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怎么学(易经怎么学最简单)

傅佩荣:《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易经》很玄妙,困惑究竟怎么才能学懂。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要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懂5个小诀窍。下面为大家列举说明一下:

01 八卦从何而来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发明,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来”的意思。

伏羲氏画出八卦,来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现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依序命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用符号代表实物,符号的组合代表实物的变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现象之外,还可象征物质的八种基本性质、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人体器官、动物等等。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么

爻,即为“效”,就是指效法“变化”的主动力与受动力。

阳爻(—)与阴爻(--)构成卦象的有两个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为三爻构成,即“☰、☷、☳、☶、☲、☵、☱、☴”。

八卦两两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况都涵盖其中。

于是,难以捉摸而让人担心的“变化”,就对应到排列组合中,让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某种状况的吉凶,再用适当态度来应对。

因此说,《易经》可以用来“探讨变化”。

03 卦辞、爻辞的来历

来到周文王时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久,为每一卦都写了下一句卦辞,并为每一爻写下一句爻辞,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经》。

即指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与三百八十四句爻辞,以今天的印刷方式来看,大约二十页篇幅。

04 什么是《易传》?

不过,我们今天所读的《易经》,却不止这些,还包含了《易传》在内。

《易传》是孔子与后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记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观点。

《易传》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辞。

《象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说卦传》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传》讲解六十四卦的顺序。

《杂卦传》为简短的心得。

《系辞传》上下两篇,篇幅最长,为发挥《易经》的哲理与实际应用。

05 《易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在古代,《易经》原本为占筮用书。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时,要考虑五种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愿、龟卜、占筮”。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前两本都已失传,而《周易》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易经》。

《易经》的重点在于: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易经》所要向人们传达的是:

一切在变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觉?既要见微知著、预作防范,又要随时自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大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面对;在懊恼自己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这三方面不断提升,以善尽读书人的责任。

在现代,《易经》常常被误解为算命或迷信,我们则应忠于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广益之时,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设法探询天意。

我们不妨参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占筮。

学习者能够理解以上5点,以合理的态度,对《易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进入后续的学习,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有所帮助!

参考:《傅佩荣解读易经》

傅佩荣:《易经》快速入门的5个小诀窍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一直以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很多人认为《易经》很玄妙,困惑究竟怎么才能学懂。

其实,《易经》并不神秘,要学习《易经》,首先要搞懂5个小诀窍。下面为大家列举说明一下:

01 八卦从何而来

距今5000多年前,文字尚未发明,伏羲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制作出了八卦。

“卦”,本意是“挂示出来”的意思。

伏羲氏画出八卦,来代表自然界中的8大现象,即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依序命名为“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用符号代表实物,符号的组合代表实物的变化。

八卦除了代表自然现象之外,还可象征物质的八种基本性质、一个人的不同角色、人体器官、动物等等。

02 六爻、六十四卦是什么

爻,即为“效”,就是指效法“变化”的主动力与受动力。

阳爻(—)与阴爻(--)构成卦象的有两个基本元素。

八卦的卦象为三爻构成,即“☰、☷、☳、☶、☲、☵、☱、☴”。

八卦两两相合,形成了六爻,六十四卦,由此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把人生的可能情况都涵盖其中。

于是,难以捉摸而让人担心的“变化”,就对应到排列组合中,让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某种状况的吉凶,再用适当态度来应对。

因此说,《易经》可以用来“探讨变化”。

03 卦辞、爻辞的来历

来到周文王时期,他被商纣王拘禁于羑里七年之久,为每一卦都写了下一句卦辞,并为每一爻写下一句爻辞,便形成了最初的《易经》。

即指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与三百八十四句爻辞,以今天的印刷方式来看,大约二十页篇幅。

04 什么是《易传》?

不过,我们今天所读的《易经》,却不止这些,还包含了《易传》在内。

《易传》是孔子与后世弟子的研究心得,其中记述了不少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观点。

《易传》的内容有十部分,又名“十翼”,包括:

《彖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辞。

《象传》上下两篇,讲解每一卦的卦象及其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引申乾坤二卦的思想。

《说卦传》列出基本八卦的象征,有如小字典。

《序卦传》讲解六十四卦的顺序。

《杂卦传》为简短的心得。

《系辞传》上下两篇,篇幅最长,为发挥《易经》的哲理与实际应用。

05 《易经》要告诉我们什么?

在古代,《易经》原本为占筮用书。古代帝王有所疑惑时,要考虑五种意见,包括“自己的想法、卿士的看法、百姓的意愿、龟卜、占筮”。

夏朝有《连山易》,商朝有《归藏易》,周朝有《周易》。前两本都已失传,而《周易》就是现在人所谓的《易经》。

《易经》的重点在于:居安思危与乐天知命。

《易经》所要向人们传达的是:

一切在变化之中,人怎能不提高警觉?既要见微知著、预作防范,又要随时自省、改过迁善。

在发现大势所趋时,须以乐观态度面对;在懊恼自己遭遇时,须了解前因后果。

鼓励人们成为“君子”,在德行、智慧、能力这三方面不断提升,以善尽读书人的责任。

在现代,《易经》常常被误解为算命或迷信,我们则应忠于历史,明白古人在集思广益之时,深知“人算不如天算”,所以设法探询天意。

我们不妨参考古人,以正向的态度来看待占筮。

学习者能够理解以上5点,以合理的态度,对《易经》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再进入后续的学习,则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希望对大家学习《易经》有所帮助!

参考:《傅佩荣解读易经》

周易其实并不难懂,掌握了基础知识,你也能轻松入门学易经

01 连山易、归藏易与周易

提到易经,有时候我们还会提到周易,那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吗?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易经,一部叫连山易,一部叫归藏易,还有一部叫周易。这三部易经分别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所使用。

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它是以艮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艮卦的上卦是艮卦,下卦也是艮卦,而艮卦象征山。从卦象上来看,上面是山,下面也是山,卦象所显现的是山和山连接在一起的景象,所以伏羲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连山易。

到了商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黄帝演绎的,它是以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坤卦的上卦是坤卦,下卦也是坤卦,而坤卦象征地。因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埋藏在土地里面,使用之后又回归于土地里面,所以黄帝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归藏易。

到了殷商末年,当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羑里的时候,他就利用被囚禁的这七年多时间对易经重新进行了演绎,历史上称周易。这部易经是以乾坤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开门卦。随着生产力和生活形态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导致原有的归藏易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

比如归藏易里面有“散家人卦”,当归藏易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处在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中国古人采用走婚形式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到了殷商末年,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父系社会,继续沿用“散家人”的卦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周易就在“散家人卦”的卦名中去掉了“散”字,称为家人卦。

从连山易、归藏易再到周易的发展简史可以看出,易经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02 文字易、符号易与哲学易

易经发展史上先后有三位重要人物对易经的创作、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贡献最大。如果没有伏羲,也就没有八卦,更没有六十四卦。重要性居于第二位的人物是创作卦辞和爻辞的周文王,所以从周易开始,“文字易”就产生了。重要性居于第三位的人物是作易传的孔子。

所以伏羲被尊称为上古时期的圣人,周文王被尊称为中古时期的圣人,而孔子被尊称为近古时期的圣人。上古、中古和近古合称为“三古”,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合称为“三圣”,三古三圣是易经发展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

早在上古时期,伏羲演绎连山易、黄帝演绎归藏易的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当时的易经只有阴爻和阳爻,以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画,也就是符号,所以称为“符号易”。

中古时期文字产生了,周文王就给六十四卦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卦辞”;同时又给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也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爻辞”,于是“文字易”就产生了。其实在周文王创作卦辞和爻辞之前,易经的每一卦和每一爻都有解释性说明,只不过那时候是口口相传的口头语言。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学习易经,孔子在研读易经之后就创作了“易传”,易传也称为“十翼”,对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所以“哲学易”就产生了。

易传包括彖辞传、象辞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其中的彖辞传、象辞传和系辞传又各自分为上、下两篇,合起来就有了十篇,这十篇文章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03 “周”“易”的丰富内涵

易经在传承过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那“周易”这本书的书名有什么文化内涵呢?人们对“周”字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表示周朝,以及演绎易经的人是周文王。

第二表示周遍,表示易经内容包罗万象,万事万物都包含其中。

第三表示周转,也就是周而复始。

易经六十四卦,象征事物发展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比如既济卦表示人们已经渡过河了,象征事情已经完成了。未济卦则表示人们还没有渡过河去,象征事情还没有完成。

那这两卦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矛盾,因为既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完成了;而未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新一阶段又开始了。

不仅仅“周”字有这么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易”字同样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对“易”字同样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易字的第一种含义表示变易,也就是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易字的第二种含义表示简易,也就是简单。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非是阴与阳的变化,动与静的变化,刚与柔的变化,损与益的变化,减与增的变化。

易字的第三种含义表示不易,也就是不变。无论事物怎么千变万化,它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变化的只是现象,不变的才是规律。

比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地上的影子,但它的位置是时刻都在移动的,这就是变化,而且影子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中午短而早晚长,这就是“变易”。但是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天之中总是伴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地变化,这就是“简易”。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时候影子在物体的西边;到了中午,影子就移动到了物体的北边;到了下午,影子又移动到了物体的东边。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这就是“不易”。

如果从字形上来看,“易”字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 “日”是指太阳,象征阳;“月”是指月亮,象征阴。所以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易”字,象征的是阴阳的变化之道。

提到易经,大家可能觉得有些深奥难懂,看到易经的卦爻符号就觉得头疼。其实易经并不难学,只要掌握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再来看易经就容易多了,也就更容易入门,也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与智慧。

如何自学《易经》并将易经64卦倒背如流

这篇文章是我早年在知乎回答的一篇文章,也是我所有知乎回答里面赞同最多的一篇,现在重新整理和分享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六十四卦理解和记忆

花了一周多的时间,把《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卦名和卦象全部记忆完毕,准备分享下记忆的心得。易经的很多卦名本身就比较不容易记忆,而且要将卦名和卦象完全匹配上就更加困难了,在记忆之前我还是有些基础的积累,因为原来对于八卦早就记忆的很清楚,同时原来又经常读《序卦传》,所以记忆就相对容易些。原来是准备把《序卦传》全部背下来,自然也就把64卦全部记忆了,但是感觉还是比较困难。

记忆首先还是需要记8个基本的卦,即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个有一个八卦歌,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把这个记忆清楚了基本上八卦的名称和八卦的卦象就记忆完毕了。

在这个记忆完成了还需要记忆的就是八个卦分别代表什么?这个是首先需要记忆的,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记忆这个一方面加强对八卦寓意理解,同时也方便后续64卦的记忆,比如我们说风火家人卦,即上卦是巽卦即风,下卦是离卦即火,你记忆清楚了风火是家人卦,即家人卦的卦象和六爻分布自然也就清楚了。

在这个记忆完成后开始记忆朱熹的64卦卦序歌,如下: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对于第一句和第二句建议直接结合《序卦传》理解后记忆,序卦传很形象的描述了开天辟地,万物的发展演变过程,即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蒙后需要养;有饮食必有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 众必有所比,比必有所畜也,物畜然后有履,履而泰,泰而否。

志同(同人)道合自然聚集众人,继而(大有)所得,但这个过程中(谦)虚和愉(豫)悦必须跟(随)你(第三句)。第四句(蛊)(临((观)兮噬嗑贲很上口,很容易记忆,注意(噬嗑)(贲)的发音是适合必。可以谐音为无望来记忆,即在(剥)(复)无望(无妄)的时候只有(大畜)和(颐)养来积累(第五句),如果还不能这样必犯(大过)错,遇到(坎)坷和分(离)。

下卦开篇时(咸)卦和(恒)卦需要记忆住,(遁)为退之意,退到一定程度反而走向大壮,(大壮)后进一步前进(晋),但是前进反而受到伤害(明夷),受到伤害开始想家(家人),在家呆久了又闹别扭觉得亏(睽)。

姐(蹇jian)来(解)决(损)(益)的问题,开始怪(夬)(姤)和(萃),把事情上(升)到了(困)在(井)里面。被困后只有(革)新和(鼎)新反而 引来了更大的(震)动,(第九句,第十句)。事情闹大了没有办法,哥(艮)去见(渐)(归妹),表达了(丰)收了去(旅)行和培训(巽),(兑)换(涣) 了些钱,但是要(节)约花,这样(中孚)才能到来。

虽然有(小过)错,但是旅行仍然完成了(既济),却始终还有(未济)的事情。

64卦上卦每个卦的卦名和卦形的记忆

八个基本卦记忆住后,通过卦序歌记忆了64个卦的卦名和卦序。在这个记忆清楚后开始记忆卦象和完整的卦名,如姤卦完整的卦名应该是天风姤,即上卦是乾卦为天,下卦为巽卦为风,因此是天风姤。

上面的图可以看到卦序的排列是很有规律的,非反即覆,这里就要先理解错卦和覆卦的概念,错卦也叫反卦,覆卦也将综卦,跟错综复杂这个成语有点渊源。错卦的意思就是卦的六个爻全部阴阳反过来,而覆卦的意思是将整个卦转180度,上面的转到下面来,下面的转到上面去了。从这个可以看到屯卦全名水雷屯,其覆卦即是卦序上挨着的山水蒙,错卦是火风鼎。

在卦序上面可以看到基本上挨着的两卦就是覆卦。但是在64卦里面有些卦翻一转过来还是自己,即我们说的对称卦。即乾,坤,颐,大过,中孚,小过,坎,离八个卦。在理解这个后再记忆一个错卦和综卦的八单卦对应关系。

先说覆卦对应关系为:

天<->天,地<->地,山<->雷,风<->泽,水<->水,火<->火。

再说反卦对应的关系为:

天<->地,风<->雷,山<->泽,水<->火。

这下当我们知道了水雷屯卦后,知道后面是蒙卦,那么又知道挨着的两个卦是覆卦,所以可以很快地反应出全名是水雷两个字交换,雷变山,水不变,即山水蒙卦。知道了山水蒙后,就清楚山卦象是艮卦,水卦象是坎卦,那么蒙卦的卦象就出来了。

接下来讲一下帮助记忆的理解,对于屯卦天地伊始,雷代表动,雷在水下要动而未动,即水雷屯。接着自然清楚了解山水蒙。需卦即水在天上才可能形成雨水,普降 甘露,满足需要,因此是水天需卦,水天接着是覆卦天水讼很好记忆了。师卦中的师为众,水只有在地下才能够聚会为众,所以是地水师卦,接着是覆卦水地比。

对于小畜要直接记忆卦象,即阳把阴包在里面,而且五阳养一阴,只有一阴没有壮大因此是小畜。对比大畜就看到阴向上壮大了,四阳包两阴在里面,因此是大畜。小畜卦象记忆住了转到覆卦则也是五阳一阴,只是一个阴爻跑到下卦里面来了,即天泽履。

履而泰,泰而安。泰卦是最好记忆的,即地在上,天在下,为什么是地天泰,因为天地只有交融,下的来到上面,上面的来到下面,才能够安泰和通达。泰卦的覆卦即天地否卦,天地互相不交流,自然是否卦。同人卦注意仍然是五阳一阴的卦象,天在上火在下,自然天下光明,志同道合,因此为同人卦。同人卦的覆卦为火天大有,火在天也是大放光明之象。

谦卦首先要记忆住是地山谦,这个是很形象的,山本来是很高大的事物却隐藏在地下,自然是谦虚。对应覆卦即是豫卦,注意谦和豫卦都是五阴夹一个阳的卦象。接下来是随卦和蛊卦,这里可以先记忆蛊卦,蛊为蛊惑,即常说的扇阴风,点鬼火自然是蛊,扇阴风即山风,所以是山风蛊。山风蛊记忆清楚了自然覆过来时泽雷随。

临卦和观卦都是属于十二消息卦,所以可以直接记忆6爻的卦象,即临卦是阳气刚开始渐长,下面两个阳爻,上面四个阴爻;而观卦则是阴气正盛,即上面两个阳爻,下面四个阴爻。所以临卦是冬至刚过对应十二月的大寒,而卦则是农历八月对应秋分。

噬嗑卦即是食东西和合,在这里可以先看颐卦,颐代表口腹之养,卦象即是口的形象即两个阳爻中间四个阴爻,两个阳爻代表上下嘴唇,中间上下各两排牙齿,即为颐卦。这个理解了噬嗑卦就很好形象记忆了,噬嗑是吃东西,所以在颐卦总结插入进入了一个阳爻,即变为噬嗑卦,即火雷噬嗑,自然其反卦为山火贲。

剥卦和复卦很好记忆,也是十二消息卦且互相为覆卦。剥很形象,即阴气很盛,把阳气压迫来只剩最有一个上爻了,所以是剥卦,而复卦则是阳气刚刚开始,所以初九位阳爻,其它全部是阴爻。无妄即天下雷行,刚强者从外到内自然无妄,而覆卦即山天大畜。

颐卦刚才已经将了形象记忆的方法,颐的反卦即大过卦,主要颐和大过都是对称卦,所以颐后面没有覆卦只有变化为反卦。大过卦即两个阴爻在外面,四个阳爻在里 面,阳刚在内太盛,盛而骄,因此是大过。因此可以看到骄傲之气弱一点,变为两个阳,外面上下各两个阴爻,即对应小过卦。小过是有过错,那么其反卦自然是无 过错,所以对应诚信的中孚卦。

注:该图表达64卦里面上卦和下卦交换的对称关系图。上下完全对应,这种上下交换既不是反卦,也不是复卦。所以排列和卦序的排列完全不同。如水雷屯,如果是上小交换即变成了雷水解卦。而水雷屯的复卦既卦序里面的下一卦山水蒙卦,而反卦这是火风鼎卦。

64卦下卦每个卦的卦名和卦形的记忆

到了下卦,《序卦传》开始时如此描述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人间之事有男女夫妇开始,如何开始,即先开始是少男追少女形成家庭,由于是少男追则少男在下,少女在上。而兑卦是少女,艮卦是少男,所以咸卦的卦象就出来了,即泽山咸卦。咸卦后是恒卦,组成家庭后要恒久,而古代是男尊女卑,恒久的家庭则是长男在上,长女在下,即咸卦的覆卦为雷风恒卦。

咸恒之后开始讲阴阳消长,遁卦为退的意思,即阳在退,阴在渐长,上面四个阳爻,下面已经出现两个阴爻,即天山遁卦。覆卦过来则是雷天大壮,也是消息卦,雷天大壮是阳气最壮盛的时候,阳如果再长就变成了夬卦,盛而衰之象反而不好了。

光明在地上,太阳普照大地,适合前进,所以接着是火地之象,即火地晋卦。如果光明之物在地下,则必受到伤害,所以接着是地火明夷卦。家人卦更好记忆了,风风火火家事兴旺,所以是风火家人,上面巽为风,下面离为火。家人的覆卦即变为火泽睽,序卦解释是家道走了尽头必出现乖离。

女人在一起是非多,64卦里面有几个两女在一起的卦都不是特别好。睽卦是两个女在一起,上面是中女,下面是少女,两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再看泽火革卦,变成了少女在上中女在下,也是两女同居,其志不同得。

蹇卦即艰难,为何艰难,因为是遇到水和山的阻隔,坎为水本身也代表艰险。所以是水山蹇卦。水山蹇后自然接着是其覆卦雷水解,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

损卦和益卦很有意思了,损卦是损下益上,益卦是损上益下。外为他人,为君;内为自己,为臣。如果是损人利己的话当然是不利的,符合古代的仁义思想。所以损卦为何是损下益上呢?可以看到损卦是地天泰卦变过来的,泰卦的初爻变化到最上爻了,所以是损下益上。而益卦是天地否变化过来的,否卦的上爻变化为初爻了, 即损上面丰益下面,所以是损上益下。这样的话两个卦的卦象就记忆的很清楚了。

泽天夬卦,决也,为十二消息卦,由大壮变化为来,应该直接记忆住。所以记忆64卦的时候12消息卦一定要单独来出来记忆清楚。夬卦之覆卦为天风姤,阴刚开始衍生,上面五个阳爻,一个阴爻。

萃卦为泽地萃,萃为聚,聚后必上升,为地风升。地风升看象辞可以看到,地中生木,故为升,因为巽既是风,也代表木。所以是地风升。萃和升卦卦象也比较有意思,有两个挨着的两爻在里面,萃卦是九三和九四,而升卦是九二和九三。

水上面有有沼泽,自然被困住,所以是泽水困卦。对应的覆卦为水风井,注意水风井象辞解释为木上出现了水,古时候都是凿木为机,然后从井里面取水,所以是水风井卦。

在下面注意是革卦和鼎卦,看杂卦传有说明,则是革去故而鼎取新。革是泽风革,鼎卦比较形象,即火风鼎,初爻为阴,为鼎脚,鼎有三只脚但是视角不同可能看到 就是两只脚。中间三个阳爻为鼎身,六五位阴爻为鼎耳,最上面一个阳爻为鼎铉,可以看鼎卦具体的爻辞解释。接着是震卦和艮卦为双重卦很容易记忆。

下面是风山渐卦和雷泽归妹卦,这两个卦又在讲男女,渐卦是女归吉,上爻是长女,下面是少男,即杂卦说的女归服侍男行。归妹卦则是渐卦的覆卦,变成了上面是长男,下面是少女,所以是妹妹出嫁即归妹卦。

丰卦为雷火丰,上爻为震卦为雷,为行动。下卦为离为火,为光明,光明和行动配合,天下必然光明丰盛。雷火丰的覆卦则是火山旅。这里可以看到,水山是蹇卦,行路艰难;而变成火山旅卦后就适合旅行了。巽卦和兑卦又是双重卦,很容易记忆。

风行水上,水遇风则散,所以是风水涣卦,涣者离也。对于易经可以跟风水结合,所以易经里面对应的风水两词组成的涣卦需要单独记忆住。涣卦的覆卦为水泽节,节者止也。水上有泽是泽水困,而泽下有水则需要节制。

中孚是对称卦,有所节制才能够取信于人。中孚对应的错卦是小过卦,没有诚信自然失信于人,有小过失。在下面是水火既济卦,代表事物完成,因为水在上希望朝 下走,火在下希望朝上走,水火交融自然是完成事业,但是天道之循环就是周而复始,没有尽头,所以最后接火水未济卦,水火各自分道扬镳,不能成事。

六十四卦错综复杂关系图

其中无箭头的实体线代表覆卦变化,无箭头虚线代表错卦变化,有箭头的实体线代表交互卦的变化。这个图今天下午搞了一个下午,感觉排列出来很有对称感和美感。这个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正的将错卦,覆卦和交互卦的关系集成到一张图中来体现。

图中少乾,坤,既济,未济四个卦。图中的红色底色的卦,其交互卦都是乾卦;黄色底色的卦其交互卦都是坤卦;浅红色的卦其交互卦是未济卦;绿色底色的其交互卦是既济卦。

在图上最下面可以看到颐,大过,小过,中孚,坎,离为对称卦本身没有覆卦。蛊,随,渐,归妹,泰,否六个卦为翻来覆去都一样,即错卦和覆卦是一致的。

如何自学易经

如果用易经来预测,算卦可绕过该部分介绍。

易经的东西晦涩难懂,所以一定要先有点书做接引,实际在在学习《易经》先先学习儒家和道家的很多书籍是有必要的,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于易经而言现在比较好的接引确实是曾仕强的《易经的奥妙》,虽然有很多科班的人抨击过里面有些内容是错误的,但是丝毫不影响整体和该书的接引作用,我们可以试想下,如果连真正学习的兴趣都无法培养起来,如何进行下一步深入的学习呢。在这里可以讲《易经杂说》和傅佩荣的《易经解读》都不是最好的接引,最好的接引一定是最浅显易懂的,不需要太多前置知识的。

第一步接引做完后,我们应该对简易,变易,不易之核心思想有了一个了解。对太极,两仪,四象,八卦,64卦,错综复杂卦,每卦的核心卦象,天地人三道和六爻,易经原文和孔子增加的十翼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步了解后进一步的学习应该是围绕易经的宇宙规律演绎和人文哲学的诠释上,围绕在易之错综复杂之变化和动态平衡之不变的诠释上。

这个步骤完成后,接着的重点应该是在易经本身的64卦具体的内容上,这个看了之后可以说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每卦大概核心是个什么意思,每个卦的爻辞大概是什么意思?爻辞中每爻相互递进的关系是如何的?在这个阶段推荐阅读《张其成全解周易》,辅以《易经杂说》,为何先推荐《张其成全解周易》的目的是该书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比较容易了解。

在这个完成后我强烈的建议就是对64卦进行记忆,首先记忆卦序歌,把卦序歌记忆清楚后开始记忆每卦具体的卦象和核心意思。比如说到谦卦,就知道是地山谦卦,坤为地在上,艮为山在下,核心是戒满盈和谦虚之意。知道是地山谦后六爻应该是怎么一个排列也就清楚了。在这个记忆的过程中,应该配合记忆易经的《序卦传》,至少要做到熟读,熟读后你会发现可以辅助你记忆卦序,序卦传从上经的天地之道到下经的人文之德,从乾坤天地万物之始,到既济未济之永无止境和生生不息,64卦间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任何以谐音等方式进行的记忆都是耍流氓,无法真正做到理解记忆,真正把《序卦传》记忆清楚了,卦序和卦象,每个卦的核心思想基本全部了解清楚了。在这里我们说学习易经是基本已经入门的阶段。在这里个人相当鄙视那些看了一点易经内容,了解了些关键词句就开始讲易经,撤易经和管理关系的人,易经和人生关系的人,搞得易经是万能的管理鸡汤和心灵鸡汤,自己可能连易经都没有完全深入理解。

在这个阶段完成后,个人理解下一步的核心在十翼的《系辞传上下》上,可以讲《系辞》是整个十翼里面语句最优美的,没有《系辞》那么《易经》就是一本天书,现在很多对讲易经的基本也是从系辞外延的逐个解释和阐释。整个《系辞》时而递进,时而否反,时而排比,时而借喻,既忠于原经,又加强演绎,真正将阴阳,乾坤,刚柔,变化,吉凶之对立统一,矛盾发展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 会的一切变化。

《系辞》可以说是孔子对自己传统儒学和哲学在易经之道上的进一步升华和总结,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读书笔记之一个核心,即书之内容和个人经验和 实践的完美融合。读书之内容如果不会个人之实践和经验融合,很难真正有很完美的深入演绎。

一阴一阳谓之道,从易之缘起,到八卦之形成和功用,从易之象到易之理,从简易到变易和不易,从天道万物之运行到哲学层面的思考和演绎,堪称完美。你反复读《系辞》后,你会发现像最早接引你的《易经的奥妙》里面很多内容都是来源于对系辞的进一步分析和解释而已。把《系辞》真正理解后再返回来看易经中的每一卦,类似看到吉凶,元亨利贞,悔吝,去理解象辞,爻辞的时候就相对容易了,因为《系辞》即包括了每一卦都出现内容的关键词的词汇表,关键词理解了读起来就容易了。在这个阶段建议是进一步读《易经杂说》,对核心内容进行理解。

在这个阶段完成后,个人觉得基本上可以跟别人说我懂易经的一些知识了,个人现在处于第二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你一开始就是为了去预测和占卜而学易经,你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真正理解易经真正的价值和精髓。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7/1697206340360393.html
上一篇:北斗卫星定位(北斗卫星定位地图)
下一篇:天子地(天子地在哪里)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