”“小众”“非流行”的内容很好的进行审核,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但2014年之后,资本热钱大笔涌入娱乐圈,粉丝吵架的战斗力全都升级了,我就要花很多时间审核,我需要排除掉太激进的粉丝,来保证组里的氛围”,豆瓣鹅组某组长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
而豆瓣的去中心化的BBS论坛模式,使得小组可以由任何人组建,主题开放,自由发言,有鹅组,就有父母皆祸害组,还有周末一起爬山组,我们都爱许知远组……
各小组之间聚合着完全不同的人群,每一个小组因其产品的封闭性,变得像一座座孤岛。
豆瓣评分还信得过吗?除了小组之间的割裂结,不仅仅是非豆瓣用户不满,豆瓣内部也生出矛盾。
书影音用户觉得小组乌烟瘴气、毫无营养,应该让豆瓣回归书影音的初心。而小组用户则觉得书影音用户是“遗老”,拉垮了豆瓣,互相都想割席。
阿北最初相信通过构建一个信息无差别的推荐产品,用户可以自主打造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书、影音.....从而启发一个人,滋养一个人。
但这件事的前提是,每个使用者都要有相当的能力,知道如何使用信息,理性发言,有序建立自己的社交关系.
但实际上,移动时代其实加速了人和人之间的信息鸿沟,现在网民中的高学历人群(本科以上)占比不到20%。
阿北高估了豆瓣的作用,也高估了用户自我进化的能力,他对人性和技术都过于乐观了。
但豆瓣又什么都没有做,在暴风雨般的互联网军备竞争中,它比前几年更沉默了。
而阿北一半时间在美国过,一半时间在中国,没有人知道,他在思考什么,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深度采访,是2013年接受《第一财经周刊》的采访。
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用户可能会觉得他在很多事情上做得太差劲了。但他一定会说,这不重要。
书影音权威性的评分系统,原本是豆瓣的立身之本,如今的评判系统同样存在问题。
去年,像《密室大逃脱》这样的作品,3千多条评价就开分。而在院线上映的电影,累积了1万多评价,用户想通过评分避雷却迟迟不开分。
其中豆瓣老用户都会发现,尤其是很多一上线就口碑就不行的电影,在热播过程中,基本都处于不能评分的状态。
而在短评区豆瓣对评论进行了部分隐藏,无法查阅所有用户的评价。对此,平台给出的回应是为了“防止水军”。
很多用户对“反水军”的观点相当不接受,认为是片方为屏蔽负面观点,动了手脚。
不仅如此,评论区恶意打分的现象泛滥成灾,饭圈的暗斗严重侵扰着豆瓣的评分生态。
很多条目都成了对家撕逼的战场,粉丝为了账号的权重,还特意养号,为很多没有看过的作品打分。
2020年末,有本新书就因此突然涌进大量评论。结果被图书编辑发现,这些评论都驴头不对马嘴,极为不满地控诉了这一行为。
而在这背后是更为严重的是,水军刷分的灰色产业链,已经渗透进入了豆瓣的评分系统,甚至有用户爆料,有灰产人员私聊自己做水军,收钱打差评。
回想豆瓣技术与理想的初心,那是2005年,一个互联网平权的年份,大家相信人人都可以上网,平等获取信息,高效交流,世界也会因互联网的出现变得越来越高效。
然而这种美好的假设并不正确,它完全忽视了区域间成百上千年的文化差异与经济基础差异。
而在这十几年间豆瓣的确保持了“初心”,但外部环境的变迁却将以不变应万变的“初心”异化。
它就那么不紧不慢地盘坐在整个互联网市场里,安静得甚至显得诡异。他可能成为淘票票、网易云音乐、电商平台。
如今豆瓣看不到什么盈利的爆发点,根据天眼查显示,最近一次公开披露的融资还是十年以前。
谁能复制豆瓣?阿北推崇的理念除了“长尾效应”外,另一个理念叫“不庸俗的商业化”,这对豆瓣影响极其深刻,“商业化不是庸俗,庸俗才是庸俗”。
曾经,豆瓣最接近“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一个机会是豆瓣电影的商业化。
电影团队在当时以2、30人的团队规模把电影票市场份额冲到市场第二,“猫眼被我们踩在脚底下”。
豆瓣内部曾有传闻,当时投资方“非常希望阿北能all in做电影票”,内部很多声音也支持这个选择,“好不容易赶上一个风口”。
但阿北迅速把这个业务停掉了,他给的理由是:卖电影票不赚钱。
但明眼人都明白就算不赚钱,卖票也是一个能把控渠道的法器,商业意义相当大,以阿北的聪明和前瞻性,他不可能看不明白,“他就是不愿意赚这个钱,觉得这个活儿太脏了。”
“脏”指的不是“钱的那种铜臭味”,还是姿态优不优雅的问题。做电影票意味着砸钱、铺人力,可能要把团队短时间内扩张到几百上千人规模。
这种“堆很多人的、看起来劳动密集型的”事情,是阿北绝对不愿意做的事情。
拒绝是有代价的,但也是有收获的。
在豆瓣,商业化内容几乎没有,除去娱乐组与追星组外,许多用户固执的追逐纯粹的兴趣讨论,排斥广告内容,小组整体发展上并不向盈利的方向靠。
可能豆瓣用户数量和月活在众多互联网产品里都排不上号,但在互联网舆论中所受的关注度却极高。
《失恋三十三天》改编自豆瓣神贴。作者原本是分享真人真事,结果因为讨论声高涨,变为日更的小说。最后被导演发掘,买下改编权,意外成为票房爆款。
《和陌生人说话》第四季取材于“抠门女性联合会小组”,“5年内抠出两套房”的奇闻引发很多人关注,组员的消费观也在全网引发很多讨论。
还有前段时间引发热议的一篇采访《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就衍生自豆瓣海德格尔小组的一篇求助帖:“我是农民工,请问要如何才能入读大学?”让我们看到了求知的可贵。
内容生产氛围的良好,形成了优质的内容池,舆论惯性之下很容易在中文互联网产生高辐射性。
不同于抖音、快手、今日头条、微博等主动将藤蔓伸入下沉市场的平台,豆瓣的用户画像比较清晰,经过十六年发展,主角仍旧是热爱书影音的“文艺青年”。
这也决定了豆瓣的小众。
“文艺、高质”等特点导致豆瓣的高粘性用户仍旧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以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群体为主。
在底层逻辑上“不庸俗的商业化”和“长尾相应”的去中心化模式,不以KOL为原点的模式使得用户更有参与感,更能产生非同质内容。
BBS的模式分给每个豆瓣用户的流量概率是大致相同的,这样的社区氛围也就越活跃高质。
组长在豆瓣小组是维持秩序的角色,并非意见领袖,甚至拼组等多个小组组长,都是因不当发言被用户推翻的。
最后,若用主流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成功标准衡量豆瓣,它的商业化一直并不理想,知识付费、信息流广告等变现模式商业表现一般。
但豆瓣就是互联网中的那朵“奇葩”,甚至在豆瓣内部,员工们很少聊增长、数据、收益、指标这些话题。
他们更关心文学、艺术、社科、哲学,关心人类的命运、思考人的本质。
在大面上,豆瓣的盈利模式除去传统的广告,还有电子票务网站、电子书销售分成,以及相关的电影和书籍的宣传。
同时豆瓣的电影评分在国内互联网是独领风骚的存在,直接对标IMDB,其中的数据相对来说也足够真实,能喂养出更好的算法反哺电影片方、发行等to c用户,以提供提升票房的指导。
不仅如此豆瓣的私密小组在豆瓣只是一小部分。
从流量方面来看,整个豆瓣的流量中,私密小组的占比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私密小组存在所带来的危害却远超其存在所带来的价值。
倒不如说私密小组的取消将让豆瓣彻底放下一个包袱。
豆瓣和其他产品,也许代表了互联网世界的两种产品理念。
豆瓣相当的理想主义,相信世界大同、信息向善,他反商业,严重缺乏竞争意识。
其他产品信奉现实主义,相信大而不倒,效率第一,流量为王,于是我们有了微博、抖音、快手。
互联网的主流产品配得上鲜花与镁光灯,豆瓣也能够是当代人的那个被偶尔翻找的精神角落。
只不过“毒流量”真的要好好洗一洗了。
60部豆瓣高分经典电影推荐,喜欢的收藏一下呀
1.《唐顿庄园》豆瓣评分:9.3
2.《傲慢与偏见》豆瓣评分:8.7
3.《小妇人》豆瓣评分:8.5
4.《卡罗尔》豆瓣评分:8.4
5.《迪奥与我》豆瓣评分:8.4
6.《蒂凡尼的早餐》豆瓣评分:8.1
7.《穿普拉达的女王》豆瓣评分:8.1
8.《蓝色茉莉》豆瓣评分:8.0
9.《了不起麦瑟尔夫人》豆瓣评分:8.7
10.《丹麦女孩》豆瓣评分:8.3
11.《泰坦尼克号》豆瓣评分:9.4
12.《千与千寻》豆瓣评分:9.4
13.《海蒂和爷爷》豆瓣评分:9.3
14.《哈尔的移动城堡》豆瓣评分:91.
15.《天空之城》豆瓣评分:9.1
16.《飞屋环游记》豆瓣评分9.1
17.《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豆瓣评分:8.9
18.《萤火之森》豆瓣评分:8.9
19《比海更深》豆瓣评分:8.8
20.《夏目友人帐剧场版》8.0
21.《天气好的话,我会去找你》豆瓣评分:8.5
22.《风之谷》豆瓣评分:8.9
23.《心灵捕手》豆瓣评分:8.9
24.《怦然心动》豆瓣评分:9.1
25.《罗马假日》豆瓣评分:9.0
26.《侧耳倾听》豆瓣评分:8.9
27.《情书》豆瓣评分:8.9
28.《爱在黎明破晓前》豆瓣评分:8.8
29.《时空恋旅人》豆瓣评分:8.7
30.《初恋笔记》豆瓣评分:8.5
31.《爱乐之城》豆瓣评分:8.4
32.《少年的你》豆瓣评分:8.2
33.《公主日记》豆瓣评分:7.6
34.《他是龙》豆瓣评分:7.6
35.《律政俏佳人》豆瓣评分:7.7
36.《教父》豆瓣评分:9.3
38.《教父2》豆瓣评分:9.2
39.《好家伙》豆瓣评分:8.5
40.《肖申克的救赎》豆瓣评分:9.7
41.《辛德勒的名单》豆瓣评分:9.6
42.《美丽人生》豆瓣评分:9.6
43.《控方证人》豆瓣评分:9.5
44.《盗梦空间》豆瓣评分:9.3
45.《黑暗骑士》豆瓣评分:9.1
46.《两杆大烟枪》豆瓣评分:9.1
47.《星际穿越》豆瓣评分:9.2
48.《窃听风暴》豆瓣评分:9.1
49.《我的个神啊》豆瓣评分:8.4
50.《疯狂的石头》豆瓣评分:8.5
51.《七号房的礼物》豆瓣评分:8.9
52.《让子弹飞》豆瓣评分:8.9
53.《淘金记》豆瓣评分:9.2
54.《大者》豆瓣评分:9.2
55.《三傻大闹宝莱坞》豆瓣评分:9.2
56.《阳光姐妹淘》豆瓣评分:8.8
57.《追风筝的人》豆瓣评分:8.9
58.《绿皮书》豆瓣评分:8.9
59.《机器人总动员》豆瓣评分:9.3
60.《末路狂花》豆瓣评分:8.8
豆瓣2021年度读书榜单发布 |《一把刀,千个字》《家庭生活》《一切境》《小镇奇谈》《恃宠而骄》上榜
豆瓣2021年读书榜单于近日发布
人民文学出版社 忝列
豆瓣2021年度最受关注出版方
王安忆 获得
豆瓣2021年度最受关注作者
在榜单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室、外国文学编辑室
5本图书榜上有名
姚鄂梅《家庭生活》
王安忆《一把刀,千个字》
入选
豆瓣2021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0
庆山《一切境》入选豆瓣2021年度中国文学(非小说类)TOP10七月《小镇奇谈》
入选
豆瓣2021年度图书科幻·奇幻类排行榜
[美]杰西·艾森伯格《恃宠而骄》
入选
豆瓣2021年度图书影视·戏剧类排行榜
2021,收获满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上榜的5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吧。
《一把刀,千个字》丨王安忆丨豆瓣评分:8.1
一把刀,故事从谁讲起?
千个字,写到哪里结束?
王安忆长篇新作,刀工秀气,字写深沉,
在人间烟火的张力中,诘问、思辨、不断挖掘人性
名家推荐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王安忆是当代中文小说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新作《一把刀,千个字》再次证明她的创作力历久弥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新颖:如果我们只是把《一把刀,千个字》看成王安忆得心应手、技艺纯熟的又一部力作,就有可能忽视这部长篇所要挑战的巨大困难:它是小说叙述的困难,也是今天这个时代言说和表达的困难。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鸿生:是的,王安忆的写作历程已足够漫长,她与时代的纠缠已足够艰辛,但一次次能量再生,一次次化无形为有形,元气依然那么充沛,韵味愈加醇厚而绵长,我只能认为,她的活力好像还看不到尽头。
内容简介来自中国的陈诚,靠一手厨艺在纽约法拉盛谋生。姐姐不时带美国男友来弟弟家吃饭,姐姐尖刻,弟媳爽快,二人时有言语较量。姐姐的男友知一二中文,似懂非懂之间常常点睛之语,令人或捧腹或惊诧。陈诚的父亲与一众朋友,闲聊中常有碰撞,带着老一辈的认真执着。陈诚少小离家,寄人篱下,沉默内向。以往父母工作繁忙的时代,姐姐掌管家务大事,敢想敢做。父母的性格也如姐弟俩,父亲平稳持重,母亲活泼多思。一家人动静兼容,倒也和睦。生活轨迹的改变与社会动荡相关,陈诚被送到上海和嬢嬢相依度日。孤僻的嬢嬢给了他文化的开蒙和谋生的本事,里弄的生活给了他可靠的朋友和意外的妻子。而消失的母亲,一直深刻而无形地对父亲、姐姐和他产生影响,给他们增添了许多故事,许多幸与不幸。多年以后,嬢嬢去世,陈诚回上海奔丧。睹物思人,抚今追昔,少年时的谜团不解自开,唯有感慨无法言说。《家庭生活》丨姚鄂梅丨豆瓣评分:8.6
家是什么样,人就可能长成什么样的形状。
姚鄂梅最新小说
以机巧布设家庭新序,平凡中捏塑伦常奇情
读者推荐豆瓣读者@颠倒梦想:每每看到写女性的生存状态,我内心总是惶恐,并且愤怒,那些在我眼前展开的道路,都是我全力抵抗并且唯恐避之不及的结局。愈是用冷静的笔调写,愈是显得残酷。越被认为是自然的东西才越难以撼动。豆瓣读者@花小闲:这是一个有天赋的真正的作家。文字在她这里全都飞了起来,有形态有声响有气味。别的也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就是给我挺多启发!豆瓣读者@lara:记忆中最好看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一气呵成,层层递进。苦难先是渗透了日常,最后以魔幻主义方式上旋,而每篇里几乎都能看出对女性的怜悯。和房思琪的控诉是不同层面的,但一样心惊。最喜欢《柜中骷髅》,轻描淡写地揭露真相,但那痛苦却是深入骨髓的。内容简介《家庭生活》收录实力作家、汪曾祺文学奖获得者姚鄂梅新近创作的小说《基因的秘密》《柜中骷髅》《外婆要来了》《游刃有余》四篇,以家为核心,探讨噩运流转、爱的守恒、亲情寄生、围困善良等话题。家庭既是一个空间,也是我们建立社会关系的起点,这些小说主题各异,致力于描绘家庭内部的不同生发,新情境下的伦常奇情,拥有无尽绵长的省思。
《一切境》丨庆山丨豆瓣评分:7.9
由一个一个美的瞬间联结,而成为如此纯粹的模样
庆山2021年全新散文集,袒露最真挚的情感
读者推荐
微博@LT-龙天:庆山到安妮宝贝,再到庆山。对我来说,你的书永不过时。微博@砖砖一素年锦时:多羡慕你有这样的文笔,字里行间都是时光的痕迹。豆瓣@蓝色柠檬:庆山的这本散文集让我感受到她能力密度和智慧的上升。仿若良师益友,娓娓道来。可惜看的时候缺少一壶好茶。翻开几页很难再放下,感谢它给我的心境带来静谧和澄明。微博@Amey巧巧:感谢您的文字让我更认清自己了解自己。微博@灵犀地:阅读到一定阶段才能真正筛选出符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能消化能运用,节约很多时间。安妮一出新作依然买来,看看她的近况与思省,同时对照自我,像知己故人一般淡淡的存在。微博@enhe2009:在读,写作足够诚意,字里行间看到自己,那些没有说出的心里话,感谢你,与读者坦诚相见。内容简介每一个情与思的潮动都付以高度警觉的烛照,这即是觉知。
《一切境》以毫不松懈的,将自我与万物之间的关联与映照一一记录,让生命本身的律动以一种极为鲜活、饱满的方式呈现,它是作者坦露自我内在的赤诚之作。
生命的质地因与美好事物的执着缠绕,它由那一个一个美的瞬间联结,而成为如此纯粹的模样。读庆山得以亲近一种珍贵的个人体验:在觉悟之路上,克服如临渊一眼的惊惧,也要无畏、坚毅地前行。“一切境”,经由文字的秘道,抵达我们的心灵。
《小镇奇谈》丨七月丨豆瓣评分:8.0
退去的历史大潮中淹埋着宇宙的秘密
失落的山中小镇里激荡着科幻传奇
银河奖、星云奖得主七月回首往事之作
用《群星》拯救成都,用《小镇奇谈》拯救自己
读者推荐
豆瓣@幺蛾子:四个少年的屠龙故事,写出了青少年的纯真,性情,软弱和无限可能,他们在成长。这种成长的故事总是让读者共情和怀念,仿佛自己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焕新。豆瓣@红色超人:对于同样是工业小镇长大的我来说,简直是在看自己的童年。豆瓣@欧阳杼:相比《群星》,七月的书在行文和谋篇布局上更加纯熟了。这本书写出了80后的过去和未来,并且用科幻的形式让两者交织在一起。豆瓣@特夫威斯:中国增强版《怪奇物语》!九十年代、三线小镇、神秘怪物、失踪少年和不放弃的少年团……科幻惊悚,复古怀旧,不故弄玄虚,不拖泥带水。震撼,不光是故事层面,更是情感层面。内容简介
我们走过的1999年,是真正的1999年吗?当三线建设隐没于历史,神秘的山中小镇依然守护着共和国的核心机密。可是,这里的居民浑然不觉,依然享受着千禧年到来前的喜悦。只有四名少年因为同伴的消失,发现了小镇的异常,踏进了秘密的旋涡。此刻,世界的时间线停滞不前,无数的可能性缠绕在了一起,大爆炸将临。小镇毁灭在即,人类毁灭在即,宇宙毁灭在即,而那个神秘的透明生物依然沉默不语……少年们能否令文明重启?《恃宠而骄》丨[美]杰西·艾森伯格丨豆瓣评分:8.1
好莱坞演员×剧作家×小说家 《吃鲷鱼让我打嗝》作者
杰西·艾森伯格 戏剧代表作
或许人人心中都有一块背光之地,
愿《恃宠而骄》抵达那片阴影,带来些许微光
没人喜欢本,他的幽默毒舌总会伤害身边人,来自尼泊尔的室友卡扬便每每受他欺负。本学的导演专业,没作品、没收入,“啃老”度日,却始终看不惯世界,看不上所有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初恋莎拉要嫁给银行家同学泰德,竟不顾职业道德,制造机会跟莎拉独处……
《恃宠而骄》(2015)是杰西·艾森伯格的戏剧代表作,滑稽可笑却不失深刻地探索了当代青年纽约客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既愤怒、无奈,又敏感、渴望关爱。本剧荣获布兰奇与欧文·劳瑞基金会戏剧奖;由该作品改编的同名舞台剧先后在纽约、伦敦上演,获《纽约时报》剧评团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