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乐器(评弹乐器三弦)

两种琵琶的相见欢喜

两种琵琶的相见欢喜

——《情探——李佳&陆锦花琵琶与评弹音乐会》漫谈

“评弹世界里的琵琶和琵琶世界里的琵琶真的是两种琵琶啊! ”演出开始前我曾如是向人感慨过对这场音乐会的第一感觉,也是带着对这两种琵琶于同一时空中渐次展现的期待,来欣赏这场名为《情探——李佳&陆锦花琵琶与评弹音乐会》 。

我对“两种琵琶”的直觉似乎也可以直接投射到李佳与陆锦花两个人的身上。具体来说,民乐的琵琶更冷清而高贵,而评弹的琵琶更“熨贴”而温暖。整场演出以她们二位交替登台为序,一场演出下来,她们是动静相宜的、和而不同的、相得益彰的。

先从李佳说起。整场演出她带来了《塞上曲》开场,中有《陈隋》 《飞花点翠》 ,后有根据评弹琴调名篇《潇湘夜雨》改编的同名新作。虽然作品不多,拿出来的作品也大多是琵琶名曲,但我听完全场留下的一个深刻感受是,如果我用“技巧炉火纯青”“音色丰富细腻”“意境深远悠长”等等词汇来形容她的演奏简直是多余的废话,因为这一切都是她的基本功和演奏底色,她早已过了用这些内容来限定或评价的阶段,她的气质才是最吸引人的。如果说技术可以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练习去习得,音色可以靠头脑的设计去理性认知并表达,意境的勾画有时依赖琵琶曲目在旋律和结构中自带的强大叙述性来铺陈和导引,唯独气质是不能习得、假装或设计的。

陆锦花用现在的话说便是十分接地气。除了一支由《无锡景》改编的暖场小品,她主要带来的大唱段是《王魁负桂英》的名段《情探》 。也许是这几年致力于评弹的普及和推广,她不厌其烦地向观众们解说评弹的基本知识,可能是习惯了她说书的样子,听她用普通话介绍这出丽调名作实在有些不适应,也可能是有李佳的琵琶珠玉在前,我还是头一次觉得陆锦花手下琵琶的声音不那么好听。可是伴随着她的演唱逐渐深入,我被她作为一名评弹艺人的强烈身份认同所吸引,忘掉琵琶的存在,专注于她的说表演唱。伴随着唱段的展开,又会深刻地感受到评弹琵琶的魅力,那是一种“无私的美感” ,它的声音不仅可能会忽快忽慢忽强忽弱,甚至残破不全,但是它永远稳当地衬托着演唱的行进。这一点似乎有陆锦花的想法在内,毕竟传统的评弹琵琶程式性要强烈得多,有时没有那么多的变通,传统评弹中琵琶的恒久稳定与演唱者的高情绪化表达之间形成了动静对比,只是很偶尔将琵琶也带入到“动”的状态里,而陆锦花显然加大了琵琶之“动”的比重,这是一条探索的道路,亟须谨慎、任重道远。

不得不提的是她们二人在本场演出的交集,那就是李佳根据评弹琴调名篇《潇湘夜雨》改编的同名新作。陆锦花在一开始清唱了几句原作,相信在场听众能清晰分辨出琴调与她之前一直在唱的丽调的区别。琴调听起来干脆、跳脱,曾有人评价称其“怪腔怪调” ,可流派往往就是这样,有时出新出奇的流派需要一个耐受期,过了耐受期之后,许多人反而会更加上瘾,琴调便是如此。李佳在演奏前谈到了她的改编心得,她敏锐地捕捉到了琴调小幅度大起大落的音响特点,同时又苦恼于如何将它化到纯器乐的表达中去。后来她采用的方法是将琴调的这种轻快松脆编入到了快板的部分,又尝试着把琴调的旋律因素改变其节奏、音色、音强等等属性。改变属性的音符会呈现出另一种气质,前半部分的哀怨感是琴调原先所没有的,而后半部分的快板似是琴调唱腔的直接呈现,一下把氛围带回了琴调评弹之中。我想李佳的“苦恼”正源于她同时观照了琴调的唱与弹两部分的特点,却很难将它们两者在一个时间中置入到单纯的器乐表达上,那是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苦恼,她目前将其平行展开依次呈现,作为一首新作品,在部分技法的表达和乐句的衔接方面还有可以打磨的空间,无论如何,瑕不掩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艺术报》

享非遗|吴侬软语中的苏州评弹

灯光旖旎

悠长深巷中

琵琶声若隐若现

苏州话软糯呢喃

江南的迷人

从此倾心

苏州评弹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是以苏州方言为基础的传统曲艺说唱形式。发源于苏州,兴盛在上海,流行于江、浙、沪一带。2006年,国务院将苏州评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弹舞台布置简约,一屏风配以“一桌二椅”就形成了舞台表演空间。业内人士称之为“七尺书台”。评弹基本表演手法为说(说表)、噱(即笑料,“抖包袱”)、弹(弹奏)、唱(演唱)、演(表演)。

评弹演员穿着“长衫”“旗袍”,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道具为“醒目”“折扇”“绢头”(即手帕)。演出方式有即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等。评弹分为“长篇评弹”、“中篇评弹”、“短篇评弹”。“长篇”每天两个小时,可持续15天。“中篇”时长大概为两小时。短篇容量在半小时以内。开篇则独立成篇,唱词以唐诗格律为基础,时长大概十分钟左右。

吴侬软语

玲珑婉转

音韵

便可将人带入江南

细细感受

粉墙黛瓦间

那份心境罢了

苏州评弹-新木兰辞

END

文/非遗所展演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南京博物院

这些京剧演奏乐器 你叫得出名字吗?

京剧的乐器

【堂鼓】【钹】【三弦】【琵琶】【二胡】【京胡】【月琴】【笛】【笙】【唢呐】

【板】又叫“檀板”、“拍板”。打击乐器。由三块宽约六公分、长约二十余公分的红木或黄杨木板制成。分二组,前组二块木板,用弦缚紧,后组一块木板,二者以绳联接。京剧等剧种用以辅助单皮鼓指挥其他乐器,主要用于歌唱时按节拍。由司鼓兼管。奏时左手架板,以底板下面的棱碰击中板,发音以清脆为佳。习惯上常与单皮鼓合称为“鼓板”。

檀板

【单皮】打击乐器。也叫“板鼓”、“小鼓”、“单皮鼓”。戏曲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者,演员歌唱时辅助板按节拍。鼓框由坚硬的厚木合成。形扁,面圆而略呈弧形,直径约二十五厘米。中央开孔,直径约五到七厘米,称“鼓心”。亦有在鼓心旁再开一小孔者,称“边心”。鼓面全部蒙以猪皮或牛皮。用于伴奏或合奏。是戏曲及民间吹打乐中的重要乐器。演奏时,架于三折式鼓架上,用两根细竹签(通称鼓签或鼓箭子)击打而发声。声音以清脆、均匀、刚柔相济为好。打法分有声的底鼓(如单签、双签、轮奏、打板等)和无声的手势(如指、边、扔、撇、按、划、撤、领、分、抄、扬等)两种形式。因系单面蒙皮,与一般鼓两面蒙皮不同,故而得名。习惯上常与板合称“鼓板”。司鼓板者称“鼓师”。

单皮鼓

【堂鼓】也叫“同鼓”。打击乐器。以木为框,形似腰鼓,两面蒙以牛皮。奏时置于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形制大小不一。戏曲中一般用来渲染战争、升帐、升堂、刑场等场面的气氛。亦用于民间器乐合奏或秧歌等。

堂鼓

【大锣】打击乐器。锣的一种。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公分,有锣门(即锣心,直径约10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与锣心相连的外圈斜面)两部分。奏时左手持锣绳,使锣面垂直,右手拿击槌,以槌头(用布裹成)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音高亢。常用于戏曲伴奏及民间吹打乐。京剧中所用者形体较小,有“京锣”之称。戏曲中一般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突变情节的气氛渲染。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

【小锣】打击乐器。锣的一种。铜制,圆形,中部稍突起,直径约20余公分。奏时左手食指、拇指掐锣边,右手拿锣板(长约17公分的竹片),以锣板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发音清朗。常用于戏曲及民间鼓吹乐。戏中一般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

【钹】古称“铜钹”、“铜盘”。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其径约全径的二分之一,正中有孔,穿系绸条或布条。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初出印度,后传至中国,唐时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今广泛用于戏曲、民乐合奏中,并形成大小不同的多种形制。其大者谓之铙,俗统称为“铙钹”。

【齐钹】打击乐器。钹的一种形制。

【水镲】也叫“普钹”、“宫钹”、“水钹”、“齐钹”、“荷叶”。打击乐器。在京剧场面上,南方称“铙钹”;北方称“水镲”。是京剧伴奏乐器中的主要打击乐器。铜制。中间隆起部分径约与其外圈相仿。两片为一副,互相撞击以发声。京剧中用以按节拍。民间吹打乐及曲艺中亦常用之。俗称“乓乓器”。

【大铙】打击乐器。又称“大钹”。铜制。径约尺半有余。较水镲薄。中间隆起部分极小。以两片为一副,互相撞击以发声。其音响而壮。戏曲中用以渲染气氛。京剧中或用以状巨浪声,如《泗州城》、《雁荡山》等水战时用之;或用以状风声。

【云锣】也叫“十面锣”、“九音锣”。打击乐器。由十个固定音高的小铜锣组合而成,并按照音阶的高低编成一组,放置在特制的木架上。用于伴奏和合奏。京剧中专用于合奏的曲牌里。

【三弦】拔弦乐器。又称“弦子”。由秦代的“弦鼗”发展而来。近世常用者筒为木制,形长方而四角弧形,两面蒙蟒皮,柄长而无品,张三根弦,上设三轸,左二,右一。琴颈长约三尺三寸。以指甲或“拔子”拔弄发声。按四、五度关系定弦。分大小两种:大三弦又名“大鼓三弦”、“京三弦”,原盛行于北方,用以伴奏大鼓等曲艺;小三弦又名“曲弦”、“南三弦”,原盛行于江南,用以伴奏昆曲、京剧、弹词及江南丝竹合奏。

【琵琶】拔弦乐器。秦汉时称“批把”、“弦鼗”。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以后有断改进,发展为阮咸、秦琴、三弦、月琴等多种形制,其共同特点为圆形直颈,宋以前均称琵琶。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入,隋唐年间盛极一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其共同特点为半梨形曲项,当时统称为胡琴。唐宋以来,在两种琵琶基础上不断改进,逐渐形成现今形制:音箱呈半梨形,面平背圆,以桐木板蒙面,琴项向后弯曲,颈与面板上设“相”和“品”,张四根琴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演奏方法改原横抱为竖抱,改原用拔子弹奏为五手指弹奏,成为独奏、伴奏和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曲艺曲种都用为伴奏乐器。近代通行的琵琶为四相十三品,后经改革,增至六相二十三(四)品,能奏所有半音。

【胡琴】拉弦乐器。唐宋时,凡来自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拔弦乐器,如琵琶、忽雷等,统称“胡琴”。作为拉弦乐器,最早记载见于宋沈括《梦溪笔谈》:“马尾胡琴随汉车”。元代用于宴乐,《元史•礼乐史》:“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今用者,琴筒以蛇皮或桐木板蒙面,筒上装琴杆,杆上端设木轸二或四,从木轸到筒底张弦,琴筒面置琴码架弦,以弓张马尾纳二弦间,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拉弓,使马尾擦弦而发音,按五度关系定弦,凭弦的松紧定音高。奏时用弓的中段或稍近右端,则发音能圆足饱满。有二胡、板胡、京胡、四胡等不同形制。

【二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直径约八、九厘米,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琴杆上有二轸,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目前京剧青衣唱腔的伴奏乐器中,大多增添了二胡,系梅兰芳所创始。民族乐队所有南胡(也叫二胡)与京胡有所不同。另有高胡、中胡、大胡、低胡等多种形制。声音低沉柔和,表现力强,演奏悲壮的曲调,尤为感人。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曲艺曲种都用为伴奏乐器。

【京胡】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形似二胡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直径约5厘米,一端蒙以蛇皮(现亦有蒙化学纤维织品者),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奏时使马尾弓擦弦而发音,其音劲嘹亮。主要用于京剧的伴奏。

【月琴】拔弦乐器。有圆形而扁平的木制共鸣箱,两面均蒙以桐木板,形似阮咸,但琴颈较短。清番部改其制为八角形。颈与面板上均高十品或十二品,张四根琴弦,分为两组,每组调成同音,按五度关系定弦。现经改革,品位增至二十三或二十四品,张三根或四根弦,不再分组调成同音弦。以拔子弹奏,发音清脆明亮,用于独奏、伴奏和合奏。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曲艺曲种都用为伴奏乐器。

【笛】横吹管乐器。现今的笛是由古时称之为“横吹”的管乐器发展而来,俗称笛子、横笛。历代所流传的笛子种类很多,如竹笛、铁笛、铜笛、玉笛、芦笛等,后四种都不普遍。竹笛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另有一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两个定音孔(起调音作用)和两个放音孔。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其形制大小不一,最常用者,有“梆笛”、“曲笛”两种。“梆笛”因常用于梆子戏的伴奏而得名;“曲笛”常用于昆曲和京剧。梆笛型体小,音色清脆;曲笛型体大,音色醇厚。一般梆笛比曲笛的音高四度,以小工调(即“D”调)为基准。一支曲笛经吹奏时指法的变换可以转出七种调门。目前另有一种特制定调门的笛子,吹奏时不需变换指法。

【笙】簧管乐器。殷周时已流行。由“”“笙管”、“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古时用竹制,后改用响铜,施于笙管内下端。笙管为长短不一的竹管,十三至十九根不等,近上端处开音窗,近下端处开按孔,并插入锅形用瓠、木或铜制成的斗子内。斗子连有吹口。吹奏时手按指孔,吹吸振动而发音。能奏和音,音颤而柔和。为民间器乐合奏中的主要乐器,昆曲用以配合笛伴奏。现经改革,有二十四簧笙、三十六簧键钮笙等,转调便捷,表现力更为丰富。用于伴奏、合奏或独奏。

【唢呐】簧管乐器。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由“侵子”、“木管”、“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吹奏时侵子上按一芦哨以发音。侵子形似葫芦;木管形似竹节,上细下粗,开有八个音孔(正面七孔,背面一孔);碗子即铜制扩音喇叭,套在木管下端,可以上下移动。根据尺寸大小来区别种类,如喇叭、大吹、海笛、小青等,均以小工调(“D”调)为基调。可以转奏七种调门。六寸以下的称为“海笛”,又名小唢呐。发音尖而响亮,是民间吹打乐器中的主要乐器,亦可用于独奏。戏曲中常用来烘托渲染发兵、饮宴、庆典等场面的气氛,以及群吹曲牌时作伴奏。海笛常用于武戏中伴唱昆曲。

【挑子】吹管乐器。由两节长喇叭筒组成,上节比下节细,形似大号。发音极简单,仅低音6、1两个音阶。京剧舞台上,用以增强气氛。大将起霸时、罪犯行刑时均常使用。有时也用以表现马嘶声,称为“马唤”,如京剧《霸王别姬》中乌锥马的咆哮。演出开始前,紧接“吹台”之后吹奏挑子,则表示散场,戏曲界称之为“挑子起”和“挑子落”。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2/1697202697355391.html
上一篇:姜太公遇文王解签(姜太公遇文王解签姻缘)
下一篇:葛温德林(葛温德林在哪里)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