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伊朗、伊拉克并称“两伊”,但两国为何却成了“世仇”的邻居?
在中文里,伊拉克和伊朗经常并称为“两伊”,它们的英文国名更是只差一个字母——Iraq(伊拉克)、Iran(伊朗)。
此外,两国都是中东国家,主体宗教是伊斯兰教。很多人因此分不清彼此,也有人认为它们至少应该是阿拉伯兄弟国家。
▲两伊是邻国,却有很大的差异
然而,两伊之间的差异远比共同点更多,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语言(阿拉伯语;波斯语)都不一样,历史上两地还曾多次互相征服。
即使同样信奉伊斯兰教,却分属两个水火不容的教派(逊尼派;什叶派)。
▲中东地图
20世纪80年代,两伊之间爆发了一场长达八年的战争,双方伤亡合计超百万,经济损失各自达到上千亿美元,两国由此结下了血海深仇,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完全和解。甚至可以说是“世仇”的关系。
那么,这对紧挨在一起的“两伊”,到底是什么关系?
一、归于伊斯兰伊拉克是个年轻的国家,至今正好一百年,“Iraq”一词来自阿拉伯语。
“伊朗”这个名字则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是古代伊朗人的自称,英文翻译为“Iran”,古代欧洲称他们为“波斯”。
伊拉克固然年轻,这片土地上的文明史却十分古老。伊拉克的核心部分是“两河流域”,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两河流域
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最早在这里创造出辉煌的文化,包括楔形文字、圆周分割率等等。
▲从两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的“新月地带”是中东的核心
两河流域地形平坦,又被沙漠包围着,很容易遭到外来入侵,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米底帝国等等轮流登场,使此处的主体民族频繁更换。
波斯的文明史稍晚于两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立第一个王朝,由于有伊朗高原作为依托,波斯文明比两河流域幸运得多,四千年来虽然也曾被征服过,但文明进程没有中断,主体民族始终是波斯人,这是最让现代伊朗人引以为傲的地方。
▲留下汉谟拉比法典的古巴伦王国只是两河流域的过客之一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冲出伊朗高原占领两河流域,扩张到欧洲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接下来的一千年里,两河流域是波斯人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人拉锯的主战场之一。
▲处在拜占庭和波斯帝国夹击下的阿拉伯半岛
在波斯与拜占庭两大帝国的轮流统治下,波斯湾西岸那个巨大而又充满沙漠的半岛上,阿拉伯人渐渐兴起。
630年,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席卷半岛,建立了阿拉伯帝国。
▲波斯也曾是地跨三大洲的帝国
阿拉伯人首先在636年占领两河流域,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扩张。642年打败波斯,十年内完全征服了伊朗高原。
▲阿拉伯帝国占领波斯
到750年,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疆域超过134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3400万人口。
阿拉伯帝国的最大意义在于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帝国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纷纷改信伊斯兰教、说阿拉伯语,完成了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
而波斯人只能算是被“伊斯兰化”,没有被“阿拉伯化”。
▲蓝色部分为鼎盛时期的阿拉伯帝国版图
这是因为波斯人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波斯文化也远比新兴的阿拉伯文化更加深厚,即使归皈了伊斯兰教,他们仍不愿意完全放弃波斯文化和波斯语,阿拉伯语只作为贵族阶层的一种通用语。
更重要的是,波斯人选择了伊斯兰教里的什叶派,而不是阿拉伯统治者信奉的逊尼派。这两大教派的分立起源于哈里发(最高统治者)继承权问题。
▲与唐军作战的阿拉伯军队主力其实是波斯穆斯林
阿拉伯帝国的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死后,一部分穆斯林主张由阿里的子孙继承哈里发,更多的穆斯林则认为哈里发应该由众人推举产生。
伊斯兰教由此,前者被称为什叶派,后者被称为逊尼派。
▲伊斯兰教派,伊朗多数为什叶派
两派的矛盾非常激烈,发生过多次内战。由于有帝国统治集团的支持,逊尼派一直占据着上风,使什叶派越来越边缘化。
而波斯人选择弱势的什叶派,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对抗阿拉伯统治集团。
▲阿拉伯语
波斯人不甘于被征服的地位,支持什叶派是他们的一种对抗手段。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本民族的独立性,又能主导什叶派,希望有朝一日取得与逊尼派统治集团平起平坐的地位。
波斯很快成为什叶派的大本营,两河流域是两个教派的交界地带,什叶派人数还占有上风,但当地贵族大多是逊尼派,他们对什叶派的波斯充满着警惕。
二、任人宰割阿拉伯帝国的统一只维持了一百多年,9世纪后期开始和衰落,对境内各民族的统治越来越薄弱。随后又有突厥人和蒙古人的轮番入侵,阿拉伯帝国分崩离析。
14世纪初,蒙古帝国也陷入和衰落,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原属阿拉伯帝国的西亚和北非地区。
波斯人在15世纪中期再一次建立自己的王朝。
▲两河流域处在奥斯曼与波斯的交界地带
1534年奥斯曼帝国攻占两河流域,开始与波斯接壤。
在随后的三、四百年里,两河流域成为奥斯曼和波斯争夺的战场,经过无数次较量,双方大致以底格里斯河,以及两河汇聚而成、190公里长的阿拉伯河为界,河道属于奥斯曼,波斯一直有平分河道的想法。
▲底格里斯河-阿拉伯河的边界
这种格局直到欧洲人的出现才被打破,18世纪中期,欧洲人开始把目光对准西亚地区。
英国人首先在波斯湾西岸建立殖民点,目的是控制西亚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并从东方削弱和夹击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国家之间的直线边界是由殖民时代造成的
占据着波斯湾一半海岸线的波斯,无疑是英国人实现这一意图的最主要障碍。从1837到1857年,英国三次打败正统治波斯的恺加王朝,逼迫其割地赔款,并从此放弃对波斯湾沿岸的争夺。
感受到来自英国的威胁后,波斯开始求助北方的沙俄。可欧洲殖民者的心思是一样的,不断要求波斯放弃主权,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波斯像满清一样渐渐沦为半殖民地。
▲20世纪初伊朗被俄国和英国瓜分
两河流域的境遇不比波斯更好,奥斯曼帝国的北方领土不断被沙俄侵占,根本顾不上波斯湾地区。
英国人在1899年从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位于阿拉伯河口、行政上属于巴士拉省的科威特地区,巴士拉省的管辖范围大致覆盖了两河流域。
1907年,英俄达成协议,波斯北部和南部分别属于俄国和英国势力范围,中部作为缓冲区留给波斯人。波斯名义上还保持着独立,却近乎被英俄瓜分。
▲一战前,英国在北非和西亚的势力范围(粉色)
三、祸根深种第一次世界大战瓦解了奥斯曼帝国,其统治下的数十个民族纷纷独立。
阿拉伯世界原本也想成为单一国家,却在英法操纵下成多个政治板块。阿拉伯人虽然非常不满,但无能为力只好接受现实。
1920年,英国先“委任统治”原属奥斯曼的巴士拉省(两河流域),次年成立了伊拉克王国。
但科威特作为英属殖民地没有被并入伊拉克,使伊拉克的出海口非常窘迫,只剩下狭窄的法奥半岛。
▲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包含现在的科威特
随后不久,埃及、沙特阿拉伯等等独立或建国。与此同时,建立单一阿拉伯国家的思想开始萌芽。
▲一战后部署在中东的英队
伊朗方面,恺加王朝对欧洲列强的软弱,加上社会动荡,引起各阶层普遍不满。礼萨·汗上校在1921年发动军事夺取,1925年称王,建立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与英法等列强的关系较为亲密,得到大批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了弘扬本民族的光辉历史,礼萨•汗在1935年将国名定为自古以来的自称“伊朗”,不再使用古希腊人赋予的“波斯”之名。
▲巴列维王朝时期的伊朗相当世俗化
新生的伊拉克和伊朗两个国家基本保持了奥斯曼时代的边界,伊朗要求按国际惯例平分阿拉伯河。1937年,两国签订协议实现了这一目标。
伊拉克内部一直有人认为这份协议对本国不利,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唯一的出海口,不应该向伊朗妥协。
▲1932年,伊拉克的边界
不过,伊拉克刚刚立国,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暂时无力解决这个问题,但祸根已经种下,只等着未来某一天爆发出来。
▲两河汇聚成的阿拉伯河是两伊争端的导火索
先后得到英国人、美国人支持,奉行“世俗化”政策的巴列维王朝,使伊朗保持数十年的平稳局势,也没有被二次大战的战火波及到。
伊拉克却在二战后进入了动荡期,多次发生,共和制取代帝制,最后导致1968年阿拉伯复兴党上台。
阿拉伯世界在二战后迎来独立浪潮,叙利亚、阿联酋等国相继成立,尤其是以色列建国并侵占巴勒斯坦领土后,多次中东战争都以阿拉伯一方失败而告终。
▲英官+阿拉伯士兵的阿拉伯军团
这一切都促使统一阿拉伯的呼声愈发高涨,而伊拉克阿拉伯复兴党的主要纲领就包括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
团结起来的阿拉伯世界将拥有巨大的人口和面积,再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必然在西亚和波斯湾地区获得优势。
这种局面是伊朗不愿意看到的,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曾经征服过波斯,统一后的阿拉伯世界同样会被伊朗认为是威胁。而且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信奉什叶派,与逊尼派为主的阿拉伯人有很大差异。
▲中东地区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分布
伊拉克位于阿拉伯世界与伊朗的交界地带,虽然包括阿拉伯复兴党在内的统治阶层属于逊尼派,伊拉克总人口的55%却是什叶派。
因此,伊拉克比其他阿拉伯国家更加担心伊朗会对本国什叶派产生影响,进而威胁到逊尼派的稳定。
▲什叶派在西亚各国的人口占比
基于地缘、宗教、历史、民族等多方面原因,使伊朗与伊拉克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关系颇为敌对。
阿联酋1968年独立后,伊朗出兵占领了靠近霍尔木兹海峡、有历史争议的三座小岛,进一步恶化了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
▲伊拉克出海口其实是50公里宽的法奥半岛
尽管伊拉克和伊朗在1975年再次签订协议,确认对阿拉伯河主权的划分,但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没有得到缓和。
由于科威特占据了阿拉伯河口的大半,伊拉克只剩下50公里海岸线,再跟伊朗平分这条河,使伊拉克的石油出口和外贸大受限制。
▲科威特,堵住伊拉克的出海口
四、血海深仇巴列维王朝在伊朗推行较为激进的世俗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伊朗快速迈向现代化,但巴列维王室的奢侈作风、出卖过多利益给西方、削弱什叶派宗教领袖的权威,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了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
在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伊朗人民推翻巴列维王朝。
相对于其他伊斯兰国家,巴列维王朝的过度世俗化引发了反弹,伊朗不仅变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还打算向外输出什叶派的伊斯兰革命,复制伊朗模式。
▲伊斯兰革命使伊朗成为政教合一国家
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视曾经支持巴列维王朝的美国为最大仇敌,引发一系列危机,差点酿成武装冲突,因而遭到美国全面封锁,直到今天仍没有改善。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从中看到了机会。
两伊本就在宗教、民族、领土方面有矛盾,属于阿拉伯世界的伊拉克信奉逊尼派,世俗化程度较高,现在又变成抵制伊朗输出革命的前锋,能够得到阿拉伯和西方世界的支持。
于是,萨达姆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
▲两伊战争是一场残酷的拉锯战
1980年9月17日,萨达姆宣布废除平分阿拉伯河的协议。9月2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伊朗领土,企图完全占领阿拉伯河口两岸,彻底改善伊拉克入海口狭窄的窘境。
伊拉克的背后有整个阿拉伯世界,有巨量石油财富的支援,伊拉克军队全副苏式武器装备,接受过苏联教官的培训,连美国也偏向伊拉克,似乎是胜券在握。
▲进入科威特城区的伊拉克坦克部队
没想到经过初期的混乱后,伊朗军队爆发出惊人战斗力,不仅将敌军赶出领土,还到伊拉克境内。
战争拉锯了八年,直到1988年8月才在联合国斡旋下实现停火。事实上,伊拉克和伊朗都已经精疲力尽,严重透支了国力。
据外界估计,伊朗的伤亡数量超百万,伊拉克也有将近50万人,真可谓是血海深仇。但两国都没有达到战略目标,阿拉伯河被大量沉船堵塞无法通航,可以说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多国部队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
战争期间,沙特、科威特等国向伊拉克提供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资金和物资,既有无偿捐赠,也有贷款形式。萨达姆总统认为伊拉克是为阿拉伯世界而战,不想偿还这些贷款。
于是,他盯上了近在咫尺又富得流油的科威特,以科威特曾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士拉省,伊拉克又由巴士拉省演化而来作为理由,在1990年入侵科威特,从而引发1991年的海湾战争。
战争的结果不仅使科威特得到解放,更彻底改变了中东乃至全世界的格局。
五、意料不到的转折2003年,美国借口伊拉克与有勾结,全面军事入侵伊拉克,持续24年的萨达姆被推翻,逊尼派的阿拉伯复兴党被瓦解,原先被压制的什叶派趁机在伊拉克新政府取得优势地位。
伊拉克新政府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但并不过度,加上什叶派占主导位置,反而改善了与伊朗的关系,至少表面上不再敌对。
21世纪以来,两国在反恐领域还有一些合作。
▲美军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
从历史上看,伊拉克和伊朗所在的这两个地区,不仅没有真正地融合过,还多次相互攻伐和征服,可以说是世仇。
每当其中一方出现统一的强大,另一方便有可能面临遭受入侵的危险。所以,双方都不希望看到对方的统一和强大,尽可能延缓或阻碍对方的崛起。
从民族和宗教上看,伊朗始终是波斯人的地盘,伊拉克地区则换过多位主人。7世纪阿拉伯帝国崛起后,两个地区同属伊斯兰世界,却因为教派原因而继续敌对。
▲伊拉克与伊朗的军人并肩打击恐怖分子
伊朗的前身波斯通过追随什叶派、坚持说波斯语,以保持与逊尼派阿拉伯人的差别,拒绝被阿拉伯化,导致伊斯兰化也未能完全弥合两者之间的分歧和仇视。
20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与伊朗之间的种种矛盾彻底激化。
伊朗目前仍然是政教合一的什叶派伊斯兰国家,伊拉克已经采用现代国家体制,世俗化程度较高。经过近三十年来的乱局,两国关系终于出现了改善的契机。
▲伊拉克与伊朗的关系发生出乎西方的缓和
逊尼派的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因为人口众多,而在新政府内占有优势,不再与什叶派主导的伊朗敌对,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但正在逐步趋向好转。
沙特和伊朗为什么不对付?谈谈逊尼派与什叶派缠绕千年的恩怨情仇
近几年,沙特和也门的胡塞组织冲突不断,双方不断你来我往,我方空袭一轮城池,你方投射几枚导弹,甚至连和平已久的阿联酋,近期也遭受到胡塞组织的导弹偷袭(不过都被拦截下来了),搞的人心惶惶。
然而从根本上来说,沙特和胡塞组织的恩仇录,是沙特和伊朗的恩仇录,也是伊斯兰教中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恩仇录。
比如在叙利亚内战时期,沙特支持的是叙利亚的反对派(逊尼派),伊朗支持的是叙利亚的巴沙尔政府(什叶派),而沙特现在打击的胡塞组织(什叶派),则背后有来自伊朗的支持。
沙特不惜代价集结了好几个逊尼派国家对也门的胡塞武装进行狂轰滥炸,沙特与伊朗的断交则直接将两派由过去的暗斗变成了明争。虽说沙特伊朗两国交恶背后也有一些地缘政治因素,但无疑,宗教教派的冲突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要搞清楚这场恩仇录的起源,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逊尼派和什叶派。目前,全世界的穆斯林90%都属于逊尼派,比如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包括埃及等传统阿拉伯国家,基本都属于逊尼派。而仅有10%的穆斯林为什叶派,且大部分在伊朗。虽然两派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因理念不和及其他因素,双方的仇恨和斗争已经持续了千年。
阿拉伯世界不同国家的什叶派比例
关于逊尼派和什叶派千年来的恩怨情仇,基本对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毕竟关于这1400多年的历史错综复杂、盘根错节。因此,我尽量以通俗的语言来梳理这两派的起源以及产生分歧的重点部分。
分歧的起源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受到天启,613年开始传教。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而在他去世之前并没有指明继承人也没有立下遗嘱,这为之后的纷争埋下了种子。
有一部分人认为,继承人应按部落的传统和惯例,由德高望重者组成的舒拉会议(即议事会)协商推举产生,这部分人便成为之后的逊尼派。
但另一部分则认为,必须是和穆罕默德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有权成为下一任领导者。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穆罕默德的女婿同时也是他的堂弟阿里身上。他们认为穆罕默德幼年丧父后就寄居在他的叔父家,与阿里一同成长,感情深厚,理应由阿里来继承穆罕默德的事业。这部分人被称为阿里党,也就是后来的什叶派。
谁最有资格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事业,并领导全体穆斯林,是逊尼派和什叶派最大的分歧,也是派系斗争的开始。
当年阿里党之所以拥护阿里还有一个重要依据,那就是先知生前曾说过的一段话。公元632年,在最后一个去麦加朝圣结束返回麦地那的途中,穆罕默德拉着阿里的手,在一个叫做“哈迪尔·胡姆”的地方对其随从们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我是谁的保护者,阿里就是谁的保护者”。这句话被阿里党解读为是穆罕默德有意传位给阿里的意思,但逊尼派穆斯林对此并不认同。
四大哈里发在世人得知穆罕默德逝世后,一些部落宣布脱离伊斯兰教,还有一些人甚至宣布自己也是先知也能接受天启,新组建的穆斯林社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这时候一些有名望的人开始聚在一起开会,商讨谁来继任大统。在会上,默罕默德最忠实的信徒之一欧麦尔及其他逊尼派长老都表示支持阿布·伯克尔,于是公元632年,阿布·伯克尔成为了默罕默德的第一任继承者,当选哈里发,开启了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
四大正统哈里发
阿布·伯克尔是谁?他跟随穆罕默德多年,在默罕默德立教之时不仅给予了财力资助,也是第一个皈依伊斯兰教的人,此后跟随先知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但什叶派并不认可伯克尔的地位。相反,什叶派认为是伯克尔和其支持者联手篡夺了本属于阿里的哈里发职位,甚至进一步认为是伯克尔派人将阿里和法蒂玛的房子烧毁。
阿布·伯克尔担任哈里发仅仅两年,就于公元634年病逝。但他对穆斯林社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平抑了穆斯林社会中的各种反叛,避免了穆斯林社会的。
在阿布·伯克尔病重时,什叶派本以为阿里的机会来了,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伯克尔没有按照阿拉伯的传统由舒拉会议协商推举继承人,而是直接指定了欧麦尔担任第二任哈里发。
欧麦尔也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领袖,在他担任哈里发的10年间,阿拉伯人占领了拜占庭帝国三分之二的领土,还推翻了波斯萨珊王朝。尽管什叶派不认可前两任哈里发,但两人都是随穆罕默德南征北战,功勋卓著的将军,而且都是极其虔诚的穆斯林,什叶派也不好说什么。
第三任当选哈里发的是奥斯曼,他曾是一名商人,虽然也是战功累累,但在内部管理上喜欢任人唯亲,这引起了穆斯林内部的一些不满情绪。不过在他在位期间,他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主导了《古兰经》的编撰,就是现在流行的《古兰经》,也被称为《奥斯曼古兰经》。
奥斯曼哈里发时期的古兰经副本,目前仅存的四部之一,非常珍贵。
奥斯曼最终被不满现状的反叛者刺杀,成为史上第一个死在穆斯林手里的哈里发。
从这以后,阿拉伯人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对王座的流血战争。
公元656年,一直被什叶派拥护的阿里终于继任成为第四任哈里发,但奥斯曼的侄子宣称阿里才是杀害哈里发的幕后凶手,而自己将为奥斯曼报仇。在公元660年,阿里仅在位4年就被刺杀身亡。
之后位于阿拉伯半岛的哈里发帝国,先后被来自大马士革(今叙利亚)的倭玛亚王朝和来自巴格达(今伊拉克)的阿巴斯王朝取代。四大哈里发时代宣告结束。
分道扬镳什叶派不承认倭玛亚王朝和阿巴斯王朝的统治,力争将阿里的两个儿子哈桑和侯赛因推为哈里发。680年,倭玛亚王朝兵发卡尔巴拉(今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圣城)杀掉了侯赛因。然而逊尼派并没有罢手,他们担心侯赛因的后裔还可能会领导起义,令什叶派卷土重来,不如赶尽杀绝,一劳永逸。
什叶派虽然被追杀,但一直保存着实力与之,680年卡尔巴拉之战后,什叶派宣布逊尼派为篡位者,只承认来自阿里后裔的伊玛目(即:带穆斯林每日做祷告的人)为穆斯林的宗教和政治领袖。
一张图看懂逊尼派和什叶派的分歧
via 地球知识局
就这样什叶派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伊玛目制度,对于什叶派来说,伊玛目是不朽的,只有他们才有权力解释古兰经,是教徒与神沟通的桥梁,是伊斯兰世界的监护者,人类只有通过伊玛目才能感受到神的光辉。
也就是说,伊玛目在什叶派心中是神一样的存在,就像罗马教皇之于天主教徒一样,地位神圣。所以什叶派才会在伊斯兰教最核心的一句话:“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后面加上一句:“阿里是真主的见证者。”(当然,这并不是说什叶派就承认伊玛目是神。伊斯兰教是独神论宗教,认为世间只有一个安拉,什叶派对此并无异议。)
题外话:什叶派这种信徒通过宗教人士才能与神沟通的信念,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派中对沙特处死什叶派宗教人士这件事反应那么大,因为在什叶派中,宗教人士,尤其是高阶宗教人士,拥有数量庞大的信徒群体和巨大的影响力。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即便接见外国的国家元首,也都是一人坐主座,伊朗总统与外国元首一起坐副座。而逊尼派中即便是宗教权威,在信徒心中也只是解释古兰经和圣训的人,并无太大的实际权力。
自诩正统的逊尼派对什叶派的这套伊玛目理论嗤之以鼻。认为这些都是异端(穆罕默德未曾做过或默许的都被称为异端),并不是真正的穆斯林!逊尼派自始至终只尊古兰经和圣训。逊尼派也没有什叶派那种等级森严的宗教人士制度。逊尼派信徒自己通过阅读古兰经与圣训与神对话,按照神的要求去做,而不用像什叶派那样还得通过中间人---宗教人士去完成。(当然,普通人并不能完全记住古兰经和圣训,有些拿不准的东西逊尼派还是要请教宗教人士,但宗教人士只负责答疑解惑,并不像什叶派那样具有某种神性色彩。)
针锋相对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尽管逊尼派和什叶派存在种种不同,但在漫长的封建王朝时期,两者之间并未爆发过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但后来,中东发生了三件大事,彻底改变了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关系。两派逐渐走上了对立与对抗的道路。
第一件事,便是公元1501年,波斯天降伟人伊斯玛仪,他东征西讨,创立萨法维王朝(1501-1736)。
这是波斯人继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之后又一个帝国。伊斯玛仪做了一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把什叶派十二伊玛目派定为国教,大规模地强迫波斯境内逊尼派民众改信什叶派伊斯兰教。
伊朗伊斯法罕的一幅壁画描绘了萨法维王朝时期的波斯战争。
伊斯玛仪采取了种种激烈手段强迫波斯人由逊尼派改宗什叶派,这些手段包括:拆除逊尼派清真寺、修建什叶派清真寺、神庙、从临近地区邀请什叶派宗教人士来波斯传教、强制居民不承认前三大哈里发(伯克尔、欧麦尔和奥斯曼)的地位、对于拒不听命的逊尼派宗教人士则下狱、处死。据说在此过程中,许多逊尼派人士遇害,但具体数字说法差异极大。波斯人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将这种做法带到了临近的伊拉克等地。这让逊尼派和什叶派结下了梁子。
第二件事,便是沙特立国,瓦哈比的出现。
大约在公元1703年,阿拉伯沙漠里的内志(今沙特)诞生了一个Boy,名叫穆罕默·伊本·阿卜杜·瓦哈比。瓦哈比早年刻苦学习伊斯兰教,并到麦加和麦地那等地朝圣,随后到伊拉克巴士拉游学。学成归来后,他开始在家乡传播自己的主张,即严格地遵守古兰经和圣训。他认为伊斯兰教诞生已经1000多年了,许多教义被教徒曲解,做了创新,而这些创新恰恰不符合教义。
当他看到有人朝拜萨拉菲(早期追随穆罕默德的穆斯林)的坟墓时,“穆斯林怎么能朝拜坟墓呢!这不清真!”,要求当地的酋长把这些坟墓全部铲平。当他看到有人认为某些树木有灵,祭拜树木时,“穆斯林怎么能朝拜树木呢!这不清真!”把那些树全部砍了。
他这些行为引起了当地大酋长的警觉,后者把他从自己的领地上赶跑了。走投无路之际,他收到了另一块领地酋长的邀请,这个酋长名叫穆罕默德·本·沙特。1744年,两人口头约定,你负责你辖区的宗教事务,我负责开疆扩土,二人一拍即合。
伊本·沙特(左二)与瓦哈比(右二)
瓦哈比接受保护、传播自己的思想怀着净化伊斯兰教、清除异端思想的瓦哈比沙漠军队来到什叶派地区,听到那些伊玛目神性、否认前三大哈里发合法性的论调、看到崇拜圣墓行为等,可想而知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1802年,沙特攻占现伊拉克南部什叶派圣城卡尔巴拉。卡城是当年穆罕默德外孙、阿里二儿子、什叶派第三伊玛目侯赛因牺牲的地方,千百年来,什叶派将卡尔巴拉视为圣地,将侯赛因的墓视为圣墓加以朝拜。这些在信奉瓦哈比思想的沙特人眼中根本就是异端、必须予以清除。沙特人对卡尔巴拉进行了大规模屠城,捣毁了侯赛因的陵墓。
1901年,伊本·沙特的第五代孙阿卜杜勒·阿齐兹起兵军事反抗奥斯曼帝国,而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是江河日下,自身难保,再也无力剿灭沙特家族的叛乱,到1923年奥斯曼解体时,阿卜杜勒·阿齐兹基本已经控制了内志地区。1932年,在征服了内志、汉志等地区后,阿卜杜勒·阿齐兹登基,沙特阿拉伯王国正式成立。逊尼派瓦哈比教义顺理成章地被定为沙特国教。
沙特是政教合一国家,但与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沙特王室以及国王并不是宗教领袖,而是世俗统治者。沙特的宗教权威依然是瓦哈比家族。两大家族依然是合作关系,我给你提供传播宗教的场所和安全保护,你给我提供执政合法性。双方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曾有过分歧,宗教人士的权力也有所起伏,但总体上来说,这种互相依赖的关系并没有本质变化。
伴随着发现石油,沙特一举从一个沙漠穷国变成了亿万富翁。借助于石油美元,沙特开始向外输出瓦哈比教义,这对于伊斯兰世界、全球的以及世界的政治、经济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什叶派来说,自视绝对正统、极端保守、视任何创新为异端的瓦哈比的传播无疑使其感到备受威胁。
第三件事,便是伊朗的伊斯兰革命。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人们往往关注的是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袭击,多名外交官被扣为人质长达444天的重大外交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国和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其实,有一件事比美伊交恶影响更为深远和持久,那就是伊朗要向外输出伊斯兰革命。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宗教领袖大阿亚图拉(什叶派宗教人士最高头衔)霍梅尼上台,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霍梅尼上台后,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外交政策:不要西方,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他既不认同西方的资本主义,也不认可东方的主义,他认为只有伊斯兰才符合伊斯兰国家的国情。而他眼中的伊斯兰,特指的就是什叶派伊斯兰。
更让海湾对岸的阿拉伯世界感到担心的是,他号召要向整个伊斯兰世界输出伊朗式革命。这种革命,自然是革各国当权者的命。逊尼派各国当权者,尤其海湾阿拉伯君主国对霍梅尼这一输出革命的理念感到震惊和惶恐,纷纷采取反制措施。什叶和逊尼两大派,裹挟着伊朗和阿拉伯国家各自的国家利益,终于走向了对抗的道路!
近代冲突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沙特全力支持伊拉克萨达姆,向伊拉克提供了250亿美元的援助,并牵头成立了海湾合作委员会对抗伊朗。
1987年,穆斯林麦加朝圣期间,伊朗穆斯林在麦加举行反美反以色列游行时与沙特军警发生冲突,并最终演变为骚乱,致使400多人死亡,其中多数是伊朗人。消息传到国内,伊朗人袭击了沙特驻伊大使馆,霍梅尼公开号召沙特人推翻沙特王室。1988年,两国断交,直至1991年才复交。
200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萨达姆下台。伊拉克新宪法规定最具实权的政府总理一职必须由什叶派担任,伊朗对伊拉克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伊拉克逊尼派逐渐从核心被排挤出去。
2011年,受阿拉伯之春影响,沙特盟友、海湾小国巴林什叶派上街游行,要求少数派逊尼派王室退位(没错,巴林是少数逊尼派[30%]统治多数什叶派[70%]),沙特出兵,以武力才将此次游行镇压下去。
2015年3月起,沙特纠集多个伊斯兰国家部队对伊朗支持的什叶派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但战斗并未取得决定性胜利,至今仍在进行。
2016新年伊始,因沙特斩首什叶派有名望的宗教人士尼米尔,沙特驻伊朗大使馆遭袭击,沙特宣布与伊朗断绝外交关系。
这一事件背后反映的是沙特的焦虑。国际油价的持续低迷令这个石油王国出现巨额财政赤字,自己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不但未能在战争中占据上风反而有反噬自己的风险,纠集十国打击小小的也门胡赛武装却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甚至有被拖进泥潭的征兆,伊拉克萨达姆倒台什叶派力量步步壮大与伊朗越走越近……
在伊朗对外施加的影响下,什叶派几乎形成了“什叶派之弧”几乎包围了逊尼派为主的海湾诸国,对逊尼派造成了威胁。
沙特伊朗断交风波持续至今,无疑将一段时间以来两国曾以代理人方式进行的暗斗变成了明争,中东地区的局势恐怕会再次掀起波澜。至于能否升级为战争,目前来看还不太可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千年恩怨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下去。
中东地区:伊朗属于伊斯兰教国家,为何5次中东战争都未参加?
世界热点地区很多,这主要是地缘政治所决定的。从目前看,中东是全球热点地区,至今战乱不断。中东地区国家很多,但真正称得上中东大国的,除了土耳其、以色列,伊朗也算一个。
在中东历史上,犹太人因为复国成功,曾引发5次中东战争,但在中东战争中,土耳其和伊朗都未参与。土耳其作为北约国家,与美国交好,不参与战争与可以理解。但伊朗与美国和以色列都有仇恨,为何伊朗未参与5次中东战争呢?
一、追随美国,交好以色列在我们眼里伊朗与以色列、美国仇恨比较大,其实40多年前,伊朗还处于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与美国和以色列关系不错,而且伊朗当时与以色列也很好。
中东战争是冷战时期的战争,有冷战缩影。伊朗在意识形态方面有两个转变,在巴列维王朝时属于西方阵营。而中东战争中,美国都支援以色列。因此,1979年以前的中东战争,伊朗不可能出手,如果出手,作为伊斯兰教国家,伊朗就会得罪美国和以色列。
伊朗1979年以前的巴列维王朝时期,发展速度很快,而且是一个世俗国家。该国靠美国支援,特别是军事实力上号称“第五大国”。如果伊朗出手,或许能改变中东战争的格局。巴列维国王不可能这样做,伊朗全方位与美国发展关系,没有美国的指令他不会出手。当然即使美国让其站在以色列一方,伊朗也不敢选择,那伊朗就会成为阿拉伯国家的打击对象。
二、宗教矛盾,坐山观虎斗伊朗虽然信奉伊斯兰教,但该国主体民族是波斯族。从历史上看,波斯人与阿拉伯人可以说是世仇,波斯帝国曾被阿拉伯帝国灭亡过,相信当时伊朗人都知道这段历史。
从资料记载,伊斯兰革命前,巴列维国王曾组织过纪念波斯帝国2000年的隆重庆典,在巴列维梦想里,他想复兴波斯帝国。从这一点看,伊朗也不会出兵与诸多阿拉伯国家一起打以色列。
虽然伊朗信奉伊斯兰教,但巴列维王朝时的伊朗宗教气息并不浓。而以色列建国后,伊朗与以色列关系不错,对犹太人复国并没有反对。因为以色列建国后,从战略上看,与伊朗战略并不矛盾。两国同属美国阵营,单从伊朗来看,中东地区对伊朗都很忌惮。
另外,巴列维王朝时,对宗教势力打压很严重,但伊朗宗教势力是一支很庞大的力量。伊朗属于什叶派,是中东地区最大的什叶派国家。如果伊朗出兵与阿拉伯国家站在一起,伊朗宗教势力就会反对,因为阿拉伯国家大部分都逊尼派国家,什叶派与逊尼派仇恨也很大。所以前四次中东战争,伊朗与宗教势力完全可以站在旁边“坐山观虎斗”,巴列维总算看到千年以来的世仇被以色列吊打。伊朗的宗教之所以不关心,因为伊朗属于什叶派,其他阿拉伯国家是逊尼派,不管他们的事。
三、两伊战争,腾不出手来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政教合一的建立。霍梅尼掌握伊朗权力后,伊朗与美国、以色列关系迅速恶化,霍梅尼认为以色列是一个“毒瘤”,不能存在。但私下里,伊朗与以色列还秘密交往。这另当别论。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出动飞机空袭贝鲁特和黎南部巴解游击队基地,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此时伊朗与以色列关系不好,为什么没参与第五次中东战争呢?
伊朗没有这么大精力,1980年9月22日,伊朗与伊拉克两国就爆发了两伊战争,而且1982年,两国正打得难解难分。两伊战争让伊朗疲惫不堪,伊朗哪有精力参与第五次战争。
两伊战争时,对伊朗重创很大,如果伊拉克得到美国大量军援继续打下去,伊朗就会很危险,这是后来的事了。
结语在中东地区,伊朗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他与土耳其还不一样,至少在地区来看不是让人反感的国家。而土耳其近10多年以来,不断介入中东地区冲突,其实影响力很大。而伊朗其实也介入中东地区冲突,比如伊朗支持叙利亚战争,甚至应阿萨德请求,派出军队参加叙利亚战争,还支持伊拉克反美武装。特别是在也门冲突中,强悍的也门胡塞武装,如果没有伊朗军队支持,很难抵抗沙特军队。由于伊朗很少高调介入中东冲突,外界对伊朗的印象要比土耳其好。
现在伊朗已经不是巴列维王朝的伊朗,也不是霍梅尼时期的伊朗,如果再次发生中东战争,伊朗不会置身事外,因为中东格局已经离不开伊朗。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伊朗与穆斯林兄弟会,分属什叶派与逊尼派,两者能否走向联合?
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在埃及有一个宗教组织迅速崛起,并把执政多年的穆巴拉克赶下台,2012年,该组织还推出代表担任埃及总统,一时间轰动了全球。这起事件就是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取得埃及,穆兄会成员穆尔西成为埃及总统。
但穆尔西只当一年总统便被军方赶下台,随即埃及又回到军方当总统的时代。而且穆兄会也被列为“恐怖组织”,此后穆兄会转入地下,风头已失。
但在穆兄会崛起和失势的过程中,西亚大国伊朗却与穆兄会有过来往,但很少被人关注。因为穆兄会属于逊尼派,而伊朗属于什叶派,伊朗也想建立一个“什叶派弧”的联盟,怎么会与逊尼派的穆兄会有联系呢?
但通过资料记载,穆兄会与伊朗的确有过联系,而且穆尔西当总统时还访问了伊朗。虽然伊朗与穆兄会分属不同派别,但两者却有不同程度联系。为什么要联系,双方能否走向联合?
历史渊源穆斯林兄弟会成立于1928年,而伊朗伊斯兰革命是于1979年才成功,两者相差半个世纪。伊朗宗教与穆斯林兄弟会相比是小字辈。但两者却有交集,也有交往历史。
1979年,伊斯兰革命成功,穆兄会分支代表就到伊朗向霍梅尼表示祝贺。而且霍梅尼尊崇穆兄会理论家库特布写的著作,哈梅内伊也很喜欢。
在此后四十年中,穆兄会与伊朗交往时断时续,但交往停留在非官方的。特别是2007年伊斯统一论坛中,双方联系有所紧密。此论坛是伊朗与穆兄会组织共同建立的。
伊斯兰与穆兄会之所以加强联系,主要还是双方的政治目标是相似,都想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模式。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穆兄会不想通过革命方式来取得。
伊朗伊斯革命成功后,在国际上受到孤立,也在伊斯兰国家中遭到反对。因此,伊朗愿意通过与穆兄会来往,得到逊尼派的支持,建立一个更广泛的宗教。
穆兄会作为成立时间较早的一个宗教组织,在与伊朗交往中,也受到了自逊尼派的反对,由于很多阿拉伯国家愿意接受萨拉菲的逊尼派,他们把什叶派的伊朗视为邪恶势力。特别是叙利亚战争时,伊朗直接支持阿萨德总统,再遭受叙利亚穆兄会的反对。
伊朗自从建立政教合一的后,一直遭受美国的制裁,伊朗希望与逊尼派建立盟友。但双方并没有实现热烈的联系,毕竟双方似乎不愿意更深入的交往。伊朗与穆兄会交往,主要想改变沙特、阿联酋等国对伊朗的印象。
穆兄会与伊朗交往中,奉行实用主义。由于伊朗本身在阿拉伯国家印象不太好。但只要有利于穆兄会利益,他们就与伊朗交往。
关系升温穆尔西于2012年6月当选埃及总统后,曾试图与伊朗建立良好关系。穆尔西还邀请伊朗参加一个由他建立的埃及、沙特、土耳其、伊朗组成的工作组,想制止叙利亚的内战。虽然没有成功,但可以看出伊朗与穆兄会交往并未中止。
2012年8月,穆尔西借助移交不结盟运动主席之机访问了伊朗,这是30年来,埃及第一位总统访问伊朗。同样,2013年2月,穆尔西下台前,时任伊朗总统内贾德也访问了埃及,并参加伊斯兰峰会。
后来伊朗想进一步拓展与埃及的交流,包括旅游、贸易和能源等,但穆尔西没有抓住这些机会。
穆尔西与伊朗关系有所向好后,沙特担心埃伊联盟后伊朗势力更大。穆尔西曾想安抚沙特,通报他访问伊朗的情况,并向沙特保证,埃及优先发展与沙特的关系。
后来伊朗与埃及于2014年通航,中断了34年的商业航班迎来第一趟航班。穆尔西当时很难,因为他想与伊朗进一步发展关系,但该国的军方却与美国交好。埃及军方反对穆尔西与伊朗交往。
但伊朗与穆兄会关系随着叙利亚战争的深入而出现微妙变化,双方友好交往停了,这也为后来伊穆关系蒙上一层阴影。
趋势推测2013年,穆尔西下台,随后埃及军方卷土重来,穆斯林兄弟会命运也遭受了挫折。埃及把穆兄会定为恐怖势力,并进行了打压。
因为穆兄会是一个庞大组织,在很多阿拉伯国家都有分支机构,因此穆兄会虽然不掌权,但势力很大。不过穆兄会在埃及受挫,伊朗并没有断绝与流亡中的穆兄公来往。
伊朗继续想通过伊斯兰统一论坛与穆兄会联系,但由于逊尼派穆斯林对伊朗仇恨比较大,穆兄会此时对发展与伊朗关系犹豫不决。虽然穆兄会认识到与伊朗关系的重要性,但穆兄会在埃及受挫,很多穆兄会成员被逮捕,双方关系并不明朗。
不过此后伊朗与穆兄会关系迎来两个机遇,一个是穆兄会内部,一派认为通过暴力对抗埃及,他们视伊朗是支持者,这为伊朗进一步与穆兄会交流奠定了基础。
再一个是土耳其出现。土耳其在叙利亚战争中后期,转而支持阿萨德,而伊朗也是支持阿萨德的一方,于是伊朗与土耳其关系交好。而土耳其则是支持穆兄会的国家,这一变化,为伊朗与穆兄会进一步建立联系,创造了机会。
但伊朗与穆兄会联系时也小心翼翼,因为伊朗怕惹怒了土耳其,毕竟土耳其不想失去他们在穆兄会的影响力。
美国对穆兄会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中由穆兄会掌权,美国转而支持哈夫塔尔塔尔。而美国也视伊朗现为仇敌,这似乎为伊朗与穆兄会交往创造了机会。
不过穆兄会与伊朗双方似亲非亲,两者并没有热烈交往。这也难怪,因为横在双方的障碍太多,一时半会不会解除,但有好感总比敌对要强,今后伊朗与穆兄会不仅不断了来往,相反还会因为局势而加强。因为他们有太多共同点。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不是总统,却是伊朗最高权力的幕后掌权人:哈梅内伊
1979年伊朗发生伊兰斯革命,的巴列维被推翻,由霍梅尼领导的伊兰斯革命运动获得了胜利。
伊朗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成立宗教法学家政府,实行举世无双的“宗教制”,宗教领袖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至高无上。
自1989年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内伊成为伊朗的宗教领袖,他在国家最高层面之上俯瞰整个伊朗。
虽然不是总统,但哈梅内伊却以他的宗教领袖身份,左右着伊朗的所有重大决策,成为伊朗最高权力的幕后掌权人。
哈梅内伊
“活着的烈士”是霍梅尼的得意弟子1939年,哈梅内伊出生在伊朗东北部霍拉桑省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市郊区哈梅内镇的一个宗教家庭,属于伊朗第一大少数民族阿塞拜疆族。
父亲给他起名为哈梅内伊,意为“哈梅内人”,在8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二。
他父亲虽然是当地有名的教士,但家中生活非常困难,母亲辛苦操劳也很难安排好全家十几口人的生活,吃、穿都很困窘,甚至多年住在阴暗的地下室里,年幼的哈梅内伊经常挨饿。
家庭的宗教背景和身为教士的父亲对他影响很大,父母都鼓励和支持他选择当教士这条人生道路。他4岁便开始进宗教学校,一边读书识字一边学习《古兰经》。
他的学业进步很快,仅用5年多时间就修完了宗教院校中级阶段的绝大部分教法和教法原理课程,受到周围人们的称赞。
哈梅内伊
在少年时代,哈梅内伊亲眼看到社会上很多以强凌弱的不合理现象。这些经历让他产生了憎恶的思想,也体验到贫苦民众的处境,从而同情贫苦百姓和弱势群体、渴求公平的理念,深深地植根在他幼小的心灵之中。
18岁时师从宗教法学权威大阿亚图拉米拉尼,攻读高级教法及教法原理学,他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争取国家自主、强调公正平等、建立伊斯兰秩序、批判美国等思想认知。
19岁时遇到教长霍梅尼,哈梅内伊开始追随他并成为其得意弟子之一。
随后,他跟随霍梅尼反对巴列维国王专制统治,成为一名政治斗士,在霍梅尼被流放伊拉克期间,他坚持在伊朗国内传播霍梅尼的主张。为此,他曾6次被捕入狱,并屡遭拷打,可谓是久经考验的伊兰教忠实信徒。
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哈梅内伊受命组建伊斯兰共和党,并领导国防部。两伊战争爆发后,他又被任命为革命卫队司令,保卫新生的伊斯兰共和国。建立政党和领导军队,不但使他身居要职,而且为他打下了坚实的权力基础。
伊斯兰革命
他因此成为武装的目标,1981年,他在德黑兰一个清真寺发表演讲,组织“人民者”派人假扮记者,将炸弹藏入录音机中带入会场,在采访他时引爆了炸弹。
炸弹就在哈梅内伊身边爆炸,他被炸得遍体鳞伤,虽然侥幸死里逃生,但却右臂瘫痪落下终身的残疾,只能用左手与别人握手。
伊朗民众出于对哈梅内伊的同情和热爱,尊称他为“活着的烈士”。
被捕获的杀手“掩护人”供认美国是事件的幕后主使,经过这次事件,哈梅内伊的反美立场更加坚定,他在讲话中经常抨击美国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东的各种霸权主义行径,指责美国是“大撒旦”。
同年,在“人民者”的另一次行动中,时任总统拉贾伊被炸身亡,42 岁的哈梅内伊随后当选伊朗总统。1989年6月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内伊被推举为最高领袖。
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之所以能够成为伊朗的最高掌权者,有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霍梅尼的赏识和重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年的哈梅内伊在宗教内等级较低,而伊朗宪法规定,最高领袖应该是大阿亚图拉。为了实现权力顺利交接,1988年霍梅尼推动修订宪法,删去最高领袖必须是大阿亚图拉的规定,为哈梅内伊接班扫除了障碍。
经过霍梅尼的多方安排,在他去世的第二天,哈梅内伊就被推举为最高领袖,并被授予阿亚图拉称号。霍梅尼的儿子艾哈迈德写信给哈梅内伊,称“霍梅尼认为你是伊斯兰共和国最合适的领导人”。
其次,哈梅内伊有很高的威望和号召力。“活着的烈士”之名让他倍受尊敬,他有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在监狱的六进六出使他身经百战,意志坚定,他的讲话也很有号召力和鼓动力,一呼百应。
伊朗民众笃信伊斯兰教,把哈梅内伊看作是“圣人”,甚至是“真主的代言人”。他们相信为保卫祖国和伊斯兰信仰而死,就会被真主召到天堂,替敌人卖命死后会下地狱。
因此,他们积极影响哈梅内伊的号召,有数万人报名参加“革命烈士敢死队”,时刻准备为反抗美国动武、保卫国家和最高领袖而献身。
革命烈士敢死队
其三,哈梅内伊牢牢掌握着伊朗的武装力量。伊朗最精锐力量伊斯兰革命卫队由他一手组建,所有军官都是他亲自任命的,完全忠诚于他。他在任国防部长期间,在国家正规部队和数十万巴斯民兵组织中建立了绝对的权威,因而他拥有了军队的坚定支持。
最后,哈梅内伊的亲民路线使他受到拥戴。成为最高领袖、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的哈梅内伊,一直住在喧闹的德黑兰市区,与民众为邻,生活简朴。他还经常到各地访贫问苦,这也使他深得民心,受到民众的广泛拥戴。
伊斯兰民众
“相对开放”的保守派核心美国《时代》周刊曾用“阴影里的权力”为题描写哈梅内伊:他戴表,会穿牛仔裤在德黑兰的厄尔布尔士山徒步旅行,还会弹伊朗传统的拨弦乐器,这使哈梅内伊看起来“比较开放”。
然而,哈梅内伊1989年接任最高领袖时,处境却是非常艰难。当时许多人认为,哈梅内伊缺乏霍梅尼的宗教学识和超凡魅力,因此预测他可能将屈居总统之下,成为有名无实的精神领袖,或被集体领导的宗教委员会取代。
出人意料的是,担任最高领袖后,哈梅内伊倡导伊朗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宗教民权制”思想,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才能,引领伊朗在中东暗礁险滩间穿梭,安然度过两伊战争、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东剧变及伊朗核危机等诸多重大危机,且使伊朗影响力与日俱增。
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的权力和威望日渐凌驾于总统和议会之上,对重大事务一言九鼎。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在政治上,哈梅内伊能够坚决捍卫伊斯兰政体,这让他获得最大范围的伊朗民众的追随。他与其前任霍梅尼一样是坚定的保守派,坚信伊斯兰是世界上最好的。
伊朗政教合一政体,表现为教士“依照《古兰经》和安拉的传统发挥永恒的领导作用”,哈梅内伊就是伊斯兰政体的“总代表”。
他全力维护伊斯兰政体,始终力挺保守派,打压改革派。2004年授意“宪法监督委员会”取消逾千名议会候选人参选资格,其中多数为改革派,使保守派赢得70%议席。
在2009年6月总统选举争端中,他放弃一贯超脱做法,力挺内贾德总统,镇压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领导的抗议活动,并将穆萨维等监禁至今。
他大力推行教育伊斯兰化,敦促大学坚持伊斯兰价值观,反对高校学生从事“反伊斯兰教”行为,如演奏音乐、研习美术、到异教徒国家旅游、野外考察等,并关闭了大批音乐学校。
他全面强化媒体控制,主张加大报纸、书刊和电影审查制度,禁止西方文化和产品传播。他在2015年特别呼吁要严防美国“政治和文化渗透”,强令关张因装修风格“太美国化”的刚开业的伊朗“山寨版肯德基”,称美国正用“性、金钱和西方生活方式”对伊朗决策精英层进行渗透。
哈梅内伊
其次,在经济上,哈梅内伊提出建立“抵抗型经济”,伊朗得以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下顽强屹立,使他赢得了富有民族自尊心的伊朗民众的支持。
哈梅内伊认为,当前世界比过去更加依赖油气资源,伊朗是油气主要提供者,因此“世界需要伊朗,甚于伊朗需要世界”。当前,国际上的反伊共识已不复存在,国外石油公司已无法忍受对伊制裁。
据此,哈梅内伊2014年2月提出“抵抗型经济总政策”,即利用伊朗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基础设施、高素质的劳动力以及求发展的决心,推行源于伊斯兰革命文化的新经济模式,打赢与西方的经济战。
他主张优先发展知识经济,增加基础商品的国产化,鼓励人们使用国货。扩大与外部经济合作,挑选油气合作的战略伙伴,实现油气销售多元化,完善油气工业产业链。节约使用国家公共资源,打击经济领域的。
“抵抗型经济”最终目的是发展本土经济,增强经济和技术水平,增加本土产品附加值,摆脱原料出口国处境,免受制裁和经济动荡殃及,提升伊朗国际地位。
哈梅内伊
其三,在核立场上,哈梅内伊坚定而灵活,使得伊朗能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击下屡屡化险为夷。哈梅内伊认为,伊核计划最能体现伊朗革命的核心价值,核计划有助于伊朗实现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有助于经济独立,经济独立有助于政治独立。
哈梅内伊公开称核工业是伊朗的“必需品”,伊朗绝不放弃生产核燃料的权利,坚决反对在核问题上妥协让步。
但在策略层面,哈梅内伊强调灵活性,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硬碰硬。他在200 5年发布宗教命令,称生产、储存和使用核武器是伊斯兰所禁止的,表明伊朗无意制造核武。
鲁哈尼
2013年鲁哈尼上台后,力求通过核谈判缓解制裁,哈梅内伊表示支持通过谈判解决核问题。但坚决反对“只有伊朗执行核协议后,美国才解除制裁”,坚持认为达成协议与解除制裁必须同时完成,“达不成协议,也比达成坏协议强”。
哈梅内伊没有像霍梅尼那样“集所有大权于最高领袖一身”,而是适度给民选总统一定的权力。他在坚守保守派立场的同时,一直试图平衡伊朗政坛各派的力量。他曾明确表示,对伊朗来说,保守派和改革派就像“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对于务实派的拉夫桑贾尼,哈梅内伊支持他推行与阿拉伯国家改善关系。改革派哈塔米时期,哈梅内伊支持他与欧洲缓和关系。保守派内贾德任职期间,哈梅内伊也对其反美、反以给予最大的支持。他与现任总统贾哈尼也保持着一种“不离不即,若即若离”的状态。
内贾德
创造一个新的伊斯兰文明哈梅内伊认为,伊朗的基本目标是成为独立、强大、技术先进并拥有强烈伊斯兰认同的强国。哈梅内伊在官方网站直言不讳地表示,他更愿意“作为穆斯林世界的最高领袖,而不是伊朗最高领袖”。
为扩大伊朗在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他主要采取三种手段:
高举“伊斯兰”旗帜。担任最高领袖后,哈梅内伊在中东充当伊斯兰革命的先锋。他一再强调,伊朗与阿拉伯世界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敌人,并委婉警告阿拉伯国家不要联手美国对付伊朗。他还强调,伊核成就属于整个穆斯林世界,希望借此缓和阿拉伯国家的担忧情绪。
倡导改革。近些年,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埃及穆兄会、伊拉克什叶派等都通过选举上台,哈梅内伊由此确信,如果在中东推行,其伊斯兰盟友将赢得人心。
“如果在所有伊斯兰国家举行全民公决,人民将投票给那些亲伊斯兰、爱国反美的候选人。”他认为,伊朗的软实力将获得绝大多数阿拉伯穆斯林的支持。
使用非常规力量。哈梅内伊断言,为确保伊朗安全,实现地区霸权,伊朗必须将政治、文化及非常规力量如民兵武装等有机结合。他相信,如果没有伊朗介入,中东所有热点问题都不可能得到解决。
另外,哈梅内伊还一直坚定地反美反以。
他秉承霍梅尼的外交路线,将美国视为“大撒旦”和“伊斯兰革命”的敌人。同时,哈梅内伊还持续反对以色列。哈梅内伊赞同伊朗同沙特、欧盟国家缓和关系,但坚定反对同美以改善关系。
哈梅内伊之所以强烈反美,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首先,从历史原因看,巴列维时期,哈梅内伊曾受到伊朗情报机构萨瓦克残酷折磨,而该组织正是受训于中情局和以色列摩萨德,因此他对美国和以色列恨之人骨。
从现实原因看,哈梅内伊认为,美国至今拒绝承认伊斯兰共和国,干预伊朗事务,一直试图通过制造内部崩溃、颜色革命、经济施压、军事入侵等方式搞垮伊朗。
他表示一旦美国对伊朗发动战争,伊朗将切断波斯湾能源通道,他本人也将穿上军装参战。
哈梅内伊不惧怕美国的军事打击,主要基于四点认识:叙利亚动荡使西方害怕打击伊朗产生更大外溢效益;西方国家担心军事打击伊朗遭受报复;以色列没有美国的认可,不敢对伊朗动武;军事打击会给伊朗将核计划军事化以合法理由。
哈梅内伊
但哈梅内伊对美政策并非一味对抗,而是力争斗而不破。2013年鲁哈尼上台,借核谈判与美缓和关系。对此,哈梅内伊并不反对,但强调伊朗不会因遭受制裁而孤注一掷,与美国全面交易。
哈梅内伊是一个意志坚定,性格坚韧,但却不乏手段灵活之人。他深谙政坛平衡术,努力驾驭派别林立的伊朗政坛,在确保伊斯兰政体的大前提下,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他将霍梅尼提出的“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的目标,解释为“既不受东方控制,也不受西方控制”,据此提出著名的“开放政策”。在抗击美国等西方大国的同时,也积极的寻找盟友。
哈梅内伊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家,更像一个学识渊博的宗教学者和文艺爱好者。他深居简出,低调神秘,极少出国,更不接受采访,很少出头露面,但这都不能改变他是伊朗最高权力的幕后掌权人这一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