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得道是什么意思?与道德经的道有什么不一样?
各位觉得道是什么?
求道得道,又是什么意思?与道德经中的道,有什么不一样?
我将会在这里,用科学角度描述道。也会让各位明白,什么是道!
在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老子已经对道进行全面解析。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明白,道是无形无质。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因为我们在道中,无法超脱道之外,所以看不见它的开始与结尾。
有些人以为,奇点是世界开始。那么奇点之前,又是怎样?我们所认为的起点,未必是最初的起点。向前探索,永无止尽。世界,也许是封闭的环,只有无限的轮回,从来没有开始与结尾?
根据道德经,第十四章的描述,按照,现在的科学解释,道就是规则。
我们平常看到,日月交替,水往低处流等常见变化,都是规则外在体现。你说没有规则,但是规律无处不在。大到宇宙天地,小到粒子原子,都在遵守相应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规则的体现!万事万物,从规则中诞生,又在规则中运转。规则的特性,完全符合道德经对道的描述。所以,道就是规则,规则也是道。
求道,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类的认知,当我们的认知成为体系,就算得道了。得道之后,非常自我,取舍有度。无论面对什么事,都能从容面对。
道有正道与魔道,在求道之中,不同的认知就是不同的道。若是儒家弟子得道,选择济世,那么他的一生以济世为目标。任何决定,任何选择,都是为济世服务。佛教徒的道是佛,那么他在行为举止上,都会遵守戒条。无论是女色还是贪婪,任何戒条所禁止的,只要做到身心不动,便是得道成佛。伤害他人,达到自己的目的用尽一切手段,这是魔道。魔道也是道,只是认知跟我们不一样。魔跟儒家弟子得道一样,儒家弟子以济世为目标,魔以自私为核心。
得道的人,他的理念成为一体,不会因为其他因素而改变。一旦发生改变,就是破道。理念越成熟,道心越稳固。若是认知不足,很容易破道。因为认知的问题,道有高下之分。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在说道,但是跟求道,得道的性质不一样。道德经,是老子得道后的认知。整本书,是他的理念体系。
闲评论“道”
几十年笔者出行逾百多个国家,各国的建筑、艺术、文化无不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教、伊斯兰教、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教。此三种宗教之所以能成为前三大,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各自被一部分国家列为国教的宗教,如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亚、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佛教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
上述宗教里:教包括三大流派:即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其中新教与天主教信徒较多,东正教教徒相对较少;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派别,其中逊尼派占多数;佛教则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派系。
三大宗教中,以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教最后,虽然人数各有不同,但是各个宗教的信徒都是平等的。虽说是三大宗教,但三大宗教提倡和平共处,可以相互交流文化。慈悲,博爱,和平,是这三大宗教的真谛。同时这也是所有宗教的共同目标。
在我国三大教,一般指儒教、佛教、道教。儒教,又称“孔教”。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三大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对我国古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是统治阶级的三大精神支柱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宗教制度改革,中国道教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下面笔者专门说说我们老祖宗城创建的道教:
一、道家和道教
近代一些学者认为:道家与道教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习惯上有时也称道教为道家、黄老。严格来说,二者不完全是一回事。“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他们在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以清净无为法则治国修身和处理鬼神信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被称作道家。至于“道教”,则是一种宗教实体。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即“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教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显然有所不同,但是道家是“道教”的上游,道家、道教的要本信仰都是“道”,我们绝不能将之妄加分割。
二、道教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后期黄老道形成实体,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相继成立。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隋唐至北宋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尊崇,道教极为兴盛,社会影响极大,道教的哲学、养生术、符咒法、科仪规章也更为完善。晚唐北宋以后,道教内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出现及以修持内丹术为主的金丹道派开始兴起。到了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发生变革。在华北出现了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等新道派,南方出现了金丹派南宗、天心、神霄、清微、净明等新道派,早期的天师道、上清派、灵宝派在教义和道法上也有革新。宣传三教合一,注重内丹修炼,是这一时期道教的主要特点。
明清两代,随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晚期,道教发展陷入停滞僵化。近代中国道教承明清余绪,除个别时期,一直处于低谷。
三、道家之源
道家之源,出于老子,不过早于春秋就有了道术。老子出生于春秋之末,却很早就来到过人世间。本次文明之初,三皇五帝之黄帝轩辕氏、帝喾高辛氏都曾经分别在峨嵋、牧德从老子那里得道,还有后来的大禹,以及最后的尹喜。自黄帝之始的三皇五帝,莫不倡导臣民尊道重德、勤力修炼。“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
春秋时期老子以前,有道家修炼却没有世间的师父,大家都是你我口言相传、自守清修,并没有系统的经典指导大家修炼。虽然有易经,但是按照易经的部分,却主要是从言行上来符合修炼人的标准。不过,那个时候的人们率真纯朴、心静欲清,原本就自然而然身处于道中。有言曰,上古之人,竞于道德。
根据史料记载,由于道德高尚,以及勤于修炼,当时的人都十分长寿,例如,三皇五帝大多都是在位百年左右,个个都是度百岁乃终。是以三皇五帝方去,千年已过矣。
四、道家数术
根据有记载的发端,道术始自黄帝,所以自秦汉又称道家为黄老之术。老子之道是纯粹的修炼,而黄帝之术却还包括釆药炼丹、施展神通法术、兵法、医药、符箓、占卜等。一个是大道,一个是中士之道、小道,二者各自流传并不相干,合称黄老之术确实是有点儿混淆视听了。只是,后来在东汉末年道教产生之后,才有很多真正的大道修炼人在到处施展神通术类的东西。
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庸,常也。中庸之道就是中和可常行之道。(《梁书・处士》)君子坦坦,堂堂正正、平平淡淡的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才是正道。上士之出世间者,垢名耻利,远避红尘深居山林,常人罕有知见者;上士之在世间者,隐忍以行简居求志,处污而不愧其色,常人也很少能够知道他们。兵法、医药、奇门遁甲等这些术类的东西,都是只有修道之人才能掌控得了的。由于他们这些东西的承传都很秘密,秘而不宣,常常是一般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修道人,只知道他们行兵问卜等之前都要做法事、举行一些仪式等。而在整个的中华历史上,他们不但修道,很多人还出将入相,在历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历史上几乎所有的神仙故事、历史故事是由他们在表演的。
孔子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任性放荡精神失常叫狂,孤僻冷漠不作为叫狷,二者是两个相对立的极端。历来的乱法坏道者,莫不是狂狷之辈、下士之徒。下士之徒,或隐居以求名,或消灾灭祸以博利,或佯狂以骇俗,莫不喧嚣于尘世,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个超凡脱俗的人。可是因为他们会折腾,常人知道最多的,反而是这些人。结果真正的道,就因此而越来越不为人知了。再加上那些下士里面的下士、俗士,不知道本,多离以迂怪,假托变幻乱于世,搞得很多人对此诟病甚多,当然也就导致道家的名声遭受污损。
五、老、庄之辨
其实,道家真正遭到败坏,是来自修炼弟子本身,或者说是那些以弟子或传人自居的人士。这些人可是比其他什么人都更加具有迷惑性。在这一票人中,最具代表性的,学者普遍认为莫过于是战国时期孟轲的同辈庄周。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周是宋国时的蒙人。其生活年代与孟轲相彷,可能年岁略小。《史记》上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点明庄子所言、所论是源自老子。《史记》上又说:“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传赞中说:“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由此可见,庄子之论的的确确不同于老子,是庄子根据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而推演出来的,要旨在于“自然”。老子所贵的“道”与庄子的“自然”之间内涵的天壤之别也就一目了然。
对庄周的著述,《史记》上是这样评价的:“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也许正是因为老子《道德经》的“微妙难识”,无人能够真正知道老子《道德经》的真正内涵,使得庄周尝试运用寓言的形式来阐述老子那些使用语言都难以描述的洪大、无垠的“道”。因为他不能完全解释老子的“道”,他的行文历代文人认为“空语无事实”,多为虚构,遂将老子的“道”局限在他的理解之中,妨碍了人们去彻底参悟老子的《道德经》。这也就是司马迁在传赞中感叹的:“皆源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老子的《道德经》是用来指导修炼的,用它可以修炼成仙,可以治国兴邦。但是,庄周的《庄子》“其言咣洋自恣以适已,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如果说《道德经》是宇宙观,《庄子》则仅是人生观而已。晋人把庄子之论认为是老子的道,汉魏后把“老庄”并列而论,后人将《庄子》作为《道德经》的注疏,使得人们无从领略什么是真正的老子的道。说庄子乱老子的法,即在于此。
究竟老、庄是否异同?学界争论一直未了,放在后人继续研究吧!
玄元皇帝著遗文,乌角先生仰后尘。
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
世间尽不关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2024届高考复习: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分类例释
1.而 ér
(1)连词。
①表并列。译为“又”“和”“并且”,或不翻译。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
③表承接,相当于“就”“接着”,或不翻译。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④表转折,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⑤表假设,“如果”“假如”。
A.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B.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⑥表因果,相当于“因而”“所以”。
A.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B.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⑦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一般不译。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⑧表目的,相当于“来”,也可不译。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代词。通“尔”,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你的,你们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3)复音虚词。
①而已: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②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庖丁解牛》)
③既而:不久,紧接着。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4)名词,才能。而征一国者。(《逍遥游》)
2.何 hé
(1)疑问代词。
①单独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为什么”“什么原因”等。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B.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代处所或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③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A.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B.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①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哪有”。
A.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B.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
②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这样”。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3)复音虚词。
①何如、奈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A.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B.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何以:即“以何”,介词结构,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可译为“用什么”“凭什么”等。
A.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③无何:不久,没多久。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山市》)
④何乃: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hū
(1)助词。
①表疑问,相当于“吗”“呢”。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②表反问,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表测度或商量语气,相当于“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④表感叹,相当于“啊”“呀”。
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⑤用在句中,表停顿。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⑥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2)介词,相当于“于”。
①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表示地点、时间、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表比较。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4.乃 nǎi
(1)副词。
①表承接。于是,就,便。
A.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B.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
②表条件。才。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③表转折。竟然,却。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B.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限制范围、数量、程度。仅仅,只,才。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
⑤表判断。是,原来是。
A.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B.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你们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不能作宾语。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复音虚词。
①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吧”。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乃尔:就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qí
(1)代词。
①人称代词。表示领属,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我的,你的,自己的。
A.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C.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
A.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③指示代词。其中的。
A.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B.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2)副词。
①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还是”等。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③表婉商语气,译为“还是”“恐怕”。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④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A.其可怪也欤!(《师说》)
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连词。
①表假设。如果,假如。
A.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梁惠王上》)
B.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表选择,相当于“还是”“抑或”“是……还是……”。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A.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6.且 qiě
(1)连词。
①表并列,可译为“又”“又……又……”“一面……一面……”。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表递进。而且,并且,况且。
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B.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表让步。尚且,还。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暂且,姑且,将要,快要。
A.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B.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C.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3)复音虚词。
①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A.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③犹且:尚且,还。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7.若 ruò
(1)代词。
①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2)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3)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氓》)
(4)复音虚词。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A.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8.所 suǒ
(1)助词。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事物、地方、情况)”。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2)固定结构。“为”和“所”呼应,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表被动。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
B.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人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9.为 wéi/wèi
(用作助词、动词及表示被动的介词时读wéi,其余均读wèi。)
(1)介词。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向,对。
A.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给,替。
A.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当,在,等到。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⑤表被动,读wéi,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的格式,译为“被”。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句末语助词。表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