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的繁体字(轩的繁体字多少画)

(繁体竖排版本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目录

001、《诗经今注》高亨注 1980

002、《楚辞今注》[战国]屈原著 汤炳正等注 1996

003、《司马相如集校注》[西汉]司马相如著 金国永校注 1993

004、《扬雄集校注》[西汉]扬雄著 张震泽校注 1993

005、《阮籍集》[魏]阮籍著 李志钧等校点 1978

006、《陶渊明集校笺 修订本》[东晋]陶潜著 龚斌校笺 1996

007、《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谢朓著 曹融南校注集说 1991

008、《世说新语笺疏 修订本》[南朝宋]刘义庆著 余嘉锡笺疏 1993

009、《文心雕龙义证》[南朝宋]刘勰著 詹锳义证 1989

010、《诗品集注 增订本》[南朝梁]钟嵘著 曹旭集注 1994

011、《文选》[南朝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 1986

012、《鲍参军集注》[南朝宋]鲍照著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 1980

013、《王子安集注》[唐]王勃著 [清]蒋清翊注 1995

014、《骆临海集笺注》[唐]骆宾王著 [清]陈熙晋笺注 1985

015、《卢照邻集笺注》[唐]卢照邻著 祝尚书笺注 1994

016、《孟浩然诗集笺注 增订本》[唐]孟浩然著 佟培基笺注 2000

017、《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著 [清]赵殿成笺注 1998

018、《李白集校注》[唐]李白著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 1980

019、《杜诗镜铨》[唐]杜甫著 [清]杨伦笺注 1981

020、《高适集校注 修订本》[唐]高适著 孙钦善校注 1984

021、《岑参集校注》[唐]岑参著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1981

022、《韦应物集校注 增订本》[唐]韦应物著 陶敏、王友胜校注 1998

023、《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唐]韩愈著 钱仲联集释 1984

024、《韩昌黎文集校注》[唐]韩愈著 马其昶校注1986

025、《柳宗元诗笺释》[唐]柳宗元著 王国安笺释 1993

026、《刘禹锡集笺证》[唐]刘禹锡著 瞿蜕园笺证 1989

027、《白居易集笺校》[唐]白居易著 朱金城笺校 1988

028、《长江集新校》[唐]贾岛著 李嘉言新校 1984

029、《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唐]李贺著 [清]王琦等评注 1998

030、《樊川文集》[唐]杜牧著 陈允吉校点 1978

031、《樊川诗集注》[唐]杜牧著 [清]冯集梧注 1998

032、《玉溪生诗集笺注》[唐]李商隐著 [清]冯浩笺注 蒋凡校点 1979

033、《樊南文集》[唐]李商隐著 [清]冯浩详注 [清]钱振伦等笺注 1988

034、《温飞卿诗集笺注》[唐]温庭筠著 [清]曾益等笺注 1980

035、《皮子文薮》[唐]皮日休著 萧涤非、郑庆笃整理 1981

036、《韦庄集笺注》[五代]韦庄著 聂安福笺注 2002

037、《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宋]梅尧臣著 朱东润编年校注 1980

038、《苏舜钦集》[宋]苏舜钦著 沈文倬校点 1981

039、《嘉佑集笺注》[宋]苏洵著 曾枣庄、金成礼笺注 1993

040、《苏轼诗集合注》[宋]苏轼著 [清]冯应榴注 黄任轲等校点2001

041、《栾城集》[宋]苏辙著 曾枣庄、马德富校点 1987

042、《山谷诗集注》[宋]黄庭坚著 [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 2003

043、《淮海集笺注》[宋]秦观著 徐培均笺注 1994

044、《李清照集笺注》[宋]李清照著 徐培均笺注 2002

045、《陈与义集校笺》[宋]陈与义著 白敦仁校笺 1990

046、《剑南诗稿校注》[宋]陆游著 钱仲联校注 1985

047、《放翁词编年笺注 增订本》[宋]陆游著 夏承焘、吴熊和笺注 1981

048、《范石湖集》[宋]范成大著 富寿荪标校 1981

049、《稼轩词编年笺注 定本》[宋]辛弃疾著 邓广铭笺注 1993

050、《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宋]姜夔著 夏承焘笺校 1981

051、《揭傒斯全集》[元]揭傒斯著 李梦生标校 1985

052、《雁门集》[元]萨都拉著 殷孟伦、朱广祁校点 1982

053、《高青丘集》[明]高启著 [清]金檀注 徐澄宇、沈北宗校点 1985

054、《沧溟先生集》[明]李攀龙著 包敬第点校 1992

055、《震川先生集》[明]归有光著 周本淳校点 1981

056、《海浮山堂词稿》[明]冯惟敏著 凌景埏、谢伯阳标校 1981

057、《汤显祖诗文集》[明]汤显祖著 徐朔方笺校 1982

058、《汤显祖戏曲集》[明]汤显祖著 钱南扬校点 1978

059、《袁宏道集笺校》[明]袁宏道著 钱伯城笺校 1981

060、《沈璟集》[明]沈璟著 徐朔方辑校 1991

061、《隐秀轩集》[明]钟惺著 李先耕、崔重庆标校 1992

062、《谭元春集》[明]谭元春著 陈杏珍标校 1998

063、《陈子龙诗集》[明]陈子龙著 施蛰存、马祖熙标校 1983

064、《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著 [清]钱曾笺注 钱仲联标校 1985

065、《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著 [清]钱曾笺注 钱仲联标校 1996

066、《吴梅村全集》[清]吴伟业著 李学颖集评标校 1990

067、《顾亭林诗集汇注》[清]顾炎武著 王蘧常辑注 吴丕绩标校 1983

068、《吴嘉纪诗笺校》[清]吴嘉纪著 杨积庆笺校 1980

069、《敬业堂诗集》[清]查慎行著 周劭标点 1986

070、《渔洋精华录集释》[清]王士禛著 李毓芙等整理 1999

071、《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清]蒲松龄著 张友鹤辑校 1978

072、《方苞集》[清]方苞著 刘季高校点 1983

073、《刘大櫆集》[清]刘大櫆著 吴孟复标点 1990

074、《茗柯文编》[清]张惠言著 黄立新校点 1984

075、《纳兰词笺注 修订本》[清]纳兰性德著 张草纫笺注 1995

076、《小仓山房诗文集》[清]袁枚著 周本淳标校 1988

077、《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著 刘季高标校 1992

078、《樊榭山房集》[清]厉鹗著 [清]董兆熊注 陈九思标校 1992

079、《忠雅堂集校笺》[清]蒋士铨著 邵海清校 李梦生笺 1993

080、《李玉戏曲集》[清]李玉著 陈古虞、陈多、马圣贵点校 2004

081、《两当轩集》[清]黄景仁著 李国章校点 1983

082、《瓯北集》[清]赵翼著 李学颖、曹光甫校点 1997

083、《龚自珍全集》[清]龚自珍著 王佩诤校点 1999

084、《岭云海日楼诗钞》[清]丘逢甲著 丘铸昌标点 1982

085、《人境庐诗草笺注》[清]黄遵宪著 钱仲联笺注 1981

086、《白苏斋类集》[明]袁宗道著 钱伯城校点 2007

087、《珂雪斋集》[明]袁中道著 钱伯城点校2007

088、《牧斋杂著》[清]钱谦益著 [清]钱曾笺注 钱仲联校标2007

089、《安雅堂全集》[清]宋琬著 马祖熙标校2007

090、《权德舆诗文集》[唐]权德舆著 郭广伟校点2008

091、《柳河东集》[唐]柳宗元著 [宋]韩醇诂训2008

092、《二晏词笺注》[宋]晏殊、晏几道著 张草纫笺注2008

093、《清真集笺注》[宋]周邦彦著 罗忼烈笺注2008

094、《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宋]秦观著 徐培均笺注2008

095、《秋笳集》[清]吴兆骞著 麻守中校点2009

096、《钱注杜诗》[唐]杜甫著 [清]钱谦益笺注 2009

097、《张衡诗文集校注》[东汉]张衡著 张震泽校注 2009

098、《欧阳修诗文集笺校》[宋]欧阳修著 洪本健笺校 2009

099、《于湖居士文集》[宋]张孝祥著 徐鹏校点 2009

100、《瓶水斋诗集》[清]舒位著 曹光甫点校 2009

101、《东坡乐府校笺》[宋]苏轼著 龙榆生校笺 2009

102、《郑谷诗集笺注》[唐]郑谷著 严寿澂、黄明、赵昌平笺注 2009

103、《归庄集》[清]归庄著 2010

104、《戴叔伦诗集校注》[唐]戴叔伦著 蒋寅校注 2010

105、《梁辰鱼集》[明]梁辰鱼著 吴书荫编集校点 2010

106、《王梵志诗校注 增订本》[唐]王梵志著 项楚校注 2010

107、《儒林外史汇校汇评》[清]吴敬梓著 李汉秋辑校 2010

108、《芦川词笺注》[宋]张元干著 曹济平笺注2010

109、《樵歌校注》[宋]朱敦儒著 邓子勉校注 2010

110、《王荆文公诗笺注》[宋]王安石著 [宋]李壁笺注 高克勤点校2010

111、《陈维崧集》[清]陈维崧著 陈振鹏标点 李学颖校补2010

112、《元稹集校注》[唐]元稹著 周相录校注 2011

113、《王令集》[宋]王令著 沈文倬校点2011

114、《山谷词校注》[宋]黄庭坚著 马兴荣、祝振玉校注2011

115、《水云楼诗词笺注》[清]蒋春霖著 刘勇刚笺注2011

116、《世说新语校释 全三册》[南朝宋]刘义庆著 龚斌校笺2011

117、《山谷诗注续补》[宋]黄庭坚著 陈永正、何泽棠注2012

118、《杜诗赵次公先后解辑校 修订本》[唐]杜甫著 林继中辑校2012

119、《张先集编年校注》[宋]张先著 吴熊和、沈松勤校注 2012

120、《后村词笺注》[宋]刘克庄著 钱仲联笺注2012

121、《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 卿朝晖汇校2012

122、《唐寅集》[明]唐寅著 周道振、张月尊辑校 2013

123、《陈子昂集 修订本》[唐]陈子昂著 徐鹏标校 2013

124、《恽敬集》[清]恽敬著 万陆等标校 林振岳集评 2013

125、《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清]龚自珍著 刘逸生等校注 2013

126、《玉台新咏汇校》[南朝梁]徐陵编 吴冠文、谈蓓芳、章培恒汇校 2014

127、《石林词笺注》[宋]叶梦得著 蒋哲伦笺注 2014

128、《张岱诗文集 增订本》[明]张岱著 夏咸淳校点 2014

129、《文徵明集》[明]文徵明著 周道振辑校 2014

130、《李璟李煜词校注》[南唐]李璟、李煜著 詹安泰校注2015

131、《欧阳修词校注》[北宋]欧阳修著 胡可先、徐迈校注 2015

132、《刘辰翁词校注》[宋]刘辰翁著 吴企明校注 2015

133、《夏完淳集笺校 修订本》[明]夏完淳著 白坚笺校 2016

134、《杜甫集校注》[唐]杜甫著 谢思炜校注 2016

135、《乐章集校笺》[宋]柳永著 陶然、姚逸超校笺 2016

136、《陆机集校笺》[西晋]陆机著 杨明校笺 2016

137、《东坡词傅干注校证》[宋]苏轼著 [宋]傅干注 刘尚荣校证 2016

138、《屈大均诗词编年笺校》[清]屈大均著 陈永正等笺校 2017

139、《江文通集校注》[南朝]江淹著 丁福林校注 2017

国家级博物馆不懂繁体,题错字,你看错了吗?

众所周知,陕西作为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遍地是文物。近年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积累了几十万件文物资料,这么多考古成果得有个地儿给人民群众展示,于是经过国务院批准,在陕西省西安市建了一座国家级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因为它是国家级博物馆,所以名字中没带“省”字。

据了解,陕西考古博物馆2019年9月开工建设,历时多年终于完工,最近要隆重开馆了。这不博物馆的题字名已经制作完成展示出来了。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题写的馆名

博物馆的题字作者为考古学家、半坡文化的发现者、陕西考古研究所所长石兴邦。书法题字为楷书,其既有颜体的宽博,也有着篆籀体的厚重,金色大字刻于巨大的石碑上,表现出作者深厚的书力,可谓是相得益彰。

不过眼尖的书友发现,陕西考古博物馆门口几个大字中陕西的“陕”字写错了。

在繁体字里,陕西的“陝”里面是两个“入”字,而现在的招牌里“陝”被写成了“陜”,里面是两个“人”字,读作“xia”,字义同狭窄的“狭”。

精微堂主经过查阅发现,“陕”字的确写错了,可是并不是错在这里,而是错在简化和俗字混用,写出来的字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一个字。

“㚒”(shan)字中间两边是“入”,意为“把东西夹藏在怀中”;两边是“人”,则是另一个字“夾”,义“公然持人”。

“阜+㚒”为“陝”,简化为“陕”;“阜+夾”为“陜”(xia)。

“陝”(入)为地名,古虢国王季之子的封地。周朝为周公、召公分陝(陕)之地,陝(陕)西归召公。

“陜”(人)为“山隘”,俗可作“陕”。

按整体题字看,想把“陕”字写成繁体字,写成“陝”(入)和“陜”(人),都可以。结果,写成了简化“陕”(有下面的一横)和“陜”(有中间两边的人)的混合体。、

除了读音和字形不同之外,这两个字在意思上也相去甚远。

这一点可以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解释。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文化类场所的名称多以书法题字出现,且书法题字中的“陕西”两字多写为繁体,无独有偶,因写错繁体“陕”字,“陝”(入)和“陜”纠缠不清而翻车的不止一家。

细心的网友发现,位于汉中市的陕西理工大学,早在2013年就犯了同样的错误,并且直到2016年升为大学改名后才修改过来。

▲陕西理工学院以前的校门 图源网络

▲2016年升大后已将错误改正。图源网学校官网

因为类似的错误,陕师大官方曾经专门做过解释:“我校校名采用的是鲁迅体,“陕”字写法摘自鲁迅1924年来西安讲学时的日记,为鲁体原字。另外我校于赓哲教授考证,古人写字有异体字,宋代集韵中的陕字与校名中的一致”。

▲修改之前的校名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陕西师大的解释在网上引起争议后不久,陕师大还是将校名繁体中的“陜(xiá)”更正成了“陝(shǎn)”。

▲修改后的“陝”还算是鲁迅原字吗?

同样的错误还有陕西艺术职业学院犯过,修改之前和修改之后的校名明显是不一样了:

有错能改善莫大焉,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这三所学校的行为值得点赞。

“陜(xiá)”和“陝(shǎn)”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就因为长得像是双胞胎,所以让人傻傻分不清。

不过中国汉字作为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有着完整的学科传承,字应该怎么写,怎么读,有着非常严谨的一面,绝对不能乱来。投过书法展的书友可能很清楚,无论是国家级展览还是省级展览都有一个独立的考察环节——文字审读。

简单说,就是你的书法作品除了有扎实的技法和独特的想法外,还不能有一个错字。包括繁体、异体字都要有出处和规范的用法。假如繁体书写不规范,异体字书写没有出处,即使作品再精彩也会被评委pass掉。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文末附上书法创作常用繁体对照表,收藏转发,平时多看看吧。

(一)表:外表、儀表、表示、表親;

(二)錶:手錶、鐘錶。

(一)卜(bǔ):占卜、卜辭、前程未卜;

(二)蔔(bo):蘿蔔。

(一)丑:子丑寅卯、丑角、姓;

(二)醜:醜陋、醜惡、醜聞、醜態。

(一)虫(huī):長虫;

(二)蟲(chónɡ):昆蟲、毛蟲

“虫(huī)”为“虺”的本字,指毒蛇。《山海经·南山经》:“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腹虫。”“腹虫”即“蝮蛇”,不能写做“腹蟲”。

(一)丑:子丑寅卯、丑角、姓;

(二)醜:醜陋、醜惡、醜聞、醜態。

(一)淀:白洋淀、茶淀、荷花淀;

(二)澱:澱粉、沉澱、積澱。

“淀”指浅的湖泊,多用于地名;“澱”多指沉淀。

(一)斗:車載斗量、煙斗、北斗星、斗室;

(二)鬥:鬥智鬥勇、爭鬥、鬥雞、鬥牛。

“斗”指盛酒器,如《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耈”,也作为容量单位和星宿名。而“鬥”则多指打斗和比赛,也可写做“閗”“鬬”。

(一)丰:指草生长得茂盛,也可形容美好的容貌和姿态,如《诗经·郑风·丰》“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用于丰采、丰姿、丰韵等;

(二)豐:“豐”有“富足”和“大”的意思,可以形容各种事物,如“豐富”“豐滿”“豐城”“豐收”。

(一)谷:山谷、進退維谷、姓;

(二)穀:五穀豐登、稻穀。

“谷”指山谷;“穀”本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后引申出俸禄、养活、善、好的意思。如《诗经·陈风·大车》“穀則異室,死則同穴”,《左传·成公四年》:“豈不穀是為?”。

(一)后:皇后、皇天后土、后稷、后羿、后黨;

(二)後:後面、落後、後代、後人

在古代“后”和“後”是两个字,“君王”“君王的妻子”两个意义都不写做“後”。而“先後”“前後”的“後”,也很少写做“后”。

(一)胡:胡琴、胡椒、胡鬧,姓;

(二)鬍:鬍鬚

(一)划:划船、划槳;

(二)劃:刻劃、劃分、計劃、謀劃。

在古代“划”和“劃”是两个字,“划”指拨水前进;“劃”包含割开和筹划两个义项。表示割开、分开义时,不可写做“划”。

(一)几:茶几、几案、窗明几淨;

(二)幾:幾乎、幾個、所剩無幾。

(一)卷:卷次、卷宗、讀書破萬卷、試卷;

(二)捲:風捲殘雲、捲尺、捲煙、捲土重來。

(一)据:拮据;

(二)據:占據、據點、根據、證據。

(一)克:克勤克儉、克服、克己復禮、千克;

(二)剋:攻剋、剋期、剋敵、剋復、剋食。

(一)困:困苦、圍困、困難、困乏;

(二)睏:睏倦、睏覺。

(一)里:鄰里、鄉里、公里、里弄;

(二)裏:表裏、裏面、城裏、這裏。

“裏”是形声字,形符是“衣”,声符是“里”,表示衣服的里层,引申为里面、内部等义,如《左传·僖公二年》“表裏山河”;“里”在古代是一种居民组织,引申为街坊、家乡、长度单位等,如江淹《别赋》:“離邦去里。”

(一)帘:酒帘;

(二)簾:窗簾、門簾、垂簾聽政。

“帘”仅指酒家、茶馆的幌子,如李中《江边吟》“閃閃酒帘招醉客”;“簾”则泛指以竹、布等制成的遮蔽门窗的用具,如刘禹锡《陋室铭》“草色入簾青”一句中,“簾”不能写做“帘”。

(一)蔑:蔑視;

(二)衊:污衊、誣衊。

“蔑”指细小、轻微之意;“衊”指污血之意。

(一)面:面孔、當面、表面、反面;

(二)麵:麵粉、麵條、麵包。

(一)辟(bì):復辟、辟除;

(二)闢(pì):開闢、精闢、闢謠、闢邪。

(一)朴:朴(pō)刀、姓(音piáo);

(二)樸:樸素、樸學、樸實、淳樸。

“樸”指未经加工成器的木材。

(一)仆:前仆後繼、仆地;

(二)僕:僕人、僕從、公僕。

“僕”指仆人、奴仆,引申为对自己的谦称,司马迁《报任安书》“僕非敢如是也”一句中,“僕”不能写做“仆”。

(一)簽:簽字、簽訂、簽發、簽注;

(二)籤:書籤、牙籤、抽籤、浮籤。

“簽”与“籤”比较容易区分:“簽”用作动词;“籤”用作名词。

(一)曲:彎曲、曲折、戲曲、曲調;

(二)麯:麯酒、麯蘖。

(一)确:确犖;

(二)確:的確、確實、確證、確信、確守。

“确”作土地贫瘠解时,同“埆”,如左思《吴都赋》“庸可共世而論巨細,同年而議豐确乎”。在古代,“确”还有较量的意思,如《汉书·李广传》“數與虜确”。“確”指真实、坚定,也可写做“塙”和“碻”。

(一)舍:宿舍、房舍、舍下、寒舍、館舍、雞舍、舍人、舍弟;

(二)捨:捨棄、施捨、取捨、捨得。

(一)术(zhú):蒼术、白术、莪术;

(二)術(shù):技術、學術、數術、術語、戰術、武術。

指各类中草藥时,作“术”,不能写做“術”。

(一)松:松樹、松明、松鼠、裴松之(人名);

(二)鬆:鬆散、蓬鬆、放鬆、輕鬆。

(一)涂:涂水(水名)、涂月(農曆十二月)、姓;

(二)塗:生靈塗炭、塗改、泥塗、糊塗。

(一)凶:吉凶、凶信、凶年;

(二)兇:兇惡、兇狠、兇頑、元兇。

在古代,“凶”和“兇”是两个字。“凶”指不吉祥、庄稼收成不好,凶恶等意思;“兇”指恐惧而骚动、凶恶等意思。两个字在“凶恶”的意义上可通用,其他的意义上均不相通。

(一)咸:少長咸集、咸池(日入之地)、咸豐;

(二)鹹:鹹菜、鹹味。

(一)向:向前走、向來、姓;

(二)嚮:風嚮、人心嚮背、相嚮而行、嚮曉雨止。

(一)叶:叶韻;

(二)葉:樹葉、中葉、一葉扁舟、姓。

“叶” 音xié,表示和洽的意思时,不能写做“葉韻”。

(一)余:余(代词“我”)、姓;

(二)餘:業餘、多餘、餘黨、餘生、餘年。

“余”与“餘”在古代汉语中是两个字。“余”为第一人称代词“我”,而“餘”表示多余的和零数,也表示以后、以外,如胡曾《题周瑜将军庙》:“庭際雨餘春草長。”

(一)郁:濃郁、馥郁、郁烈;

(二)鬱:蔥鬱、鬱結、鬱悶。

“郁”表示香气浓厚;“鬱”形容草木茂盛或忧愁集结于心。

(一)御:駕御、御賜、御用、御批;

(二)禦:抵禦、禦寒、禦敵。

“御”指驾驭、掌控、侍奉、进献等,在上古时也有抵御的意思,后写做“禦”。“禦”多用于防御、抗拒义,但在“侍奉”“进献”“与皇帝有关的事务”等意义上,只能写做“御”。

(一)云:子曰詩云、人云亦云、歲云暮矣;

(二)雲:雲彩、雲霧、煙雲供養。

在古代,“云”是“说”和“如此、这样”的意思,也作语气词,上述义项都不写做“雲”。

(一)征:遠征、征伐、征程、征和、征途、征人;

(二)徵:徵兵、徵聘、象徵、特徵、徵求、徵稿、徵候、徵收、徵兆、徵召。

“徵”,另读zhǐ,为五音之一,不可简化作“征”。

(一)制:節制、制度、控制、制止、學制、制誥;

(二)製:製造、煉製、製衣、製裁、製藝。

(一)致:致力、致敬、致謝、致函、致使、招致、大致、興致、景致、別致;

(二)緻:細緻、工緻、緻密、精緻。

(一)筑:擊筑、筑水(地名);

(二)築:建築、築造。

“筑”为古代乐器名,《史记·高祖本纪》“高祖擊筑自為歌詩”一句中,“擊筑”不能写做“擊築”;而在表示“築牆”“修築”等义时,也不能写做“筑”。

其次,用一个简化字替代多个字:

(一)干:干戈、干涉、若干、干支、干謁、干犯、江干;

(二)乾:乾燥、乾淨、乾杯、乾著急;

(三)幹:幹部、幹吏、箭幹、骨幹;

(四)榦:枝榦。

古代“干”“乾”“幹”是完全不同的三个字,各不相通。在古书中,“乾濕”的“乾”,“樹幹”的“幹”,都不写做“干”。“幹”和“榦”在“樹榦”的意义上通用,但“才幹”的“幹”,一般不写做“榦”。

(一)台:三台、天台(山名)、兄台、台鑒、姓;

(二)臺:亭臺樓閣、舞臺、燈臺、窗臺、一臺戲;

(三)檯:寫字檯、梳妝檯;

(四)颱:颱風。

“台”有两读,读yí时有“我”“何”“愉快”等意义,如《尚书·说命上》:“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读tái时是星宿名,也当作敬辞使用,如称呼对方为“兄台”,写信时“某某台鑒”等,“台”用作以上义项时均不能写做其他形体。

(一)系:系統、派系、直系、體系、世系;

(二)係:關係、干係、確係、聯係;

(三)繫:繫馬、繫結、維繫。

“系”“係”“繫”三字在“拴绑”和“连接”的意义上可通用。但“世系”“系统”的意义上写做“系”,不写做“係”和“繫”;在“关联”的意义上写做“係”和“繫”,不写做“系”。“係”在古白话中还可用作“是”,如“……实係此人”。

(一)于:于飛、于思(sāi)、于役、于歸、于闐、單于、姓;

(二)於:問道於盲、青出於藍、見笑於大方之家、勇於、善於、姓。

“于”和“於”为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作“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之前,其余写做“於”。当动词词头作“于”,叹词作“於”,则不相混。动词词头如《诗经·周南·葛覃》“黃鳥于飛”,叹词如“於乎(wūhū)”、“於戏(wūhū)”(同“呜呼”)。

(一)只:(句末语气词)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二)隻:一隻、船隻、形單影隻、隻身、隻言片語;

(三)祇:祇林、祇陀、祇宫、祇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古代,“只”和“隻”是两个字,“隻”是量词,不能写做“只”;“只”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也有“仅仅、只有”的意思,在这个意义上宋代以前多写做“祇”“秖”“衹”。

第二类:用一个简化字代替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繁体字:

(一)沖:沖茶、沖喜、沖人(指幼童)、韶山沖;

(二)衝:衝動、沖擊、要衝、衝风(指暴风)、衝鋒陷陣。

“沖”表示向上冲、空虚、谦虚等意思,故《韩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老子》“大盈若沖”,《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謙沖節儉”等句中,“冲”的繁体字均写做“沖”。“衝”本义为交通要道,后延伸出“冲击”等义,如《汉书·郦食其传》“陳留,天下之衝”,屈原《九歌》“衝風至兮水揚波”等句中,“冲”的繁体字均写做“衝”。

(一)發:發達、出發、發配、發奮、啟發、揮發;

(二)髮:頭髮、毫髮、結髮、髮妻。

“發”与“髮”较易区分,“髮”是头发的意思,而“發”指发射、发放、出发、开掘等义。

(一)復:往復、復辟、復旦、復習;

(二)複:重複、繁複、複雜。

“複”本指夹衣,也表示“重复”的意义;“復”表示回来、恢复、回答、报复、免除赋税徭役等义。“複”表示“重复”义时也可写做“復”,但“復”表示回来、回答、报复等义时,不可写做“複”。如屈原《九章·哀郢》“至今九年而不復”,《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復”等句中,“复”的繁体只能写做“復”。

(一)獲:捕獲、獲得、獵獲、獲獎、獲勝;

(二)穫:收穫。

捕获人或鸟兽写做“獲”;获得农产品写做“穫”。有时表示“农业收成”也写做“獲”,但表示“捕获”义不可写做“穫”。

(一)盡:盡力、前功盡棄、盡善盡美、窮盡;

(二)儘:儘管、儘快。

“盡”表示完全、全部、尽量、达到顶点的意思,如孟郊《投所知》:“盡美固可揚,片善亦不遏。”“儘”表示任凭的意思,不可写做“盡”。

(一)歷:歷史、來歷、歷險、歷代;

(二)曆:日曆、曆法。

(一)纖(xiān):纖細、纖塵、纖巧、纖弱、纖維;

(二)縴(qiàn):縴夫、縴繩、縴手。

“纤”由音义俱不相同的“纖”和“縴”简化而来,故由简转繁时要予以区分。

(一)壇:天壇、祭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

(二)罎:酒罎、罎子。

“壇”指土筑的高台;“罎”指坛子,还可写做“墰”“壜”“罈”。

(一)須:必須、須知、須臾;

(二)鬚:鬍鬚、鬚眉、鬚鯨、鬚髮。

“須”本来就有胡须的意思,如《史记·高祖本纪》“美須髯”,后用“鬚”来承担和胡须有关的义项。而在等待、必须、需要、须臾等意义上,均不可写做“鬚”。

(一)臓:心臟、內臟;

(二)髒:髒話、肮髒。

钟:

(一)鐘:時鐘、鐘錶、鐘點;

(二)鍾:鍾意、鍾情、鍾愛、姓。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姓氏的简化对应,如范、姜、种、岳、于等姓氏,是没有繁体字的。“苏”姓的繁体字是“蘇”,又要与“囌”(嚕囌)字相区别。“蘇”用作“蘇醒”义时,亦可写做“甦醒”,但不能反过来将“蘇東坡”写做“甦東坡”。“万”在复姓“万俟”(音mòqí)中,并无对应的繁体字,但作姓氏wàn时,它的繁体字是“萬”。

在书法创作时,我们对于简繁转换应该慎重,尤其对常用到的干支纪年、姓氏等更要注意,这是常识,也是书家必备的素质。如“己丑”不能写做“己醜”,“一國兩制”不能写做“一國兩製”。对于诗文名篇中的易错字,简繁转换一定要了然于心,否则就要闹笑话。如刘禹锡《陋室铭》,至“孔子云:何陋之有”一句,有人将“孔子云”写做“孔子雲”。苏轼《赤壁赋》:“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有人将“斗牛”写做“鬥牛”,“斗”与“牛”都为星宿名,与西方的“鬥牛”活动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各位书友怎么看呢?

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202/1697201620353967.html
上一篇:江西书院(江西书院四大书院)
下一篇:第十宫(第十宫是什么星座)

网友推荐