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不只是“鬼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鬼节、七月半。尽管这个节日有着浓厚的道、佛两教色彩,但中元节的最初来源,却带有深刻的儒家印迹。
关于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很可能是源于一个祭祖的节日,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者岁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古人在农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时,奉上新收获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谷物粮食,谓之“秋尝”,又称“荐新”“尝新”,即秋天让祖先尝新之意。
原先“秋尝”祭祖的时间并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后来由于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ullambana)是巴利语中的乌兰波纳。“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后来“盂兰盆”衍生为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佛教这个节日大多是在寺庙集体做盆供祭祀。魏晋南北朝之后,这个节日就随着佛教的普及开始广泛流行。
几乎在同一时期,道教也将七月十五作为节日命名为“中元”。在道教世界里,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别主管赐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为“三元日”。
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饿鬼囚徒亦得解脱。”已经故去的祖先会在中元日回人间,看望子孙后代,其他孤魂野鬼也会出来捣乱。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
人们为免遭不测,要在中元节祭祀祖先,燃烧纸钱,既表达孝心,也给孤魂野鬼些许安慰,换取人间生活安宁。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变为中元节祭祖孝亲的节俗。
中元节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缩影,这个过程以魏晋为起点, 隋唐时达到鼎盛,出现了儒家秋尝、佛教盂兰、道教中元并行的奇异景象。
《唐会要》载:“(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十三日敕:七月十五日前后各一日,宜准旧例休假。”七月十五日有三天休假,此为盂兰盆节的日子,宫廷对该节日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史籍留下的诸多记载也证明唐后期此节普遍施行于民间。如陈元初《忆长安·七月》云:“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诗文描述了节日狂欢的场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其繁华喧嚣以至于游人归迟。唐以后,这个节日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从宗教走向民俗,节日色彩趋近清明节。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发生在潍坊寒亭
在寒亭区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嫦娥曾跟随寒浞来到古寒国(今寒亭),寒浞在云台山上为嫦娥建了一座宫殿,名为广寒宫。每当月圆之夜,嫦娥就会在云雾缭绕的云台山上观月、占月。
相传古寒国就是寒亭
嫦娥奔月云台山,民间故事千古传。
天上人间相望时,自云妾是月中仙。
这首寒亭当地流传的顺口溜描绘的便是嫦娥奔月的传说。嫦娥在寒亭云台山上奔月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寒亭区浞河岸边,一座惟妙惟肖的嫦娥雕塑,静静的凝望着这条古老的河流。嫦娥,这位每每中秋便让人不由想起的仙女,到底是何许人也?
嫦娥,原名姮娥,是后羿之妻。为避汉文帝刘恒之讳,改为嫦娥。嫦娥是东夷部落中娵訾氏的女子,该部落擅长占月。寒亭境内的云台山(俗称高庙),就是嫦娥跟随寒浞来到古寒国之后的占月之地。《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寒亭,古寒国,浞封于此。”历史上古寒国的国都相传就建立在今天寒亭区内。
嫦娥在云台山上占月
古寒国的历史非常久远,是五帝时期东夷部族建立的国家。夏朝建立初期,他们的首领寒浞做了国君太康手下的重臣。后来太康国君不理朝政,被他手下的将领后羿杀掉取代了他的君主王位。
后羿代夏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连嫦娥也知道了。后来在嫦娥宠物玉兔的牵线下,嫦娥和后羿喜结连理,过着令世人羡慕的甜蜜生活。可后羿重蹈太康覆辙,游猎饮酒,不理朝政,因此寒浞将其杀死取而代之,嫦娥改嫁寒浞。
寒浞把迁到了他的故乡寒国,为讨嫦娥的欢心,寒浞在寒国境内的云台山上建了一座宫殿,取名广寒宫。每当月圆之夜,嫦娥就会在云雾缭绕的云台山上观月、占月。嫦娥在寒国为寒浞先后生下了浇和豷两个儿子。
寒浞发广寒宫陪嫦娥
关于嫦娥是如何飞到月亮上去的,在民间有三种说法:
一是在浴池的旁边有一座光滑的石碑,能清晰地照出人影来。一天,嫦娥在石碑前照的时候看见了自己的三生,她不想老去,想一直保持年轻的样子,便随着这些云彩一样的水雾飘到了月亮上。
二是嫦娥在洗澡时不小心掉进了古井里,侍女们怕寒浞怪罪她们,便编了谎话说嫦娥随着水雾飘到月亮上去了。
三是嫦娥的肉体虽然掉到了古井里,但是她的灵魂升到了月亮上。
嫦娥走后,寒浞非常怀念她,就决定在月亮上给她再造一座广寒宫。于是找来了能工巧匠用木材打造了一座木制的广寒宫。然后在一个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他请来道士念词,焚烧了这座木制广寒宫。于是它便被“发”到了月亮上。
时过境迁,多少年过去了,美丽的传说还在继续,云台山和奔月台也依旧存留在寒亭的大地上。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由来
据传,闹花灯的传统始于唐代。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除夕那天,长安城家家户户庆祝新年,贴对联、烧香叩拜,感谢朝廷和玉帝的恩惠。
当时,一位老先生在对联上写下:“玉皇大帝济黎民”。然而,一阵风来,将这个对联叠了起来,玉字右下方的一点叠印在一横右上方。恰好,玉皇大帝巡视凡间时,看到了“玉皇犬帝”四个大字,误以为凡间百姓在谩骂天庭,震怒之下,命令火神于正月十五放火焚毁长安城。
雨神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恐。他理解玉帝的旨意是不可违背的,但同时也觉得这个决定过于残酷。他决定先下凡通知长安城的百姓提前做好准备。于是,他化身为一个老者来到城里告诉人们要尽快搬家。因为长安城即将遭受天火烧毁,人们听了雨神的话后感到非常震惊,纷纷请他讲述事情的原委。
雨神把事情告诉了大家,并提议在正月初六那天让全城家家户户宴请火神,希望他能够手下留情。正月初六清早,火神果然来了,百姓们热情款待他,让他感到非常满意。然而,火神还是表示他必须完成玉帝的命令。
正月初八开始放火烧毁长安城,百姓们纷纷请求他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这场灾难。火神思考了一番后,告诉百姓们一个办法,并要求他们在十五那天晚上灯火要旺一点,可能玉帝会亲自来查看。最终,在火神的帮助下,长安城的百姓们平安地度过了这场灾难。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闹花灯的传统习俗之一。人们通过点亮灯火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与繁荣。在元宵节的夜晚,无论男女老少,都举着纸扎的灯、蜡烛,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他们一同走向街头、锣鼓喧天、炮声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半空中,灯笼高管灯火熠熠生辉,将整个长安城装点得如诗如画。
夜深了,长安城内的喧闹声并未减弱,玉帝与火神、雨神降临南天门,俯瞰着这片热闹的土地。他们注视着璀璨的灯火和喧闹的人群。玉帝感慨道:“烧得真好降旨”,此时的长安城沉浸在喜庆之中,热烈而奔放。然而,当玉帝再次巡视南天门时,他的心情变得复杂,它感受到了长安城的巨大与繁华。但也忧心忡忡地想到从初八到十五连续八天的燃放必定烧毁了许多房屋夺去了无数生命,于是他下令火神收火,雨神布雨以示对百姓的怜悯与关怀。
从此以后,长安城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家家户户都会张灯结彩燃放铳炮,欢度元宵节。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了一种不可割舍的习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感受着家的温暖与幸福。在元宵节这一天,神秘的雨水常常不期而至。这是雨神奉玉帝之命为扑灭火灾而降下的甘霖,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活的繁荣。同时,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