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入门看什么书(风水入门看什么书 知乎)

风水第一书《葬书》:最高的风水在人心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葬书:中国风水第一书

说到风水,很多人都有猎奇的兴趣,心理上却又未必真当回事。这是会错过很多东西的。

《易经》为百家之源,易为阴阳学,百家便是不同方面的阴阳学。风水,便是地理阴阳学,没人们通常想的那么玄虚。中国文化归结起来就是道与术,道为术体,术为道用,术背后都是有道的。历史上流传下的风水书很多,真伪驳杂,有一部书虽然也包围在这样的迷雾中,但要论水平和可信度,总体上却是得到认可的。这便是《葬书》,“风水”一词,正是出自这部书。

《葬书》的作者相传是晋代最著名的术士、风水大家郭璞。虽然中国风水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以前就有相关事迹的记载,秦汉时期也有相关著作和名家,但要么不传,要么不知真伪。从可信度和历史考量,《葬书》就成为中国第一部权威风水宝典,被尊为《葬经》,郭璞也被尊为中国风水鼻祖。明代地理大家徐试可说:“地理诸书,世传充栋,求其术臻神妙者,而《葬书》为最。”可见此书在风水学中的地位。

而当我看到这部书的第一句话,我就感觉《葬书》乃至整个风水,都不仅仅是风水这么简单。

风水学面向的是自然界,是自然界的格局、气场和势能,宅内室中的运用只是对此的延伸。中医则讲人身小宇宙,所以有人体五行等方面的运用。佛教则讲人心小宇宙,虎溪三笑亭联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那么人的身心就也是一个风水局,所谓的修行就是修好这个风水局。这不是比喻,而是事实。当你明白修行原来是修个自己的风水,对修行的意义和目的也许就会恍然。

不仅如此,风水分阴宅和阳宅,阴宅为死人择地理,阳宅为活人择地理,《葬书》就是一部阴宅之书。而这个世界就是主阴的,或者说以主阴为稳定结构的,阴性能量如暗能量那样主宰着宇宙,谦卑、敬畏、不争、宽容等阴性德性也主宰着人生,天地间的一切事也无不遵循阴之量变才有阳之质变、阴上积累深厚才能阳上应用不竭的法则。那么《葬书》对于修行的意义,也便更加非凡。

《葬书》说是书,其实只有不到两千字,中国古代很多经典都有这样的特点。在这不到两千字中,大部分的篇幅落在具体操作的术上,剩下的部分说了风水的根本、原理和法则,这些篇幅虽少,所有的术却都是从这上面而来。当我们看过这些文字,就会明显看到《易经》和道家的影子,昭示着这是真正通达大道的,是道在风水的幻化之象。我们内在的风水怎么修炼,也同样都在里面。

下面就择取其中的精华语句进行解读,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风水的神秘智慧,也能知道我们自身的风水修炼要往何处走、该如何下手。再重复下本文的主题:修行,就是修好自己的风水。

修炼自己的风水

本源:乘生气

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所谓葬,就是藏,就是借势生气。

这是《葬书》的第一句,也是启发我的那句。为什么启发我呢?就因为这个“藏”字。整个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一部“藏学”,这不是说中国文化只讲藏,而是大本就落在这个藏。老子的和光同尘、处下不争是藏,《易经》的潜龙勿用、待时而动是藏,佛家最高的本体就叫如来藏,山水画的留白是藏,修养是德性之藏,修行是精气神之藏……悟透这个藏字,也就悟透了中国文化的真髓。

什么是藏?就是涵藏,是收藏和储存,说白了就是涵养和藏育阴的能量。藏养而出的,就是生气,大地厚养才有万物的生生不息,《葬书》所以说“生者,气之聚”“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这就像一口井,所连接的地下水就是藏聚之处,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对众生庄稼的滋养就是生气之用。《葬书》所谓“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生气的流行是因为气盛,是以内在的充分藏聚为本,是满而自然外溢,那些流行出来的只是余气而已。“生气”,就是《葬书》的本源所在,乃至整个风水的根本,人与万物生息的总来源也是生气。

我们修炼自己的风水,也要以藏养生气为本源,有了生气我们的生命才能成为一个生态,我们的生存才能充满生机。儒释道修行的境界都指向内在静寂而又生机活泼,道理就在这里,就像大自然一样。所谓法则天地,真意在此。

又如何藏养呢?心性要内敛,言行要收敛。这不是讲什么方法,而是说这就是我们体悟藏养之真谛的途径,有敛才有藏,有藏才有养。生气,则是自然而然养成的东西。这就是在培育自己的风水场,藏养越深,这个场就越大,能量就越强。

原理:通感应

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父母是人的来源,居于源头,是我们的本体,与我们有着血缘气脉上的根本联系。遗体是指父母遗留世间之体也就是子孙,本体得了生气,子孙也会接收到这能量而得到滋养,这就是所谓庇护保佑,《葬书》所谓“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道也”。这是在生气之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气这个层面的沟通法则,便是气感而应,也就是感应。

很多人可能不信先人和我们的这层关系,我只想说,这种关系不论有没有,这种气感而应却是真实不虚的。万物与物候同频共振,中医经络学说,都是这个层次的东西。有形的万物只是这个世界的表层,这个层次的关系靠的是联系;无形之气则是万物的深层,这个层次的关系靠的就是感应。“天人感应”的出处也正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对此《尚书》有载、《周易》有言、孔子有说。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说过感应的问题,可能很多人看了都没感觉。这是因为大家的思维运转惯了停不下来,心性躁乱惯了静不下来。而感应却正是靠心灵之静才能实现的,陷在思维和躁动里便办不到。只有静寂之心才能连通气的层面,到了气的层面也才能有感应。感应其实也并不玄,我们在心灵宁静时感知似乎可以到达很远的地方,以及春天的欣悦和秋天的感伤,这其实就是感应。

道家崇尚自然,所谓自然就是在气感而应的层面实现的,只有在这个层面才有万物的一体,相感互通之下才有自然的运化。人修炼自己的风水也是如此,只有进入气的层面而以感应运行,自己整个的风水才能通,才能接收来自天地万物的能量。

法则:藏风聚气

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生气之行,依照地势。生气之聚,在地势之动的静止处。古人使这生气聚而不散、行能静止,就叫风水。风就是生气,水就是生气之聚,就如云气能下雨、水气能凝为露珠,《葬书》所谓“土者气之母,气者水之母”。所以说得水为上,有水的地方是生气凝聚之地。如果不能,也要能藏风,也就是使生气不散,比如房子的根本功能其实就是藏风,表面是藏住温度之类,根本上是藏住人气,有人住的地方就有人气,住得越久人气越足,这都是因为房子能藏,而人气就是生气,没人气就是死气鬼气。同样的,凡是人气聚集之处也都可称为水,比如如同河流的道路。

所以好风水称之为“藏风聚气”,这藏和聚是怎么来的呢?就在“因地之势”和“因势之止”,有势才有能量的来源,有止才有能量的聚集。由此我们就可以从中提炼出两个要点,便是老子说过的顺势和清静。但《葬书》却给予了我们全新的理解——顺势原来是接收万物的能量,清静原来是存储万物的能量。房子能藏,就是因为使一方空间静了下来;如果又处在一个风水好能借势的地方,便更加能聚。之所以能够如此,大概就是因为顺势就能与天地之气同频,清静就能与万物之气相感应,《清静经》所谓“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所以外顺势、内清静就是人修炼自己风水的法则。身心清静自己就会成为藏风的房子,顺势而行自己就会成为聚气的通道,而使自己成为一个藏风聚气的所在,日渐养出一个好风水。要说养生,这才是最好的养生;要说养心,这才是最好的养心。

又如何顺势和清静呢?这是两个大问题,紧紧关系智慧和修为。这里只说两小点,所谓顺势,就是要学会不强,凡是太过吃力的事情非要做就是强。所谓清静,就是要学会不群,少些跟别人厮混的时间而多些独处,独处时要往自己的心体会去。这两点虽平常,做得多了久了,自能体会其中妙处。

不强,心就平了,这就是聚气。不群,人就静了,这就是藏风。

法门:形势吉凶

葬山之法,势为难,而形次之,方又次之。

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

山在风水学中极为重要,因为有山才有形势,有形势才能聚气,富贵人的大墓所以往往在山水形胜处。葬山最难的是察山势,其次是明地形,再其次才是定方位。

为什么察势最难呢?《葬书》言“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一座或几座山的山形态势好见,山脉绵延阔远,起伏间又有无尽的变化虚实,不仅是难见,更是难辨,不是有大格局真气象的风水家难以准确把握。因为察势已经不能在有形表面实现,而恰要靠气感而应。术数的段位,看的是心性修为,世间一切事也无不如此。

说到势,就让人想到世间大势,万事也皆有其势。察势最难,对身处其中的我们也是如此,能洞明大势的终究只是少数。那么对做不到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葬书》论形势的重点就落在此处:势与形相合才吉,相逆便凶。什么势要配什么形,大气象的势配大格局的形就是相合,大小失当就是相逆。如果势凶形吉还算有些福气,如果势吉形凶那么祸事马上就会到来。回到人世和人事,势就是大势,形就是我们每个人,是我们怎么做和如何经营自己。大势好而你做的不好也是凶,大势不好而你做的好,虽然受用有限但仍然吉利。

这给了我们极为珍贵的启示,便是无论大势好坏,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做好了自己,大势若好即使不明也多少能借力风云,大势不好也可以安身立命。做好自己,就是人修炼自己风水的最可靠法门。只要自己是一方风水宝地,世间清明自己这里就是宝穴,世间污浊也能尽可能接收好的能量,化解世间凶局所带来的杀气。反面则就是那些投机取巧、不择手段、钻营算计的人,皆是凶命之徒。

无论穷达,独善其身都是贵相。得势有世间富贵,得形有内心富贵。

最高的风水在人心

所以说,对于一个人,无论世间的风水如何,风水的源头都在自己这里。自己的风水才是根本的风水,是一切风水的主宰。自己的风水不好,即使能借外在的风水之力而富贵显达,你如何保证自己能守得住?如何知道这福不会变成祸?世间的法则只是祸福相依,长盛还是早衰看得就是自己能不能镇得住这个场子、压得住这个盘子。

人心则是人的主宰,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最高的风水在人心。人心小太极,天地大太极,“天人合一”是风水的最高依归,自己的好风水配天地的好风水,才能实现风水能量的指数级效应。自己的风水不好,天地的风水再好你也可能感应接收不到,或者吸收不了而反被吞噬。佛家有自力和他力的说法,信仰的他力或许可以得佛菩萨加持接引,而得道成佛的大觉者没有一个不是靠自力,不是靠自己的修持。

人心的好风水究竟是怎样的?这让我想到《华严经》中佛陀实证的圆融法界之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与全宇宙实现了全息联系,连通了整个宇宙的能量,这就是心风水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天地间最高明的风水术是修行,最顶级的风水局是觉悟。与此相比,作为术数的风水虽然确实有用,却不过如过家家而已。

儒释道,皆是大风水学。

来源:大阴阳论/专注佛、道、易、王阳明的高品质原创公号。

风水地理学家必读之书《指蒙》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类的狩猎时期,那个时代的人们就已经知道选择避风向阳的洞穴作为住所。

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种选择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系统,成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个分支,人们又把这种学说叫做风水学。

从古至今人们都把选址作为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其本质是就是选择生气旺盛的风水宝地使天,地、人三才合一,所以这种理论最后被称为天地之学。 

虽然这种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八卦九星为基本元素,以寻龙择穴为目的的天地学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影响过中国古人的环境观和居住观,并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略,字公明,三国时期魏国术士,是历史上著名的相师,被后世堪舆家奉为祖师。《管氏地理指蒙》是管略给后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至今仍广为流传,是历代堪舆家、地理学家的必读之书。

该书一直被认为是天地之学的经典大成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30/1697190560337719.html
上一篇:梦见别人(梦见别人结婚是什么征兆)
下一篇:梦见涨水了是什么征兆(做梦梦见涨水了是什么征兆)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