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一字」 纵(2398)2021.03.23
应书友们的要求,今天继续解析田英章先生楷书《虞恭公碑》。需要说明的是,单字是从田英章楷书字汇里摘取制作的,与作品里的字稍有不同,望书友们明鉴。已解析过的字请在本公众号里(从主界面里进入)查阅。
谁嗣响,复在兹焉。属猃狁纵慝,
第一千零五十一个字:纵
纵 zòng(zǒng):左右结构,左收右展,中宫收紧。
左部“糹”旁紧凑靠上,斜势抗肩。注意两个撇笔的角度、轻重和折的方向均不同,提笔不要长,点要收敛里藏,以让右;下面三点整体偏左,沿着上面提笔走势布局,注意指向,第三个点要收,以让右部。
右部“従”字左收右展,主笔舒展。左边“彳”旁不可宽:首撇注意起笔位置,稍重,勿长;次撇紧靠首撇,撇身稍长,角度稍立;竖笔在中撇的下部虚接起笔,略左斜,勿重,稍长,垂露收笔。右边为书法写法:上面点、撇与左部基本平齐,紧凑呼应,左低右高,角度稍立;横画起笔左探,大抗肩,与撇笔相接而过即收。下面提笔斜切入笔,然后向右上挑出,勿重、勿长;撇笔起笔呼应提尖,然后侧锋向左下方撇出,出锋处不能超过提笔的起笔处;捺为平捺,先迎着撇笔的方向行笔,与撇尖虚接后开始向右下方运笔,渐给力,到撇的起笔的下方稍停、捺出,最后捺尖稍下压。
晋 · 王羲之 · 乐毅论
唐 · 欧阳询 · 虞恭公温彦博碑
元 · 赵孟頫 · 胆巴碑
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
元 · 赵孟頫 · 洛神赋
元 · 赵孟頫 · 前赤壁赋
明 · 文徵明 · 纪行诗
唐 · 怀素 · 自叙帖
唐 · 孙过庭 · 书谱
元 · 康里巎巎 · 述笔法记卷
向延法各种幅式、各种书体书法作品150幅,分享给朋友们欣赏。
向延法,长阳
本集用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楷书、行书、草书八种书体。在中堂、斗方、条幅、横幅、团扇、折扇、芭蕉扇、椭圆等格式上,用墨汁、金墨、银墨、朱墨书写的150幅作品,可谓是我的个人网展。现分享给朋友欣赏,供书法爱者学习参考,供喜欢的朋友收藏,也敬请书法大家教正。
魏碑横幅:主席词重上井冈山
行书椭圆:翠竹红梅青松,傲骨高风亮节。
楷书对联:无边岁月心如玉洁,有限年华之比秋鸿。
隶书折扇:有志者事竟成。
小篆对联:云藏远岫茶烟起,花落小溪春水香。
隶书团扇:郑板桥七绝诗一首
行书对联:正直善良无须拜佛,光明磊落不必求神。
隶书斗方:敬业乐群。
金墨魏碑横幅: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楷书对联:倚窗对月思缱绻,暮雨听风念缠绵。
隶书椭圆:竹露松风蕉雨,清茶琴韵书声。
魏碑对联:天空明月三千界,人醉春风十二楼。
楷书团光:春安夏泰,秋吉冬祥。
小篆对联:万户管弦歌盛世,满天焰火耀春光。
楷书横幅: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椭圆魏碑:虎耀龙骧碧海,春华秋实年丰。
隶书对联:笙歌声拂长春地,星月光映不夜天。
篆书金墨横幅:厚德载物。
行书对联:甘露庆云于时为瑞,珠辉玉照盖代之华。
团光楷书: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行书对联:万重老树古色迷漫,两岸白莲清香越发。
隶书折扇:上善若水。
楷书对联: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蒼茫自咏诗。
小篆横幅: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行书对联:松风度竹有琴韵,月影写梅无墨痕。
隶书斗方:风清气正,廉洁奉公。
行书对联:晝长梁燕从容语,风静瓶花自在香。
小篆金墨横幅:宁静致远。
隶书对联:静夜不嫌鱼读月,闲时还爱鸟谈天。
隶书横幅: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山井冈山。
行书对联:碧月秋云书窗静,好鸟花香春雨晴。
楷书椭圆:日丽风和人乐,国富民强年丰。
行书对联: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隶书团扇:为学务益进,将诗莫浪传。
隶书对联:当知孝为德之本,百行万善孝为先。
隶书折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行书对联:兰室和风生静气,竹亭朗日寄清娱。
小篆金墨横幅:志存高远。
楷书对联:志士修身唯执信,君子养德重善成。
草书团光:松风煮茗,竹雨谈诗。
隶书椭圆:唯俭唯勤创业,亦耕亦读传家。
隶书横幅: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魏碑团扇:修身如执玉,积德胜遗金。
楷书对联:秀水绕门蓝作带,远山当户翠为屏。
行书横幅:毛主席词沁园春.长沙
隶书团扇:处世言行正,为人品德高。
行书椭圆: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
隶书对联:室雅人和君乐地,宽怀到处遇春风。
小篆金墨横幅:物华天宝。
魏碑对联:兄弟相依人生路,手足互助天地宽。
楷书横幅: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隶书对联:花竹满庭四时生趣,读书万卷一理润深。
行书朱墨团扇:善厚天赐福,德高地养人。
行书对联:流揽古今当日永,静观山水畅天和。
草书团光:清白为人,正直传家。
行书金墨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草书团光:庭唯种玉,屋半藏书。
魏碑对联:春庭草色和烟暖,午夜书声带月寒。
魏碑横幅: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行书对联:道心静似山藏玉,书味清如水养鱼。
楷书团光:春秋雨露,南北风云。
隶书对联: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行书椭圆:与松竹梅交友,择兰荷菊为邻。
隶书对联:花竹滿庭四时生趣,读书万卷一理润深。
楷书团光:为善最乐,读书甚佳。
楷书对联:丽日阳春开物象,紫云瑞色换新天。
隶书朱墨团扇:爽目诗书画,悦神梅竹兰。
行书金墨对联:山水幽深襟怀妙远,读书夙好心气和平。
魏碑折扇:龙腾虎跃,凤起鹏飞。
行书金墨对联:当个好人心静身净,做些善事命辛运幸。
草书团光:高山流水,白雪阳春。
隶书对联:汉石周金鸿文永宝,林风山月雅兴长留。
小篆团扇:庭院唯栽竹,溪山半是梅。
行书对联: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隶书团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行书对联:读书写字种花草,听雨观云品酒茶。
大篆团扇:马到成功。
楷书金墨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大篆团光:德为取友,善在尊师。
隶书条幅:毛主席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篆书扇面:唐诗一首,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魏碑中堂:总书记讲话摘录。
行草团扇唐诗一首: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小篆屈原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隶书折扇:品茶论道。
甲骨文联语:小雨游鱼乐,东风燕子来。
大篆团扇:见贤思齐。
隶书龙门对联:大雪严寒无损梅花香世界,惊涛骇浪依然砥柱立中流。
隶书团扇:七言诗一首。
隶书对联:云含太古云水气,山带半天风雨声。
行书团扇:惠风和畅。
行楷对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草书团扇唐诗一首:杨柳青青江水平,闻朗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行书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扇面隶书诗:人看春华你看秋,无私奉献无所求。广播真情育桃李,青春无悔业不休。
甲骨文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行书扇面:古诗一首
隶书龙门对:林大谟撰赞国网扶贫长联。
楷书扇面:古诗一首。
甲骨文对联:仁心同日月,武德合风雷。
行书扇面:古诗一首
楷书龙门对联:地龙穿两江两江四岸齐叙荊楚情,钢铁联三镇三镇万民共圆中国梦。
大篆横幅金墨书写:钢铁长城。
隶书对联银墨书写:下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大篆朱墨横幅:祖国万岁。
行书中堂:毛主席诗一首
篆书团扇朱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隶书对联:老汉敲诗诗韵雅,大娘起舞舞姿丰。
行书团扇古联语。
行书中堂:毛主席诗一首。
楷书斗方诗一首。
隶书龙门对联:迎长空紫气同怀岁月峥嵘纵情恣意,趁大地和风共唱山河壮丽溅玉飞珠。
楷书扇面:北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
行书中堂:毛主席诗一首。
隶书扇面:紫气祥光。
隶书对联:兰以清为花上品,梅之雅生雪前香。
小篆团扇:祖国万岁。
隶书中堂:屈原九歌一首。
行楷扇面: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行书中堂:毛主席诗一首
楷书朱墨书写斗方古诗一首。
楷书龙门对联:做党政助手为和谐社会增砖添瓦,当群众亲人凭稳定团结
行书斗方朱墨书写古诗一首。
隶书条幅:凌云。
楷书扇面: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隶书金墨条幅:华夏魂。
魏碑扇面:古诗一首。
大篆中堂:奋进。
隶书扇面:古诗一首。
隶书朱墨书写古诗一首。
大篆团扇:祖国卫士。
行书朱墨书写古诗一首。
魏碑朱墨书写斗方古诗一首。
隶书朱墨书写古诗一首。
隶书朱墨书写斗方古诗一首。
行书中堂楚风二字。
行书扇面: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楷书朱墨书写古诗一首
隶书横幅:爱我中华。
行书大字中堂神韵二字。
大篆扇面:钢铁长城。
隶书大字中堂:积善成福
楷书大字中堂奋进二字。
行书扇面:耕读传家。
楷书大字中堂达观二字。
大篆扇面:祖国万岁。
隶书金墨书写龙门对联。
行书对联:淡饭粗茶有真味,窗明几净是安居。
隶书对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行书对联:板凳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编辑:乐在其中
硬笔楷书常用字解析:“学”、“政”、“从”、“职”……
一、学
不当示例分析:
1、“子”写得太小了,根本原因是弯钩写得太短,从而无法撑起上部的结构。
2、横钩应该左短右长为宜,这样有利于重心的稳定。
3、上部写得太大了。把众多竖画的间距再缩小一些,两边的竖画有往内的收势,这样就不会显得太宽。
二、优
不当示例分析:
1、右部的上半部分,写得太宽了。
2、右部写得太长了。一是因为单人旁的竖画写得稍短了些,二是因为横钩的位置写得太靠下了一些。
3、横钩写得太正了,应该有一定的斜度,这样能够为下部腾出一定的空间,利于接下来的笔画安排。
三、登
不当示例分析:
1、撇画写得太长了,没收住。在书写这类长撇的字时,既要写得舒展,又不能随性撇出,应该书写得稍慢一些,稳住笔势。
2、“豆”的横画写得太长了。
3、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豆”的两点写得小了一些,直接导致横之间的间距变短了。
四、仕
不当示例分析:
1、“士”的第一横,应该写得靠下一些,这样就不会使“士”呈悬空状态。
2、“士”的两个横画,长短对比太强烈,下部的横应该再长一些。
3、竖画的起笔不够高。这是不少朋友容易忽略的点,也常常是决定整个字是否匀称的关键。
五、摄
不当示例分析:
1、提手旁的提画,写得太高了些。
2、右部的上半部分,写得太宽了。
3、右下部分的两个“耳”,左小右较合适。
六、职
不当示例分析:
1、“身”的竖钩写得太长了,显得突兀。不利于中部“音”的笔画安排。(因为“日”不能写得太长)。
2、“音”的“日”写得太宽了。
3、斜钩写得太弯了,这是大忌。写到将要出钩的地方,更应该挺劲些才是。
七、从
不当示例分析:
1、右边的横画,写得有些太长了,会间接导致下部的笔画跟着写宽。
2、右半部分,写得太松了。原因是“之”形的一提一撇,位置太靠下。
3、最后的捺画,有先斜后正的趋势。这里的捺画,斜度有些太大了。
八、政
不当示例分析:
1、左半部分的“正”,写得太宽了。
2、“正”左边的竖画,离中间竖画的距离太远了,与横画的起笔位置在一条竖线为宜。
3、撇画没有实现与左边的穿插,这一笔很重要,是决定结构是否紧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