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学人(惭愧学人简介)

怎样成为一个命理师

①条件允许拜师是最直接得方法,拜要拜明师,而不是名师,听师一席话,少读十年书,听起来夸张,不过在学习命理上,一点也不过分。

学八字方向性很重要。

可惜拜师这种事情看缘分,碰不到也很正常。

②不要花钱去买什么秘笈,所有的知识都在命理五大名著之中,能够流传几百年的东西,里边一定会有有用的东西,遇到①中的明师,就好在可以直接记得告诉你,书中对的地方。

③不要背口诀!不要背口诀!不要相信有铁定适用的断语!没有的!口诀都是有前提的!真正的口诀就是基础知识! 自己经验丰富后,自己就可以天天编口诀!

④一定要多看明师的书,哪怕一年就看一本,也要看透,不求多。多看看各种思路,启发思维,不要学了格局骂旺衰,学了旺衰骂盲派,学了盲派骂调候,觉得自己的门派是多么无敌殊胜的法门。

每个门派都有每个门派的优点,学习那些最适合你的,如果没有名师,这是最好的方法,多看,多积累,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五:怎么成为命理师?

第一步:基础知识的变态掌握。

A:十神像意,正印除了是母亲,还是房子,衣服,汽车,修养,乙木是正印,那么可能是一个绸缎丝的衣服。 正印还是靠山,正印凶,缺母爱,房子后边无靠山。

B:宫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同,读像不同。

瞎举的例子:庚 庚 辛 乙。乙木在时,乙木是弯曲的,也是筋骨,可以断坐骨神经痛。

乙 辛 辛 庚 。乙木在年,可以断脖子总落枕。

C:刑冲会合穿的各种像法!

寅申冲一身不安,到底为什么一身不安?

D:神煞,丰富读像,很多神奇的断语都是从神煞中出来的。目前市面大部分以神煞无用论,不可尽信。

第二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格局的方法

盲派的像法

旺衰的多变

看命,方法多端,多看多总结。

第三步:校准定位

经过第一步第二步,应该已经可以发现自己最适合的方法,然后总结自己的经验,自己在实际预测中有什么心得,好好的坐下来想想,比闷头读有用。

第四步:深入学习,小有所得,专题研究

正印格,顺用用神,保护性使用。

是不是见财克印,一定没学历,还是父母感情差?

如果身旺的正印格呢?财克印也不行吗?

不要被书困住,总结自己的经验。

⑥成为一个命理师可以看什么书籍?

第一步:基础书籍。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

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

八字预测真宗。

徐伟刚子平正解。

段式理像法。

第二步:命理五大著作。

滴天随看气势,

源海子平看口诀,

子平真诠学方法,

三命同会最综合,

穷通宝鉴开发思维。

以做书上做满笔记,看秃噜皮为标准。

我的笔记字就太丑啦。

第三步:重点突破。

旺衰,八字泄天机 李洪成四柱答疑

格局,子平母法, 沈式用神辞源

古法,玉照定真经 李虚中命书

盲派,言明录音 段建业盲派评注

六亲神煞, 惭愧学人终南命理

流年:大流年判例 细批终身详解

职业:惭愧学人命理全集

第四步:谁的书可以不看,这个其实很重要,钟一鸣的一定不要看唧唧歪歪,没准话。

李局明

苏国胜

李后启

邵伟华

这几位的书可以直接过滤。

第五步:看各种门派时一定不要混淆,抽离看,专注看。

第六步:别的笔记就不说了,几十本也不够用。但是起码要准备三个项目的笔记。

命理收集总结笔记本

个人心得经验笔记本

各种实用技巧笔记本

近两年的笔记,很多早期的笔记和没用的书,因为床架坏了,垫了床。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的八字写一个笔记笨,从记事到如今的流年详细的看看,找出依据 ,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命例,天天都可以记载,学习流日,必须从自己的来着手!

跟随大师读国学

前言:这是一篇于茶余饭后、市井之中闲话的文字,登不得大雅之堂,纯属个人读书心得,不值一驳。 

一、国学的表现和价值

国学,用简单粗暴点的道理来理解,那就是中国人的学问,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是祖辈们赐予我们的精神财富。

国学,体现在吃穿住行、言谈举止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的饮食文化和酒文化,南北各大菜系:鲁、川、粤、苏、闽、浙、湘、徽等;各种烹饪手法:煎、炒、炸、爆、烤、炝、焖、烧、烩、炖、煨、汆、涮、溜、蒸、煮、烹、熬、卤、酱、熏、腌、拌......;代代传承打造的烹饪艺术和科学:味觉、视觉的审美艺术,食物的选择、烹饪的技巧、餐饮具的搭配;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讲究医食同源的营养观念,融入历史掌故、神话传说的精神佐料。

酒也可以单独拎出来打一打,酿酒种类,大类主要是黄酒和白酒、葡萄酒,小类可以翻阅元代宋伯仁的《酒小史》记载的一百多种酒名,还是历代的一部分;酿酒工艺,尤其是酒曲制作工艺,可以翻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了制曲、制蘖技术;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尊、斝、壶、角、爵、区、卮、缶、豆、斗、盉、皿、鉴、斛、觥、罐、瓮、瓿、彝、卣、罍、盂、碗、杯等。有一本《中国古代酒具》的书好像介绍的比较多,甚至金庸的《笑傲江湖》里都有部分介绍。

因饮酒而发展出来的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包括饮酒艺术、酒令、酒礼、酒德等精神,说个三天三夜也不够。

还有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包括茶艺、茶道、茶具、茶谱等,看看唐代陆羽的《茶经》就知道了。

以上哪一项不是浸透人类血肉和灵魂深处的文化?

不过笔者对这些都不在行,没有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去了解了解,钻研一下,非馋的洋鬼子流口水。

衣服是人与兽在外在的一个显著区别。中国先祖们懂得羞耻后,开始学会制衣穿衣了,物竞天择,把胸口的毛也进化掉了,干爽多了,像个人样了。于是为了美化自己,就开始研究如何衣冠楚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各时代、各地域因各自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等形成的服饰文化。历代也有好多关于中国古代的服饰专著。比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孙机《华夏衣冠——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等,琳琅满目,学这个的比我们肯定更专业,就不露丑了。

“住”更不用说了,有些地方的原始人还只会继承野兽时代的钻现成的地沟、树洞,以此躲避风雨,我们的老祖先早学会了筑巢避寒,并因此发展出了几千年的建筑文化史,关于这个,搞土木工程之类的肯定学过中国古建筑史,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什么的。扛鼎之作是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还有一个日本人伊东忠太写的《中国建筑史》等等。

中国古代的交通发展,更绝对是一部浩瀚无垠,用任何文字赞美膜拜都不为过的史诗。早在大洪水时代,大禹和很多先哲们凿山刊木,疏浚河道,分辨地理,修造陆路。秦朝的驰道和直道,汉朝的丝绸之路,唐宋元明清官道、省道......各种交通工具,轿、车、舟、马等的发展,南北东西各纵横五千多公里,翻阅一下白寿彝的《中国交通史》,感受东海的巨浪滔天,西北的大漠狂沙,即便是看看李敖的《传令--全国大跑马》这篇短文,也足以惊叹中国人的智慧。

想了解先秦时期的木、金、建筑、舟车、皮革等各种工匠技术和工艺美术等知识的,完全可以看看周朝的《考工记》。

正是在这些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为了区别于动物的野性、兽性,显示出人性的思想和灵魂,我国老祖们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籍资料,每一片小小的竹简上面,浓缩了数不清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灿烂的思想光辉,那真是取之不竭的知识力量源泉。 

历朝历代的典籍,流传至今,因为战火、洪涝灾害等各种天灾人祸,有相当多的资料已经散失或湮灭了,按照很多著名学者的推断,先秦史籍留存至今的可能不足十分之一二,有些现在看到的先秦资料估计是汉、唐、两晋、南北朝时期后人伪托古人造的。但即使如此,单单是春秋战国五百多年间的历史长河中,只要你愿意,任何个人,任何团体,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淘出你想要的东西,科学、宗教、哲学、思想、权谋......应有尽有,穷几辈子也研究不完。

笔者愚见觉得可以理解,为什么外国人不愿承认中国的夏朝,然后很多中国人也附会他们(尊称他们为“疑古派”),想一下呵,中国地广人稀,夏朝那时候肯定文化薄弱,--就是现在二十一世纪了,国内外依然有很多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人--本身那个年代的汉字也不丰富,人与人口语交流占主流,文字记载肯定简之又简,可能只是随手画些在泥地、沙地、木头、石块上;有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造纸术也没有出来,所以少数掌握文化的政府人士,他们正式记载的史料,可能类似于后面商朝的人,只是刻在一些龟壳、贝壳之类的东西表面,那时候人类思想应该也很简单,仅为了记录或即时传达而已,不会想到要把这些文字资料传给后世,供几千上万年后的后辈人欣赏;再然后几百年,商灭夏,肯定有部分前朝的文物,包括文字资料被摧毁损毁,外加地理环境的变化,有些文物长埋地下,或腐烂、或湮灭、或混淆、或不复挖掘,只有一些口口相传下来的,靠后人记录的一些前朝旧事。这样的猜想难道不可以存在吗?

疑古派们非要疑出一个“西方比中国更早进入文明”“西方一直领先中国”的调调,好像这样才心安理得,图个什么呢?

亚里士多德,西方图腾式的人物,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他的写作涵盖几乎所有学科,据说原著作上千万字,现保存完整的有三百万字,相当于春秋战国所有人的总和。

疑古派们不认真考证他的方方面面,那就显得“双标”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网络上正反双方的辩论,个人愚见是双方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中间值”,折中来看这位大概四十一岁左右开始组建写作团队的学者,不吃不喝,写了二十年,写出了一部西方文明。

第二个个人愚见就是打一个非常粗浅、让人抓话柄的比方,那就是一个偏远山村的老汉,再怎么聪明睿智,他的见识终究敌不过北上广的打工人,更别说这个打工人如果是个大学生,甚至博士生。

第三个个人愚见也是鞭策本人,中国古代高明的哲学,是教我们要懂得兼容并蓄,不能极端排斥异己,甚至数典忘祖,这是典型的非主流,不能学做接受这种思想的后人,否则就陷入喜欢标新立异、嘲讽先辈的窠臼,不论祖上阔过,还是没落,一心只想崇西方工业革命后的“洋”,而无视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或者选择性指摘弊端,一叶障目。

思想或者称为“道”是根,是骨架,是灵魂,科技是筋肉,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只要“道”在,是正确的,筋肉萎缩、腐烂也不需忧虑、害怕,凤凰涅槃是迟早的。

中国不正是因为继承这强大的生生不息的思想文化,才有了这五十六个民族的团结奋进吗?在中国版图里的少数民族种类和数量总是变化和增多的,也许,下一个千年,会出现某某坚民族、某某利民族......融入中华大家族中,谁知道呢?

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源于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的统一性和延续性。

所以,学点国学对个人、家庭都有帮助,修身、齐家的道理可不少;对管理者提升管理艺术、提高管理能力有帮助,“治大国如烹小鲜”,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王国,管理说简单点,就是“管”和“理”,管好人,理好事,看几页古书,给你一个豁然开朗的道理。

二、国学怎么看

再次强调,作为一个非科班人士,既非从事专业工作或治经学者,笔者就是漫无目的地看,多看原文,少看现代人的译注,那些译注不客气的说就是他们个人的“心灵鸡汤”,感动他自己的那个点,也许不是你要的那个点。别怕看不懂,看着看着,一年两年,兴许自己就能悟到看国学的乐趣和门道。

这就是一个门外汉、一个小人物看国学的正确打开方式。如果非要寻一个途径,推荐三个大家的论说: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胡适的《先秦名学史》和《中国哲学里的科学精神与方法》、梁启超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的说法很值得借鉴。

当然还有非常多的近、现、当代大家对国学的看法,但有一个道理我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的人,总是人无完人和人有良莠之分的。古代有很多立身不正、存心不良的人写的东西流传下来,也有很多附庸风雅、尖酸刻薄的伪君子写的东西发表出来,当代也有很多学术不正、不学无术的功利者的印刷品面世。

所以先多看一些举世公认的古籍如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书,《史记》、《资治通鉴》、李太白、杜工部、柳河东等集之类的。重复一遍,尽量看原文,实在看不通了,再看直译的,不要去看一些名气不大、随意阐述个人见解的书。“文无第一”“文人相轻”,书读得越多,道理懂得越多,思想越顽固,开明的人,他只讲述自己的道理,听不听他不强求,狠辣的人,你不听,他会骂你娘。所以看原文更干净。

下面摘抄一些上述三人的文章,以资看书参考。

章太炎《国学概论》:“国学...分作两部研究:

甲、国学的本体

一、经史非神话 二、经典诸子非宗教 三、历史非小说传奇

乙、治国学的方法

一、辨书籍的真伪 二、通小学 三、明地理 四、知古今人情的变迁 五、辨文学应用”

章老研究表明:第一,经史中的神奇怪离的论调要一分为二的看,纯神话要剥离,另外一些要换个角度去理解,比如《史记高帝本纪》记载刘邦的出生,说也许是他母亲的姘头扮作龙怪与其通奸后的私生子。第二,“经”这一字,不要把古代的“经书”和外国宗教里的“佛经”“圣经”混为一谈,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中国自古以来其实是轻宗教、重政治的,把宗教的书名翻译成“经”书,简直大谬。“经”字原意是一经一纬之“经”,即一根线,古代记事用的竹简,连接多篇竹简的线,从而把书引申为“经”。第三,搞懂国学要注意五点。对于我们初窥门径的初学者,倒是应该注意第二点:通小学。就是先要识古代的字,字都不认识,还看个屁;深入去研究,不是专业治经学的,谁有这份时间和精力,还不如去搬两块砖,赚一百块钱工钱划算。至于辨真伪、明地理、知人情什么的,那是后话,能轻松阅读古文了,再谈这些。

胡适名气大,争议也大。看过一些他的文章,都有我辈值得膜拜、学习的地方:“我确信中国哲学的将来,有赖于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得到解放,这种解放,不能只用大批西方哲学的输入来实现,而只能让儒学回到它本来的地位,儒学......不把它看做精神的、道德的、哲学的权威的唯一源泉,而只是在灿烂的哲学群星中的一颗明星。”

“用这个历史的看法,也许我们更容易了解我们所谓‘西方式的科学’的兴起要迅速发达,更容易了解这绝不是什么优等民族的一个独立的,并且是独占的创造,而且是许多历史因素一词非常幸运的凑合的自然结果,凭着一种耐心的探索,也许我们更容易了解,无论哪一种历史因素,或是种种历史因素的凑合,都不会‘天然阻止’一个种族或文化--或者使一个种族或文化永远失了那种能力--学习、吸收、发展,甚至于超过另一民族,在种种历史条件之下开创发扬起来的那些知识活动。”

“伽利略、解百勒、波耳、哈维、牛顿所运用的都是自然的材料,是星球、球体、斜面、望远镜、显微镜、三棱镜、化学药品、天文表,而与他们同时的中国所运用的是书本、文字、文献证据。这些中国人产生了三百年的科学的书本学问,那些欧洲人产生了一种新科学和一个新世界。”--这是在讲明清文人学者考证古史,而欧美在工业革命。

梁启超分了五大类介绍国学入门书目,并列了个新的最低限度必读书目,以反驳胡适的最低限度必读之书不科学。每一个类别所列的书目都很多,我随意摘一些,想完全知道的可以看《国学入门书要及其读法》一文。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1.《论语》、《孟子》

《论语》是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来与前者并驾。有看不懂的可以看一些注释之书。如朱熹《四书集注》,清戴望《论语注》,焦循《孟子正义》,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可取出翻阅,以供参考。

2.《易经》

欲深通此经者,可加读焦循《雕菰楼易学》

3.《礼记》

可熟读《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其余浏览。可看《十三经注疏》

4.《老子》

熟读成诵,可专读原文,自行寻索为妙。

5.《墨子》

先秦时孔、墨并称“两圣”,除《备城门》,余篇都宜精读,注释本可看孙怡让《墨子间诂》

6.《庄子》

《内篇》七篇,《杂篇》之《天下》最当精读。

7.《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精读。

太多了,不列了。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1.《尚书》

可同时翻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

2.《逸周书》

3.《竹书纪年》

元明人伪撰,可看王国维辑

4.《国语》《春秋左氏传》

5.《战国策》

6.《周礼》

7.《考信录》

8.《资治通鉴》

9.《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黄巢文献通考》

田赋考、户口考、职役考、市籴考、征榷考、国用考、钱币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可精读,其余可不读。

还有,也不列了。

丙、韵文书类

1.《诗经》2.《楚辞》3.《文选》4.《乐府诗集》5.《李太白集》......

丁、小学类及文法书类

1.《说文解字注》段玉裁

2.《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

3.《说文释例》王筠

4.《经传释词》王引之

5.《古书疑义举例》俞樾

6.《文通》马建忠

7.《经籍籑诂》阮元

戊、随意涉览书类

学问固贵专精,又须博涉以辅之,况学者读书尚少时,不慎自知其性所近者为何,随意涉猎,初时并无目的,不期而引起问题,发生趣味。

1.《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世说新语》课余暑假闲暇可读

3.《水经注》地理专书,多描风景,记古迹,文辞华妙,学作小品文最适用。

4.《文心雕龙》

5.《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第一位留学生

6.《徐霞客游记》

7.《梦溪笔谈》

好多,不列了。

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惭愧的紧,梁老先生列的书目中,有好多书我只在他这篇文章中看到过,到现在也没看过、也没想看过其原书。实乃书亦无暇读,事也无所成,徒劳力劳心,蹉跎时日耳,岂不叹哉。

一代学人的身影:怀念先生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种求知

文丨孟泽

1. 10岁进杨塘书院, 有“神童”之誉

先师羊春秋公离开我们20年了。20年来,似乎一直没有时间,也没有庄重平和的心情,怀念自己曾经亲近了差不多20年的老师。清夜扪心,惭愧于自己的麻木,更惊恐于日常生活残忍的琐碎。

羊先生湖南邵阳人,字子高,曾署公羊,1922年生,幼读《唐诗三百首》《声律启蒙》《龙文鞭影》,读四书五经。在《我的文化摇篮——杨塘书院》一文中,羊先生自述,四书五经除了《礼记》只读过《曲礼》《檀弓》,《易经》只读过《文言》《系辞》外,其余都是点过背过的,十岁进家乡杨塘书院,他是书院年龄最小的学生,却屡屡以压卷的文章让他的老师曾仲温先生浓圈密点,当众评说,故有“神童”之誉。在书院,经过“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三六九作文”的严格训练,打下了较深的旧学基础。

1943年进入“国立师范学院”时,羊先生已有文名,1942年在《大刚报》上发表小说《麻三老子》,这算是他的作,1944年与王天石合作在公益书局出版《详注古今爱国绝句选》,由此可见他的早熟与早慧。

读书期间,以青春的热血而愤慨于山河蒙尘、民生困苦,羊先生参与了抗战及湖南的解放事业,以“秀才”之身却一度戎行,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湘中游击支队名声在外的成员,曾以“政治土匪”的名义被悬赏通缉过。

解放初期,羊先生在武汉的中南行政区教育部工作,1957年考入华中师范学院“元明清文学研究班”,两年间从马宗霍、骆鸿凯诸大师游,得以窥知“章黄学派”的治学门径。毕业后,任职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1978年,羊先生应聘为湘潭大学中文系主任,先后主编《历代论诗绝句选》《历代论史绝句选》,个人撰著《唐才子传校笺》《历代治学论文书信选》《元人散曲选》《明诗三百首》《元明清散曲三百首》,点校《宋十大名家词》,辑注《李群玉诗集》,主持或参与整理《曾国藩全集》及其他湘籍文献,撰写《唐诗百讲》《唐诗评译》《散曲通论》《孔子家语注译》《领略传统学术的魅力》,晚年将数十年的诗文写作,整理为《迎旭轩韵文辑存》与《春秋文白》出版。

2.学界诗人,诗界学人

在湘潭大学的20余年,是羊先生在学术事业上建树最多的时候,也是他真正确立在湖南乃至全国教育文化领域重要地位的时候。

很多年前,我曾经应《古典文学知识》的约请,为时年七十岁的先生写过一篇题为《学界诗人,诗界学人》的“学者列传”,对他的学术个性和特征总结为三点:第一,对“博”与“约”的辩证掌握。第二,对“文”“史”的通观,懂得经学,熟悉诸子,对朴学不陌生,所谓“识得字”。第三,治学与创作兼通兼得。

羊先生的古典文学研究,内容覆盖了古代中国文学的大部分,从屈赋到唐诗宋词元曲,包括戏剧小说,都有撰述,多所用力的则是唐诗与元人散曲,某些方面的研究具有拓荒的性质,譬如散曲(大元乐府),譬如晚唐诗歌中的杜荀鹤、李群玉研究,因此得以主坛“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散曲研究会”多年。

散曲内含着一种特殊的美学,呈现的是一个特殊的精神世界,喜怒哀乐不得其“正”,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一种真正通向市井、能够与市井接洽的语言与气质。羊先生把握了这种美学,并且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美学。

现任中国散曲研究会会长赵义山教授在《笔挟幽愤存骚雅——读羊春秋散曲》中说,羊先生的散曲创作,“取得了可与元明诸家比肩的成就”,“羊先生的散曲,在愤郁之情的抒写中继承了中华文化的骚雅传统,彰显着志节之士的正义立场,发扬着元代散曲的讽世精神……其情深意挚,气豪境阔,语隽律熟,就其整体成就而论,不仅是湖湘古今曲坛巨擘,而且也是20世纪中国曲坛上难得的大家之一”。启良教授对此的解读更加深入。他说,羊先生的散曲“雅俗无间”,打通了雅俗,大雅大俗,大俗大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而并不是所谓的雅中有俗、俗中有雅。

我想,启良教授所说的“雅俗无间”,应该是基于羊先生的某种特别的人格与精神气质,特别的见识和教养,特别的梦想与光荣,特别的痛苦和悲伤。

3.既能入世,又能出世;既能投身,又能超越

我最近从《春秋文白》里读到羊先生的一篇文章《在水深火热的日子里》,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请原谅,我之所以现在才读到,是因为当学生的都不免有要逃离自己老师的倾向,我也不例外。我曾经害怕羊先生的思维方式和文笔对我形成太大的影响,以致垄断了我,决定了我。还有,我们一般人都会有一个通病,以为自己爱的人,自己的亲人,自己身边的人,自己最熟悉不过,用不着去太多关注,更不想去打探。其实,最熟悉的人往往最不熟悉。彭燕郊先生去世后,我曾经去看望彭先生的夫人张老师,她在病房里正拿着彭先生的诗集在读,她说:彭老师真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吗?她不敢相信,她的身边生活着的、大部分时间抬不起头来的、平生屈辱远远多过光荣的这个人,原来居然是那么伟大的一个人,一个不朽者。

从羊先生的这篇文章里,我第一次知道,他曾经那样倔强地反抗,替自己辩护,他果然是一个邵阳人。但是,后来,他不得不有所转变,不得不以自己的方式——像元曲一样的方式——玩世不恭、庄谐杂陈地去适应这个世界对他的摧残。他从来没有和我说起过这些事,在我面前,他总是一副光明的人间美好的样子,一副阳光灿烂、温柔敦厚的慈悲样子,看不出作为邵阳人的性情上的陡峭与崖岸。读了这篇文章,我现在懂得了,一个看上去唐诗般明媚、宋词般温柔的人,为什么会在散曲创作上人称“独步”。也许,还不得不说,是元曲拯救了他,元曲的世界拯救了他的心灵,让他隐忍着、光明地活下来。

羊先生是既能入世,又能出世的,既能投身,又能超越的,既高蹈远举、清高自重,又可以泯然无我接地气的。

更加重要的是,他一直以顾炎武的一个说法作为自己为人为文的依据:“有体国经野之心,而后可以登山临水;有济世安民之略,而后可以考古论今。”这其实也是一个沉淀着不止一代文人士子知行体认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接近于信仰。《迎旭轩韵文辑存》《春秋文白》,便是羊先生在此种精神和价值目标下顺理成章的收获,也是他可以称为一代学人的重要标志。

从这里,我们也大致可以懂得,羊先生所从事的学术,并不是如今为了管理的方便确立的所谓一二级学科可以范围的某种专门之学,所谓文学也不止是独立的审美知识,而有着更深远的关涉与含纳,关涉乎“修齐治平”的抱负和理想,含纳“体国经野”的胸怀、思维与热情。

4.羊先生的宽容和宽松

与学术上的口碑相比,羊先生数十年杏坛垂教有更多佳话。

他长于记诵,敏于新知,即兴发言、立论、吟诗作赋的能力,具备古人所谓“倚马可待”的功夫。弟子们无不惊讶于他学无涯涘的渊博与手到擒来的敏捷。上世纪80年代,羊先生带领自己的研究生游学江苏、湖北,在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作讲座,讲到窗台上都爬满了学生,在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举办的“全国高校教师元明清文学讲习班”上,羊先生应邀讲演,一张纸不带,全凭记忆,侃侃而谈3个小时,出口成章的大部分是古诗文,结果自然“下不来台”,只好再讲3小时,依然是一张纸不带。此事是我亲历,情景至今犹在眼前。我之贪慕三尺讲台上的那一点虚荣,也许就是受了此种情景的蛊惑。

羊先生指导学生属于“宽松”一路,他不会要求你一定要研究什么,他不会给你的毕业论文命题,他甚至从来不去诱导和规定自己的学生将来的从业。我所记得的他唯一给出过的规定动作,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得好文言文和旧体诗,为此不惜反复检测。所以,及门弟子大多有此一门手艺,我的师兄如熊治祁、沈家庄、李克和、颜家安等,练就的一手古文和旧体诗,漂亮得常被身边的人视为唐宋中人。

羊先生对学生的来路也并不“唯学历论”。1979年他在湘潭大学指导的第一届研究生,其中就有没读过大学本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刚读了一年的新生,但就是这样的学生,不仅日后成为自己所在业界的“闻人”,卓有建树,还在羊先生门下就读时,就能够接二连三地把长篇论文发表在今天很多大学高额悬赏、奖励教授们去攻占的所谓“核心期刊的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上。

羊先生的宽容和宽松成就了我们的自由和放肆。我的师兄师妹日后不少从业于教育文化界,却至今很少按照流行的“行情”和“规矩”去经营自己的事业,以赚取曾几何时开始日益深入人心的“数目字经济”——“头衔”“排名”“项目”或“奖励”,而是我行我素的多,有的甚至敢于“述而不作”“不求闻达”,纯粹以饱读诗书方可能陶铸出来的气质、风度、修养示人。

概而言之,仅就对湘大、对湖南的贡献而言,在羊先生手下,诞生了一个学会——中国韵文学会,出版了一个刊物——《中国韵文学刊》,组织了一个学科和院系,成就了一批学生。

一个人的生命很短暂,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不会太多,羊先生显然做出了不止一个人的成就,这些成就让我们至今受惠,我们真是有福了。

5.怀念先生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种求知

而羊先生毕生以之的堪称广大的学术和创作世界,不止是一个值得我们解读的案例,更有一种值得我们今天仰望的高度。

遥想很多年前,年少轻狂的鄙人,据说因为复试时一篇抒情言志的小文让羊先生青目,故而获得入室求知的荣幸,可是及门之后,我读得更多的,却是奥古斯丁、黑格尔、萨特、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罗素之类,对此,羊先生不仅不作干涉,反而多所鼓励。也许是如此阅读的结果,我从此之后的文章便一直没有“行云流水”起来,而是充斥着翻译体的滞涩,充斥着所谓“逻辑的艰辛和痛苦”。我甚至没有成长出吟诗作词的嗜好和习惯,风云世界于我仿佛天聋地哑,良辰美景于我常常是“苦闷的象征”。每念及此,我就不得不告诉自己,羊先生的人格与精神世界,对于我来说其实多少还是隔膜的,我并不怎么真正懂得羊先生的忧乐欣戚,也未必懂得他在属于他的时代的言动应对。

庚子中秋,玉宇澄澈,月光如水。“人生几见月团圞,去日堂堂两鬓斑。梦里不堪垂老别,醉中犹唤裹尸还。十年甘受千夫指,九死难忘一寸丹。且作婆娑长夜舞,为留清影在人间。”这是先生收录在《迎旭轩韵文辑存》中的中秋节赋诗《癸亥中秋偶成》,作于1983年。诗中展露的是怎样的“士子”之情和家国之思,我们似曾相识,然而,或许确实有点不明所以了。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新的文化身份和立场,还是因为我们数典忘祖,从知识到教养到抱负,早就自我断送了与羊先生那一代学人对话的资格呢?

我知道,我必须用更成熟的思考,才可能澄清自己的疑惑。我也知道,怀念先生对于我来说,依然是一种求知,而不止是倾诉和言情。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怎样成为一个命理师

①条件允许拜师是最直接得方法,拜要拜明师,而不是名师,听师一席话,少读十年书,听起来夸张,不过在学习命理上,一点也不过分。

学八字方向性很重要。

可惜拜师这种事情看缘分,碰不到也很正常。

②不要花钱去买什么秘笈,所有的知识都在命理五大名著之中,能够流传几百年的东西,里边一定会有有用的东西,遇到①中的明师,就好在可以直接记得告诉你,书中对的地方。

③不要背口诀!不要背口诀!不要相信有铁定适用的断语!没有的!口诀都是有前提的!真正的口诀就是基础知识! 自己经验丰富后,自己就可以天天编口诀!

④一定要多看明师的书,哪怕一年就看一本,也要看透,不求多。多看看各种思路,启发思维,不要学了格局骂旺衰,学了旺衰骂盲派,学了盲派骂调候,觉得自己的门派是多么无敌殊胜的法门。

每个门派都有每个门派的优点,学习那些最适合你的,如果没有名师,这是最好的方法,多看,多积累,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五:怎么成为命理师?

第一步:基础知识的变态掌握。

A:十神像意,正印除了是母亲,还是房子,衣服,汽车,修养,乙木是正印,那么可能是一个绸缎丝的衣服。 正印还是靠山,正印凶,缺母爱,房子后边无靠山。

B:宫位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同,读像不同。

瞎举的例子:庚 庚 辛 乙。乙木在时,乙木是弯曲的,也是筋骨,可以断坐骨神经痛。

乙 辛 辛 庚 。乙木在年,可以断脖子总落枕。

C:刑冲会合穿的各种像法!

寅申冲一身不安,到底为什么一身不安?

D:神煞,丰富读像,很多神奇的断语都是从神煞中出来的。目前市面大部分以神煞无用论,不可尽信。

第二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格局的方法

盲派的像法

旺衰的多变

看命,方法多端,多看多总结。

第三步:校准定位

经过第一步第二步,应该已经可以发现自己最适合的方法,然后总结自己的经验,自己在实际预测中有什么心得,好好的坐下来想想,比闷头读有用。

第四步:深入学习,小有所得,专题研究

正印格,顺用用神,保护性使用。

是不是见财克印,一定没学历,还是父母感情差?

如果身旺的正印格呢?财克印也不行吗?

不要被书困住,总结自己的经验。

⑥成为一个命理师可以看什么书籍?

第一步:基础书籍。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

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

八字预测真宗。

徐伟刚子平正解。

段式理像法。

第二步:命理五大著作。

滴天随看气势,

源海子平看口诀,

子平真诠学方法,

三命同会最综合,

穷通宝鉴开发思维。

以做书上做满笔记,看秃噜皮为标准。

我的笔记字就太丑啦。

第三步:重点突破。

旺衰,八字泄天机 李洪成四柱答疑

格局,子平母法, 沈式用神辞源

古法,玉照定真经 李虚中命书

盲派,言明录音 段建业盲派评注

六亲神煞, 惭愧学人终南命理

流年:大流年判例 细批终身详解

职业:惭愧学人命理全集

第四步:谁的书可以不看,这个其实很重要,钟一鸣的一定不要看唧唧歪歪,没准话。

李局明

苏国胜

李后启

邵伟华

这几位的书可以直接过滤。

第五步:看各种门派时一定不要混淆,抽离看,专注看。

第六步:别的笔记就不说了,几十本也不够用。但是起码要准备三个项目的笔记。

命理收集总结笔记本

个人心得经验笔记本

各种实用技巧笔记本

近两年的笔记,很多早期的笔记和没用的书,因为床架坏了,垫了床。

最重要的是给自己的八字写一个笔记笨,从记事到如今的流年详细的看看,找出依据 ,自己就是一个行走的命例,天天都可以记载,学习流日,必须从自己的来着手!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1/1696090645228964.html
上一篇:八字看李嘉欣(李嘉欣八字排盘)
下一篇:八字五行缺水(八字五行缺水的女人)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