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的繁体(六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海韵教育丨数字 0~10 的正确书写方法(图示)

  初入学的小学生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比如: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位置搞错(如3写成ε);有的学生手指不灵活,写5、2、0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写得不整齐、不匀称。因此,教学生写好数字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在教学写数字时,教师可以进行如下的尝试:认真阅读书写范例,弄懂起点、笔顺、终点的标志;按照范例书写,一写一对照,养成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规范的数字书写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请家长和老师朋友仔细阅读每个数字的书写方法,指导孩子正确书写。

  “0”的写法:找到左上格,在上边线中间偏右一点儿的位置起笔;斜着向左下弯,一直画到左下格,贴到左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儿的位置后;再向右下弯,画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位置处;再向右上弯,一直画到左上格贴到竖中线中间偏下一点儿的位置后;再向左上弯,回到起笔处收笔。

  “1”的写法:从日字格的右上角附近起笔,画斜线到左下角附近。

  “2”的写法:起笔碰左线,然后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角,碰下线一横。

  “3”的写法: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向右不碰线,略成半圆,再向中间,在虚线以上停止,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线,弯弯地到左碰线为止。上下都是大半个圆弧,但下面比上面大。

  “4”的写法:从上线当中起,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后再横过去,向右碰线。第二笔从右上一半不到的地方向下,斜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5”的写法:从上线一半不到的地方,向左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上面一横平,在右上线下面一点,向右碰线。

  “6”的写法: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左下方画一个弧形,碰左线、底线,绕圈向上,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虚线。

  “7”的写法:靠近上线,从左上角到右上角,再斜折到下面,在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

  “8”的写法:从右向上到左一个半圆,拐向右下,碰右线、下线、左线,回上去,在虚线以上和原线相交,直线到右上角附近与起笔的地方稍离开一些为止。(注意:8是不封口的)

  “9”的写法:上面的一个圆是长圆,稍斜些,四角碰线,在右上角附近向左下再一竖到下线中间。

  “10”的写法:0从上端正中偏右起,向左画弧,虚线以下碰左线,再碰下线、右线,画成一个斜斜的椭圆,向上回到起笔的地方为止。

  其中1写在田字格的左边,0写在田字格的右边,组成10字。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草书认字,7个字,老婆一个都没认出来,教会她费了我一番功夫

这一句话是七个草书字,不知道是谁写的,线条柔美,洒脱自如,我觉得非常漂亮,不管是是谁写的,只要是好字,我就会拿出来分享。

无奈我老婆不懂草书,这几个字她居然一个都没认出来。大家懂草书的觉得很简单,也不要笑话,不懂草书的人真是亮眼一抹黑,说实话,我以前就是这样的。

我决定教她认会这几个字,刚好手头有一本《中华草书常用字字汇》书,就从里找面到了这些字,一一指给她看。其实我也是通过这本书才学会草书的,里面对常用字行书草书的各种写法都有介绍。

图1

你们要是对认字感兴趣的,可以弄一套这本书,我附在文章末尾了,参照练字不错。现在我就说一下这些字该怎么认,这也是我教老婆的,你们不懂的可以看看。

先说第一个字吧,结合上下文这个字应该是“春”。直接看下图。

图2,草书字汇“春”

再说一下第二个字吧,这也是一个典型的草法,佷多人都这样写,这是一个“城”字,只要记住“成”的写法,再加一个偏旁,一类字的写法就都出来了,记住就行。见下图。

图3,草书字汇“城”

第三个字是“无”,以前说过很多次了,它有很多种写法,这是其中一种,见到了要能认得。见下图。

图4,草书字汇“无”

第四个字是“处”,很多不懂草书的人把它认成“雯”,结合上下文看这是不对的。

图5,草书字汇“处”

第五个字是“不”,还是好认的,不说它了。第六个字是“飞”,典型的草书写法,属于繁体草书,记住就行,见下图。

图6,草书字汇“飞”

最后一个字是“花”,我也说过很多次了吧,它有很多种写法,我就不介绍了,你们不懂的可以看看《中华草书常用字字汇》,能够学到更多的字。

说实话,一番下来,真废了我一番功夫,老婆终于会认了,我叫她都记住了,以后再碰到这些字,就不在话下。

你们也都会认了吗?跟着我每天学几个草书字,日积月累,就会人草书了。

汉字解密|刘:我姓刘 文刀刘 刘字本义竟然指的是一种兵器

视频加载中...

大家好,欢迎来到汉字解密,我是杨小平。今天我们来说说百家姓中的刘姓。

在福建汀(tīng)州府有首歌谣这样说道:“张王李赵遍地刘,世世代代传不休。刘家子弟多俊杰,三江南北芳名留。”这歌谣中说的“遍地刘”,是指刘姓者多,分布广。现在,刘姓人口约 6994 万,是中国的第四大姓,仅仅次于李王张。姓刘的一般介绍自己姓时,时常会说:“姓刘,文刀刘。”

其实古人在向别人介绍刘姓时,一般并不说“刘,文刀刘”,而会说“刘,卯金刀”,或者说“卯金刘”。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字,只是现代简化汉字,是从繁体字“刘”的草书演变而来。而汉唐以来,刘字通常都写作繁体字“劉”。

中国自古就有“刘天下”之说,无论是建立王朝的数量,还是称帝的人数,刘姓都远多于其他姓氏,刘姓称帝称王者多达10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帝王专业户”。

“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国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的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作汉语、汉字,那么“刘”字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古文字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要追溯刘姓的来历,应该从繁写的“劉”字开始。

现在我们所知的最古老的汉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或者金文中,我们至今都未发现“刘”字,就连世界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没有收录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字。

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广雅》解释说:“刘,刀也”。《尔雅》解释说:“刘,杀也”。

那么,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含义。《尚书·顾命篇》里记载道,有“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句,汉朝孔安国解释说:“刘,钺属。”东汉人更进一步解释说:“刘,盖今鑱(chán)斧。”

清末学者俞樾总结说:“‘刘’字本义,盖兵器也。”我们认为,“刘”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斧钺”。

刘姓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说起刘姓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楚开姓始祖是谁?目前普遍学者认为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是夏朝后期的刘累。

说起刘累,自古流传许多神秘的传说。《清源留氏族谱》记载说:刘累出生很奇特,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纹饰,字形是:“卯在田上,糸在田下”,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二字。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取名叫“留累”,又称刘累。“留”姓的得姓因此产生。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得姓始祖,又是“留”姓的得姓始祖。

商周之际,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周成王对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改封为杜氏,或称唐杜氏。由此可见,刘姓与很多姓有关系,除唐、杜之外,还和范、韦、祁、士、司空、隋等有关系。刘姓也有不少出自他族、他姓改姓或赐姓。

刘姓最有名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父亲叫作刘端,刘邦排行第三,还有哥哥刘伯、刘仲,弟弟刘交。刘邦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

下期预告:

武松的“武”究竟该怎么写?武汉的武昌,究竟因何而得名?唐代时期,一位小小的才女“武媚娘”又是如何逆袭成功,成为一代“女王”武则天?明天华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杨小平,将为大家带来与百家姓有关的汉字——武,敬请关注

数字姓氏 | 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都是姓,你知道几个?

大小写数字姓氏异同分辨录

作者:王万江

中国汉语中有大、小写之分的数字,除用来计数时有着不同的作用外,还有两大特点或功能:防伪或作姓氏用。数千年来,大写数字的防伪功能,是采用字母文字的国度或地区所望尘莫及的,此不复赘;本文要说的是姓氏分类中一个特殊的小门类——数字为姓(氏),且大小写数字姓氏有同有异,若乏分辨,或会弄错、出麻烦。

附 小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0、百、千、万、亿

大写:弌或壹、弍或弐或贰或貮等、弎或叁、肆或亖、伍、陆(或坴、陸)、柒或㭍、捌(或仈、叭)、玖、拾、零、佰、仟、萬(万)、億(亿)

一 弌 壹 (乙)姓

读音 作姓氏用时读Yī,(“一”在汉语口语中因组词结构、特点不同而存在变音现象)壹有方言Yě,乙音Yǐ。

同姓说

“一”姓多源流。因来源不同,而演绎出不同的结果。

1、一、乙、弌、壹同姓 源于商汤,即成汤支庶子孙,有按顺序排行的,有取壹为氏者,称壹氏,后逐步简化为弌氏、一氏,也有乙氏的。该支壹、弌、一、乙同宗同源,共尊成汤为始祖。(见《一姓·姓氏渊源》)

2、一、乙同姓 源于鲜卑族乙弗氏部、唐代匈奴族库莫奚王副使格斯齐宜的,汉姓简为“乙”,后有依谐音改为“一”的,此为一、乙同姓(氏)。(见《魏书》、《五代史》、《中国姓氏大辞典》)

3、一、乙、弌同姓 源鲜卑族一那娄氏部落(又壹那娄氏、乙那娄氏),其中有人以原姓首字谐音改汉字姓弌氏、乙氏。因“弌”是“一”的古体字,又有将弌、乙简笔成“一”氏传承至今的。(见《魏书·官氏志》)

4、弌、壹同姓 (见《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考释》)

5、弌、乙同姓 (见《魏书·官氏志》)

不同姓说

1、一、壹各自为姓 “一”姓见《古今姓氏书辩证》、《中国姓氏大辞典》,“壹”姓见《中国民族史人物辞典》、《万姓统谱》、《中国姓氏大辞典》。

2、乙姓多源,除以上外,还有出自姬姓鲁公族后裔或春秋时北狄的。(见《急救篇》、《通志·氏族略》等)

历史人物

一洪:明代河南邓州人,成化年间河北赞皇知县。

一壶:1947年生,江苏昆山人,著名当代书法家。

乙世:汉代南郡太守。

乙晓光:1958年生,江苏沭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弌瑰,又乙瑰:北魏时镇南将军、驸马都尉、定州刺史、西道将军等。

壹元:汉代人。

壹万福:唐代青绶大夫。

现状

一、乙、弌、壹各自为姓。或有复姓。(下同)

现河南南阳、山东嘉祥、山西万荣和五台、陕西西安、安徽淮南、上海、江苏无锡、江西永修、云南泸水等地有一姓,江苏泗洪有弌姓,

河北平泉、湖南益阳和辰溪、台湾台南和台北有壹姓,河南周口和宁陵、新疆、北京、河北平宁、天津、山东长浦和夏津、山西运城和汾西及绛县、安徽、上海、江苏、浙江、台湾等地有乙姓。

建议

鉴于“同姓说”诸情况,为防混乱,还是以一、乙、弌、壹各自为姓、互不通用为妥。

二 弍 贰 貳姓 弐 貮 㒃等不作姓

读音 Èr

同姓说

二与貳(贰是貳的异体,台湾等海外不用贰)

二姓源于姬姓之周代貳(贰)国,属以国为氏。(见《左传》、《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或貳(贰)负,以官为氏。(见《山海经》、《姓氏考略》)或北魏鲜卑族以爵号为氏。(见《后秦录》、《姓氏考略》)

不同姓说

1、二与貳 二虽源貳姓,是为分族,也称分支,属少数民族傈僳族姓。(见《新编千家姓》、《太平图话姓氏综》)

2、弍与貳姓分族,已属分支。(见《中国姓氏大辞典》、《中华姓氏大辞典》)

3、貳与(贰)出自姬姓或夷姓,演化为二姓。(见《姓考》、后秦录》、《中国姓氏大辞典》)

历史人物

貳(贰)坐:后魏将军。(见《二姓起源》)

现状

二、弍、贰、貳并存。江苏滨海、广东遂溪、浙江桐乡、云南泸水等地有二姓,陕西子长、湖南娄底、浙江丽水和永嘉、广东茂名等地有贰姓,弍、貳姓在台湾。

建议

维持现状。

Sān(毛字上面出头)

三 (毛字上面出头) 弎 叁

读音 Sān

同姓说

1、三与叁 源于地名,出自满族古居地叁牲,属以居邑名称为氏。叁姓,也称三姓,古女真族居地名称,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辖的伊兰市。(见《三姓·姓氏起源》之二)

2、三、弎、叁姓, 汉、藏等多民族有此姓。(见《三姓·基本介绍》)

不同姓说

1、三姓有出于古代三闾、三饭、三丘、三乌等复姓的后裔的,清代时台湾土著也有三姓。(见《广韵》、《姓苑》、中国姓氏大辞典》)

2、毛字上面出头 清代山东沂州费县有Sān(毛字上面出头)阳镇,河北行唐有Sān(毛字上面出头)赵村,Sān(毛字上面出头)氏或以地名为姓。(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中国姓氏大辞典》)

3、弎姓,未查到确切佐证。(见《三姓·基本介绍》)

4、叁姓,见《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另有叁牲、叁姓、叁布复姓。

历史人物

三开:宋代人。

三成志:明代。

三继堂:1936年生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叁布·拉诺日布:(1954-今)蒙古族,内蒙古扎鲁特旗人,当代人民艺术理论家,内蒙古哲里木盟文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现状

三 毛字上面出头 弎 叁是罕见姓。河南偃师、北京、青海民和、河北临西、山西绛县和大同、四川成都和汉源、湖北武汉、江苏武进和滨海、广东吴川和遂溪、浙江丽水、云南红河、台湾云林,汉、傣、傈僳、藏、蒙古等多民族有三姓。河北行唐有毛字上面出头的Sān姓。台湾等地有弎姓。云南双柏有叁姓。

建议

保留三氏、叁氏。未见弎氏佐证,不宜把三氏、叁氏等同于弎氏。毛字上面出头的Sān氏极怪癖,若保留,电脑应能打印出来。

河北省行唐县(san)照村

四 亖 肆(驷 駟)

读音 Sì

同姓说

四与肆 汉代渔阳(今北京)太守肆敏,子孙有简文为四氏的。(见《通志·是族略》)或应邵的《全后汉文》)

四与亖、肆 鲜卑族中口氏(死)族人到了隋唐,依汉字谐音,有将原觉不雅之氏(死)改为思氏、肆氏、亖氏等,但原本的口氏(死Sì)氏(shì)仍有世代沿袭相传至今的。再后来,肆氏、亖氏有简化为四氏流传下来。(见《四姓·姓氏渊源》之第四)

四 驷 駟 《左传·定十年》郈工师有驷赤,《前江·文帝纪》齐王舅父驷钧。又借作四。《礼·乐记》夹振之驷伐,盛威于中国也。(注:驷古为駟,又为四。)

不同姓说

1、四 有出子姓,或为四饭氏之后。(见《路史》、《中国姓氏大辞典》)

2、肆 春秋时宋大夫肆臣之后,以名为氏。(见《风俗通》)

3、驷 源姬姓,郑穆公之子公子騑,字子驷,其孙驷带、驷乞,以王父字为氏。(见《元和姓纂》、《中国姓氏大辞典》)

历史人物

四水:越国勾践的大臣。

四象:南宋庆元年间汀州知事。

肆臣:春秋时宋国大夫。

驷偃:春秋时郑国大夫。

现状

四 亖(或已消失)肆( 驷 駟 )

河南周口、甘肃、北京、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江苏、广东、浙江、广西、云南、台湾等地有四姓。山西襄垣、福建福鼎、云南泸水等有肆姓。湖北钟祥、湖南怀化有驷姓。

建议

四、肆只有部分相关,另一部分则无渊源,故四姓与肆姓不宜相通。驷姓在港台及海外译文中可称駟。

五 伍姓

读音 Wǔ(五,搜狗百科音sì,应为误——作者注)

同姓说

1、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氏,另见《元和姓纂》、《中国姓氏大辞典》、《姓氏考略》:古代五、伍相通。

2、汉代第五姓中后来有改“第”、“五”(伍)两氏的。但仍有保留原复姓第五至今的。(见《五姓·姓氏渊源》)

不同姓说

1、清《姓氏考略》:皇帝臣有五圣,是五姓之始。

2、《晋书》:支胡有五氏。

3、清代云南思茅厅易武(今勐腊易武)土把总有五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该地另有伍氏。

4、《玄女兵法》:相传皇帝臣有伍胥,为伍姓始祖;春秋时楚大夫伍参之后有伍氏。(见《古今姓氏书辩证》)

5、回族有伍氏。(见《归真要道》)

历史人物

五圣:五姓始祖。(见《姓氏考略》)

五逢:秦末楚将或农民义军陈涉之将。

伍胥:黄帝臣 ,伍姓始祖。

伍子胥(伍员):春秋时楚人,后因故佐吴伐楚。

伍孚:遂平人,汉末忠臣,刺奸臣董卓未遂而被杀。

伍修权:共和国开国上将。

现状

五或伍姓是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

五姓,苗、水、土家、傈僳等民族,安徽、云南等地为主,多地有零星分布。

伍姓,苗、水、壮、彝、白、瑶、佤、傣、土家、傈僳、回、满、蒙古等民族,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等地较多,安徽、江西、四川、广西等地也有。

建议

五姓与伍姓并存,或宜统一为伍姓。

陆氏族谱

六 坴 陆(陸)姓

读音 六 陆(陸)Lù Liù 坴Lù

同姓说

陆与陸 异体字,普通话 Lù,湖北武昌和洪湖一带读Liù。

坴与陆 坴由陆或睦姓所改。见《姓氏考略》)

不同姓说

六与陆不可混用,都多民族、多源流。

1、六姓 源偃姓,皋陶之后封于六(今安徽六合境)。或源姬姓,西周宣王之臣方叔后裔,避祸改姓。春秋宋桓公第六子六鳞后裔有以六氏、鳞氏为姓的。或明代方孝孺之后避难改六、旋、万等氏。满族清六祖后裔有六氏。(见《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宁古塔家族中纽塔氏之一有改六氏的。

2、陆姓 有源帝颛顼后裔陆终子孙的,以邑为氏。(见《姓解》) 春秋时田敬仲裔孙齐宣王少子通,以封地为氏。(见《姓氏书辩证》)源戎族,周代以国为氏。(见《急救篇》)汉代匈奴姓。(见《西汉迄五代人居中国之蕃人民族研究<两汉至五代蕃姓录>》)北魏孝文帝时步六孤氏改汉姓。(见《通志·氏族略》)贵州俚族有陆氏等等。(见《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

历史人物

六以方:江苏江阴人,在新加坡有作为。

六十七:《清史》载,清代满族官员姓名。

坴常:明代崇安县丞。

陆贾:汉族,汉初楚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对安定汉初局势有极大贡献之人。

陆逊:三国时孙权的大将。另晋代有陆机,宋时有陆游,当代有陆定一等都是影响历史的著名陆姓人物。

现状

六 坴 陆 (陸)姓并存。

河南西平和周口及偃师、新疆塔城、甘肃玉门、内蒙古土默左旗、山西太原和长治、陕西西安、四川垫江、湖北、湖南、上海、江苏、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汉族、傈僳族、蒙古族等有六姓。坴姓郡望在河南。(见《中国姓氏大辞典》)大陆“陆”姓为“陆”,台湾等海外陆姓为“陸”。汉、回、白、黎、苗、壮、瑶、侗、羌、畲、水、藏、布依、纳西、哈尼、朝鲜和台湾土著等多民族有陆(陸)姓。

建议

六 坴 陆 陸姓并存,但不可混用。

七 㭍 柒姓,另有漆姓

读音 Qī

同姓说

1、七与柒(漆)姓 柒或与七相通。(见《中国姓氏大辞典》)《广韵·五质》:“漆俗作‘柒’......因此,漆氏有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潜夫论·志氏姓》:“漆旧作梁”。“因此,梁氏有讹为柒氏者,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

2、七与㭍(柒或七) 见《㭍这个字怎么读》。

3、㭍与柒姓 㭍或是柒姓之省笔。(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不同姓说

明代云南中甸厅(今中甸县)之土千总中及丽江县西北石鼓、中江等地土把总中有姓七的。傈僳族中有七姓。

历史人物

七希贤:明代施州卫(今湖北恩施)人,正德年间任福建永春县训导。

七玉麟:明代云南中甸厅土千总。藏族。

柒永严:清代广西郁林(今玉林桂平)人,咸丰年名将。

现状

七 㭍 柒姓并存。

河南周口和兰考、新疆塔城和兴县、河北滦南、山西阳泉、湖南茶陵、江苏武进和洪泽、上海、江西莲花、浙江上虞和长兴及绍兴、云南泸水等地藏族、傈僳族有七姓。山西神池、四川武胜、台湾等有㭍姓。湖南、云南、贵州三省多柒姓,约占全国柒姓人口69%。(见《中国姓氏大辞典》)河南义马、湖北武汉昌、山西太原和运城及晋城或忻州、四川合江、广西桂林的汉族、傈僳族中有少量柒姓,广东潮州揭阳有一户柒姓。(见《柒姓》)

建议

保留七姓和柒姓。因㭍姓人极少,且易写错,应转为七姓或柒姓。

八 捌(仈 叭) 姓

读音 Bā 其中,叭姓又有Pā Zhì两音。

同姓说

1、八与捌 源于汉代初期各民族大融合时的羌族捌氏部落,后与汉族、匈奴族、鲜卑族交融,取汉字“捌”为姓氏,称捌氏,后简化为八氏。(见《续百家姓》、明代吴沈的《千家姓》)

2、八与 仈、叭、捌 见《罕见姓氏·八姓》、《中国姓氏大辞典》和《康熙字典》。

3、八与 叭、 叭姓 多源,其中有“同八姓”。(见《中国姓氏大全》、《中国姓氏大辞典》)

4、八与仈、捌 仈,羌人姓,同八姓。(见明代梅膺祚的《字汇》)又写“捌”。

不同姓说

1、八姓多民族、多源流,其中有源汉代西域车师国后部大臣班勇部下八滑的;另,明代四川打冲河右所土千户姓八。(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2、叭 其中有郅(Zhì)姓,因事改叭姓的。(见《姓觽》)另傣族村社头人等级名称,今随汉族习俗而成叭姓。(见《明清云南土司通纂》

3、捌 羌人姓,羌人以己为捌。(见《万姓统谱》)

历史人物

八滑:《后汉书·西域传》载西域人。

八通:明代正统年间礼部主事。

捌忠:明代宣德年间利港巡检。(如今的派出所长)

现状

八 仈 叭 捌 姓并存。

八姓 河南周口和宁陵、山西太原和平陆及临汾和通海回族、广东新会和郁南及封开县、云南宁蒗和通海回族、纳西族等有。

仈姓 山西有。

叭姓 湖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傣族有,另有改作法、帕的。

捌姓 云南红河和江川及泸水或双柏、广西钟山等地羌族有。另汉、蒙古、傈僳、藏等民族和台湾地区有零星分布。

建议

重点保留八、捌姓,或允仈、叭极罕见姓并存。

九 玖姓

读音 Jiǔ

同姓说

春秋时,秦人有九方皋,善相马,与伯乐同名气,受君王尊重,孙以祖先“九方”为复姓。时人“九”字有加“玉”写法,以示尊贵。“九”加“王”后成为“玖”,方皋后裔简化称玖氏的,后再简化为九氏。现较罕见姓。(见《姓考》、《九姓·来源》)

不同姓说

九姓多源流、多民族。其中有:上古人皇氏,始称九氏。又神农氏之师九灵,为九姓始。(见《九姓·姓氏渊源》、《路史》)商纣时有九候,为三公之一,被纣杀后,其子孙有以其名或居地(九候城)为氏。(见《中国姓氏大辞典》、《九姓·姓氏渊源》)金时女真人有九姓等。(见《姓觽》)

历史人物

九方皋:最早善于相马的人。

九希采:唐代戎州太守。

九十:清代嘉庆年间广西提督。

玖振:今北京从事安利直销业者。(见《九姓·姓氏来源》)

现状

九 玖姓并存。

河南周口和济源、新疆塔城、北京、河北大城和肃宁、山西临汾和夏县及绛县等、四川荣县、安徽淮南、福建福鼎、江西万年、云南双柏等地汉族、傈僳族有九或玖姓。

建议

九、 玖姓可通用或统一为其中之一。

十 拾 (什)姓

读音 Shí 其中什又有Shén(神)音。shèn(甚)音不可作姓用。

同姓说

源于北魏时鲜卑族,出拓跋部拾贲(Shí bēn)氏部族,属以氏族名称为氏,后屡有变改为贲氏、汉化为封氏,再恢复拓跋氏、贲氏,有再改回封氏,也有取部落名称谐音汉字拾氏,再有人简文为十氏、什氏的,皆世代相传至今。(见《姓苑》、《魏书·官氏志》)

不同姓说

十 清代满洲人姓。(见《黑龙江志稿》)

拾 傈僳族姓。(见《姓苑》、《中国姓氏大辞典》)

在台湾,拾姓被拒绝使用简字“十”为姓氏,且名列当地姓氏第六百五十三位。(见《十姓·姓氏渊源》)

什 湖北利川地区读Shén,源十六国时代国国君什翼犍之后,或又源军事编制什伍,或清代满洲人姓。(见《姓觽》、《姓氏考略》、《钦定八旗通志》、《中国姓氏大辞典》)

历史人物

十儿:见《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人口普查登记表》

拾贲·文:拾氏始祖

拾方坚:中国政协七届全国委员

拾景林:江苏徐州人,著名当代音乐家

什氏 ,清代镶蓝旗蒙古护军扎巴拉之妻的姓氏

现状

十 拾 什姓并存。

河南周口、陕西、安徽青阳、湖南、上海、江苏、广东、云南等地的汉、傈僳等民族有十姓。河南偃师、甘肃玉门、河北赞皇和平乡、天津、山东平邑、安徽霍山、湖南津市和桂阳、江苏铜山拾屯乡和无锡、云南泸水、台湾等地傈僳族等民族有拾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十姓·姓氏渊源》)河南信阳和新荣、甘肃古浪、河北尚义、陕西勉县和眉县、四川合江、湖北利川、湖南娄底、江苏昆山、广东新会、福建浦城、浙江余姚、云南晋宁等地有什姓。

建议

十 拾 什姓并存。或什姓保留Shén音,取消Shí音姓。

0 零姓

读音 0 Líng 零 Líng Lián Mǎo

同姓说

坊间有讹0姓即零姓的。

不同姓说

1、0与零 :重庆有0姓。《重庆晨报》2013年5月30日报道:重庆居民里,目前我市唯一无法识别的姓是“0”姓。据该报道知,该市公安局使用的姓名数据库已从8000余字升级到32325字,但仍有100余字的名字无法被计算机打印出来,其中包括“0”姓。

该0姓与零姓无关。

2、零姓与零姓 :源于朱襄氏衍生出51姓之一的古老零姓,该支零姓读音Mǎo。(见《续文献通考·氏族志》、《零姓·姓氏源流》之一)

源于羌族,出自古西羌先零昌氏族,以先祖名为氏的,该支零姓读 Lián。(见《正字通》、《西羌传》、《姓氏考略》、《零姓·姓氏源流》之二)源鲜卑族,出东晋十六国时前燕将军慕舆虎之子慕舆常后裔零陵氏之零姓,融入汉族,正确读音 Líng 。(见《前燕录》、《零姓·姓氏源流》之三)

另源居邑零陵郡之零陵氏的零姓也音为 Líng 。(见《史记·五帝本纪》、《零姓·姓氏源流》之四)还有广西壮族的零姓,源自以猴为原始图腾的部落,猴的壮语近零音(Líng ),遂以零、凌为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历史人物

0姓见重庆公安户籍数据库。

零六三:字必文,元末明初从山东青州益都县迁广西横县横州下廓街。

零思:零六三第5代孙,性沉静,善谋计。明永乐年有军功,却尊长者愿而辞功归隐。

零时威:当代取得多项医学成果的主治医师。

现状

0姓,重庆市有。零(Líng )姓甘肃酒泉、河北安平、湖南益阳和岳阳及双峰、上海、广东惠东和茂名、江西莲花、浙江上虞、贵州盘锦、南海琼中和琼山及白沙、台湾台北和新竹等地有。而甘肃临夏、青海的零姓读音为Lián。

建议

0、零(Líng )姓并存。零(Lián)姓,极稀少,可保留,或可合并为Líng 音姓。

百 佰姓 另伯姓

读音 Bǎi 又可读Bó 。其中伯为Bó,方言为Bāi、 Bǎi

同姓说

1、百与佰、柏(栢)姓 柏皇氏后有栢氏,省文为佰氏,再有为百氏。(见《百姓·姓氏源流》第一)

2、百与佰、伯 黄帝之后有百鯈(倏)(见《说文》),又称伯鯈。(见《姓氏考略》)佤族有百氏,汉姓杨,一作佰氏。一说佰即百,与百同源。(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不同姓说

佰、百虽同源,但为分族,遂为两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百里氏之后有百氏。(见《姓考》)百氏,高丽八姓之一。(见《《姓觽》)

历史人物

百里:春秋时许大夫(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百丰:战国时著名道家

百龄:清代汉军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1772)年进士,授编修,后任两江总督等。

现状

百、佰 (另伯、柏、栢)姓并存。

百姓 河南、北京、河北、山西、四川、重庆、湖南、浙江等地有。其中,河南、河北、山西占全国百姓人口的88%,汉、回、佤族等有。

佰姓 吉林扶余、宁夏平罗、天津、河北唐海、山东淄博和嘉祥、山西长治和黎平、江苏昆山、江西余干、浙江平湖、广西灌阳等地有。

伯姓 主音Bó,方言为Bāi、 Bǎi两音。

建议

百、佰并存。但应合并为佰,以便区别通常所说的百姓。伯以Bó为主,允许方言Bāi、 Bǎi两音姓在一定族群或区域小范围内流行。

千氏宗祠

千 仟姓,另有骞(騫)姓

读音 Qiān

同姓说

千与骞(騫)春秋时孔子七十二贤之一闵损,鲁国人,字子骞,因德行高尚被世人奉为骞王,其孙辈以祖字为氏,称骞氏。1954年文字改革时,骞氏族人在户籍登记时被简化讹为“千”氏,至今其族人以“千”为氏(祖居地在今陕西户县千家村),但老辈人则仍多以“骞”(騫)与“千”互用。(见《千姓·姓氏渊源》)

不同姓说

千姓 多源流、多民族,除骞外,另几源属改性或赐姓。(见《千姓·姓氏渊源》、《中国姓氏大辞典》)

仟姓 见《新编千家姓》、《中国姓氏大辞典》。

历史人物

千岩:明代将领,千氏得姓祖之一。

千万里:千岩后裔,河南登封颖阳镇人,明大将,援朝抗倭功臣,朝鲜、韩国千姓鼻祖。千容宅 韩国庆尚道永川人,前韩国金大中时代国防部长。

千淳鹤:1934年生,黑龙江穆棱人,审计专家。

仟山:明代仪真人。

现有仟千墨,仟玖婳等。

现状

千姓 河南郑州和焦作、四川、内蒙古三省区较多,其他地也有分布。壮、畲、朝鲜族等都有。

仟姓 河南周口、河北正定、山西太原和万荣及阳泉、湖南津市和汉寿、江苏滨海等地有。

建议

千、骞(或騫)互用,或以千姓取代骞或騫(港澳台除外)。仟姓保留。

万 萬姓

读音 万Wàn Mò,萬Wàn

同姓说

萬或省作万。(见《六书正讹》)萬是万的繁体字。(见《新华词典》、《中国姓氏大辞典》)

不同姓说

1、万(Wàn )与万(Mò)姓多民族、多源流。如,出自万俟(Mò qì)氏、省俟为万姓的,分为腕(Wàn )、漠(Mò)两音,宜为两姓。(见《中华姓府》、《中国姓氏大辞典》等)

2、万与萬 万姓见《中国姓氏大辞典》第27页,萬姓见第1183页。

历史人物

万章:战国时孟子的学生。

万虎:唐代,代宗御前殿大将军。

万彪:唐代,代宗九门提督大将军。

万家宝(曹禺):著名现当代剧作家。

万里:曾任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万一:原名万挺森,河北昌黎人,中国美协会员。

现状

万 萬姓并存。

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四川、贵州、等地有,台湾第80多位大姓。广东新会万(Mò)。汉、回、满、苗、壮、土家、布依、傈僳、仡佬、达斡尔、蒙古、朝鲜等民族都有万(萬)姓。

建议

大陆用万姓,港澳台及海外使用萬姓,取消万(Mò)姓。

亿 億姓

读音 Yì

同姓说

亿是億的简写。(见《辞海》、《《新华词典》)《中国姓氏大辞典》:億(亿)姓,见《姓苑》。

不同姓说

亿姓,大陆用;億姓,台湾等海外用。

现状

亿、億姓并存——大陆用简写,台湾及海外多用“億”。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004%。河南、江苏、四川、湖北四省多此姓,约占全国亿姓人口的90%。(见《中国姓氏大辞典》)

建议

保留亿、億姓。

由上可知,数字姓虽只是中华姓氏文化中一个小类别,除伍、陆、千姓人口较多外,其他小姓也涉及多民族、多源流,且出过对民族、国家和社会做了重大贡献或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如四水(助勾践复国)、伍子胥、陆游、千万里、万家宝等等。因此,不论姓氏是否罕见,人口多少,都是中华民族成员,应一视同仁。只是像一、弌、壹或万、零等显得复杂一些的姓氏,依中华民族素有扬长避短之聪明才智和优良传统,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崇尚文明与发展进步,相信人们会做出科学、理性选择的。

作者简介:王万江,汉族,1956年生,河南泌阳人,在遂平县广播电视台工作,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科学家协会会员, 世界华人文化名人协会理事, 中国谱志专家数据库成员 ,共和国建设十大杰出功勋人物 ,国际金奖获得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3/1697197169347689.html
上一篇:数字学(数字学校云课堂app)
下一篇:金星摩羯(金星摩羯女)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