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流派及其成就(下)
唐代易学又称唐易,其主要影响是孔颖达接受了王弼的易理又见点,著《周易正义》,李鼎祚的《周易集解》汇聚了易理派的成就,使易课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需要提及宋易,宋代是研究易学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大批研究《周易》的书涌现于世,对《周易》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朱熹的《周易本文》之外,还有程颐的《易传》,司马光的《温公易说》,赵善举的《易说》,林粟的《周易经传集解》,李杞的《周易祥解》,邵伯温的《易学辩惑》,吴沆的《易璇玑》,项世安的《周易玩辞》,丁易东的《周易象义》等对《周易》的研究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宋代邵雍《皇极经世》承接了陈抟道士的学术。并有了新的发1,邵氏注重图说,故又称图数之学。邵氏并奉献了先天图(六十四卦序图)。北宋遂以图说易之风盛行,这和邵氏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义理派以程熙为代表,其著《易传》为《周易》杰作之一。宋大儒朱熹合易理派及象数派入《周易本义》为宋代以来易学之集大成,乃象数易合著之杰作。明《五经大全》,采用了程,朱之说,一直沿用至清代。
清朝也是易学研究的辉煌时期,研究易学的书籍辈出,而且大多有新的见地。如陈梦雷的《周易浅述》,朱轼的《周易傅义》,查慎行的《周易玩辞集解》,惠栋的《周易述》,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李光地的《周易观象》,黄宗义的《易学象数论》等等,表明《周易》的研究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述除了汉,宋,清是《周易》研究的三大高峰之外,唐朝,元朝,明朝也有不少名作,如唐朝也有七十六家《易》记载于《唐志》,明朝胡广的《周易大全》,蒋士龙的《周易心灯》。明朝还以图解《周易》为著称,如刘定之的《易经图解》,吕怀的《周易卦变图传》,都说明了历代研《易》文著层出不穷。
近代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李镜池的《周易探源》,冯友兰主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张立文的《周易思想研究》,刘大钧的《周易概论》等都是研究《周易》的杰作,其中有不少新的见解。
总之《周易》历代名著甚众,说明炎黄子孙对《周易》是极其注重的。进一步发掘和探索《周易》是继承发扬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中国大学MOOC周易概论答案
本文转载自 众课帮 公众号
1、《周易古经》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部分?()A、六十四卦的卦象B、卦辞C、爻辞D、系辞答案:系辞2、巽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风B、火C、泽D、山答案:风3、《汉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中的三圣,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孔子B、周文王C、伏羲氏D、黄帝答案:黄帝4、艮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火B、山C、风D、雷答案:山5、几个阴阳爻象符号可以组成一个八卦卦象?A、6B、2C、3D、4答案:36、“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是以下哪个人来概括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的?()A、王弼B、道平C、孔颖达D、朱熹答案:孔颖达7、“别卦”一共有多少个?()A、64B、62C、8D、56答案:648、伏羲八卦方位图中,乾为()方。A、南B、北C、东南D、西北答案:南9、伏羲八卦方位图中,离为()方A、西B、东C、东南D、西南答案:东10、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雷B、火C、山D、风答案:雷11、离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火B、山C、风D、雷答案:山12、大衍筮法以()为工具?A、蓍草B、龟壳C、抽签D、铜钱答案:蓍草13、大衍筮法之中蓍草的数目起始是()A、49B、50C、64D、9,6,7,8答案:5014、大衍筮法五十,其用()A、四十有九B、六十有四C、三十有六D、五十答案:四十有九15、朱熹根据卦象的不同,将“大衍筮法”分为()种。A、6B、7C、8D、9答案:716、《左传》、《国语》中与《周易》和其他筮书有关的记载,共有()条。A、22B、14C、46D、32答案:2217、象数指的是象与数两个范畴,其中象主要指向是《周易》的()体系A、符号B、义理C、占筮D、文辞答案:符号18、一卦之内的变化构成的符号体系称为()A、爻象B、爻变C、卦象D、卦辞答案:爻象19、《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A、汉代B、先秦C、宋代D、唐代答案:汉代20、《周礼》中有三部筮书称为“三易”,分别为()、()、()。A、《连山》B、《归藏》C、《周易》D、《礼记》答案:《连山》;《归藏》;《周易》21、《周易正义》对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特点的总结是?A、二二相偶B、非覆即变C、有规律性D、上下对称答案:二二相偶;非覆即变22、六个爻位有“九”、“六”作为爻题,九与六表示爻位的。A、阳B、阴C、初D、上答案:阳;阴23、《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不是指()?A、《系辞传》B、《彖传》C、《象传》D、《文言传》答案:《系辞传》;《彖传》;《文言传》24、《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A、《象传》B、《系辞传》C、《杂卦传》D、《文辞传》答案:《象传》;《系辞传》;《杂卦传》25、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爻辞占”。以下错误的是?A、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卦)变爻辞占”B、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C、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卦象)变爻辞占”D、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爻象)变爻辞占”答案: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卦)变爻辞占”;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卦象)变爻辞占”;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爻象)变爻辞占”26、从二爻开始的四爻连互()、()、()三个爻位为下卦A、初B、二C、三D、四答案:二;三;四27、以初爻为开始的五爻连互下,()、()、()三个爻位为上卦A、、三C、四D、五答案:三;四;五28、田何不是以下哪些时期的易学人物A、西汉B、先秦C、东汉D、明代答案:先秦;东汉;明代29、以下哪些人不是丁宽的老师?A、田何B、田王孙C、京房D、孟喜答案:田王孙;京房;孟喜30、以下哪些书不是焦氏的易学著作A、《易林》B、《本义》C、《纳甲筮法》D、《周易正义》答案:《本义》;《纳甲筮法》;《周易正义》
中国大学MOOC周易概论答案
本文转载自 众课帮 公众号
1、《周易古经》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部分?()A、六十四卦的卦象B、卦辞C、爻辞D、系辞答案:系辞2、巽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风B、火C、泽D、山答案:风3、《汉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中的三圣,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孔子B、周文王C、伏羲氏D、黄帝答案:黄帝4、艮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火B、山C、风D、雷答案:山5、几个阴阳爻象符号可以组成一个八卦卦象?A、6B、2C、3D、4答案:36、“二二相偶,非覆即变”是以下哪个人来概括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的特点的?()A、王弼B、道平C、孔颖达D、朱熹答案:孔颖达7、“别卦”一共有多少个?()A、64B、62C、8D、56答案:648、伏羲八卦方位图中,乾为()方。A、南B、北C、东南D、西北答案:南9、伏羲八卦方位图中,离为()方A、西B、东C、东南D、西南答案:东10、震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雷B、火C、山D、风答案:雷11、离的卦象是以下哪一个?A、火B、山C、风D、雷答案:山12、大衍筮法以()为工具?A、蓍草B、龟壳C、抽签D、铜钱答案:蓍草13、大衍筮法之中蓍草的数目起始是()A、49B、50C、64D、9,6,7,8答案:5014、大衍筮法五十,其用()A、四十有九B、六十有四C、三十有六D、五十答案:四十有九15、朱熹根据卦象的不同,将“大衍筮法”分为()种。A、6B、7C、8D、9答案:716、《左传》、《国语》中与《周易》和其他筮书有关的记载,共有()条。A、22B、14C、46D、32答案:2217、象数指的是象与数两个范畴,其中象主要指向是《周易》的()体系A、符号B、义理C、占筮D、文辞答案:符号18、一卦之内的变化构成的符号体系称为()A、爻象B、爻变C、卦象D、卦辞答案:爻象19、《周易》在()成为六经之首A、汉代B、先秦C、宋代D、唐代答案:汉代20、《周礼》中有三部筮书称为“三易”,分别为()、()、()。A、《连山》B、《归藏》C、《周易》D、《礼记》答案:《连山》;《归藏》;《周易》21、《周易正义》对六十四卦卦画排列特点的总结是?A、二二相偶B、非覆即变C、有规律性D、上下对称答案:二二相偶;非覆即变22、六个爻位有“九”、“六”作为爻题,九与六表示爻位的。A、阳B、阴C、初D、上答案:阳;阴23、《易传》中作为篇名的“象”不是指()?A、《系辞传》B、《彖传》C、《象传》D、《文言传》答案:《系辞传》;《彖传》;《文言传》24、《易传》中包括以下哪些?()A、《象传》B、《系辞传》C、《杂卦传》D、《文辞传》答案:《象传》;《系辞传》;《杂卦传》25、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爻辞占”。以下错误的是?A、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卦)变爻辞占”B、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本卦)变爻辞占”C、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卦象)变爻辞占”D、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爻象)变爻辞占”答案: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变卦)变爻辞占”;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卦象)变爻辞占”;朱熹之“变占法” 其中“一爻变,则以(爻象)变爻辞占”26、从二爻开始的四爻连互()、()、()三个爻位为下卦A、初B、二C、三D、四答案:二;三;四27、以初爻为开始的五爻连互下,()、()、()三个爻位为上卦A、、三C、四D、五答案:三;四;五28、田何不是以下哪些时期的易学人物A、西汉B、先秦C、东汉D、明代答案:先秦;东汉;明代29、以下哪些人不是丁宽的老师?A、田何B、田王孙C、京房D、孟喜答案:田王孙;京房;孟喜30、以下哪些书不是焦氏的易学著作A、《易林》B、《本义》C、《纳甲筮法》D、《周易正义》答案:《本义》;《纳甲筮法》;《周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