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一家|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编者按】“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理想追求。主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多次提及“天下一家”观点,为世界人民求和平、谋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央视网《联播+》推出《天下一家》系列报道,与您一同感受习主席胸怀天下的情怀与担当。
联播+“中国将加快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维护开放互信的合作环境”……2023年闭幕后,主席在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多次向世界释放坚定不移的“开放强音”。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以来,面对全球性挑战,主席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发展,主张“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来源: 央视网
新华时评:立己达人 兼善天下——中国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四个维度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题:立己达人 兼善天下——中国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四个维度
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中国研究会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9日共同发布《为了全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尊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与贡献》智库报告。报告认为,在推进世界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不是局外人,而是行动派,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探索自身发展道路到推动世界事业发展,从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理念指引到以中华文明启迪发展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不断为推动世界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实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不仅改变了本国14亿多人口的命运,树立起坚定的中国自信,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其他国家带来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基本,把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实现的重要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事业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些理念源自于中国实践,又在不断指导新的实践,实现了道义价值与实践理性的良性互动。2021年底,新华社在五大洲53个国家进行了全球治理的调查,涵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和战乱国家。结果显示,93%的受访者认同生存权与发展权是首要基本;认同“幸福生活”是衡量状况的重要主体感受的人群占比超过87%;认为自主而有效的国家治理对于保障事业“比较重要”和“极为重要”的占比超过80%……调查结果反映了海外民众的普遍认知,也再次验证了基于中国实践的中国观所反映的全球性共识。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中华文化传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全球思维。中国在发展好本国事业的同时,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动世界事业发展。主席说:“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才有基础。”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长期以来,中国分别从推动共同发展、捍卫和平安全、维护公平正义、倡导包容互鉴几个层面为世界事业发展打基础、添动力。中国菌草技术帮助非洲和南太平洋国家百姓摆脱贫困;中国参与南苏丹、马里等冲突地区的维和任务;中国在联合国理事会主持公道、为发展中国家仗义执言……中国真正做到了“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被认为是推动世界发展的行动派。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又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倡议主张。主席十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拉动了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可以说,中国对世界事业的贡献实实在在。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中国不仅从物质层面助力世界发展,基于自身发展提炼总结又经过实践检验的中国理念,也开始投射到更广阔的全球治理领域,对人类进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到全球治理,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国际机制的“深度参与者”,治理规则的“共同建设者”,交流合作的“积极倡导者”,而且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推动者”。当今世界,思考全球治理需要基于几个基本逻辑:一是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命运与共;二是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的诉求不断增强;三是当下的全球治理逻辑和知识解释力面临来自现实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基于自身发展和国际实践,推动国际社会以团结合作实现“共在共享”,以发展驱动保障共同进步、以多边共治促进公平公正、以包容互鉴达成美美与共,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回归到底层的文明层面,中国实践蕴含着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元素,同样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治理带来有益启示。中华文明以协和万邦的智慧,内生出一种胸怀天下、统筹兼顾、包容多元的文明传统。这样的文明,以其内部包罗万象的丰富性、稳定性和生命力,为解决今日世界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板”。纵观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到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自由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全球化时代,不同制度文明的“操作系统”同步演化升级,治理理念能否得到广泛认同,关键在于其开发的“源代码”能否回应大多数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快速流变的21世纪,二元对立、对抗思维没有出路,允执厥中、实事求是才能把握未来。中国立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探索为人民谋幸福的发展新路,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与时俱进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理智慧。这份思想财富,不仅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
江苏是“大内斗省”?不敢苟同
如果在网络上搜索“江苏大内斗”,会跳出许多耸人听闻的标题,例如《大内斗省的江湖简史》,江苏如何或者为何成为“大内斗省”?似乎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江苏笃定与“大内斗省”有缘。本人一笑了之,实在不敢苟同。苏南苏北经济、文化等差异明显,甚至心理上有隔阂,确是事实,但伴随苏南苏北大规模有梯度的经济文化合作,江南文化“铿锵北上”,并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也是事实。
其实,黄河夺淮前的苏北并不比江南逊色。以我的家乡淮安市涟水县为例,宋熙宁八年,苏东坡卸任杭州通判,经运河入涟水出淮河口北上前往山东赴任,为涟水旖旎风光所吸引,写下了《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注:浙江湖州)比”。古代的江南曾是荒蛮之地。历史上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造成了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他们带来了先进技术和文化,和当地人共同创造了富庶文明的江南,唐宋以后,江南地区逐步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苏湖熟,天下足”。江南多水,灵动的水是江南基本符号,江南文化的底蕴是秀而雅,又较多地融入了工商业元素和工匠创新精神,因此,很能经世济用,领风气之先。江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现象,颇值得咀嚼玩味。
江南文化既有输入,也有输出,而且以输出居多。从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的三百年中,“天堂”苏州和杭州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引领时尚潮流和社会进步。近代上海的崛起,江南更是如虎添翼。由于古代陆路交通不便,大运河自然成为大江南北主要交通要道。江南的粮食、棉花、丝绸、茶叶等源源不断输往北方,还有大量的人文交流,运河成为重要的文化线路,杭州、苏州、扬州和淮安成为明清时期四大运河名都。属于南北地理气候过渡地带的扬州和淮安自然具有南秀北雄的特征。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会把扬州当作“江南”,因为许多古书上就是这样写的。从文化意义上讲,扬州属于江南也并不为过。现代淮安城市精神被点化为“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显示出个性化的气度和担当。今天淮安、扬州正在建设南北融合、开放包容的淮扬文化高地,其中就有不少江南文化的元素。
今天江南文化“铿锵北上”,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积极推动,江南经济重镇和文化高地的溢出效应。受土地、资源等因素的影响,江南既要“腾笼换鸟”,也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苏北成为首选之地,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成为强大“助推器”。苏北许多城市将会受益,去江南招商引资成为苏北发展的重中之重。前些年,苏州与宿迁、南京和淮安等苏南城市和苏北城市结对,推动扬州、泰州、南通等地跨江融合发展,推动宁镇扬一体化,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都是为江南经济文化梯度转移“铺路”。
如果说过去主要靠运河纵向传输,那么今天则靠运河和长江形成十字型全方位传输。今年2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纲要》,力推大运河文化带,为江南运河和苏北运河大规模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制度安排。江苏境内长江干线总长803公里,按现有规划,要建36座过江通道,“天堑变通途”、“苏南苏北一线牵”将成为现实。过去人们常说“南通难通”,现在通江达海的南通发展势头强劲,从“上海北”到“北上海”,还要做上海“北大门”。上海有一块“飞地”在盐城。1950年,时任上海市长陈毅提出在盐城大丰划出一片土地作为上海垦区,把海涂荒原开辟成上海粮食和畜禽生产基地,成为正宗的“北上海”。上海大丰农场成为盐城连接上海的“桥头堡”和“纽带”,也成为许多上海市民挥之不去的“乡愁”。
另外,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沿江不靠海的淮安已经吸引了1200多家台资企业,投资总额120多亿美元。2014年,淮安获国台办批准为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淮安台资集聚起初靠的是人脉关系,后来植入了昆山的亲商富商安商理念及其模式,逐步形成了“101”服务平台,“101”就是100%+1%,100%是按照办事的程序,让台商100%满意,还有1%服务是台商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惊喜。中国台湾有著名的101大楼,淮安“101”服务也可能成为品牌。2017年5月,《淮安市—昆山市台资经济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顺利签署,淮安全面加强与昆山的对接合作,加快复制推广昆山的优势和经验。随着2020年6月连淮杨镇高铁和2021年宁淮铁路贯通,苏北腹地淮安构成“米”字型铁路枢纽,中国运河之都淮安将多几分中国台湾风情和江南文化,“包容天下崛起江淮”指日可待。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陈抒怡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