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百家姓之“刘”姓,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高祖刘邦汉封玄元,
良臣辅明扬善除奸。
刘氏家族人才辈出,
宛如群星璀璨夺目。
刘姓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第一个强盛而统一的王朝——汉朝,我们都以“汉人”自居,可见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有多么的深远。迄今为止,中国刘姓人数已经达到735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3%。中国历来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姓作为一个大姓,现在仅次于王、李、张排在第4位。
关于刘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最玄幻的一种说法是和养龙的传说有关。
相传刘姓来源于祁姓,开始于夏朝,始祖名叫刘累,这个人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龙。刘累当年曾向董父学习豢养龙的方法。
在大概公元前1879年的时候,天上有龙降临在今河南省临颖县,当时夏王朝第14任君主孔甲感觉这样的“野生动物”很宝贵,就派刘累到这里开始养龙,并且担任豕韦国君。没想到刘累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一干就是7年。
不过谁都有大意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刘累的手底下死了一条雌龙。望着比自己还金贵的雌龙,刘累明白一旦让孔甲知道龙死了,一定会让自己给龙陪葬。为了给自己开罪,刘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拖孔甲下水。于是刘累就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
孔甲吃完龙肉以后一抹嘴,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希望刘累再做几份,这下刘累更是吓坏了,直接杀龙做菜那岂能了得,所以刘累害怕孔甲追究问罪直接选择跑路。约公元前1873年,刘累迁徙到今河南鲁山隐居,后来刘累族人就改姓刘氏,中华刘姓从刘累之后开始繁衍生息。
还有一种说法是刘姓来源于姬姓,开始于东周时期,得姓始祖是姬季子。
姬季子是东周第9位君王周定王姬瑜的弟弟,大约在公元前599年,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国。他的后裔便以国名为氏,称刘氏。
刘姓重要的来源还有他姓或他族的改姓后。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他姓刘,项伯就成了刘伯。
后来由于汉朝的强大,还有不少匈奴后裔改姓刘,所以在当时也就有了“胡人附汉,十胡九刘”的说法。
西汉之后,汉代皇帝多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因此匈奴贵族血统中融入了刘姓之血。而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即刘姓,例如前赵的建立者刘渊便是匈奴贵族。
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连串惊人的数字:30多个帝国,100多位皇帝,1000多年的统治时间!当汉高祖刘邦开创赫赫炎汉,汉武大帝刘彻开疆辟土时,刘姓人称王称帝称皇、开疆拓土、征服中原已一发不可收拾。
受“征服天下之武器”、“ 御龙氏之驯服精神”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等意识影响,时期刘姓后代也莫不以拯救天下、光复大汉为己任,所以历史上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刘姓人所建立的帝国。民间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曾被套称为帝王之姓,“大约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溯源百家姓之“刘”姓,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高祖刘邦汉封玄元,
良臣辅明扬善除奸。
刘氏家族人才辈出,
宛如群星璀璨夺目。
刘姓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第一个强盛而统一的王朝——汉朝,我们都以“汉人”自居,可见汉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有多么的深远。迄今为止,中国刘姓人数已经达到7359万,占全国总人口的5.3%。中国历来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刘姓作为一个大姓,现在仅次于王、李、张排在第4位。
关于刘氏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最玄幻的一种说法是和养龙的传说有关。
相传刘姓来源于祁姓,开始于夏朝,始祖名叫刘累,这个人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龙。刘累当年曾向董父学习豢养龙的方法。
在大概公元前1879年的时候,天上有龙降临在今河南省临颖县,当时夏王朝第14任君主孔甲感觉这样的“野生动物”很宝贵,就派刘累到这里开始养龙,并且担任豕韦国君。没想到刘累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一干就是7年。
不过谁都有大意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刘累的手底下死了一条雌龙。望着比自己还金贵的雌龙,刘累明白一旦让孔甲知道龙死了,一定会让自己给龙陪葬。为了给自己开罪,刘累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拖孔甲下水。于是刘累就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
孔甲吃完龙肉以后一抹嘴,对这道美食赞不绝口,希望刘累再做几份,这下刘累更是吓坏了,直接杀龙做菜那岂能了得,所以刘累害怕孔甲追究问罪直接选择跑路。约公元前1873年,刘累迁徙到今河南鲁山隐居,后来刘累族人就改姓刘氏,中华刘姓从刘累之后开始繁衍生息。
还有一种说法是刘姓来源于姬姓,开始于东周时期,得姓始祖是姬季子。
姬季子是东周第9位君王周定王姬瑜的弟弟,大约在公元前599年,被周定王赐封于刘邑(今河南偃师西南),建立起姬姓的刘国。他的后裔便以国名为氏,称刘氏。
刘姓重要的来源还有他姓或他族的改姓后。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因在鸿门宴对刘邦有救助之功,刘邦赐他姓刘,项伯就成了刘伯。
后来由于汉朝的强大,还有不少匈奴后裔改姓刘,所以在当时也就有了“胡人附汉,十胡九刘”的说法。
西汉之后,汉代皇帝多采取和亲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因此匈奴贵族血统中融入了刘姓之血。而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匈奴族的一支为争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称是汉朝公主与匈奴单于的后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即刘姓,例如前赵的建立者刘渊便是匈奴贵族。
刘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连串惊人的数字:30多个帝国,100多位皇帝,1000多年的统治时间!当汉高祖刘邦开创赫赫炎汉,汉武大帝刘彻开疆辟土时,刘姓人称王称帝称皇、开疆拓土、征服中原已一发不可收拾。
受“征服天下之武器”、“ 御龙氏之驯服精神”和“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等意识影响,时期刘姓后代也莫不以拯救天下、光复大汉为己任,所以历史上出现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刘姓人所建立的帝国。民间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曾被套称为帝王之姓,“大约得姓之尊,称帝之贵,无过于刘”。
扒一扒刘姓起源和刘姓祖先的故事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刘姓人口6460万,占全国总人口4.58%,排在王李张之后,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4,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刘姓起源和刘姓祖先的故事。
百家姓——刘
刘姓的主要来源刘姓有两个主要来源,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一、源自帝尧祁姓后人的封国刘,是刘氏正宗,距今3900多年
二、源自东周王室后人的封邑刘,是姬姓刘氏,距今2600多年
一、源自帝尧的祁姓刘氏,刘氏正宗
【刘氏正宗的血缘始祖——尧】
刘氏正宗的血缘始祖是上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尧是黄帝的玄孙(4世孙),帝喾kù的三儿子,尧兄弟一共五个,老大是姬挚,继承了父亲帝喾kù的首领之位,后面传给了尧;老二姬弃被人们尊称为后稷,是农神谷神,也是周朝和周姓的始祖;老四子契是商朝的始祖,商丘因他而得名;老五台玺是老二后稷的同母亲弟弟,后稷宠爱弟弟把周族的王位直接兄终弟及传给了台玺,台玺传给自己儿子,台玺儿子最后传回后稷的儿子。
尧是黄帝的玄孙,帝喾的三儿子
尧的父亲帝喾姓姬本名叫姬俊,尧因为出生在伊侯国(今河北顺平县),后来迁徙到祁地(山西祁县)居住而姓了伊祁,本名叫放勋,合起来就是伊祁放勋,尧是他的谥号。尧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封在陶地(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后来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并在后来即位后定都于唐(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因此被称为陶唐氏。
尧当政70年,期间早早就开始物色和考察继承人,将两个女儿嫁给舜,细致考察舜的为人,考察了20多年确认合格后,最终禅位给女婿舜,禅位后又过了28年去世。
尧
【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
尧的长子名源明,号丹朱,在父亲眼里经验资历和能力还不够担任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所以尧经过充分考察后,将首领之位禅让给了女婿舜,舜即位后,将伊祁源明分封在刘(今河北唐县),自此伊祁源明及其后代以封国刘为氏,成为祁姓刘氏,刘源明成为祁姓刘氏的1世祖。
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
【刘姓得姓始祖——刘累】
关于刘姓得姓始祖的描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汉朝以后统称《左传》,距今2500多年);后来涉及姓氏起源的几本主要古籍史料延续了左传的说法,包括:唐朝林宝812年所著的《元和姓纂》(距今1200多年)、北宋欧阳修等人1060年合著的《新唐书》(距今960多年)、南宋郑樵1161年成书的《通志·氏族略》(距今860多年)。总结一下这几本书中关于刘姓得姓始祖刘累的描述如下:
尧的长子刘源明被封在刘地(今河北唐县)成为祁姓刘氏1世祖,祁姓刘氏第18世子孙中有个孩子出生时,掌纹显示一个“累”字,因此起名为刘累,刘累长大后向善于驯龙的董姓豢huàn龙氏学习驯龙本领后,受当时的夏朝君主孔甲委任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此处另一说是两条龙),雌雄各两条,孔甲因此赐氏给刘累称御龙氏。
驯养的过程中,其中一条雌性龙不小心死了,刘累就把死掉的龙做成美食进献给孔甲吃,孔甲不知是自己的龙肉,只是觉得味道不错很好吃,就让刘累后续再次进献同样的美食给他吃。刘累一看这情况,再继续下去怕是要露馅,一旦孔甲知道有龙被驯养而死,自己要遭受重罚恐怕性命不保,惶恐不已连夜拖家带口逃去了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避灾祸,后世子孙此后以刘为姓,刘累因此被尊为刘姓得姓始祖。
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公
【祁姓刘氏的核心分支——士姓刘氏】
话说祁姓刘氏第18世刘累在夏朝时,为夏朝君主孔甲养龙不小心养死一条,怕怪罪而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避祸,子孙后世以刘为姓。
商朝初期,商朝灭掉了位于如今河南滑县的彭姓豕shǐ韦氏小国,改封刘累的刘姓后人刘姓第21世的刘泳在此,成为刘姓豕韦氏。
商朝末期,这支刘姓的后人第40世的刘树鸿从豕韦被迁封至唐(今山西翼城县一带,也是先祖陶唐氏尧曾经的古唐国封地),成为刘姓唐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刘姓唐国成为周朝诸侯之一。
周武王姬发同父同母亲兄弟10个,老大伯邑考商朝时期被纣王所害,周武王是老二,周朝时期灭国而不绝祀,周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商朝王畿地区管理商朝遗民,同时分封老三管叔姬鲜、老五蔡叔姬度和老八霍叔姬处到商朝王畿地区周围的三个诸侯国邶bèi、鄘yōng、卫来监视武庚和商朝的遗民。周武王建立周朝3年后公元前1043年去世,临终前将尚在襁褓中的姬诵也就是周成王,托付给自己最亲近和信任的老四周公姬旦辅佐,周公直接摄政代管国事,引起老三不满,老三、老五、老八,联合纣王儿子武庚以及东部几十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刘树鸿的刘姓唐国也参与其中。
周公姬旦自公元前1042年起东征3年后平定叛乱,杀老三和武庚,流放老五,老八废为庶民,唐国被灭,周成王姬诵把自己的三弟姬虞(叔虞,古人名字常带家中排行,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幺最小)分封在唐国故地,史称唐叔虞。原来的刘姓唐国公族被迁封至周朝都城镐京附近的杜国(今陕西西安东南),便于周王室监督管理,爵位为伯,史称唐杜氏,刘姓杜氏。
西周历代君王世系图
到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至781年),刘姓第50世杜国国君第7任杜伯(杜伯是爵位,字平浓),外表和才华双双出众,在周朝中任大夫,周宣王有个叫女鸠的宠妃看上了,想跟他私通,被拒绝,怀恨在心,恶人先告状,周宣王信以为真,冤杀杜伯,杜伯的朋友左儒九次劝谏周宣王都无济于事,最终杜伯还是无辜被杀,左儒因没有帮到朋友而愧疚,也自杀而亡。杜伯临死前发毒誓以证清白:君王冤杀我,如果我死后没有知觉,那也就算了;但凡我死后还有知觉,不出三年,我一定会让君王知道后果。三年后,杜国有义士穿着红衣扮成杜伯冤魂的样子,在周宣王游猎的时候,射杀了周宣王。
这里关于杜伯之死,有几种说法,另一种与上述截然相反的说法是周宣王听说女子祸国,杀了大量女子,连女婴也不放过,杜伯劝谏失败被杀;还有第3种说法是,周宣王喜欢游猎,疏于政事,杜伯劝谏,惹得周宣王不开心,奸人趁机谗言挑拨,于是杜伯被杀,总之都是无辜冤死。
周宣王之死
刘氏第51世,杜伯的儿子杜隰xí叔,因害怕连坐,逃往晋国,此时的晋国本质就是之前唐叔虞被封的唐国,在他儿子姬燮即位后将国号从唐改为晋,并且迁都太原一带。晋国封杜隰叔为士师,士师在春秋时期属于秋官司寇下面的执法官员,掌管禁令、狱讼、刑罚等事情。杜隰叔干脆以自己的新任官职为氏,改为士氏。到儿子士蒍时成为晋国的重臣,主持制订了晋国的刑法,到刘姓54世时,杜隰叔的曾孙士会被封范邑(今河南范县),史称范武子,后世子孙又以范为氏,自范武子开始,范氏长期世袭担任晋国上卿,与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一起组成晋国身份显赫的六卿家族。
综上所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49年,刘姓第56世士氏第6世范宣子范匄gài,在晋国迎见鲁国来的穆叔时,谈到何为不朽这个话题的时候,才有下面这番话: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译文:从前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是陶唐氏(尧),在夏朝时是御龙氏(刘累),在商朝是豕韦氏(刘泳),在周朝是唐杜氏(刘树鸿),如今中原会盟由我范氏来主持,这是不是所谓的死而不朽?
只是后来刘姓士氏在晋国发展到第8代(刘姓第58世)范昭子士吉射的时候,在六卿争权中与中行氏一起落败,被迫离开晋国,逃往齐国。
刘姓第54世,士氏第4世士会
公元前620年晋襄公去世,临终前遗言想把王位传给太子夷皋,但是夷皋还是个婴儿,晋国连续多年国君之争导致国家动荡,把持朝政的赵盾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君王太年幼,所以打算物色一个年长的君主,取代婴儿太子夷皋,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寄居在秦国的晋襄公之弟晋公子雍,另一个是寄居在陈国的晋公子乐,综合权衡之后觉得还是迎回公子雍更好,可以修复晋国和秦国的关系,而且今后晋国的霸业延续还可以得到秦国的支持。于是赵盾就安排士会去秦国迎回公子雍。
秦国秦康公很乐意护送在秦国长大的公子雍回去当晋国新国君,这样一个亲近秦国的国君是有利于秦国的,但是没想到赵盾后面却变卦了,因为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天天找晋国的满朝文武,甚至跑到赵盾家里去哭诉太子有什么错,你们为什么要违背先王意愿?赵盾担心太子长大后怪罪于他,所以最后变卦了重新立太子夷皋为晋国新国君,也就是晋灵公。
结果就在秦国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去晋国即位的路上,在令狐(山西临猗)遭遇了晋国的伏击,秦军惨败,公子雍乱军中被杀死,史称令狐之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盾背秦事件。士会本来被派来迎接公子雍回去即位的,结果发生这种变故只好跟着秦军返回秦国。此后7年士会一直待在秦国,直到公元前614年,晋国觉得让士会待在秦国不利于晋国,设计通过魏寿馀诈降秦国,将士会蒙骗回晋国。
刘姓第55世,士会的次子士雃jiān留在秦国,改回刘姓,改姓后叫刘轼,这一支就是士姓刘氏,至此姓氏合一,这支刘姓支脉的后代中,出现了汉高祖刘邦,刘邦是刘姓第75世,刘轼第20世孙。正因为刘邦及其后长达400年的汉朝,才让刘姓开枝散叶逐渐发展壮大,至今成为人口排名第4的大姓。这一支刘姓才是如今广大刘姓中最主流最正宗的一支。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195)
最后对祁姓刘氏做个总结:
1.血缘始祖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生于伊,迁于祁,封于陶,改封于唐,都于唐。
2.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被舜帝封于刘(河北唐县),后世从此以刘为氏。
3.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刘氏第18世,御龙氏,逃到鲁县(河南鲁山县),后世以刘为姓
4.商朝初期,刘姓第21世刘泳(咏)被封在豕韦国(河南滑县),称为豕韦氏。
5.商朝末期,刘姓第40世刘树鸿被改封在唐(山西临汾翼城县)。周朝初期,刘姓唐国叛乱被周成王所灭,迁封至杜(陕西西安东南),成为刘姓唐杜氏。
6.周宣王时期,刘姓第50世第7任杜伯杜平浓被冤杀,杜平浓之子杜隰叔逃亡晋国改为士氏,逐渐成为晋国六卿,在晋国传8代后争权失败逃往齐国。
7.刘姓第55世士氏第5世的士会次子士雃(刘轼)质押在秦国改回刘姓,刘姓氏合一。
8.刘姓第75世暨刘轼第20世孙刘邦,建立汉朝,让刘姓开枝散叶,遍布天下。
二、源自东周王室后人封邑刘的姬姓刘氏
周朝第22任国君周顷王姬壬臣有3个儿子:姬班、姬瑜、姬季子,周顷王去世后老大姬班继承王位也就是周匡王,周匡王在位6年后去世,弟弟姬瑜即位也就是周定王,周定王当政时期,公元前599年左右,封小弟姬季子在刘邑(今河南偃师),姬季子去世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刘康公后人以封国刘为氏,成为姬姓刘氏,刘康公成为姬姓刘氏始祖。
姬姓刘氏始祖——刘康公
姬姓刘国的国君除了管理本国事务,还要在周王朝中兼任卿士等官职,重点负责周王室的婚事和外交,《国语·周语》中有记载姬姓刘国首任国君刘康公,曾经代表周王室出使鲁国为周王室求亲,除此之外,姬姓刘氏还与祁姓刘氏的后代晋国的范氏家族有联姻,刘康公就娶了范氏为妻,生下儿子名叫刘夏。刘夏长大后成为姬姓刘国第2任国君,史称刘定公,同时兼任周王室的正卿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职位,自此开始,姬姓刘国的国君一直都兼任周王室中的要职,权倾朝野,直接参与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周景王姬贵想废太子立幼子姬朝,受到刘献公刘挚等大臣反对,周景王就想除掉刘献公,无奈未能如愿就去世了,刘献公也接着去世了,刘献公的儿子刘文公刘卷子承父业,继续扶持姬猛即位成为周悼王,可惜周悼王1年就驾崩了;随后又立周悼王的弟弟姬匄为新君,也就是周敬王;随后周敬王与姬朝自公元 521年开始了长达5年的王位之争,最终在晋国的帮助下周敬王才得以打败姬朝坐稳王位,自此周敬王稳坐周天子位长达44年,期间姬姓刘氏刘文公和刘桓公凭借拥立之功,受到周敬王重用,继续在周王室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刘桓公之后,周敬王驾崩之后,姬行刘氏在周王室的地位才日渐趋弱,到周贞定王时彻底被灭国,这支姬姓刘氏的后人从此以故国为姓,成为刘姓重要的一个支脉。
姬姓刘国与周王室的密切关系
刘姓的其他来源刘姓其他来源主要是秦朝以后历朝历代的赐姓和改姓,主要包括:
1.汉初娄敬被刘邦赐姓刘:娄敬作为一名即将派往陇西戍边的小卒,路过洛阳,经给刘邦当将军的同乡引荐见到刘邦后,刘邦最初以为粗布烂衣的他只是个要饭的,赐给他饭吃后,他吃完后语出惊人,全面陈述汉初与周初的不同,强调建都要优先从战略需求角度考虑,都城要占据有利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要考虑都城的物资供应,最好是物产丰富,综合下来排除洛阳,首次倡议在关中建都。
刘邦征询张良意见后最终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决定在关中建都,在秦宫基础上修筑汉宫,定都于此,取名长安城,寓意长治久安。念及娄敬建都倡议有功,刘邦赐给娄敬皇家刘姓,并且封他郎中的官职,这个官职相当于刘邦的智囊团成员,也算是用其所长了。从此娄敬变成刘敬,刘敬从一名本来要去戍边的小卒变成了领导的智囊团成员。
刘邦在公元前200年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匈奴的时,派刘敬出使匈奴一探虚实,回来后刘敬反映只看到匈奴的老弱病残,断定匈奴在示弱,必有埋伏勾引汉军,不建议冒进,刘邦听后认为刘敬太怂,还把他关起来等打完仗回来处罚,结果自己冒进后最终被困在白登山7天,采取陈平建议派使者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宠妃阏氏,才求得一条生路得以脱围。刘邦脱围之后才认识到自己错了,释放刘敬并封他为建信侯。后面采纳刘敬的建议,不与匈奴正面冲突,修生养息,为汉初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建信侯刘敬
2.项羽叔叔项伯家族被刘邦赐姓刘:项羽的叔叔项伯在鸿门宴上与想要刺杀刘邦的项庄比划比划,保护刘邦,让刘邦借机逃脱免去一死救了一命;此外,在项羽进到函谷关前,准备次日进攻杀掉刘邦的紧要关头,项伯跑到汉营去通知张良跑路的同时,间接给刘邦通风报信,被刘邦约为儿女亲家,并许诺回去说服项羽放弃进攻刘邦并促成鸿门宴,也救了刘邦一命。两次救命之恩,刘邦在称帝后,赐项伯皇姓刘,并封项伯为射阳侯,项伯后世子孙都姓了刘,成为刘姓的一支。
影视剧《楚汉传奇》中的项伯
3.宋真宗赐姓皇后刘娥的前夫龚美姓刘:北宋第3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还没即位做王爷时,看上一个银匠龚美的老婆刘娥,赵恒时年16岁,刘娥15岁,两情相悦,等到父亲宋太祖赵光义知道此事后,命令赵恒送走刘娥,热恋中的赵恒哪里舍得送走刘娥,偷偷把刘娥藏在王府指挥使张耆qí的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外力阻挠下的感情坚固)加上距离产生美,让赵恒与刘娥的感情无比稳固,就这样双方秘密幽会了15年,直至父王宋太祖赵光义去世,赵恒即位后才将刘娥接到宫中给予正式的名分。
影视剧中的刘娥形象
15年间刘娥从一个普通歌女不断充电看书和学习琴棋书画,变成一个见识不凡的才女,在进宫后成为真正可以帮宋真宗赵恒分忧解难的贤内助,凭借为宋真宗生下唯一的皇子,一步步从美人晋升为皇后,宋真宗驾崩之后,刘娥一度成为类似武则天一样的角色,临朝称制,由于刘娥自幼父母双亡,无亲无故,所以她进宫之后,就让真宗赐姓前夫龚美刘姓,与前夫龚美以刘姓兄妹相称。
4.汉初与匈奴和亲后匈奴子孙从母姓刘:汉朝初期,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汉室刘姓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后,按照匈奴贵族从母姓的习俗,匈奴王室子女很多都姓了汉姓刘。
5.汉朝打败匈奴后匈奴汉化大量改姓刘:汉武帝时期,汉朝打败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与汉族杂居,慢慢被同化由游牧改为农耕,很多都改为汉朝国姓刘,当时有说法:十胡九刘。
6.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北魏贵族独孤氏改姓刘:公元494年,孝文帝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实施汉化改革,很多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作为北魏八大柱国的八大贵族姓氏之一的独孤氏大量改成了汉族刘姓。
7.唐朝柳宗元的后人为避祸柳姓改刘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包括好多皇室的亲信,他的后人害怕遭到拖累和陷害,逃到山西洪洞县,改姓了刘,后来当地遭水灾,这些后来又分头迁居到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山东曹县等地方。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773~819)
8.明朝抗倭名将刘显为报恩由龚改姓刘:刘显本是江西南昌人,本姓龚,自幼习武,家道衰落后年幼时就漂泊到四川,被当地卫使刘岷提拔到麾下从军,为了报答刘岷的知遇之恩改龚姓为刘姓,后来从军后屡立战功,一路青云,升到广东总兵、狼山总兵的职位,后面与戚继光一起抗倭,刘显任左将军,戚继光任中将军,俞大猷为右将军,三路联合歼灭了平海卫的倭寇,取得了抗倭几十年中最大的胜利,成为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刘显最后一直升官到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相当于明朝嘉靖朝的中.yang.军.wei级别。
明朝抗倭名将刘显(1515-1581)
9.少数民族沙陀人改汉姓刘:唐朝德宗年间,居住在山西大同一带的沙陀人与汉人长期混居,不少沙陀人逐渐改了汉姓刘,沙陀刘氏的后人刘知远和刘崇后来分别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后汉(947-951)和北汉(951-979),一旦成为皇帝,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就会比普通人更快更多,所以这两个沙陀刘氏皇帝的后代也成为刘姓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10.少数民族契丹改姓刘: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超级崇拜汉高祖刘邦,建立辽朝后,除了自己的契丹姓耶律氏外,也同时以汉姓刘自称,所以他的后代中很多人都最终改为刘姓,现在天津宝坻县耶律各庄村一带刘姓后人比较多,很多都是契丹耶律氏改刘姓的后人。
11.历朝历代少数民族改汉姓刘:除了上述介绍的这些以外,在历朝历代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大量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刘,包括: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傣族、高山族、维吾尔族、京族、朝鲜族、苗族、白族、瑶族等,在此略过不再一一介绍。
刘字的起源和刘姓图腾的含义一、刘字的起源和演变
刘字本意是杀戮,最早的甲骨文中左边是个像鸟又像人的一个动物形象,右边是一把刀,组合起来就是用刀刺杀动物或人。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刘字,大概为了避讳汉朝国姓,只有刘字的小篆体鐂,解释为:鐂,杀也。也就是刘是杀戮的意思。
刘字的演变
二、刘姓图腾的含义
刘姓图腾右边是一个长者拿着刀,刀的象形具体可以参考上图甲骨文刘字右边的形状,老者拿着刻刀,正在契刻春天和秋天天气到达地球的运行规律,这种行为称之为“留”,后面演变为“刘”。刘姓图腾表示刘氏部族掌管着春分和秋分节点的测定。
刘姓图腾
刘姓祖地和祭祖活动刘姓正宗的血缘起源于尧,尧的出生地目前全国有十几个地方都在争,尧的儿子源明被舜封在刘(河北唐县)成为祁姓刘氏,但刘氏正式得刘姓始于刘氏第18世的刘累,所以目前全球刘姓普遍认可的刘姓祖地还是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居住的地方河南鲁山县,目前全球刘氏最大的祭祖活动主要在河南鲁山县举行。
每年4月19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昭平湖的中华刘姓始祖苑,都会举行盛大的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今年4月18日至4月20日,也将在此举办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暨文化交流、经贸论坛。
鲁山县中华中华刘姓始祖苑前,世界刘氏宗亲合影
2018年4月19日,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鲁山县昭平湖中华刘姓始祖苑)
#大有学问##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姓氏##文化##刘##百家姓##历史开讲##河南##山西##河北#
扒一扒刘姓起源和刘姓祖先的故事
根据2021年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刘姓人口6460万,占全国总人口4.58%,排在王李张之后,在全国姓氏人口排名中位列第4,今天就来详细扒一扒刘姓起源和刘姓祖先的故事。
百家姓——刘
刘姓的主要来源刘姓有两个主要来源,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一、源自帝尧祁姓后人的封国刘,是刘氏正宗,距今3900多年
二、源自东周王室后人的封邑刘,是姬姓刘氏,距今2600多年
一、源自帝尧的祁姓刘氏,刘氏正宗
【刘氏正宗的血缘始祖——尧】
刘氏正宗的血缘始祖是上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尧是黄帝的玄孙(4世孙),帝喾kù的三儿子,尧兄弟一共五个,老大是姬挚,继承了父亲帝喾kù的首领之位,后面传给了尧;老二姬弃被人们尊称为后稷,是农神谷神,也是周朝和周姓的始祖;老四子契是商朝的始祖,商丘因他而得名;老五台玺是老二后稷的同母亲弟弟,后稷宠爱弟弟把周族的王位直接兄终弟及传给了台玺,台玺传给自己儿子,台玺儿子最后传回后稷的儿子。
尧是黄帝的玄孙,帝喾的三儿子
尧的父亲帝喾姓姬本名叫姬俊,尧因为出生在伊侯国(今河北顺平县),后来迁徙到祁地(山西祁县)居住而姓了伊祁,本名叫放勋,合起来就是伊祁放勋,尧是他的谥号。尧在十三岁的时候,被封在陶地(山西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后来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并在后来即位后定都于唐(山西临汾市翼城县),因此被称为陶唐氏。
尧当政70年,期间早早就开始物色和考察继承人,将两个女儿嫁给舜,细致考察舜的为人,考察了20多年确认合格后,最终禅位给女婿舜,禅位后又过了28年去世。
尧
【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
尧的长子名源明,号丹朱,在父亲眼里经验资历和能力还不够担任上古时期的部落联盟首领,所以尧经过充分考察后,将首领之位禅让给了女婿舜,舜即位后,将伊祁源明分封在刘(今河北唐县),自此伊祁源明及其后代以封国刘为氏,成为祁姓刘氏,刘源明成为祁姓刘氏的1世祖。
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
【刘姓得姓始祖——刘累】
关于刘姓得姓始祖的描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的《左氏春秋》(汉朝以后统称《左传》,距今2500多年);后来涉及姓氏起源的几本主要古籍史料延续了左传的说法,包括:唐朝林宝812年所著的《元和姓纂》(距今1200多年)、北宋欧阳修等人1060年合著的《新唐书》(距今960多年)、南宋郑樵1161年成书的《通志·氏族略》(距今860多年)。总结一下这几本书中关于刘姓得姓始祖刘累的描述如下:
尧的长子刘源明被封在刘地(今河北唐县)成为祁姓刘氏1世祖,祁姓刘氏第18世子孙中有个孩子出生时,掌纹显示一个“累”字,因此起名为刘累,刘累长大后向善于驯龙的董姓豢huàn龙氏学习驯龙本领后,受当时的夏朝君主孔甲委任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此处另一说是两条龙),雌雄各两条,孔甲因此赐氏给刘累称御龙氏。
驯养的过程中,其中一条雌性龙不小心死了,刘累就把死掉的龙做成美食进献给孔甲吃,孔甲不知是自己的龙肉,只是觉得味道不错很好吃,就让刘累后续再次进献同样的美食给他吃。刘累一看这情况,再继续下去怕是要露馅,一旦孔甲知道有龙被驯养而死,自己要遭受重罚恐怕性命不保,惶恐不已连夜拖家带口逃去了鲁县(今河南鲁山县)躲避灾祸,后世子孙此后以刘为姓,刘累因此被尊为刘姓得姓始祖。
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公
【祁姓刘氏的核心分支——士姓刘氏】
话说祁姓刘氏第18世刘累在夏朝时,为夏朝君主孔甲养龙不小心养死一条,怕怪罪而逃到鲁县(今河南鲁山县)避祸,子孙后世以刘为姓。
商朝初期,商朝灭掉了位于如今河南滑县的彭姓豕shǐ韦氏小国,改封刘累的刘姓后人刘姓第21世的刘泳在此,成为刘姓豕韦氏。
商朝末期,这支刘姓的后人第40世的刘树鸿从豕韦被迁封至唐(今山西翼城县一带,也是先祖陶唐氏尧曾经的古唐国封地),成为刘姓唐氏。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刘姓唐国成为周朝诸侯之一。
周武王姬发同父同母亲兄弟10个,老大伯邑考商朝时期被纣王所害,周武王是老二,周朝时期灭国而不绝祀,周武王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分封到商朝王畿地区管理商朝遗民,同时分封老三管叔姬鲜、老五蔡叔姬度和老八霍叔姬处到商朝王畿地区周围的三个诸侯国邶bèi、鄘yōng、卫来监视武庚和商朝的遗民。周武王建立周朝3年后公元前1043年去世,临终前将尚在襁褓中的姬诵也就是周成王,托付给自己最亲近和信任的老四周公姬旦辅佐,周公直接摄政代管国事,引起老三不满,老三、老五、老八,联合纣王儿子武庚以及东部几十个诸侯国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刘树鸿的刘姓唐国也参与其中。
周公姬旦自公元前1042年起东征3年后平定叛乱,杀老三和武庚,流放老五,老八废为庶民,唐国被灭,周成王姬诵把自己的三弟姬虞(叔虞,古人名字常带家中排行,伯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幺最小)分封在唐国故地,史称唐叔虞。原来的刘姓唐国公族被迁封至周朝都城镐京附近的杜国(今陕西西安东南),便于周王室监督管理,爵位为伯,史称唐杜氏,刘姓杜氏。
西周历代君王世系图
到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至781年),刘姓第50世杜国国君第7任杜伯(杜伯是爵位,字平浓),外表和才华双双出众,在周朝中任大夫,周宣王有个叫女鸠的宠妃看上了,想跟他私通,被拒绝,怀恨在心,恶人先告状,周宣王信以为真,冤杀杜伯,杜伯的朋友左儒九次劝谏周宣王都无济于事,最终杜伯还是无辜被杀,左儒因没有帮到朋友而愧疚,也自杀而亡。杜伯临死前发毒誓以证清白:君王冤杀我,如果我死后没有知觉,那也就算了;但凡我死后还有知觉,不出三年,我一定会让君王知道后果。三年后,杜国有义士穿着红衣扮成杜伯冤魂的样子,在周宣王游猎的时候,射杀了周宣王。
这里关于杜伯之死,有几种说法,另一种与上述截然相反的说法是周宣王听说女子祸国,杀了大量女子,连女婴也不放过,杜伯劝谏失败被杀;还有第3种说法是,周宣王喜欢游猎,疏于政事,杜伯劝谏,惹得周宣王不开心,奸人趁机谗言挑拨,于是杜伯被杀,总之都是无辜冤死。
周宣王之死
刘氏第51世,杜伯的儿子杜隰xí叔,因害怕连坐,逃往晋国,此时的晋国本质就是之前唐叔虞被封的唐国,在他儿子姬燮即位后将国号从唐改为晋,并且迁都太原一带。晋国封杜隰叔为士师,士师在春秋时期属于秋官司寇下面的执法官员,掌管禁令、狱讼、刑罚等事情。杜隰叔干脆以自己的新任官职为氏,改为士氏。到儿子士蒍时成为晋国的重臣,主持制订了晋国的刑法,到刘姓54世时,杜隰叔的曾孙士会被封范邑(今河南范县),史称范武子,后世子孙又以范为氏,自范武子开始,范氏长期世袭担任晋国上卿,与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一起组成晋国身份显赫的六卿家族。
综上所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记载,鲁襄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49年,刘姓第56世士氏第6世范宣子范匄gài,在晋国迎见鲁国来的穆叔时,谈到何为不朽这个话题的时候,才有下面这番话:昔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译文:从前我的祖先,在虞舜以前是陶唐氏(尧),在夏朝时是御龙氏(刘累),在商朝是豕韦氏(刘泳),在周朝是唐杜氏(刘树鸿),如今中原会盟由我范氏来主持,这是不是所谓的死而不朽?
只是后来刘姓士氏在晋国发展到第8代(刘姓第58世)范昭子士吉射的时候,在六卿争权中与中行氏一起落败,被迫离开晋国,逃往齐国。
刘姓第54世,士氏第4世士会
公元前620年晋襄公去世,临终前遗言想把王位传给太子夷皋,但是夷皋还是个婴儿,晋国连续多年国君之争导致国家动荡,把持朝政的赵盾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君王太年幼,所以打算物色一个年长的君主,取代婴儿太子夷皋,当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寄居在秦国的晋襄公之弟晋公子雍,另一个是寄居在陈国的晋公子乐,综合权衡之后觉得还是迎回公子雍更好,可以修复晋国和秦国的关系,而且今后晋国的霸业延续还可以得到秦国的支持。于是赵盾就安排士会去秦国迎回公子雍。
秦国秦康公很乐意护送在秦国长大的公子雍回去当晋国新国君,这样一个亲近秦国的国君是有利于秦国的,但是没想到赵盾后面却变卦了,因为太子夷皋的母亲穆嬴天天找晋国的满朝文武,甚至跑到赵盾家里去哭诉太子有什么错,你们为什么要违背先王意愿?赵盾担心太子长大后怪罪于他,所以最后变卦了重新立太子夷皋为晋国新国君,也就是晋灵公。
结果就在秦国派军队护送公子雍回去晋国即位的路上,在令狐(山西临猗)遭遇了晋国的伏击,秦军惨败,公子雍乱军中被杀死,史称令狐之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盾背秦事件。士会本来被派来迎接公子雍回去即位的,结果发生这种变故只好跟着秦军返回秦国。此后7年士会一直待在秦国,直到公元前614年,晋国觉得让士会待在秦国不利于晋国,设计通过魏寿馀诈降秦国,将士会蒙骗回晋国。
刘姓第55世,士会的次子士雃jiān留在秦国,改回刘姓,改姓后叫刘轼,这一支就是士姓刘氏,至此姓氏合一,这支刘姓支脉的后代中,出现了汉高祖刘邦,刘邦是刘姓第75世,刘轼第20世孙。正因为刘邦及其后长达400年的汉朝,才让刘姓开枝散叶逐渐发展壮大,至今成为人口排名第4的大姓。这一支刘姓才是如今广大刘姓中最主流最正宗的一支。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195)
最后对祁姓刘氏做个总结:
1.血缘始祖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生于伊,迁于祁,封于陶,改封于唐,都于唐。
2.祁姓刘氏1世祖刘源明,被舜帝封于刘(河北唐县),后世从此以刘为氏。
3.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刘氏第18世,御龙氏,逃到鲁县(河南鲁山县),后世以刘为姓
4.商朝初期,刘姓第21世刘泳(咏)被封在豕韦国(河南滑县),称为豕韦氏。
5.商朝末期,刘姓第40世刘树鸿被改封在唐(山西临汾翼城县)。周朝初期,刘姓唐国叛乱被周成王所灭,迁封至杜(陕西西安东南),成为刘姓唐杜氏。
6.周宣王时期,刘姓第50世第7任杜伯杜平浓被冤杀,杜平浓之子杜隰叔逃亡晋国改为士氏,逐渐成为晋国六卿,在晋国传8代后争权失败逃往齐国。
7.刘姓第55世士氏第5世的士会次子士雃(刘轼)质押在秦国改回刘姓,刘姓氏合一。
8.刘姓第75世暨刘轼第20世孙刘邦,建立汉朝,让刘姓开枝散叶,遍布天下。
二、源自东周王室后人封邑刘的姬姓刘氏
周朝第22任国君周顷王姬壬臣有3个儿子:姬班、姬瑜、姬季子,周顷王去世后老大姬班继承王位也就是周匡王,周匡王在位6年后去世,弟弟姬瑜即位也就是周定王,周定王当政时期,公元前599年左右,封小弟姬季子在刘邑(今河南偃师),姬季子去世后,谥号康,史称刘康公。刘康公后人以封国刘为氏,成为姬姓刘氏,刘康公成为姬姓刘氏始祖。
姬姓刘氏始祖——刘康公
姬姓刘国的国君除了管理本国事务,还要在周王朝中兼任卿士等官职,重点负责周王室的婚事和外交,《国语·周语》中有记载姬姓刘国首任国君刘康公,曾经代表周王室出使鲁国为周王室求亲,除此之外,姬姓刘氏还与祁姓刘氏的后代晋国的范氏家族有联姻,刘康公就娶了范氏为妻,生下儿子名叫刘夏。刘夏长大后成为姬姓刘国第2任国君,史称刘定公,同时兼任周王室的正卿一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职位,自此开始,姬姓刘国的国君一直都兼任周王室中的要职,权倾朝野,直接参与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
周景王姬贵想废太子立幼子姬朝,受到刘献公刘挚等大臣反对,周景王就想除掉刘献公,无奈未能如愿就去世了,刘献公也接着去世了,刘献公的儿子刘文公刘卷子承父业,继续扶持姬猛即位成为周悼王,可惜周悼王1年就驾崩了;随后又立周悼王的弟弟姬匄为新君,也就是周敬王;随后周敬王与姬朝自公元 521年开始了长达5年的王位之争,最终在晋国的帮助下周敬王才得以打败姬朝坐稳王位,自此周敬王稳坐周天子位长达44年,期间姬姓刘氏刘文公和刘桓公凭借拥立之功,受到周敬王重用,继续在周王室成为独一档的存在。
刘桓公之后,周敬王驾崩之后,姬行刘氏在周王室的地位才日渐趋弱,到周贞定王时彻底被灭国,这支姬姓刘氏的后人从此以故国为姓,成为刘姓重要的一个支脉。
姬姓刘国与周王室的密切关系
刘姓的其他来源刘姓其他来源主要是秦朝以后历朝历代的赐姓和改姓,主要包括:
1.汉初娄敬被刘邦赐姓刘:娄敬作为一名即将派往陇西戍边的小卒,路过洛阳,经给刘邦当将军的同乡引荐见到刘邦后,刘邦最初以为粗布烂衣的他只是个要饭的,赐给他饭吃后,他吃完后语出惊人,全面陈述汉初与周初的不同,强调建都要优先从战略需求角度考虑,都城要占据有利地势,易守难攻,而且要考虑都城的物资供应,最好是物产丰富,综合下来排除洛阳,首次倡议在关中建都。
刘邦征询张良意见后最终采纳了娄敬的建议,决定在关中建都,在秦宫基础上修筑汉宫,定都于此,取名长安城,寓意长治久安。念及娄敬建都倡议有功,刘邦赐给娄敬皇家刘姓,并且封他郎中的官职,这个官职相当于刘邦的智囊团成员,也算是用其所长了。从此娄敬变成刘敬,刘敬从一名本来要去戍边的小卒变成了领导的智囊团成员。
刘邦在公元前200年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匈奴的时,派刘敬出使匈奴一探虚实,回来后刘敬反映只看到匈奴的老弱病残,断定匈奴在示弱,必有埋伏勾引汉军,不建议冒进,刘邦听后认为刘敬太怂,还把他关起来等打完仗回来处罚,结果自己冒进后最终被困在白登山7天,采取陈平建议派使者重金贿赂匈奴单于的宠妃阏氏,才求得一条生路得以脱围。刘邦脱围之后才认识到自己错了,释放刘敬并封他为建信侯。后面采纳刘敬的建议,不与匈奴正面冲突,修生养息,为汉初赢得宝贵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建信侯刘敬
2.项羽叔叔项伯家族被刘邦赐姓刘:项羽的叔叔项伯在鸿门宴上与想要刺杀刘邦的项庄比划比划,保护刘邦,让刘邦借机逃脱免去一死救了一命;此外,在项羽进到函谷关前,准备次日进攻杀掉刘邦的紧要关头,项伯跑到汉营去通知张良跑路的同时,间接给刘邦通风报信,被刘邦约为儿女亲家,并许诺回去说服项羽放弃进攻刘邦并促成鸿门宴,也救了刘邦一命。两次救命之恩,刘邦在称帝后,赐项伯皇姓刘,并封项伯为射阳侯,项伯后世子孙都姓了刘,成为刘姓的一支。
影视剧《楚汉传奇》中的项伯
3.宋真宗赐姓皇后刘娥的前夫龚美姓刘:北宋第3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在还没即位做王爷时,看上一个银匠龚美的老婆刘娥,赵恒时年16岁,刘娥15岁,两情相悦,等到父亲宋太祖赵光义知道此事后,命令赵恒送走刘娥,热恋中的赵恒哪里舍得送走刘娥,偷偷把刘娥藏在王府指挥使张耆qí的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外力阻挠下的感情坚固)加上距离产生美,让赵恒与刘娥的感情无比稳固,就这样双方秘密幽会了15年,直至父王宋太祖赵光义去世,赵恒即位后才将刘娥接到宫中给予正式的名分。
影视剧中的刘娥形象
15年间刘娥从一个普通歌女不断充电看书和学习琴棋书画,变成一个见识不凡的才女,在进宫后成为真正可以帮宋真宗赵恒分忧解难的贤内助,凭借为宋真宗生下唯一的皇子,一步步从美人晋升为皇后,宋真宗驾崩之后,刘娥一度成为类似武则天一样的角色,临朝称制,由于刘娥自幼父母双亡,无亲无故,所以她进宫之后,就让真宗赐姓前夫龚美刘姓,与前夫龚美以刘姓兄妹相称。
4.汉初与匈奴和亲后匈奴子孙从母姓刘:汉朝初期,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汉室刘姓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后,按照匈奴贵族从母姓的习俗,匈奴王室子女很多都姓了汉姓刘。
5.汉朝打败匈奴后匈奴汉化大量改姓刘:汉武帝时期,汉朝打败匈奴,南匈奴投降汉朝,与汉族杂居,慢慢被同化由游牧改为农耕,很多都改为汉朝国姓刘,当时有说法:十胡九刘。
6.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北魏贵族独孤氏改姓刘:公元494年,孝文帝从平城(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实施汉化改革,很多鲜卑姓氏改为汉族姓氏,作为北魏八大柱国的八大贵族姓氏之一的独孤氏大量改成了汉族刘姓。
7.唐朝柳宗元的后人为避祸柳姓改刘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朝中做官的时候得罪了不少人,包括好多皇室的亲信,他的后人害怕遭到拖累和陷害,逃到山西洪洞县,改姓了刘,后来当地遭水灾,这些后来又分头迁居到河南周口、安徽亳州、山东曹县等地方。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773~819)
8.明朝抗倭名将刘显为报恩由龚改姓刘:刘显本是江西南昌人,本姓龚,自幼习武,家道衰落后年幼时就漂泊到四川,被当地卫使刘岷提拔到麾下从军,为了报答刘岷的知遇之恩改龚姓为刘姓,后来从军后屡立战功,一路青云,升到广东总兵、狼山总兵的职位,后面与戚继光一起抗倭,刘显任左将军,戚继光任中将军,俞大猷为右将军,三路联合歼灭了平海卫的倭寇,取得了抗倭几十年中最大的胜利,成为与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刘显最后一直升官到左军府都督、太子太保,相当于明朝嘉靖朝的中.yang.军.wei级别。
明朝抗倭名将刘显(1515-1581)
9.少数民族沙陀人改汉姓刘:唐朝德宗年间,居住在山西大同一带的沙陀人与汉人长期混居,不少沙陀人逐渐改了汉姓刘,沙陀刘氏的后人刘知远和刘崇后来分别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后汉(947-951)和北汉(951-979),一旦成为皇帝,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就会比普通人更快更多,所以这两个沙陀刘氏皇帝的后代也成为刘姓中重要的一个分支。
10.少数民族契丹改姓刘:辽朝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超级崇拜汉高祖刘邦,建立辽朝后,除了自己的契丹姓耶律氏外,也同时以汉姓刘自称,所以他的后代中很多人都最终改为刘姓,现在天津宝坻县耶律各庄村一带刘姓后人比较多,很多都是契丹耶律氏改刘姓的后人。
11.历朝历代少数民族改汉姓刘:除了上述介绍的这些以外,在历朝历代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各个少数民族都有大量少数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刘,包括:满族、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傣族、高山族、维吾尔族、京族、朝鲜族、苗族、白族、瑶族等,在此略过不再一一介绍。
刘字的起源和刘姓图腾的含义一、刘字的起源和演变
刘字本意是杀戮,最早的甲骨文中左边是个像鸟又像人的一个动物形象,右边是一把刀,组合起来就是用刀刺杀动物或人。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没有收录刘字,大概为了避讳汉朝国姓,只有刘字的小篆体鐂,解释为:鐂,杀也。也就是刘是杀戮的意思。
刘字的演变
二、刘姓图腾的含义
刘姓图腾右边是一个长者拿着刀,刀的象形具体可以参考上图甲骨文刘字右边的形状,老者拿着刻刀,正在契刻春天和秋天天气到达地球的运行规律,这种行为称之为“留”,后面演变为“刘”。刘姓图腾表示刘氏部族掌管着春分和秋分节点的测定。
刘姓图腾
刘姓祖地和祭祖活动刘姓正宗的血缘起源于尧,尧的出生地目前全国有十几个地方都在争,尧的儿子源明被舜封在刘(河北唐县)成为祁姓刘氏,但刘氏正式得刘姓始于刘氏第18世的刘累,所以目前全球刘姓普遍认可的刘姓祖地还是刘姓得姓始祖刘累居住的地方河南鲁山县,目前全球刘氏最大的祭祖活动主要在河南鲁山县举行。
每年4月19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昭平湖的中华刘姓始祖苑,都会举行盛大的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今年4月18日至4月20日,也将在此举办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暨文化交流、经贸论坛。
鲁山县中华中华刘姓始祖苑前,世界刘氏宗亲合影
2018年4月19日,世界刘氏祭拜始祖累公大典(鲁山县昭平湖中华刘姓始祖苑)
#大有学问##历史##头条创作挑战赛##姓氏##文化##刘##百家姓##历史开讲##河南##山西##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